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象形文字之美
李蕭錕
一、甲骨文與金文共孕的書法美學
中國書法超越了時間與空間的束縛,在草創之初,即已發揮了它最大的潛能,使文字與生活、書法與藝術在數千年的漫長旅程中,為中國人孕育出獨特的民族氣質與文化風貌,在世界藝壇上,綻放出光輝燦爛的花朵。
中國書法之美,當追溯自殷商的契刻文字----「甲骨文」圖①。殷商之前,多為彩陶圖②器物上之圖線記號,繪畫性較濃,而少文字內容,文意傳達模糊不詳,不能納入書法範疇。
圖一 圖二
圖①
殷商︳龜腹甲︳契刻文
中國老祖宗的第一堂書法作業,竟是用尖刀鐫刻在動物的甲骨上。 圖②
彩陶
遠古彩陶雖然不屬於書法文字的範圍,但確早於甲骨文,是同屬線條藝術美麗的淵源。
第 1 頁 2018/10/3
甲骨即龜甲或獸骨,古人篤信鬼神,喜占卜定吉凶,而占卜文字須有媒介物賴以記述,殷人漁獵所獲之獸骨龜甲是當時最容易取得的素材(尚未發明紙張),而中國文字的承傳媒介即以此為濫觴。
經科學的分析和比對,考古學家發現甲骨文大多先以獸毛製的工具沾獸血或硃砂書寫在甲骨片上,再以類似尖刀的刀筆逐字刻劃,因獸骨堅硬,又其纖維組織方向固定,僅能直向或橫向下刀,較難彎曲,故甲骨契刻文字造形多「方直挺峻」,且字與字間的空間架構平鋪排比,優美地呈現「對稱」的均衡之美。 「金文」則是周代書體的特徵,所謂金文即鑄造於金屬(銅和錫合金)之鐘鼎器上的文字。因為鑄造方法特殊,文字筆劃顯然較契刻文字寬厚,且起筆與收筆之處多呈圓曲之狀,因此藝術鑒賞家據此為同代金文書體的風格冠以「圓渾樸茂」的特質圖③以別於殷商甲骨文的「方直挺峻」,圖④。 圖三 圖四
圖③
西周前期︳金文
金文的線性,因為是以範模鑄成,起筆和收筆都呈蠶頭圓尾的特質。 圖④
殷商︳甲骨文
受獸骨的纖維組織影響,在下刀的一剎那便呈尖銳的深刻細痕,它和金文鑄成的鈍圓造形,形
成中國早期書法形式用筆的兩個極端。
第 2 頁 2018/10/3
這確是中國文字筆法造形上明顯的分界,也是中國書法藝術欣賞的發展極重要的憑藉;書法中所謂的粗細、輕重、厚薄,最早的史料辨別,便是以甲骨和金文二者鮮明不同的書寫特徵分際分野,但其體制間架,既是書法,又是圖畫,這也是為什麼中國的藝術批評家們常以「繪畫源於書法」、「書畫同源」等立論,述說書法與繪畫之間的密切關係。此後發展的各種視覺藝術,如建築、雕刻、服飾、陶瓷等,甚至像音樂、舞蹈等時間與空間融合的藝術形式,都深受著書法藝術所發展出來的美學架構影響。儘管甲骨文字遲至晚清才為考古學家相繼發現,然而此種審美觀與藝術蘊涵,早在殷代已然生根發展,而後薪火承傳,豐富了整個中國文化,也充實了中國人的生活品質與生命內涵。
二、鐘鼎文的特質
甲骨文字,因為是刀刻,事實上也只適於刀刻,故多直線,而稱之為「契刻體」圖⑤。
甲骨文多為先寫後刻,但也有寫而未刻的。獸毛的彈性較大,呈現曲線的書體,因此,鐫刻時忠實於筆寫趣味的鐫刻風格,被稱為「筆寫體」圖⑥。 圖五 圖六
圖⑤
殷商︳甲骨文
甲骨書體因為是刀刻,所以又稱之為「契刻體」。 圖⑥
殷商︳甲骨文
先以獸毛沾獸血或硃砂書寫,是先寫後刻,刻成毛筆手寫的趣味稱為「筆寫體」。
第 3 頁 2018/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