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及发展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一、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一) 空想社会主义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

马克思主义认为, 任何一种思想的产生都离不开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 空想社会主义说学也是如此。 人类历史上关于理想社会的种种思想, 如古希腊的“黄金时代” 、 柏拉图的《理想国》 等, 都是空想社会主义产生的思想渊源。

资本主义社会早期的种种社会矛盾, 让许多人对资本主义社会失去信心, 这样, 就有了社会活动家、 政治家等(后来称之为空想社会主义者), 他们深刻揭露和批判资本主义的种种弊端, 提出了改变资本主义社会的种种设想, 著书立说, 形成了最初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

(二) 空想社会主义产生和发展的历史阶段

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形成阶段大约是 16~17 世纪。 其代表人物和主要著作有: 英国人莫尔(1478~1535)的《乌托邦》: 意大利人康帕内拉(1568~1639)《太阳城》。莫尔认为,社会的一切灾难,归根到底是由私有制产生的。 他认为英国“羊吃人” 的圈地运动, 实质上是资本主义制度在吃人, 他是主张消灭私有制的第一人。 他强调, 要消灭社会灾难, 就必需建立一种政治上的民主制度, 一个以共同劳动为基础, 人人参加农业、 手工业劳动, 又从事科学文化活动, 财产按需分配, 吃、 穿、 住、 用都是统一供给的没有阶级、 没有城乡差别和工农对立“乌托邦” 式的社会。 首次系统论述了空想社会主义社会理想, 具有开创性历史意义, 他是空想社会主义的伟大先驱。 但他的思想带有小生产者、 平均主义、 禁欲主义的思想特点, 理论显得比较肤浅。

圣西门在《论实业制度》 等著作中设计的未来社会叫“实业制度”。 他主张, 实行财产公有制, 社会财产由实业家管理。 这使他的实业制度带有明显的社会主义性质。 实行有计划、有组织、 普遍的劳动。 有计划地组织生产, 是实业制度区别于资本主义的一个重要特征, 他十分强调未来社会的联合和协作。 以致将实业制度也称为“协作制” 产品实行按需分配。 他还十分重视教育事业。

傅立叶认为资本主义是复活的奴隶制社会, 资本主义工厂是温和的地狱和贫困的温床,资本主义不可避免地会发生经济危机。 他还将人类社会分为四个阶段, 就是蒙昧、 宗法、 野蛮、 文明。 认为资本主义社会不过是暂时的阶段, 在对资本主义进行批判后, 他设计出的未来理想社会叫“和谐社会”, 这种理想这会是一种以自愿、 有纪律参加为原则的生产和消费的协作组织。 他认为资本主义社会必然要被“和谐社会” 所代替。欧文是 19 世纪最杰出的空想社会主义者, 他的思想中包括了一些科学社会主义思想的内容。 他设计的未来社会叫“劳动公社”, 在劳动公社中生产资料实行公有制, 他在著作中第一次提出生产力的发展是改造资本主义的重要条件。第一次提出在公有制的基础上实行社会化大生产, 提出各尽所能、 按需分配, 认为未来社会是消灭了阶级的国家等等, 为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 提供了理论来源。

(三) 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历史功绩

第一, 对资本主义的揭露与批判, 为研究资本主义早期社会提供了许多历史资料, 也提供启发了工人觉悟的许多思想材料, 使之成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思想渊源之一。

第二, 空想社会主义者在对未来理想社会的各种详细描绘中, 提出了 一些有价值的预测和宝贵的见解, 并在批判的基础上对未来理想社会提出了 一系列合理的主张和规划。

第三, 空想社会主义者猜测到了 一些社会真理。 不少空想社会主义者提出的未来理想社会都是民主共和制度, 主张实行民主政治, 公职人员实行选举, 认为人类社会发展具有客观规律性等观点, 都包含有历史唯物主义思想的因素。

第四, 对于如何实现理想社会, 空想社会主义者也提出种种设想, 进行过种种试验和斗争。 空想社会主义者设计的实现理想社会的方式主要有二类, 一是多数主张通过社会改革来消除社会弊病, 最终实现理想的社会目标。 二是主张通过革命, 运用暴力方式推翻旧社会,建立理想社会。

二、 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

马克思、 恩格斯政治立场的转变与广泛深入社会现实, 特别是深入工人阶层, 调查工人现实状况, 了解听取工人呼声有十分重要的关系。

(一) 科学社会主义创立的理论基石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唯物史观, 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第一块基石。 经济学中的剩余价值学说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第二块基石。

唯物史观的创立, 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性, 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奠定了 世界观基础。 剩余价值学说则科学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特殊规律性, 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提供了经济学依据。

1847 年国际“共产主义者同盟” 召开第二次代表大会, 受大会委托, 马、 恩起草了“共产主义者同盟” 纲领《共产党宣言》, 1848 年《共产党宣言》 正式发表, 《共产党宣言》 是第一部系统的纲领性的社会主义著作, 也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第一个纲领性文献, 它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初步创立。

(二) 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有其社会基础和阶级基础

19 世纪 40 年代,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西欧先进国家已占统治地位,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 资本主义内部矛盾日益尖锐 , 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益高涨。 马克思和恩格斯参加了 当时阶级斗争的实践。 在此基础上, 周密地研究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矛盾, 批判地继承了 18 世纪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法国的圣西门、 傅立叶和英国的欧文的思想成果, 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论, 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 1867 年发表的《资本论》 和 1875年撰写的《哥达纲领批判》, 对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原理进行了深刻的论证。

(三) 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科学社会主义是在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和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科学社会主义以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和政治经济学为理论基础, 研究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规律,阐明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性质、 条件和一般目的, 为无产阶级指明了彻底解放的道路。 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的核心部分。

(四) 科学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

科学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是指科学社会主义区别于其他社会主义,区别于资本主义的内在的规定性。 在社会主义社会, 所有制上, 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 分配制度上, 社会主义社会实行“各尽所能, 按劳分配”。 政治制度上, 坚持共产党的领导,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 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在共产主义社会, 所有制上仍然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 但个人消费品实行“各尽所能, 按需分配”。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产生, 实现了社会主义理论从空想到科学的飞跃, 将工人运动推向新的历史阶段, 将社会主义运动推到新的历史纪元, 将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改变了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 最终建立起社会主义国家政权。

三、 科学社主义的发展

(一) 科学社会主义在世界的发展

第一阶段从 19 世纪 40 年代初到 70 年代末, 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 从理论到运动的发展阶段。 这一阶段是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制度最终确立自己的统治地位, 自由资本主义发展的鼎盛阶段。 在这一阶段里, 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 19 世纪人类业已创造出来的优秀思想成果, 总结了 1848 年欧洲革命和巴黎公社实践的经验, 为无产阶级制定了推翻资本主义制度、 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理论和革命策略。

第二阶段从 19 世纪 80 年代初到 20 世纪 10 年代末, 是社会主义从理论和运动到社会制度发展的阶段。 这一阶段是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转变, 世界矛盾的焦点和革命中心从西方向东方转移, 世界历史跨进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阶段。 在这一阶段里, 列宁高举捍卫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旗帜,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俄国革命实际情况相结合, 形成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崭新的理论形态——列宁主义。

第三阶段从本世纪 20 年代初到 50 年代中期, 是社会主义从一国胜利到多国胜利的发展阶段。 在这一阶段里, 列宁对落后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进行了新的探索, 提出了“共产主义制度下的国家资本主义” 的发展模式, 作出了至今仍有直接实践意义的“新经济政策” 的理论贡献。

第四阶段从 50 年代后期到现在, 是社会主义从单一模式到多样化发展的阶段。 它的核心和实质, 是要探索符合本国实际情况的发展道路, 建设有本国特点的社会主义。 这一阶段是资本主义世界和社会主义世界都发生了巨大变化, 两种社会制度在相互对峙和相互竞争的复杂关系中都着力于内部的调整与革新的阶段。资本主义世界借助当代科技革命和国家资本主义的力量, 获得了相对繁荣稳定的发展, 取得了很大的优势。 而世界社会主义各国在探索革新的道路上, 则发生了一连串的失误, 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二) 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发展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对社会主义特征的探索, 一直没有间断过, 而且越来越深入。 中国自社会主义传入中国以来就有许多社会主义先驱对其不断进行探索, 认识也不断深入。毛泽东把社会主义与中国的国情相结合, 加深了对社会主义的认识, 并提出了第一个中国化的社会主义理论——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在许多方面以其独创性理论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理论, 构成一个博大精深的科学思想体系。

邓小平从中国经济建设的实践出发, 提出改革开放, 探索社会主义的本质, 创立了邓小平理论, 是对科学社会主义认识进一步加深的结果。 邓小平理论在指导中国的经济建设中取得了重大胜利, 是实践检验的结果。 邓小平理论之所以能够成为当代的马克思主义, 是由于邓小平能够敏锐把握时代变化, 站在时代的高度, 以世界的眼光来观察和思考中国问题; 根据中国国情, 抓住时代发展带来的机遇、 回应时代发展提出的挑战。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经济、 社会、 政治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中国开始有一个弱国向强国迈进, 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为社会主义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提出了“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 形成了党的建设的新的伟大纲领, 并在许多方面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理论, 这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发展。

党的十七大把科学发展观写入了党章, 是党对科学社会主义认识的进一步加深, 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建设更把社会主义本质揭露在我们面前。 科学发展观, 是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 2003 年 7 月 28 日的讲话中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 树立全面、 协调、 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按照“统筹城乡 发展、 统筹区域发展、 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的要求推进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的一种方法论, 也是中国共产党的重大战略思想。

中国共产党对科学社会主义认识的不断深化过程, 也是自身发展的过程。 正如随着对科学社会主义认识的加深而产生的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在中国革命、 社会主义改造、 社会主义建设等中的重要作用。

中国对科学社会主义认识的过程是一个发展的过程, 是与中国的发展紧密相关的, 是符合社会主义理论本质的。 正如恩格斯所说“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的理论, 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

(三) 总结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经历了一个半世纪的历史发展过程, 在经历了 高潮与低潮交织、 胜利与挫折并存的曲折变化中形成了一套适应历史发展的理论体系。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要保持其活力和生机, 必须正确面对全球经济的机遇和挑战, 积极探索理论发展的新路子, 做好解放思想、 改革开放、 与时俱进、 机制建设、 驾驭全局、 自身建设等方面的工作。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 17 卷, 第 677 页。

[2] 温家宝.关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若干重大问题[J].求是, 2008, (21): 3—6.

[3] 江泽民.论“三个代表” [M].北京: 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1.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