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随着 2022 版各科新课程标准的实施, 我们的教育即将步入一个新的时代。
让我感触最深的有以下几点:
1.新课标的第一个突破:强调核心素养任何国家的教育都离不开本国和本民族的文化传统。 教育的本质就是传承文化、 创新知识、 促进人的发展。 我们通过教育传承文化, 要根据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要求选择合适的资源, 把优秀的、 符合时代的、 有生命力的文化传给下一代, 同时还要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创造, 创造具有时代精神的新文化。 注重培育学生终身发展和适应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核心素养, 特别是真实情境中解决问题的能力。
2.新课标的第二个突破:学业质量2011 年颁布的国家课程标准只有内容标准, 就是知识点标准, 它超越了 教学大纲的内容要求。 现在新修订的课程标准专门有一个学业质量标准, 就是内容标准加上学业要求, 再加上学业质量。 学业质量不只是基于知识点的考试成绩, 学业成就综合表现是以本学科核心素养及其表现水平为主要维度, 结合课程内容,对学业成就表现的总体刻画。
学业质量是所有过程评价、 结果评价与考试命题的依据,也是作业、测验的依据。基于新课标的实施, 对我们的教学也提出了 新的要求, 比如我们的目标是关注素养, 不只是关注知识点。 知识点目 标是阶段性目标, 是小步子、 小阶段, 我们的目 标要变大。
素养目标不是靠上一节课、 也不是靠听就能听出来的, 要强化学科实践, 自己去尝试去感受的过程。 还有要推进综合学习、 跨学科学习。 做“适合每个人”的教育,即要落实因人导学等方面。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备课、 实施教学的时候要提前预设, 看看能提升学生哪方面素养, 需要学生做什么, 怎样的学习效果最好,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让线上线下混合学习, 达到提高学生能力,提升学生素养的效果。
第二篇
教育研究是推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强大力量近日 , 教育部颁布了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 2022年版)。就课程方案而言, 这是 2001年《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执行 20 年来的首次系统修订; 就课程标准而言, 这是 2011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执行 10 年来的一次系统修订。
课程是教育的核心, 是教育思想、 教育目 标和教育内容的主要载体, 集中体现国家意志, 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 直接关乎学校人才培养质量。
这也凸显了 本次课程修订的重大意义与基础性价值。课程体现和凝聚着人类文明精华, 体现着国家意志和人民期盼, 是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实现“为党育人、 为国育才”的基本遵循和重要载体。 课程改革作为整个教育改革的核心, 是教育教学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的集中反映, 具有极强的科学性,一刻也离不开教育科学研究的支撑、驱动和引领。
本次义务教育课程修订凝聚了一大批专家学者的智慧, 从核心素养的凝练、 课程目 标的确定、 课程内容的组织到学业质量标准的制定和三级管理体制的优化, 都集中体现着教育研究的价值和作用, 可以说教育研究贯穿在本次课程修订的全过程、 各领域和各学科, 有力地支撑了 时代新人的培养。
一是系统研究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对人才培养的政策要求, 全面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进课程方案、 进课程标准, 体现明确的战略性和方向性;
二是着力开展现状调研和矛盾分析诊断, 破解十多年来课程改革实践中的重大现实问题, 体现很强的实践性和科学性;
三是深入开展历史研究和比较研究, 坚持“在继承中创新、 在稳定中推进”, 使课程改革既充分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华, 又反映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的新成果, 体现了 鲜明的民族性和时代性。
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实施过程中, 仍然会面临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 新挑战, 教育研究的任务依然艰巨而复杂。
例如, 如何充分发挥学科的独特育人价值和综合育人价值, 既要纵向一体化贯通, 处理好幼小衔接和初高衔接的问题, 又要横向关联, 体现学科融合渗透?如何在“双减” 背景下体现课程结构体系优化完善, 改进育人方式, 提高课程实施的实效? 如何优化育人环境,形成学校、 家庭、 社会协同推进课程实施的有效机制? 等等。 这些问题仍然需要我们不断思考、 深入研究。 只有坚持目 标导向、问题导向、 创新导向, 系统思考, 整体把握, 重点突破, 反思总结, 不断揭示育人规律, 破解实施难题, 以扎实研究深化课程改革, 才是应然和可行之道。
一是把准正确育人导向, 深入研究学生核心素养的转化机理。
深入研究课程教材作为培根铸魂、 启智增慧根本载体的内涵实质和基本要义, 认真研究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 准确理解和把握中央关于教育改革的各项要求, 充分反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全面落实有理想、 有本领、 有担当的时代新人培养要求。 以此为导向,深入研究核心素养的学科特点和要求, 学段特点和要求, 揭示核心素养由静态知识向动态转化的内在机理, 探寻从学科目 标内容转化为学生认知和能力的影响因素、 培养路径和实践方式, 真正实现课程的育人价值。
二是聚焦课堂教学主渠道, 创新改进育人方式研究。
一方面, 要基于核心素养形成与发展的内在要求, 研究以“知识本位” 教学转向以“核心素养本位” 教学的特点规律和方式方法, 积极探索启发式、 问题式、 情景式和探究式等教与学方式, 提出创设合理教学情境, 营造良好学习 环境的可行性,深度挖掘教学内容, 关注课堂中不同学科内容的有机融合, 推进课程融合和学科渗透, 全面提高教学的综合育人价值。 另一方面,要强化实践性、 综合性课程的育人研究, 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科特点, 选择恰当的活动主题, 合理倡导学生在全身心参与的实践活动中, 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 分析和解决问题。
三是跟踪研究课程实施过程, 不断总结课程改革经验。 实践既是检验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的唯一标准, 又是催生课程理论的源头活水,必须把调查研究、 行动研究贯穿课程实施的全过程。 在生动的课程实践中, 运用并发展课程理论思想, 发现鲜活的课程实施案例,提炼示范性的课程实施经验, 推进“理论与实践”“政策与行动”的双向良性互动, 形成专家专业化研究为引领、 教师实践性教学研究为基础、 群众性研究为支撑的共同推进新课程落实落地的研究格局。
第三篇
“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 修订新变化近日 , 教育部颁布了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 2022年版)。 课标是国家事权, 是“教学大法”, 是教材编写、 教师教学和考试评价、 管理督导的依据, 新时代新课标的修订正在进行中。新修订的课程方案主要变化: 基于核心素养目 标, 从注重学科逻辑到更多关注生活逻辑。 之前基础教育之所以强调学科中心、知识中心, 其根本原因在于课程标准和教材呈现的方式、 体系是基于学科逻辑, 而不是打破学科逻辑, 从学生成长和现实生活需求的角度重组各类知识。此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修订过程中, 反复强调要在兼顾学科逻辑的情况下更多地关注生活逻辑。
什么是生活逻辑? 就是学生的成长面临什么样的真实的环境, 真实的需要是什么。 要基于学生成长这一主线, 而不是基于学科本身的发展来设计的课程。
此时, 就要处理好理论和现实的关系问题。 一方面要教给学生更多的间接经验和知识概念, 另一方面也要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 做到有所兼顾。 还有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 一方面要按照分科的思路组织课程内容, 另一方面也要强调课程的综合, 按照生活逻辑将知识组织起来。新义务教育阶段课标标准科学定位, 要处理好以下关系:
一是通适性与差异性的关系。 要以通适性为主, 确保课程内容对全国绝大多数适龄学生都普遍适用, 打好共同基础, 同时也兼顾地区差异, 为各地因地制宜留有余地。
二是经典性与时代性的关系。要注重经典, 进一步精选课程内容, 选择有时代价值的经典内容;同时关注经济社会发展最新进展, 与时俱进地更新内容。 三是全面性与个性化的关系。 要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明确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发展的基本要求。 同时, 全面发展不等于平均发展, 要严格控制必修容量和难度, 为学校因材施教和学生个性发展留有空间。 四是规范性与灵活性的关系。 要注重定标准、 立规矩, 明确学业质量标准, 使教学和考试评价有据可依; 还要关注教学方式方法的多样化,鼓励教师教学实践创新。
新课标的修订,其创新意识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注重培养创新人格。 育人目 标上, 要注重从小培养学生的开放、灵活、 自信、 专注、 合作等良好品质和独立思考能力。
二是引导变革教学方式。倡导启发式、 探究式、 开放式教学,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想象力。三是用评价引导创新。 课标要加强对考试评价的指导, 摒弃简单、 一刀切的做法, 用多把尺子衡量学生, 鼓励学生个性化发展。
新课标的修订在实践育人上要求更实:
一是明确实践育人具体要求。 各学科要进一步明确实践的主题、 内容、 时间、 评价等方面要求, 形成刚性约束。 比如科学类课程要明确必做实验项目和评价方式, 道德与法治课标要明确社会实践内容及时间安排等。
二是加强对实践教学的指导。 要指导教师将学与做结合起来,克服只学不做的现象, 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让学生在项目 实践、 动手操作、 经历体验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特别是要在劳动实践中增进与劳动人民的感情。基础教育十五年, 是一个系统。 学校育人必须贯通起来, 系统设计, 整体规划。
当前, 一些方面反映, 幼小衔接不畅的问题比较突出, 初高中之间也有部分脱节, 各学科之间还有交叉重复问题。 我们必须高度重视、 深入研究, 在课标修订时着手解决这些问题。新课标修订在坚持九年一体化设计的同时, 注重前后左右的衔接贯通。一是幼小衔接。 要科学评估学前教育结束后学生在健康、 语言、 社会、 科学、 艺术等领域的发展水平, 合理设计小学低年级课程, 内容坡度要减缓, 学习方式要注重活动化、 游戏化、 生活化。二是小初衔接。
根据小学到初中学生在认知、 情感、 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变化, 合理安排各学科内容, 科学设计深度和难度,体现连续性和进阶性。
三是初高中衔接。 结合高中学习和学生生涯发展需要, 在初中高年级适当安排延展和衔接内容, 为学生接受高中阶段教育做好准备。四是学科间横向配合。 注重学科之间知识内容的相互呼应,有效配合,防止简单交叉重复,形成各学科协同育人格局。与原方案相比,新修订课程方案有以下三方面变化:
一是将原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名称改为义务教育课程方案, 与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名称保持一致, 完整体现课程方案功能。
二是将关于培养“有理想、 有本领、 有担当” 时代新人的要求作为构建义务教育课程体系的逻辑起点和落脚点, 阐述培养目标,反映人才培养规格和要求。三是考虑到学生认知发展是从日 常生活概念到准科学概念再到科学概念的过程, 由综合到分化, 对课程设置与实施进行调整。 例如, 小学一二年级开设艺术综合, 替代音乐、 美术分科课程; 鼓励将小学一二年级道德与法治、 劳动、 综合实践活动与班队活动、 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等相关内容整合实施; 将学科性质相近的物理、 化学、 生物学整合为“科学”, 保持与分科基本内容一致等。
第四篇
让核心素养落地为知识运用赋能近日 , 教育部印发《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 2022年版)》。 4 月 21 日, 教育部举行新闻发布会, 介绍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语文等 16 门学科的课程标准。
现行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分别制订颁布于 2001 年和 2011 年。 此次修订进行了系统性设计, 在课程内容结构、 学业质量标准等方面都有较大变化。课程建设:以核心素养为导向此次修订, 全面落实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要求,结合义务教育性质及课程定位, 将党的教育方针具体细化为本课程应着力培养的学生核心素养, 体现正确价值观、 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培养要求。如何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从 2011 年我国实现了义务教育全面普及, 教育需求从“有学上” 转向“上好学”, 这个问题就提上了 日程。
时下, 人们生活、 学习、 工作方式不断改变, 不同价值观念相互碰撞, 儿童青少年成长环境深刻变化,也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挑战。义务教育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和“双减” 工作要求强化课堂及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 落实这些要求必须修改完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对教与学的内容、方式进行改革。现行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已分别实施了 20 年和 10年以上, 根据课程改革自身规律性要求, 也有必要进行进一步的修订完善。
比如学段纵向有机衔接不够, 课程标准缺乏对“学到什么程度” 的具体规定, 教师把握教学的深度与广度缺少科学依据,课程实施要求不够明确等, 都与新形势新要求不相适应。 必须有针对性地解决这些问题。让核心素养落地, 是本次课程标准修订的工作重点。 核心素养导向, 既是课程标准研制工作的主线, 也是课程标准文本的主旋律。 课程目 标的素养导向, 有利于转变那种将知识、 技能的获得等同于学生发展的目标取向, 引领教学实践及教学评价从核心素养视角来促进和观察学生的全面发展。
素养与知识不同, 是知识、 技能、 态度的超越和统整, 是人在真实情景中做出某种行为的能力或素质。 当前世界范围内的核心素养热潮实质上是教育质量的升级运动, 国民的核心素养决定一个国家的核心竞争力与国际地位。 课程建设以核心素养为导向,是推进我国社会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的需要, 也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具体体现。课程内容:回到知识学习为人服务的初心那么,核心素养培养又如何落实在日常的课程教学中?课程内容是课程标准修订最为实质的问题。 课程内容不变,核心素养理念很难落地。
此次修订, 课程结构基于这一目 标做了较大调整。 比如: 整合小学原品德与生活、 品德与社会和初中原思想品德为“道德与法治”, 进行九年一体化设计; 改革艺术课程设置, 一至七年级以音乐、 美术为主线, 融入舞蹈、 戏剧、 影视等内容, 八至九年级分项选择开设; 科学、 综合实践活动开设起始年级提前至一年级; 将劳动、 信息科技及其所占课时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独立出来。除了课程结构外, 更重要的是, 课程内容被赋予了 新的内涵。比如地理课程标准, 修订前主要是以区域地理学的领域(地球与地图、 世界地理、 中国地理、 乡 土地理) 平铺设计安排课程内容, 学科逻辑很强, 但学生学习立场考虑不够。 修订后则体现学生学习立场, 建构出学科活动与学科知识融为一体的地理学习内容体系: 以认识宇宙环境、 地球环境与人类社会关系这条核心线索为主干, 将运用地理工具和参与地理实践这两条支撑线索贯穿其中,形成学科知识与学科活动融为一体的课程内容体系。
本次课程修订超越学科内容观和教学内容观, 彰显课程内容观。 在课程内容理解上, 以学习为中心, 不仅包括教什么、 学什么的内容问题, 还包括怎么教、 怎么学的过程方式问题, 以及为什么教、 为什么学的目 的价值问题, 甚至还有教得怎么样、 学得怎么样的结果水平问题。
这种复合型的课程内容观, 突出习得知识的学习方式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和价值, 打破死记硬背、 题海战术等知识技能训练魔咒, 克服高分低能、 价值观缺失等乱象。 学生可以在主题活动中, 通过完成学习任务获得知识和解决问题,亲历实践、 探究、 体验、 反思、 合作、交流等深度学习过程, 逐步发展核心素养。课程内容结构化, 有利于克服教学中知识点的逐点解析、 技能的单项训练等弊端, 引导教师主动变革教学实践, 从关注知识技能的‘点状传输’ 自觉变革为关注学生对知识技能的主动学习和思考, 关注教学的关联性、 整体性, 关注学生在主动活动中所形成的知识、 技能、 过程、 方法、 态度、 品格、 境界的综合效应,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基础教育各学科各行其是, 形不成育人合力的问题此前并没有被充分重视,这次修订增加了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学校要特别注重结合这次课程标准修订中增加的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 突破学科边界, 鼓励教师开展跨学科教研, 设计出主题鲜明、问题真实的跨学科学习活动。学业质量标准:从查验知识点到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实施新课程方案和新课程标准, 以后怎么考试, 怎么评价?比如晚清政府签订的《马关条约》, 以往历史考试通常考什么时间、 什么事情、 什么内容等。 素养立意的考试命题会怎么考呢?比如《马关条约》 签署以后, 清政府被迫允许外国人在中国投资办厂。
改革开放以后, 中国也允许外国人来投资办厂, 这两者有什么不同?这不仅仅考学生历史知识掌握情况, 更主要的是考查学生唯物史观、 时空观念、 史料实证、 历史解释、 家国情怀等方面素养的综合表现。以素养为导向, 考试和作业是课程改革中不可忽视的关键领域。长期以来, 人们习惯将作业作为课堂教学知识与技能巩固的手段。 作业过程, 实际上是从有教师指导的课堂教学, 过渡到没有教师指导的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 对学生的学习兴趣、 自主学习能力、 自我复原力、 自控力、 专注力、 时间管理等素养提出了一系列要求。 因此, 作业是培养学生相关核心素养发展的重要手段,而不能仅仅窄化为知识技能的巩固。
作业具有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评价诊断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水平的双重功能。 因此, 教师如何设计与实施体现核心素养导向的作业, 不仅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颁布后的难点所在, 而且是落实“双减”政策的关键所在。如何设计体现核心素养的作业? 单元作业整体设计与实施,是目 前可操作且有效的实施路径。 以单元为单位整体设计作业,有助于避免以课时为单位的零散、 孤立、 割裂等问题, 更加有助于知识的结构化,问题解决的综合化。”事实上, 此次修订, 各课程标准都强调以核心素养为主轴,构建大任务、 大观念或大主题等以问题解决为目 标的课程内容结构单位和教学单元组织形态, 以此作为学习内容聚合机制和学习动机激发机制, 有效归纳、 整合学科知识点或主题活动内容, 在学习内容安排层面落实减负、增效、提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