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论安源工人运动的现代化意义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摘 要 : 上世纪二十年代初 , 发生在安源的路矿工人运动是中国早期工人运动的典范。 以第一次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胜利为标志 , 其具有全国意义的组织和斗争历时近十年 , 走出了一条科学社会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独特道路。 深入挖掘安源工人运动史实 , 会发现其在很多方面都具有开创性的意义。 本文以现代为视角 , 将安源工人运动放到世界近现代史大范围内 , 重新考量其具有的深远的历史意义和启示。

关键词 : 安源工人运动 ; 经济和政治权利 ; 现代工人运动 ; 人的全面解放中图分类号 : D412. 8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007- 9149(2008)02- 0034- 05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安源工人运动 , 在中国近代史上留下了光辉夺目的一页。 从 1922 年初开始 , 到湘赣边区秋收起义爆发 , 其间近十年“薪火”不断 , 甚至在全国大革命低潮时期仍巍然独存。 无论是其运动形式还是内容以及产生的社会作用都是历史性的 , 在中国早期的工运史上独树一帜。 从安源工人运动后的 85年间 , 特别是解放以后 , 对其挖掘研究一直不断 , 许多学者站在罢工斗争如何组织并取得胜利的层面思考 ,取得了丰硕成果。 然而在此 , 笔者试图超越安源工人运动的成因和结果 , 从胜利背后 , 探究其对当代具有的普遍价值和革命性意义。

一、 安源工人运动的显著特色 , 是其有理有利有节的和平争取工人权利的斗争方式

安源煤矿是中国最早的煤矿之一 , 跻身近代中国十大矿厂之列 , 也是中国最早采用德国生产技术和管理的现代化矿井 , 是 1908 年组建的当时中国最大的企业联合体——汉冶萍公司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时的安源煤矿有工人一万二千余人 , 矿区常有失业人员四五千人。 虽然安源煤矿远离大城市 , 但始终保持着与外面的密切联系 , 在当时具有很大影响。 上世纪二十年代初 , 正是中国社会由封建主义向官僚资本主义转变的时期。 这一时期的主要特征是 , 官商与资本紧密结合 , 控制着社会的大量资源 , 通过加重剥削 , 加快了社会资本聚集 , 使社会资本越来越向这些少数人和财团集中 , 从而加重了整个社会的负担 , 社会矛盾不断激化 , 最终引发了中国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 安源路矿工人运动就是其中一次最具影响而又最典型的工人运动 , 其显著特色是其以灵活的策略开展斗争 , 以和平方式争取工人权利的发展道路。 首先 , “哀而动人”是安源路矿工人运动有理有利有节争取工人权利斗争的总策略。 在第一次罢工之前 , 毛泽东等组织者根据安源的实际情况 , 吸取了香港海员大罢工和上海纱厂、 长辛店铁路工人罢工斗争等经验教训 , 提出了“哀而动人”的策略思想。 当时他在致李立三的信中对这一策略做了解释 : 要依靠工人群众有坚实的团结和坚强的斗志 , 同时必须取得社会舆论的同情与支持 ,有勇有谋地领导工人与当局斗争。 这一策略取得良好效果 , 首先争取了安源商会“对工人取同情态度” , 充当了调停人 , 还成功争取了一些行会、 帮会对工人斗争的同情和支持 , 使整个罢工斗争朝有利于工人的方向发展。 “‘运动开始时 , 通过社会关系争取个别开明绅士的帮助 , 呈报县知事公署核准创办工人学校 , 第一次罢工中争取广泛的社会同情和洪帮支持 , 利用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等等’ , 以及提出口号 , 进行宣传 , 都说明罢工运动是有理有节 , 以合法形式 , 开展政治和经济斗争的。 ”[6 ] (P17)

其次 , 安源工人运动注重走通过发展群众团体组织和活动而争取斗争胜利的道路。 群团组织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在安源工人运动初始 ,运动领导和组织者就看中了群众团体组织对吸引群众、 组织群众、 开展活动的重要性。 从办平民教育入手 , 1922 年2 月成立了安源路矿党支部——中共的第一个产业工人党支部 , 随后组织成立了工人俱乐部 , 同年 7 月 又创办了工人消费合作社。 至此 , 以安源路矿党支部为核心, 工人俱乐部为主阵地 , 各种群众组织和工人活动空前活跃。 这些群众组织后来成了安源工人运动的中坚力量。 发展群众团体组织这一特色 , 可以说贯穿整个安源工人运动史。最后 , 罢工斗争“不伤一人 , 不废一事 , 而取得完全胜利”的结果 , 既是安源工人大罢工取得的辉煌成果, 也是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独具特色的体现。 关于这次罢工的特点、 经验和意义 , 刘少奇、 朱少连所著《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略史》做了如下概括 : “这次大罢工 , 共计罢工五天 , 秩序极好、 组织极严、 工友很能服从命令。未伤一人 , 未败一事 , 而得到完全胜利 , 这实在是幼稚的中国劳动运动中绝无仅有的事。 ” [4 ]( P129 )

自产业革命以后 , 机器化大生产的发展 ,逐渐将社会分成了劳动人民与资产阶级两大阶级。 在其后的一个多世纪中 , 世界范围内劳动和资本的矛盾和纠纷一直不断并长期存在。 在中国出现工人阶级与资本家此起彼伏的斗争之前 , 在欧美己经经历了两次大规模工人运动高潮 , 一次是 19 世纪上半叶以法国里昂工人起义和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为标志的世界范围内的工人运动 , 另一次是 19 世纪后期 , 以美国工人为争取八小时工作制举行的全国总罢工和德国鲁尔矿工要求实行八小时工作制及取消《非常法》而举行的 10 万人大罢工为标志的工人运动高潮。 这两次工人运动高潮, 正好处在资本主义的两个发展时期 , 也就是马克思把资产阶级历史分为的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资产阶级在封建主义制度下形成为阶级的阶段 , 也正是资本原始积累时代 , 带有浓厚的血腥味和残酷性 , 所以这个时期的工人运动主要是以比较激进的起义和武装斗争形式出现 ; 第二阶段是形成阶级以后 , 由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时期。 这一时期世界经济特征是 , 资本主义整体上完成了资本积累 , 资本主义经济得到了充分发展 , 而同时工人阶级队伍也不断扩大 , 思想上也更为成熟 , 增强了与资产阶级抗衡的力量。 所以这一时期的工人运动有如下特点 : 一是以罢工、 示威等和平方式作为争取权利的主要斗争方式 ,二是劳资双方处在相对平等的基础上处理谈判和斗争 , 大多以工人最终胜利为表现形式。 正如列宁在总结这一时期工人运动特点时指出 , 1872至 1904 年这一时期的特点和 1848 至 1871 年革命风暴不同, “它带有‘和平’性质而没有发生过革命。 西方的资产阶级革命己经结束了。 东方还没有成熟到实现这种革命的程度。 西方进入了 未来改革时代的‘和平准备阶段。 ’”

[3 ] (P1787) 所以我们称这个时期及以后的工人运动为现代工人运动。 从这一点可以看出 , 安源工人运动跟全国当时其它工人运动有着明显的区别 , 就是整个运动着重于工人自发组织和斗争 , 着重于通过合理合法的方式争取经济和政治权利。 《中共湖南区委关于安地事件的决议》也指出 , 只注重和平道路争取经济改良和政治权利。

[5 ] (P2 66)早期安源工人运动体现了现代工人运动的显著特征。

二、 安源工人运动的主要内容 , 在于体现了工人生存权和发展权的基本诉求

任何社会运动都是在一定的目标之下进行的 , 都必须为了引起某种变化或实现某种结果。 在中国早期的工人运动中 ,普遍性的是为争取经济权利而展开的斗争 , 也就是争取生存权的斗争。 安源工人运动首先争取的就是安源工人的生存权利。 “安源工人运动一开始就注重经济斗争 , 是政治斗争和经济斗争的紧密结合。 ”刘少奇曾在《工人阶级在革命中的地位与职工运动方针》一文中指出 : “工人任何时候都离不开要求其经济上之利益。 经济问题 , 工人在所必争。 经济斗争之发展 , 即为中国职工运动之发展”。[5] ( P42 )

但是安源工人运动与中国其它早期工人运动还有一个显著区别是 , 它反映了安源工人发展权的诉求。 当时安源煤矿工人大多数是附近农村破产的农民 , 他们没有文化 , 思想觉悟低 , 家庭困难 , 生活压力大 , 他们从农村来到矿山挖煤是为了讨生活。 他们在矿上地位低下 ,政治权利和个人价值无从谈起 , 他们一直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 , 受着重重剥削和压迫 , 看不到自身的未来和生活的希望。 安源工人运动不仅带给他们生活的希望 , 还给他们带来了对自身价值的认识。 罢工斗争确定“从前是牛马 , 现在要做人”的基本口号 , 就是工人发自内心最深层的呐喊 , 以“改良待遇 , 增加工资 , 组织团体”为主要目标的罢工宣言 , 反映了工人当时对经济权利和政治权利诉求的全部内容。 工人运动的组织者就是抓住了工人对自身发展和价值体现这一潜在的诉求 , 先后办起了平民小学和工人补习学校 , 成立工人俱乐部、 消费合作社和党支部、 青年团等组织 ,并组织工人印发《工人周刊》等出版物 , 开展宣传等活动 , “及时出张于工厂附近之墙壁, 宣传因而甚广 , 于是要求解放之念 , 在此少数工友之心中 , 乃如雨后春笋 ,勃然怒放 ! ”

[3 ] (P116)

可见当时工人们迎接新生活的那种喜悦心情。 工人通过进识字班和夜校 , 能得到过去得不到的发展机会 , 在俱乐部、 消费合作社等各种群众团体组织中 , 能找到自己的位置和实现自身价值的舞台。 这些对于大多数不分昼夜下井挖煤的工人来说 , 是一个全新的世界、 一种有意义的生活。 从工人夜校自己编写的《工人读本》 ( 第一册 ) 中可以看到这一点。 “工人不是本来粗 , 要求教育才劳动”“人生在世上, 个个应该读书”。 在工人自己写的《劳工歌》中 , 更是唱出了他们的心声 :“世界兮我们当创造 , 压迫兮我们须解除。 李立三曾向工人明白表示“社会主义是工人的主义”。 刘少奇则告诉工人“我们抱定社会主义的思想, 从最黑暗的家庭奋斗出来 , 到中国这样沉寂的社会里 , 干这种改造社会的事业”。

[6 ] (118- 119)

如果说为了生存是工人阶级拿起斗争利剑的爆发力 ,那么为了自身生存价值和生活的深层意义就是工人保持永恒斗志的不竭动力。 学习和研究安源工人的斗争史 , 最深刻的体会是安源工人有着强烈的生存意识和奋斗意识。 处在艰苦条件下的安源工人为追求生存权和自身价值而不懈奋斗的执着精神令人感动。 “从前是牛马 , 现在要做人” , 这是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的主题 ,反映了处在社会生活最底层挣扎的安源工人的生存发展祈求。 毛泽东等运动的领导者们就是当安源工人在水深火热的苦海中绝望挣扎的时候 , 告诉矿工们“要填饱肚子 , 就必须革命 ; 要改变命运 , 就必须革命”的道理 , 给了安源工人奋斗的方向和奋斗的动力。 安源工人为了实现自己的生存价值 , 团结起来奋斗 , 从而创造了全国第一次工运高潮中“绝无而仅有”的成功范例 , 写下了中国工人运动史上辉煌的一页。 通过罢工斗争 , 取得了三项明显的成绩 : 一是经过协商谈判 , 最终路矿当局与工人签订了复工条约 , 13 条涵盖了工新、 休假、 处分、 工伤待遇和组织团体等现代工人劳动权益的基本内容 , 工人提出的主要要求得到了答复 , 从法律意义上肯定了工人斗争合法性 ; 二是打破了包工制。“于是破天荒改包工为合作的办法 , 在萍矿乃告成功。 萍矿工人受包工制之痛苦己二十余年 , 至此完全打破 , 萍矿之黑幕亦将廓清 , 于工人之利益固属 无 究 ; 为 矿 局斩 绝 弊病 , 亦 为 实 业 前途 之 大幸”[4 ] ( P131 ) ;

三是推动了汉冶萍总工会的成立 , 一个三万余人工会组织 , 在当时中国是难得一见的。 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还从工人实际出发 , 兴办了三项经济事业 : 消费合作社、 劳动介绍所和故工抚恤会。 创办消费合作社 , 是为抵制奸商对工人的中间剥夺 , “减轻工友负担” ; 成立劳动介绍所 , 目的是“预防工人失业”, 尽可能为失业工友寻找生活出路 ; 故工抚恤会“专为抚恤身故工友及其家属而设”。 这三项经济事业从不同角度减轻了工人的痛苦 , 改善了工人的生存条件。 在罢工斗争后 , 工人俱乐部所办工人补习学校由一所发展到七所 , 入学者达 500 余人 , 还专门设了师范班和妇女事业部, 培养发展工人教育所需师资 , 向妇女进行思想、 文化和职业教育。 运动中 , 安源工人生存权和发展权的基本诉求 , 体现了现代工人运动争取工人经济权利和政治权利的主要内容。

三、 安源工人运动产生的另外一个重大社会作用 , 还在于影响并带动了周边广大农村地区的开放和进步

近代以来 , 随着西方现代工业文明的不断涌入 ,首先冲击的是广大沿海地区并逐步向内地城市深入,并最早实现了经济社会的现代转型。 比如当时的上海、 广州等己成为世界有名的大都市 , 但广大农村地区 , 由于其自然经济的封闭落后 , 经济生活依然保持着与世隔绝的状态 , 根深蒂固地维系着封建经济基础。 二十世纪二、 三十年代正是中国社会特别是广大农村社会的重要转型期。 安源工人运动所产生的另外一个重要成果是 ,根据中共“三大”和“四大”以及第二次劳工大会的决议精神 , 工运的组织者和积极分子分赴萍乡周边地区 , 开展农民运动 , 广泛地促进了广大农村地区的开放和进步。“在第一次大革命时期 , 有大批安源工人奔赴湘鄂赣各地广大农村, 开展农民运动和其它民众运动。 这些运动给社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深 刻 变 革 , 其 成 果 并 不 因 革 命 失 败 而 完 全 消失。 ”[5 ] ( P383 )

湖南全省和江西赣西地区的农民运动取得显著成效 , 与安源工人运动是密不可分的。 当时分散到湘东、 湘南和赣西各地从事农民运动的安源工人共约千人 , 其中多数集中在农民运动最猛烈的醴陵、湘潭、 衡山、 衡阳、 郴州、 浏阳、 长沙市郊以及湖南各县。 如派人参与组织衡山白果地区农工会 , 在株洲八迭乡组织农民协会等等。 最典型的例子是 3 年春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派交际股股长谢怀德到湖南衡阳岳北地区开展农民运动。 谢到岳北后 , 效访安源工人俱乐部的形式 , 成立了岳北农工会 , 广泛开展活动 ,领导广大农民从政治上、 经济上向封建经济和文化发动了猛烈的冲击。 如 : 开办学校训练班 , 宣传破除迷信 , 反对封建 , 实行平等 , 减租减息 , 扶助贫困救济孤老 , 禁牌赌 , 禁鸦片等等 , 还向妇女们进行反旧礼教 ,反三从四德的宣传。 “九月惨案”后 , 安源工人深入萍乡近郊及莲花、 安福等地推动农民运动 , 并先后在上栗、 东桥、 湘东、 赤山等地创办了农民夜校 , 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思想和文化教育活动。 1928 年国民党一家报纸载文谈到安源工人运动的情形时也说 : “ 1926 —1927 年湖南全省各县农协的主要分子 , 几乎无处不是安源的工人”。

[4 ] (P17)安源工人中的绝大多数是来自附近各县农民 , 安源工人同农民之间的联系比别处更加密切和广泛 , 所以 , 工人运动与农民运动的结合 , 以及以工人运动带动周边农村和农民运动是必然的。 安源工人运动在推动农村社会运动、 促进中国广大农村社会的发展方面产生了很大影响 , 也为后来我党开展农村社会变革运动提供了有益的尝试和经验。 九十年代末 ,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问题研究专家于建嵘教授在湖南衡阳、 郴州一带搞农村调查时 , 发现当地在二三十年的农民运动很有特色 , 而开展农运的组织者绝大多数是安源工人 , 其活动也带有明显的安源特色 , 组织农会组织 , 创办农民识字班和农民夜校等 , 这吸引了于教授和中国农业科学院教授梅方权等许多学者来安源考察。 这也充分说明 , 安源工人运动对广大农村地区的影响是深远的、 历史性的。

四、 安源工人运动的重要启示 , 就是任何社会运动都必须是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其实就是作为个体的人的解放和发展的历史。 因为 , 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看, 社会历史的发展导引着社会人的个体的发展, 个体的集合作用推动着社会的前进。 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就是要实现一切人的全面解放和自由发展 , 人类社会的全部努力 , 最终也是为了实现这一终极目标。 《共产党宣言》说的“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1 ] (P273)

指明了社会的发展最终要实现每个人的自由解放, 也即全面发展。 因此 ,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讲到无产阶级的解放和全人类的解放时 , 总是强调不仅是整体的解放 , 而且是个体的解放 ,即要达到所有人、 一切人的解放 , 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终解放自己。 安源工人运动的历史告诉我们 , 在任何经济社会的发展过程中, 都必须重视每个人的自身价值的发展。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 , 世界经济出现萧条 ,国内民族工业受到了世界帝国主义资本输出的严重影响。 当时汉冶萍公司“企业每况愈下 , 工人生活极其悲惨”, 工人每天工作十二个小时以上 , 只可拿到二十六七铜元 , 没有任何政治地位 , 还要受到工头盘剥和来自各种势力的层层压迫。 正如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1923 年 9 月发表的宣言所说“欧美各国无产阶级抗争的对象 , 只有资本家一重压迫 , 而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的无产阶级 , 却受着资本家、 军阀和帝国主义三重压迫。 在这三重压迫之下的无产阶级 , 他们解放的要求自然更紧迫 , 更激烈 , 但惟其在三重压迫之下 , 他们解放的实现 , 也是依同样的比例而增加其难度的。 ”[4] ( P67— 68 )

所以《罢工宣言》中写道 : “我们的工作何等的苦啊 ! 我们的工钱何等的少啊 ! 我们时时受人家的打骂 , 是何等的丧失人格啊 ! 我们所受的压迫己经到了极点。 ”[4 ]P41 有压迫必然有反抗 ,这是人类社会发展历史的必然结果。 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重要标志 , 整个人类的全面解放和发展必须依赖并体现为每个个体的解放和发展 , 不可能有哪个阶级和社会集团能脱离整个社会而独自发展。 那些凭借拥有资源优势和机遇而得到优先发展的阶层 ,必须顾及其对社会的掠夺和占有 ,以及社会对其的超量给予 , 带领其它落后阶层和整个社会向前发展。 如果高高在上 , 罔顾社会所需要的公平和正义 , 漠视社会绝大多的贫穷落后和苦难挣扎 , 那就最终要被后起的阶级所推翻。 正是由于安源路矿当局及利益集团忽视了多数处于社会底层的工人阶级艰难的生存状况和利益 , 最终导致了工人阶级为悍卫自己的权益联合起来进行斗争。

从历史上看 , 任何社会运动的根本出发点和立足点 , 也必须体现为实现人的全面解放和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这个大方向 , 这样社会运动才能得到大众的认可和发展的动力 , 才能具有历史意义。 二十世纪上半叶, 全世界波澜壮阔的民族解放运动, 其根本点就是争取本民族的人的全部解放。 在现代工业落后的中国 , 在工人力量相对薄弱的安源, 工人运动能取得胜利并长期发展, 就在于其内容和方向体现了工人阶级和当时社会发展的基本要求。 马克思和恩格斯不仅把人的全面发展视作人类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 还把它看成是一个历史生成的发展过程。 “每一个单独的个人解放的程度是与历史完全转变为世界历史的程度一致的。 ”

[2 ] (P32)

“特别是在存在至今的关系中 , 个人的生活条件总是和一定阶级的生活条件相一致 ; 因而任何一个新兴的阶级的实际任务, 在这一阶级的每一个人看来都不能不是共同任务; 每个阶级都只有把一切阶级的个人从那些至今仍然套在他们头上枷锁下解放出来 , 才能真正地推翻自己面前的阶级 , ——正是在上述这种情况下 , 把争取统治地位的阶级中的个人的任务说成是全人类的任务 , 是非常必要的。 ”

[2 ] (P317)

这指明了近代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运动的历史任务和奋斗方向。 从理论上讲 , 人的全面解放包含自然性和社会性两个方面的三个层次 : 一是人类生存的物质需要 ; 二是人身的自由和精神的解放 ; 三是人的自身价值的发展。 安源工人俱乐部在关于赞成劳动法案的

通电中就提出 : 劳动者应获得: (一 ) 政治自由, (二 ) 改良经济生活 , ( 三) 参与企业管理 , ( 四 ) 得受补习教育之四大原则。

[4]P35 人的自由解放和全面发展是现代社会的重要标志 , 只有满足了人的三个层次的需要 , 才能实现人的全面和谐发展 , 最终才会有社会的全面和谐与发展 , 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

参 考 文 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 1 卷 ) [M ]. 北京 : 人民出 版社 ,1972.

[2]  马克思, 恩格斯著 . 德意志意识形态[M ], 北京 : 人民出版社 , 1961.

[3]  张延玲 , 隆仁主编 . 世界通史 [ M ]. 海口 : 南方出 版社 ,2000.

[4 ]  安源路矿工人运动 [M ]. 北京 : 中共党史资料出 版社 ,1990.

[5 ]  安源路矿工人运动史 [M ]. 上海 :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 1993.

[6]  安源路矿工人运动史料 [ M ]. 长沙 : 湖南人民出 版社 ,1980.

[7 ]  安源路矿工人运动史研究文汇 [M ]. 南昌 : 江西人民出版社 , 2002.

[8] 毛泽东、 刘少奇、 李立三在安源的故事 [M ]. 北京 : 中共党史出版社 , 1998.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