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用时:45分钟)
一、选择题
1.1688年11月荷兰执政威廉率领远征军登陆英国,国王詹姆士二世出逃。议会通过了詹姆士二世“退位”的决议,正式立威廉为国王,玛丽为女王。此举意味着英国( )
A.国王彻底丧失统治权 B.法权至上时代来临 C.责任内阁制正式确立 D.君主制度从此结束
解析:选B。材料叙述的是1688年“光荣革命”,议会通过决议实现政权和平转移,确立王在法下原则,这意味着英国法权至上时代的来临,故选B项;“光荣革命”后国王仍旧有行政大权,并未彻底丧失统治权,排除A项;1721年责任制内阁开始逐渐形成,排除C项;“光荣革命”后立威廉为国王,说明英国依旧实行君主制度,排除D项。 2.近代早期英国政府常常为战争债务所困扰。“光荣革命”后百年,英国陷入了旷日持久的对外战争(如下),政府财政却从未崩溃,而且民众对购买国债欣喜若狂。这主要得益于( )
1688~1689年,英法九年战争
1701~1713年,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 1718~1720年,四国同盟战争
1740~1748年,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 1756~1763年,英法七年战争 1775~1783年,北美独立战争 A.宪政制度确立了政府的信用 B.殖民掠夺扩张积累大量财富 C.工业资产阶级掌握国家政权 D.议会改革使民众获得普选权
解析:选A。“政府财政却从未崩溃,而且民众对购买国债欣喜若狂”体现了民众对政府的信任,由材料时间信息“‘光荣革命’后百年”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因为宪政制度确立了政府的信用,故A项正确。
3.(2020·福建福州质检)英王乔治三世(1738~1820年)先后撤换过4个首相,得不到国王充分信任的政府往往寿命不长。1770年,乔治三世任命自己童年朋友诺思勋爵为首相,此后诺思任首相长达十年。这反映了( )
A.《权利法案》并未实行 B.君主立宪制尚未完善 C.国王掌控国家行政大权 D.责任制内阁名存实亡
解析:选B。“先后撤换过4个首相,得不到国王充分信任的政府往往寿命不长”说明议会对君主不能有效制约,君主立宪制尚未完善,故选B项。
4.(2020·启慧全国大联考)英国著名历史学家特里维廉在他的专著《1688~1689年的英国革命》中,特别强调荷兰执政威廉入主英国的重要性,认为它是“欧洲所有的新教各族人民共同会合在一起来帮助和拯救英国,并成为英国历史上重要的转折点”。这里的“转折点”在此主要是指( )
A.王权时代结束
B.国王和议会之间形成了制衡的关系 C.议会成为国家权力的中心 D.责任制内阁的形成
解析:选C。“光荣革命”后,议会的权力大增,《权利法案》的通过使得议会的权力成为国家的权力中心,故选C项。“光荣革命”后,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政治体制,国王开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但国王仍是形式上的国家元首,王权依旧存在,排除A项;“光荣革命”后,国王开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其与议会不是制衡关系,排除B项;1721年担任财政大臣的下院多数党领袖沃波尔经常主持内阁会议,英国的责任制内阁开始形成,这与材料的时间不符,排除D项。
5.英国在野党成立的“影子内阁”,有固定薪水,接受政府补助,其官员对应于执政党正式内阁的各个成员,并就政府各方面的工作和政策进行监督和发表意见。据此可知( )
A.内阁不需再向议会负责 B.政党制度尚未成熟完善 C.君主立宪制已发生变异 D.民主监督呈专业化发展
解析:选D。“影子内阁”的官员对应于执政党正式内阁的各个成员,并就政府各方面的工作和政策进行监督和发表意见。由此可知,英国的民主监督呈现出专业化发展的趋势,故D项正确。内阁是对议会负责的,故A项错误;材料体现不出政党制度是否完善,故B项错误;材料中并未提到君主立宪制发生变异,故C项错误。
6.(2020·江苏南通期中)1741年2月,下院议员桑兹指责政府的失误导致了对西班牙战争的惨败,提议集体请愿,要求国王罢免内阁首相兼财政大臣沃波尔。他声称:“大不列颠的国王不应雇佣一个不受人民欢迎的大臣。当某个大臣失去民心时,我们有义务告诉国王罢免他,以满足人民的要求。”对此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 )
A.君主立宪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B.首相只能辞职并解散内阁 C.体现责任内阁制的运行原则 D.确立议会权力的至高无上
解析:选C。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责任内阁制下,英国的首相由议会中的下议院的多
数党出任,对议会负责。因此材料“下院议员桑兹指责政府的失误导致了对西班牙战争的惨败,提议集体请愿,要求国王罢免内阁首相兼财政大臣沃波尔”体现了英国责任内阁制的运行原则,C项符合题意。
7.19世纪前,英国各种公共政策的法案由议员以个人名义提出,议会立法很少给内阁优先权,而1811年《工作日程法》规定,每周一、周五只讨论内阁提出的“公议案”,后又增至每周3日,相反议员个人却很少有提出议案的机会。这种变化( )
A.反映了内阁行政权扩大的趋势 B.推动了分权制衡机制的完善 C.说明议会对内阁的影响力增强 D.有利于提高议会的办事效率
解析:选A。19世纪内阁提出“公议案”的次数增加,这说明当时英国内阁行政权有扩大的趋势,故A项正确;材料并不能说明分权制衡机制的完善,故B项错误;材料说明内阁对议会的影响力增强,故C项错误;材料信息与提高议会的办事效率无关,故D项错误。
8.(2020·湖南长沙一中考试)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大法官布兰代斯(1856~1941年)说:“正因为他们(国父们)认识到强权统治的可能,他们才修订宪法保证言论和集会的自由。”这表明( )
A.1787年时将自由入宪 B.为了捍卫自由必须修宪 C.二战令美国人珍惜自由 D.美国多次面临外来强权威胁
解析:选B。根据材料“他们(国父们)认识到强权统治的可能,他们才修订宪法保证言论和集会的自由”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一些州讨论通过宪法的条件是宪法必须保障民权,故1789年修宪通过了十条修正案,史称美国“权利法案”,其中第一条就是捍卫自由,故选B项。
9.在美国宪法的制定过程中,一些政治家认为,“人民”和“人民的代表”(国会)是不同的;“由人民制定、政府不能更改的”宪法高于“由政府制定、政府能够更改的”普通法律;国会的立法如果违宪,“自然不能使之生效”。该观点( )
A.主张中央集权体制 B.体现主权在民原则 C.强调法律至上思想 D.凸显议会至上理念
解析:选B。材料“‘由人民制定、政府不能更改的’宪法高于‘由政府制定、政府能够更改的’普通法律;国会的立法如果违宪,‘自然不能使之生效’”,表明人民至上、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