从接受理论看文学作品的复译
文学作品是人类文明的宝贵遗产, 它们的价值远远超越了时 空界限,人们对文学作品的探讨研究也跨越时空,永无止境。对 文学作品进行复译就是人们不断探讨研究文学作品的一种表现。
也正因为如此,自上世纪开始,大凡名家的作品都一再被复译, 部作品少则二、三个译本。多则上十个译本,一部《红与黑》 的中译本更有二十余种之多。歌德的《浮士德悲剧》译成英文的 就有二十多种。 伴随着这一现象的流行, 诸如此类的问题也随之 产生:为什么要复译 ?究竟该不该复译 ?等等。 本文作者将以文艺 理论中的接受理论
(或接受美学 ) 为基础,来对文学作品的复译问 题作更深层面的探
讨,以期规范文学作品的复译。
、接受理论简介
接受美学 (Rezeptionsasthetik) 亦称“接受理 论”
(Rezeptionstheorie) “接受与效果研 究” (Rezep tions-forschung) 等。它发端于联邦德国, 20 世纪
70 年代开始崭露头角,主要创始人为康斯坦茨学派代表姚斯 (Robert Jauss) 和伊瑟尔 (Wolfgang Iser) ,是重要的文学
理论 流派。它一反传统的文学批评理论专注于作者与作品的研究格 局,第一次从本体论高度, 提出了历来为人们所忽视的读者与朝 读接受的问题, 强调读者在文学进程中的重大作用, 着重考察文 学的接受活动。总起来看,作为接受美学的两位创始人,姚斯与
伊瑟尔建构接受理论的出发点是一致的, 传统的对作者
他们都坚持将注意力从
读者关系的
文本关系的关注, 转向对文本
研究,都将读者在整个文学活动全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作为自己理 论的基点。随着理论的成熟,接受美学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内
部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两大研究方向一一。 接受研究”与“效 应研究”。尽管二者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但区别也是显而易见 的。接受美学中的接受研究以眺斯为代表,着重于读者研究,关 注读者的期待视野和审美经验;而效应研究则以伊瑟尔为代表, 着重于接受活动中的文本研究, 关注文本的空白和召唤结构。 只 有把两种研究结合起来,接受美学才能成为一门完整的学科。
二、文本与复译
接受理论的代表人物伊瑟尔首先区分了文本。 即文学文本与 科学文本。他认为文学文本与科学文本的本质区别之一就在于, 前者的目的是延长读者的审美欣赏过程,
这种过程越长,文本的
主
艺术性就越高;后者的目的是要直接向读者说明文本的意义, 要是为了让读者尽早准确明了地知晓作者所要表达的意义。因
此,注重“过程”本身就是文学文本的重要特征。 这就是为什么 越是经典的文学名著复译本就越多。译者需要翻译的文学文本的 意义不是完全登明的,也不是凝固不变的“一种意义。”
根据伊瑟尔的解释,文学文本的意义是开放的,悬浮的,它 使得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文化的读者对同一文本给出不同 的阐释。也就是说,文本的本身形式虽然受到时间的限制,但其
本质一开放性却不受时空的限制,时刻呼唤着更多译本的出现。 如果没有更多的语言来穷尽文本的开放意义,
或者说已有的一两
本译本不能挖掘完文本潜在的意义和意图, 那复译自然就成为唯 一能够使译本更趋完美的方法。 伊瑟尔认为,经典文学作品的潜 在意义不可能在阅读过程中完全实现。 每次的阅读仅挖掘出了文 学作品整个潜在意义的一部分。 黄源深也曾说过:“一部文学巨 著犹如一个丰富无比的矿藏,并非通过一次性的阐释就能穷极对 它的开掘。多个译本就是多次的开掘……正是通过这样一次一次 的阐释,人们才接近完成对一部传世之作的认识……”。
在吸收英加登图式化理论的基础上,伊泽尔发展了作品意义 的“空白”理论。他认为文学作品是一个虚构的开放性结构, 其
充满了空白和未定性,这些空白和未定性构成了作品的基础结 构,l==f
是读者展开想象的刺激物。 伊泽尔把这种结构叫做“召唤结
构”,正是这种召唤结构吸引了不同时代的不同读者对文学作品 进行不断的阅读和阐释,从而产生出无尽的意义。 在文学名著复 译中,译者面对的原作也是一个充满空白和未定点的图式结构, 给译者的理解提供了多种可能性,
有些作品多次被复译,原因之
一就是其比其它作品具有更丰富的意义潜能。 必须承认,文学作 品,不管是作者有意还是无意,总会留有空白,但不是任何作品 都有同样多的空白,这就有个多少的问题。一切都讲尽的作品, 激不起读者任何的想象和再创造,就缺乏召唤结构。
在翻译中,文本的未定性呼唤着译者的参与。
译者带着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