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论文参考资料总结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庐山高图》论文综述

论文来源:王俊民; (明代画家沈周佳作《庐山高图》浅析)惠州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1997年03期

李瑾:(外师造化 中得心源——沈周《庐山高图》的启示)艺术研

究2007年03期 何娴倩 ( 以心造境——沈周《庐山高图》的启示)南京艺术学院

学报(美术与设计版) 2005年03期

经过比对三篇论文分析,我得到了如下的一些结论

这三篇文章主要是对《庐山高图.进行赏析析,总结出耐人寻味的启示。(明代画家沈周佳作《庐山高图》浅析)这篇论文,主要评析了沈周《庐山高图》这幅佳作的绘画风格和艺术功力。从沈周的所处的时代背景讲起,沈周学古人之笔法不断长信,形成了自己与众不同的技法和风格。从而来强调沈周的画作为何是冲破明代画界,成为明四家之一的。其次,文中从“线”.“面”.“墨”.“色”等方面详细为大家解析了《庐山高图》的

1

唯美意境。评析了沈周《庐山高图》这幅佳作的绘画风格和艺术功力。(外师造化 中得心源——沈周《庐山高图》的启示)这篇文章通过对沈周《庐山高图》的浅析,体悟古人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深刻道理。画家沈周不厌其烦地将勾、擦、点、染化作北山的雄浑和江南的秀润, 并借此阐述自己对生命的关照与道的体悟。画幅中的崇山峻岭注入了人格的魅力与人文的情怀, 因此不能不说这样的山水比自然更丰满、更奇美, 也更令人回味无穷。《庐山高图》从笔法到布局到处理可以看出沈周把现实中的庐山实景经过有意识的经营, 使整个画面充“ 径路迁回, 烟霭微茫, 曲尽山林幽致”的感觉, 表明了心迹。同时, 也突出了当时文人画所追求的闲、静、出、雅、文逸的那种意境的艺术特点。沈周能从传统中跳出来, 并从诸家中吸取精辟而不拘于一家, 最后形成他自身所特有的又满

2

足广大地主阶级知识分子最理想生活情调和精神境界的艺术观, 正是得益于以实景作为描绘对象, 再现自然的“外师造化” 和对自然景色进行理念化的加工, 并倾注真切的主观感受的“中得心源”。( 以心造境——沈周《庐山高图》的启示) 这篇文章与(外师造化 中得心源——沈周《庐山高图》的启示)这篇文章陈述的观点极为类似。这篇文章业从绘画语言和技巧、 其笔墨力度、韵味、表现技法等方面为我们展现了笔法填密细秀, 气势沉雄苍郁, 构图十分繁密, 但又显得格外空灵的《庐山高图》。

这几篇文章都强调了沈周取人之长,不断创新的精神。我感觉要想自己变得更强就要多学别人,并不断创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因此我认为《庐山高图》是沈周汇集诸家之体而创造出来的杰作。

3

4

论文参考资料总结

《庐山高图》论文综述论文来源:王俊民;(明代画家沈周佳作《庐山高图》浅析)惠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03期李瑾:(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沈周《庐山高图》的启示)艺术研究2007年03期何娴倩(以心造境—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9v8l66b5cq6gjog0oh073pit886azp004qq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