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观察了解幼儿,依据国家有关规定,结合本班幼儿的发展水平和兴趣需要,制订和执行教育工作计划,合理安排幼儿一日生活;
(2)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合理组织教育内容,提供丰富的玩具和游戏材料,开展适宜的教育活动;
(3)严格执行幼儿园安全、卫生保健制度,指导并配合保育员管理本班幼儿生活,做好卫生保健工作
(4)与家长保持经常联系,了解幼儿家庭的教育环境,商讨符合幼儿特点的教育措施,相互配合共同完成教育任务;
(5)参加业务学习和保育教育硏究活动;
(6)定期总结评估保教工作实效,接受园长的指导和检查。 三、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 20分)
13.为什么要让幼儿通过直观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的方式进行学习?请结合实例分别说明。 【参考答案】
(1)让幼儿通过直接感知进行学习,既是幼儿思维特点的要求,也是直观性原则的体现。它能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加深幼儿的印象,有助于理解和形成具体的概念,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比如,在组织社会活动“多彩的民族”时,可以给幼儿提供少数民族的服饰、发饰,让幼儿获得直接具体的感知。
(2)让幼儿通过实际操作的方式进行学习,既体现了杜威提出的“做中学”,也是活动性原则的体现。幼儿通过与物体相互作用的操作活动,与教师和同伴的交互活动,既能提高儿的动手操作能力,也能发展其智力。比如,为了让幼儿探索哪些材料能
帮助硬币浮起来,可以为幼儿准备大树叶、纸船、橡皮泥、塑料瓶盖等多种材料,让幼儿自己动手操作得出实验结论。
(3)让幼幼儿通过亲身体验的方式进行学习,这是由幼儿的学习特点決定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的。由于幼儿认知水平较低,他们认识事物主要是通过感官和动作,来获取直接经验。比如,在组织语言活动“秋天来了”,就可以引导幼儿去户外感受秋天的景色和变化加深幼儿的体会。
四、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4.李老师第一次帯中班,她发现中班幼儿比小班幼儿更喜欢告状。教研活动时,大班教师告诉她说中班幼儿确实更喜欢告状,但到了大班,告状行为就会明显减少。 问题:
(1)请分析中班幼儿喜欢告状的可能原因。(10分) (2)请分析大班幼儿告状行为減少的可能原因。(10分) 【参考答案】
(1)中班幼儿由于道德感发展、希望引起教师关注、语言发展不完善、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等原因,导致经常出现“告状”行为。
①道德感是幼儿评价自己或其他幼儿的行为是否符合社会道德行为标准时所产生的内心体验,幼儿“告状”行为最主要的原因即中班幼儿道德感发展,具体原因分析如下: 中班幼儿已经能够比较明显地掌握了一些概括化的道德标准,中班幼儿会因为自己在活动中遵守老师的要求而产生快乐。此阶段幼儿关心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标准,同时也开始关注其他幼儿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标准,并由此产生相应
的情感。当幼儿认为同伴的行为不符合道德标准时,即会出现材料中所述的“告状”行为。
②中班幼儿爱告状也有可能是为了引起教师的关注,吸引教师的注意力;在幼儿园里,幼儿向教师传达信息的渠道,一般都是通过告状,从而在告状中引起老师的注意,表达他们的想法,或间接或直接的想要的某种结果。
③中班幼儿的年龄大多在4~5岁左右,此时他们的思维具有自我中心化的特点,在考虑问题时总是先考虑自己的感受,维护自己的利益,不能理解别人的心情,遇到事情不能清楚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友好的和同伴讲话,解决他们间的矛盾,往往通过告状来解决问题。
(2)大班幼儿告状行为减少,原因有如下几方面:
①大班幼儿的道德感有了进一步发展和复杂化。他们对好与坏,好人与坏人,有鲜明的不同感情。在这个年龄,爱小朋友、爱集体等情感,已经有了一定的稳定性。所以相比小、中班幼儿,大班幼儿的告状行为有所减少。
②幼儿的羞愧感或内疚感也开始发展起来,特别是愧疚感从幼儿中期开始明显发展,幼儿对自己出现的错误行为会感到羞愧,致使“告状”的行为有所减少; ③大班幼儿的独立性有所发展,不在单纯的依赖老师去解决问题,而是能够和同伴相互协商进行问题的结局; 综上所述,教师可以通过游戏和日常生活培养幼儿对是非的判断能力和评价能力,提高幼儿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使他们的独立性不断增强,减少幼儿的违纪行为,各种告状行为自然而然就减少了。 15. 材料:
主题活动中,中班幼儿对画汽车产生了兴趣,为为了提升幼儿的绘画能力,郭老师提供了“面包车”的绘画步骤图,鼓励每个幼儿根据步骤图画出汽车。
问题
(1)郭老师是否应该投放“绘画步骤图”(2分)?为什么?(8分) (2)如果你是郭老师,你会怎么做?(10分) 【参考答案】
(1)郭老师投放“绘画步骤图”是不对的。主要原因有:
①首先,《纲要》指出:艺术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幼儿的创作过程和作品是他们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情感的重要方式,应支持幼儿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表达,克服过分强调技能技巧和标准化要求的偏向。所以在幼儿的艺术创作中,郭老师应该为幼儿创设一个丰富的艺术环境,引发幼儿自主的进行积极的探索,从而提高绘画创作水平,而不应该直接提供“绘画步骤图”。
②其次,在幼儿的艺术创作中,教师的作用应主要在于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使之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所以,郭老师应该为幼儿在创作中进行相应的指导,而不能直接的提供“绘画步骤图”。
③最后,学前儿童想象力的发展中再造想象占据主导地位,创造性想象开始发展。题干中教师的直接给出面包车的绘画步骤,让幼儿以此为标准去绘画,实际上束缚了幼儿再造想象的发展,同时也扼杀了创造性想象的萌发。 (2)如果我是郭老师,为了提高孩子的绘画能力,我会有以下做法:
①首先,我会引导孩子在周围环境和生活中多种途径了解“汽车”,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绪,整体提高幼儿对“汽车”的认知水平。
②其次,我会给幼儿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他们用不同艺术形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想象,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
③最后,我会不断的提供各类艺术活动,引导幼儿在大胆表现的同时,提高绘画表现的技能和能力。
五、活动设计题(本大题共1小题,30分)
16.请围绕“春天”,为大班幼儿设计主题活动,应包括3个子活动。 要求:
(1)写出主题活动的总目标。(8分)
(2)采用诗歌“春风”(见下面所附诗歌)设计具体的语言活动方案,包括活动的名称、目标、准备和主要环节。(14分)
(3)写出另外两个子活动的概要,包括名称、目标。(每个活动4分,共8分) 附:诗歌
春风
春风一吹,芽儿萌发。 吹绿了柳树,吹红了山茶。 吹来了燕子,吹醒了青蛙。 吹得小雨轻轻地下。
【参考设计】 (1)总目标
1.知道春天里周围景物的发生了哪些有趣的变化。
2.能用朗诵、绘会画等各种方式感受春天,体验创作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