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blio-battle在日本文学作品赏析课堂的应用
作者:刘文娟
来源:《文学教育·中旬版》2020年第11期
内容摘要:日本文学作品赏析作为高校日语专业的必修课往往教学方式单一,束缚了学生阅读文学作品的热情、难以培养其批判性思维。在该课程中引入日本书评竞赛Biblio-battle模式,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多元教学。笔者以川端康成的掌小说鉴赏为例,从作品选择、学时分配及授课重点、成果展示及评价等方面进行基于Biblio-battle元素的课堂设计,希望以此打开学生文学阅读的窗口,使外语教学走向更深的层次。 关键词:Biblio-battle 日本文学作品赏析 掌小说
日本文学作品赏析是高等学校日语专业面向高年级学生的一门必修课。旨在通过选读、鉴赏不同时期的代表作品使学生“能理解日本文学作品的主要内容、主题思想;能欣赏作者的创作风格、创作技巧和语言艺术;能对文学作品进行批判性评价”[1]。面对新时代背景下日语专业课程设置对学生能力提出的新目标,传统的单一的以教师教授为主,偏重于背景资料介绍及专业知识灌输的授课形式难以调动学生主动思考的积极性、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如何改变教育理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潜能,培养具有批判性思维方式的高素质人才是所有高校教师不得不面对的挑战。本文尝试在高校外语教学中引入日本新兴书评竞赛Biblio-battle模式进行课程设置,以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Biblio-battle概述
Biblio-battle是2007年由谷口忠大(时任京都大学情报学研究科共生系统论研究室研究员)率先提出的一种读书交流游戏,又被称为“智力书评竞赛”,目标是通过读书心得分享,推广文学阅读,增进国民读书风气,起初以大学研究室为中心开展,此后受到媒体的关注在日本社会迅速广泛普及传播,逐步渗透至图书馆、书店及民间团体,规模不断扩大。截止到2020年2月,该活动至少已经在日本47个都道府县、326家公立图书馆和291所大学成功举办[2]。竞赛以数名书籍介绍者和活动参与者为主体展开,每名书籍介绍者自行选择书籍进行5分钟的现场口头演讲,介绍结束后回答活动参与者围绕书籍内容进行的2~3分钟提问,最后由在场人员投票选出自己最有兴趣阅读的书籍,即Biblio-battle冠军书。活动结束后书籍介绍视频上传至网络平台。Biblio-battle在日本掀起的全民阅读风暴,显示出该活动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它为普通民众提供了交流沟通和展示的平台,“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实现共享书籍信息、提升演讲能力、检索优秀书籍和增进人际交流等效果[3]”,短短5分钟的书籍介绍凝练演讲者的价值取向、思维特点、人生经历,一石激起千层浪,使书籍焕发出新的价值和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