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义勇为已经不是个新鲜的话题, 在我们的父辈及爷爷辈,见义勇为是很值得推崇的事。 那个时代的人深受雷锋思想的影响, 都有极强的奉献精神。 然而, 在这个越来越自我的时代, 见义勇为似乎似乎已经变味儿了。
当我们看到有老人跌倒在马路旁时, 我们是扶还是不扶? 似乎很多人都会犹豫。 而在以前, 人们会毫不犹豫的上去帮助老人。是人们的道德底线沦丧吗? 我觉得不是。 由于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 一起扶跌倒老人被讹事件被无限的放大, 渲染, 炒作, 以致人心惶惶。 但我还是相信, 这样的事件总归是少数。 每天有那么多的老人跌倒, 有那么多热心肠的人去帮助他们, 这些事媒体怎么不去宣传呢? 媒体为了影响力, 为了关注度, 不断的去夸大,渲染整件事。 然而那么多默默帮助老人又离开的人, 却在媒体的哗然中被忽视了。
我相信, 作为一名大学生, 我们有自己的判断力, 不会被舆论冲昏头脑, 我们有着自己坚守的道德观和价值观。 在这个和平的年代, 没有那么多抢劫凶杀案, 让我们大学生去“见义勇为”。所以, 当我们遇见跌倒的老人时, 我们还是应该伸出援手的。 毕竟, 每个人都有爷爷奶奶, 每个人都有老去的那一天。
大学生是素质较高的社会群体, 有较高的知识文化和道德水平, 也有较高的思想觉悟。 在见义勇为方面走在青年的前列, 对促使社会风气的进步起到了一定的带动作用。 近年来, 时有大学生见义勇为事迹见诸报纸和电视新闻, 就说明了这一点。
xxxx年 xx 月xx 日中午 11 点 20 分, 南京工业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学生xxx, 与另一名同学xxx及好友xxx, 在新模范马路与中山北路交界处的华夏银行门口, 勇斗一名当街抢包的持刀盗贼, 10 多分钟后, 三名大学生将小偷制服。 在与该小偷搏斗过程中, 登峰被刀捅伤。
xxxx年 xx 月xx 日中午, 江西某大学来深求职的旅游英语和酒店管理专业大学生小张, 在南山区学府路荔苑小区路边修车铺, 看到有小偷想偷一小姐手机, 挺身而出大呼“有人偷你手机了! ”, 从而制止了小偷, 但却遭到小偷的打击报复,《羊城晚报》对此做过报道。
xxxx年 xx 月xx 日下午 5 时许, 山东艺术学院大四学生xx在从章丘返回济南的一辆中巴客车上, 出面阻止盗窃行为, 行窃歹徒拔刀威胁。xx与歹徒展开搏斗, 结果手、 背部被刺伤。 为此他在济南市公安局历下分局召开的“平安历下”表彰会上, 被评为见义勇为先进个人, 受到嘉奖。
在这众多令人讴歌的见义勇为事迹背后, 人们不禁会思考,是什么促使他们这样做? 其价值又何在? 是逞着英勇, 还是冲着名誉? 或是其他因素。 从以上及无数见义勇为事迹中可以看出,这些见义勇为的事迹大都是突发的, 情况是紧急的, 是要冒着危险做的, 对自己不利的事。 在那个千钧一发的紧急关头, 如果当事人是你, 你有那么多的思考空间吗? 你有时间去衡量和计算见义勇为所需的成本和代价吗? 很明显, 面对正义作出究竟勇为还是不为的抉择, 是闪瞬间的。 而左右这种抉择的是一种潜意识,而不是经过反复的揣摩和仔细的推敲, 因为时间上已经不容许了, 潜意识下的判断会决定你勇为还是不为。 而这种潜意识则是由你的道德理念、 价值理念、 精神追求决定的, 这个潜意识源自于外在环境。 外在环境就是社会道德标准, 学校道德教育, 家庭道德观念。 外在环境对人的道德观念和价值理念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这个外在环境又跟传统的道德理念和价值理念有着不可割裂的联系, 当然跟时代的进步和发展也密切相联。
由此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许许多多的大学生, 面对正义,临危不惧, 挺身而出, 见义勇为, 不惜牺牲。 这是因为他们从小受到了正面的、 良好的、 传统的道德教育, 受到先进的社会风气的深刻影响。 在我国社会主义国家里, 提倡见义勇为, 维护社会正义, 社会的道德标准影响着国民的道德观念和价值理念。 所以,大学生见义勇为是有着深刻的社会根源的, 是社会主义道德标准的体现。
上一篇:请你谈谈自己在廉政自律方面的情况
下一篇:天宫课堂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