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养育子女,已经成为我们共同的课题。我们第一次获得父亲/母亲这样的角色。如何和子女相处,我们毫无经验。虽然我们的父母成功的把我们养育大,但是不代表他们的那一套方法,如今依然适用于我们的孩子。以下是本站分享的“《孩子:挑战》读后感范例精选”,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孩子:挑战》读后感范例精选【一】
当老师近20年,做母亲十几年,我曾得意于自己的知之甚多,甚至轻易地对别人指手画脚。可是读完《孩子,挑战》这本书,我却悚然一惊,仿佛听到有人当头棒喝:你是一个合格的家长吗?我不得不给出否定的答案。
为什么?因为我的所知,不过靠比孩子多读了几年书罢了,我并没有因此而避免了母子之间的争战。反而,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我在抱怨他不听话,他在埋怨我不讲理,相看两相厌。那么,怎样才能做一个合格的家长呢?请你随我一起走进《孩子,挑战》吧!
这本书的作者鲁道夫德雷克斯,是美国儿童心理学家。他开创性地将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发展为一系列实践方法,在西方教育界具有深刻而广泛的影响。
书中最妙的地方就是有大量的案例,即使不懂心理学,也能够实操。可惜,书中的案例大多针对青春期之前的少年,因此本书对小学生家长最有助益。当然,若是宝宝只有一两岁时,家长就读到此书,那简直是育儿宝典啊!这本书对我的启发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不要剥夺孩子成长的机会,把责任还给孩子。
在你家有没有这样类似的情景,每天都在上演,就是只要孩子一...你就会...
小学三年级时,儿子的作业成为每日闹剧的导火索。只要他超过十点没有写完作业,我就会发火。抱怨他的磨蹭,怨恨他的晚睡,担心他的身体。儿子从开始的惶恐,慢慢变得麻木,而作业依然天天很晚。就这样对峙了半年,作业横亘在我们中间。他不是不写,就是要先玩儿够了,再熬夜写。无策之下,我不得不放手,只能祈祷每天的作业少一些。
什么时候开始,作业不再写到很晚了呢?大概是自从发现写作业到很晚,并没有影响到他的成绩后,我的注意力终于不再焦灼的时候吧?
当年我不明白,为什么我的督促、鼓励、批评、责备都不如放手管用。现在读了《孩子,挑战》之后,我终于知道了原因,是我的焦虑,替代了孩子的成长。
那年,孩子从普通校转入一所重点校,为了避免被拉下,暑假中我就带着他读书、写日记,自然对他在新学校的一切无比关注。家长群中,老师发的消息,就好像一次次警报。数学全对没有他,语文出错有他,英语默写终于全对了……这样战战兢兢的一天过后,可想我对孩子的态度。所以只要他的作业不能不按时完成我就焦虑,我惩罚他不能游戏,他回报我拖拖拉拉,反正作业是妈妈的事。就这样,我用所谓的虚荣心,破坏了孩子对作业产生责任感的机会。
幸好,我最终败下阵来,现在作业的事情,我只是稍加提示,至于什么时候写完,那是你的事情了。目前看来效果良好。
2、不要有权利之争,不做一个控制狂家长。
也许是当老师久了,我发现自己总有个忍不住“指点”别人的毛病,而受此害最深的大概就是儿子了。因为在我眼里他总是有各种小毛病,所以穿哪件衣服、读哪本书、选择哪个兴趣班,我都要插手。
并且教训起孩子来,更是一套一套的。他刚学弹琴时,总是高高兴兴。但是在我对他的错误表现不满、在我批评他不刻苦练习后,他对于钢琴的兴趣骤减。于是每个周五的钢琴课,成为我们俩个的拉锯战。他总是以各种借口拒绝上课,而我要在电话里上演从和风细雨到暴风骤雨的独角戏。读完这本书,我终于意识到对“权利”的争夺,才是我们两个冲突的根本。因为我看重钢琴课,他就一定对着干。而我呢,只要他去就行,无论是哭着吵着还是闹着。唉,控制狂真是要不得。
3、发现孩子行为背后的目的,跟据归因想对策。
在《孩子,挑战》一书中,作者从个体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了每一个孩子调皮、不守规矩、做坏事的原因。其实,孩子们只不过想要得到父母的关注,寻找安全感和归属感罢了。一个不停地打扰妈妈做事的孩子,也许只是想妈妈陪他玩儿。而一个故意欺负妹妹的男孩,也只不过是因为被妹妹夺走了在家庭中的地位而已。我们要学会努力发现孩子行为背后的心理原因,然后满足他的心理需求,错误的行为自然就会渐渐消失。
总之,这本书值得所有为教育孩子而困惑的家长读,适用于所有想当合格家长的人。虽然就像没有一种药能包治百病,也没有一本书能解决所有问题。但是只要父母好好学习,孩子定能天天向上。
《孩子:挑战》读后感范例精选【二】
《孩子 挑战》这本书是我目前为止读过最有用的一本书。书中每一章节里都有一些真实鲜活的人物事例。孩子与家长之家发生的事,细节动作语言都是真实生活的反映,很贴切很生动。再加上对事物的分析讲解以及解决办法都对我们有指导意见。作为一个孩子的母亲,如何更好的给予孩子爱和自由,是我们家长的必修之课,也是不断追求学习的目标。这本书通过实例讲解生动的阐述了父母与孩子之间应该如何做到平等和尊重:以及如何更有效的应对孩子的各种状况。让孩子尊重规则、承担责任、赢得合作,这是我们家长面对的永恒挑战。
本书具体阐述了孩子不当行为的表现以及背后可能的目的,也给出了指导意见。例如四个错误目标:过度关注、权力之争、进行报复、自暴自弃。然后通过好多章节具体分析这几种情况。这些在大部分孩子身上也普遍出现。很多事例也有我和孩子的影子,也是在我身上经常犯的错误,下面就几个事例简单分析一下。
我经常在孩子犯错以后立即指出孩子的缺点,没有给他继续尝试的机会。如:孩子希望自己洗手,我会觉得自己洗手会弄湿衣服或者把水弄的到处都是。我就对孩子说:“正正,你自己别洗手了,不然会弄得到处都是。”结果是我帮他洗了手。本来他想自己洗手,他有能力自己洗,我却通过语言及行为打碎了孩子想自己洗手的意图。我们常常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给孩子带来的感受,孩子却因此受挫。我们应该给孩子更多的空间。一次做不好没关系,可以让他不断尝试,给他更多的信心,他会自己做的很好。
我和正正出去玩滑梯,我经常会提醒他:“在小朋友后面排队。”“不要碰到别的小朋友”“小心,危险”“等小朋友滑下去再滑”“咱们去玩个别的吧”经常说类似的话,怕他受伤也希望他遵守规则,不放心孩子。看完书才觉得这是一种过度保护孩子的方式,剥夺了孩子的自由,总是以我为中心,要让他按我说的去做,处处拦着孩子,让他内心变得胆小。生活中一定会发生各种情况,孩子要学习怎样去自己面对各种困难。孩子们更需要自由和空间,而我们做的只是默默的陪伴,在必要的情况保护和指导,而不是将自己的意见强加给孩子。
有时候和孩子说“我跟你说过很多次了,吃东西前要洗手,你怎么还记不住呢?”每次这样说下次还这个样,这是我们身边普遍存在的现象。他违反了规定,但是引起了妈妈的关注。这时候我们也许不应该用语言去应对而是应该用行动。不强迫孩子改变而是决定自己的行为。我可以说:“如果不洗手,我就不和你一起吃饭。”然后离开餐桌。如果再不洗手,我们不需要说话,只要行动就可以了。如果多说话必然争执起来,最后如果孩子哭了,我们就掉进了孩子的圈套。所以想要改变孩子的行为就先改变我们自己的行为。
以上只是比较典型的,其实还有好多好多事例。读过此书,真的发现了自己身上存在的问题,也学到很多应对问题的方法。日后可以加以借鉴和运用,这本书真正体现了正面管教的核心理念:和善而坚定,不惩罚、不骄纵,平等尊重。还有我平时也不太会鼓励孩子,本书中也有教我们多鼓励孩子,而不只是赞美。总之,以后学习的还有很多很多,在最后我想借用本书的一些我认为的经典的话与大家分享。
1、我们要的是进步,而不是完美;
2、生活,只有当下的时刻。如果我们在当下做了正确的事情,我们就是在朝着进步的方向迈进;
3、当你读这本书时,你可能会发现有些问题很有道理;同时,你也会发现,自己犯了和书中父母类似的错误。如果我们没有发现自己的错误,就无法学习和进步。
4、每天改善一点点,加在一起,就会大大增加生活的乐趣。
这只是其中一小部分,还有更多经典的,希望大家有时间也看一看这本书,肯定会受益匪浅。我想以后我也会改善自己的语气和态度,和孩子一起学习成长。和孩子一起面对更多的挑战,这也是我们做家长的责任和义务,给他们创造愉快的成长环境,让他们在阳光下健康快乐的成长。
《孩子:挑战》读后感范例精选【三】
感谢同学推荐给我这本书,孩子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多挑战,也让我们修炼自己成为更好的人。有时候我们会害怕,怕对孩子管理太严格阻碍了孩子的手脚,又怕太放纵孩子养成坏的毛病。但我们更怕的是因为自己的无知,而不懂孩子,不懂得该怎样爱孩子。所以最需要受教育的其实是为人父母,只有这样才能更懂得孩子,去见证他成长的神圣和充盈。
书中每一章节里都有一些真实鲜活的人物事例。孩子与家长之间发生的故事,细节动作语言都是真实生活的反映,很贴切很生动。作者从心理学的角度对事例进行详细的`的分析讲解,然后给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对我们做法有指导作用。
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个体,但是孩子们之间又有很多共性的东西。作为一个孩子的母亲,如何更好的给予孩子爱和自由,是我们家长的必修之课,也是不断追求学习的目标。让孩子尊重规则、承担责任、赢得合作,这是我们家长面对的永恒挑战。
文章中的很多事例有我们和孩子的影子,也是我们经常犯的错误。妈妈要求小力先写完作业再吃饭,而奶奶却总怕孩子饿着,一会给小力送个苹果,一会给送块饼干,一会又端杯水放在桌上,小力是一边吃一边喝,就是没心写作业。看到这种情况,小力妈妈非常生气,怪奶奶只知道娇惯孩子。
很多年轻的父母因为自己工作的原因把孩子交给祖父母带着,但又不认同祖父母教育孩子的方式,于是在教育孩子方面经常和祖父母发生冲突,破坏了家庭的和谐。祖父母喜欢孙子,他们有特殊的地位,可以只宠爱而不用担负太多教养的责任,若是爸爸或者妈妈被祖父母的溺爱所困扰,智能说明他们对自己没有信心,不知道自己对孩子的影响力有多大。我们需要做的是改变自己,教给孩子正确的方法。
每天早晨起床,小易和妈妈总要经历一场战争,三番五次的喊都喊不起来,快要迟到时,小易才在妈妈的拉扯下穿上衣服,急匆匆的送去学校,迟到是经常的事情,小易回家便和妈妈闹:“都是妈妈的错误,我又迟到了。”第二天早上,同样的剧目还是上演。
其实妈妈只要给孩子一个闹钟,告诉孩子不再负责叫他起床和准时送他去学校,因为是他去上学,而不是妈妈上学。妈妈不在催促孩子,放手尊重孩子,如果他们拖延或者迟到也不介意,我们只管做好我们自己的事情,该起床起床,该上班上班。孩子其实比我们想的要聪明,他们知道自己该怎么做。读后感很多时候,我们要做的只是多想一些,然后那个合理的自然结果就出现了,我们只需要问自己:“如果我不插手,会发生什么?”迟到了,自然有老师惩罚,不吃饭,自然会饿肚子。
吃晚饭时,小明边吃边玩,妈妈总怕孩子饿着,追着喂饭,其实孩子不吃饭或许是真的不饿,或许是想得到父母的关注,不吃就不吃好了,一顿饭不吃不会饿坏孩子的。但是要记住,两顿饭之间是不允许吃东西的,这样下次在吃饭时,小明就知道要好好吃饭。
吃东西以维持生命,这是人类的本能。当孩子吃饭出了问题,一定是父母的方式出来问题,吃东西是孩子自己的事情,父母做好自己的事就好,不用企图用说教来说服孩子吃饭,不用管孩子这些闲事。孩子可以选择吃或者不吃,他可能饿或者不饿,这都是孩子自己的事情,我们要学会放手让孩子自己承担这些后果。
这只是比较典型的,其实还有好多好多事例,这本书真正体现的理念是面对孩子出现的问题要:和善而坚定,不惩罚、不骄纵,平等尊重。
分享几句经典:
1.我们要的是进步,而不是完美;
2.生活,只有当下的时刻。如果我们在当下做了正确的事情,我们就是在朝着进步的方向迈进;
3.每天改善一点点,加在一起,就会大大增加生活的乐趣
《孩子:挑战》读后感范例精选【四】
当孩子害怕时
腊月二十三那天,x的习俗是过小年要吃饺子。尼莫爸在外面有饭局,快到吃晚饭的时间了,我自己在厨房里煮饺子,尼莫在客厅玩儿乐高。
这时窗外有人开始放鞭炮,声音很响,尼莫冲进厨房,一把抱住我的腿,声音颤抖的说:妈妈,我害怕。
我赶紧关火,抱起尼莫说:妈妈知道了,这是放炮的声音,今天是小年,大家放炮庆祝呢。
尼莫把头扎进我怀里,说:妈妈保护我,放炮的声音太响了,我害怕。
我拍拍尼莫的后背,安慰了一会儿,尼莫的注意力被饺子吸引了,开始看我煮饺子。
想起来尼莫每次听到类似的声音,比如会发声的电动玩具,打雷的声音,都会很紧张。
尼莫一岁时,我们在颐和园玩儿,北宫门门口有个卖玩具的奶奶,把一个黑色的眼镜儿和大鼻子模具套在自己的眼睛和鼻子上,用嘴巴一吹,伸出来一个大长舌头,还伴随着吹哨子的声音。
奶奶看见尼莫走过来,对着尼莫突然吹了一下,尼莫浑身一哆嗦,哇的大哭起来。我赶紧把尼莫抱走了,尼莫死死的把脑袋埋在我的肩头,走出公园很远都不敢抬起来,我告诉尼莫,我们已经出来了,看不到卖玩具的奶奶了,尼莫才怯怯的抬头,满脸的泪水。
此后,我们每次去颐和园我都避开北宫门,因为那个奶奶每天都在公园门口卖玩具。偶尔必须经过,我会让尼莫远远的等着,我自己先过去告诉那个买玩具的奶奶,请她等我们走过去再示范她的玩具。即使这样,尼莫远远的听到奶奶发出吹哨子的声音,还会非常紧张。
尼莫是个活泼好动,热爱探索的孩子。他对声音的敏感也让我很困惑,上网咨询了育儿专家,答复说可能是“统感失调”,原因是婴儿期缺乏皮肤接触,抱得太少,爬行不够。
听到这个答复,我反而很确信尼莫不会是统感失调,他出生以后,每天都尽量多的做抚触,抱得也不少,尼莫七个月开始爬行,我更是充分提供条件让尼莫更多的爬行。
那么原因究竟出在哪儿呢?
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我在《孩子:挑战》中读到这样一段话:“我们有必要区别一下惊吓和恐惧。一个年幼的孩子突然听到一声巨响或者摔倒了,他会受到惊吓,这是个很短暂的瞬间反应。而恐惧是第一次受到惊吓体验的延续。只有当父母也被同样的事情惊吓,并且无法摆脱自己受到的惊吓,孩子受到惊吓的体验才会发展成恐惧。也就是说,如果父母当时保持冷静和从容,那么受到惊吓就仅仅是一次经历,而不会发展成孩子的恐惧”“一个孩子忽然面对一个陌生的、他觉得害怕的环境,这时他有几个选择,他可以停下来看看大人怎么做,可以撤退或逃避,也可以利用恐惧”“如果大人小题大做,很可能就开启了他利用恐惧的旅程。大人讲话的语气、对这件事情的反应,引导着恐惧是否继续发展。大人们表现出过度焦虑,于是孩子发现害怕能够引起成人这么大反应,这多么令人惊讶!而这只是个开始,接下来有可能是更多的害怕、更大的反应、甚至是过分的关注,以及被抱起来的各种安慰,而这个恐惧能够很有效的引起大人的剧烈反应”
我仔细的回忆,记得尼莫还不到一岁的时候,有位邻居家的小哥哥玩儿电动警车,尼莫好奇的在旁边观察,小哥哥热情的把小警车放在尼莫手里,并顺手打开了警笛开关,尼莫吓了一跳,赶紧松手。小哥哥还热情的把玩具车往尼莫怀里塞,我赶紧拿开,说”宝宝害怕了,他不喜欢这个声音,你自己玩儿吧“说着我就抱着尼莫赶紧走了。后来还发生过类似的情形。
我觉得有可能是我过度的反应造成了尼莫的恐惧。
接下来的几天,鞭炮声时常会响起来。尼莫还是很害怕,每次都冲过来说:妈妈,我害怕放炮的声音。我真心的鼓励他、表达出对他的信任:妈妈听到了,你能学会不害怕。尼莫尖叫着要求我抱抱时,我只是鼓励的拍拍他的肩膀。
这样做对我并不容易。这需要我摒弃传统的理念-----认为不理睬孩子这时的恐惧和痛苦是残忍。如果我不这样做,那么尼莫害怕大的声音的问题就永远不会解决。我们通常认为,当孩子经受苦难时,我们必须去安慰他。而实际上,我们这样做是在增加孩子的痛苦,孩子将继续保持自己的恐惧,以得到我们的同情和关注。
“如果我们的孩子觉得生活中充满了恐惧,他们就无法面对和解决问题。恐惧不但不能提高克服困难的能力,反而会降低这样的能力。一个人越担心害怕,就越容易招致困难和危险。然而恐惧却能很成功地引起他人的注意,让别人为自己服务。
没有哪个父母愿意看到自己的孩子受苦,但我们必须明白,苦难不可避免。事实上,勇敢的孩子所受的痛苦会更少。恐惧让痛苦增加、扩大,恐惧让当事人实际遭受的痛苦更加严重和剧烈。我们需要帮助孩子面对及接受疼痛和苦难。当我们被孩子的恐惧影响时,我们就会让孩子变得更加胆小。”(《孩子:挑战》)。
尼莫听到鞭炮声还会紧张,但是已经没有以前的反应那么强烈了,有时也会要求我抱他,但只是为了去看看窗外美丽的烟花。
《孩子:挑战》读后感范例精选【五】
感谢同学推荐给我这本书,让我收获很多。孩子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多挑战,也让我们修炼自己成为更好的人。
有时候我们会害怕,怕对孩子管理太严格阻碍了孩子的手脚,又怕太放纵孩子养成坏的毛病。但我们更怕的是因为自己的无知,而不懂孩子,不懂得该怎样爱孩子。所以最需要受教育的其实是为人父母,只有这样才能更懂得孩子,去见证他成长的神圣和充盈。
书中每一章节里都有一些真实鲜活的人物事例。孩子与家长之间发生的故事,细节动作语言都是真实生活的反映,很贴切很生动。作者从心理学的角度对事例进行详细的的分析讲解,然后给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对我们做法有指导作用。
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个体,但是孩子们之间又有很多共性的东西。作为一个孩子的母亲,如何更好的给予孩子爱和自由,是我们家长的必修之课,也是不断追求学习的目标。让孩子尊重规则、承担责任、赢得合作,这是我们家长面对的永恒挑战。
文章中的很多事例有我们和孩子的影子,也是我们经常犯的错误。
妈妈要求小力先写完作业再吃饭,而奶奶却总怕孩子饿着,一会给小力送个苹果,一会给送块饼干,一会又端杯水放在桌上,小力是一边吃一边喝,就是没心写作业。看到这种情况,小力妈妈非常生气,怪奶奶只知道娇惯孩子。
很多年轻的父母因为自己工作的原因把孩子交给祖父母带着,但又不认同祖父母教育孩子的方式,于是在教育孩子方面经常和祖父母发生冲突,破坏了家庭的和谐。祖父母喜欢孙子,他们有特殊的地位,可以只宠爱而不用担负太多教养的责任,若是爸爸或者妈妈被祖父母的溺爱所困扰,只能说明他们对自己没有信心,不知道自己对孩子的影响力有多大。我们需要做的是改变自己,教给孩子正确的方法。
每天早晨起床,小易和妈妈总要经历一场战争,三番五次的喊都喊不起来,快要迟到时,小易才在妈妈的拉扯下穿上衣服,急匆匆的送去学校,迟到是经常的事情,小易回家便和妈妈闹:“都是妈妈的错误,我又迟到了。”第二天早上,同样的剧目还是上演。
其实妈妈只要给孩子一个闹钟,告诉孩子不再负责叫他起床和准时送他去学校,因为是他去上学,而不是妈妈上学。妈妈不在催促孩子,放手尊重孩子,如果他们拖延或者迟到也不介意,我们只管做好我们自己的事情,该起床起床,该上班上班。孩子其实比我们想的要聪明,他们知道自己该怎么做。
很多时候,我们要做的只是多想一些,然后那个合理的自然结果就出现了,我们只需要问自己:“如果我不插手,会发生什么?”迟到了,自然有老师惩罚,不吃饭,自然会饿肚子。
吃晚饭时,小明边吃边玩,妈妈总怕孩子饿着,追着喂饭,其实孩子不吃饭或许是真的不饿,或许是想得到父母的关注,不吃就不吃好了,一顿饭不吃不会饿坏孩子的。但是要记住,两顿饭之间是不允许吃东西的,这样下次在吃饭时,小明就知道要好好吃饭。
吃东西以维持生命,这是人类的本能。当孩子吃饭出了问题,一定是父母的方式出来问题,吃东西是孩子自己的事情,父母做好自己的事就好,不用企图用说教来说服孩子吃饭,不用管孩子这些闲事。孩子可以选择吃或者不吃,他可能饿或者不饿,这都是孩子自己的事情,我们要学会放手让孩子自己承担这些后果。
这只是比较典型的,其实还有好多好多事例,这本书真正体现的理念是面对孩子出现的问题要:和善而坚定,不惩罚、不骄纵,平等尊重。
分享几句经典:
1.我们要的是进步,而不是完美;
2.生活,只有当下的时刻。如果我们在当下做了正确的事情,我们就是在朝着进步的方向迈进;
3.每天改善一点点,加在一起,就会大大增加生活的乐趣。
《孩子:挑战》读后感范例精选【六】
《孩子:挑战》创作于上世纪60年代,那个时代的年轻人掀起了美国,甚至整个西方世界的反传统、非主流、追求个性、自由平等的思潮。作者基于这个时代背景,提出了所有家庭成员之间权力和地位完全平等的理论。
《孩子:挑战》是德雷克斯“挑战三部曲”之一。另外两本是:《父母:挑战》和《婚姻:挑战》。半个世纪来,这三本书早已成为美国家庭必备的心理学读物。这本书共38章,每章大约十几页的篇幅,讲述一个具体的问题或者方法。父母可以把《孩子:挑战》当作工具书,根据教育孩子时遇到的具体问题,查找目录,学习具体的应对方法。
孩子:挑战 作者简介
鲁道夫·德雷克斯,奥地利裔美国儿童心理学家、教育家,现代实践派儿童心理学的奠基人。德雷克斯的老师是阿尔弗雷德·阿德勒,“个体心理学”体系的创始人,而德雷克斯的“师爷”是大名鼎鼎的现代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弗洛伊德。
孩子:挑战 阅读收获
在工作中你肯定知道,“对方想法和诉求应该尊重”,这话没毛病。可这个“对方”如果是“不懂事儿的小孩子”呢?他们也应该跟大人们平等吗?其实孩子与父母发生的所有争执和冲突,都属于“权力之争”,原因是父母没有把孩子真心当做与自己地位完全平等的人来对待。
《孩子挑战》取材于《孩子:挑战》这本书。这本书会告诉你,如果孩子特别“粘人”、如果孩子总是“顶嘴”、如果孩子经常故意激怒父母、如果孩子在学习上提不起兴趣,都可能是因为孩子缺乏归属感和自信心,这些问题都可以通过父母的平等对待来解决。
《孩子挑战》的作者是鲁道夫·德雷克斯,他是奥地利裔美国儿童心理学家、教育家,也是现代实践派儿童心理学的奠基人。德雷克斯在书里提供了大量可操作的育儿方法,这些方法都是现代教育的基础话题。
《孩子挑战》你将读到:
孩子遇到挫折,该如何进行正确的鼓励?
为什么有的孩子会那么“粘人”?
如果孩子故意惹父母生气,父母该如何应对?
孩子不听话的时候,该用什么态度对待他?
《孩子:挑战》读后感范例精选【七】
“想发展出成功的性格和能力,必须改变过时的强权方式,建立基于自由与规范责任之上的新方式和秩序,我们不能强迫孩子绝对顺从,而应该用激发和鼓励的方式,让孩子主动遵循应有的规则。”—摘至P22
人生而平等,应享受同样的尊重和尊敬,然而父母很多的时候却习惯了用权威的方式,以为可以轻松快速的搞定“不听话”的孩子,可时间长了,父母发现强权终究有失效的一天;又或者有些父母,选择给予孩子绝对的“自由”。直到家长再也无法满足孩子时,有的抱怨孩子学坏了,有的继续被孩子“控制”着。但没有人知道为所欲为的孩子也并不快乐。
真正的自由是与规则相伴,没有规则也就没有了自由;规则在产生限制和责任的同时得到了清晰的界限会让孩子有安全感。从而提高孩子的责任感和价值感,也是孩子获得归属感的一种方式。
为什么孩子会出现各种“问题”?
父母要观察行为产生的结果,发现行为背后的动机,在结果中寻找动机。人的行为都是有目标导向,但孩子并不知道自己行为背后的动机是什么,都是靠着直觉去做,而非理智推断。
孩子天生尽其所能寻找归属感,如果气馁,没有得到鼓励,归属感就得不到满足,于是重心转向通过他人得到归属感和自我认知,书中把孩子的挑战归结为四个错误目标,四个错误目标其实都是在寻求归属感。
1. 寻求过度关注;
错误认知:只有在自己得到关注时,才有价值。孩子期待被“看到”,从而各种方式引起注意或者犯同一个错误,成为“坏”孩子。
解决办法:多鼓励孩子,让孩子找到归属感从而学会自我关注,而不是一直需要外界的关注;孩子犯错时,我们要看到孩子错误背后的目的。不惩罚,寻求孩子的帮助,共同寻找解决办法;允许孩子犯错,告诉孩子“犯错误是学习的机会”。当孩子不停的引起大人注意时,父母可以不回应,不妥协,做到和善而坚定。
2. 寻求权利;
错误认知:顺从即屈服比自己强大的权利就失去了自己的价值;除非自己有更大的权利,否则自己毫无价值。
解决办法:(被斥责会加强恼火行为;要赢;要获得权利。)不要斥责孩子,退出斗争、尊重情境;父母是引领者不是独裁者;不强迫,要引导和激励孩子;父母的关注点是这个情况需要什么而不是孩子要听我的。
3. 报复
错误认知:只有报复才是体现自己意义和价值感的唯一途径。已确定自己不被喜欢、没有权利,所以价值感要通过伤害他人来体现。
解决办法:“看见孩子”看见受伤的孩子;不责备;不惩罚。
4. 自暴自弃
错误认知:觉得无论做什么,都没有成功的机会,感到无助,利用无助感夸大自己的弱点(自己想象的弱点),目的是避免做那些预料会失败的事。
解决办法:不放弃,家长一旦表现出放弃即加深了孩子对自我放弃的肯定;安排孩子做能做到的事情,慢慢找到自信。
家长该如何做呢?
1. 不参与战争:
当孩子与孩子之间出现了冲突,我们应该相信孩子有能力自己解决,如果需要他们会主动寻求帮助。
冲突的过程不是目的,父母的干预(或冲突的结果)才是目的。
很多时候,常常发生冲突的“受害者”才是“始作俑者”。
民主的家庭中不该有权威者,每个人都有权用自己的方式和孩子相处,我们也应该相信孩子,能在与不同的家人相处的过程中学会如何获得最大的好处,这也是为孩子将来走上社会遇见不同人做准备。
2. 尊重:
父母需要尊重孩子;孩子有与父母同等的权利;尊重自己:不迁就孩子,可以事先约定;尊重情境:遵守规则,避免指责、批评、说教(这些会导致报复),让孩子自己体会不守规则带来的不便后用启发式提问的方式引导孩子、帮助孩子发现自己发现问题,从而明白尊重环境的意义。
3.和善而坚定:
和善不是没有原则也不是迁就;坚定也不是强硬,只需要自己做应该做的事情,不惩罚。
4. 允许犯错:
“犯错误是学习的机会”。没有人是生下来就什么都会的,都是在错误中学习成长的,父母都希望把自己知道的都告诉孩子,希望孩子能够尽可能少的走弯路;当父母的关注点只有错误时,孩子会害怕犯错,拒绝做事;误以为只有完美才有价值,事实上只有不完美才能进步和成长;父母要先关注情绪、犯错误的时候出现:伤心、失望、自责、内疚等情绪都是正常的,父母应该不指责,不得意,用启发式提问的方式引导孩子找到错误的原因,从而才能避免下次犯同样的错误。
5.赢得合作:
父母要知道自己的目的是为了“赢得孩子”而不是“赢了孩子”,要注意说话的语气和态度、和善而坚定并行。
说话的语气往往比内容更重要。
6.行动:
说教的方式容易导致孩子“听不见”、孩子认为你是错的我说对的从而导致权力之争,或者用“不听话”的方式引起过度关注。而不用语言,直接用行动的方式让孩子看到结果,展示后果,切记父母本身要确保没有情绪,不是报复和打击孩子。
7.敢于说“不”:
尊重规则,会给孩子带来失望,这是可以理解的,父母只需要做好共情、接纳孩子的情绪;给与坚定的态度,不妥协,这是正确的挫折教育,可以激发孩子独立的品质。
父母很难做到面对孩子的请求时给予“拒绝”,然而父母的帮助很可能培养出一个不自信,依赖性极强的孩子;孩子的潜意识中还会认为“只有得到父母的服务,才是得到父母的爱”。
8. 不过度保护:
过度保护的孩子会“相信”自己没有能力;习惯了外界的帮助,自己不能完成;遇到不如意的事情就无法接受,还会大发脾气。
9.家庭会议:
每个家庭成员都认为这是和全家人有关系的问题。家庭会议是以民主的方式解决家庭难题的方式之一,是全家人共同讨论和解决问题的会议,这里没有权威,每个人都可以说出自己的想法,每个人都有权利提出问题,然后大家一起寻找解决办法,家庭会议做出决定,将会持续一星期,如果发现不合理可以下周继续讨论寻找新的方法。
放松,从容
我们大部分焦虑都是来自于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去做,父母们放松下来,很多焦虑都会消失。我们要对自己有信心,对孩子有信心,那么轻松享受养孩子的快乐就会成为现实。
一种“不良行为”不断的发生,必然是这种“不良行为”可以给孩子带来“好处”。当“好处”没有了,“不良行为”也将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当父母发现孩子的“不良行为”时,不要马上指出,可以在没有情绪的时候,以“问题”的形式拿出来大家讨论一下,可以倾听到孩子为什么这么做,也可以让孩子学会换位思考自己那么做的时候其他人的感受,自己发现问题,选择下次是否需要改变行为。
《孩子:挑战》读后感范例精选【八】
在当前的中国社会,恐怕没有哪个父母,敢说自己没有为教育孩子焦灼过。最近“双减政策”落地,父母的情绪更为很明显,有人欢迎,有人不理解,有人惶恐,有人无所谓。减负这事儿从我上初中起就时常被提起,二十年过去了,哪次真减了?但这次,真的不太一样。虽说拿作业开刀跟祥林嫂碎碎念一样毫无新意,在鸡娃界几乎连个水花都没溅起,但实锤校外培训,却是不留退路,锤锤见血。对此,不管怎样,一个新的时代终将到来。
被时代洪流裹挟着向前的家庭,只有拥有坚定教育观的父母,才会清醒的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外部的政策根本不能限制他们的空间,因为政策规定的是下限,而他们自有更高的上限。作为一名普通的家长,虽然我们无法以个人的意志去左右政策和大环境,但通过努力去实现自家教育的小自由还是没有问题的。
一个人的成长过程,是一件复杂而庞大的工程,做父母并非易事。《孩子:挑战》,这个书名真是一针见血。每一个主题,每一个案例,都是对当下中国社会中的家庭关系,父母与子女的关系敲响警钟。孩子就是挑战,是对家长、老师等施教人的挑战。例如,孩子与家长之间的权力之争。当家长批评孩子的时候,更多时候孩子会自动(无意识地)调整成“聋子模式”。而在此时,无论家长的批评多么声情并茂,多么撕心裂肺,多么恨铁不成钢,都无济于事。因为此时的孩子在以沉默来对抗家长的权力。可悲的是,这种对抗大多以家长的失败告终。而这样的结果,又反过来加剧了孩子的好胜心,好战心,以致孩子越来越“不听话”,越来越“反叛”。而解决的方法,又是很多家长做不到的。那就是,如果在战争开始时,家长就能敏锐的察觉到孩子明明知道自己的行为是错的却还要做,那么家长就不应再用语言批评孩子,此时的语言不是沟通的桥梁,而是长枪大炮。事实上,很多人都是忍不住的。怎么能不教育他呢?不通过语言说服他,难道还要用“武力”解决吗?这个困扰真是令家长难受极了。作者通过在研究中心的案例分析告诉我们,家长在闭嘴沉默的同时,要用行动明确地告诉孩子,“你这样做对我不会产生任何影响。”这就是“让他的帆,无风可吹”的方法。
所以这本书,与其说是儿童心理学的奠基之作,不如说是教育教育者的方法论。作者鲁道夫?德雷克斯,是一位有着四十年教育经验的儿童研究者,他提出的理论与原则,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教育体系,其中心论点就是,家长学习如何成为孩子的合作者。在这里,合作者不是放任的“与孩子做朋友”,也不是古板的教条。家长们需要不断的学习,学习通过孩子的表现对孩子的心理做出正确判断,进而家长做出相应的行为。这需要理性的心理学知识,更需要一个积极的学习态度。成为一个善于教育的家长,需要父母们不断的学习。
在教育这件事上,不是一句把童年还给孩子就可以解决一切的。好的教育,永远是一件费心费力的事情,它无关时代、无关贫富、无关政策。相反,校内不断减负,校外教培逐步退出,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反而更加凸显了。因为教育是没有上限的,不是说学校做的多了,家长就可以做得少了,不是说老师把事情做了,家长就没有什么可做了。老师负责学校的共性教育,家长负责个性化的教育,两者相辅相成。家长一定成为一个会教育的家长,要学习如何在成为一个合作者的过程中去教育自己的孩子。
下一篇:袁隆平精神心得体会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