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以才成,业由才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越是欠发达地区,越需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人才是创新的根基,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x县是一个集老区、山区、库区于一体的欠发达地区,近年来,通过大力实施“人才强县”战略,为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人才支撑。本文以x县为例,对欠发达地区人才高质量发展问题作如下探讨。
一、欠发达地区人才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才是第一资源。作为欠发达地区,要推动振兴发展、实现后发赶超,离不开人才支撑。新时代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欠发达地区要迅速抢占人才高地,才能激活经济发展的“一池春水”,才能实现高质量发展。
(一)欠发达地区人才高质量发展,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迫切需要。乡村振兴,关键在人,核心是人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每个方面都离不开人才的支撑作用。如果没有人才,再好的政策也难以实施,再好的资源也难以利用。这就迫切需要我们适应欠发达地区发展需求,补齐人才工作短板,积极推动人才高质量发展,以人才振兴引领乡村振兴。
(二)欠发达地区人才高质量发展,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要。高质量发展是党的十九大首次提出的新表述,表明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根本在于经济的活力、创新力和竞争力。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做好科技和人才工作,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人才是科技发展的基础,科技发展要靠人才来推动。这就迫切需要我们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的高素质人才队伍,以人才高质量发展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三)欠发达地区人才高质量发展,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美好生活需要的迫切需要。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在欠发达地区尤为突出。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人才资源不足,导致优质的教育、医疗资源成为稀缺资源,人民群众期盼更好的教育、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环境。因此,欠发达地区要把引进、留住和用好人才作为重点任务,推动人才高质量发展,才能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二、欠发达地区人才高质量发展的x实践及经验启示
近年来,我县大力实施“人才强县”战略,坚持党管人才基本原则,加强对人才的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出台了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办法,努力做实引才、育才、安才、用才文章,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树立危机意识,加大人才引进力度。一是加大招考聘用力度。以近两年为例,引进机关事业单位人员x人(含高层次人才x人),引进到村任职大学生x人,引进乡村医生x人,引进企业产业人才x人,共接收实习实训大学生x人。二是积极开展柔性引才。出台政策,鼓励企事业单位围绕重点产业、重点项目,以挂职服务、短期兼职、技术合作等柔性方式,大力引进各类急需紧缺高层次人才及团队。全县建立院士专家工作站x家,柔性引进科技副总、技术顾问等高端人才x人。三是鼓励引导人才回流。鼓励x籍在外工作公务员、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回归本地干事创业。去年已引回公务员x人,今年预计引回x人,正在办理引进手续。
(二)树立长远意识,分类推进人才培育。一是大力培养红色传人。结合全域旅游工作需要,启动党史人才培养计划,培训业余党史人才x多名,传承红色基因,坚守初心使命。二是全力培养专技人才。实施名师、名医、名家工程,加大专业技术人员业务能力培训。卫健系统通过开展业务技能比赛、师徒结对等方式,对医护人员进行培训。教育系统开展“送教下乡”活动培训乡村青年教师。加强对企业技能人才的培训,今年已举办计算机、缝纫、车工等技能培训班x期。三是合力培养乡土人才。针对部分民间传统技艺濒临失传的问题,大力实施“民间工艺传承人计划”。评选民间工艺传承人x名,发放传承支持经费x余万元。大力实施“乡村医生计划”,近三年共招收x名学生到x学院进行委托培养。
(三)树立服务意识,营造人才发展环境。一是政治引领真关心。建立了县领导联系服务专家人才制度,县“四大家”领导每人联系x名专家人才。春节期间,县领导走访慰问专家人才x人次,慰问援疆人才x人,发放慰问金x万元。每年组织对优秀人才进行健康体检,组织优秀人才开展国情研修,社会反响良好。二是表彰先进造氛围。积极开展了x名师、x名医、优秀科技工作者等评选表彰活动。x年组织评选了x名杰出人才、x名优秀人才,每人每年发放x万元生活津贴。对引进的科技副总、创新团队和企业发明专利等项目发放补贴、奖励x万元。三是保障住房安好家。针对青年人才住房难题,积极实施人才“安居工程”。目前,全县已安排入住的人才公寓达x套,并在园区安排x套住房供创新创业青年人才免费居住。
(四)树立质效意识,搭建人才创业平台。一是打造两大众创空间,提升创造力。全面落实“十免八支持”创业扶持政策,引进企业在经济开发区打造x孵化基地,在城区打造x众创空间。孵化基地共引进创业团队x个,众创空间被认定为市星创天地。二是建设人才创新创业超市,提升服务力。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专业服务”的模式,推进人才超市建设。人才超市运营以来,服务大中型企业x多家,提供政策咨询服务x次,代办证照x份,被省人社厅评为“优秀人才超市”。三是做实县校合作平台,提升吸引力。加大县校合作力度,建立县领导挂点联系高校院所机制,与省内x余所高校签订了实习实训和创新创业合作协议,共建实习实训基地x个。建成大学生实习实训公寓x套,可供x名实习生同时入住。
通过总结分析我县实践做法,对欠发达地区人才高质量发展有如下三点启示:一是必须始终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各级党组织在人才工作上只有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充分履行“管宏观、管政策、管协调、管服务”的职责,才能形成推动人才发展的强大合力,确保人才工作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二是必须不断优化人才发展环境。经济欠发达地区只有更新人才观念,创新人才政策,增强对人才的服务功能,克服重眼前轻长远、重使用轻培养、重资历轻业绩等问题,才能创造有利于人才发展、施展才能的良好环境,才能形成吸引、聚集各类优秀人才的洼地。三是必须不断创新人才体制机制。只有不断深化人才工作体制机制改革,充分发挥用人主体重才、引才、用才、育才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建立健全人才培养开发、评价发现、选拔使用、流动配置和激励保障机制,才能有效激发各类人才的创新创造活力,推动人才工作健康持续发展。
三、欠发达地区人才高质量发展存在的问题
欠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创新创业平台相对缺乏,引才聚才载体相对薄弱,人才“引不进、留不住、用不好”的问题比较突出。我县虽然在人才高质量发展方面做了一些有效地实践探索,但是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和差距。
(一)专业人才难以引进。欠发达地区经济待遇相对较低,工作条件比较艰苦,休闲娱乐等服务设施比较匮乏,导致一些青年人才不愿意来欠发达地区工作。以我县卫健行业为例,县级医院想引进一个一本高校的医学生相当难。同时,事业单位缺乏用人自主权,统一招聘条件限制较多、耗时较长,也导致难以招到人才。
(二)人才流失比较严重。随着人才资源市场化配置,受武汉市虹吸效应影响,加上部分用人单位人才意识淡薄、观念滞后,导致我县人才流失比较严重,而且流失的大都是层次较高的专业人才、业务骨干及具有一技之长的农村实用人才。尤其是医生、教师流失越来越严重。
(三)人才结构不尽合理。仅以专业技术人才为例:从行业分布看,我县各类专业技术人才x%集中于教育、卫健行业,文化、旅游、金融等行业仅占x%;从学历结构上看,研究生学历以上人员仅占x%,高学历人才严重缺乏;从年龄结构看,46岁及以上的专业技术人才占比x%,30岁及以下的占比x%,总体上呈现出结构老化、青黄不接的现象。
(四)人才培养开发机制亟需完善。一是部分用人单位出于观念和效益等原因,存在重使用轻培养的现象,引进的青年人才日常从事的多为事务性或技术性不强的工作,导致专业能力提升不快,成长空间受限。二是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保障措施、科学有序流动等方面的工作机制不够完善,如有的事业单位还存在职称评定论资排辈、指标偏少和评聘分离等突出问题,事业单位的优秀管理人员很难流动到党政机关。三是在收入分配上,还不能把人才体现出的价值与贡献与其收入很好的结合起来,使得人才没有发挥其能力的动力,造成人才缺乏与闲置并存,难以充分发挥人才应有的作用。
四、欠发达地区人才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做好欠发达地区人才工作,既不能好高骛远,也不能妄自菲薄,要以坐不住、等不起、慢不得的紧迫感和危机感,始终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在人才“引、育、管、用”上下功夫、做文章,开辟一条欠发达地区人才高质量发展的成功之路。
(一)聚焦政治引领,落实党管人才基本原则。一是健全党管人才工作机制。坚持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健全由党委书记任组长的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充分发挥组织部门牵头抓总和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的职能作用,进一步调动各行业做人才工作的主动性、创造性,形成职责清晰、分工协作的人才工作合力。二是加强对人才的政治引领。拓展“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活动,激发广大人才爱国之情、报国之志。做好党委联系人才工作,落实走访慰问、休假疗养、健康体检等制度。通过新闻媒体大力宣传优秀人才先进事迹,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社会氛围。对人才在入党、推荐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劳模评选等方面给予积极服务,为党聚才。三是加大人才工作保障投入。健全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提高综合实绩考核中人才工作考核权重,考核结果作为领导班子评优、干部评价的重要依据。每年按不低于上年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的标准设立人才发展专项资金,确保教育、科技支出增长幅度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设立激励人才向基层一线流动专项资金,并建立定期增长机制。
(二)聚焦优化环境,推动打造人才洼地。一是创新人才引进政策。一方面要加强刚性引才,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立足不同行业的特点和需求,实行精准引才、定向引才。扩大卫健、教育等事业单位用人自主权,探索自主决定岗位设置、人员招聘、人才引进的实施办法,推行备案制管理,适当降低引才门槛,拓宽引才渠道。另一方面要加强柔性引才,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不求常在,但求常来”的原则和理念,采用多种方式借脑引智、以才引才,不断畅通渠道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二是提高人才待遇保障。企事业单位选聘的急需紧缺或关键岗位上的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探索实行协议工资、年薪工资、项目工资等灵活多样的分配办法。要加强对人才的关心和帮助,在职称评定和医疗、住房、子女入学等方面提供精准服务,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对做出突出贡献的优秀人才给予表彰奖励。对本地优秀人才也要给予与引进人才同等待遇。三是建好人才创新创业平台。“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创新创业平台是引才、留才、用才的“梧桐树”。要注重发挥创新创业平台在整合创新资源、培育创新主体、提升创新服务等方面的功能,打造更多高效能、高级别的“人才超市”“众创空间”,吸引人才入驻创新创业。鼓励企业加大与高校院所的联系,通过提供技术顾问、共办研究室,建立院士工作站等方式推动产学研合作,促进企业转型升级发展。
(三)聚焦机制创新,激发各类人才活力。一是完善人才培养开发机制。建立以用人单位为主体、学校教育与实践锻炼相结合,政府推动与社会支持相结合的人才培养体系。针对欠发达地区急需紧缺规划、金融、城市管理等专业人才的实际,通过与高校联合办班进行专门培养。针对基层教师、医生等专业技术人才能力提升难的问题,通过结对帮带、外派学习等方式加强业务培训,通过建立名师名医名家工作室等途径加强示范带动,推动整体队伍能力素质的提升。二是健全人才合理流动机制。健全“三支一扶”、农村特岗教师、到村任职大学生等人才合理流动机制,畅通优秀人才的就业渠道,留住基层优秀人才。疏通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人才相互流动机制,盘活人力资源,激发人才活力。健全人才向基层一线流动机制,提高农村基层和艰苦边远地区人才的津贴标准,在工资、职务、职称等方面实行倾斜政策。三是完善人才评价发现机制。建立以岗位职责要求为基础,以品德、能力、业绩为导向的人才评价发现机制,克服唯学历、资历、论文等倾向,完善人才评价标准,注重依据实践和贡献评价人才。改进人才评价方式,既突出用人单位评价人才的主体作用,也要注重发挥业内专家在标准制定及评审工作中的作用,增强评价结果的公信力。
上一篇:青年读书活动发言稿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