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的怀念
教学目标:
1、 领悟文章蕴涵的深沉无私的爱,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感
恩情怀。
2、 强化朗读,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体悟人物形象。 3、 了解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
了解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这是一篇饱含深情的怀念母亲的散文,作者通过回忆自己瘫痪时,怀着博大无私之爱的母亲是怎样地痛心与忍辱负重地照顾自己,来表达对母亲的深深愧疚和怀念之情。史铁生笔下对亲情的回忆与感悟,让人感觉亲切而意味深长。对于七年级学生来说,理解本文的主题并不难,但是如何使学生的内心真正受到震撼,从而激发感恩情怀呢?如何引导学生真正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呢?基于以上问题的思考,在教学中,应以反复朗读为基本立足点,抓住关键词句,引导学生读出感悟、读出体会,进一步联系生活实际,唤起学生真切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深入文本,圈划、朗读、品位文中描写母亲的语言、动作、神态等语句,领悟文中所蕴涵的无私而深沉的母爱。
教学难点:仔细朗读体会课文最后一节,了解作者是如何借景抒情的。(第二课时)
说明:本文通过生活中点点滴滴的几件小事,甚至只是细微的动作,只言片语来表现深沉无私的母爱,感人至深,因此对这些细微之处的品读即是学习本文的重点,教学过程要“摈弃繁琐的分析,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和思考来感受课文内容”,所以,结合学生特点,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来体悟真情。
1
而最后一个自然段对于菊花的理解,有较深层的内涵,同时也涉及了借景抒情的知识点,学生不太容易理解,故而设置了此难点。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导入课文
播放视频《世上只有妈妈好》,营造气氛,突出母爱。 母爱是世界上最崇高最无私的感情,是千百年来永恒的主题,带着一份感动,一份崇敬,更带着一份期待,来欣赏《秋天的怀念》(板书)。
二、 赏析文本,体悟主题
1、 欣赏配乐朗读(学生可跟读),思考:本文主要写了什么? 2、 请学生简介作者的生平及作品(询问其信息来源)。 3、 本文主要写了什么?
一位重病缠身的母亲照顾双腿瘫痪的儿子,并鼓励儿子要好好活。(歌颂了伟大、无私而深沉的母爱)。 4、 你觉得文中的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勇敢、坚韧、坚强、体贴、关切
5、 作者通过哪些来刻画这一人物形象的?试在文中找出相关的语
句进行圈划、朗读、赏析、体会。(语言、动作、神态等的描写)。(小组讨论)
6、 学生代表交流发言。师生点评。
7、 请学生朗读相关语句,以强化作者对母亲的无限怀念。 8、 作者是怎样表达对母亲的深切怀念之情的?
2
(1)母亲细小的动作,细微的神情,只言片语,记忆犹新,历历在目。
(2)最后一个小节: ①全班有感情地齐读。
②小组讨论:作者为什么浓墨重彩地描写那些菊花?(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
从菊花在“秋风中正开得烂漫”,可以看出“我”已经驱走了心头的阴霾,增强了生活的勇气和信心,而这正体现了母爱的伟大;写菊花的淡雅、高洁、热烈而深沉,正象征了母亲对子女的那种纯洁高尚、深沉无私、感人至深的母爱。借景抒情是指让感情依附于一定的景物,通过景物描写来抒发情感,它能使情和景互相感应,互相交融。
③请试着把“母亲没有说完的话”说完整。
三、创读拓展,深化主旨
1、幻灯出示:
请同学理解句意: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告诫天下的儿女们,抓紧父母健在的光阴,及时尽孝,哪怕是一句体贴的言语、一个关爱的眼神、一次甜甜的微笑。
2、母亲走了,带着对子女深深地挂念;母亲走了,遗留给儿子永无偿还的心情。联系你的生活实际,回忆你的父母为你做的点点滴滴的小事,此时此刻,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呢?你又打算怎么回报他们呢?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