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文学作品是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中常见的选用教材,怎样较好地根据教学目标,利用其教材特点,处理使用好其文本内容,很好的达到教学效果,是语文教学一线应该深刻探讨的问题。 首先,儿童文学文本的教学最主要的是教出儿童情趣来,教出童真、童趣来。儿童情趣是儿童文学的生命。儿童情趣能引起儿童的各种不同情感体验。教师教学时应重点从情趣入手,而不是让儿童文学文本承载过多的教化的作用。儿童文学作品的教学应少些功利性,不要把成人的想法甚至误读去影响孩子们的阅读,应让孩子们自由阅读,并把自己臵身于儿童之中, 用儿童的眼光看待事物, 用儿童的心理去思索问题,带领孩子们去领会作品里的童真童趣,感受儿童文学作品语言的美感。根据学生阅读儿童文学的心理特点,儿童文学文本教学应注重整体感知和亲身体验。教师应该以一颗未泯的童心去挖掘文本的语言、人文、美学等价值,营造与文本呼应的审美氛围, 使学生入情入境, 受到情感的熏陶和思想的启迪,切忌对文章作琐碎的肢解和过多理性的分析。
教材中儿童文学课文的教学,应该具有怎样的个性呢?教学中主要有三点观法:
1.应保持阅读的新鲜感与完整性,避免课堂教学过分干扰学生的欣赏乐趣。提出这点基于两个原因。首先,换位思考,我们自己在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时,总是希望阅读是一气呵成、酣畅淋漓的;其次,读文章不像看画,可以即时将作品的全局一览无余,熟悉文章的内容进入文章的情感、意蕴层面必须反复读,必须要有一定的时间,
这种时间的深度恰恰是阅读文学作品的魅力所在。所以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不要嵌入过多的问题,不要穿插各种训练,在学生充分感受、把握了文学作品的全局之后再展开教学或许更合适。也不要刻意地设计“层层推进、步步为营、环环相扣、起承转合、一唱三叹”的过度推敲的课堂结构,越精致的课堂问题转换、环节切换越频繁,导语牵引越多,学生的智慧与精力消耗就越大,实际自主阅读、感受。 2.充分感知形象进而感知内涵,同时还应尊重儿童的独特理解。儿童文学作品往往内涵非常丰富,还是以《去年的树》为例,作为老师,我们应该完整、多面向理解文章主旨:环保、守信、友谊、跨越生死的爱恋……在教学时我们应该鼓励孩子“说来听听”,尊重孩子富有童心童趣视角独特的见解,自由讨论后老师可以强调某一种价值判断,但应避免主题先行、主题归一。另外,我们不要课文的教育意义和形象剥离开来。
3.对于一篇文章的学习,可以把文章作为一个可用的材料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可以有价值判断,也可以有感情生命的体验,但儿童文学课文的教学我觉得可以多一些文学欣赏,尤其是高年级,若以小说来说,这些文学欣赏要素可以包含情节的铺叙、人物与情境气氛的营造、比喻与象征手法的运用等。但是很多人一提到文学欣赏,就说“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教学方法依赖于诵读感悟,不能在“教学”领域把文学欣赏搞得过于玄虚,也不喜欢把诵读的功能放大,我们应该尝试一些可“教”可“学”的教学方式,这些显性化的教学方式并不等同于枯燥的分析,应该多一些创意和思路的拓展。
儿童文学文本与一般文本一样,都承担着“识字、阅读”的功能。也正因为它们具有相同之处,儿童文学作品往往被视为识字、读写的工具,而不是文学教育的内容和手段。实际上,这是文学教育的误区。我们不能低估儿童文学能力的发展,认为只有到中学里才能正式学习文学。如果相信儿童只是因为生活经验和审美经验不足,而不是审美能力低下,那么幼儿园就可以进行文学教育。
在小学阶段,通过儿童文学作品进行文学教育,我认为,至少可以有这几种课堂结构值得大家探索,当然这些结构不大有单纯的状态,但我们在实际教学中可以从中受到启发。
第一种,侧重于经典文学作品的审美教育,通过聚焦作品的内容,建构作品的意义.例如《皇帝的新装》一文的教学就可以是此种意义上的范例。教学中,就可盯着一个 “骗”字,扣着一对“真与假”,展开话题,开掘这个童话作品本身丰富的意蕴。小语教材,就审美形态而言,大都属于 “崇高美”或者“优美”的范畴,而其他审美形态,比如喜剧美、滑稽美,以及同属审美领域的“审丑”,教学中要引导如何让学生理解欣赏呢?
第二种,强调的是学生和文学作品之间产生的交流,并且更关注在这一交流过程中学生的反应和自身经验的发展。这种模式结构,学生学习的目的,不是既有的经典作品,也不是掌握文学的能力,而是在学习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经验世界。《灰姑娘》一课,就属于这样一种结构。在轻松自由的对话中,学生的思考交流,都与自己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