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统计学
浙江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消费的统计分析
一、前言部分
写作目的:
人均可支配收入这项指标非常重要,因为它标志着这个居民即期的消费能力,他的收入提高了还是降低了,有多大的消费能力,看一个居民、一个家庭有多大的消费能力就要看这个指标,因为它是可支配的,他可以用于消费、投资,购买股票、基金,用于存款,这个指标增长得越快,就反映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越快,反映他的消费能力就越强,这是很重要的指标,它是国家决策很重要的依据。2009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继续保持增长,城镇居民收入增幅加快;与此同时,居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消费结构得到升级,生活质量不断改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展顺利;但是也出现了居民消费率(居民消费占GDP比重)和居民平均消费倾向(居民消费支出与收入之比)下降、居民之间消费差距扩大、消费与储蓄和投资的比例失衡等问题。本文将以浙江省为例,主要使用时间序列预测法、指数平滑法以及经济计量学模型对上述问题进行分析研究。 相关概念:
时间序列预测法,是以时间数列所能反映的社会经济现象的发展过程和规律性,进行引申外推,预测其发展趋势的方法。它是将某种统计指标的数值,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所形成的数列。时间序列预测法就是通过编制和分析时间序列,根据时间序列所反映出来的发展过程、方向和趋势,进行类推或延伸,借以预测下一段时间或以后若干年内可能达到的水平。
二次移动平均法,是对一次移动平均数再进行第二次移动平均,再以一次移动平均值和二次移动平均值为基础建立预测模型,计算预测值的方法。 如上所述,运用一次移动平均法求得的移动平均值,存在滞后偏差。特别是在时间序列数据呈现线性趋势时,移动平均值总是落后于观察值数据的变化。二次移动平均法,正是要纠正这一滞后偏差,建立预测目标的线性时间关系数学模型,求得预测值。二次移动平均预测法解决了预测值滞后于实际观察值的矛盾,适用于有明显趋势变动的市场现象时间序列的预测, 同时它还保留了一次移动平均法的优点。二次移动平均法适用于时
[1][1]
间序列,呈现线性趋势变化的预测。
指数平滑法是布朗(Robert G..Brown)所提出的一种预测方法。它通过计算指数平滑值,配合一定的时间序列预测模型对现象的未来进行预测。其原理是任一期的指数平滑值都是本期实际观察值与前一期指数平滑值的加权平均。
计量经济学模型是揭示经济活动中各个因素之间的定量关系,用随机性的数学方程加以描述,计量经济学模型可分为单程模型和联立方程模型。
回归分析是指研究一个变量关于另一个(些)变量的依赖关系的计算方法和理论。其目的在于通过后者的已知和设定值,去估计或(和)预测前者的(总体)均值。前一个变量称为被解释变量或因变量,后一个变量称为解释变量或自变量。
按照统计学术语的基本解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指居民家庭全部收入中,可用于支付生活费用的收入。人均可支配收入是按家庭全部人口计算的平均每人生活费收入。它包括居民家庭所有成员的工资、奖金、津贴、洗理费、书报费、交通补贴、价格补贴、独生子女费以及离、退休者收入、赡养赠送收入、出售财物收入、利息收入、稿费、讲课费等全部经常和一次性收入,但应扣除赡养、赠送支出、记帐补贴、个种税金(个人所得税、车船使用税等)及非家庭人口经常在私用饭所交的‘搭火费’”。
消费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最终环节。它是指利用社会产品来满足人们各种需要的过程。消费又分为生产消费和个人消费。前者指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的生产资料和活劳动的使用和消耗。后者是指人们把生产出来的物质资料和精神产品用于满足个人生活需要的行为和过程,是 “生产过程以外执行生活职能”。它是恢复人们劳动力和劳动力再生产不可少的条件。通常讲的消费,是指个人消费。 综述范围:
本文主要从浙江省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状况进行阐述。
[3]
[2]
二、主题部分
历史背景:
2009年,浙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611元,比上年增长8.3%,扣除价格上涨因素,实际增长9.7%,收入实际增长率时隔6年后再次高于GDP8.9%的增长率;从季度增长情况看,一季度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9%,二季度增长8.6%,三季度增长9.1%,四季度增长9.3%。随着经济的逐步企稳回升,城镇居民的收入也呈现出加快增长态势。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6683元,比上年增长10.1%,增幅同比提高2.5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1.6%。消费水平继续增长,住房条件改善,汽车、旅游、网络消费等热点凸现,居民生活质量进一
步提高。在浙江城镇居民生活更加殷实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居民收入增速放缓,短期内扩大内需有困难;低收入家庭社会保障投入不断增加,社保缴纳负担较重;城镇居民构建房支出大幅增长值得关注。本文也是通过已有的数据,运用科学的方法对浙江省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与消费的关系进行分析预测。
国内外研究现状:
收入分配与消费需求的关系问题,是经济学界一个古老的话题。马克思从社会再生产的视角,把收入分配和消费不足结合起来,指出了资本积累过程中产生的收入分配两极分化现象,并强调“群众的贫困与他们的有限消费”是引发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凯恩斯引入了消费倾向的概念,明确指出收入分配影响消费,并认为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是造成消费不足的原因;卡莱斯基指出,在资本主义的国民分配中,工人工资赶不上利润增长幅度是导致消费低迷的根本原因,如果国民收入分配向工人倾斜,会起到提高收入水平,消除有效需求不足的作用。不难发现,西方学者从收入分配角度分析消费需求不足具有很长的历史渊源。 在国内,有不少学者从规模分配的角度对收入分配和消费需求进行了研究。如,熊俊
[4]
认为收入差距过大会强化低收入群体的储蓄行为,使他们的消费倾向降低,同时中等收入群体的危机感增强,消费倾向降低,而中、低收入群体的消费行为又对高收入群体有师范作用,从而使得高收入群体的消费倾向也降低;袁志刚和朱国林指出,必须在消费理论框架内探讨收入分配与消费的关系,他们在总结了消费理论对这一问题的各种看法后认为,收入分配确实会影响总消费。
最新成果、动态及评述:
杨天宇指出分别占城镇总人口20%, 60%, 20%的低收入户、中等收入户和高收入户的收入,1985年在居民总收入中所占比重分别为15%, 59%和26%,而他们的消费率分别为96%, 91%和88%。随着收入差距的扩大,各项指标此消彼长,2005年城镇低、中、高三大阶层收入所占比重分别是9%, 54%和37%,而他们的消费率则分别是93%、75%和65%。在此基础上,用1985到2005年共21年的总量数据,分析最高20%与最低20%收入组的收入与消费问题,建立收入与消费模型,指出城镇居民内部收入差距抑制消费需求的强度更大,是我国当前消费不足的重要影响因素,藏旭恒,张继海根据1986一2003年《中国统计年鉴》,收集、整理出1985一2002年按收入等级分类的中国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年可支配收入和年消费性支出,通过计量分析,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我国,收入差距与总消费是显著负相关的,收入差距扩大将降低总消费。以上分析表明,我国的总消费与收入分配之间有密切的关系。朱国林,范建勇,严燕同时也认为当一小部分高收入阶层拥有极高比例的财富(收入),而另外大部分人都只
[8]
[7]
[6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