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本文从大无畏精神、 拼搏精神、 革命精神和创新精神四个维度解读安源精神,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揭示了安源精神的时代价值。
关键词: 安源精神; 中国共产党; 四个维度; 时代价值中图分类号: D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9249( 2017) 05-0024-03
安源是一块革命的红土地。 1922 年, 这里爆发了举世闻名的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获得了“ 绝无而仅有”的胜利, 铸就了我国第一次工人革命运动高潮的辉煌,成为了中国工人运动的摇篮。 安源也是我党著名革命领袖早期工作的地方。 如毛泽东、 刘少奇、 李立三等, 他们创立了安源精神并促使其不断壮大。 无论是在革命战争年代, 还是在和平年代, 安源精神都一直在放射着耀眼的光芒,影响着一代又一代萍乡 人民在经济社会改革进程中奋勇直前, 创造出一个又一个丰硕成果。安源精神是中国革命道路上众多红色精神的一支强劲支脉, 值得我们进一步深入挖掘、 研究和解读。 在此, 笔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 对安源精神的本质内涵从四个维度进行深层解读。
一、 安源精神的四个维度
( 一) 安源精神是义无反顾、 不惧牺牲的大无畏精神
安源工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追随信仰的光芒,义无反顾地坚持斗争, 不惧敌人屠刀、 无畏枪林弹雨,用自己的生命开创革命事业。 比如杨士杰、 黄静源、 朱少连等, 这些同志为了革命事业献出宝贵的生命, 他们执着坚定的这份信仰就是当时中国黑暗社会中的明灯,指引着中国革命前进的方向,照亮着中国共产党和无产阶级奋斗的彼岸。
对共产主义坚定的理想信念,使得中国共产党与工农群众紧密联系在一起, 为了共同的目标义无反顾、 不怕牺牲、 勇往直前! 经历了 1923 年“ 二七惨案” 全国工人运动转入低潮和 1927 年大革命失败等挫伤, 中国无产阶级革命经受着何去何从的严峻考验。 然而, 安源工人响应号召, 执行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斗争策略, 不仅保存了大批革命力量, 甚至还有所发展。 数千名安源工农群众参加起义, 首次扛起了“ 工农革命军” 旗帜, 走上了“ 农村包围城市, 武装夺取政权” 的正确道路。
( 二)安源精神是团结奋斗、 同心同德的拼搏精神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的建立源于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与工农群众的紧密团结。 当时为了建立俱乐部, 毛泽东向工人群众打了一个著名的“ 小石子” 比喻, 诠释团结就是力量的道理。 在工人夜校的教科书中也用浅显易懂的比喻和朗朗上口的打油诗打动了工人群众, 唤起了他们团结奋斗的劲头。 团结就是力量的思想深深地根植进了工人群众的心中, 他们深刻地认识到只有团结一致树立共同的目标、 同心同德朝着一个方向不遗余力地拼搏, 才能推翻头上的大山, 才能取得罢工的胜利。 历史表明,俱乐部的创建与发展都释放着浓浓的团结气息。
( 三)安源精神是依靠群众、 勇于开拓的革命精神依靠群众、 勇于开拓是中国共产党开创革命事业的重要法宝,也是根本来源。 毛泽东初次来到安源考察时,通过与工人群众同劳作同吃住,与工人群众建立了紧密的联系。 后来, 毛泽东再次到安源部署罢工时, 通过观察以及与工人群众谈心,他了解到当时安源工人的生活状况与迫切需求, 便提出了“ 哀而动人” 的斗争策略,李立三和刘少奇据此提出了“ 从前是牛马, 现在要做人” 的口号, 一石激起千层浪, 短时间内得到了广大工农群众的积极响应, 构筑了强大的群众基础。 同样,依靠群众、 勇于开拓还体现为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艰苦奋斗的自身素养。 大罢工胜利后, 尽管刘少奇在工人当中的影响力显著提升, 却仍然秉持艰苦朴素的作风, 对自身严格要求, 从不搞特殊化, 从未改变他与群众保持鱼水之情的初衷。 中国共产党与工人群众之间生死相依的紧密关联和手足之情,同样也证实了我党领导的安源工运一直能克敌制胜、 不断前进和发展的重要法宝就在于依靠群众这份根基打得牢,就在于与群众同甘共苦这份情谊扎得深,乃致我国无产阶级革命最终取得了胜利。
( 四)安源精神是敢为人先、 脚踏实地的创新精神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工农群众历尽艰辛开创中华民族的救亡图存之路。 而安源工人运动走在了这条道路的前列,比如创办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一个经济组织——安源路矿工人消费合作社,为党的早期经济建设工作探索了新思路; 创建了中国的第一个少年儿童团, 将革命的思想代代相传等。 另外, 还有许多优秀的首创成就打开了当时中国共产党创立发展的新局面,为尚为年轻的中国革命事业输送了一批批时代英才。 一是中共安源路矿支部的成立为壮大党员队伍起到了重要作用。 1922 年成立了由 4 名工人党员组成的全国产业工人中的第一个党组织 —— 中共安源路矿支部。 在此之后, 1925 年 1 月党的“ 四大” 召开之前, 安源工人中党员的人数发展到了近两百名之多,占全国党员总数的五分之一。 第二是安源地委党校的诞生为党的早期革命事业巩固和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安源地委党校创办于1924 年 12 月, 是中国共产党最早的一所学校, 它为党的事业培养了近百名干部力量,为整个中国革命的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 正是这些最优秀的首创成就和先进事迹,使得当时的安源成为了“ 中国无产阶级的大本营”和中国工人革命运动的策源地。
中国共产党领导着安源工人摸爬滚打,开创了一条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艰难道路,用血和泪锤炼而成的安源精神, 为茫然的中国革命探索撕开一道鲜红的口子、立下一座瞻仰的丰碑,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探索与实践汲取了宝贵的经验教训。
二、 安源精神的时代价值
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道路来之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 30 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 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60 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 是在对近代以来 170 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 5000 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 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 ” 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必然没有套路可走、 没有经验可搬、 没有典型可学, 唯有继承和发扬中国革命道路上的宝贵精神, 吸取经验教训, 努力闯出一条适合中国基本国情、 利于中国未来发展的新路子。
( 一)以安源精神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 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中国共产党人“ 坚持不忘初心、 继续前进”, 就要坚持“ 四个自信” 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 理论自信、 制度自信、 文化自信”。 建国以来, 历经几十年艰辛而曲折的探索,终于寻找到了符合中国国情和顺应时代要求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如今, 我国的改革开放已历时近四十年。 这些探索与总结得出的最主要的成果就是坚定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与决心。 今后,全面深化改革也必须坚持这条道路不回头、不迷茫, 做到有信仰、 有方向、 有立场、 有原则,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不动摇。 历史和实践证明只有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推动中国日益走向繁荣富强,才能推动中华民族大踏步赶上时代前进的潮流。
( 二)以安源精神凝聚同心同德、 万众一心的能量,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筑牢统一战线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领导力量,这是历史和人民的共同选择,更是经过了长期实践和历史考验所明确的无可撼动的绝对地位。 新形势下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不动摇, 筑牢统一战线不松懈, 是固邦安民的根本之法。 在 2012 年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结业式上,习近平总书记曾把中国共产党经过长期奋斗形成的独特优势, 概括为理论优势、 政治优势、 组织优势、 制度优势和与人民群众密切联系的优势。从而我们可以更加充分认识到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必要性, 并且在此基础上, 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以及宝贵资源在新时期、 新常态、 新形势下的重要性。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 80周年大会上强调,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是中国革命、 建设、 改革不断取得胜利最根本的保证,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大优势, 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和完善。
( 三)以安源精神传承依靠群众、 艰苦奋斗的本色,密切党群干群血水之情
中国革命之所以最终胜利的根本原因在于依靠群众的根基打得牢, 共产党员、 领导干部始终坚定站在群众的立场, 与群众保持着血溶于水的密切联系, 始终站在中国前途命运的立场, 对革命胜利保持着坚定的信心,对自身修养保持着艰苦奋斗、 冲锋在前的严格要求。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95 周年的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党已经走过了 95 年的光辉历程,但我们要永远保持建党时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精神, 永远保持对人民的赤子之心。 艰苦奋斗历来是我党的政治本色, 群众路线是我党不断取得事业胜利的重要法宝。 依靠群众、艰苦奋斗已经成为激励中华民族不断开拓创新、 勇闯发展转型升级之路的强大推动力。 如今在全面小康指日可待的关键时期,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行程也即将迈上新的台阶, 我们更加不能忘了在艰辛岁月中锻造的光荣传统。 我们现在虽然已不像以往过着“ 新三年、旧三年, 缝缝补补又三年” 的艰苦的物质生活, 但仍要保持好“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的意识, 不松懈、 不倦怠、 不骄奢, 以廉洁自律、 克己奉公、 励精图治、 为民谋利、 无私奉献的精神面貌和道德品质去抵制糖衣炮弹、净化思想灵魂、 严格党性修养,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伟大事业中体现共产党员的优良革命传统、 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 四)以安源精神激发谋事创业、 勇于担当的胆识和勇气打造素质过硬的党员队伍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一个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充满了不断的创新与挑战,也隐匿着无数的机遇与危机,唯有解放思想、 敢闯敢干、求真务实才能打开一片新天地、 建构改革开放发展的正确模式, 唯有实事求是、 真抓实干、 与时俱进才能巩固根基、 推陈出新, 实现探索建设道路上的质的飞跃。 谋事创业是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敲门砖, 打开的是一扇扇改革开放新局面的壮阔大门, 而勇于担当是谋事创业的灵魂, 贯穿整个探索道路的始终, 是开启每一扇大门的钥匙。 习总书记说过,“ 看一个领导干部,很重要的是看有没有责任感,有没有担当精神。 ” 任何一次谋事创业都需要有勇于担当的精神支柱。 共产党员的勇于担当应该是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坚持, 是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干劲, 是“ 吾日三省吾身” 的坚决, 是迎难而上的气概, 是越挫越勇的勇气。 古人云:“ 道虽迩, 不行不至; 事虽小, 不为不成。” 当前我国正处于战略转型期,发展机遇转瞬即逝,唯有脚踏实地地谋事创业,抢先机、动真格、 干实事, 勇于担当地冲锋陷阵, 敢为先、 能为先、 善为先, 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积极探索新方法新经验, 振奋精神昂扬斗志, 才能让我国在世界大格局中站稳脚跟,才能书写中国历史上又一辉煌篇章, 才能带领广大人民群众迈向繁荣昌盛的未来。人是要有点精神的, 这精神源于信奉的主义、 源于坚强的领导、 源于坚定的自信。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 在改革开放日益变化的当代, 在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的今天, 我们每一个共产党员、 领导干部都应继承老一辈革命家们的优良品质和丰功伟绩, 弘扬革命精神, 传承红色基因, 去创造属于这个时代的中国奇迹!
参 考 文 献
[1] 邓小平. 邓小平文选( 第 2 卷)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2.
[2] 黄爱国, 杨桂香. 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研究[M]. 南昌: 江西人民出版社, 2013.
[3] 杨桂香. 安源精神研究[M]. 南昌 : 江西人民出 版社,2014.
[4] 黄仂. 安源路矿工人运动史新论[M]. 北京: 中央文献出版社, 2011.
上一篇:六一广播稿范文8篇
下一篇:法律顾问工作开展情况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