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弱者”以尊严
1
我们一行人去欧洲访问。团里有一位王先生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为了显得精神一些,出国前,他特意染了发。由于染膏质量不好,他抱怨头发脱色厉害,但他想得很周到,随身带了一条大枕巾,睡觉的时候拿别针把枕巾别好,一点也不会染污异国酒店的枕头。有人跟他开玩笑:“王兄,你可真注意国际影响啊!”他说:“我怕弄脏了人家的枕头,怕人家说,瞧,这就是中国人枕过的枕头。”
为我们驾车的是一个德国人,名叫海瑞。海瑞表情严肃、做事刻板,我们都不太喜欢他,连导游都跟他处得不甚愉快。海瑞显然察觉到自己不受欢迎,中途休息的时候,便总是躲得远远的,独自抽烟。相处了整整一周,就要分手了,大家礼节性地跟海瑞拉拉手,说声“拜拜”就算告别了,唯有王先生郑重地握住海瑞的手,咕噜了一串我们谁也没听懂的话。海瑞听了,居然咧开嘴傻呵呵地笑个没完。事后,我们问王先生说了什么,导游抢着说:“两天前王兄就跟我学这两句德语,现在终于用上了。这两句德语翻译成中文就是,你的驾驶技术十分高超,愿平安永远与你相伴!”
2
一位同事的婆婆去世了,我们前去吊唁。
我们约略知道小区的所在,以为这就可以了。根据以往的经验,想要找到办白事的地方并不难,因为那里一来会放哀乐,二来会打纸幡。但是,我们的车在小区里转了半天,硬是没有找到同事婆婆的家。后来,我们只得打电话询问门牌号。
我们问同事,为什么把白事办得这么悄无声息。她流着眼泪告诉我们:“我婆婆是个处处都为别人着想的人。临终前,她特意嘱咐,在她死后千万不要放哀乐,也不要打纸幡,因为楼下的孩子刚刚满月,隔壁的小夫妻结婚还不到半年……”
下楼的时候,我们看到许多人站在楼道里,默默垂泪,给这位好人送行。 3
一位小学特级教师应邀到外地讲课。大礼堂里坐着上千名听众。学生是临时从附近学校“借”来的,孩子们既兴奋又紧张。要读课文了,孩子们齐刷刷地举起了小手。
老师随意点了一个胖胖的男孩,这个孩子一开口就把句子念错了。老师柔声提醒他看清楚再念,他居然结巴起来。邻座的一个男生忍不住笑了,举手想替这个同学读,但老师没有应允。老师耐心地鼓励胖男孩重新读,胖男孩的额头渗出了汗水,总算把那个句子念顺溜了。老师示意他坐下,然后,走到那个发笑的孩子身边,问他:“你想评价一下他的朗读吗?”
那个男孩站起来,伶牙俐齿地说:“他急得满头大汗,才把一个句子念好。” 老师说:“应该说,他为了念好一个句子,急得满头大汗——请你带个头,我们一起用掌声鼓励他一下,好吗?”
在我看来,这位老师给了“弱者”尊严,给了“强者”仁爱,更给了所有孩子看世界的眼睛。
从细节处获得“穷”的信息
看到一个问题:如何用一句话说明自己穷,但不提“穷”字?最佳答案是:这个瓶子你还要不要了?这个段子使用了一种写作方法,不用形容词来叙述,而用具体的对话和细节来描绘画面,构建出一个场景,读者依此感受你要表达的东西。
还有一个笑话似乎也符合这个主题。不上班的时候,我都会去大商场逛一下。商场的经理都和我相熟了,每次我去时他都非常热情地和我打招呼:“又来蹭空调呀?”后半段用反转来制造幽默感,颠覆了读者的预想。
回到写“穷”这个话题,它是有时代感的。《史记·秦始皇本纪》写到陈胜家境贫寒时用了这样的句子:“陈涉,瓮牖绳枢之子。”这是一种细节刻画,回答了一个问题:秦朝时一个人家里穷会是怎样一种景象呢?用破瓮作窗户,用草绳系户枢作门轴。司马迁的遣词造句能力实在令人佩服,写得太有画面感了。
杜甫的《石壕吏》里,老妇提到自己的儿媳时有一句“出入无完裙”,言简意赅,不但写出了家境,也体现了刚生过孩子的妇女的生活状态——衣服本就少,还常被孩子弄得脏乱,没一件像样的能穿出去。
白居易写卖炭翁的穷,则是从衣着结合纠结的心理入手的:“可怜身上衣正
单,心忧炭贱愿天寒。”穷人活得那么辛苦和矛盾,转折之中可见写作手法的高妙。
19世纪俄国农民的穷是怎样的?屠格涅夫的短篇小说《白菜汤》里,刻画了另一种场景。失去独子的农妇还在喝白菜汤,前来探望的地主太太一厢情愿地认为她心肠太硬——“她在这种时候还能吃东西!”农妇说:“我的瓦西亚死了,自然我的日子也完了,我活活地给人把心挖了去。然而汤是不应该糟蹋的,里面放了盐呢。”穷人再伤心也不能糟蹋盐,物质的短缺导致悲伤也没法纯粹。这句话里有一种深重的悲哀。
无论是文章,还是影视作品,都需要以细节来作支撑。不要直白地说,要让读者和观众用眼睛和心灵去感受。
在新闻学院读书的时候,我看过广播电视专业学生的毕业纪录片作品,有个学生拍了一个不富裕的老太太的生活。
有个细节让我印象很深:老太太煮牛奶时,把袋子里的奶倒进锅里后,又到水龙头那里灌上一点自来水涮一涮,再将袋子里的水倒进锅里煮。卫生间里的水龙头在滴水,下面有一只水桶在接水——可能是因为水龙头坏了没有修,也可能是因为这样滴水,水表不走。没有任何旁白说她家里穷,但观众可以从细节处获得重要的信息。生活习惯说明一切,如今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了,老人不是喝不起牛奶,只是涮一下牛奶袋子,是经历过困窘生活的人都有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