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工业大学考试试卷 (A) :名 姓 :号 学 :业 专 :院 学 课程名称: 计算机网络原理(自动化网集03) 考试时间: 第21 周星期五 ( 2006年1月20日)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总分 得分 线评分人 一 填空(1'*18=18分) 1 一般来说,目前普遍使用的传输技术有两种,它们是(点—点式)链接和(广播式)链接。 2 按网络的作用范围分为:(广域网)网、(城域网)网和(局域网)网。 3 常用的网络互连设备有中继器、(集线器)、网桥、(路由器)、(交换机)和网关。 4 OSI参考模型中,第二、三层的数据单元分别为(数据帧)、(数据报) 5 IEEE802标准的数据链路层分为( MAC )和( LLC )两个子层。 6 “匿名”文件传输所使用的协议是( FTP ) 7 Ipv4的地址长度为(32)位,Ipv6的地址长度为(128)位;MAC地址为(48)位,端口地址 订为(16)位。 8 以太网要求有效帧必须至少( 64)字节长。 二 单选题(2'*8=16分) 1从逻辑功能上来看,计算机网络可分为以下两部分( d) a 服务器、通信子网 b局域网、通信子网 c数据通信网、服务器 d通信子网、资源子网 2 网络中进行数据交换必须遵守网络协议,网络协议三要素为( a) a 语法、语义与时序 b语义、数据与软件 装c 服务、接口与原语 d软件、原语与数据 3 若从滑动窗口的观点来看,停止等待协议(stop-and-wait)的发送窗口,接收窗口的大小具有下列关系,正确的是(d)P74 a 发送窗口=1,接收窗口>1 b发送窗口>1,接收窗口>1 c发送窗口>1,接收窗口=1 d发送窗口=1,接收窗口=1 4通常认为,决定局域网特性的主要技术由三种,它们是(a) a 传输介质、网络拓扑、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b 通信方式、同步方式、拓扑结构 c 传输介质、差错检测方法、网络操作系统 d 数据编码、同步方式、数据交换 5 假设要连接一个以太网、一个令牌环网,最好选用(a) a 网桥 b 集线器 c 路由器 d 网关 6 In a data communication system,the physical media with the widest frequency band and best reliability is the( d) a.radio channel b. coaxial cable c. twisted-pair cable d .fiber optic cable 7 About the following IP addresses,which is incorrect?(a ) a 202.199.258.11 b 202.199.132.1 c 202.199.128.6 d 202.199.134.56 8 Which OSI layer does a Router operate at?( d) a the physical layer b the data link layer c the transport layer d the network layer 三 判断题:正确打√,错误打×。(1'*12=12分) 1、 在OSI模型中物理层实现了数据的无差错传输。× 2、 根据连续ARQ协议的原理,当传输信道质量很差因而误码率较大时,连续ARQ协议不一定优于停止等待协议。√ 3、 在CSMA/CD控制方法中,站点在发送完帧之后,再对冲突进行检测。× 4、 地址解析协议ARP能将IP地址转换成MAC地址。√ 5、 IP数据报中的TTL字段规定了一个数据报在被丢弃之前所允许经过的路由器数。√ 6、 因特网控制报文协议ICMP主要处理的是流量控制和路径控制。× 7、 IP协议首部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字段存放的是源主机和目的主机的物理地址地址。× 8、 IP传输时,路由表中的每一条路由最主要的信息是:目的网络地址和下一跳地址。√ 9、 网络数据传输时,在网络层及以上使用IP地址,数据链了路层及以下使用物理地址。√ 10、 通过找出到各目的网络的最短距离来更新路由表的算法称为距离向量算法。√ 11、 在WINDOWS2000中,可通过ipconfig命令查看本机的网络参数配置。√ 12、 PING命令使用ICMP回送请求与回送回答报文来测试两主机间的连通性。√ 四 名词解释(5'*2=10分) 1. ADSL ADSL:Asymmetric Digital Subscriber Line(1分),非对称数字用户环路(1分),采用频分复用技术把电话线划分分三个字信道,一个4K的语音信道,一个稍宽的下行信道用于下载数据,一个较窄的上行信道用于上传数据(3分)。 2. CSMA/CD CSMA/CD: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With Collision detection(1分)载波侦听多路访问/冲突检测的意思(1分),它是一种竞争型媒体访问控 制方法,被广泛用于总线型局域网中,后成为IEEE802标准之一。工作原理:采用介质争用原理,各站点在发送信息前,先侦听总线上是否有信息在传送,若有,则其它站点不能发送;若侦听到总线上没有信息传送,则某站点可传送信息到总线上,站点在传送时,要边传送边检测,看是否有冲突发生,若有冲突,就立即停止发送,然后采取某种退避算法等待一段时间后再重新侦听线路,准备重新发送该信息(3分)。 五 应用(12): 1采用生成多项式x6+x4+x+1发送的报文到达接收方为0,所接收的报文是否正确?试说明理由。(4分) 2某单位分配到一个B类IP地址,其net-id为129.250.0.0.该单位有4000台机器,分布在16个不同地点。请分析: (1) 选用子网掩码为255.255.255.0是否合适?(4分) 解: 多项式x6+x4+x+1对应的位串是,用它来除接收到的报文,若能整除则所接收报文正确。(2分) 能够整除,所以收到的报文是正确的。(2分) (2) 如果合适试给每一个地点分配一个子网号码,并算出每个主机IP地址的最小值和最大值。(4分) 解:(1)题中选用子网掩码为255.255.255.0。说明在后16比特中用前8比特划分子网,最后8比特确定主机,则每个子网最多有28-2=254台主机。可知16个子网的主机共16×254=4064台主机,题中说明该单位有4000台机器,分布在16个不同的地点。但没有说明这16个不同的地点各拥有多少台机器(2分)。因此:如果是“平均”分配在16个子网中,即16个子网中任何一个地点不超过254台主机数,则选用这个子网掩码是可以的(1分);如果某个子网中的机器数超过了254台,则选择这样的子网掩码是不合适的(1分)。 (2) 设计在主机号前网络地址域和子网中“借用”4个比特作为16个子网地址。这16个地点分配子网号码可以选用129.250.nnn.0至129.250.nnn .255,其中nnn可以是0~15,16~31,32~47,48~63,64~79,80~95,96~111,112~127,128~143,144~159,160~175,176~191,192~207,208~223,224~239,240~255。可以按这些成组设计子网中的一组或分别选用其中的16个。而每个子网中主机号码为1至254。 六 简答(6*2=12分): 1 常用的网络交换技术有哪些?简述它们的原理。 答: 常用的网络交换技术分为两大类;线路交换和存储转发,存储转发又分为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分组交换后分为数据报和虚电路。 线路交换又称为电路交换,其原理及特点为: 线路交换是面向连接的服务;两台计算机通过通信子网进行数据交换之前,首先要在通信子网中建立一个实际的物理线路连接;线路交换在数据传输过程中要经过建立连接、数据传输与释放连接的三个阶段;线路交换方式的优点:通信实时性强,适用于交互式会话类通信;线路交换方式的缺点:对突发性通信不适应,系统效率低,系统没有存储数据的能力,不能平滑交通量。 数据报方式的原理及特点为:数据报是分组存储转发的一种形式;在数据报方式中,分组传送之间不需要预先在源主机与目的主机之间建立“线路连接”;源主机所发送的每一个分组都可以独立地选择一条传输路径;每个分组在通信子网中可能是通过不同的传输路径到达目的主机。同一报文的不同分组可以由不同的传输路径广东工业大学试卷用纸,第 3 页 共 5 页
''''通过通信子网;同一报文的不同分组到达目的结点时可能出现乱序、重复与丢失现象;每个分组在传输过程中都必须带有目的地址与源地址;数据报方式报文传输延迟较大,适用于突发性通信,不适用于长报文、会话式通信。 虚电路方式的原理及特点为:虚电路方式试图将数据报方式与线路交换方式结合起来,处分发挥两种方法的优点,以达到最佳的数据交换效果;数据报方式在分组发送之前,发送方与接收方之间不需要预先建立连接。虚电路方式在分组发送之前,需要在发送方和接收方建立一条逻辑连接的虚电路;虚电路方式与线路交换方式相同,整个通信过程分为以下三个阶段:虚电路建立、数据传输与虚电路释放。 2 简述数据链路层的功能及其实现 答: (1) 链路管理 (2)帧同步 (3)流量控制 (4)差错控制 (5)寻址 七 论述(10'*2=20分): 1 结合OSI/RM和TCP/IP参考模型,谈谈你对网络分层体系结构的理解。 2 结合HDLC和TCP的协议数据单元格式,谈谈你对网络协议的理解。 源端口(16位) 目的端口(16位) 顺序号(32位) 确认号(32位) 报头长度 保留 码位 窗口大小(16位) 校验和(16位) 紧急指针(16位) 任选项 填充 数据域 TCP报文格式 答:OSI参考模型按功能划分为五层: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和应用层。 物理层物理层主要功能:利用传输介质为通信的网络结点之间建立、管理和释放物理连接;实现比特流的透明传输,为数据链路层提供数据传输服务;物理层的数据传输单元是比特。(1) 数据链路层的主要功能:在物理层提供的服务基础上,数据链路层在通信的实体间建立数据链路连接;传输以“帧”为单位的数据包;采用差错控制与流量控制方法,使有差错的物理线路变成无差错的数据链路(1) 网络层的主要功能:通过路由选择算法为分组通过通信子网选择最适当的路径;为数据在结点之间传输创建逻辑链路;实现拥塞控制、网络互连等功能。(1) 传输层的主要功能:向用户提供可靠端到端(end-to-end)服务;处理数据包错误、数据包次序,以及其他一些关键传输问题;传输层向高层屏蔽了下层数据通信的细节,是计算机通信体系结构中关键的一层。(1) 应用层的主要功能:为应用程序提供了网络服务;应用层需要识别并保证通信对方的可用性,使得协同工作的应用程序之间的同步;建立传输错误纠正与保证数据完整性的控制机制。(1) TCP/IP参考模型把网络分为4层:网络接口层。网际层、运输层、应用层.(1) 2 结合HDLC和TCP的协议数据单元格式,谈谈你对网络协议的理解。 答:对于HDLC:标志字段实现了帧同步;地址字段实现了寻址;帧校验序列字段实现了差错控制;控制字段实现了流量控制和数据链路层管理(3分)。 对于TCP: 源端口和目的端口标示不同的进程; 顺序号和确认号实现数据的重传和确认; 窗口大小实现流量控制; 校验和实现差错控制(3分).
广东工业大学试卷用纸,第 5 页 共 5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