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鱼温泉水增温养殖试验
王恒虎
【期刊名称】河北渔业 【年(卷),期】2013(000)007 【总页数】2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特种水产品的需求日益增大。甲鱼,因其肉味鲜美、营养丰富且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而备受人们的青睐,现在,甲鱼的人工养殖技术可以说有了很大发展,但另一方面因甲鱼固有的休眠期长、生长缓慢的特点,又制约着该养殖业的长足快速发展。笔者在温泉圣地——汤头工作多年,就利用温泉地热水增温养殖甲鱼技术进行了大胆试验,取得了明显成效。
1 得天独厚的温泉资源
汤头温泉,位于鲁东南中部,处于卢(合肥)龙(黑龙江)大断裂带山东段的沂沭裂谷区,是远古地质运动形成的,属地下循环性矿泉,水温高流量大,出口泉水温度达69 ℃,泉水pH值7.2,水中含有钾、钠、铁、铜、钙、镁、镭等29种微量化学成分和矿物质,具有很好的养生和保健作用,泉水水质清澈、无色无味,放置无沉淀,是全国唯一的一个可达饮用级的温泉,属于全国四大甲级温泉之一。
2 试验甲鱼池的建设
甲鱼生性胆怯机灵,喜静怕惊。故甲鱼池址选择在环境清幽,近水源,水质清新无污染,水量充沛,进排水方便的煤矿疗养院御汤苑,为方便管理及节约用地,甲鱼池设计成东西向日光棚结构,面积40 m2,设置独立的进水通道和排水通道;甲鱼池底加铺保温层,硬化后做好防渗漏处理,池底铺6~10 cm松
软沙土,整平并向排水口10‰坡度倾斜,临近出水口1/3处需修建挡沙墙,高度与底质沙土相等,上方搭设投饵台,投饵台没入水下10 cm,出水口以阀门控制。如此设计方便清理残饵、污物,又不造成底质流失。池深1.5 m,蓄水1 m左右,池壁采用水泥、砖混结构,墙体中间增加保温层,内外用水泥抹成光滑平面,壁顶端做成向池内伸出15 cm的回檐,进排水口设置铁丝网防逃,池北向阳一侧建休息场,用水泥板倾斜着一端没入水中,一端连接休息场,休息场面积为池面积的10%~15%,休息场兼做晒台(见试验甲鱼池切面图1);四周围墙要垒砌牢固,既要考虑通风又要考虑甲鱼逃逸或老鼠等钻入。 为适应增温需要,甲鱼池水采用地下井水混合温泉水,换水时先在混水池将水混合、曝气、调温,换水时间控制在每星期两次,每次换水量控制在池水的25%~35%左右;换水时注意控制水流声,以免惊扰甲鱼;池壁铺设加热管道,利用当地丰富的温泉水资源循环散热以便保持池水温度,加热管道采用金属材质管道,按间距20 cm标准U型摆布于池壁;另外池上加盖竹木结构大棚,上面覆盖塑料薄膜增温。增温一般从9月下旬开始至翌年5月中旬结束,当室外水温达到24~25 ℃时,适时增加通风换气时间直至逐步撤去保温薄膜。 对照池选择附近一天然鱼塘,面积约200 m2,试验前进行清塘并进行防逃改造。
3 甲鱼苗种投放及养殖管理
对比试验选择在2010年9月中旬开始进行,试验甲鱼苗种采用二龄当地甲鱼品种。试验选择规格一致、体健无伤、活泼好动的甲鱼20只,投放时总重3 346 g,平均体重约167.3 g,随机分成两组,A组10只总重1 568 g,投放于天然鱼塘中饲养;B组10只总重1 778 g,投放于试验池中饲养。
甲鱼放养前,首先对池体进行彻底消毒,池水曝晒5~7 d,将水质培养为较肥爽,外观水体呈黄绿色,能见度在30 cm左右,水温调至28~30 ℃,然后把甲鱼散放入池中。
日常管理重点是巡池和水质管理,注意仔细观察甲鱼摄食和活动情况,发现问题及时隔离处置;每两周用生石灰泼洒全池做好日常消毒工作;注意保持饲料新鲜、连续,控制好池水温度,保持池水温度相对稳定,防治水温忽高忽低,以免影响甲鱼摄食与生长,减少疾病发生。试验中甲鱼饲料采用“大北农”牌膨化配合全价饲料为主,既保持营养全面,又松软可口,每隔3 d加兑投喂10%量的鱼虾、螺蛳、动物内脏等蛋白饲料和瓜果蔬菜等绿色食物,投喂动物蛋白饲料时要确保新鲜并做好杀菌消毒工作,根据摄食情况,每日按甲鱼体重的5%~7%的量投喂,分上、下午两次投喂,实行定量定时的方式,既能提高饲料利用率,又可以增强甲鱼体质;摄食完毕后要及时清理食物残渣,以保持水质清新,防止疾病发生。
4 试验结果对比
试验中为保证结果数据客观性,A、B两组采用同种同批次饲料,按同样频度模式喂养,A组根据自然水温状况,10月中旬开始减少投喂量,立冬后(水温10℃)停止喂食,翌年4月上中旬开始少量投喂,逐至正常;B组试验池10月上旬开始覆盖塑料薄膜增温至翌年5月中下旬逐渐撤去增温设施,期间人工将室内池水温度调节在28~30 ℃左右恒温状态,让甲鱼免去冬眠期,保持旺盛的摄食状态。
2011年9月6日,对A、B两组甲鱼进行捕出称重对比:A组9只(损死1只)总重2 876 g,平均319.5 g,平均增重152.7 g;B组10只,总重5 044 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