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智慧医疗体系的数字化病区的设计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数字化智慧医疗病区系统的设计与应用。方法设计体系结构,定义系统功能,
开发业务模块,以全结构化电子病历为核心集成应用,构建全面、精细、高效的数字病区系统。结果数字化智慧医疗病区系统的实施,改变了传统的患者住院就医模式,构建了有利医疗、科研的人性化、精细化的病区管理新模式,实现了患者诊疗和护理等医疗业务的智能化、集成化和自动化。结论数字化智慧医疗病区系统的应用,提高了医护质量和管理水平。
关键词:数字病区;智慧医疗;全结构化电子病历系统;设计;应用 中图分类号:R197.3 文献标识码:C
数字化医院是医院信息化建设发展的最新阶段,代表着信息技术应用于医疗管理的发展方向[1],已成为医疗行业信息化的研究热点和建设趋势,而数字化智慧医疗病区系统则是数字化医院建设的重点和难点,直接影响到医院的医疗质量、服务水平、经济效益、社会认知等各方面。目前,我国多数医疗机构都已开展了病区信息化建设,但整体水平仍较为落后,在建设及应用过程中还存在不少问题:一是信息化程度普遍较低,多数医院还停留在仅有的临床护士站应用阶段,缺少其他各应用及管理环节的信息系统;二是智能化程度较低,患者入院、护理、生命体征等数据采集仍需医护人员手工完成,效率低下且易出现差错,影响对患者的及时正确救治;三是建设缺乏整体架构,系统及数据难以集成。部分医疗机构信息系统应用较为全面,但由于建设初期缺乏长远规划和整体设计,导致建成的多个系统相互缺乏联系,无法实现数据级或应用级集成[2],难以实现深度的数据共享和数据挖掘,进而无法发挥数据信息的巨大价值。
1 数字化智慧医疗病区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1.1 设计思想
数字化智慧医疗病区系统是基于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的发展,应用软件开发、数据库、物联网、信息集成等技术,打破传统住院诊疗模式限制,以优化患者住院就医流程及病区管理流程为切入点,以实现“以患者为中心”的人性化住院诊疗服务模式为核心,以方便医患、确保医疗质量安全为目的,实现患者诊疗、护理等医疗业务及病区管理的数字化、集成化和智能化。
1.2系统结构
数字化智慧医疗病区系统包括临床管理和科室管理两大部分。前者以全结构化电子病历为核心,应用、集成PACS、LIS、手术麻醉、用血管理、合理用药、科间会诊、临床路径、移动医护和病历质量监控等系统,构建“以患者为中心”的方便、舒适、安全、规范的 住院诊疗服务模式,实现临床业务全面数字化;后者则包括电子交班、药品管理、物资管理、成本管理、绩效管理、电子政务等管理功能系统。系统总体结构如附图所示。 1.3系统功能实现
电子病历系统:我院电子病历系统采用三层架构,严格遵循IHE、HL7、DICOM、RPC等标准,融合了XML、数据库、WEBservices多种新技术开发,实现了结构化存储。电子病历与PACS、LIS、手术麻醉、用血管理、合理用药、科间会诊、临床路径、移动医护和病历质量监控等系统高度集成,实现了医护人员对患者所有临床资料的一体化浏览,其应用既有助于贯彻“以病人为中心”的管理理念,又有助于循证医学的发展,更有助于提高医院的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医护工作站:医护工作站可以直接查看病人既
往的诊疗信息,只要输入病人的ID号,就可以查找病人相关的诊疗信息,并通过图表的形式直观反映病情演变过程,为临床分析、诊断治疗提供依据;增加了生命体征批量录入,如:入院、手术等可直接生成完整的体温单,减少了手工填写。医生确定病人出院时间后可提前通知护士,护士可以提前进行病人出院准备如:出院宣教、出院病历的准备等,减少了病人办理出院手续的时间。医生可以在同一界面上边看病历边开医嘱,书写病历时可以调用现成的模板,大大节省了时间,大大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
合理用药系统:合理用药系统自动监控和查看说明书,对医院的用药进行全面的审查,实现对药物的剂量、禁用、慎用、配伍禁忌、相互作用,对患者生理、病理等状况,对放疗、化疗、手术等特殊治疗期的合理用药审查,一达到合理输液、合理用药,保护患者健康及生命安全,减少和避免医疗事故[3-4]。根据需要因病制宜,有效抑制抗菌药物的使用,减少护士工作量,降低医疗成本,减轻病人负担,避免过度医疗、扩大医疗,实现了卫生资源的优化配置。
LIS:LIS覆盖了检验、输血、核医学等科室,实现了与医院30台检验设备的联机,联机率达到100%。与电子病历及医护工作站高度集成,临床护士提取已执行检验医嘱,生成申请信息并打印条码标签[5],检验科工作人员完成计费,联机设备自动检验标本、出具报告,技师审核报告后发送,临床在第一时间通过医护工作站查阅检验结果。检验报告自助打印、结果短信发送等也使患者能够在第一时间了解检验结果,避免了人工窗口取单报告遗失、交叉感染、隐私泄露等问题。
PACS:PACS覆盖了CR(ComputedRadiogra-phy)、DR(DigitalRadiography)、CT(ComputerTo-mography)、PET-CT(PositronEmissionTomography-ComputerTomography)、磁共振、血管减影、超声、显微镜、内镜等百余台(套)检查诊断设备,设备联机率达到94.3%。实现了全院影像资料的统一存储与共享,并与电子病历及医护工作站高度集成,方便临床随时调阅。基于PACS拓展的数字骨科系统,也已在相关科室初步应用。
手术麻醉系统(手术申请):集成于电子病历系统,下达手术申请时自动生成手术医嘱,数据同步写入手麻系统,实现手术麻醉信息系统与医院信息系统有效集成,并对手术过程进行实时转播和监控,真正做到了“数据在其发生地被录入,全院共享”[6-8]。
输血管理系统(用血申请):包括用血申请及查询,采用通过WebService的方法,只需在WebService中定义数据接口,就能很好地实现输血管理系统与HIS的集成[9],亦集成于
电子病历系统,下达用血申请时自动生成对应医嘱,数据同步写入输血管理系统,用血确认后由电子病历系统可直接查看输血报告[10]。
科间会诊:会诊医生可在网上直接申请,随时浏
览患者信息,第一时间书写会诊记录,科间会诊机制进一步完善,会诊流程进一步优化,人员意识进一步加强,及时、准备、有效地传递医疗诊断信息,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约束,有效降低了医疗差错
临床路径:临床路径是一种诊疗标准化方法,以缩短平均住院日、合理支付医疗费用为特征,按病种设计最佳的医疗和护理方案,根据病情合理安排住院时间和费用[11]。集成了临床路径,可全员追踪,可全程追溯,可科学统计,可全面分析,可切实操作,可个体纠正,从而提高了医疗质量,保证了病人安全。
病历文书系统:病历文书编辑器可实现病人检查、检验、医嘱和处方,小模板信息自动导入,在院天数等信息自动计算,及病历间元素共享等。病历中像主诉、个人史、既往史和体格检查等节点,都可制作结构化病历模板,医生只需要勾勾选选便可完成病历的编辑;同时,使得保存后的病历能够服务于科研检索等需要。系统保存病历前自动检查病历中的缺陷,比如男性患者病历中书写有女性患者的一些特征,从而避免张冠李戴等现象;同时还能对体温等数值范围、必填项未填写等进行检查,实现了病历内容质控。
病历质量监控系统:病案质量监控系统是为在线实时检查病案质量并反馈质控信息而开发的,是专家组专家对在院病人病历检查及反馈的系统,主要完成在院病人病程记录、医嘱内容、检查记录、检验记录的审查,给临床医生发出回馈信息。系统对某病人的病历时效进行审查及填写质量问题,病案审查的统计信息,通过信息的统计可随时了解全院各科室病历质量情况。
移动医护系统:“移动到床边”是该系统最显著的特点,它改变了原有医嘱系统的工作模式,最大限度地拉近了护士与患者的距离[12]。通过移动护士站,护士实现了床边询问病史、病情观察,床边填写入院评估单及护理记录单,实时生成电子表格,并可随时修改。加强了床边查对,护士在护理操作中通过扫描病人腕带查对病人身份、扫描输液瓶签上的条码查对病人及药物,两次扫描后电脑可查对病人、药物、处置与医嘱是否相符,从而确保治疗护理准确无误。
重症监护系统:该系统设计了医师工作站、护士工作站、重症评分及科室管理等5个子系统,覆盖了重症监护相关的各个临床工作环节,实现了病人生命体征的自动采集和医嘱的自动确认,减少了手工操作环节,有效降低了医护人员工作负荷[13],每名护士至少节省了半个小时的文书书写时间。
整体呼叫系统:医护患整体呼叫系统取代了传统的纸质一览表,直接与HIS系统互联,可以自动快速更新相关护理信息,并将信息发送到患者所在病房的门口分机和床头分机上,常态下图形显示病人的基本信息,直观明了;护士工作站电子信息板,实时显示科室病房住院总人数、入院数、住院病人手术安排,以及实时显示科室病区公告信息、值班医生及特殊护理需求等信息,无需护士手动书写,自动发布;患者呼叫时显示患者不同类型的呼叫信息和患者所在病房的房号与床号,还可通过护士站主机发送温馨提示至走廊显示屏。病房门口分机拥有护士定位功能和门口接听功能,有利于患者与护士之间的沟通更及时。
随访系统:随访是医院全面质量管理的重要环节,随访系统根据患者个体差异,制定个性化的随访方案,为疾病的诊疗疗效提供了评价参照,对于医疗卫生系统的管理也带来了很大的方便,对于医院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14];同时也能为患者院外恢复或再就诊提供支持,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科室管理:电子交班系统通过对病人信息的过滤自动生成相应的电子化交班报告,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