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疫情防控下的就诊难题
今年3月份,张文宏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就公开表示,如城市正常运转停滞,大家没地方买菜、不能去医院……这样带来的次生影响可能会导致人口死亡率将高于新冠肺炎死亡率。
彼时,舆论的焦点仍然在突如其来的疫情上。而且,随着后来疫情逐渐缓解,各大医院门诊量快速反弹,就诊难题逐渐淡化。但6月份北京出现的一次小规模疫情再次拉高了各大医院防控级别,也使患者就诊难题重现。
最近,财新发了篇特稿《一批北京就医肿瘤患者的挫折》,再次呈现了疫情防控之下,非新冠肺炎患者的就诊难题。其中,肿瘤患者的处境显得格外窘迫。
新冠疫情终将会过去,但医院“非常状态”困扰普通患者就诊的情形仍然值得重视。而且这个问题的反复出现也表明,它需要一个解决方案。
线上问诊是应对方案之一,解决患者的就诊需求,同时分流线下医疗机构的就诊压力。但线上问诊的局限性非常明显,绝大部分的医疗职能仍需要在线下完成。尤其是像肿瘤这么复杂的疾病,几乎不太可能在线上完成诊疗。
在财新的报道中,有这样一段话,“在这些医院中,北大肿瘤医院位置尤为特殊。它坐落于海淀区八里庄街道,6月21日因疫情升为中风险街道,防控力度陡然升级,至7月5日,街道降为低风险,但医院防控力度没有随之下调。”
这不禁让我们产生设想,如果医院能够避开中高风险地区,是不是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对普通患者的影响。如果无法判断究竟什么地方会存在风险,那么医院在不同区域都有“替身”会不会也是个分散风险的办法?
可以想到的拥有替身的方法之一是拥有更多的“分院”,一旦某一个院区因为疫情或者其它原因而不得不实施就诊限流,那么其它院区可以通过增加门诊量来平衡患者的就诊需求。前提是,这些分院经过了长期的运营管理,已经具有了与真身接近的质量。
当然,这种“分院”由公立医院全新自建的方式并不现实,有背医改控制大医院规模的趋势,而且投入和运维的压力巨大。与优质的社会办医品牌合作建设,可能是更加高效的方式。
除了“分院”,也许还可以考虑的方法是“分解”。肿瘤的治疗体现得尤其鲜明。手术、放疗、化疗是肿瘤治疗最主要的三个手段,通常集中在大型综合医院内部。但实际上,它是是由三个完全不同的专科来实施承担。
而且很大一部分接受治疗的患者,也是彼此互不交叉。比如手术后辅助治疗的患者,几乎不太可能再回过头去重新手术;即使放化疗联合使用,很多时候也是一种治疗实施后一段时间,再进行另一种治疗。
所以,在同一时期同时需要开展两种、三种治疗手段的肿瘤患者,可能并不多。它不像检验、影像等检查,患者大多数时候同时需要。当然,肿瘤治疗有时会需要MDT,但那通常是在医疗决策、方案制
定阶段,而治疗的实施则是由不同的专科了承担。
随着现在肿瘤治疗技术的进步,很多治疗都可以在日间完成。如果这样的话,是不是也就意味着原本都集中在同一个综合医院区域的手术、放疗、化疗职能可以分解开?是否可以考虑肿瘤医院拥有更多独立的手术中心、放疗中心或者化疗中心。
同样,这些独立的医疗中心也完全没有必要由公立医院自建,交给社会办医可能更为高效。
可能会有反驳意见,比如指出无论高风险还是低风险地区的医院,管控都很严格。不得不承认,这种情况确实存在。但也要考虑到,我们应对突发疫情的能力会不断提升。
比如北京对新发地疫情的处理,就比疫情今年年初爆发时牛逼了好几个数量级。我觉得也有理由相信,医院在院内感染控制方面可以做的越来越好。在这种背景下,多院区医疗网络的建立或者多职能中心的建立,都有可能在分散就诊人群的情况进一步降低院内感染的风险。
如果预期未来这种类似的公共卫生事件还将不可避免,那么避免同时将各类患者都牵累其中的解决方案就应该已经在考虑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