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管理学第16-18章练习题与答案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10

管理学第16-18章 练习

题与答案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自学内容)

一、 名词解释:

1.工作流程再造;2.管理创新;3.网络化层级组织; 二、问答题:

1.管理内容的核心就是维持和创新,二者的关系如何? 2.管理创新的基本内容有哪些?

3.影响企业制度分类的因素以及企业为制度的类型。企业制度有哪些基本功能?

4.工业社会中企业文化的特点。 5.产品寿命周期理论对管理者有何启示?

三、选择题:

1.创新对于组织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这是因为: ( ) A.创新是组织发展的基础,是组织获取经济增长的源泉; B.创新是组织谋取竞争优势的利器; C.创新是组织摆脱发展危机的途径; D.没有创新就没有绩效;

2.组织创新工作经历的内外因素分析,是指: ( ) A.分析公司所面对的内外环境因素; B.确定公司新的愿景和战略;

C.进行组织重构和重新分配资源; D.进行创新进程的控制和评估创新成果; 3.关于创新与维持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 ) A.维持是创新基础上的发展; B.创新是维持的逻辑延续; C.维持是为了实现创新的成果;

D.创新则是为了更高层次的维持提供依托和框架;

4.创新职能的基本内容是指: ( )

A.目标创新; B.技术创新; C.制度创新; D.组织机构和结构创新; 5.物质产品创新主要包括哪些创新: ( ) A.品种; B.产品结构; C.产品价值; D.产品的工艺; 6.企业制度主要包括: ( ) A.产权制度; B.经营制度; C.管理制度; D.酬薪制度; 7.组织成员抵制变革的基本原因: ( ) A.个人利益; B.缺乏了解; C.评价差异; D.惰性和团体心理压力; 8.下列属于环境创新的是: ( ) A.通过企业的公共关系活动,影响社区政府政策的制定; B.通过企业的技术创新,影响社会技术进步的方向; C.通过组织创新,提高管理劳动的效率; D.通过市场创新引导消费,创造需求;

9.工作流程再造(BPR)的思想是谁提出来的: ( ) A.迈克尔.哈默; B.詹姆斯.钱皮; C.泰罗; D.钱德勒;

10.关于组织业务流程再造,不正确的叙述是: ( ) A.是企业长期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需要;

- 85 -

B.根本目标是建立顾客满意的工作流程; C.追求实现目标、技术和人的动态平衡;

D.分割成各种简单的任务,将注意力集中与本部门或个别任务效率的提高上;

11.何种创新的目的是在于更合理地组织管理人员的努力,提高管理劳动的效率: ( ) A.制度创新; B.目标创新; C.技术创新; D.组织创新; 12.什么是实现组织创新愿景的基础: ( ) A.建立强有力的领导联盟; B.沟通创新愿景; C.构建愿景规划; D.广泛的授权运动;

13.哪一种流程是企业最基本的流程: ( ) A.生产作业流程; B.营销流程; C.资金核算流程; D.计划决策流程; 14.技术创新是: ( ) A.是企业创新的重要内容; B.就是技术发明;

C.是企业增强自己在市场上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D.既可能是这种全新技术的开发,也可能是原有技术的改善; ( )

A.资源的丰富程度; B.居民的受教育程度; C.投资的多少;

D.该国家或地区拥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数量以及这些企业家在实践中的创新努力; 16.产品竞争力、企业竞争力的强弱从根本上来说,取决于: ( ) A.产品对消费者的吸引力; B.市场份额的大小; C.企业强大的研发力量; D.产品的销售力量;

17.企业内外不协调的原因可能不是由于: ( ) A.宏观或行业经济景气状况与企业经营绩效的不符; B.假设和实际的不协调;

C.消费者价值观判断与实际的不一致; D.人口结构的变化;

18.在各种创新类型中,以谁为i基础的创新是最为企业重视和欢迎的: ( ) A.观念上的改变; B.人口结构的变化; C.行业和市场结构的变化; D.新知识;

19.企业在技术创新活动中可以选择的创新方式有: ( ) A.利用自己的力量独家进行开发; B.组织创新; C.与外部的生产、科研机构联合起来共同开发; D.团队创新;

20.要分析产品在市场上的地位和它能够带来的利润水平可借助: ( ) A.产品组合分析法; B.产品定位土图; C.波士顿分析矩阵; D.产品寿命周期理论;

21.能直接带来劳动强度的下降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从而直接促进产品生产成本的下降和价格竞争力的增强的是: ( )

A.材料创新; B.产品创新; C.工艺创新; D.物质生产条件的创新;

22.德鲁克归纳的诱发企业创新的七种创新来源中,主要从企业内部的工作考虑的是:( ) A.意外的成功或失败; B.产业和市场的变化; C.过程改进的需要; D.人口结构的变化;

15.根据熊彼特的观点,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速度的快慢和发展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

- 86 -

23.哪一个时期是产品开发的决定性阶段,企业应努力稳定产品质量,精心维护产品声誉,加速扩大生产能力,组织好销售工作: ( ) A.投入期; B.成长期; C.成熟期; D.衰退期;

24.关于产品创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必须在原理、技术水平和结构上有突破性的改变;

B.可以是利用新原理、新技术、新结构开发出一种全新型的产品;

C.也可以是利用原有产品的基础上,部分采用新技术而制造出来的适合新用途、满足新需要的换代型新产品;

D.还可以是对原有产品的性能、规格、款式、品种进行完善; 25.在以下的变化中,可以产生创新的是: ( ) A.产业结构发生变化; B.产品销售量忽然增加; C.人口数量增加; D.以上选项都是;

26.某公司技术人员研制出一种新型的冰箱保鲜技术,之后该公司管理人员将该技术应用于生产,制造出一种新型的冰箱。在此过程中可称为创新者的是: ( ) A.技术人员; B.管理人员; C.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 D.难以确定; 27.在以下企业行为中,不属于创新的是: ( ) A.海尔集团开发的小小神童洗衣机投入生产; B.长虹集团初次引入空调生产领域;

C.福特公司在本世纪初采用流水线生产汽车; D.微软开始向用户提供视窗2003操作系统;

28.最先给出创新的定义的人是: ( ) A.约瑟夫.熊彼特; B.哈罗德.孔茨; C.彼德.德鲁克; D.李维特; 29.以下属于创新行为的是: ( ) A.19世纪初,麦考密克首次采用分期付款销售收割机;

B.某公司采取措施,扶植另一家企业成为本企业新的零部件供应商; C.某汽车生产企业经过研究,发现可用塑料代替刚才生产汽车零部件; D.某企业引进浮法玻璃生产线代替原有设备制造玻璃;

30.关于制度结构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规范了作为个体的这些参与者之间的正式关系;

B.规范了作为类群的参与者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的非正式关系; C.规范了作为个体的参与者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的非正式关系; D.规范了作为类群的企业不同参与者之间的正式关系; 31.知识经济的特点有: ( ) A.知识要素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相对重要性大大提高; B.生产者与最重要的生产要素的重新结合;

C.由于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知识创新和传播速度大大加快; D.脑力劳动者比体力劳动者更重要;

32.关于企业制度的功能,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通过经营权力和利益的分配来实现其功能;

B.通过经营权力的分配,决定了不同参与者在企业活动组织中的相对地位; C.通过利益分配,以不同利益分配形式诱发参与者的行为选择; D.通过经营权力的分配,决定不同参与者的利益实现方式; 33.企业制度分类的参与因子有: ( )

A.劳动与劳动者;B.资本与资本供应者;C.知识与经营者;D.原材料与供应商;

- 87 -

34.在企业经营中,不同参与者所结成的利益关系首先表现为: ( ) A.经济利益关系;B.地位利益关系;C.精神利益关系;D.物质利益关系; 35.下列属于资本逻辑的企业制度的是: ( ) A.“权力派生于劳动,利益归属于劳动”;

B.“权力派生于知识,经营结果的分配服从经营者的意志”; C.“权力派生于资本的供应,利益归属于资本所有者”; D.“权力共使、利益分享、风险同担”;

36.分工劳动在工业社会的发展的作用是: ( ) A.加剧了普通劳动知识的专门化和狭窄化; B.加剧了普通劳动技能的专门化和狭窄化;

C.决定了协调分工劳动所需要的专门知识的供应的增加; D.决定了协调分工劳动所需要的专门知识的供应的相对稀缺性;

37.作为工业企业的主要组织形式,层级结构曾表现出的主要特征有: ( ) A.直线指挥、分层授权; B.分工细致、权责明确; C.层级分明、结构统一; D.标准统一、关系正式;

38.网络化的层级组织应该是哪几个相互对立的特点的统一? ( ) A.集权与分权的统一; B.上级与下级的统一; C.稳定与变化的统一; D.一元性与多元性的统一;

39.工业社会中企业文化的功能与特点包括: ( ) A.企业文化是作为企业经营的一种副产品而出现的; B.企业文化作为一种主要手段发挥作用; C.企业文化基本上反映了企业组织的记忆; D.企业文化是多元的;

40.在知识经济下,企业文化将会: ( ) A.成为知识经济条件下企业管理的重要甚至是主要的手段; B.是人们自觉创造的结果,而不是企业生产经营中的一种副产品; C.不仅是记忆型的,而且是学习型的; D.允许异质价值观和行为准则的存在; ( )

A.观念创新; B.技术创新; C.制度创新; D.管理创新; 四、判断题:

1.维持和创新对组织的生存发展都是非常重要的,它们是相互联系、不可或缺的。创新是维持基础上的发展,而维持则是创新的逻辑延续。 ( )

2.组织创新的目的在于更合理地安排管理人员、提高管理劳动效率。 ( ) 3.知识经济到来,网络化组织代替了层级组织。 ( )

4.有创新力的组织总是重视对员工的培训,以使员工及时地更新知识。 ( )

5.根据熊彼特对创新的定义,将企业的经营目标从单一的利润目标向多元化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也是一种创新。 ( )

6.一般说来,组织中最善于创新的人都是参谋人员而非决策者。 ( )

7.企业制度创新的方向是不断调整和优化企业所有者、经营者、劳动者和顾客之间的关系,使各方面的权力和利益都得到充分的体现。 ( )

8.在资本逻辑的企业制度中,经营者的利益具有成本费用的性质。 ( )

9.在劳动逻辑的企业制度中,在决策系统中经营者必须服从劳动者集体的意志和决定。( )

41.企业管理者要实现“生产一代、试制一代、预研一代、构思一代”的产品创新策略,主要依靠:

- 88 -

管理学第16-18章练习题与答案

管理学第16-18章练习题与答案-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自学内容)一、名词解释:1.工作流程再造;2.管理创新;3.网络化层级组织;二、问答题:1.管理内容的核心就是维持和创新,二者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5zg8r55p496et871df8g8njyy26yqz018lb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Scan me!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