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长江泥沙公报
编写说明
1、本期泥沙公报编发范围在前三期《长江泥沙公报》(2000~2002)的基础上,新增加鄱阳湖抚河李家渡、饶河虎山、修水万家埠等水文站的水沙基本信息。新增水文站除公布2003年泥沙资料外,还包括历年水沙变化情况。
2、河流泥沙运动一般分为悬移质(悬浮于水中并随水流移动的泥沙)与推移质(沿河床滚动、滑动、跳跃或层移的泥沙)两种。目前推移质泥沙测验的测站较少,而且推移质泥沙数量一般较悬移质少得多。故公报中的沙量是指悬移质部分,不包括推移质。
3、 公报中描述河流泥沙的主要物理量及其定义如下:
径流量—— 一定时段内通过河流某一断面的水量(立方米);
输沙量—— 一定时段内通过河流某一断面的泥沙重量(吨);
输沙模数—— 单位时间单位流域面积产生的输沙量(吨/年·平方公里); 含沙量—— 单位体积水沙混合物中的泥沙重量(千克/立方米);
中值粒径—— 泥沙颗粒组成中的一个代表性粒径,小于等于该粒径的泥沙占总重量的50%。
4、河流泥沙测验按技术规范进行。一般采用断面取样法配合流量测验推算断面悬移质的输沙量,并根据水、沙过程推算日、月、年等的输沙量。同时进行泥沙颗粒级配分析,求得泥沙粒径特征值。河床与水库的冲淤变化一般采用断面法测量与推算。
5、我国大地测量中曾使用过不同基准高程,如黄海高程、吴淞高程等。公报中除专门说明者外,一般采用黄海高程。
6、公报中的多年平均值,除另有说明者外,一般是指 1950~2000年的实测值的平均数。如实测起始年份晚于 1950年,则取实测起始年份至2000年的均值。
7、本期公报的基本资料由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湖南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江西省水文局提供。
目 录
编写说明
一、概述 二、径流量与沙量
(一)径流量与沙量的历年变化 (二)2003年实测水沙特征值 (三)径流量与输沙量的年内变化 三、重点河段的冲淤变化 (一)重庆河段 (二)李渡~丰都河段 (三)三峡大坝~葛洲坝河段 (四)宜昌~枝城河段 (五)芦家河浅滩段 四、重要水库、湖泊 (一)长江三峡水库 (二)洞庭湖 (三)鄱阳湖 五、重要泥沙事件 (一)三峡工程围堰蓄水 (二)长江河道采砂管理 (三)青港河千将坪滑坡
(四)长江下游镇扬河段和畅洲汊道整治
一、概述
本期发布长江流域干、支流以及洞庭湖、鄱阳湖区若干主要水文控制站(分布情况见图 1)2003年水沙特征值及径流量、输沙量的逐月分布,并将2003年的特征值与多年平均值及上年度值进行比较;新增加和未发布多年水沙统计值的水文控制站还发布多年水沙统计值;同时介绍了重庆河段、李渡~丰都河段、三峡大坝~葛洲坝河段、宜昌~枝城河段、芦家河浅滩段等重点河段冲淤变化以及三峡水库、洞庭湖、鄱阳湖的淤积情况;重要泥沙事件包括三峡工程围堰蓄水、长江河道采砂管理、长江一级支流青港河千将坪滑坡、长江下游干流镇扬河段和畅洲口门整治等。
2003年长江的年输沙量和年平均含沙量与多年平均值比较,明显偏少。其中长江上游总体上表现为平水少沙,干流主要站的年径流量除屏山偏多8%外,其他站偏少3%左右,输沙量则明显偏少,寸滩、宜昌站年输沙量分别偏少51%和80%;长江中下游总体上为平水少沙,汉口、大通站的年径流量偏多3%左右,但输沙量偏少55%左右。长江干流各站年平均含沙量均比多年均值偏小,其中寸滩以下各站偏小50%~79%。
2003年各主要支流年径流量与多年平均值比较,有增有减,但年输沙量均比多年平均值偏少。长江上游嘉陵江、乌江输沙量均明显偏少,北碚、武隆二站年输沙量分别比多年均值偏少75%和49%。长江中游汉江的径流量偏多,但输沙量明显偏少,皇庄站年径流量偏多15%,年输沙量偏少75%。
2003年洞庭湖、鄱阳湖区主要河流径流量与多年平均值比较,除少数河流偏多外,其余均偏少;年输沙量与多年平均值比较,除澧水石门站偏多83%外,其余各站均偏少60%以上。
三峡水利枢纽从5月25日开始蓄水准备,6月1日正式下闸蓄水,6月10日22时蓄水至135米;从10月25日再次蓄水,11月5日20时蓄水至139米左右。用输沙平衡法计算,三峡工程135米蓄水后的个月(6~12月),清溪场(入库)至黄陵庙(出库)淤积泥沙1.24亿吨。
2002年底至2003年底,重庆河段年内有冲有淤,但冲淤基本平衡;李渡至丰都河段有冲有淤,以淤积为主,净淤量0.12亿立方米;三峡大坝至葛洲坝河段则主要表现为冲刷,冲刷量0.08亿立方米,深槽冲刷占总冲刷量的95.1%;宜昌~枝城河段基本上为全河段冲刷,宜昌流量5000立方米/秒水面线下河槽冲刷量2910万立方米。
返回目录
二、径流量与沙量
(一)径流量与沙量的历年变化
1、洞庭湖区
洞庭湖区三口水系松滋河(西支)新江口、松滋河(东支)沙道观、虎渡河弥陀寺、安乡河藕池(康)、藕池河藕池(管)与洞庭湖出口城陵矶六站历年水沙统计值见表1,径流量与输沙量的历年变化见图2(a)~(f)。
以上资料显示,洞庭湖区三口与出口主要水文控制站水量与沙量的年际变化趋势大致相应。从上世纪60年代后期以来,除个别年份外,各站径流量、输沙量呈减小的趋势。其中三口主要控制站分流长江水沙量呈逐渐减少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