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 在网是搜索了张克勇老师的论文《新形势下小组合作学习探究》, 下载后我仔细阅读, 认真学习, 感觉收获颇多, 受益匪浅,对我的课堂教学帮助很大。
张克勇老师指出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 小组合作学习被广泛运用于教学实践。 但目前随着学生大量进城, 班额大, 留守儿童多,学生水平参差不齐等情况给小组合作学习带来了困难和挑战。 教师在课前认真备课, 精心设计教学活动, 科学划分学习小组, 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合作学习的积极性, 指导学生合作学习的方法, 进行科学客观的评价, 是实现合作学习效果最优化的途径。
在这篇论文中, 张克勇老师从精心设计教学活动, 科学划分学习小组, 调动学生参与合作学习的积极性, 指导学生合作学习的方法,进行科学客观的评价这五方面论述了新形势下如何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一、 精心设计教学活动
课上选择什么教学活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这是一个关系到合作是否有价值的重要问题。 教师必须为合作学习选准、 选精活动内容,以确保合作学习的实效性。 所以, 课前精心的课堂活动设计是必不可少的, 有了量身定做的教学活动, 小组合作学习会更加彰显出它的优势。
1. 在学生“需要” 交流处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合作必须建立在学生个体“需要” 的基础之上, 要依据学生的需要, 以学定教, 对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自发产生的理解进行正确引导。只有学生经过自主学习, 有了交流的需要, 开展合作学习才会更有效率。
2. 在学生“生成” 兴趣处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在教学中, 我们除了在学生“需要” 上下功夫, 更要在学生兴趣的“生成” 过程中适当运用合作。 学生兴趣浓厚, 合作学习有趣味,合作和兴趣变得相得益彰。
二、 科学划分学习小组
只有科学的划分小组, 才能保证学生在公平的情况下进行组内比较, 才能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每个孩子感受到自己的重要性, 真正提高课堂效率。
1. 小组的划分
小组成员的安排, 要合理搭配, 让不同智力水平、 思维方式的学生成为小组成员, 达到互补; 要兼顾学习、 品质、 习惯、 性格诸多方面的因素, 分配合理、 均匀, 有利于公平竞争, 做到组间同质, 组内异质。
2. 小组长的选择
小组长的选择, 不一定就是学习特别优秀的, 但一定要有领导才华的, 有一定的感染力的, 他有榜样的作用, 懒惰的孩子能逐步被感化, 变得积极向上。 小组的影响力是很大的, 生活在集体中的孩子,受周围环境的影响会发生很多的改变, 我们只要利用好这微妙的关系, 转化学生就变得容易很多了。
三、 调动学生参与合作学习的积极性
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我们应当特别关注重调动学生参与合作学习的积极性, 并要采用有效的方式和方法组织引导, 激励学生积极地投入到合作学习之中。
1. 利用问题来调动学生合作学习的积极性
教师要恰当地创设问题情境, 调动学生合作积极性。
(1) 设计探究性的问题: 学生具有好奇、 好表现自己等心理特征, 设计探究性问题就是要让学生探究知识发现的过程, 而有了发现,不论是对是错, 不论是浅溥还是深入, 学生总爱向老师和同学炫耀一番, 这是适应学生的心理特点的, 这时学生的探讨的需求便产生了。激发学生的兴趣, 他们自愿组合成合作小组。
(2) 设计开放性的问题: 开放性的问题, 一般是不给出问题的答案, 而是由学生自己根据题设, 开发自己的思维, 只要答案是合理的都应加以肯定。 具有开放性的问题, 可以使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形成积极探索的心理。 开放性问题的答案大多是不唯一的, 一个学生往往只能考虑到一种答案。 有了自己的见解, 学生们总想和同学、 老师交流, 以便充分地表现自己的才能, 获得自信。 因此, 开放性的问题能够诱发学生的合作学习动机。
2. 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效果展示来调动学生合作学习的积极性
小组合作学习后的交流这一阶段是小组合作学习效果的展示, 同时也是全班同学学习成果的一个交流。 小组汇报时, 应注意各小组都要有展示的机会, 小组成员要有比较明确的分工。 教师还要关注全班的同学, 他组学生可以补充意见, 可以发表不同见解, 甚至进行辩论。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合作学习的积极性。
四、 指导学生合作学习的方法
1. 教给小组合作的方法, 提高小组合作质量。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 教师要指导学生积极采取讨论、 举例、 引证、实验、 诊断、 归纳、 演绎等探究形式, 来有效地开展小组的合作学习。通过读一读来表达自己的理解, 再通过议一议来深化理解。 教师要通过观察、 参与、 巡视、 指导等方式积极地加以调控, 从而不断深化学生对知识的探究过程, 形成良好的合作探究的风气和习惯。
2. 教师要重视“学生之间的相互倾听”。
在合作过程中还要强调学生之间相互倾听, 学会用语言准确地与他人交流, 能表达、 解释自己的想法, 倾听并理解别人的想法, 善待别人的批评, 反思自己的观点以求获得更正确的认识, 学会相互接纳、赞赏、 分享、 互助。 这种合作交流精神需要在教师的引领中逐渐形成。教师要重视“学生之间的相互倾听”。 在整个探究过程中, 由于知识和经验背景的差异, 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常有差异。 在学习共同体中, 这种差异本身就构成一种宝贵的学习资源:
五、 进行科学客观的评价
对小组合作学习进行科学客观的评价, 教师须把握以下几点:
1. 学习过程评价与学习结果评价相结合, 侧重于学习过程的评价, 要体现“不求人人成功, 但求人人进步” 的理念。
2. 对合作小组集体的评价与对小组成员个人的评价相结合, 正视学生的客观差异, 侧重于对小组集体的评价
3. 评价的内容包括小组活动的秩序, 组员参与情况, 小组汇报水平, 合作学习效果等方面。
此外, 教师要充分运用组内同伴评价、 组间互评、 学生自我评价等多元评价进行有效地激励, 使小组合作学习更具有生命力, 实现合作学习效果最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