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市初诊为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肠道菌群变化及意义
徐晓玲 柴海娜 孙 超 印 健 陈莉丽 徐永居
【摘 要】【摘要】目的 探讨扬州地区初诊为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的肠道菌群组成、分布及改变在UC发病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在扬州市区2家大型综合性医院初诊为UC的124例患者以及100名同期健康体检者,采集受试者的新鲜粪便进行菌群分析,比较双歧杆菌属、乳酸杆菌属、拟杆菌属、梭菌属、肠球菌属及大肠杆菌属这6种菌群定量结果及双歧杆菌/大肠杆菌(B/E)值。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相比,UC患者肠内双歧杆菌属(5.6±0.3比8.7±0.4) CFU/g、乳酸杆菌属(3.4±0.6比9.5±0.5) CFU/g、拟杆菌属(4.9±0.2比7.9±0.5) CFU/g、梭菌属(5.0±0.3比7.8±0.6) CFU/g,数量明显减少,而大肠杆菌属(8.4±0.4比3.6±0.5) CFU/g、肠球菌属(7.6±0.6比4.4±0.2) CFU/g,数量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细菌培养结果的阳性检出率与菌群数量变化结果基本相符。UC患者B/E<1,较健康对照组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健康对照组相比,UC患者肠道菌群呈失衡状态。在扬州地区UC患者肠道内乳酸杆菌属、双歧杆菌属减少,且乳酸杆菌属减少更明显,提示在益生菌治疗上可能应倾向于应用乳酸杆菌属。
【期刊名称】国际消化病杂志 【年(卷),期】2017(037)002 【总页数】3
【关键词】【关键词】扬州;初诊;溃疡性结肠炎;炎症性肠病;肠道菌群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
性疾病,属于炎症性肠病(IBD)。目前普遍认为UC由遗传因素、免疫功能紊乱、肠道屏障功能障碍和肠道微生态改变等多种因素所致[1]。有研究报道肠道菌群变化在IBD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可能是参与IBD发病的始动和持续因素[2-3]。疾病时肠道菌群与宿主之间的平衡关系被打破,恢复肠道菌群的稳定可能成为治疗UC的重要方向。本研究选取扬州市区初诊为UC的124例患者以及100名同期健康体检者,分析研究对象肠黏膜标本中双歧杆菌属、乳酸杆菌属、拟杆菌属、梭菌属、肠球菌属、大肠杆菌属6种代表性菌群的含量[4],探讨肠道菌群变化与UC发病机制的关系,为临床制定治疗策略和预后评估提供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资料
本研究连续选取扬州市区两家大型综合性医院(苏北人民医院、扬州市中医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初诊为UC的124例患者,其中男性67例,女性57例,年龄19~64岁,平均年龄(37.8±4.2)岁。选择100名同期无慢性消化道疾病的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其中男性51例,女性49例,年龄20~56岁,平均年龄(39.6±3.1)岁。两组的性别、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入组标准:以2012年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IBD治疗学组制定的《我国炎症性肠病诊断与治疗的共识意见》作为诊断标准[5]。排除标准:入组前4周内曾使用菌群制剂、抗生素等药物者;有心肺功能不全、凝血功能异常等各系统严重疾病者。入组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标本采集与菌群检测
在清洁环境中采集初诊为UC的患者及健康体检者的新鲜粪便(约10 g),置于厌氧罐送至采样室。本研究选择双歧杆菌属、乳酸杆菌属、拟杆菌属、梭菌属、肠球菌属、大肠杆菌属作为肠道代表性菌群,采用琼脂培养基(海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准备各菌型相应的选择性培养基。参考日本光冈知足法[6-7],细菌鉴定到属的水平,检测下限为2×102 CFU/g湿便,菌落数据均取其对数lgN CFU/g,用于定量检测粪便菌群及比较细菌培养阳性率。实验方法:取1只无菌安剖瓶,加入4.5 mL稀释液及4粒玻璃珠,取新鲜粪便0.5 g置于其中,置于漩涡混匀器震荡1 min(300 r/min);另取7只无菌安剖瓶,每瓶加稀释液1.8 mL。从首只安剖瓶中取0.2 mL混匀液至第2个安剖瓶中震荡混匀,依次按10-2 、10-3 、……10-8 倍数稀释。准备好相应培养基,以标准滴管(47滴/mL)由高稀释度向低稀释度滴种,滴管尖端距培养基表面5 cm,根据所选菌种正常值,每个平板分3个稀释度,每个稀释度3滴。滴种完毕稍干燥后,需氧菌平板底面朝上倒置于37℃恒温培养箱24 h后观察结果,厌氧菌平板倒置于37℃厌氧培养箱72 h后观察结果。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数值变量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样本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肠道菌群数量
与健康对照组相比,UC患者肠内的双歧杆菌属、乳酸杆菌属、拟杆菌属、梭菌属的数量明显减少,而大肠杆菌属、肠球菌属的数量则显著增多,差异均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