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个人延安红色之旅心得感想体会文本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所有来到延安的革命先辈们都保持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只为能更有效发动和组织中国人民进行抗日,挽救民族于危亡之际;延安时期产生的文艺作品,无不是带有鲜明民族抗争底蕴,含有深深“泥土味”接地气的作品。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个人延安红色之旅心得体会文本”,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个人延安红色之旅心得体会文本【一】

  9月20到25号,自己很荣幸参加了由县委组织部组织的为期六天的延安之行。听了贺海伦教授讲的延安十三年、去到了宝塔山、凤凰山、杨家岭、延安革命纪念馆、王家坪、梁家河这一个个之前就熟悉的地名,观看了《延安保育院》。除去路上的两天,四天的学习观摩,设身处地地了老一辈革命家奋斗过的地方,一个个生动故事让我认识到了什么是延安精神,为什么延安精神从革命时期到现今,仍然指引着我党不断向前迈进。从1935年10月至1948年3月,延安的十三年,是中国共产党由小到大、中国革命力量由弱到强、中国革命视野由挫折走向胜利的十三年,是毛泽东思想日益走向成熟、丰富发展的十三年,是延安精神孕育形成、发扬光大的十三年。延安是落脚点,也是出发点。在这里,中国共产党孕育了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发挥了巨大的精神动力作用,是中国共产党、也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对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产生着巨大和深远的影响。贺教授讲的一个故事深深感触着我,一天,我们的革命同志看到毛主席裹着被子在炕上看文件,以为他生病了,就问他怎么了,主席指了指晾在边上的棉衣,说棉裤湿了,就裹着棉被看文件,当这位同志让警卫员去给主席领一套新的棉衣时,被主席拒绝了,主席说,现在我们条件那么艰苦,我不能搞特殊化。一件棉衣虽小,但革命领导人艰苦朴素、以身作则的精神,让我们深思,联想到今天,是有革命先辈用鲜血才换来的我们今天幸福生活。就像周总理说的,毛主席在世界上最小的司令部里,指挥了最大的人民解放战争。宝塔山之行,唱着那首“山丹丹花开红艳艳”,参观了杨家岭、王家坪、枣园革命旧址,走进了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刘少奇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居住和工作过地方,一孔孔简陋的窑洞,一件件朴素的陈设,一幅幅珍贵的图片,生动地再现了当年老一辈革命家的不屈不挠、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和高尚情操。在延安革命纪念馆中,丰富的人物模型、沧桑的历史图片、生动具体的文字介绍,给同志们再现了革命延安的生产、生活、战争、文体情况、听着讲解员的讲解,看到了当时保卫人员用的步枪、干粮袋、背包等,还有当时为了打破日军及国民党政府对延安经济封锁,我党为了生产自救开展生产运动时用的棉花纺车、农具等。大家伫立在大刀、长矛、土地雷和步炮前,仿佛追溯着历史的足迹,回到了那战火纷飞的年代,看到了当年的战火硝烟,听到了当年的战火声,感受到了革命先辈浴血奋战的情景和革命先辈们当时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从事革命和生产的高昂革命斗志。听了“毛泽东与毛岸英的父子情”,毛岸英自小带着两个弟弟流浪上海,留学苏联,在祖国需要他的时候,他毅然辞去苏联的部队职务,回到祖国,去到农村进行开垦,去到工厂当一名工人,到最后奔赴朝鲜战场,牺牲在那里,他是主席的儿子,他没有得到一丝特殊的照顾,他不是一名好丈夫,结婚第二天就奔赴战场,然后就再也没有回来。毛主席既是一位伟人,他没有因为自己是主席,就给儿子特殊照顾,在儿子回国第二天,就让他自己去食堂排队就餐,更安排他去农村开垦,但他也是一位父亲,在得知儿子不幸牺牲的消息后,他一个人在屋里,一个人闷头抽了一宿的烟,一张“儿啊”的字条,压在他床头许久许久。“张思德及其为人民服务精神”,一名平凡的战士,但他在平凡的岗位上,他处处起模范带头作用,不怕苦、不怕累,哪里最苦最累,他就出现在哪里,每到出炭时总是最先钻进窑中作业。1944年9月5日,天下着雨,张思德带着突击队的战友们照常进山赶挖新窑。中午时分,炭窑在雨中发生崩塌。危急时刻,张思德一把将战士小白推出窑口,自己却被埋在坍塌的土里,战友得救了,张思德却献出了年仅29岁的生命。“为人民服务”五个大字,是毛泽东对张思德的思想道德、理想追求和奋斗足迹的充分肯定和高度概括。张思德精神就是为人民利益勇于牺牲的精神,就是为人民利益任劳任怨的精神,就是为人民利益艰苦奋斗的精神。“观看了延安保育院”,在保育院需要转移的时候,听到那句“妈妈,我留下吧”,泪水沾湿了自己的眼眶。在梁家河,我们的习总书记作为知青下乡带过的地方,那时的知青,积极响应毛泽东主席“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号召,在这里,他克服了跳蚤关、饮食关、劳动关和思想关。梁家河的山山洼洼留下了总书记劳动的身影和辛勤的汗水,在这里,他带领村民打井汲水、办磨坊、缝纫社、代销店、铁业社,建成了延安省第一口沼气。在在南泥湾,我们的三五九旅将多年来杂草丛生、荆棘遍野的“烂泥湾”变成了稻田翻绿浪,窑洞满山腰的陕北好江南。延安精神就是我党艰苦奋斗的精神、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开拓创新的精神以及实事求是的精神。它不但是我们共产党人的传家宝,而且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要认真学习延安精神,珍惜当前来之不易的大好时光。结合我的工作实际,回来后,我将把此次延安行学到的、看到的、领会到的充分运用到我的工作当中去。一是加强学习,在工作中加强学习,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埋头苦干,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投身到工作上。二是坚持以身作则,艰苦奋斗,时刻牢记自己共产党员的身份,带头坚持和发扬时代需要的艰苦创业的延安精神,真正把延安精神存之于心、践之于行,为我县海洋与渔业发展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三是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个宗旨,运用到实际工作当中去。四是要谨言慎行,远离诱,重自省,严律己。延安行是寻根之行,更是逐梦之旅。在这里汲取的力量将为我以后的工作提供不竭动力。时刻提醒自己不忘初心,继续前行。

个人延安红色之旅心得体会文本【二】

  延安,见证中国革命历史胜利的圣地。7月20日,我有幸作为红色革命学习实践队的一员来到延安参观学习,接受这次特别的党性教育。

  杨家岭革命旧址,延安革命根据地,王家坪革命旧址,枣园革命旧址…一路走来,一路感悟。踏在坚实的黄土高坡上,听着讲解员和小小讲解员生动的解说,闻着浓厚的黄土气息,看着一张张泛黄的照片,走过一间间充满历史的窑洞,思绪一下子拉回到战争年代的延安。当年那一幅幅惊心动魄、艰苦卓绝、感人至深的画面,再一次生动地呈现在大家的眼前。曾经在历史书本上出现过的历史事件和革命伟人们在我眼中变得越发清晰而真切,仿佛置身在他们的那个年代,感受到他们身上卓越的品质。站在伟人的故居前,“延安精神”显现的那么亲切自然。

  此次延安之行对于我思想上的帮助非常巨大,尤其在延安革命纪念馆前入党誓言的宣誓让我感到心潮澎湃,受益良多。经历了这次延安之行红色之旅后,我深刻地感受到这里的一草一木,都散发着一种神奇的力量,革命圣地给了我一次关于党性和党的知识的教育,让我意识到,只有永保延安精神的本色,踏踏实实地为人民服务,才能把学习工作切实搞好。

个人延安红色之旅心得体会文本【三】

  延安,我心中久仰的圣地,虽从未去过,却对她神往已久。恰值机关党委组织延安红色之旅,有幸赴革命圣地,接受传统革命教育。一路上参观了黄河壶口瀑布、杨家坪、枣园、延安革命历史纪念馆、黄帝陵、秦始皇兵马佣博物馆等景点,几天下来,颇有体会!

  过去,只能从书本里、影视中、报刊上了解到延安光辉的历史,看到延安雄伟的身影。巍巍宝塔山,清清延河水。那时的延安在我的记忆中代表了一段历史、一个时代。1935年到1948年,这里曾经是中共中央所在地。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延安战斗、生活、工作了13个春秋,领导全国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做出了关系中国革命前途命运的一系列重大决策,为夺取全国政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延安这个名字不但没有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被人淡忘,反而更加鲜亮,她如一座丰碑久久伫立于每一位中华儿女心中。如今的延安已经成为旅游圣地,成千上万的人们来到这里,追随伟人的足迹,重温那段中国革命的峥嵘岁月,接受延安精神的熏陶与洗礼。今日有幸作为其中一员,亲临延安瞻仰它的风采,感受到老区人民淳朴的风情和崇高的风范,深刻体会到革命选择了延安,延安孕育了革命,哺育了伟大的延安精神。

  当今的时代与革命战争年代相比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作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延安精神在当代仍然有着伟大的现实意义。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没有过时,胡锦涛总书记指出,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做支撑的民族是难以自立自强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做支撑的国家是难以发展进步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做支撑的政党是难以兴旺发达的。

  经过60多年的艰苦奋斗,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还有很大差距,没有不继续艰苦奋斗的理由,即使以后发展了、富强了,艰苦奋斗的精神依然不能丢。

  延安之行,使我们受到了一次最生动的革命教育。延安精神的核心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延安精神是党的传家宝,是我们民族十分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要坚定信仰,在党的领导下,和全国人民一块,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进一步弘扬延安精神,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不忘为人民服务的本质,牢记实事求是、艰苦奋斗精神,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另外,机关党委还组织我们还参观了黄帝陵、黄河壶口瀑布、秦始皇兵马佣博物馆等。黄土地、黄皮肤、黄河水,这里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发源地,华夏族的始祖炎帝和黄帝在这里留下光辉的足迹,九曲黄河,万里泥沙,浩浩荡荡,想我中华泱泱大国,幅员辽阔。中华历史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让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都感到自豪,都深深的热爱这片土地。历史上多少英雄儿女为之抛头颅洒热血,换来了今天的中国。了解历史,展望未来,这也激励着我们为了祖国的繁荣富强,人民的幸福安康而奋斗!

  此次延安红色之旅虽然时间短暂,但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却是永存的和无价的。我将以此为动力,不断加强学习,努力提高思想素质,坚定理想信念,锤炼意志品质,勤奋工作,作出自己应有的努力和贡献。

个人延安红色之旅心得体会文本【四】

  2024年6月4日早晨坐上开往延安的大巴,正是开始了延安红色之旅。延安,延安,陕北的一个小城,这里留下了党的战斗足迹。翻开中国的现代革命史,延安这个名字永远都闪耀着光辉,对它的功绩,怎么评价也不会过分。延安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国开展革命运动较早的地区之一。这是一次文明之旅,寻根之旅,更是一次团队精神之旅。几天下来,感慨多多,收获多多!

  第一站延安革命纪念馆。延安革命纪念馆展出的大量珍贵革命文物、文献和照片,按历史顺序分列11个单元,400多米长的展览大厅,以1000多幅历史照片和800多件革命文物,生动、形象地再现了老一辈革命家在延安住窑洞、吃小米、驱日寇的光辉业绩。展览主要介绍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在延安和陕甘宁边区领导中国人民英勇斗争的光辉历史,同时介绍了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丰功伟绩,介绍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对研究中国革命史和延安地区陕甘宁边区革命史,提供了极其珍贵的资料。

  下一站到达杨家岭和枣园。放眼望去,环境不错,现在也不容易找这么大的原生态庄园,盖的小楼也挺别致的,飞机楼;窑

  洞确实很朴素,设施也很简陋,门前的石桌和石凳给人一种休闲氛围,伟延安想是从石凳上人的交谈中形成的。就是在这里,在这种环境中,我们的先驱为中华民族争取民族独立解放的中枢和心脏供给了不尽的能量和血液。十三载春秋南瓜汤、小米饭使一代天之骄子挥斥方酋,使一个个民族精英驰骋疆场。山还是那样的山,土还是那样的黄,干旱还是一样。可延安啊,这儿的沟沟梁梁,处处闪耀着耀眼的灵光。“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延安啊,正因为它承载着民族精神的魂魄,汲取了一代伟人们的精灵,才使它在新世纪插上了奋进腾飞的翅膀,有了今天花果飘香,石油翻浪,乌金滚滚,人流熙熙的繁荣景象。我被延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淳朴的民风而感染。勤劳勇敢的老区人民用生命和鲜血,哺育了中国革命,用他们的普通,成就了这一方不普通的圣地;看到当地那些普通的老百姓,心中顿时肃然起敬,延安是民族精神的浓缩和凝聚,是近代中华民族腾飞的伊始,在延安,你总能感到延安人民的那一股浓浓的淳朴之风洋溢在你的身旁,安塞腰鼓、信天游,似乎我们民族的灵气就聚集在它的上空,充斥着你身体的每一个细胞,使你震撼,使你感慨。民族的精神,民族的灵魂,民族的根源,在延安我们真真切切体验到了我们民族的精髓所在。

  第三站是具有革命圣地之称的宝塔山。它位于延安城东南方,海拔1135.5米,为周围群山之冠。宝塔山上视野开阔,林木茂盛,山林空气清新,凉爽宜人,宝塔建于唐代,高4

  4米,共九层,登上塔顶,全城风貌可尽收眼底。它是历史名城延安的标志,是革命圣地的象征。在塔旁边有一口明代铸造的铁钟,中共中央在延安时,曾用它来报时和报警。此外山上还有长达260米的摩崖石刻群和碑林,石刻岸面整齐,岸石完整,是难得的石刻艺术。山上现已建成为宝塔山公园,林木葱郁,环境优美。宝塔山是延安市的标志性建筑,是游览延安的必去之地。

  接着我们去了南泥湾。南泥湾是位于延安城东南45公里处的一条狭窄溪谷,此地野兽出没,杳无人烟。 1941年春,由于当时国民党反动派对陕甘宁边区及抗日根据地实行经济封锁,所以,中共中央命令八路军三五九旅进驻南泥湾,实行屯垦,生产自救。没有房,自己动手挖窑洞;没有菜,挖野菜吃;没有工具,就自制锄、铲,他们以惊人的毅力,在荒山野岭种上了庄稼。短短的三年,由王震旅长率领的三五九旅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把荆棘遍野、荒无人烟的南泥湾变成“处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的陕北好江南。 现在,南泥湾供游人参观的有当年开垦的大片梯田、南泥湾大生产运动展览馆、毛泽东同志视察南泥湾时的旧居、九龙泉和烈士纪念碑。

  汽车行驶在寸草不生的黄土地上,窗外蜿蜒曲折的沟壑、连绵起伏的黄土高坡,经过几个小时的山路颠簸,我们抵达此次行程的最后一站——代表中华民族精神的黄河壶口。我们去的时候正是黄河水落差最大的时候,壶口瀑布水势汹涌,涛声震天,景

  色壮丽,是黄河最壮观的一段,也是国内外罕见的瀑布奇观。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唐代著名诗人李白脍炙人口的佳句,勾画出了大河奔流的壮观景象。不观壶口大瀑布,难识黄河真面目,壶口瀑布这颗黄河上的璀灿明珠,正以它巨龙般的姿态奔腾、咆哮着。

  延安之行,使我们受到了一次最生动的党性教育。延安之行坚定了我的信仰。在那艰苦的年代,延安的抗战大学吸引了全国无数的人,虽然那里的条件很艰苦,露天食堂,集体宿舍等,是党的方针政策吸引了大家,大家都怀着崇高的理想,奋斗目标,也正是这样,大家一块赶走了日本帝国主义,打倒了蒋家王朝。新的时期,我们更要坚定信仰,在党的领导下,和全国人民一块,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现在改革开放了,一些西方传过来的不好的思想开始泛滥,什么享受主义,金钱主义,铺张浪费等等。

  延安之行归来,我一直沉浸在此次出行几天的所带给我的震撼当中,震撼之余,有一种强烈的学习欲望,感觉到很饥渴,要好好学习中国的历史,学习党的历史,学习党的一些基础理论,同时要学习一些新的方针政策,新的事务,与时俱进,用知识和文化来武装自己,永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

  另外,我对“延安精神”深有感触。我开始思考,这宝贵的精神财富,能够为我们的今天,产生点什么影响,又能够为我们的明天,带来些什么鼓励?延安精神,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我们党是靠艰苦奋斗起家的,我们党和人民的事业是靠艰

  苦奋斗不断发展壮大的。回顾党的历史,我们的每一个成就、每一次胜利,都离不开艰苦奋斗。艰苦奋斗是工作作风,也是思想作风,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本色,是凝聚党心民心、激励全党和全体人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共同奋斗的强大精神力量。这实在是一条极其宝贵的历史经验。

  延安精神,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延安时期是我们党在中国局部地区建立人民政权并不断扩大执政区域的重要时期。我们党历来把为中国广大人民谋利益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在延安时期又响亮地提出了“为人民服务”的口号并在全党认真实践。看到这一点,我马上联想到了我们延安公路“心在路上、路在心里”的理念。要有一颗真诚服务的心,在这一点上,我们的理念与“延安精神”不谋而合。

  延安精神,就是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开拓创新的精神。延安时期是我们党科学总结正反两方面经验,成功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理论上实现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时期。毛泽东同志的许多重要著作,如《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实践论》、《矛盾论》、《论持久战》、《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等,都是在延安时期完成的。毛泽东思想正是在延安时期逐步成熟并正式写到了党的旗帜上。可以说,没有开拓创新,既不会有延安精神,也不会有毛泽东思想。而我们的延安公路,没有创新,就会停滞不前,没有创新就没有进步。伴随全国公路的发展,我们需要在新形势下以新的眼光学习延安精神,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让我们的延安公路走上一条持续发展的道路。

  延安精神,就是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用实事求是来概括我们党的思想路线,也是在延安时期。我党的实践表明,只有解放思想,才能达到实事求是;只有实事求是,才是真正地解放思想。我们在发展的过程中,好的传统要弘扬,同时也要创造新办法。切实做到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这才叫作坚持解放思想,这才叫作坚持实事求是。说起来道理每个人都懂,但是真正能够做到的有几个?我们都需要加强这一方面的学习。每一天的工作,踏踏实实完成,每一次的成功和失败,好好总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放手去干,努力进取,这是我们成功的保障。

  在这次旅程之前,我对陕北老区的认识非常片面,甚至可以说是浅薄。可在实实在在的延安之行后,却使我感到了自己的渺小和孤陋寡闻,这一次的红色之行,使我对延安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和感悟。当然,一种精神的提倡和发扬,最根本、最主要的还在于实践。我们的国家正在进行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延安精神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强大精神动力,我们每一个人在通过学习之后不断赋予了延安精神以新的时代内容。

个人延安红色之旅心得体会文本【五】

  我以前只是从书本和影视上了解到延安的光辉历史,学习伟大的延安精神。都不曾真正走进革命圣地延安,亲身体会延安精神的博大。“到延安去”这个多么亲切令人神往的词语。这次在学校组织的“红色之旅”社会实践活动中,终于让我踏进了延安这片热土,身临其境的感受了那改变中国历史的精神力量,接受了一次深刻的革命传统教育。

  圣地延安,它本是一块平凡的黄土地,是中国共产党人改写了延安的历史。从1935年10月19日到1948年3月23日,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就是在这里生活和战斗了13个春秋。他们运筹帷幄,决战千里,领导和指挥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孕育了伟大的延安精神,谱写了可歌可泣的伟大历史篇章。

  “为什么我的眼常含泪水,因为我对着土地爱得深沉”。在革命的年代,延安这片土地吸引和激励着多少热血的青年人士投身革命的洪流中,他们把青春献给了人民、献给了党、献给了国家,但无怨无悔。如今它同样鼓舞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们奋发图强。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及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延安多年实践的结晶,是我党优良传统和作风的集中体现,是一种时代的精神,它属于过于、现在和将来。延安精神就像普照着中国大地的光芒,将世代相传。

  在延安,我们参观了路遥文学馆,延安大学校史陈列馆,杨家岭、枣园和王家坪等革命圣地,领略了巍巍宝塔山的雄伟气魄,走进了延安纪念馆。当我看到了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刘少奇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战斗和生活地方的一草一木,中共中央的办公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故居是那狭小、阴暗、简陋的窑洞,窑洞内那简朴得让人难以置信的陈设,聆听了解说员详实而又生动的解说,那一刻我震惊了,我深深体会到圣地延安的历史和精神是如此的厚重和伟大。就在这窑洞的小油灯下,再加上一张简陋的书桌,他们写下了一篇又一篇决定中国革命方向、指导中国革命的光辉著作。正是他们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进行着中国革命的道路并取得了胜利。以致外国记者和蒋介石等到延安时感到十分震惊,面对破败的延安小城和这些近乎原始的窑洞,他们无法想象我们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等何以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中保持旺盛的斗志,有效地指挥着战斗,并写出犀利、尖锐、文采飞扬的文章和著作。在延安纪念馆等盛放着革命时期用过的落后的武器,墙壁上挂着一张张年轻的面孔和历史的画面,深深地触动着我的心灵。他们用这简陋的武器和自己的生命建立了我们的国家,让我能够拥有现在都市的繁华和经济的发达。什么让他们如此的强大和坚韧,那是一种精神的力量和坚定地革命信仰。他们就延安精神最好的诠释者。

  当我登上宝塔上,高瞻远瞩,深切领会了什么叫做“巍巍宝塔山,滚滚延河水”。延安既是中国革命的落脚点,也是出发点。它翻开了中国现代革命史,是我们红色政权的摇篮。诚如毛泽东所言“没有这片土地,我们就下不了地了”。延安,作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圣地而永载史册。

  延安精神是艰苦奋斗的精神。在来延安旅途的列车上,我们看着那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地形,就能想象到革命时延安闭塞的交通和落后的经济。通过参观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故居,那一洞洞原始的窑洞,还面临国民党的封锁,那是我们现在想象出当时条件多么的恶劣和艰苦。但是,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毛泽东同志号召根据地军民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开展了大生产运动。一边生产一边打仗。成就了延安军民的铮铮铁骨和艰苦奋斗的精神,用血肉之躯筑起了我们的新中国。

  延安精神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在延安时期就响亮的提出“为人民服务”的口号,并在全党认真贯彻实践。才会出现军拥民,民拥军,军民一家团结一致的大好景象。中国共产党正是这种本着为人民的奉献精神,对人民无限忠诚硬的了人民的拥护和支持。

  延安精神是实事求是不断开拓创新的精神。正是实事求是的精神成功的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建立我党的理论基础。毛泽东思想正是延安时期逐步成熟并正是写到了党的旗帜下。只有解放思想才能达到实事求是,只有实事求是才能真正解放思想。真是这种精神促使我党充满着无限生机和活力。

  作为当代的一名青年, 我想理想是人的灵魂,没有理想,人只是一具苍白的躯体;理想是人前进的灯塔,没有理想就没有追求的目标;理想是人奋斗的动力,没有理想,就会贪图安逸、安于现状。而一个中国共产党人只有树立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只有铭记《共产党宣言》中“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把个人的命运与中华民族的命运,与人民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他的一生才会有意义。有了远延安想他才会有坚韧不拔的意志,才会有不畏困难的勇气。中国革命的历史雄辩地证明,正是由于有一大批富有共产主义理想并为之奋斗的共产党人,中国革命才取得成功。

  当我带着不舍和依恋离开革命圣地延安时,延安精神的种子已经在我的心里开始萌芽扎根了。延安之行,它让真切体会到真正的延安精神,它是那么的真切具体。让我明白一个人要有信仰,而且还要坚定自己的信仰。延安精神是我们党的结晶,是我们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它将鞭策我的学习和生活,让我去不断的学习和感悟。在生活和学习中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在科学实践上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在思想和觉悟落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与我们个人理想结合在一起。

  这次延安红色之旅社会实践结束了,但学习延安精神只是个开始,延安精神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我将更好好学我党的历史,学习我党的先进思想,提高自己思想觉悟。要用“一日三省吾身”的精神自觉地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发扬我党的优良传统作风和革命精神。用知识和文化武装自己,好好学习,踏实工作,为祖国的建设和民族复兴献出自己微薄的力量。

  我期盼着再次踏入革命圣地--延安。这份眷恋将依存在心中,“几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楼顶宝塔上”。

个人延安红色之旅心得体会文本【六】

  6月6日-10日,在民革延安市委组织下,我们一行40余人,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接受了一次庄严的红色教育洗礼。大家先后参观了梁家河、宝塔山、延安革命纪念馆、王家坪旧址、杨家岭旧址、枣园革命旧址,感受了中国共产党曾经历过的那些峥嵘岁月、艰难险阻;感受了老一辈共产党人对理想的不懈追求,对人民的无限深情,对革命事业的执着和忠诚。通过瞻仰遗迹,缅怀先烈,感受当时艰苦的环境,了解中国革命的艰辛,见识毛主席为首的领导集体的宏图大略,欣赏中国共产党取得的光辉业绩……肃然起敬、感慨万千。

  从1935年到1948年,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就是在这里生活和战斗了13个春秋,他们运筹帷幄,领导和指挥了中国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奠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坚固基石,培育了永放光芒的“延安精神”,谱写了可歌可泣的伟大的历史篇章,创造出以小克大、以弱胜强的人间奇迹,把当时积贫积弱的中国,带向了民族独立、逐步富强和全面振兴的崭新时期。

  在革命圣地,触碰历史,回首过往,对老一辈革命家的高尚品德和家国情怀有了更深的了解,尤其是对新时期民革人的责任和担当有了更深的体会和认识。

  一是政治信仰必须坚定正确。苍松环抱,依山耸立的中央大礼堂后墙上的标语“同心同德”四个字,告诉我们老一辈共产党人、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为了民族解放大业结下的革命友情,睹物思人、抚旧思新,深感继承传统的责任重大、开拓创新的使命光荣。 当前,在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光辉道路上,作为新时期的民革人一定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同中国共产党在思想上同心同德、目标上同心同向、行动上同心同行,切实提高政治把握能力,不仅自身把握好,而且引导带领我们的党派成员坚持这种政治信仰,只有解决好方向问题才能走得稳、走得远。才能担起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和责任。

  二是参政议政必须积极主动。随着我国“四个全面”“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各种新情况、新问题对我们有新的考验,特别是我市正处在老工业城市全面振兴的新征程上,也注定是一条漫长、艰难的道路,既非一朝一夕之功,也绝不会一蹴而就、一劳永逸。更需要我们新时期民革人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勇往直前的责任担当,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长期努力,积极参政议政,主动建言献策,讲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故事,讲好延安故事,讲好民革故事,以达成思想上的共识;把参政议政作为一种职责和使命,切实提高参政议政的能力和水平;坚持着眼大局,服务中心,注重收集各界对国家和地方大政方针的制定与实施的意见建议,针对一些我市出现的带有全局性、倾向性、动态性、苗头性的难点和热点问题,及时反映人民群众的意愿和要求。

  三是有为有位必须敢于担当。大事难事看担当。新时代需要的不是高谈阔论、吹毛求疵的批评家,而是勇于担当、脚踏实地的建设者。作为新时期民革人应当重塑责任,勇于担当,把小事做细、细事做精,在新征程上站到前台,走在前列。作为民主党派成员就是要勤于学、敏于思,认真学习各方面知识,丰富知识储备,完善知识结构,打牢履职尽责的知识基础。通过学习增强本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同时要坚持原则,敢于担当。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敢于挺身而出,面对失误敢于承担责任,面对歪风邪气敢于坚决斗争。始终注重能力培养和素质提升,适应时代要求,在更加广阔的舞台上提高改革创新能力,担当起改革发展的亲历者、推动者和建设者的职责。一如习近平总书记的豪迈宣示:“唯其艰难,才更显勇毅;唯其笃行,才弥足珍贵”。

个人延安红色之旅心得体会文本【七】

  弘扬延安精神,砺行初心使命。七月二十日,我很荣幸作为文理学子的一员去参观延安红色革命圣地。我虽然来自延安,但是我之前只是走马观花般浏览这些红色圣地,而这次有了讲解员的讲解,我感悟到了延安精神对于党的意义,感悟到先辈为人民美好未来生活的奉献与拼搏。

  在短短三天的时间里,我们参观了杨家岭革命旧址、延安革命纪念馆、王家坪旧址和枣园革命旧址。其中让我感触颇深还是延安革命纪念馆,因为他系统的按照几个精神板块像我们讲解党1937-1948年近12年间,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在延安和陕甘宁地区领导中国人民应勇斗争的光辉历史。展览主要介绍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在延安和陕甘宁边区领导中国人民英勇斗争的光辉历史,同时介绍了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老一辈与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丰功伟绩,介绍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听着讲解员说革命英雄人员所历经的磨难时,他们依然勇往直前,为心中的信仰拼搏,心中感慨万千,如今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参观完延安所有红色圣地后,仿佛历史的长流在脑海中展现,一个个红色故事我看到的是英雄们为革命事业所无保留付出的大无畏精神。历史的存在,是为了让我们铭记历史,让我们知道现在都幸福生活是由前辈的献血所铸造,但未来由我们青年人守护,中国繁荣,长久不息。

个人延安红色之旅心得体会文本【八】

  为了重温红色历史,加强党性教育,更好地落实“寻标、对标、达标、创标”要求,进一步激发党员干部检验工作热情,推动创先争优活动,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七一”党的生日即将到来之际,我所党支部组织了一次红色传统教育。于2024年12月16日前往瞻仰了革命圣地——延安。

  延安之行,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延安老区人民的朴实热情,体验到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仍然在老区斗人民的生活中传承。在枣园革命旧址,伟人们的窑园洞故居依然保存完好。在杨家岭革命旧址参观的那一一张张陈旧的老照片,仿佛佛在讲述着当年老一辈革命家的光辉事迹。

  给我感触最深的另一个印象就是老区面貌的巨大变化,从延安到延安一路之上,完全看不到想象之中黄土高坡的荒凉景象,取而代之的满山的绿色,郁郁葱之葱,到处都充满着生机和希望。延安曾为全中国的革命事业做出过卓越贡献革,老区人民也为中华民族的的独立和解放做过巨大牺牲,几十年里,偏远落后的老区却发展缓慢,老区的人民难享发展成果。但是,党和国家并没有忘记老区和老区人民,经过近些年来,一系列的惠农政策陆陆续落实后,老区的面貌变美了,延安市内也高楼林立,充满了现代化的气息,老区人民的生活改善了。

  革命纪念馆里那一件件件简朴的甚至有些简陋的的珍贵历史遗物,一张张黑白的甚至有些残破的照黑片,一副副泛黄的甚至有些模糊的文字,仿佛无声的历史,向我们倾诉着它们曾经历过的峥嵘岁月。

  在南泥湾,看着一路绵延不断的农田和大片的水稻田,让我们身临其境地感觉到歌词中唱的“到处是牛羊,是陕北好江南”景象,仿佛看到了当年三五九旅的将士们轰轰烈烈开展大生产的景象。 杨家岭是中共中央领导在家19389年11月至19477年3月期间的住处。枣园革命旧址是1940年至至1942年、1944年年至1947年,中央书记处的所在地。枣园大门面东偏西。门进门是四方形砖木结构的中央小礼堂形,礼堂背后的山上有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的旧居,东院子里有毛泽东当年种的菜地以及毛泽东与美国记者斯特朗谈话的石桌。整个枣园,花木繁茂,风景优美。中共中央在这里领导抗日战争,整风运动和大生产运动,筹备了党的的七大。毛泽东在这里写了《为人了民服务》、《论联合政府》、《关于重庆联谈判》等许多文章。朱德在这里起草了《论解放区战场》的军事报告。这些地方的一砖一瓦,一桌一椅几乎都保持着原来的风貌,看着这些老一辈革命领导人生活工作过的地方-----狭小、阴暗、简陋的窑洞,然而就是在这里他们创造了奇迹的十三年。在这里有了“自力更生生、艰苦奋斗”、开展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在这里有了“为人民服务”的党的根本宗旨的诞生,在这里有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有《论持久战》的横空出世,鼓舞起民族的信心和斗志;在这里有毛泽东思想的最终形成,指引中国革命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