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人教版语文下册教案(精选30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三年级人教版语文下册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能在读中悟出故事的寓意:做事不可急于求成;对意外的收获不要存有侥幸心理。
3、能把故事讲给别人听。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寓意。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自主识字
(一)、 激情引趣,导入新课
1、同学们,我们学过不少寓言故事,还记得有哪些呢?(学生说)这些寓言故事简短有趣,都能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
2、观察谈话:出示《揠苗助长》插图,启发谈话:你们知道这个故事吗?谁能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通过这两则寓言,我们会明白一个什么道理呢?这节课我们先来学习,(引出课题)《揠苗助长》
3、解题引入:同学们,你们听过寓言故事吗?(学生交流)。教师介绍:寓言和童话、记叙文一样,是一种文章体裁,它往往借一个虚构的小故事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寓”寄托包含的意思,寓言就是说话包含着某种意思。“则”在这里是一个量词,表示条数。“二则”就是二条。
1、画出生字词。
2、讲讲大致内容。
(一个种田的人想出了一个让禾苗长得快的办法,他跑到田里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最后,他的禾苗全枯死了。)
二、合作交流
1、出示生字。
2、自由拼读。
3、组成小组自行解决读音问题。
4、拼读音注意点:
寓、焦、喘
5、出示带有生字的'句子读一读,要求读正确、流利。
三、品读领悟
1、读题思考:读了课题你们想到了什么?相机教学“揠”字的读音和意思,“长”在这里读“zhang"。
2、出示课件或录像资料,变“话”为“画”,引导学生观看,细致了解故事内容。
3、自读课文。轻声朗读课文,找出并读准生字、新词。利用用工具书理解不懂的词语,同桌互相讨论。
4、全班交流生字词语的识记。教师充分鼓励学生交流识字记字的方法。适时地强调重点字词。
5、指导读第一自然段:启发学生思考:种田人为什么要帮助禾苗生长?种田人巴望自己的禾苗长得快些,而禾苗长得如此之慢,他的心情怎样呢?在学生交流体验的基础上,理解“巴望”一词,教师指导学生读出焦急和自言自语的语气。
指导读第二自然段:启发学生思考:种田人想出了什么办法帮助禾苗生长呢?他又是怎样做得?理解“终于,筋疲力尽”的意思。指导学生读出“焦急而又疲惫”的感觉。
引导学生从农夫的自信的语言和最终的结果中,体会当时人物的心情和表现。在感情朗读的基础上,重点引导学生弄清,结果为什么是这样?初步体会寓意。
四、巩固延伸
启发学生思考:读了这则寓言明白了什么道理?
生活中有过类似的事情吗?
今后我们应该怎样做?
引发学生讨论,教师相机点拨,抽象出寓意。
1、出示“我会写”中的“焦、费、望、算”。引导学生观察这几个字在结构和笔画上的特征,交流观察的收获,教师适当强调。如:“焦”的上面,右边是四横,不要写成“住”;“算”字中间是“目”不是“日”。“费”字上面的是“弗”,要先写“弓”字;“望”字上面左半部的“亡”字的最后一笔有变化。
2、教师范写难点字,边写边强调重点笔画的书写。
3、学生自主练写,写后互相评议。写得不好的多写几个。
五、板书设计:
揠苗助长
巴望 终于 结果
做事不能急于求成
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篇2
学习目标:
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各国儿童的团结友爱,感受诗歌的快乐氛围。(难点)
一、自主学习
1、听写生词:
红彤彤 晚霞 陪伴 睡梦 趁着 浪花
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二、合作探究
1、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种方式学习1、2小节,思考:一天中太阳为大家做了哪些好事?
2、展开想象,太阳还可能做哪些好事呢?根据提示,创编一两句小诗。出示:
一天中太阳做了多少好事:
她 ……
3、引读3、4小节,想想太阳到别的国家会做什么?
她也会把金光 ,
她也会把小树 ,
她也会陪着小朋友 ,
她还会 ……
三、课堂小结
太阳是我们的,更是 !
四、拓展延伸
想象写话:
我想对别的国家里的小朋友说:“ 。”
五、课堂检测
1、填上合适的词语。
( )的`晚霞 ( )的鲜花 ( )的小树
( )的大海 ( )的浪花 ( )的太阳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一天中太阳做了多少好事:
她把( ),
她把( );
她陪着( ),
看他们( )……
六、课后反思
一、看拼音写词语。
qī hēi bí zi shuāi dǎo chéng zhèn
( )( ) ( ) ( )
二、比一比,再组词。
竖( ) 胆( ) 踪( ) 换( ) 摊( )
坚( ) 担( ) 棕( ) 唤( ) 滩( )
三、填量词。
一( )红旗 一( )巨石 一( )小镇
一( )商店 一( )面包 一( )鲜花
四、选择正确读音。
1、我把它系(jì xì)在筏子上。
2、他冲(chōng chng)我竖起大拇指。
3、我向老板说明了自己的处(chù chǔ)境。
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认识“牧”、“骑”、“振”、“樾”等字。
2、理解古诗意思,并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首诗。
3、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观察的兴趣。
教学重点:
理解古诗意思。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具准备:
生字生词卡片、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瞧!夏天是山村最美的季节。天空那么蓝;远处是青青树林,池塘边,柳树上的嫩叶,象刚洗刷过似的。一幅动人的画面印入了我们的眼帘。
2、看图了解诗意
A、谁能把你所看到的说说给大家听听?(指名说图意)
B、师概括诗意:夏季的一天,一个年少的牧童悠然自得地骑在黄牛背上,唱着山歌在山间小路上行进。那嘹亮的歌声在树林中回荡。忽然他听到了知了的.叫声,就马上停止了歌唱,跳下牛背,站在那儿一动不动。
3、介绍作者
A、这动人的画面不仅咱们看到了,一位清代的诗人也看到了,他的名字叫袁枚。
B、当他看到这动人的情景,就提笔将自己所看到的写成了一首小诗《所见》。
C、师范读全诗。
二、初读古诗
1、自由读诗歌,读准生字字音。
2、采取指名读,全班通读等多种方式检查读的情况。
3、指名学生朗读全诗。
4、学生自读诗文,质疑问难
欲:在诗中的意思是“想要”。
樾:“树阴”的意思。“林樾”是指茂密的树林。
鸣:“叫”的意思。
捕:“捉”的意思。
三、精读古诗
1、读第一、二句。
(1)说说你读懂了什么?(放牛的孩子,骑在牛背上。他响亮的歌声在茂密的树林中振荡。)
(2)指导学生带着愉快的心情读全句,边读边想牧童骑牛唱歌的情景。
(3)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当时的情景。
2、读第三、四句。
(1)读第三、四句。牧童在干什么?(观察他的表情。)
(2)牧童怎么知道树上有知了?(学生找到“鸣”字。)
(3)读到这里,你觉得牧童是个什么样的小孩?(活泼,顽皮,机敏,愉快,可爱……)
(4)牧童捉到蝉了吗?编一个故事,讲给大家听。
3、自由读,边读边体会诗的意思。
4、大声朗读,想象诗人当时所见到的情景。
5、背诵全诗。
板书设计:
所见
骑黄牛
牧童歌振林聪明可爱
欲捕蝉
闭口立
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 学会7个字及其组成的词语,认识7个字。
2、 学习文中出现的比喻句,了解设问句和反问句。
3、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理解课文,体会作者说的“一股特别劲儿”中蕴含的坚韧、顽强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1、 学习课文中出现的比喻句,了解设问句和反问句。
2、 通过朗读感受山茶花的美和“一股特别的劲儿”。
课前准备 :
1、 山茶花的课件 。
2、 组织学生收集查找山茶花的资料并在课前感知写山茶花的古诗。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检查预习 导入新课
同学们,昨天布置你们预习19《山茶花》,有信心接受老师的检查吗?这里有两组词语,谁勇敢地读一读?
(课件出示第一组词语:排列有致 潇洒舒展 特别劲儿)(强调致、舒是翘舌音 劲儿是儿化音)
(课件出示第二组:晶莹的水花 碧绿的清潭 粉红的轻纱)
同学们,我们的语言很神奇,一个简单的词语就能构成一幅优美的画面,不信,听老师读,你的脑海里就会浮现出一些美妙的画面。(师轻缓地、富有感情地读这三个词语。)说说你们看到了什么?
脑海里有画面,读出来味就格外足,情也就格外浓。按着这种方法,试着边读便想象画面。(生试着读)
这三个词串之间有联系吗?(没有)同学们,知道吗,有一种花把这三种事物串联在了一起,这是一种什么花呢?
山茶花。(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 整体感悟山茶花的美
1、师:山茶花把这三种美丽的画面连在一起了,看来,山茶花有它的独特之处。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读完后说说山茶花是一种什么样的花?
(课件出示句子:山茶花是一种( )的花。)
2、生自由读课。
3、指名交流。
山茶花是一种(美丽)的花。
山茶花是一种(特别)的花。
三、品读课文,体会山茶花的美。
1、的确,课文中有很多地方提到了“美”字,现在,请大家再浏览课文,找出课文中含有“美”字的句子,美美地读一读。
真是美极了!
山茶花的花形也美。
即使闭上眼,你也会感受到美啊,美啊……
山茶花为什么这样美?
下了那么大功夫,花了那么大力气,开出的花怎能不美呢?
2、作者从哪些方面具体些山茶花的美的?
(1)学生读文,勾画。
(2)师生交流:
花色美:
A、一朵花上甚至也颜色不同,那真叫绝!
你能将句子中的“绝”换个词吗?(那真叫美。那真叫与众不同。那真叫好。那真叫棒。)
师小结:美呀、好呀,都不错,但 “绝”字更妙,它代表的是山茶花一株树上多种颜色,这是的啊,这个“绝”用得多传神啊!
指导朗读
这么多的花色,而且一树多色,多么与众不同啊!课文着重描写了哪几种颜色的山茶花呢?
B、 山茶花的白,那是怎样的白啊!像高山飞瀑溅出的水花一样晶莹。
山茶花与“晶莹的水花”有什么联系? 出示课件,指导朗读
C、那墨茶,仿佛一汪碧绿的清潭,带着波光,又带着阳光。
墨茶是一种什么颜色的茶?墨绿色,绿得发黑的一种颜色。出示课件,指导朗读
D、粉红的呢?那是织女用朝霞和白云织成的轻纱。
因为粉茶红白相间,作者联想到—— 那是织女用朝霞与白云织成的轻纱。出示课件,指导朗读
师生合作读。
美得如此叫人联想翩翩的山茶花,怎不是一种特别的花?想看看它们吗?(课件出示山茶花的图片)
E、还有那么多颜色的山茶花,作者没有写,它等着我们来想象呢,请大家仿照书上的写法,学着说一说你喜欢的'山茶花的颜色。喜欢哪一朵种颜色就说哪一种。指名说。
交流反馈。
花形美:
A、有单瓣的,也有重瓣的,有叠成六角形或八角形的,大小疏密排列有致,潇洒而舒展。
课件出示:山茶花的花形有( ),也有( ),有叠成( ),也有叠成( ),还有( )
还有什么形状的?课文没写,你能接着说吗?
圆形的。
五角形的。
锯齿形的……
(3)是呀,它的花形这么多,多特别。难怪作者说:“即使闭上眼……”(生接着读)
看来山茶花的美深深映入了作者的心海里,刻入了作者的脑海里。让我们再次来欣赏这多姿多彩的山茶花吧,尽情地朗读这如诗如画的语句吧。(课件图片变换,配乐朗读)
四、课堂作业
板书设计: 19、山茶花
花色美—— 像 仿佛 是
花形美—— 大小疏密排列有致
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篇5
学习目标:
1、会认2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
2、正确读写“红彤彤、晚霞、睡梦”等词语。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一、自主学习
1、自由读诗歌,要求读准字音,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把诗歌读通顺。
2、同桌之间互读课文,共同正音。
3、检查识字情况,指名读词语。
红彤彤 晚霞 睡梦 陪伴 趁着 浪花
4、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 )( )( )( )( )( )
红彤彤 晚霞 睡梦 陪伴 趁着 浪花
二、合作探究
1、自主识字。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记生字。
(2)学生交流自己的识字方法,鼓励有创意的'识字方法。
2、认真观察今天要写的生字,说说我们在写这些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3、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这首诗歌一共 个小节,运用 的修辞手法,讲了一天中太阳为 、 、 做好事,告诉我们:太阳是 。
4、你最喜欢诗歌中哪一句,为什么?
三、课堂小结
我会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歌!
四、课堂检测
1、拼一拼,写一写。
wǎn xiá xiān yàn shuì mèng chèn zhe péi bàn
( ) ( ) ( ) ( ) ( )
2、比一比,组词语。
洒( ) 霞( )陪( )扬( )盼( )
酒( ) 霜( )培( )杨( )纷( )
3、样子写词语
红(彤彤)
绿( ) 黑( ) 亮( )
黄( ) 金( ) 白( )
五、课后反思
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篇6
一、教材分析
《燕子专列》这是一篇人文情景较浓的文章,课文讲述的是和燕子有关的感人的故事,有一年春天,欧洲瑞士气温骤降,风雪不止。这时,从南方飞回北方的燕子经过瑞士,因找不到食物,饥寒交迫,面临死亡的危险,瑞士政府得知这情况后,呼吁人们寻找冻僵的燕子,将他们送到车站,并用带有空调的列车将这些燕子送到温暖的地方。这个故事表现了人类对鸟儿博大的爱心,呼吁人们要保护动物。
二、设计理念
在本课教学中,我采用创设情景、朗读品味、想象体验等方法,以情感为纽带,让学生入情入境,直接触摸文本,直奔重点词句,通过多层次、多形式地读,感受燕子的遭遇,品味文本蕴含的情感,并随着教学过程的推进动情、移情、抒情,使学生得以受到情感的熏陶。
三、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孩子们对新鲜事物都充满了好奇,相信他们刚接触到课文的`题目肯定充满了疑问和好奇。他们当中或许大部分和贝蒂一样,关心喜爱小动物,因此读着这篇文章时肯定有很多感触。这篇文章就为孩子们创设了一个广阔的学习环境,让学生通过对语言文字的品味、欣赏、感悟,体会对动物的深深爱意。
四、课时安排
2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欧洲、瑞士、舒适”等16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体会恶劣气候和环境给燕子带来的麻烦。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为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并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增强保护环境、爱护鸟类的意识。
2.教学难点为体会恶劣气候、环境给燕子带来的麻烦。
三、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提出问题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结识了“翠鸟”,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问候下老朋友,板书:燕子。
2.课件出示燕子图片,说说你对燕子的了解。
预设:生可能会从以下几方面说自己对燕子的了解,燕子是候鸟;燕子的生活习性;燕子的外形特点等。
3.补充课题,齐读课题。读了课文的题目后有什么想问的吗?学生质疑:什么叫专列?燕子会飞,为什么还要用列车送?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对第二学段的阅读提出这样的要求: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根据课题提问,一方面紧扣了本文课题的特点,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也能够教给学生抓住课题质疑的学习方法。
(二)初读课文,教学字词
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
(1)借助拼音读准文中的新字。
(2)努力把课文读正确,圈出不理解的字词。
2.检查预习,认读词语。
舒适 启程 疲劳 料峭 覆盖 救护 车厢 濒临 死亡
欧洲 瑞士 特殊 长途跋涉 气温骤降
【设计意图】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这里对学生的自学情况进行检查,有利于促进学生预习课文的良好习惯的养成。
3.指导书写生字。
(1)学生观察,发现“洲、瑞、殊、骤、涉”都是左右结构的字,并且左窄右宽。
(2)重点指导书写“骤”和“涉”。
骤:让学生明白笔画较多的字各部分要写得紧凑些。同时,如果一个字有两个捺,书写时其中一个一般要变成点。然后复习学过的字“送、这、迟、欢、食”等进一步巩固。
涉: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发现这个字书写时不要多加一点。
(3)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设计意图】生字书写的指导并不是一味的给予,而是通过巧妙分类,引导学生发现规律,掌握书写的方法。教师在巡视过程中对学生的写字姿势进行指导,有利于学生良好书写习惯的养成。分散指导书写,能够有效降低难度。
(三)再读课文,读中感悟
1.再读课文,思考刚刚提出的问题:燕子会飞,为什么还要用列车送?
2.在学生自主读书、思考的基础上同桌讨论。
3.全班交流,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语句简洁解疑。
4.将学生寻找出来的原因浓缩成两个字:麻烦。
引出第二自然段,课件出示,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这段话,思考:课文主要写了燕子遇到了哪些麻烦?
交流:天气恶劣;非常疲劳;昆虫被冻死。
出示句子:当地气温骤降,风雪不止,几乎所有的昆虫都被冻死了。燕子经过长途跋涉,已经非常疲劳,再加上找不到食物,饥寒交迫,濒临死亡。
(1)学生比较体会,比较“骤降”“下降”“降低”三个词在表达效果、表达作用上的区别;想象“风雪不止、所有、几乎”等词描述的恶劣情景,体会这样恶劣的天气给燕子飞行造成的困难。
(2))体会“长途跋涉”。
课件出示图片文字:每年的九月份,成千上万的燕子就要开始出发到南方去过冬了。一路上,它们要飞越非洲大陆、阿尔卑斯山脉、撒哈拉沙漠,行程有五千多公里,每天基本上要飞一百多公里。
(3)体会“饥寒交迫”。
燕子飞了这么远的路,昆虫又被冻死了,小燕子们会怎么样?此时此刻,你是什么心情?
随即出示句子“燕子经过长途跋涉,已经非常疲劳,再加上找不到食物,饥寒交迫,濒临死亡。”将自己的心情融入句子中,进行朗读体会。(个别读,齐读。)
4.瑞士政府知道了这个情况,决定用火车把燕子送到温暖的地方。这是一列什么样的火车?再读课文,体会瑞士政府对燕子的关爱。板书:关爱。
5.再读句子,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政府?课件出示有关瑞士政府课外资料。
【设计意图】这样设计有机地将前后文的学习联系了起来,通过对重点词语的理解,能够让学生更进一步体会到瑞士政府对燕子的关爱。
四、板书设计
燕子专列
天气恶劣 瑞士政府 专列接送 关爱
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篇7
一、学习目标
1.认识“陡、链”等6个生字。会写“爬、峰”等11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峰顶、似乎、忽然”等12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读好对话,读出不同人物的语气和心情。
3.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我”和老爷爷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坚定信心战胜困难的过程。
4.懂得善于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培养学生从小不怕困难、奋发向上的品格。
二、教学重、难点:
1.通过对词句的理解,弄清“我”登天都峰后的思想变化。
2.读懂课文结尾的一句话。
三、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
2.教学挂图。
3.收集有关黄山天都峰的VCD、图片、文字介绍等。
四.教法设计:
边读边想法。
五.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了解课文大意。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揭题导入
1.初步了解天都峰及“鲫鱼背”
看天都峰的风光片或图片,由学生展示自己找到的天都峰的资料并作介绍。说说“鲫鱼背”名称的来历。
2.导语激情,揭示课题
天都峰是如此的高,如此的险,登山的小路像天梯似的挂在陡峭的山岩上,使许多游客望而生畏,能够登上山顶的人,真可称得上是“勇士”了!我们认真地阅读课文,勇攀高峰,一定觉得大有收获。让我们一起去“爬天都峰”吧。(出示课题,齐读课题)
二、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如:自由朗读、圈点生字,同桌互听互读等。要求把字音读正确,把课文读通顺。
自学生字,读准字音,想办法记住字形。
检查生字词自学情况。
小组内拿出生字、词语卡片,互相认读、正音。
全班开火车赛读,比一比哪一组读得既响亮又准确。
小组交流各自学习生字、巧记字形的方法。
推选读得好的同学当小老师,领读生字词
三.再读课文,了解大意
边读边想,简要回答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暑假里,爸爸带我去爬天都峰,“我”与一位素不相识的老爷爷相互鼓励一起登上天都峰。)
四、识记字形,指导书写
1.认读要求写的11个字,并分别组词。
2.与熟字比较,识记字形
峰——蜂:“蜜蜂”是昆虫,所以“蜂”是“虫字旁”;“峰”指的是山的尖顶,跟“山”有关,所以是“山字旁”。
辫——辩、辨:三个字的左右两边都是“辛”,关键要看中间。和言语说话有关的是“辩”;“辨”要用眼睛看,自然要加上“眉毛和眼睛”;“辫”和发丝有关,中间是条“丝”。
3.练习书写。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边读边想,说出“我”和老爷爷是怎样爬上天都峰的。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生朗读课文。
2.师引导:作者写爬天都峰,为什么要用“爬”而不用“登”字?
讨论后使学生明白:因为天都峰高而陡,用“爬”更能准确反映出登山的费力、艰难。
2.(出示天都峰的多媒体画面)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想象,把文中的话变成自己脑中的“画”。
学生练读后指名交流、教师评议,引导学生感受天都峰的险峻挺拔、高不可攀、令人生畏。
二、深入读议,体会我们互相鼓励爬上峰顶
1.在爬山之前,望着又高又陡的`天都峰,“我”心里是怎么想的?默读课文,圈点勾画,想想从哪些词语、句子中看出“我”有害怕畏惧的心理。
指名交流,出示并指导读好问句“我爬得上去吗?”、感叹句“真叫人发颤!”以及语气词“啊”“哩”等,读中体会“我”缺乏自信、畏惧退缩的心理。
2.结果“我”爬上峰顶了吗?自由读文。
3.生根据课文内容质疑
师筛选出问题:“我”看到了什么从而下定决心爬上峰顶呢?他们是怎样爬的,他们爬上去了吗?他们为什么能爬上去呢?
4、读读议议,释疑。
a. .“我”和老爷爷的第一次对话。他们所说的话中都带有一个“也”字,经过讨论,让学生体会到:天都峰这么高,又这么陡,你年纪这么小(这么大)怎么也来爬呀,表面上是双方都有怀疑,其实是对双方表示敬慕,说明这一老一小都有不怕困难,勇于攀登的精神。弄懂句意后,教师可再让学生讨论这两句对话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读出来,并指名做朗读练习。读出示第4段重点句,引导学生深入讨论交流,从中感受到“我”受老爷爷爬山鼓励而下定决心爬上峰顶的内心活动。
b.我们是怎样爬天都峰的?读句子找出重点词语加以体会。
自由读6、7自然段,画出描写爬山动作的词语。
学生读书圈划。
课文中用“奋力”“一会儿……一会儿”“手脚并用”“爬呀爬”“终于”等词语,既突出了爬天都峰的艰难,又表现了他们不怕困难的勇气。
引读第7段,从“终于”二字上体会爬得辛苦、上山后的喜悦。明白他俩始终相互鼓励,老爷爷也是受到“我”的勇气鼓励爬上峰顶的。指导朗读。
C.“我”和老爷爷的第二次对话。思考讨论:“我”和老爷爷为什么互相道谢?在讨论中应让学生注意到两个人的话中都有“勇气”一词。让学生认识到一个人只要有决心,有勇气,再大的困难也可以克服。
三、总结课文,联系生活、实际谈感受
1.读爸爸的话,讨论:“汲取”是什么意思,“我”和老爷爷是怎样互相“汲取”力量的?
2.你从“爸爸”所说的话中懂得了什么道理?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收获。
教师评点:在人与人相处中,要相互学习,相互鼓励,共同进步,不管多大的困难也能克服。
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学会10个字,认识7个字。查字典,结合上下文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了解齐白石的画的特点,感受齐白石画中美好的世界。
教学重点:了解齐白石的画的特点,理解一些重点词句的意思。
教学难点:感受齐白石的画反映出来的美丽世界,感受齐白石对生活的热爱。
课前准备:了解齐白石,收集齐白石的作品图片,预习课文。
教学课时:二课时
第一课时(略)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理清文章脉络,学习课文1、2、3自然段。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读懂课文4——7自然段内容,了解齐白石的画的特点,理解“生动亲切”、“微不足道”、“深长的意义”等重点词句的意思。
2.学习抓关键词、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的方法。
3.感受齐白石画中的美好世界,感受齐白石对劳动、对生活的热爱,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读懂课文4——7自然段内容,了解齐白石的画的特点,理解“生动亲切”、“微不足道”、“深长的意义”等重点词句的意思。
教学难点:感受齐白石画中的美好世界,感受齐白石对劳动、对生活的热爱。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齐读课题。
2.复习生词:想看看齐白石画了些什么么?读出密码就能看到。(CAI出示生词:、贫困、经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微不足道、欣欣向荣。学生每读准一个就出示一幅齐白石的画作)指名读后全班齐读。
3.自由读课文,回顾全文主要内容:用复习的生词串起来介绍齐白石。(CAI出示填空,自由读书,同桌交流后指名答)
齐白石是我国()的画家。他出生在一个()的乡村。童年这一段(),丰富了他的农村生活经验,成为他的绘画源泉。他画我们生活中()的事物,他的画让我们感受到生命的(),生活的幸福美好。
4.明确本课学习要求:齐白石的画与众不同,今天咱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他的画的特点。
二、品读课文4——6自然段。
1.课文中哪个自然段给我们具体介绍了齐白石的的几幅画?指名读第4自然段,其他同学找一找介绍了哪几幅画?指名答。
(1)你最喜欢哪一幅画?喜欢它什么?小组交流后指名答。重点指导:
A.感受小鸡争夺蚯蚓的乐趣,指导读。
B.想象蝌蚪嬉戏时的快乐,指导读。
C.欣赏蝗虫美好、灵动,感受劳动气息,指导读。
D.感悟小虾的栩栩如生、齐白石绘画技艺的高超,指导读。
(2)根据学生喜好分角色读小鸡、蝌蚪、蝗虫、小虾的句子。
(3)引导理解:生动亲切。
A.齐白石的画真让人感到——(引导学生从书上找词接答:生动亲切板书:生动亲切){学法指导:抓关键词}
B.他怎么能把这些画画得那样生动亲切呢?这和什么有关?(引导联系上下文理解){学法指导:联系上下文}
C.在齐白石的眼里,画就是生活,生活就是画,难怪作者说——指导读句子“如果没有……生动亲切的。”
(4)让我们美美地读一读,感受齐白石画中的美妙。(齐读第4自然段)
2.在这个美丽的世界,齐白石还画了哪些事物呢?默读课文5、6自然段,勾画。
(1)指名答。(出示相关句子)
(2)齐白石画的这些东西和什么有关?(引导说出与生活、劳动有关)
(3)那他怎么想到要画这些呢?(体会齐白石对劳动、对生活的热爱,板书:热爱生活)指导读句子。
(4)齐白石画的这些都是生活中不起眼的东西,不起眼的东西叫什么?(理解:微不足道。出示相关句子)正是这些微不足道的.事物,透过齐白石的笔却有了深长的意义。这深长的意义正是齐白石对劳动、对生活的——(生接)热爱。指导读句子。
(5)对比原有中国画和齐白石的画,体会“清雅孤高”和“民间的活泼精神”。
A.其他名家都画些什么呢?我们再来对比欣赏一下。(出示名家画作)你能说说这些画和齐白石的画有什么区别么?
B.用书上的哪个词能概括这些名家画作的特点?(清雅孤高)而齐白石的画就显得怎样?(更具有民间的活泼精神)
C.难怪作者说——(出示句子,生齐读)中国画原有的清雅孤高的面貌,经过他这一改,就变得更具有民间的活泼精神了。(板书:民间活泼精神)
(6)让我们一起来感受齐白石对生活的热爱。教师引读,生接读5、6自然段。
三、总结全文,升华情感,拓展延伸
1.让我们走进齐白石画中的美丽世界。(欣赏齐白石的画作)把你们的评价送给齐白石吧!(齐读第7自然段)
2.看板书小结本课所学知识:齐白石的画确实与众不同,他的画不仅(生接答)生动亲切,而且富有(生接答)民间活泼精神,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
3.还想看看齐白石画了哪些有趣的东西么?(出示画作)请你选一幅你喜欢的画,仿照课文第四自然段用一两句简单的话来形容它们。
4.出示课文最后一句话,引导齐读
5.延伸课后:生活多么美好啊,只要我们像齐白石一样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有一颗充满爱的心灵,就会收获无穷的快乐。请同学们课后把你们的收获记录下来吧!
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篇9
学习目标
1.认识“坝、傣”等5个生字。会写“坪、坝”等12个字。能正确读写“坪坝、穿戴、打扮”等19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这所民族小学的喜爱之情。
3.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课文,抄写描写窗外安静情景的句子。
课前准备
1.课前发动学生搜集有关我国少数民族服饰和风情的图片、文字资料。
2.具有云贵地区少数民族特色的音乐磁带或CD碟片。
3.词语卡片。
第一课时
1.展示自己找到的有关图片,介绍自己了解的少数民族的情况。
学生展示介绍,教师提示学生着重介绍少数民族的服饰特征、生活习俗。
2.教师利用课后资料袋中的图片,补充介绍课文中涉及的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等少数民族的情况。
二.揭示课题,范读课文。
1.在我国西南边疆地区,有好多民族聚居在一起,共同生活,和睦相处。不同民族的孩子们也在一所学校共同学习。就有这样的一所民族小学,大家愿意不愿意去参观一下?
2.板书课题:我们的民族小学。
3.教师配乐范读。
三.自学生字新词,试读课文。
1.这所民族小学美不美?大家肯定想亲自去走一趟,转一圈。请你自己试着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生字根据注音拼读一下,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
2.学生试读。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
教师相机出示每小节中带生字的新词,正音、巩固。学生感到陌生的词语也该提示。
四.分组朗读,组间比赛
1.分小组朗读,每组读一自然段,各组练习。
2.各组练习后进行比赛。
五.巩固字、词,指导写词。
1、指名读生字,新词。
2、指导书写课后田字格中的字。
a.着重分析指导“戴、蝴、蝶、雀、舞”。并且黑板上田字格中示范。
“戴”,半包围结构,右上包左下,注意各部分位置,相互要结合紧凑。
“蝴”左中右结构,相互要靠近些。
“蝶”字要注意右旁的构成。
“雀”字“小”字下边的撇(丿)要长些。
“舞”字中间四竖要写短小、靠拢些,第三横要长些,整个字第十三画是撇折。
b.学生写字。
3.抄写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的词语。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1.指名朗读生字、新词,检查生字、新词掌握情况。
2.导入:通过上一课的学习,我们已经感受到了民族小学的美。这一课我们要急需朗读感悟,我们会进一步地发现民族小学的美和课文的美。
二.分段读议,加深感悟
1.第一自然段
a.请各自轻声读第一段,想一想读着这部分课文,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b.学生读后交流。
可引导学生从上学路上的景色、不同民族学生的服饰、到校后的活动等方面想象、讲述。
c.大家一边在头脑中展开想象一边朗读就能读得更入情入境,谁来读一读?
教师评点后再指名练习。
d.配乐朗读这一段。
2.第二、三自然段。
a.“当,当当!当,当当!”大青树上的钟声敲响了,民族学校的学生开始上课了。请各自轻声朗读第二、三自然段,想象一下民族小学的孩子是怎样上课学习的,说说你是怎么知道的。
b.学生各自读课文,然后交流。
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自己认真上课的情况想象补充,譬如:大家专心听讲,窗外有猴子蹦来跳去都不去张望;大家积极开动脑筋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小手举得高高的;读书时整齐响亮,声音抑扬顿挫……
c.如果你是一棵小树、一只小鸟、蝴蝶或者一只猴子,看到小朋友们学习这么认真,课文朗读得这么动听,你会怎么做?
引导学生转换角色,入境体悟窗外的安静,体会仿佛是周围的花草鸟虫猴子都被教室里优美的读书声吸引,静静地欣赏,不忍打搅。
反复朗读这几句话。
d.下课了,小朋友做些什么?操场会是怎么的一幅情景?想象描述。朗读有关句子。
4.第四自然段。
a.这所民族小学留给你什么印象?交流感受。
b.我们参观了这所民族小学,了解了他们上学、上课学习、下课活动的.情景,多么美丽的民族小学,多么可爱的学生!参观结束了,让我们说上几句道别的话。
c.抒情地齐读这一自然段。
三.感情朗读,比赛背诵
1.课文写得很美,你喜欢哪一部分?请你有感情地朗读一下。
2.把你喜欢的部分背下来,看谁先背出来。
四.抄写句子,加强积累
把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抄在作业本上。
五.综合性学习
你们的课余生活是怎么安排的?让我们把每天的课余生活记录下来。可以用日记的方式来记,也可以用列表格的方式来记,以后我们再来交流。
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篇10
教学目标:
1.喜欢阅读课外神话传说故事,并能清楚地讲给别人听,主动交流听后的感想,养成认真倾听的习惯,提高口语表达的能力。
2.学习神话传说中大胆神奇的想象,写一篇习作畅想“我会变”。
3.养成自觉区别形近字的好习惯,并且在自我发现中培养探究意识。
4.积累成语、歇后语,培养积累语言的兴趣和习惯。
课前准备:
收集歇后语、成语故事、神话传说故事等。
口语交际
一、谈话导入
最近在语文课上我们阅读了许多神话传说故事,我想同学们课外也读了不少这类故事,今天我们以小组为单位举行一个故事会。
二、分组讲故事
1.交代讲故事、听故事的要求。
讲的同学要把故事内容讲清楚、明白;听的同学要认真听,听讲完后评一评。各小组选出本组“故事大王”1~2名。
2.各小组内学生试讲,教师巡视,进行个别指导。
三、全班交流
1.各组汇报本组评选出的“故事大王”名单,大家掌声祝贺。
2.荣获“故事大王”称号的同学非常荣幸,“故事大王”们肯定愿意让更多的同学听到你的精彩故事。哪位“故事大王”先给全班同学讲?
四、共同评议讲述情况。
如内容是否讲清楚、情节是否完整、仪态是否自然大方、语言是否流利、有声有色等等。
五、学生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想请同学们来总结。在总结时,你可以表扬表现最出色的,也可以夸奖进步最大的;可以谈谈你的感受,也可以说说你的心得,也可以发表一下你的希望、设想和创意……每组请一名同学做总结。
习作训练
主题:编故事——假如我会变
一、明确要求:
围绕“假如我会变”这个话题,进行大胆的想象,如果你会变,你会变成什么?把自己的想象变成一个故事。
二、习作指导:
1、展开想象的翅膀,围绕“假如我会变”,大胆想象。
2、和同学分享自己的想象,把自己的想象讲给同学听。
三、自由习作:把自己的想象编成一个吸引人的故事写下来。
四、例文欣赏,吸取营养。
五、修改初稿。
六、课外拓展。把写好的习作读给爸爸、妈妈听,根据他们的`意见认真修改自己的习作。
例文1:假如我是善良女神
假如我是一位善良女神,我会让世界充满爱。我会让盲人们重新看到这美丽新世界,看到红的花,绿的草,看到他们从未看到的景象;我会让没有小伙伴的孩子变的快乐,我愿陪在他们的身边,与他们一起嬉戏、玩耍;我会让伤心的人们,变得快乐、幸福,让他们忘记昨天的悲伤,让他们对未来充满信心与希望。
我的邻居就是一位需要帮助的人。他的父亲去世了,只有他和母亲相依为命,母亲又得了重病。家庭的生活的重担,就压在了他那双稚嫩的肩膀上,他只能凭着打工挣钱,成天是早出晚归,才能勉强维持下去,他不能像别的孩子那样上学,玩耍。整天累得筋疲力尽,可是见到妈妈还要装出一副快乐的样子,他多么希望妈妈的病快些好啊,自己也可以像同龄人那样生活……这孩子真可怜,如果我是善良女神,我会伸出援助之手,帮助他们母子俩。让他的妈妈快点好起来,让他和别的孩子一样幸福起来……
假如我是一位善良女神,我会让这世界变得更加温馨、可爱;我会让所有的人都健康快乐地生活;让人间充满真、善、美!
思路剖析:这是一篇想象作文,小作者把自己想象成为一位有超凡能力的善良女神,帮助盲人、孩子、身边的一切有困难的人,特别是举例来反映自己对不幸者的同情与关爱。语言优美,情真义切!
例文2:我变成了一只小蝴蝶
一天早上醒来,我发现我长了两对翅膀。我好奇地挥动着翅膀,咦?我的脚怎么离开了地面,而且越升越高,我再一使劲,啊!我飞起来了!
我飞到一个大海边,从平静的海面上看到了自己的倒影,我变成了一只蝴蝶。我飞呀飞,飞到了一朵洁白的小花上。我正要采花粉,忽然,一群淘气的孩子跑过来,他们想要抓住我,我左躲右藏,可还是被一颗小石子打中,从空中掉了下来。他们把我关在一个冰冷的瓶子里,那里没有新鲜的空气,没有美丽的花。我在里面拼命地挣扎着,呼喊着,但是没有用,没有人理我……
我想对人类说,请不要伤害我们了,我是你们的朋友啊!
思路剖析:《我变成了一只蝴蝶》的作者想象自己变成了一只被孩子们捉到的蝴蝶,表达了人与动物要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望。
例文3:假如我是孙悟空
假如我是孙悟空,我会去给贫困地区的孩子变出一些书和文具,建设更多的学校,让没钱上学的孩子都能上学。我还会去干旱地区,叫来龙王,让他下点雨浇灌庄稼,再去边防,造些先进武器,防止敌人侵略。变出更多的高楼大厦,把城市打扮的更美。让森林更多,草原更绿,河水更清,动物生活的环境更美……然后我还要去各个煤矿都装上灾害防御系统,让矿难不再发生。
办完正事我也要去逍遥一下了,先去天上,在月亮床上睡一大觉,再去好莱坞拍电影,展示一下我的七十二变。然后,变点俗的,那就是钱,去肯德基大吃一顿。
我想成为孙悟空,让这些美梦成真。
思路剖析:这是一篇想象作文,想象丰富,写出了孩子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又不失儿童情趣。
例文4:假如我是小鸟
我是小鸟,名字叫海扬,我还有个最好的同伴叫绚丽。我们原本是两只快乐的小鸟,在森林中飞翔歌唱。可是我现在并不快乐,我失去了同伴,被关在一个笼子里,有了观赏和伺候我的主人。
那天我们在森林里快乐地玩耍,忽然我听见了可怕的声音“沙沙”,我熟悉那是猎人的脚步声。我们飞到很远的树上,但我们没想到我们已经是猎人追踪的目标了,一张大网罩住了我们,我们被关到笼子里了,然后被拿到市场上去卖。一个瘦子买了我,今天我就住在这里了,绚丽去了哪里我就不知道了。我住在新主人家里不愁吃不愁喝,可是天天只能在笼子里跳来跳去,失去了自由。
我多么希望自由啊,多么希望能再见绚丽啊!如果不能飞翔,我们还算是鸟吗?
思路剖析:作者以小鸟的视角描写了鸟儿对自由的渴望,呼吁人类保护动物,爱护小鸟,选材比较独特,描写也很生动。
●写作知识
怎么写出“新”故事?
故事之“新”其根本不在于创作技巧的新和选材的新。这两者固然也很重要,但故事作品要“新”,最重要的是观念的新、内涵的新。就是要体现一种时代的精神。有些故事从材料上看写的是过去时代的事,但从中传递的观念和精神却是与时代合拍的。这样的故事就是“新”故事。反之,一些故事虽然以当代为背景,甚至很多情节都涉及了当下流行的一些话题和热点,但由于观念陈旧,仍然只是“旧”故事。因此大家在思考一个故事的主题和切入点时,要多问自己一个问题:这个故事想提供给读者一种怎样的观念和导向?这种观念和内涵是否具有时代意义,而不是新瓶装旧酒。
在故事创作问题上,再和大家交流一个不算新,但很实用的技巧:换位思考。当别人给我们讲一个故事时,我们往往很快就有自己的真实感受:新鲜还是老套,有趣还是乏味,符合逻辑还是胡编乱造。但当我们作为作者在构思故事、创作故事时,却往往丧失了一个普通读者具有的识别能力,编造出很多毫无意义的生硬可笑的情节。所以在创作时,我们要时常提醒自己跳出创作思维,站在读者立场上看问题。有时当你陷入构思较深无法自拔时,不妨把自己的构思说给身边朋友听。他们会帮你指出故事中最大的问题。
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篇11
教材分析:
用自己的眼睛看,脑筋想,用心去体会,创作与大家不一样的东西既是的也是最独特的,更是最有价值和个性的。课文再现了小作者画红马受到老师的充分肯定而喜出望外的情景,极富儿童化的语言,既贴近孩子的生活,通俗易懂,学生一定会很喜欢的。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独立学会要求掌握的10个生字,认识9个生字;学习运用工具书及联系上下文,理解“自由、含苞待放、居然”等词语。
能力目标:初步了解冒号的一般用法。能正确、流利、分角色朗读课文。
情感目标: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在学习、生活中只有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大胆想象、勇于创新,才能体验尝试后的喜悦。
教学重点:
1.注意“帮”的结构;“待”是多音字;
2.能正确、流利、分角色朗读课文。
3.体会文中融洽的师生关系,懂得:只有善于思考,勤于观察,大胆想象,勇于创新,才能体验到尝试后的喜悦。
教学难点:
学习冒号的用法。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准备:课件
第一课时
学习内容:
1.初读课文,认识生字新词,读顺课文,初步了解文章内容。
2.了解小作者的创作过程,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趣。
1.你逛过动物园吗?谁能说说你见到的马有什么特点?
2.你见过红马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篇故事,故事的题目是——
板书并指名读课题——《红马的故事》
3.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想问?
(把学生的问题写在黑板上。)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学法指导:(课件出示)
1.标:标出自然段。
2.记:画出生字、新词及不认识的字词,问一问,记一记。
3.画: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
4.问:不懂的问题。
(二)讨论:
小组长检查自学情况,教师巡视。
1.教师配乐范读
2.学生按自学步骤自学课文
3.检查生字情况
A.出示文中生字的词语,学生自由读,用自己喜欢的颜色在文中圈出,再齐读。
B. 扩词。
含苞待放 滑稽 自由 一片叶瓣 一只苍蝇 一头牛 一匹马
C. 你还能找出这样的词组吗?(一幅画)
(三)师生交流。
1. 课文写的是一件什么事?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2. 课后延伸:边读书边想象并动手画一画小作者的画上画了些什么?
四、写字指导。
1.自主观察“我会写”中的字,说说你的发现:你会用什么方法记住哪个生字?
2.重点师范写以下几个字:故、级、粉、板、事
3.学生练笔,教师巡视指导。
4.展示交流。
强调:左右结构的字不能太分开,“事”字的横要注意有变化。
第二课时
学习内容:
体会文中融洽的师生关系,懂得:只有善于思考,勤于观察,大胆想象,勇于创新,才能体验到尝试后的喜悦。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听写生字,用“事”组词。
二、创设情境,抓住关键词句。
1.平常你最喜欢什么老师上课,为什么?
2.读了红马的故事,说说文中的老师你喜欢吗?为什么?
3.从课文哪些词句中可以看出这位老师不仅你们喜欢,他的学生们更喜欢?
4.喜欢他什么?从哪些词句读出来?
三、朗读指导,读中品文。
1.引导学生读不同的段落,想象不同的心情,试用不同的语气读出来。
2.分小组分角色朗读,读出对老师的喜爱、敬佩、感激,为我大胆创作得到肯定而惊喜、自豪。
四、教学目标:
1.学会l0个字及相关的词语,会认5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体会诗中描绘的巨人形象,感受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激发学生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情感。
重点难点:
1.学会10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在诵读过程中,让学生的情感融入课文所描绘的意境中,感受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言激趣
1.播放课件,在优美的画面和柔和的音乐声中教师范读第1节:“当我一个人坐在草地上,/望着远方连绵的山群,/我总是把我们的大地,/想象成一位和蔼的巨人。”小朋友们,你们想了解大地这位和蔼的巨人吗?那就让我们一起来继续学习课文吧!
2.板书课题:大地巨人读题
二、自主阅读
1、提出学习要求
(1)播放课件:你从诗中哪些语句体会到大地像一位巨人?自由朗读课文的1、3、4节,边读边画出相关语句。
(2)学生自由练读,把找到的诗句大声地读一读。
(3)同座交流各自的体会。
2.按要求自主阅读,教师相机指导。
三、讨论交流,读中感悟
1.指导读第2、3节。
(1)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模样和声音,大地巨人是什么样儿呢?我们来看看作者是怎样把大地想象成巨人的?指名读第2、3自然段。
(2)读完这两节诗以后,你有什么感受?
①根据学生的发言,教师画简笔画,相机指导。出示句子“他起伏的胸肌呈丘陵和盆地”,描放丘陵、盆地等自然风貌图片。这里作者是根据自己的观察和想象到的自然景物打的比方,大地这位巨人体魄多么健壮呀!它起伏的胸肌是丘陵和盆地。
带着自己的.感受读第2节第1句。
②指名读第1节第2句。说说“盖满”可以换成一个什么词?老师指导学生读出大地满眼都是绿色的感觉。
③听,这是什么声音?点击课件,播放风吹过山谷的声音。那是大地在呼吸呢!
④指名读第3节。说说读后自己的感受,相机读词语:胡须茂密
⑤课件出示茂密的森林图片,让学生观察、感受大自然的美丽。
⑥点多名同学赛读。
评价语:“你读出了大地的美丽!”“大地多么宽广!…”“大地真是一位巨人呀……”
⑦配乐朗读第2、3节。
2.指导读第4节
(1)过渡语:同学们读得真好,让我们似乎看到了这位和蔼的巨人,他也做游戏呢!
(1)指名读第4节。说说作者把太阳比作什么?大地巨人的游戏是什么?(日升日落)
(3)指名运用手势表演巨人手拿红气球,让它升起下沉,诵读。
(4)看教师手势,全班一齐表演诵读第4节。
3.把第2、3、4节连起来读,读出对大地巨人的赞美之情。
四、有感情地朗读,熟读背诵
1.自主选样认为最生动的部分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2.互相交流背诵,同桌互背互评,然后班上比赛背诵。
指导朗读,每一节最后一个字均押韵,前4节第3行以相同的韵脚结尾。引导学生根据课件呈现的音乐和画面的变化,满含赞叹地背诵,教师相机对学生富有个性的朗读给予鼓励,对学生动情的朗读给予表扬。
五、读全文,回归整体
学完这首诗,大家一定了解了为什么说大地像巨人了。你还想说些什么?
教师小结:大自然是如此神奇。大地这位和蔼的巨人博大、宽广。他宽厚地对待我们,让我们在他身上自由自在地跳跃翻滚。让我们用的热情去赞颂他吧!配乐朗读全文。
六、动手实践,扩展学习
1.读课文,根据课文描述,想象大地巨人的模样,试着为大地巨人画一张像。
2.学做小诗人,仿照第2、3、4节,再为大地巨人编几行诗,读给大家听或写下来。
板书设计:
大地巨人
和蔼 博大 宽广
引导学生说出冒号的作用。
出示句子:
1. 老师走到我旁边,笑着问:“画好啦?这是什么马?”(表示提起下文)
2. 花瓶里有三朵百合:一朵盛开,一朵含苞待放,一朵掉了一片叶瓣在桌面上。
(用于总说后面,表示分说。)
五、拓展想象:
其他的同学看到了我的画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
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篇1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正确认读本课11个生字和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会写田字格中的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1、在多种形式的读的基础上想象、感悟。
2、通过表演、联系生活体验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从秋儿为完成妈妈交给的任务,克服恐惧独自在家的经历中受到启迪,学习做个勇敢、守信的孩子。
重难点分析:
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是秋儿等电话过程中的心理变化。教师应引导学生抓住秋儿的具体表现,通过指导学生个性化朗读、表演等方式体验人物情感,感受秋儿的成长过程。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联系生活,导入新课。
(一)谈话导入。
1、你们有没有一个人在家过夜的经历?如果让你晚上独自在家,你会害怕吗?
鼓励学生实话实说。
2、有一个叫秋儿的小朋友,本来她胆子可小啦,可是她居然独自在家度过了整个夜晚。你一定好奇,她是怎么由胆小变勇敢的呢?这可多亏了一个重要电话。板书课题
(二)读题质疑。
看到这个题目,你的脑瓜里一定出现了不少问号吧,你想知道什么呢?
如:这个重要电话是谁打的,谁接的?电话的内容是什么?这个电话为什么能让秋儿变得勇敢?为什么说这个电话是重要电话?
教师随机简单板书有价值的问题。
好,现在赶紧读一读课文,去文中寻找自己的答案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读通课文,自学字词。
1、学生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生字,读通句子。
2、画出生字新词,多读一读,想想有哪些识记本课生字的好方法。
(二)检查自学效果。
1、课件出示生字词,指名读,开火车读。
2、当“小老师”介绍自己的识字方法。
3、 “比一比”,给形近字“娜、哪、那”分别组词,然后做选字填空练习。
4、指名接段读课文。评议、正音。
(三)初步解疑,了解课文大意。
1、对刚才同学们提出的这些问题,你有答案了吗?
电话是妈妈打给秋儿的,在电话中夸奖秋儿是个勇敢的小姑娘。
教师随机板书“秋儿、妈妈、胆小、勇敢”等词语。
此时解答简单的问题,需要深入探究的问题暂时存疑。
2、谁能用上这几个词(“秋儿、妈妈、重要电话、胆小、勇敢”)来说一说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学生反馈,能讲清大意即可。
三、前后对比,体会变化。
(一)体会“胆小”。
1、第二自然段,指名读。
2、谁能读得让我们都感觉到秋儿胆小?谁能读得让我们觉得秋儿的胆子还要小?
3、体会哪些词重读可以突出秋儿的胆小?
可、每逢、总要……
(二)感受“勇敢”。
1、最后一句话
你现在知道为什么妈妈说秋儿勇敢了吗?
这一次秋儿独自在家过夜,没有再逃到娜娜家。
2、从“胆小”到“勇敢”,可以称得上是一个翻天覆地的变化。让我们下节课看看这一夜秋儿到底是怎样度过的。
第二课时
一、细读课文,感受成长。
(一)品读“有电话”部分。
1、课件出示语段(妈妈临走时说的话),指名读。
板书“有”,即有重要电话。
2、指导学生用郑重的语气读,并做出严肃的表情。
3、你发现妈妈特别强调哪个词?——重要。
电话这么重要,妈妈这么重视,那么秋儿会以为是什么电话?
秋儿可能以为是哪个病人有急事找妈妈,事关生死。)
4、如果你是秋儿,听了妈妈的话,你会怎么想呢?
我一定要完成妈妈交给我的'任务。
(二)品读“等电话”部分。
1、过渡: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在等电话(板书:等。)的过程中,胆小和勇敢就像两个小人,在秋儿心里打了起来。这个是“胆小鬼”秋儿,这个是“勇敢者”秋儿。两个秋儿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较量。
2、课件出示阅读提示:
自由读4-8自然段,想一想:“胆小鬼”秋儿和“勇敢者”秋儿各有怎样的表现?用直线画出体现秋儿胆小的语句,用曲线画出体现秋儿勇敢的语句。
学生自读自悟。
3、全班交流。按事情发展顺序,引导学生读语句,谈体会,并指导感情朗读。
(1)妈妈刚走……
①指名读自己画出的语句,说明是哪个小人的表现。
②得出第一轮较量结果:“胆小鬼”秋儿处于绝对优势。
(2)一会儿,电话铃响了……
①读语句,谈体会。
②让学生表演“扑”、“抓”动作,体会秋儿急切的心情。这么着急,说明什么?
秋儿胆小,想接完电话后逃到娜娜家去。
③通过做表情理解“懊丧”一词。
④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⑤得出第二轮较量结果:“胆小鬼”秋儿仍占据上风。
(3)天色渐渐暗了下来……
①读语句,谈体会。
从“静得可怕”、“非常紧张”体会秋儿的胆小。
从“高兴”、“平静”体会秋儿渐渐变得勇敢。
②是不是真有老鼠在走廊跑动呢?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体验,体会这仅仅是秋儿恐惧时的一种想象。
③得出第三轮较量结果:“勇敢者”秋儿和“胆小鬼”秋儿打成平手。
(4)地板上忽然响了一下……
①小组合作,表演第7自然段描述的场景。
分配角色:由两名同学分别扮演“胆小鬼”秋儿和“勇敢者”秋儿,其他同学可以当导演,对演员的表演提供建议。
注意把秋儿的心理活动变成台词说出来。
②登台表演。师生评议。
③得出第四轮较量结果:“勇敢者”秋儿占了上风。
(5)躺在沙发上……
①“秋儿躺在沙发上,使劲回忆故事里、电影里那些勇敢的人。”想象一下,她可能想到了哪些人哪些事?
②得出第五轮较量结果:“胆小鬼”秋儿甘拜下风,“勇敢者”秋儿最终取得胜利。
4、小结:在漫长的等待中,秋儿由最初的想逃到后来坚定地对自己说“我不能走!”她终于克服了自己的恐惧,成长为一个勇敢的孩子。
(三)品读“接电话”部分。
1、课件出示语段。默读9-11自然段,想一想:接到妈妈的电话(板书接。),秋儿明白了什么?。
妈妈采用这样的做法是在帮自己克服胆小怕黑的缺点,用心良苦。
2、她接下来会对妈妈说什么呢?
课件播放铃声。学生扮演秋儿,老师扮演妈妈,进行互动表演。
二、回顾课题,总结全文。
1、你认为这个电话重要在哪儿?
让秋儿克服恐惧,变得勇敢、自立。
2、你觉得秋儿是一个怎样的小姑娘?
引导学生多角度地回答这个问题。如:由胆小变得勇敢、有责任心、遵守诺言等等。
3、总结: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也会有畏惧、依赖的心理,让我们多想一想秋儿,相信你也一定能获得战胜困难的勇气,变成一个勇敢的孩子。
三、独立观察,书写生字。
(一)读准课后田字格内的生字。
(二)认真观察字形和占格位置,想想书写生字时要注意什么。
(三)课件出示生字,交流。
1、左右结构的字:
刚:左宽右窄。
敢:与“取”字区别比较。
2、上下结构的字:
勇:上下一样宽,横画写紧凑,注意上边不带钩。
3、半包围结构的字:
逃:示范书写,提醒笔顺。
(四)学生独立描红书写。
四、课后实践,积累运用。
作业安排:
练习讲这个故事,把故事讲给家长听,并和家长交流心得体会。
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篇13
教学目标
1.会认3个生宇,会写出12个生宇。能正确读写“荷花、挨挨挤挤、莲蓬、饱胀、仿佛、衣裳、翩翩起舞、舞蹈、晴蜓、随风飘动”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积累优美语言。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荷花的美丽,培养爱美的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4.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学习边阅读边想象画面的读书方法。
教学重点
理解感受荷花开放的种种姿态。
教学难点
想象这一池荷花为什么像“一大幅活的画”。
教具准备
多媒体教学课件
导学过程
预习题纲
1.熟读课文,了解课文大体内容。
2.搜集荷花的有关资料。
第一课时
一、谜语导入,激发兴趣
1.喜欢猜谜语吗?请听好了: 一个小姑娘,立在水由央,身穿粉红袍,坐在绿船上。(打一植物)
2.说说你了解到的荷花。(学生展示自己搜集到的有关荷花的资料)
3.叶圣陶爷爷笔下的荷花又是怎样的呢?(板书课题)我们一起走进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流利,遇到生字多读几遍。
2.分组出示生词,指读,正音:
A.挨挨挤挤、翩翩起舞、随风飘动(读了这些词,你眼前出现了怎样的景象?)
B.荷花、莲蓬、饱胀、衣裳、仿佛、舞蹈、蜻蜒、
3.接读课文,边听边思考:课文哪些段落具体描写了这一池荷花?
三、读议结合,体会情感
“我”看到的荷花是什么样的呢?
(一)品读二、三段。
1.自由读二、三自然段
边读边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划下来,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说说为什么喜欢,再有滋有味地读一读。
2.理解并读好重点句。
(1)“荷叶挨挨挤挤的……”
从这个句子中你感受到荷叶是什么样子的?从哪些词体会到的?[课件演示:挨挨挤挤的一池荷叶]——你们看,这就是一池挨挨挤挤的荷叶,这就是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呢!看了画面,谁能把这句话读得更好?(指名读、齐读)
(2)“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a.谈体会:你觉得哪个字用得好?为什么好?
b.换词理解“冒”:“冒”还可以换成什么字?
C.表演体会“冒”:荷花是怎样冒出水面的?谁能来表演一下。
d.激发想象:这些白荷花冒出来以后,它们想干些什么呢?
小结:多么可爱的白荷花呀!你们看,一个“冒”字不仅把荷花写活了,而且使它变得更美了。现在你应该明白为什么说这个冒字用得好了吧!
(3)“有的……有的……有的……”
a.[课件演示:荷花的三种姿态]这些姿态是什么样的,我们来看看!
b.看了刚才的画面,你能说说课文描写了哪三种荷花的样子么?(刚开的、全开的、将开的。)
C.引读三句话:刚开的荷花是什么样的呢?全开的呢?将开的呢?
d自由练读。(你们能用不同的语气读出这三种姿态不同的美和可爱么?)e.指名朗读。
小结:[课件演示:一池荷花]
师读:“这么多的白荷花……也很美。’”此刻,你最想用~个什么词来形容这些荷花呢?(板书:千姿百态)
作者又把这一池荷花看作了什么?
a.质疑探究:读了这句话、大家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2(作者为什么把一池荷花看作是一幅活的画?画家指的是谁?)
b.分组合作,讨论交流。
小结:正象你们说的那样,这一池荷花不仅仅很美,从课文的字里行间,我们还可以感受到荷花竞相开放的生机和活力,因此作者把它看作是一幅活的画。(板书:一幅活画)而正是美妙的大自然这位了不起的画家创造了这样的杰作,才让作者产生人在画中游的`感觉。同学们,让我们也走入画中,一块来回味课文的二、三段。
(二)巧读四、五段。
1.指名朗读四、五段
2.看到了这美丽的荷花池,你想到了什么?
3.自由读课文,当作者陶醉在这种美的境界中的时候,他眼前出现了怎样奇特的景色?
4.如果,体也变成了一朵荷花,理象一下,会有哪些动物来告诉你什么?
5.作者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联想呢?
6.齐读第四、五自然段,体会荷花的美。
四、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1.总结全文。
2.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认读生字新词。
2.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二、回顾全文,总结写法
1.齐读全文。
2.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本文的?
(板书:闻到──看到──想到──回到现实)
3.作者用什么方法把这篇文章写得这么美?
(板书:细致观察、丰富想象)
三、拓展练笔
1.作者把荷花写得如此之美,你们一样能把自己喜欢的花写下来。
2.交流课前所观察的花。
3.师引导依照课文分成几个部分写,写出特点。
4.交流习作,讲评后,学生修改小练笔。
四、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认读,组词。
2.观察描写,识记字形
3.集体交流,重点点拨范写:
4.书写练习。
5.自评互评。
五、作业布置
抄写文中优美词句,积累语言。
板书设计
闻
叶:多 绿 大 圆
荷花 看 活的画
花:才开 全开 将开
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篇14
一、学习目标
1.在语文学习中,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和家乡的可爱;了解周围环境,为保护家乡环境出谋献计;感受童年生活的丰富多彩,激发学生装对生活的热爱;理解亲情、友情的可贵,受到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的思想品德教育;留心科学技术的最新发展,增强探索和创造的意识;具有宽广的国际视野,体会各国人民之间的友好情谊;阅读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了解传统文化,丰富想象能力。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启迪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善于思考、有所发现和创造的能力。
2.认识200个字,会写300个字。累计认识2200个字,会写1600个字。
3.会使用字典、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继续练习用钢笔书写正楷字,用毛笔仿影。
4.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继续学习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6.学习联系上下文或其他方式,理解词句的意思,继续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7.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8.继续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9.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诵读优秀诗文,练习复术课文。10.继续培养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11.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12.能用普通话交谈。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理解的意见与人商讨。继续具体生动地讲述故事,努力用语言打动他人。能逐步清楚明白地讲述一件事情。
13.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上述目标有的是在低年级的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教学中,要注意不同目标的起始及程度和要求的差异,注意与三年级上册教材的衔接。
二、教学中应主要注意的问题(一)关于识字、写字教学
本册要求学生认200个字、写300个字。识字是下限,教师应该
鼓励学生通过语文课本以外的其他渠道,增加识字量。鼓励同学之间交流识字的方法、经验和感受,初步培养学生具有独立的识字能力。
要继续加强写字教学的指导。在指导写字的时候,教师一定要板书示范,指导不容易写好的笔画、容易写错的笔顺,要求学生装把字写端正,写美观。为避免学生的疲劳,一节课写的字不要太多,可以分散到每一节课中去。在写字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把握,不是字写得越多越好,而是要注意写字的质量。
(二)关于阅读教学1.精读课文的教学。
精读课文是教材的主体,是进行语文基本功训练的主要凭借。在教学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继续加强词、句训练。
词、句训练要贯穿在小学阶段各年级的语文教学过程中。主要的任务有两个:理解和积累。
(2)要重视朗读的指导和训练。
朗读有助于更加真切地感受作品,有助于因声解义,领略作品的
精妙之处,有助于增强语感,以声传情。它是最经常、最重要的阅读训练,也是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思想感情的主要方法。
(3)逐步培养学生默读的能力。
(4)精读课文的教学,应该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己阅读、感悟的过程。要尊重学生装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学习伙伴、学习方式的权利,
以学定教,顺学而导,精心组织教学活动。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理解课文思想内容,并在自学实践中逐步提高理解能力。
(5)给每个学生充分的时间读书、思考、质颖问难。
这是落实自主的、独立的、创造性的阅读的基本条件。在主动、
积极的思维中,在丰富的情感活动中,获得个人体验和独特感受,发现并提出问题。
(6)开展合作学习。
可以围绕体会词、句的表达作用,揣摩最基本的表达方法,以及多数同学共同感兴趣的问题,就大家提出的“疑”或“惑”,展开合作学习。合作学习贵在通过交流、探究,产生思维火花的碰撞和情感、认识的交流,群策群力、集思广益,把学习引向深入。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提高学习效果。
(7)组织好全班交流。
要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尊重学生装的想法。对同一篇课文,或同一个人物,学生装往往会产生不尽相同的感受和反映。只要没有方向性的错误,教师就应该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
2.略读课文的教学。
略读课文的教学要注意以下两点。一是从内容上说,理解课文的要求要低于精读课文的教学,一般是“粗知文章大意”,只要抓住重点、难点帮助学生理解,理解词句不作为训练的重点。二是从方法上说,教师要更加放手,主要靠学生自己把课文读懂,并在读中掌握读书方法,提高阅读能力。略读课文教学的大体步骤是:先由学生装参照提示语独立阅读、思考,然后教师根据学生的自学情况,抓住一两个重点的或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引导全班学习讨论、交流,还可以用指名朗读的方式,检查读书的效果。略读课文,不必把每一句话都搞清楚,大的方面搞清楚了,有些问题没有完成搞清楚,留着今后解决。
3.选读课文的教学
教材后有8篇选读课文,教师可根据教学实际决定是否选用。如果选用,可根据课文内容分别插入相关单元,也可在期末集中安排,作为综合复习材料。在教学方法上,应以学生装自己阅读、自我检测为主,教师的任务是提出要求和酌情检查。
(三)关于口语交际教学
1.明确口语交际的要求,培养能力。
教师要从启发兴趣、激发交际的欲望入手,使学生装明确围绕什么话题交流、讨论或辩论。
2.口语交际是听说双方的互动过程,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情境的创设,要有层次性,不能是一个水平上的循环。可以是语言表达上的提高,也可以是表达内容的丰富,还可以是思维水平的增强。
3.全员参与
要尽可能地使每个学生装都积极参与,人人都得到锻炼的机会,在双向或多向的互动中活跃思维,提高学生装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
4.引导学生自主进行评价。
引导学生开展简单的评价活动,并逐步提高要求,引导学生装进行自主评价。学生参与评价,会促进他们更认真倾听别人发言,并判断正误、优劣,或肯定赞扬,欣赏别人优点,或质疑争论,对别人提出建议和批评。
5.在口语交际教学中,教师要放手让学生进行口语交际实践,不作过多的指点。6.学生装口语能力的培养,除了通过口语交际课,在很大程度上还要领带于各种语文实践活动。
教师要有意识地通过回答问题、讨论交流,对学生装进行交际训练。此外,还应鼓励学生装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大胆地与人进行交流,不断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四)关于习作教学
1.培养学生装习作的兴趣,让他们乐于表达。
中年级不受文体束缚,也不受篇章束缚,自由表达,大胆放手,不要怕不合规矩,只要是学生装自己的话,在老师看来也许是幼稚可笑的,也是珍贵的。鼓励有创意的表达,不管是哪一方面,只要有创意都应该鼓励。
2.加强习作与阅读、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的联系。
鼓励学生装运用阅读中积累的语言材料、运用阅读中学到的表达方式,丰富自己的表达。
3.重视习作中学生装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可以创造一些机会,让学生装通过小组活动,开展观察、调查,共同探究,合作写作。引导学生装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习作能力。多创造一些学生装习作交流的机会。
4.本册习作练习主要是写学生实际生活中所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
这是重要的再现生活的能力。在指导时要重视一点:一定要让学生如实表达,事实是什么样的,就写成什么样,不要写走样。培养学生装能够把看到的事物写得像,这是很重要的表达能力。评价作文要看是不是反映了事物的本来面目。
学生现状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60人,活泼好动,上进心强。在认字识字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能力,但是由于一二年级的生字都是在课堂上老师一个一个地教的,到了三年级由学生自己来学,很多学生不太适应。表现在书写上,有的学生看不准字,总是多笔少划。在阅读方面,由于学生年龄小,每读一篇课文都不是很熟练,理解能力也不太强。课外书读得很少,对课外阅读的兴趣不浓,大阅读课上总是不能集中精力好好读。在习作方面,更是刚刚入门,尽管不少孩子都能写下通顺的话,但是错别字较多,写作没有顺序,不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更不会写具体。在口语交际方面,大部分学生能表达出自己想表达的意思,但是表达得不够流利。有不少学生胆子比较小,心理素质不够好,比如在课堂上,对于有明确答案的问题,他们争先恐后地举手回答;而对于带有自己见解的问题,他们则羞于回答,或者有的学生干脆就不在乎,不知怎么回答也不举手回答,只听别人说。在家里,或者亲戚朋友家里,羞于见陌生人,更别说主动谈话了。在书写方面,有些学生的字总是写得很认真,但不漂亮;有些学生的字很难看,急待练习提高。
1、燕子
教学目标:
1、能正确理解课文中的长句子,并初步掌握读懂长句子的基本方法。能用“增添、”“偶尔”造句。2、学会本课11个生字;理解“俊俏、吹拂、舒展、光彩夺目、百花争艳、波光粼粼”等词语。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背诵课文第4自然段。
4、通过课文中优美词句的理解,感受燕子的美,春光的美,体会春天给人们带来的愉快的心情和蓬勃向上的力量。教学重点、难点:
能运用单元提示语中读懂长句子的方法,能正确地理解长句子的意思。指导感情朗读课文。理解结构比较复杂的句子。课前预习:
1、熟练地朗读课文。
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篇15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学认本课8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医院、医生、消息、确认、输血、血型、操典、酒精”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教师提出你为你的朋友做过什么?导入新课,学习本课生字、词语。在掌握生字的基础上学习这篇课文,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朋友真挚的友谊,树立正确的友情观。本课采用合作学习为主的教学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抓住描写阮恒献血时表情、动作的语句,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朋友真挚的友谊,树立正确的友情观。
教学重点体会描写阮恒献血时表情、动作的语句,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
教学难点体会描写阮恒献血时表情、动作的语句,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预习探究
课前预习题目
1、认真读课文,做到读准确、流利。
2、读课文时,找出生字词语。正确读写“医院、医生、消息、确认、输血、血型、操典、酒精”等词语。
3、画出描写阮恒献血时表情、动作的语句,多读几遍。
4、想想阮恒献血时内心会想些什么?
预习课文内容,自己认读生字词语。
画出相关语段,朗读。
二合作交流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有朋友吗?(板书:朋友)
你为你的朋友做过什么?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描写朋友的课文。
我读了这个故事后,心灵被深深触动了,你有什么感受吗?打开书,再来用心读读这个故事。2、出示词语和生字
引导学生观察,哪些字的笔画容易写错。给大家提个醒。
⑴“医”,注意笔顺,最后一笔“竖折”。
⑵“眉”,注意字头中间的“竖”。
⑶“垫”,右上角“丸子”的“丸”撇上加点。
⑷“酒”,右边里面有一“横”。
⑸“拳”,字头有两横。
⑹“柔”上面“矛”第二笔是“点”。交流:互相帮助……
齐读课题。
自由读课文。都知道了什么。
交流生字的认识
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篇16
课时目标:
1、完成词语超市、连连续续、加标点、写字板这四个板块的练习。
2、积累叠词,掌握词语的恰当搭配。
3、运用标点符号,练习写好钢笔字。
重点:字、词的积累。
难点:叠词的仿写
教学过程:
一、词语超市。
1、出示“词语超市”,说说这8个词语有什么特点?
2、仿说叠词,并写一写。
3、选择一个词造句。
4、再读词语,识记。
二、连连续续。
1、出示“连连续续”,自由读左右两边的词语。
2、看看这些词语是什么词?
4、师生配合朗读。
三、加标点。
1、复习逗号、句号、感叹号有什么不同的用法。
2、读书上的句子,自己填写。
3、交流汇报,评价填写情况。
4、板书答案,齐读句子。
四、写字板。
1、出示写字板中的6个字。
2、观察字的结构,发现规律。
3、重点指导“罚”和“寿”字的`写法。
4、学生完成写字板,教师个别指导。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学习了叠词,完成了连线题、给句子加标点,并做好了写字板,同学们的收获不少。
六、作业设计。
学生观察、汇报
分组仿写,看哪一组仿写的最多。
3、连线,和同学交流。
回忆标点符号的用法,汇报交流
观察字的结构和规律,学生完成写字板。
1、在第三单元的课文中找出叠词,抄写在摘抄本上。
2、将第三单元的生字抄写两遍并听写下来。
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篇17
教学目标: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4自然段。
★品读课文,了解彩塑、壁画和藏经洞的特点。
★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敦煌艺术宝库”在世界文化的地位,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品读课文,了解彩塑、壁画和藏经洞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在古老的丝绸路上,在神秘的三危山下,在茫茫的沙漠中,蕴藏着一颗璀璨的明珠,它就是——莫高窟。对,它就是世界上保存最完全、规模最宏大、艺术价值的石窟艺术宝库——莫高窟。
2、每一个去过莫高窟的人,都会发出这样的赞叹——(出示第五自然段)
3、莫高窟里究竟有些什么,使它能称为“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呢?(相机板书)
4、今天,让我们再次走进莫高窟,先跟随作者的脚步去欣赏精妙绝伦的彩塑。
二、感受彩塑的个性鲜明,神态各异
1、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读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想:你在莫高窟看到了哪些彩塑?
2、老师今天带来了三幅图片,请大家看一看,猜一猜:哪幅是慈眉善目的菩萨?哪幅是威风凛凛的天王?哪幅是强壮勇猛的力士?你的依据是什么?
3、师述:这就是慈眉善目的菩萨,她端庄温情,含笑自如;这天王身着戎装,身披铠甲,真是威风凛凛;这就是强壮勇猛的力士,瞧他这模样,一定是力大无比!
4、这些彩塑有的“慈眉善目”,有的“威风凛凛”,有的“强壮勇猛”,样子各不相同,这就叫:个性鲜明,神态各异。
5、这两千多尊彩塑中,有一尊长达16米的卧佛,(出示图片)谁来读读描写卧佛的句子?指读。
(评价:①读得不错,如果你的朗读能让大家感到卧佛像活的一样就更棒了。②是啊,我们似乎还听到他的呼吸声。③真是“惟妙惟肖”。)
7、这两千多尊彩塑中,据说的有9层楼那么高,最小的只有巴掌那么大,但每一尊都精致巧妙,,这就叫“精妙绝伦”。
8、齐读:这段话先总写了彩塑的特点,再分别介绍三种彩塑,接着描写一尊卧佛的特写镜头,最后总写游人的感受,写很有条理。下面,我们一起来读读这段话。
三、感受壁画的宏伟瑰丽
1、莫高窟之所以被称为艺术宝库,是因为—莫高窟不仅有精妙绝伦的彩塑,还有四万五千多平方米宏伟瑰丽的壁画。
(出示)
莫高窟不仅有精妙绝伦的彩塑,还有四万五千多平方米宏伟瑰丽的壁画。
(1)请同学们联系上下文看看,这句话在上下文之间起什么样的`作用?
(2)这句话的前半句概括的第几小节的内容?后半句呢?这样的句子,我们称它为过渡句,过渡句可以使文章前后连接自然、流畅。
由此我们可以想到,壁画的特点是——宏伟瑰丽。
2、齐读,这句话中哪里写出了壁画的宏伟?
“四万五千多平方米”听起来很大,但到底有多大,让我们来算一算。
请同学们看看我们上课的教室,它大概是一百平方米,算一下,“四万五千多平方米”相当于多少个这样的教室?
有人说,如果把壁画全部排列起来,有二十公里那么长,可见,敦煌壁画是多么宏伟呀!
3、壁画的宏伟瑰丽还表现在什么地方?请同学们默读第三小节,用心读,大胆想,要把文字读成活动的画面,读完后说一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刚才,同学们静静地读,默默地想,你仿佛看到了什么?谁先说给大家听?
4、同学们很会读书,真的把文字读成了鲜活的画面,敦煌壁画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历史悠久,技艺精湛,被西方学者称为“墙壁上的图书馆”。课文中这样概括地写了壁画的内容——引读“壁画的内容丰富多彩”一句。
5、敦煌壁画中,各种佛像画、故事画、山水画、动物画、神话题材画、装饰图案画等应有尽有,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那成百上千的飞天。
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写飞天的句子,想想怎么才能把婀娜多姿、美丽迷人的飞天读到我们的眼前?
(1)学生自由读。
(2)指名读,教师指导。
(3)谁愿意再来读一读,我给你配上音乐。其他同学可以闭上眼睛,一边听,一边用心去想象画面,用心去欣赏画面。
(4)评价:读得怎么样?掌声送给她。谢谢你给了我们美的享受。
壁画上的飞天和同学们想象中的飞天一样吗?让我们来欣赏一下。(出示飞天视频)
教师引说:在全部敦煌壁画中,有四千多个姿态万千、妩媚动人的飞天。壁画上的飞天,有的——有的——有的——有的——有的——
6、同学们,课文用一个排比句来描写飞天,句中用五个有的写出了飞天的不同姿态,句式非常整齐,而且描写飞天形象用的都是四字词语,读起来朗朗上口、悦耳动听。
(1)请同学们大胆想象,仿照课文的句式也写一写飞天。就写在书上的空白处,写一个正常,写两个超常,如果能写出三种,那就太超长了!
(2)指名交流。
7、同学们笔下的飞天,和莫高窟飞天壁画一样,姿态万千,优雅柔美。
师引读——看着这些??
四、感受藏经洞,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1、敦煌彩塑神态各异,敦煌壁画宏伟瑰丽。游览莫高窟,有一个洞窟是必须要去的,这就是面积不大的藏经洞。事实上,现在的藏经洞,只是一个普普通通、黑咕隆咚的小洞,里面一无所有,人们为什么一定要到这个小洞前看一看呢?
请同学们读读课文第4节,你能找到理由吗?
2、指名交流。
藏经洞里曾经藏有丰富的藏品,封存着中国几千年灿烂文化和艺术辉煌。(板书:藏品丰富)
请同学们再读读这段话,注意一个曾字,你读出了什么?
3、是呀,这长宽仅2.7米左右,高仅2.5米左右的洞窟曾经封藏了六万多件的文物,如果把这六万多件文物一个挨一个排列起来,有25公里之长。可如今藏经洞陈列馆展出的只有19件文献真品!请同学们再来看一段资料,让我们静静地听一听历史的控诉。(朗读文字)
看了这段文字,你想说什么?
4、是呀,藏经洞见证了一个古老民族的屈辱和懦弱,也激发了中华儿女奋发向上的动力。让我们带着自己的感受,齐读这小节。
五、总结全文
敦煌文物的散失,对中国文化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但她也让全世界看到了古老的中华民族几千年灿烂文化和文明的伟大魅力。
作为中国人,我们理当为祖国的灿烂文化而感到自豪。让我们自豪地读————(出示第五自然段)
《莫高窟》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介绍了我国西北边陲敦煌莫高窟的彩塑、壁画和曾经藏有大量文物的藏金洞,赞扬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本文结构清晰,叙述具体,文字浅显。且本课的教学对象是五年级学生,他们已掌握了一点读书方法和学习方法,如:抓关键词理解课文内容,读中感知,读中悟情,读中领悟写作法等。
第一课时,学生已经认识了生字,通读了课文,并且再通读课文的基础上,又让学生默读了课文,整体感知:课文主要介绍了莫高窟的什么?引导学生认真、扎实地经历“初读”的过程。再加上将利用网络资源,学生的兴趣更加浓厚,学生的思维顿时活跃了起来,想象力较丰富,但思维的深刻性、语言的表达上有所欠缺。因此,本节课的教学以学生充分自主探究为主,教学过程中教师处理好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引导学生感悟,质疑,探究,在实践中学习。另外,发挥数字化平台的辅助教学功能,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看、读、想等方式,深入学习课文内容。
为了上好这节课,我开学没多久就开始着手选材,收集资料,制作平台的工作,尽量让学生能够利用丰富的平台资源,更深入地学习课文,提高语文素养。课上,环节清晰,一环紧扣一环。设计的学习活动也很丰富。特别是教学最后一个环节让学生自由浏览网页,学生的阅读积极性特浓。然而综观本次教学过程,学生的确是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看、读、想等方式学习了课文内容,但学习得还不够深入,学生的各方面能力没有得到真正的提高。原因在于:
1、整堂课的设计老师牵的多放的少。课文第二、三、四自然段结构是相似的,老师在引导学生学习了第二自然段后可以总结学法,提出自学步骤,让学生自学讨论,在交流时教师再作适当地引导。这样,就避免了教师带着学生一个又一个问题机械似的走下去。
2、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语言文字的工具性体现得不够。由于这篇课文所处的位置较前,第一课时的教学与第二课时的教学间隔时间较长(中间隔了个期中考试),学生已经能把这篇课文熟练地背诵出来了,因此课堂上的朗读激发不起他们的朗读激情,学生读得比较乏味。而这时我非但没能用慷慨的语言激发学生的读书积极性,反而被他们的情绪所感染,每一次的指名朗读都是草草收兵。就算是飞天的那部分积累语言,虽然以幻灯片的形式摆出来了,学生也会背了,但感情地激发还不到位。
3、不由自主地降低了对学生的要求。在学生汇报交流自己的学习所得时,好多学生站起来仅仅是说了一句话,老师也就满足了,而没有引导学生用一段话来表达自己要说明的问题。尤其是教学过程中两个想象片段的训练,没有落实到位。第一处是彩塑神态的想象,学生没有明白老师的要求,想象回答的是“有孙悟空”“有猪八戒”等,此时教师没能很好的把学生引导到进行神态描写的训练上,而是进入了下一教学环节,没能达到真正的训练目的。第二处是飞天的想象。有好几个同学站起来表达的都很美,但遗憾的是他们都只说了一句话,此时如果教师能适当点拨,说一句“如果你能用上自己的,再加上别人的,变成一段话就更好了!”这样无形之中就提醒了学生,相信他们会越说越多,越说越美的。另外,这里如果能加进一些图片的支撑,学生的语言可能会更丰富。
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篇18
教学目标:
1、能准确读写“暴、壁、饿”等生字,理解“准备、偶尔”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故事主要情节。
3、能有根据地预测故事情节,培养阅读兴趣。
教学重、难点:
1、掌握本课生字词,准确理解课文内容。
2、把握故事内容,能有根据地预测故事情节。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准备:
课件、挂图、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师出示老屋挂图,引生说感受。
是啊,这是一幢破旧老屋,它在风雨中摇摇欲坠,可是它却总也倒不了,难道是被施了魔法吗?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课文,《总也倒不了老屋》,去找一找原因吧!
板书课题。
2、生齐读课题,提出质疑。
为什么总也倒不了?老屋倒底有多老?
3、生自由读课文,读准文中字音,读通句子,注音体会文中感情。
二、初探课文,把握大意
1、检查预习情况。
(1)我会读:
暴凑喵孵叽饿偶尔
(2)我会写:
洞准备暴墙壁饿蜘蛛漂撞饱晒
(3)我理解
准备偶尔使劲
2、讲读课文。
(1)指生读课文第1—2段,结合文段中词句,说说老屋到底有多老?
师出示相关文字:
老屋已经活了一百多岁了,它窗户变成了黑窟窿,门板也破了洞。它很久很久没人住了。
(2)读这段话,你从哪些地方看出老屋很老了?
(“黑窟窿”“破了洞”“没人住”可以看出老屋很破旧了。)
(3)出示第2段:
“好了,我到了倒下时候了!”它这样想,便准备往旁边倒去。
(思考:它为什么觉得自己“到了倒下时候了”?
“准备”是什么意思?你想到了什么?
3、我来猜猜看:
破旧老屋想要倒下去,它真倒下去了吗?你猜老屋后来会怎么样呢?
生说自己猜测。
引生自己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出示生字卡片,指生认读。
2、出示老屋图片,引生观察评价。
指生说话:
这是一个老屋;
这是一个老屋;
这是一个老屋……
(3)师:同学们说得真好,图中老屋看上去那么老,那么旧,那么慈祥……它想倒下去,却总也倒不了,这到底是因为什么呢?在它身上发生了怎样故事?今天我们接着来学习课文。板书课题。
二、细读课文
1、生带着问题默读课文,理清课文内容。
2、老屋总也倒不了,是因为——
(1)小花猫要来避雨
指生读第3自然段。
注意“暴风雨“中暴字法,理解“老花”含义,感受老屋“老”。
指导学生读出小猫可怜语气。
如果你是老屋,你会怎么回答呢?
指生读第4段。你觉得老屋是个怎样人?
指名男女生分角色读一读第3—6自然段,感受老屋热心助人品质。
师:小猫走了,它们认真道了别,老屋说:“再见!好了,我到了倒下时候了!”这时又来了一个不速之客,它是——
(2)老母鸡要在这里孵小鸡
①指生读第7段,了解老母鸡困难。你们猜一猜,老屋听了老母鸡请求,它会怎样回答呢?
②生说自己猜测,并说出依据。
③师及时评价,肯定学生思考。
④指生读第8段,
“老屋低头看看,墙壁吱吱呀呀地响:‘哦,是老母鸡啊。好吧,我就再站二十一天。”
结合旁批,想想此时老屋心情。
⑤体会“低头”“吱吱呀呀”等词,读出老屋因衰老、体力不支而带来疲惫感。
⑥指生分角色朗读第7—10段,注意读出老母鸡请求和老屋体弱却平静语气。
师:二十一天过去了,九只小鸡从门板下面叽叽叫着钻了出来,老屋说:“再见!好了,我到了倒下时候了!”你觉得老屋会倒下去吗?会不会又有谁来请老屋帮忙呢?
(3)小蜘蛛要在这里织网捕食
①生用自己喜欢方式读课文第11—17段。
②指生回答:
A、谁又来找老屋了?它提出了什么请求呢?
B、老屋会怎样回答它呢?
C、老屋最终倒下去了没有呢?
③读了这一部分,你觉得老屋具有哪些品质?
④师小结:破旧老屋帮助了一个又一个小动物度过难关,它那舍己为人精神让我们感动万分。可是越来越老老屋最终会怎么样呢?
三、想象情节
1、师:老屋听着小蜘蛛故事,过了一天又一天,老屋越来越老了,它会一直站在那里,听小蜘蛛给它讲故事吗?
2、仔细阅读课文,并发挥你想象,老屋还可能会遇到其他需要帮助小动物吗?它们又会有怎样对话?和你同桌交流交流。
3、组内交流,推荐优秀同学展示。
4、师:老屋不断帮助别小动物,估计它不会倒了吧?你能来猜一猜老屋结局吗?
5、学生续写故事结尾,师巡视指导学生说出自己创造故事结尾依据是什么。
6、班级展示,评出创意故事结局。
四、小结
1、学生谈自己在本节课收获。
2、师:预测故事发展,要有一定依据,文章题目、插图,文章内容里一些线索,都可以帮助我们预测。当然,预测内容可能跟故事实际内容一样,也可能不一样。
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篇19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
2、理解课文内容。
3、继续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开展小组讨论,理解、感悟课文。
2、运用已有的识字方法识字。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和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二、课前准备:
录音机、舒缓的音乐磁带、字词卡片
三、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激趣引入:
1、配着舒缓的音乐进入新一课的学习?板书课题。配乐朗诵诗歌。
2、听完诗歌,师问学生配着这么美妙的音乐你们想读吗?
评:上课伊始是学生充分感受到诗歌的意境美,音乐的美,配乐的美,是学生产生读文的欲望。
初读课文: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尽情地读文。在读文的过程中完成下面几个任务。
1、自读课文,用你认为的方法认识本课生字。
2、把诗歌读熟。
3、小组合作,组长读字,成员找卡片。
4、认读词语卡片(做找朋友的游戏)
5、老师检查认字情况(开火车读生字)
评: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读生字。
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帮助学生认字,激发学生学习生字的兴趣。
理解课文:
1、请同学们再仔细地读一遍课文,看看自己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
2、把你自己的想法先在小组内说一说。
3、派代表说一说。(教师及时引导、点拨)
教师适时点拨下面几点:
1、摇篮在文中指什么?(祖先生活成长的地方)
2、“我”想到了什么?提炼出表示动作的词语。“摘、掏、跑、看、逗、采、捉、逮。”让学生模仿祖先的`样子做这些动作,体会祖先生活的快乐。感受文中“我”的美好追想。
3、带着你对课文的理解,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再次细读课文,发散学生的思维,从多角度去理解课文。
评:小组内交流想法,会让学生更加充分的理解课文,并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在小组交流和班内汇报中提高孩子的表达能力。
鼓励学生的创新思维,尽量肯定他们有价值的意见,给予表扬。
把朗读作为孩子们抒发自己心中感悟与品味语言的方式。
拓展延伸:
1、让我们也展开想象我们的祖先在他们的摇篮中会干些什么?画一画吧!
如果我们站在原始森林——我们祖先的摇篮面前,你会有哪些问题?
评:想象,和发问使学生产生探索人类祖先奥秘的兴趣。
指导书写:
1、认读本课生字卡片,组词,并说句子。
2、小组讨论如何记忆字型,如何把字写好看。
3、指导重点字的书写。
学生独立描红书写。
评:交流记字方法,相互学习,相互补充。并及时提醒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
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篇20
【教学目标】
1.巩固“纪、必”等14个生字,会写“世”1个生字。
2.朗读课文,感受课文其妙的想象,读好自己喜欢的部分。
3.能根据提示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话续编故事。
【教学重点】
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长句子,读好自己喜欢的部分。
【教学难点】
能根据提示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话续编故事。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师:同学们,在你们很小很小的时候,刚出生没多久的时候,都学会了什么呢?
(预设:走路、吃饭、穿衣服等等。)
2.师:不只是我们人类,万事万物都有自己年纪很小的时候,都要学习本领,今天我们就继续学习第24课《当世界年纪很小的时候》。(齐读课题)
二、识字写字
1.指导书写:学写“世”。
(1)教师范写,学生书空笔顺。
(2)教师指导书写要点,学生临摹、练写。
(3)相机评价。
2.巩固要求会认的字。
(1)齐读词语,本课要求会认的字标注红色。(相机指导读好轻声和三声。)
(2)字词游戏:摘星星,抢读生字。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带着问题读课文。(要求第一遍大声自由读寻找答案,如果没有找到,可以默读第二遍。)
2.释疑
(1)课文讲了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每样东西都必须学习怎么生活。(指导读好第一自然段:指名读、齐读。)
(2)课文先后介绍了太阳、月亮、水学会生活的故事,在2-4自然段。
(3)只要万事万物都做它最容易的事,这世界就很有秩序了,在5-7自然段。
(4)这个故事只是开头,在8、9自然段。
四、深度探究,展开想象。
1.学习第2自然段
(1)指名读第2自然段。
(2)猜一猜“譬如、粗糙、敏感”的意思。
(3)找一找太阳学会了什么。(发光、上下山)
(4)展开想象:如果你是太阳,你还想学习什么?(配图提示)
2.学习第3自然段
(1)指名读第3自然段。
(2)说一说为什么“这主意不好”,为什么“这主意不错”。
(3)在这一段中找一个合适的词或短语形容月亮。(反反复复、不断变化)
(4)找一找月亮学会了什么。(不断变化)
3.学习第4自然段
(1)指名读第4自然段。
(2)找一找水学会了什么。(往低处流)
(3)指导三个“往低处流”的朗读:第一个自然平实,第二个强调“低处”,第三个“轻柔延续”,结合省略号感受区别。
(4)思考:为什么水要往低处流?(因为这对它来讲是最容易的事。)
4.学习第5-7自然段
(1)读第5自然段,发现:每样东西都做自己最容易的.事,生活的就变得很简单。(指导读好长句子)
(2)分别说一说“太阳、月亮、水”做什么事最容易。
(3)当万事万物都做最容易的事,世界就会变得很有秩序。
(4)展开想象:还有哪些事物做了自己最容易的事,让世界变得有秩序?
(根据填空补充句子,配图朗读小诗,感受事物的美好。)
5.学习第8、9自然段
(1)读第8自然段,思考:为什么有很多开头?
(引导:最开始的时候,太阳、月亮就会发光吗?是不是慢慢学会的呢?高山一开始就喜欢安静地待着吗?还是慢慢学会的呢?)
明确:一切事物都有年纪很小的时候,都要慢慢学会本领,一切都要从头开始。
(2)展开想象,续编课文。(根据填空补充句子,展开想象。)
6.师生合作,配乐朗读课文。
五、课堂小结
万事万物都有年纪很小的时候,比如一颗小小的知识的种子,在我们的心里生根发芽,伴随着我们的学习,开出一朵绚烂的花。(板书)
六、布置作业
从这两个开头中任选一个,把你课上说过的句子和你的组员分享,组成一首首优美的小诗吧!
1.这世界还相当有秩序......
2.很久很久以前,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
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篇21
教学目标:
1、认识14个汉字,会写9个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顺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作者童话般的语言魅力。
3、理解课文的内容,懂得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规律,要遵循自然规律。
教学重点:
1、认识14个汉字,会写9个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顺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作者童话般的语言魅力。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的内容,懂得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规律,要遵循自然规律。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故事激趣,导入新课
1、你小时候喜欢做什么呢?当世界还小的时候,又是怎样的呢?
2、(齐读课题):《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简单说一说你所了解的情况。
3、请同学来读课题,并对课题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
4、同学自由发问,自由解答,进行讨论。(播放音乐:小时候)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认真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
2、听范读,画出生字词,读准字音、注意字形,画出不理解的地方。
3、借助拼音自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动笔圈画出本课的生字。
4、教师逐段检查学生对课文的朗读情况,要求能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丢字,不添字,不重复。
5、努力把文章读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三、生字认读,读准字音
1、课文同学们已经读熟了,现在课文中的生字宝宝,从课文中走出来了,你还认识它们吗?
2、出示生字指读:纪、必、须、功、譬、糙、敏、式、简、由、睁、秩、序、哦。
3、注音领读。
4、重点认读:秩、序、糙、必、须、睁。
(1)通过认知“bì”的同音字,来加强对“必须”的“必”的.掌握。
(2)通过认知“shì”的同音字,来加强对“方式”的“式”的掌握。
(3)“秩序”在田字格里书写时要注意占格要均匀,把字写好看。(配合图片认知进行)
(4)比较“秩”和“铁”,并进行组词。
(5)通过“组字”的方法来学习“粗糙”的“糙”,并辅助图片认知理解。
(6)通过“反义词”的形式来对比识记“睁”这个字,并辅以图片认知。
5、开火车读准字音。
四、情景朗读,感知文本
导学:我们小时候总是对什么都好奇,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它做了哪些事情呢?……一起来认真学习《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吧。
1、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每样东西都必须(bìxū)学习怎么生活。
(读得轻缓些,语调拉长,读出娓娓道来的意思。)
2、太阳开始学发光,学着怎么上山下山。它也试过做别的事,但是都没有成功(ɡōnɡ)。譬(pì)如说唱歌,它粗糙(cāo)的声音,把这个敏(mǐn)感的新世界吓坏了。
(认真读,读通顺,读流利,这样有趣味的语言要读出太阳的“粗犷”啊!)
3、月亮不知道自己该学些什么。学发光吗?白天它觉得这主意不好,晚上它又觉得这主意不错。它一直无法决定,只好反反复复,一阵子这样,一阵子那样,所以看起来有时圆有时缺。它学会的是不断变化。
(认真读,较长的句子要断句准确,读通顺、流利!)
4、水开始学习流动。它很快就学会了,因为只有一种方式(shì),那就是:一直往低处流,往低处流,往低处流……
(“往低处流”语速渐缓,读得意犹未尽。)
5、那时候,生活就是这么简(jiǎn)单。每样东西只要弄明白自己做什么最容易就行了。
(体会段意,不丢字落字。)
6、世界在慢慢变化,万物在自由(yóu)生长。雨从云里落下,滴进泥土里;人睁(zhēnɡ)开眼睛,就可以看到一切有多美好……只要万物都做它最容易做的事,这世界就很有秩序(zhìxù)了。
这世界还相当有秩序……
(要读出对这个世界的渴盼和赞叹之情。)
7、哦(ò)!不要往下讲了,再从头开始。这个故事没有结局,却有很多开头,很多很多开头。
很久很久以前,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
(要读出无尽的想象……)
五、课堂展示
1、课文充满了神奇的想象,你最喜欢哪一部分,好好读一读。
2、有感情地读一读文章。
3、选一个开头接着往下讲……
(1)这世界还相当有秩序……
(2)很久很久以前,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
六、学写生字
课文同学们读得真流利,现在我们拿出小手来写生字吧,相信你也可以写得很好。
1、出示生字:世、界、功、反、复、式、简、弄、由。
2、指导学生观察写法,板书笔顺。
3、打开“优教学生字”,讲解生字的意义与写法。
重点学习:“世、反、式、由”的注意要点。(预设:“世”:最后一笔是“竖折”;“反”:撇要伸展开;“式”:卧钩要伸展开;“由”:上出头,下不出头。)
4、学生临写生字。
七、巩固练习
1、打开“基础训练-《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一起来闯关吧!
2、完成配套练习册。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1、出示本课生字,学生认读,出示词语练读。
2、进行组词训练。
纪()须()敏()简()
记()顺()故()间()
3、出示词语,大家抢读,美读,大声读,体会语言的美好。
4、出示换偏旁的练习,大家进行开火车组词训练。
5、出示同音字进行训练与积累。
6、猜谜语识记生字:“糙”“敏”“简”。
7、利用反义词巩固识记“简”和“反”。
8、谈话导入新课。
二、课文赏析与交流
(一)品读第1—4自然段。
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每样东西都必须(bìxū)学习怎么生活。
太阳开始学发光,学着怎么上山下山。它也试过做别的事,但是都没有成功(ɡōnɡ)。譬(pì)如说唱歌,它粗糙(cāo)的声音,把这个敏(mǐn)感的新世界吓坏了。
月亮不知道自己该学些什么。学发光吗?白天它觉得这主意不好,晚上它又觉得这主意不错。它一直无法决定,只好反反复复,一阵子这样,一阵子那样,所以看起来有时圆有时缺。它学会的是不断变化。
水开始学习流动。它很快就学会了,因为只有一种方式(shì),那就是:一直往低处流,往低处流,往低处流……
1、看谁读得好,读出了什么信息呢?
2、你从哪些词语中读到的呢?
3、“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指的是世界刚诞生不久的时候,点题。
4、“每样东西都必须学习怎么生活。”总领下文。
5、太阳的发光和东升西落居然是“学会”的,真有趣!
6、“譬如说唱歌,它粗糙的声音,把这个敏感的新世界吓坏了。”这样的想象真是有趣。
7、月亮为什么会这样的?你从这里理解了什么?
8、AABB式:反反复复、清清楚楚、飘飘洒洒。
9、谁可以来解释一下月亮的“圆缺”现象。
10、“水开始学习流动。”这个句子很生动,是拟人的修辞。
(二)课堂展示。
在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有哪些事物在学习,它们学会了什么?
(三)品读第5—7自然段。
那时候,生活就是这么简(jiǎn)单。每样东西只要弄明白自己做什么最容易就行了。
世界在慢慢变化,万物在自由(yóu)生长。雨从云里落下,滴进泥土里;人睁(zhēnɡ)开眼睛,就可以看到一切有多美好……只要万物都做它最容易做的事,这世界就很有秩序(zhìxù)了。
这世界还相当有秩序……
1、“那时候,生活就是这么简单。每样东西只要弄明白自己做什么最容易就行了。”怎样理解这句话的意思?
2、谈一谈你对当时世界的认知。
3、这个世界发生了哪些变化?
(四)课堂展示。
1、你觉得当时还会有什么在发生变化呢?读一读,想一想,讨论一下。
2、“只要万物都做它最容易做的事,这世界就很有秩序了。”谈一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五)品读第8—9自然段。
哦(ò)!不要往下讲了,再从头开始。这个故事没有结局,却有很多开头,很多很多开头。
很久很久以前,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
1、很久很久:很大很大、很长很长、很黑很黑。
2、“很久很久以前,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这一句点题,照应开头,留下想象的空间。
(六)课堂展示。
1、这个世界上谁发生了变化?说一说,分享出来。
2、这些变化告诉我们什么?
预设: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规律,要遵循规律。
3、这些事物是如何变化的,谁可以说得详细一些。
4、你还知道哪些关于日月的诗句吗?和同学交流分享吧!
三、巩固练习
打开“阅读训练-《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一起来闯关吧!
四、作业布置
1、讲一讲这个故事。
2、积累关于日月的成语。
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篇22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会认“纪、必、须”等12个生字,会写“世、界必、须”等10个生字,会写“世界、年纪、必须、学习、但是、声音、月亮、主意、一直、只好、反复、变化、简单、万物、生长、泥土、眼睛、相当、、结局、开头”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自主阅读,研讨交流,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重点词句,了解太阳、月亮、水的学习过程,引导学生抓住事物的主要特点进行介绍。
4、让学生明白世界万物在变化,但又有它的秩序,每样东西我们都尽量简单化。
教学重点:
认识并掌握生字新词,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
了解世界万物的变化秩序。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会认“纪、必、须”等12个生字,会写“世、界必、须”等10个生字,会写“世界、年纪、必须、学习、但是、声音、月亮、主意、一直、只好、反复、变化、简单、万物、生长、泥土、眼睛、相当、、结局、开头”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1、师:孩子们,你们还记得自己小的时候的样子吗?你最喜欢做什么?你在小的时候学会了哪些本领呢?
2、学生同桌交流讨论。
3、全班交流讨论。
4、质疑:原来你们小的时候做了那么多有趣的事情啊。那孩子们猜猜世界小的时候是什么样的呢?都有谁?他们又学习了哪些本领呢?
5、鼓励学生大胆想像、猜测。
6、揭示课题: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
引导读课题,认识生字:纪,纟+己=纪。
二、初读课文,了解学生预习情况。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
(1)自由读课文,注意文中的生字,不会的生字借助拼音读一读。
(2)不会读的句子可以请教同桌,并多读几遍。
(3)实在不会读的生字请圈出来,等着全班交流。
(4)有不理解的词语请圈出来。
2、学生按要求自读课文,老师巡视指导。
3、学生汇报:
(1)请小班按顺序开火车读课文,其他同学纠正他们读得不正确的地方。
(2)出示要求认的生字,开火车读一读。
(3)学生说说这些生字可以用什么方法识记。
(4)学生汇报识字方法:
A采用加一加的`方法识字(形声字):
每+攵=敏
工+力=功
辟+言=譬
米+造=糙
q+间=简
目+争=睁
口+我=哦
B利用词语一起识字:秩序必须
(5)学生开火车读一读生字。
(6)如果把拼音宝宝去掉,你还认识它们吗?试试吧。
(7)同桌检查识字情况:你指我认,我指你认。
(8)把生字送入词语中进行识字。
三、再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1、解决了生字问题,让我们再一次来读课文吧!并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学生齐读课文。
3、学生交流课文主要内容。
4、师小结。课文主要讲了当世界年纪小的时候,太阳、月亮、水的学习和生活,以及生活很简单,世界也有它的秩序。
四、指导书写。
1、学生自由观察要求写的10个生字,看看哪些生字在书写时应该注意。
2、学生互相提醒。
3、老师根据学生提醒的归纳。
(1)“必”字三点的位置应该注意。
(2)左右结构的“功”、“须”和“睛”要注意左窄右宽。
(3)上下结构的“简”、“界”和“弄”要注意是上窄下宽,特别是“界”字下面是一撇和一竖。
(4)强调“世”字的笔顺。
(5)在书写“复”字是要注意中间是一个日字,是一横。
(6)把“睛”和“晴”字联系记忆。有“目”就是“睛”,有“日”就是晴。
4、学生自由描红,老师巡视指导。
5、学生书写生字。
五、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书写生字。
3、书写词语。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自主阅读,研讨交流,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重点词句,了解太阳、月亮、水的学习过程,引导学生抓住事物的主要特点进行介绍。
2、让学生明白世界万物在变化,但又有它的秩序,每样东西我们都尽量简单化。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听写词语。
世界、年纪、必须、学习、
但是、声音、月亮、主意、
一直、只好、反复、变化、
简单、万物、生长、泥土、
眼睛、相当、、结局、开头
2、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
二、学习1——4自然段,了解太阳、月亮、水的学习。
1、学生分小组学习课文1——4自然段,要求:
(1)开火车阅读课文1——4自然段。
(2)都讲了谁在世界年纪小的时候的学习和生活?
(3)勾画出重点的词语句子,看看它们是怎样学习生活的?
(4)有不理解的词语或句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标记出来。
2、学生分小组学习讨论。
3、分小组汇报交流。
(1)分小组开火车阅读课文。
(2)汇报:这里主要介绍了太阳、月亮、水在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的学习和生活。
(3)太阳:学上山下山。这就是太阳的特点,也就是我们生活中的什么现象?(早上太阳从东方升起,傍晚太阳从西方落下)
(4)试着理解:它也试过做别的事,但是都没有成功。譬如说唱歌,它粗糙的声音,把这个敏感的新世界吓坏了。
A太阳没有其它特点,所以说它试过做别的事但都没有成功。
B“譬如”的近义词是什么?
C“它粗糙的声音,把这个敏感的新世界吓坏了。”“粗糙”的反义词是什么?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
D试着说说太阳可能还学过哪些本领?都是因为什么没有学会的?
(5)月亮:学会了晚上发光,也学会了不断变化。这符合现在月亮的特点吗?月亮为什么觉得白天发光这个主意不好呢?
(6)你会说“反反复复”这样的词语吗?试试吧。
(7)水:学会了流动,往低处流。这里的省略号有什么作用呢?
三、学习课文5——9自然段。
1、学生齐读课文5——9自然段。
2、说说你从这几个自然段里读懂了什么?
3、学生汇报:
(1)那时候的生活很简单。
(2)万物都很有秩序。
4、说说从哪些地方看出这个世界还相当有秩序的?
(只要学生言之有理,就应该鼓励)
5、“雨从云里落下,滴进泥土里;人睁开眼睛,就可以看到一切有多美好……”你会接着写吗?试一试。
6、你是怎么理解“这个故事没有结局,却有很多开头,很多很多开头。”
四、拓展延伸。
1、这篇课文充满了奇妙的想象,你最喜欢其中的哪一部分?说一说,并读一读。
2、你会接着讲故事吗?
试着从下面的两个开头中选择一个继续讲故事吧!
(1)这世界还相当有秩序……
(2)很久很久以前,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
3、学生分小组交流。
4、全班交流。
五、总结。
1、师:孩子们,学了这个有趣的故事,你有哪些收获?和大家交流一下吧。
2、老师总结。
六、布置作业。
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篇23
教学目标
1.明确日记在选择材料和格式方面的要求。
2.能写出一篇符合要求的日记。
3.培养写日记的兴趣和习惯。
教学重难点
1.选择合适的材料写日记,格式正确。
2.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教学准备
1.日记本。
2.课件。
教学安排
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请来了一位好朋友,你们猜猜它是谁呢?(日记本)
2.你们知道它有什么作用吗?
3.(学生传看、交流)你看到了什么?有什么体会?
4.好吧,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写日记。(板书题目:我来写日记)
二、阅读例文,感知写法
1.怎样写日记呢?让我们先来回顾第16课《护士长日记》。
2.通过《护士长日记》这篇课文,你了解到了什么?
3.师小结写日记的格式、内容及选材要求。
(1)日记的格式:第一行正中要写清年、月、日、星期几和天气情况,第二开头空两格写正文。
(2)日记的内容:不仅可以写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事,还可以写做过的事。
(3)写日记并不是把每天大大小小的事情都记下来,而是应该选择印象最深的、有意义的,能使自己感动的内容。
三、分组讨论,明确写法
1.学生阅读“习作提示”,思考:它告诉了我们什么。
2.四人小组讨论,明确写好日记的`方法。
3.检查学生讨论情况,生谈体会,师相机指导。
(1)日记内容不限。
(2)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3)注意格式正确。
四、组织欣赏,引导选材
1.明确本次习作的主要内容和要求。(出示课件)
主要内容:写一篇日记。
要求:(1)选择生活中一件使自己动情的事。
(2)注意表达真情实感。
(3)注意日记格式。
2.展示教师的几篇教学日记,课件出示其中的两三篇日记,看看分别写了哪些事。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3.你们知道老师为什么能写出这样的日记吗?
(1)善于观察。
(2)养成勤写日记的好习惯。
(3)多观察、善思考、勤动笔,文章当然越写越好啦!
4.从这几篇日记中,你学到了什么?
5.学生选择材料,同桌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启发。
6.教师抽查学生选材情况,并作点拨。
(1)写什么事?
(2)按什么顺序写?
(3)表达怎样的心情?
7.小组汇报交流。
8.学生互评。
第二课时
一、回忆写法,组织练写
1.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同学们都了解了日记的格式、内容及选材要求。
这节课我们就根据上节课自己的选材内容,把它们写下来。
2.学生试写,老师巡视指导。
3.朗读交流。
4.师生评议。
5.完善习作。
通过刚才的评议,同学们一定还想把自己的日记读一读,改一改吧!就让我们现在行动吧!可以同组的同学之间互相修改,也可以自己独立修改,相信你能把它写得更好!
二、眷写习作
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篇24
教学目标: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会读、会写本课12个生字词,会念绿线格中的8个生字。
3.设置情境,凭借对课文的反复朗读,感受我童年时赶海的乐趣。
重点难点:
通过朗读及自己入情入境的体会,感受我童年赶海的乐趣。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设疑解题
1.播放歌曲《大海啊,故乡》,课件相应显示大海的动画画面。
师:这首歌听过吗?这里面唱的就是大海,在同学们的印象中,大海是什么样的呢?
师:大海这么美丽,这么有趣,今天老师就要带领大家跟随作者一起去赶海。
[在优美的音乐声中,在大海的动态画面中导入,激发了学生的情感,使学生畅所欲言,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
2.揭示课题,板书:赶海(师把赶用红粉笔写,海用蓝粉笔写)
师:同学也许会纳闷,老师为什么把赶写成红色,海写成蓝色呢?谁能猜透老师的心思?(理解赶海的意思)
[教师故弄玄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产生疑惑,激起主动探索的热情。]
二、初读课文,检查识字
1.通过刚才学生对赶海一词理解的回答,师过渡:看来同学们回去预习得可真认真,接下来老师可要好好检查一下同学们的预习情况了。首先请大家告诉老师,你回去是怎么预习的呢?
2.学生各抒己见。
小结。老师为你们高兴,因为你们有自己的预习方法,说明你们会学习。相信通过学习你们一定会把这篇课文读得正确、流利。
3、检查预习情况。
(1)师:接下来老师要考考大家了。
出示生字:暑舅努甘夹痒虾捏俘虏偏载
(用多种方式朗读,重点指出夹和载是多音字,让学生明白在什么情况下该读什么音。)
(2)师:接下来我们要增大点难度,大家能接受挑战吗?
分组出示词语:暑假舅舅偏西满载而归哼
螃蟹嘿努努嘴儿不甘束手就擒
东逃西窜哎哟大螯夹住
大虾咦痒痒的一捏俘虏
(分三部分指名学生读,连起来读,让学生了解老师分组出示的用意,初步熟悉课文。)
(3)指导难写易错的字:如:舅、俘、虏,并让学生讲讲如何识记。
[识字是最基础的东西,但也不能掉以轻心,教师用激励教学,激发学生识字的热情,运用词语分类,初步了解课文,一举两得。]
三、创设情境,朗读感悟
师:同学们词语全都掌握了,老师要给大家一个奖励,带大家旅游去,高兴吗?闭上眼睛,我们的小火车开动了,呜。听,(课件播放海浪的声音)那是什么声音?快到了,看,(课件显示赶海的图片)老师带大家到海边,我们一起赶海去啰!(师声情并貌讲述,把学生带入情境)
1、师:迎着凉凉的海风,倾听着浪涛拍岸的声响,我们来到了海边,此时你们看到了什么呢?请自己先来读读课文相关的段落。(学生自由朗读)
(1)请学生先说说自己在海边看到了什么。
(2)读读课文中的句子,读出自己的感觉和心情,体会沙滩上的热闹和有趣来。
(3)师抓住省略号启发想象,沙滩上还有的人在干什么。
2、师:沙滩上这么热闹、有趣,你想不想加入其中?赶快呀!你是怎么做的,读出来!
出示:我在海水里摸呀摸呀,这武将就成了我的.俘虏,再也神气不起来了。
(1)、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体会抓螃蟹和捉大虾的有趣,抓住语气词嘿、哎哟、咦、哦体会心情,突出有趣。师生点评。
(2)、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自己平时有没有抓过螃蟹和龙虾,和这一次有什么不同?(在情境中体会、比较,突出赶海的有趣,体会大海给人们带来的快乐)
3、总结
师:抓住了螃蟹,捉住了大虾,飘满了笑声,迎来了收获,你觉得这次赶海活动怎样呢?(让生谈体会,再齐读这部分)
[创设情境,使学生身临其境,在情境中读自己所体会的,做自己喜欢做的,这是老师的高明之处。新课程不在强调支离破碎的课文分析,而注重在读中感悟、体会,把自己的感情融于其中,达到人与物交融,达成与文本的对话。]
四、假戏真做,引导说话
师:太阳偏西了,我们这次有趣的赶海活动也将结束了,请同学们坐好了,我们的小火车准备回家了,呜。到了,哎呀,我看到同学们都满载而归,能不能跟大伙说说你们都获得了哪些战利品呢?
1、学生兴致勃勃地交流。(有生拿出几个大海螺,更使人身临其境,师也可准备海螺或贝壳)
2、师:能不能来介绍一下你手里的战利品呢?再来说说自己的心情。(师相应课件显示图片)
[以读过渡到说,在情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及对语言文字的运用,也是对解读文本的一个升华。]
五、课外延伸,激发情感
师:同学们的收获可真丰富啊!这些都是我们美丽的大海所给予我们的,课前同学们都搜集了许多有关大海的资料,愿意拿出来和我们一起分享吗?
1、学生交流。(师事先也进行搜集,如正好学生也讲到,课件可相应出示一些图片和资料,增长一些见识)
2:师:我们学习语文不但要学会书本上的知识,更要到我们的生活中去学。刚才同学们都做得很好。
[语文课应该是大课堂,不能让学生只局限于书本上的东西,而更多的资料地搜集,学生的感情也在不断地丰满。]
六、播放歌曲,意犹未尽
师:大海给予我们的实在太多太多了,怎能不令我们去深深热爱呢?难怪这首歌里会这么唱,请大家再来一起听听《大海啊,故乡》
[以歌曲结尾,留给学生更多的思考余地,让学生带着问题,带着憧憬离开教室。同时也与课文的思想一致,做到首尾呼应。]
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篇25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良好的听说习惯。
2、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句中武将和战利品的借代意义。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我童年赶海的乐趣。激发学生热爱大海,热爱童年生活的思想感情。
4、仿照课文,写一次有趣的活动。
教学设计:
一、看图激趣,自然揭题。
1、著名的雕塑家罗丹说过,世上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同学们,擦亮我们的眼睛,原来欣赏一下这幅图画。(出示课文插图)你看到了什么?
2、自由交流(相机板书:海)
3、海水退潮时,人们到海边去捕捉拾海鱼、海蟹之类的东西,人们称之为赶海(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引导初读,感受其趣
1、请同学们打开课本,大声地自由地读一读,让我们随作者一起走进大海,一起去赶海。
2、感觉怎么样?自由交流感受。
3、听,多么熟悉而动听的音乐!(《大海啊,故乡》音乐起)每当文中的我听到这首歌,便会想起童年时的(生答:趣事)。(板书:趣)
三、读文品趣,入情入境。
1、再一次捧起课本,大声地读一读,用你的眼睛去发现,用你的心灵去体会,从哪里能找到赶海的乐趣。找到后,去与你的好朋友分享,并告诉他你的理由。
2、引导学生交流。
(1)乐趣一:追赶浪花
交流、示句:海水哗哗往下退,只有浪花还不时回过头来,好像不忍离开似的。我兴奋极了,飞跑着追赶远去的浪花。渐渐远去的浪花在作者眼里是那么有趣,因此作者忍不住要去(追赶浪花)引导学生读出我兴奋的语气。
小结:浪花回头,有趣;追赶浪花,更有趣。(板书:追浪花)
(2)乐趣二:捉螃蟹
交流、示句:我在海水里摸呀摸呀,嘿,一只小螃蟹被我抓住了!创设情境摸呀摸呀引导抓住嘿体会其兴奋,。指名读,互评。
(3)乐趣三:抓大虾
交流、示句:咦,怎么我的脚也――再也神气不起来了。抓住咦、哦来体会作者的心情;通过武将和俘虏的对比,及伸、捏、只一就的理解来体会作者的成就感。
(4)乐趣四:小伙伴捉螃蟹。
交流、示句:那边一个小伙伴――夹住了他的手!想一想、说一说你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有趣的,最后一起通过朗读把这件事的有趣表达出来。
(5)乐趣五:满载而归。
理解满载而归。想象:人们会带着哪些东西回家?这时的'我也提着?(战利品跟着舅舅往回走。)把句中的战利品换成其他内容,不改变句子的原意,可以怎么说?
3、让我们闭上眼睛,一同来感受清凉的海风、一同来回味赶海的无穷乐趣吧。(《大海啊,故乡》、海浪声)
四、总结全文,试说写趣
今天,我们跟随小作者来到沙滩上,追赶了浪花、捉了螃蟹、抓了大虾,感受了赶海的乐趣。相信也一定勾起了大家的美好回忆,你们参加过哪些开心的活动呢?请大家课后好好地想一想,先试着说一说,下节课我们再来学着写一写。
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篇26
一、教学目标
1、体会冰雕的美丽和冬冬观赏冰雕后异常兴奋的心情。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有关词语。
3、能有感情地朗读最吸引自己的一段课文。
4、能默读课文第3段,能说出这一段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写了哪些内容。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默读理解第3段的叙述顺序及内容
2、教学难点:理清全文所写方位及冰雕。
三、教学准备
小黑板、生字卡片、磁带、录音机
四、教学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2、学会本课生字词语
#教学过程
一、揭题,解题
1、揭题,读题
2、冰灯是怎么回事?
二、初读课文,初知大意
1、出示自学提示
A、课文写谁,在什么时候,到什么地方去看冰灯?
B、第2、3、4段分别写冬冬在什么地方看冰灯,看到哪些冰灯?
C、你最喜欢的冰灯有哪些?说说理由
2、自学
3、逐题讨论
三、学习生字
1、自学
2、检查
A、读字组词
B、分析字形:赏、佛、腾
C、辩字组词
赏()防()宫()
尝()仿()官()
D、写出近义词
观赏、闪烁、仿佛、奔腾
E、解释词语
报晓、引人注目、晶莹透亮、神气活现
四、作业
1、抄写词语
2、辩字组词
3、写出近义词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体会冰雕的美丽和冬冬观赏冰雕后异常兴奋的心情。
2、能有感情地朗读最吸引自己的一段课文。
3、能默读课文第3段,能说出这一段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写了哪些内容。
#教学过程
一、复习:听写词语
二、第1段
1、默读
2、这一段交代了有关看冰灯的`哪些情况?
3、观赏能不能换成观看?为什么?
三、第2段
1、默读
2、这一段写冬冬在哪里看冰灯?
3、冬冬在公园门口看到些什么?
A、它们分别是怎样的?
B、一座座冰雕指的是哪些冰雕?
四、第3段
1、默读
2、这一段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写了冬冬在哪几个地方看冰雕?
3、冬冬在这两个地方分别看到哪些东西,这些东西是怎样的?
4、齐读
五、第4段
1、默读
2、这一段写冬冬在哪里看冰雕?
3、课文写了哪些冰雕,重点写什么?
4、冰雕动物园为什么最吸引冬冬?
A、种类多:例举一系列动物,省略号
B、各具特色:理解奔腾、报晓、活泼、笨重的意思,体会大象、小猴的特点
C、栩栩如生,充满动感:在文中圈出表示动作的词
D、造型巧妙:小猴骑在大象背上
六、第5段
1、默读
2、课文还写了哪些冰雕?
七、第6段
1、齐读
2、天寒地冻,为什么冬冬一点也不觉得冷?
八、总结
1、齐读
2、课文第3段中各句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九、朗读练习
1、自由选择练习
2、范读
3、指名读,评议
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篇27
教学目标:
1、理解诗句的意思,重点把握“胜日”、“寻芳”、“等闲”等词语的意思;略知古诗词的长吟,能投入地朗读诗句。
2、想中、说中感受“无边光景”,感受春天的万紫千红,感受春天的生机勃勃。
3、理解诗句中暗含的“劝学”道理,初步感知《观书有感》。
4、理解感悟“万紫千红”的'喻意。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你喜欢春天吗?为什么?
2、出示图片:这是怎样的春天?(并揭题。)
二、诵读:
1、自由读。
2、范读。
3、个别读。
4、交流学习心得。(你读懂了什么?有什么地方读不懂?)
重点把握:
(1)“胜日”、“寻芳”、“等闲”等词语的意思;
(2)理解诗句的意思;
(3)了解作者。
三、想象:
1、作者胜日寻芳泗水滨,看到了“无边光景一时新”,他看到了什么?(自由说)
2、出示图片: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
3、小结反复朗读“无边光景一时新”。
四、说理:
1、面对如此美丽的春天,作者陶醉了,我们也陶醉了,一阵微风拂面而来,作者灵感一动,涌出了一句千古佳句——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2、为什么会“等闲识得东风面”?
3、反复朗读“万紫千红总是春”。
4、“二月春风似剪刀”,春姑娘翩翩而来,挥舞剪刀,裁剪出了“千万条绿丝绦”,裁剪出了“千万朵鲜艳的红花、紫花、白花、黄花”,裁剪出了“万象更新”的春天,裁剪出了“生机勃勃”的春天,因此,“万紫千红”这个词语就有了新的含义。
5、出示各类报刊出现的与“万紫千红”有关的标题。读中感受理解“万紫千红总是出春”的另一意义。
6、除了这些,还有哪里也是万紫千红的?
7、引导帮助学生理解诗句中暗含的“孔子”儒家思想“万紫千红”,书本的知识“万紫千红”,懂得诗句中“劝学”道理。
8、初步感知《观书有感》,懂得读书。
五、总结:
万紫千红总是春,等闲识得唐宋诗!
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篇28
【教学目标】
1、喜欢阅读课外神话传说故事,并能清楚地讲给别人听,主动交流听后的感想,养成认真倾听的习惯,提高口语表达的能力。
2、学习神话传说中大胆神奇的想象,写一篇习作畅想“我会变”。
3、养成自觉区别形近字的好习惯,并且在自我发现中培养探究意识。
4、积累成语、歇后语,培养积累语言的兴趣和习惯。
【教学重点】
口语交际;习作。
(学习神话传说中大胆神奇的想象,但不能没有逻辑)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这个单元,我们学习了《西门豹》《女娲补天》《夸父追日》几篇神话、传说故事,体会到神话、传说故事的神奇,优美生动的情节。你还知道或读过哪些神话和传说?今天我们以小组为单位举行一个故事会。
二、分组讲故事
1、交代讲故事、听故事的要求:
讲的同学要把故事内容讲清楚、明白;听的同学要认真听,听讲完后评一评。谁的故事最吸引人,讲得清楚、有条理,情节生动、有趣?各小组选出本组“故事大王”1~2名。
2、各小组内学生试讲,教师巡视,进行个别指导。
三、全班交流
1、各组汇报本组评选出的“故事大王”名单,大家掌声祝贺。
2、荣获“故事大王”称号的同学非常荣幸,“故事大王”们肯定愿意让更多的.同学听到你的精彩故事。哪位“故事大王”先给全班同学讲?
3、共同评议讲述情况。如内容是否讲清楚、情节是否完整、仪态是否自然大方、语言是否流利、有声有色等等。
四、学生总结
可以表扬表现最出色的,也可以夸奖进步最大的;可以谈谈你的感受,也可以说说你的心得,也可以发表一下你的希望、设想和创意……
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篇29
前置性学习提纲:
1、把课文读熟练。
2、理解词语的意思:俊俏映衬
3、每段的意思。
4、你最想说的是什么。
5、查阅资料:燕子。
教学目的: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课文中的生字,并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并能通过朗读、观察和想象,感受燕子的可爱和春天的美丽,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导入:
我们春天里常见的燕子(出示燕子图片),我们会怎样描绘它呢?(学生自由发挥)
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作家郑振铎是怎样描述燕子的。
2、读题:(板书“燕子”)
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自渎课文
(1)、自由轻声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词,划出不理解的词、句。
(2)、检查:
A、屏幕出示字词:自由读 指名纠正读 齐读
B、读课文:(分段指名读)看谁读得又准确又流利。(教师评)
2、理清课文层次(1)、自由读课文,思考本文主要写了那些内容?(小组讨论)
(2)、指名回答(相机板书:外形,春天赶来,飞行,休息)。
三、布置作业
1、习字册2、抄写词语
第二课时
一、细读第一自然段
1、理解内容
默读课文:第一段写了什么?(一起回答:外形)
作者是抓住它的`什么特点来写的?(相机板书:羽毛——乌黑光亮;翅膀——俊俏轻快;尾巴——剪刀似的)
2、指导朗读
(1)、情感准备:既然燕子是这样的漂亮、机灵,大家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喜爱、欢快……的语气)
(2)、小组内练读:
(3)、小组比赛读。
3、指导背诵
(1)、思路:课文是怎样写燕子的外形的?(指板书:羽毛——翅膀——尾巴、指图)
(2)、请学生自己试着把这一段背给同桌听。(提示:可看板书或看图)
(3)、看板书,分一二排、三四排背。
(4)、齐背。
二、指导朗读第二自然段。
1、自由朗读。
这一段主要写燕子干什么?哪些词句说明燕子飞得快?哪些词句说明燕子飞得轻?
指导用偶尔造句。
指导朗读、背诵。
2、指名读。
学习打比方的句子。
画出文中两句打比方的句子,并说说把什么比做了什么。
练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三、总结课文内容。
板书设计:
3 燕子
样子
增添生趣
飞行
休息
特点
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篇30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从而激发其爱护树木,保护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
2、学会生词,理解字词,读懂古诗
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感受古诗的意韵
4、掌握学古诗的方法
教学重点:
理解并说说诗句的意思
教学准备:
灯片,与诗歌相协调的音乐带一盒
教学过程:
一、习旧引新,激发兴趣。
导语:现在是春暖花开的季节,历代诗人留下了许多赞美春天的诗篇,谁能背给大家听?
同学们,背得很好,今天我们再来学一首《咏柳》(板书)
二、解题知人,感受美
出示灯片,观察图画,说说画了什么?
解题:诗人贺知章也和同学们一样喜爱春天的柳树,他用诗歌赞美了柳树(介绍作者)
三、逐句解释,理解美
1、范读全诗
2、学生试读,边读边思考,提出不懂的地方
3、师生释词
4、析句
第一、二句作者用了什么方法?分别表现了整棵树与树枝的什么特点?诗人看到这么细嫩的柳叶,是怎么想的`?把“三月春风”比作什么?
5、请学生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四、赏境诵读,抒发美。
1、教师诵读,配上音乐。
2、师启发:在诗人笔下,柳树是多么美妙,请同学们带着喜爱柳树,热爱春天的感情去朗读古读,在读中体会美。
五、小结学法
六、布置作业:
⑴抄古诗试背
⑵选择学校中一种植物试作诗一首
简评:
课堂教学中,能运用灯片图画配乐朗读等各种形式与手段,多感官让学生体会古诗的意境之美,从而激发起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结束时的作业
布置非常好,能使学生的这一思想感情付诸于笔端,在文章中表达出来。
上一篇:小学四年级科学教案(精选14篇)
下一篇:二年级语文教案(精选1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