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
珍珠蚌专用肥是新一代高效复合肥,是针对育珠蚌水体的理化要求和鱼蚌混养的营养需求特点,精心研制开发的含氮、磷、钙的复合肥料,根据水体施肥“以磷促氮、以微促长”的理论,合理配比各营养要素,充分发挥有机肥、无机肥、微量元素及微生物的不同特点,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培肥水质,促进优良藻类的大量繁殖、生长,控制藻相平衡,将老化水质转为嫩绿水质,水色鲜活,为鱼、蚌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增强浮游植物酶的活性、提高光合作用效率、增加水中溶氧。使用后水质来肥迅速,肥效持久,水色爽活,鱼类生长迅速,病害减少;育成的珍珠珠形美观、色泽亮丽,珍珠品质明显提高。(2)、鱼类专用肥:滤食性鱼类是以浮游生物(藻类、枝角类、桡足类、轮虫等)为食,肥水才能养出优质高产的鲢、鳙及其它滤食性鱼类。培肥水质,施肥是关键。
传统施肥养鱼一般采用纯化肥或直接用畜禽粪肥泼洒于养殖水体,其最大的缺点是水质理化因子容易产生剧烈变化或有机物大量沉积,造成底质严重污染,到高温季节产生严重泛池或暴发出血性败血症(暴发性出血病)等现象。针对传统施肥养鱼的缺点,采用无机肥+腐植酸、胡敏酸、乌敏酸等活性有机酸肥+有益微生物的方法,经科学复合配比研制出鱼类专用肥,具有用量省、见效快、肥效持久、对养殖生态无污染的优点,形成藻群丰富、水色嫩绿活爽的养殖水体,增加天然饵料生物。同时藻类的光合作用加强,增加水中溶氧。生物有机酸和某些微量元素,能提高水生植物的生理活性,加速对水中氨态氮、硝态氮的分解和吸收,改善养殖水环境,促进鱼类健康生长,发病率明显下降,能节约成本、提高产量、增加效益。
复配了有机肥之精华~腐植酸类有机酸和无机肥、微生物作为虾蟹贝专用肥,不仅具有浮游生物生长繁殖需要的氮、磷主要元素,而且含有水生生物生长所必需的生理活性物质,能增强水生生物多种酶的活性、加速对水体中的氨氮、亚硝酸盐的吸收利用,培养出大量适口的浮游动物(枝角类、桡足类),为虾、蟹、贝提供优良的天然饵料,并能净化水环境。
有益藻类的大量繁殖能控制藻相平衡和调节藻类的光合作用,增加水体溶氧,氧化水体中有害的还原性物质,改善水质,缓冲水体酸碱度,形成良性循环,
6
抑制致病生物生长,促进虾、蟹、贝的健康生长,提高其成活率,缩短生长期,从而提高产量、降低成本、增加效益。
科学地将无机、有机、生物配比复合,克服了单纯使用化肥容易改变水体理化性质和单纯使用畜禽粪肥容易造成底质恶化、高温季节泛池的缺点,并通过微生物改善水质和底质,保护养殖水环境的生态平衡,是虾、蟹、贝养殖中值得广泛推广的产品。5、如何使用生化肥料?(1)、用法用量及注意事项
①、在放养前一周,施足基肥培肥水质,新池:6.0kg/亩·米,老池:4kg/亩·米。
②、养殖过程中视水质肥度施追肥,追肥量为每次1.0~2.0kg/亩·米。③、以晴天上午施用为宜,将本品溶于适量水中,30~60分钟后均匀泼洒。
④、无论是施基肥还是施追肥,在施肥后的三天内,最好不换水或注水。⑤、本品不宜与碱性物质一起存放或施用。施生石灰前后一周内不宜施用。⑥、受潮后可能产生少量结块现象,但不影响肥效,将块粉碎后照常施用。(2)、施肥量的调整
①、根据池塘情况调整施肥量:淤泥过厚,应减少施肥量并配合使用益池保。保水、保肥性能差的池塘,可适当增加施肥量。新池可适当增加施基肥和追肥的数量。
②、根据主养种类调整施肥量:主养鲢、鳙,适当增加施肥量,透明度宜稳定在20~25cm;主养鲤,施肥量可略少,透明度宜在30cm左右;主养草鱼,施肥量不宜过多,透明度宜在35cm左右。
③、根据季节和天气调整施肥量:4~6月,水温较低,鱼、蚌、虾、蟹、贝吃食量较少,水中营养物质易缺乏,可适当增加施肥量;7~9月,混养池的投饵量大,水质已较肥,可不施追肥或少施追肥;9月后,天气转凉,水质变淡,可酌情增加施肥量。
(3)、虾、蟹、贝养殖几种特殊情况下的施肥方法:
①、虾、蟹、贝苗种放养前的施肥在清塘消毒的基础上,放养前1周左右进
7
水,消毒后施肥,施肥量为2kg/亩·米,使水质很快肥起来,不仅培育好虾、蟹、贝适口的天然饵料生物,同时大量浮游生物形成光栅,阻止了光线通过,降低池底光照,抑制青苔和底藻的生长。当透明度达25cm时,可采用保水灵、益池保,稳定水质、净化底质。
②、虾、蟹、贝养殖中后期的施肥水质要求透明度高一些,一般控制在40~50cm,水体里仍然有一定量的藻类,维持生态平衡。
③、沿海一带常采取虾、蟹、贝混养模式,特别强调的是贝类本身以藻类为饵料,正确的说应该以肥水方法培育藻类,提供贝类生物饵料,根据水质的肥度,适当施肥,而不存在经常投喂贝类饵料。6、如何配合其他产品使用生化肥料?①、用清塘净清塘消毒。
②、施肥后,在水体肥度达到最佳状态后可用益池保稳定水体,分解衰老藻体,补充肥力,延长肥效。在鱼类混养池,常因投饲过量,残饵和排泄物发酵、肥水,这时可不施追肥,应使用保水灵、益池保来稳定和保护水质。
③、若因枝角类、桡足类过量繁殖,大量吞食藻类,使水质变清,可先使用鱼虫杀星、蛛虫煞星等杀灭“红虫”后,适量换水,再施用。
④、在盐碱地区,连续阴雨、暴雨前后,低位池会出现碱性过强造成池水突然变清的现象,在适量换水后,先使用科洋EM源露,3天后再施用。请勿使用“碳铵”,否则会适得其反,甚至产生危害。
⑤、如发生虫害或暴发性出血病,可配合使用科洋公司鱼虫杀星、克暴灵及菌虫双克Ⅳ。
⑥、在高温季节,由于残饵和排泄物发酵后快速分解,水中氨氮、亚硝酸盐含量过高,导致蓝藻大量繁殖。可使用科洋公司优马林、蓝博士、纤虫净,既杀灭蓝藻,又杀灭纤毛虫,用药4天后部分换水,再施用。三、环境因素对施肥的影响1、环境因素会影响施肥效果吗?
水体中天然饵料生物的多寡,受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因素的影响,如温度、光照、水质、土质、营养物质等因素都可能对天然饵料产生影响,施肥仅是其中的一个因素。而且,施肥效果本身也会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要想达到施肥
8
的预期效果,必须全面地考虑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和可能发生的变化,根据具体情况,综合加以利用。2、水温对施肥有什么影响?
水温的高低直接影响水生生物的新陈代谢程度,从而影响它们对肥料的吸收利用。水温较高,水生生物的活力强,新陈代谢旺,对肥料的吸收利用率也强,反之亦然。
细菌对生化肥料的有机成分的分解作用强度也依水温变化而不同。水温较高,分解作用旺盛,肥效较快。
施肥后,浮游生物达到高峰期的时间也随水温和天气情况不同而有所差异。例如水温在22℃左右,天气晴朗,适量施肥后约2~3天水色可达到肥水标准;若施肥后遇到阴雨天气,由于温度降低,光照不足,有机成分的分解和浮游生物的繁殖较慢,有时5~6天后,水质也不转肥,此时不要轻率地肯定是施肥量不足而大量施加追肥,待天气晴1~2天后视水色情况再决定是否施追肥。3、酸碱度(pH)对施肥有什么影响?
在中性和弱碱性水体施肥,能产生最大效果,此时浮游生物繁殖最快且数量最多。
若池底淤泥过多,池水极度污染,土壤和池水呈酸性反应,微生物的生命活动恶化,有机物无机化的进程大大减慢,这样的水体施肥效果不好。此时,一方面可挖去过多的淤泥,清除腐殖质;另一方面可用石灰水调节至碱性,等毒性消失后再施肥。
4、溶氧(D.O)对施肥有什么影响?
施常用肥和溶氧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施肥不足,水质较瘦,虽然含氧量较高,但是水产动物的天然饵料不足;施肥过量则易污染水质,造成水中溶氧缺乏。因此,必须掌握适当的施肥量,既要使水质较肥,天然饵料多,又要使水中溶氧量不致过低而影响水产动物的生存和生长。
施有机肥,特别是未经腐熟发酵的有机肥料,在水中分解时,需消耗大量的溶氧。如果施肥过多,容易造成缺氧,导致鱼类严重浮头甚至泛塘。因此,有机肥需预先经过腐熟发酵,使之分解成简单的有机物和无机盐类后再施,可减少施肥后的耗氧,而且其肥效也比较稳定,这是施腐熟有机肥的优点。
9
施无机肥,由于不经过有机物分解过程,且施肥后浮游植物迅速繁殖,其光合作用能吸收CO2并释放出O2,从而增加水体的溶氧,这是无机肥的一个优点。但是,施无机肥的水体,经过较长时间后,其水质容易变“老”,对水产动物及其饵料生物极为不利。
溶氧充足,为固氮细菌、纤维素分解细菌和硝化细菌等有益的好气性细菌创造了良好的生存条件,提高肥效。而且溶氧高,水产动物摄食、代谢旺盛,生长较快,能获取高产。
溶氧不足,水中有害的厌气性细菌大量产生,有机物在厌气细菌的分解作用下,产生各种有机酸及硫化氢、氨氮等有害物。同时反硝化细菌将硝酸盐还原成氮气而失去营养作用,导致池塘生产力降低。生化肥料不仅不会耗氧,而且还能增氧。
5、土壤和底质对施肥有什么影响?
不同土壤的物理结构、化学成分、酸碱反应以及对肥料的吸收能力均有差异,在决定施肥时,必须考虑这些因素。
池塘土壤必须有很好的保水性,才能保证池塘的水位和肥度。砂质土壤由于颗粒大,对肥料的吸收很弱,而且极易渗漏,这种土壤的池塘在施用亿龙生化肥料时最好配施腐熟有机肥,加速池底淤泥的形成,以保证水的肥度。土壤中含有各种无机物,对池水有很大影响,如土壤中含有的氮、磷、钾等有效的无机盐类,溶解于水后,增加了水的肥度。
土壤中含有一定数量的有机物,经细菌分解变成简单的有机物和无机盐类而释放至水中,同样有利于池水变肥。
土壤中含有特殊的有机质——腐殖质,它不但向水中提供营养物质,而且与土壤中的无机矿物胶体一起,对水中的无机物特别是一些营养盐类产生吸附作用,这一点对池塘施肥有很重要的作用。
磷肥在泥炭土底、黑钙土底以及有少量淤泥的池中,施肥效果良好;碱性土、沼泽土的池塘含钾量不足,施用钾肥效果很好;老池的池底常积累一层淤泥,往往成为磷元素的陷井,大大降低肥效,施磷肥前要注意清淤。
在施肥前,应对池中的理化条件有详细了解。对不适宜的池塘条件进行改良,中和酸性、增加溶氧,是提高肥效的必要举措。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