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人文精神的内涵与实践方向的论文(最新7篇)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篇一:环境科学与工程方向项目实践分析论文 篇一

浅谈通过文学课程培养大学生人文精神的探索与实践论文

论文关键词:文学 大学生 人文精神

论文摘要:人文精神作为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是大学文化价值的核心和灵魂。但是,在当今中国的高校教育中,人文精神的缺席是个不争的事实。通过文学课程培养大学生人文精神的教学改革证明,这样的探索和尝试是有成效的,完全可行的。

引言

当前的中国教育界,对素质教育的提倡与实用性教育的现实构成了一对似乎难以化解的矛盾。作为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人文精神的培养更是大多停留于纸上谈兵的层面。对于正在接受高等教育、即将步入社会的大学生而言,人文精神的培养尤其重要。但是,面对就业的重重压力,无论是高校的课程设置、授课内容、还是大学生们的学习重点,几乎都以是否“实用”为标准。这种现状固然有其时代特征。然而,不能否认,这样的高等教育缺失了某种重要精神,即人文精神。

一、人文主义精神的内涵

人文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由人类优秀文化凝聚、积淀而成的人文精神是人类文化最根本的精神,它是人类信念、理想和道德等精神品格的结晶。因此,人文精神是大学文化价值的核心和灵魂。+①令人尴尬的是,在当今中国的高校教育中,人文精神的缺席是个不争的事实。很多学者对此深感痛惜,呼吁人文精神的回归。著名学者周国平在很多高校的演讲正是以此为重心。他一针见血地指出,忽视人文精神教育的大学仅相当于一个职业培训场所。从高等教育的角度谈人文精神,就是要培养大学生关心人的精神生活;尊重人作为精神存在的价值,从生命、头脑、灵魂的高层次上认识自我和“人”。

人文精神不是高高在上的空谈,而是一种实践精神。人文教育的特点在内化。人文精神同时还是一种创新精神,它通过对现实社会不断的地反思、批判和超越,从而不断实现自身解放。当我们认同校园文化的价值在于通过教育环境的营造,以润物细无声的情感陶冶、思想感化、行为养成的方式实现教育目的时,我们不仅要着力一种勇于竞争、大胆怀疑、敢于批判、容忍失败、真理面前的人人平等校园创新文化氛围的建设,还必须改变重视知识与技能创造能力的培养而忽视学生自我心性修养提升的传统观念。因为人的自我实现的创新活动包括科学创造与生命创造活动两方面的内涵,前者是对客观物质世界的特征、结构和规律的创造和发现,后者是对人、对人的心性的顿悟与发现。+②

二、文学与人文主义精神

中外学者皆指出,文学即人学。文学是人类思想的载体。在题为“什么是人文精神?―‘我们要什么样的大学’”的文章中,另一位学者以一连串的发问直接道出了文学与人文精神培养的"密切关系:培养年轻人思考人生的能力,是让他们读《理想国》、跟着苏格拉底的质疑和挑战自己去想问题呢,还是在《论语》中找一些现成的道德训诫?教孩子如何做人,是让他们读《富兰克林自传》呢,还是《曾国藩日记》?培养孩子的感性,是《战争与和平》好,还是《红楼梦》好?这里提及的每一部著作,都是广义上的文学著作。换句话说,文学课程的设置和讲授是培养大学生人文精神的重要途径。

一些教师已就文学课程与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进行过探索和尝试。此类尝试大多强调减少文学知识点的输入,主张高科技、多媒体的介入。其中,以幻灯等手段代替板书、播放由文学著作改编的影片等手段帮助学生理解作品成为主要内容。“图文并茂、高质量的教学课件,可以缓解传统文学教育模式中有限的课时不能有效完成内容广博的英美文学教学目标的突出矛盾。同时,多媒体课件的有效使用有利于加强互动式教学。传统的文学教学因为受种种因素的影响和限制,多为以教师为中心的讲述式教学。学生有可能把注意力转到展示屏幕,被强化的教学内容会因为媒体的恰当运用而刺激学生,激发他们的表达欲望,如果教师因势利导,师生交流或者学生讨论就能较好地实现。(史惠风,2003∶37)

但是,这样看似“先进”的教学方式存在着明显的缺陷。文学课程的课时有限,通常每周2学时。虽然幻灯等手段节省了一点用于板书的时间,但是影片生动的画面、色彩与吸引了年轻学生的注意力,也占用了大量课堂时间,在促使他们对作品的内涵和思想加以深入思考方面作用非常有限。再者,改编而成的影片更多地体现着导演和演员对著作的理解,未必是原著的本意。有些影片的内容甚至与原著相去甚远,对学生会产生误导。同时,先进的科技手段的介入也占用了师生互动交流的时间,未必能达到促使学生思考、培养其人文精神的目的。更重要的是,知识输入点的减少使得学生对文学史所承载的人文主义精神发展史的理解出现断裂。

三、一种并非“时髦”的探索与尝试

笔者在多年学习、讲授文学课的基础上对文学课程与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进行了探索和实践。在-两学年,笔者先后两次教授工科院校三年级英语专业本科生的文学课程。在每个学年的开始,课堂教学都以改变学生对文学概念的理解开始。目的在于改变学生对文学作为一个学科的表面、浅层理解,使学生懂得,风花雪月并非文学的代名词,消遣并非文学的主旨。接下来,在讲授文学知识点的同时,精选若干短小、但是能起到醍醐灌顶作用的经典,通过启发性问题引导学生大胆对作者、作品、以及已有的“权威”批评发表自己的见解。在学生逐渐敢于质疑、敢于大胆思考后,继续引导学生将视野扩展至文学以外,由文学经典窥见文学与其它学科的交叉,并将文学与他们自身(作为个体的人)、乃至“人”(作为整体的人类)联系起来,进行更富思辨意义的思考。 沿着文学概念――具体作品――文学与学生自身――文学与整个人类社会的思路,笔者逐步尝试将文学蕴涵的人文精神内化至学生的思想内部,成为他们“精神帐户”的重要内容,为他们今后的人生起到潜移默化的积极作用。在每学期末,笔者都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对课堂教学的改革创新进行检验。结果表明,这种教学改革具有一定成效。这种探索与尝试的意义在于,利用有限的文学课时,即保证学生对文学知识点的吸收,又突破传统文学课程蜻蜓点水的讲授方式,以点带面,层层深入,引导学生改变为考试而不得不学文学课程的想法,促使学生对文学蕴涵的人文精神进行思考,进而将这些思考内化为自身素质。

两年的探索在教学实践、而非纯粹的理论层面上,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精神。除鼓励学生挤出一点业余时间上网浏览相关文学知识外,并不过分依赖其它科技手段,因为笔者把文学课堂视为思想交流的场所,把师生共同阅读、反思、批判和超越的创新思维方式贯穿始终。在不减少基本知识点传授的前提下,以内化作为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最终目的。问卷调查的结果分析表明,学生逐渐改变了被动接受知识点的习惯,先是一定程度地进入深邃的文学世界内部,再跳出文学世界,将文学与人生有机、有效地融合在一起,进而自主地产生高层次的独立思考。虽然学生的思考尚显稚嫩,但不能否认,当他们开始思考的那一刻,他们就已经开始了富有人生建设意义的人文主义精神之旅。所以,这样的探索和尝试在很大程度上是成功的。学生们的确在学习文学与思考的过程中培养了自身的人文主义精神。

结语

近年来,国内很多专家、学者纷纷撰文,指出文学课是大学课程教学中极具影响力的课程之一,多年的教学实践表明它在提高学生人文素质和提高语言基本功方面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应尽快恢复它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顾弘、杜志卿,2004:129)著名音乐家马友友说,12岁到22岁这段时间,是一个人建立自己的“精神账户”的时间,以后一辈子都要回到这个账户上“提款”。大学生正值这个年龄段的末期,是培养人文精神的黄金时期。希望笔者在文学课堂通过文学课程培养大学生人文精神的教学改革能在这方面起到一点启示作用。

[注释]

①参阅1月14日《光明日报》章兢的报道《人文精神:大学不能没有的灵魂》.

②同上。

[参考文献]

[1]史惠风。英美文学教学改革与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与应用[J].外语电化教学,2003(3).

[2]顾弘、杜志卿。新世纪高校本科英美文学教材建设探索[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

篇二:合并高校人文精神的内涵与构建 篇二

中药学学科方向建设与实践论文

【摘要】河南中医药大学中药学学科设置于1959年,从首次跨入河南省重点学科,至今已经连续建设五届。其中,从以来,连续两次被评为河南省重中之重建设学科。随着多年的积淀和发展,学科由建设之初涵盖的中药化学、临床中药学和分析测试中心组成单元,已经形成涵盖中药化学、临床中药学、药用植物学、中药栽培学、中药鉴定学、中药炮制学等多个分支学科的一级学科,已经打造成为河南一流中药教学、科研、科技创新、社会服务特色重点学科,整体进入国内同学科第一梯队。本文从学科研究方向、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术交流、条件建设和产学研等方面介绍我校中药学科的建设与实践。

河南中医药大学创建于1958年,是全国建校较早的高等中医药院校之一。中药学学科设置于1959年,从19首次跨入河南省重点学科,至今已经连续建设五届。其中,从20以来,连续两次被评为河南省重中之重建设学科。,学校进入全国“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高校序列,获批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项目,提出了为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中医药大学而努力奋斗。20进入河南中医学院省级第八批重点学科建设,中药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点,20中药学专业成为我院首届--本录取专业。目前,河南中医药大学中药学学科已经打造成为河南一流中药教学、科研、科技创新、社会服务特色重点学科,整体进入国内同学科第一梯队。

学科研究方向建设以河南中医学院一级学科中药学特色学科河南省重点学科为依托,围绕我省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求,以其所含涵盖的中药化学、中药鉴定学、中药资源学、中药炮制学、临床中药学5个主要二级学科的技术综合应用,长期固定以中药活性成分研究及新药开发、中药资源评价与质量标准研究、中药饮片炮制规范化研究、中药材规范化种植研究、中药药性理论及中药应用研究等5个研究方向,涉及中药种植、生产、加工炮制、化学成分、质量控制、中药药理和药性理论等中药关键领域。以上研究在中药学学科统一规划和领导下,各研究方向协调发展、共同促进,形成了整体实力突出,特色明显的中药综合学科。

1.中药活性成分研究及新药开发研究方向

该方向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采用现代分析化学、植物化学、药理学、天然药物化学等多学科交叉综合手段,分别从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研究中药复杂的化学成分,对中药活性成分尤其是水溶性成分进行研究,为开展中药的资源、种植、药效物质基础等研究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新药开发和相关研究。学科在国内较早开展水溶性成分的研究,解决了中草药中水溶性成分的提取、浓缩、分离、检测等整套技术难题,研究水平达到国内外先进水平。学科开展中药化学成分的可拆分可组合性研究,构建中药化学组分配伍的理论和技术体系,诠释了中药的药性理论和作用模式的现代科学内涵,为现代中药研制和名优中成药二次开发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2.中药品种整理与药用植物资源研究方向

该研究方向主要包括药用植物种质资源研究,药用植物种植及田间管理研究,中药材产地加工与质量控制研究以及中药材质量标准的制定等方面。对河南道地药材冬凌草、连翅、山茱萸、柴胡、银杏、葛根、怀地黄、茜草等的种质资源及规范化种植进行了系统研究,建立了规范化种植标准操作规程(SOP)和药材质量评价标准。同时也为我省道地药材的规范化种植提供了科学依据。目前与河南宛西制药、羚锐制药、顺势药业、济世药业、豫西药业等开展了中药材规范化种植课题研究及基地建设。建立河南道地药材种质资源基因库,重点对怀地黄、怀山药,山茱萸等进行品种培育和改良,培育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中药材新品种。针对河南道地大宗药材病虫害种类进行防止技术研究,初步建立其病虫害防治体系,制定相关的综合防治标准。制定和完善了冬凌草、山茱萸、柴胡、金银花、怀山药、裕丹参等药材的生产标准操作规程(SOP)。

3.中药饮片炮制规范化研究发向

该研究方向主要对河南道地药材或主产药材的炮制工艺和质量标准进行深入系统研究,逐步形成了以河南道地药材为主的加工炮制技术和饮片质量控制研究为主的特色和优势。在怀药、禹药以及斑整、山茱萸、猫爪草、卷柏、诘梗、雄黄等河南道地和主产药材的加工炮制研究方面处于领先水平,在国内首次建立了怀地黄、怀牛膝、怀山药等中药炮制工艺规程和饮片质量标准。服务于我省饮片加工企业,通过与企业合作,建立培育示范加工企业。与我省企业等进行行业合作,申请药材饮片国家批准文号。河南道地大宗药材颗粒(饮片)炮制规范和“河南道地大宗药材颗粒(饮片)质量标准。

4.中药材规范化种植研究方向

该研究方向从中药资源种类、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更新,研究中药资源可持续利用及中药现代化;基于中药材的栽培知识和技能及中药材质量分析评价,建立中药材规范化种植质量标准;从濒危中药的调查中寻找新的替代用品,建立新的。药用资源和食品资源;利用现代技术开展物质合成机理以及中药新品种选育的研究。目前,按照“GAP”的要求,系统的对怀地黄、冬凌草、山茱萸、柴胡、金银花、怀山药、裕丹参的种质资源等进行了研究,制定和完善了怀地黄等药材的生产标准操作规程(SOP),指导并协助制药企业完成了山茱萸、怀地黄、怀山药、冬凌草等药材的GAP认证。

5.中药药性理论及中药应用研究方向

本方向针对中药的基本问题一药性理论、中药功效与应用,按照中医药的科学思维,结合现代技术手段开展研究。目前主要开展了中药药性物质研究、中药抗焦虑研究。中药药性物质研究:提出“性效同源”新观点及通过中药功效物质认识药性物质的新思路,建立了“病证-药效-血清药化学”结合认识中药药性物质的系统方法。并以此为契机,开展中药归经研究。先后开展了鲜地黄、生地黄、熟地黄、生姜、干姜、炮姜等药性物质研究。开展熟地黄、百合、知母、酸枣仁、五味子、丹参、黄连、石菖蒲等中药抗焦虑筛选及组方研究。中药新药创制及大品种二次开发,阐明药效作用,提高临床用药的准确性,完善内在质量,强化“可控”“稳定”,提高制剂工艺,改进剂型,适应当代社会需要。

在“十三五”期间,中药学科将坚持以人为本,以现代中药研发为主线,紧紧围绕国家医药科技发展的大健康总体战略需要,针对现代中药研发重大科技问题,以理论创新、技术创新为重点,以创新平台和能力建设为基础,组建创新团队,培养高层次的中药制药创新人才,搭建产学研紧密联合的现代中药研发平台。发挥研究的特色优势,针对河南省大品种中成药,阐明药效作用,提高临床用药的准确性,完善内在质量,强化“可控”“稳定”,提高制剂工艺,改进剂型,适应当代社会需要,阐明中药及其复方的药效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解决现代中药研发的关键技术,研制一批安全有效的现代中药。使中药学科成为现代中药学开放性教学、科研基地和国内外交流的重要基地,成为中药制药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的基地,抢占国内外中药行业的某些技术制高点;实现向中药行业提供技术服务,促进中药行业实现技术升级,为推动中药现代化和提髙我国中药产业的竞争力作出贡献。

篇三:中华传统人文精神的内涵与现实价值 篇三

人文精神与当代教育的论文

《师道》是一本我出来工作后喜爱阅读的杂志,因为与自己的工作息息相关,先行者在教育实践中遇到的困惑和处理问题的方法都使我获益良多,对自己的专业成长有着“它山之石,可以攻玉”的作用。然而,我在第7、8期合刊上读到曹中原先生的《教育杂感两则》中“关于‘教育本质’的狂思乱想”一文,有一些想法和曹先生颇有出入。想法一旦产生就如鲠在喉不吐不快,所以我想就自己的想法向曹先生请教。

创世伊始,人问上帝:“人跑不过马、兔子,力气不如大象、牛,上树摘果不如猴子,捕食不如老虎、狮子,我该如何办?”上帝回答:“人有大脑,可以思考,可以弥补不足。”曹中原从这个寓言故事中得出“人的特长是智慧,而人的智慧要通过教育得来,易言之,教育的本质是启迪人的智慧,增长人的智慧”的结论,我是同意的。

正如鲁迅所言:“一要生存,二要温饱,三要发展。有敢来阻碍这三事者,无论是谁,我们都要反抗他,扑灭他。”生存、温饱、发展的技能不会生而有之,都必须依靠教育,所以教育必须承担起人的生存和发展的功能是不言而喻的。作者从中国两千年的教育史是“伦理道德”教育史、“诗词歌赋”教育史,而西方从16、17世纪起就抓住了科学和技术,特别是抓住了“实用科学”和“实用技术”的对比中,看到西方人畅游在“声、光、电、色”中时,中国仍然抱住四书五经、诗词歌赋不放,这才导致了中国近现代史上一直落后和挨打的屈辱史。有鉴于此,作者开出了药方:要使教育真正成为“个人生存和发展的第一凭据”,最根本的途径是把最新的“实用科学”和“实用技术”作为我们教育的内容。这是增长人的智慧的一条有效途径。

其实,曹先生所提出的问题,在上个世纪的初期中国的有识之士就已经意识到,所以,五四新文化运动中,李大钊、陈独秀、鲁迅、胡适等人才不遗余力地猛烈抨击封建传统文化,要求打到“孔家店”,甚至提出少读或者不读中国书。他们一面对传统文化进行反思和批判,对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无情揭露,一面向西方引进“德先生”和“赛先生”,即民主和科学,希望由此开启民智,使中国走上繁荣富强之路。胡适阐扬杜威的实用主义哲学与赫胥黎的进化论思想,陈独秀推崇的欧洲19世纪的实证主义及功利主义都反映了这种倾向。

我们稍加注意,便发现五四一代人开出的药方不单是科学还有民主。曹先生仅仅把实用科学和实用技术作为有效的根本途径不免有失偏颇了。可能曹先生有鉴于我们的学生应试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巨大落差,也有感于我国大学生毕业等于失业的就业困难情况,但这样未免矫枉过正。我们知道,教育有帮助个体谋生和促进个体发展的双重功能。教育的个体谋生功能着眼于社会生产和生活对人的知识技能的要求,是成“才”的教育;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着眼于主体人自身发展的需要,促进人身心和谐完善的发展,是成“人”的教育。成“才”是成“人”的必要环节,同时,成“人”必须通过成“才”表现出来,但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成“人”,使受教育主体成为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和完善的人格魅力的大写的“人”,不是我们之前的草民、顺民、流民、市民,而是民主和法制社会里的公民。

因此,教育应有适应和超越两个层次之分。适应,即指教育对现实社会当前需要的符合性,是教育基于对现实社会当前的肯定关系,也可以理解为教育对现实社会的当前需要的支持和需要;但是,教育必须超越现阶段的现实需要,即超越。超越是基于现实社会当前的发展趋势或可能,在体现现实社会未来发展要求,满足现实社会未来需要方面所具有的努力状态。如果象曹先生一样一味推崇实用科学和实用技术,要求计算机技术的学习,忽视德育、美育等方面的教育,那么教育就只有适应没有超越,容易导致教育的短视,降低对未来发展的适应能力和应对能力。必然缺乏对未来发展挑战的充分准备,也难以赋予现实向未来发展的有力导向和巨大的内在发展潜能。

纵观中国当代的教育,在高呼素质教育的口号下大行应试教育之实,学校的教学也是跟着高考的指挥棒乱转。但是这也是学校的无奈之举,在升学率的压力之下大势所趋,开展课外活动有时反而引来家长的怨言。所以学生单纯从课本习得的显性知识和应试能力与外国学生相比优势明显,一旦涉及到创新、独立思考和判断、沟通合作、自控能力等隐性知识时却有天渊之别。在现行的教育制度下,这是很难改变的事实。可是我们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却可以戴着脚镣跳舞,着手培养学生的隐性方面的知识,新课程的推行目的也是在此,虽然我们的。新课程的实行也还是不能令人满意,但至少朝着这个方向努力了。

那么,具体来说我们应该如何做呢?一方面,我们要重视谋生技能的培养,使学生能满足社会物质生产和经济发展的需要,但另一方面,我们在重视功利性教育的同时不能断裂人文精神的教育,不能忽视和冷落人文精神,而要引导人们在追求功利的同时,赋予功利追求以重要的人文价值导向,提升人和社会的精神境界。

当然,我们不能把中国传统的“人文精神”望文生义地同今天提倡的“人文精神”混淆。当代的人文精神不是伦理道德诗词歌赋,而是人类对自己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关心,包括对人的价值的至高信仰,对人类处境的无限关切,对开放、民主、自由等准则的不懈追求,并凝结为人的价值理性、道德情操、理想人格和精神境界。否则,就会象同期刊登的肖川的“对教师的期待”一文里引用的校长的信说的那样:毒气室是由有学识的工程师建造,孩子被受过教育的医生毒死,婴儿被训练有素的护士谋杀,妇女和孩童被受过高中和大学教育的毕业生射杀(见P98)。对此,校长的请求是:永远不要用你们的辛勤劳动,去栽培孕育出学识渊博的怪兽,身怀绝技的疯子,或者是受过教育的纳粹,而是帮助学生做一个有人性的人。

我觉得着才应该是教育的本质。

正因为如此,我们不能认为“过于空洞,过于理论,过于深奥的东西,对于学生将来的生存和发展,究竟有大多的用处?(曹先生语)”而将其取消,培根也说过:“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透,数学使人精神,物理使人深沉,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每一个学科都有其特点和作用,我们面对教育时,不能用实用主义和工具主义去衡量教育效果,否则离教育的本质远矣。

篇四:体育人文精神的内涵及其对和谐社会建设的意义论文 篇四

概念内涵与质量标准论文

摘 要:高等教育已经进入质量时代,质量话语的泛滥造成了大众化高等教育质量管理和质量评估的盲目和混乱。高等教育质量的提出源于经济社会的压力,它具有复杂性和矛盾性,不同主体有不同的理解和诉求。

高等教育质量标准至少包含外适标准和内适标准两个层面,其制定涉及到权力主体和合法性机制,应遵循多样统一、发展性和人本性等重要原则。

关键词:高等教育质量;概念内涵;质量标准;质量评估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提出:“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制定教育质量国家标准,建立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制定高等教育质量标准并实施的前提,是要明确高等教育质量内涵。尽管人们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对高等教育质量进行阐释,但无论在理论层面还是实践层面都面临着诸多困难,导致所谓的质量评估或质量管理争论不断,高等教育质量内涵及质量标准的再审视极为必要。

一、高等教育质量的提出

在精英主义时代,大学本身就意味着质量,学术声望是质量的最佳评判标准,高等教育并无所谓质量问题。在当前的社会问责形势下,这种情况正在成为历史。

① 随着精英高等教育向大众高等教育的过渡,高等教育正在从数量时代向质量时代转换。

②“质量”作为一个专门术语,最初源于工商业领域。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与高等教育相关的文献还很少涉及“质量”问题。

80年代以后,学术界之所以提出“高等教育质量”这一概念,并广为流传,一方面是受政府政策的强制,另一方面也源于企业管理中质量话语的诱导。比如朱兰在展望21世纪世界质量运动的发展趋势时就指出:“质量运动的重点将从制造业转移到教育、医疗保健和政府管理,因为这些领域是一个庞大的服务业,而在以往质量原理运用得比较少”③。可见,高等教育质量问题源于外部世界赋予和压力,在产品质量、服务质量等话语的大背景下,高等教育大众化被打上了“质量问题”的烙印。

正如生活质量的研究是对日常生活的批判一样,关于高等教育质量的研究也反映出人们对高等教育发展的一种反思和批判。

二、高等教育质量的特点

在准确界定“高等教育质量”之前,有必要扫描一下这一复杂概念的众多面相,以便给出一个更一般性的定义。

1982,美国联合研究理事会在关于美国研究型博士学位点评估总报告中写到:“质量是什么?你知道它,你又不知道它,它就是这样自相矛盾的”①。高等教育质量正是如此。根据已有研究和实践,本文从其矛盾性出发,归纳出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典型特征。

1.客观性与主观性

高等教育质量的客观性,是指高等教育质量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实在,无论人们是否意识到它或意识到什么程度,它都独立于人的意识、思想和情感而客观地存在着。正是由于高等教育质量具有客观性,才使我们评判不同的高等学校成为可能。这是研究高等教育质量的一个基本前提。

高等教育质量的主观性,是指高等教育质量受到高等教育价值观的制约和影响,质量的高低取决于特定的主体需要,随主体的不同而改变,主体的价值判断会因主观认识的不同而有所偏重。近年来围绕高等教育质量问题的争论就是因为参与主体(大学教职员、用人单位、中介机构、政府、学生、家长等)的价值观不同所导致的。标准不同,评价及结论也就不同,这正是高等教育质量区别于物品(商品)质量而难以准确量度和取得共识的根本所在。

2.统一性与多样性

高等教育质量的统一性首先来自于政府管理的需要,因为政府需要掌控高等教育,需要对高等教育机构的教育教学质量进行评估,这就势必要求有一个底线标准(基准)。其次来自于社会的需要,因为公众需要了解高等教育,而呈现出的结果必须是可比较的,这就需要一个统一的衡量标准。除此以外,其合法性还在于,质量的统一性还可以消除或减少劣质高等教育服务供应。当然这也可能威胁到高等教育的多样性和个性化。

高等教育质量的多样性首先来自于高等教育层次、类别的多样性要求,其次是不同学科、专业的差异,第三是不同主体的教育需求和期待。当然还有高等教育职能(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产品(教育服务、学生)、过程、绩效等的多样性。高等教育质量的多样性与高等教育大众化有着直接的关联,是从精英高等教育到大众高等教育的必然结果。

3.学术性与实践性

一般来讲,学术性与职业性是高等教育中一组对立的概念。前者重视理论研究,后者强调实践应用。

在高等教育质量问题上,就表现为学术性和实践性这两个既对立又统一的特征。学术性质量将高等教育与高深学问联系在一起,重视教育自身的规律,注重学生的知识水平与学术成就,反对过分追求某一领域的外适质量,如政治价值或经济价值、以政治标准或经济标准来裁剪影响教育教学运行规律,而强调高等教育质量的学术标准。

然而高等教育质量本质上属于实践范畴,强调学术性并以此为基础衍生出确定性知识并不符合这一概念诞生的本意。高等教育是以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才为目标的一种社会实践和个体生命实践相结合的活动,是人类社会的基本活动领域与实践形态之一。高等教育质量是这一实践活动各个环节、各种具体形式的质量的综合体现。它往往要求以各种可量度的形式,对高等教育组织的日常运行及综合效果进行评估比较,作为绩效考核、财政拨款或大学排名的依据。

4.自主性与依附性

高等教育的基本特性是知识性,知识的本质决定了知识领域许多东西难以量度和测评,因此要求高校是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主体,要求同行评估,要求评估的专业化,要求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不能有统一模式。知识的自主性最终表明,高等教育质量要由高等学校自身来保证。

① 不过由研究的不成熟以及高等教育本身的复杂性,高等教育质量作为一种话语其象征意义大于实际价值。

② 它在政策层面、操作层面始终受到政治意识形态和市场价值的制约和影响,因此表现出明显的被动性和依附性特征。

5. 发展性与滞后性

没有一成不变的教育质量,高等教育质量是随不同时期的不同发展主题而发展变化的,不能脱离发展来谈质量。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使得原来高等教育质量的“学术金标准”已不再适用,重建高等教育质量观,构建大众化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成为必然。

然而,教育的产品是人而不是物,其质量的显现与其他物化产品不同,具有滞后性。一般的产品出厂后,其质量很快就能测试、反馈出来。人的培养质量是不能很快测试出来的(能够测试的只是单纯的学习考试成绩)。高等学校培养的学生只有用人单位经过若干年的使用后,才能得出质量优劣、水平高低的结论。

6. 系统性与片面性

高等教育质量是整个高等教育系统的质量,是一种整体质量,而不是单一的人才培养质量。它包括教育目标的质量、教育过程的质量、教育管理的质量、教育制度的质量、教育设施的质量、教育产品的质量,以及科研水平、社会服务的质量等等,是所有这些质量的综合。

然而,系统质量仍非高等教育的全部。在社会问责情势下,高等教育外在的政治功能、经济功能凸显,但其自身内在的文化功能、育人功能、独立价值依然有效,依然居于核心。将所有问题都纳入高等教育质量范畴,将所有高等教育问题的解决寄托在全面质量管理上,这是对高等教育的误解,也是对高等教育质量的迷信,对高等教育的发展危害极大。

三、高等教育质量的界定

如何定义高等教育质量?这是中外学者公认的一个难题。无论从客体的性状还是主体的需要来讲,它都具有复杂、多维、动态等特点。范富格特等人指出,虽然质量问题成为高等教育政治日程上一个优先考虑的问题,但对它的解释却很不相同。

③欧洲大学校长会议公布的《制度评估:质量战略》也指出,质量问题人言言殊,很难给出一个能被普遍接受的定义。

④但是,“任何组织里,如果大家对质量不能有相同的理解,说着共同的语言,就是使用最好的工具和系统也不会有‘质量’;相反,还会使组织加速解体”

⑤可见给出一个明确的高等教育质量定义多么重要。

主体视角不同,高等教育质量呈现的内涵就不一样。因此如果将主体视角纳入考虑,这个问题就会变得相对明朗。虽然我们承认各个质量定义主体都会受到其他权力主体的制约和影响,但很少有定义完全没有主体价值立场而表现出中立性,更不要说绝对真理性,无论他是否意识到这一层。因此关于高等教育质量的界定,不可能有唯一正确的"终极解答。我们应该做的,就是分析这些不同的价值立场,然后进行不同的定义组合,以适应形势或情境的需要。

一般来讲,高等教育质量涉及的主体主要有以下四类:、经济组织、高等教育系统或学术组织、受教育者(学生)。因此可以从政治、经济、学术和人本四个方面对“高等教育质量”分别进行界定。

1. 政治界定

政治界定由代表主流意识形态的政府及其代理,根据政治议程及高等教育质量控制和管理的需要,对各级各类高等教育所应达到的最低质量(基准质量)提出要求。它一般预设一个质量标准(对不同类型的院校可能设定不同的标准),把高等教育质量与相应的标准或规格的一致性作为评判的依据,强调是否达标以及达标的程度。如中国教育大辞典编纂委员会就将教育质量定义为“教育水平高低和效果优的程度”,“衡量的标准是教育目的和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前者规定受培养者的一般质量要求,亦是教育的根本质量要求;后者规定受培养者的具体质量要求,是衡量人才是否合格的质量规格”。①这种质量概念往往产生于精英教育背景或强政府治理模式下,表现为一元质量观。

2. 经济界定

经济界定就是按照产品质量理论,从市场供需视角,将高等教育质量理解为高等教育供给满足消费者(政府、社会、经济组织、学生等)规定的或潜在的需要的程度或能力特性的总和。如国际标准化组织将“质量”定义为“一组固有特性满足需要的程度”②。英国学者格林 、国内学者史秋衡等人就演绎出“所谓高等教育质量,是指高等教育的属性是否满足高等教育主体的需要及其满足的程度”③。这种界定更多受到市场经济的影响和制约,特别是世界教育服务贸易合法化以来高等教育公共属性及其价值观的转变,很大程度上主导着当前高等教育发展的主流意识和政策取向,从而外化为经济社会的大众行为和教育抉择,实质上也是一种外适质量观。

3.学术界定

学术界定就是从高等教育自身结构、功能和发展规律出发,把质量定义在实现高校办学目标的有效性上。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秉持这一立场。

1995年《关于高等教育的变革与发展的政策性文件》给出的定义是:高等教育质量是一个包括高等教育所有主要职责和活动的多层面的概念,最终取决于教学科研人员、课程与学生的质量,以及其基础设施和学术环境的质量。国内也有一些学者坚持这种观点。蒋冀骋认为,高等教育的质量就是人的质量、事的质量、制度的质量、文化的质量,其核心和基本方面主要体现在人才培养、教学、管理和文化等方面。 ④

侯怀银等人也认为,高等教育质量是指高等教育实践活动在实现自身基本功能的过程中对高等教育基本规律的体现程度。这一高等教育质量内容包括培养人才、体系构建、机构创办及宏观管理四个方面。⑤

学术界定的高等教育质量往往难以量化,主要由学术同行把握,受主观理解和判断的影响较大,在质量评估的政府问责和市场压力下,具有较大的弹性,容易遭到挤压和扭曲。

4. 人本界定

人本界定就是充分考虑到高等教育质量不同于商品质量的人文属性,从受教育者即学生发展和成长的角度对高等教育质量进行界定。如卢彩晨等人认为,高等教育质量的本质就是高等教育满足个人和社会发展需要的程度,最根本的是满足个人发展需要的程度。当然,应该注意的是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高等教育满足个人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方法和手段不尽相同,因此,不同类型和层次的高等教育质量又有具体的含义。

①这种高等教育质量具有极大的主观性和个体差异性。同样的教育施为,个体感受不同,其评价也不一样,因此在统一的高等教育规划管理中往往被剪裁,而现有高等教育建制却越来越面临人本质量叩问的问题和危机。

事实上,一般给出的高等教育质量定义,都或多或少受到这几个方面定义的影响,都是几个方面的经验杂糅。上述辨析的目的,就是试图厘清高等教育质量认识上的复杂性和混乱状态,以便透析特定质量概念的深意和本质,进而为操作性实践诸如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理论原则。

篇五:浅谈通过文学课程培养大学生人文精神的探索与实践论文 篇五

摘要:教育、生活、哲学相伴相随。在教育这种生活中,最应当产生哲学。大学的学者进行着艰难和艰辛的精神劳动,他们总是力求走到哲学。大学在让哲学繁茂起来的时候,自己亦必成了哲学的繁茂之地。

关键词:教育;哲学;生活

一、生活处处有哲学

人们走着走着,就跳动起来了,舞动起来了。于是,就有了舞蹈。

人们说着说着,就哼起来了,唱起来了。于是,就有了歌曲,有了音乐。

说着,走着,歌舞一起生成了,来到了。

这个事实好像在说明,人是必然走向艺术的,或者说,生活必然会走向艺术的。也可以说,生活处处有艺术。

笑是艺术的源泉。然而,哭也是源泉。艺术家之所以能让哭也成为艺术,就是因为哭与笑一样,都是人的情感的表达。

歌又是与诗连在一起的。歌是对生活的抒发,诗是对生活的提炼。歌被写下,就是诗;诗被唱出,就是歌。诗与歌被画出,就是美术,就是绘画。

诗情是艺术,诗意是哲学。

生活中处处有艺术,生活中就处处有哲学。

二、哲学亦生活

人们在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活动,有种地的,有做工的,有教书的,有演戏的,有从军的……这各种各样、方方面面的生活中都有哲学吗?

的确是都有。有军事哲学,有教学哲学,有艺术哲学,有各种经营中的哲学。

既然生活中处处有哲学,哲学也就在生活中,哲学也是生活的一部分,或者干脆说,哲学亦生活。

为什么哲学会成为人的生活的一部分呢?为什么哲学亦生活?有这种必然性吗?哲学必然会在生活中吗?

当人们还在愁吃愁穿之时,当人们只是在为衣食而忙碌之时,当人们还在忍饥挨饿之时,也会有哲学吗?至少是很难有哲学出现了吧?

按亚里士多德理解,哲学是与休闲有关的。他认为几何产生于休闲。处于为愁吃愁穿而奔波之中的人,有多少休闲?没有休闲,会有几何吗?会有哲学吗?生活是那样拮据,会有哲学吗?

事实上,我们需要稍稍明确一下哲学究竟是什么。其实,哲学就是思考得更多一些,思索得更深一些的结果。只要想得多、想得深,哲学就可能来到。

因而,如果有了休闲,有了爱思索、爱想象的习惯,走到哲学的可能性就很大了。然而,在实际生活中,喜欢思、喜欢想的人,多得很。于是,还愁没有哲学吗?

也不是凡有休闲的人都能走到哲学那里去的,还要肯于去思去想,才可能有哲学。其实,还要有一个很重要的条件,那就是自由。自由的环境,自由的把握;即使环境中存在一些可能的约束,也能把握和享有自由,自由地思,自由地想,才可能有哲学。能思想,有自由,就有哲学。

三、人有哲学天性

怎样才能思想呢?其实,人的根本特征就在于人有意识,有情有义有思想。有意识,能思想,这是人的天性。

自由也是人的天性。亚里士多德说人本自由。霍普金斯大学的理念就是“真理使你成为自由人”。马克思认为未来理想社会就是自由人的联合。

意识,自由,都是人的天性。因而,拥有作为人的意识和自由的产物的哲学,也是人的天性。

有些地方的人们为何没有多少哲学呢?那就是因为没有让人的天性充分展现出来。进一步说,那就是没有让人充分地享有自由,并在自由中自由地思,自由地想。否则,怎么会没有哲学呢?怎么会没有代表人的天性的哲学呢?

不信,就可以观察一下:在一个小镇上,当人们在茶余饭后自由聊天时,就能够发现有不少富于哲理的话语。只是他们真不知自己竟可与哲学搭界。可是,这足表明,哲学自然地在生活中,哲学就是一种生活,不论意识到了没有,它就在那里。

可以想象的条件是,这个镇上的人不愁吃不愁穿,而且,他们的意识或所思所想基本上不受束缚。因此,换句话说,就是这个镇上的人有休闲,有自由。于是,他们就有了哲学。依然是,人们的天性确定了他们有哲学,虽然不是科教书上的哲学,也不是教授们在讲坛上讲的哲学。

哲学在大学里是作为思维的科学在讲授,是旨在使学生变得更智慧的科学在讲授。哲学在这个意义上成了大学生活的一部分,哲学亦以这种方式生活在大学。这跟在民间生活着的哲学相比,相异的是,一个是更自觉地更系统地展开着,而另一个是自然地随意地展开着;相同的是,都是哲学天性的表现,方式不同,场合不同,掩盖不了它们之间的同。

我们看到了人有哲学天性,于是也可以说,哲学是人性的产物。有人性,就有这种天性,就有哲学。

我们的社会曾在30多年前的一个时段里,不断地批判人性论。后来在一场“史无前例”的运动中更为猛烈地扫荡人性。于是,在一些人心中燃起了的狂潮,人性丧失,就发作了。于是,哲学在那个时期也受摧残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宣告那个时期永远过去,于是,人性的赞歌再度响起;于是,人们有理由盼望在中国有一个哲学的繁荣。

四、大学:哲学的繁茂之地

休闲其实是人类自己创造出来的。当劳动生产率越来越高的时候,就越来越远离自给自足的状态,就越来越有可能为他人生产,为他人省事省钱省时。

休闲其实是表现为更多的人由物质生产转向精神生产。人们只是改变了劳动和生产的方式与内容。休闲与游手好闲是两回事。从事精神生产的人在辛劳的程度上一点不亚于从事物质生产的人。 ? 大学里高度集中于精神生产、文化生产、科学生产。这里的人们进行着几乎纯粹形式的精神生产,只有一部分人需要与物质生产结合着去做。

这里的人们进行着特别艰难和艰辛的精神劳动,其艰辛的表现就在于他们总是追求形而上,总是力求走到哲学。大学所培养的博士都被认为是Ph.D,即Philosophy Doctor。无论是做思辨研究,还是做实证研究的,都需要有理论思维,都需要向哲学走去。

即使从事自然科学研究的人也不能离开理论思辨,不能离开哲学。越是自觉地靠近哲学,越可能达到更高学术水平。因为哲学所追求的就是更深入更透彻的结论或观念。

赫钦斯说得很透彻:“我相信,大学所要解决的是思辨的问题。”[1]美国的发展受益于美国大学,美国大学的发展又深深受益于哲学。这都是历史所证明了的。

在中国,曾经的历史也表明,最高水平的哲学与最高水平的大学同在。

“人类的智慧至今尚未设计出任何可与大学相比的机构”[2…范文网 baihua…],当弗莱斯克纳这样称颂大学时,其依据就在于大学能创造理论,大学能提供哲学。

大学在让哲学繁茂起来的时候,自己亦必成了哲学的繁茂之地。对于哲学,大学确实是一块肥沃的土地。如果这片土地还是贫瘠的,那么,它最好暂时还不叫大学。

五、教育哲学,还是教育的哲学

教育即生活,教育活动中还会没有哲学吗?

教育中的哲学,正如语言哲学、文化哲学、数学哲学、科学哲学一样,就是教育哲学,就是教育自身的哲学,而不是外加进去的哲学,不是教育加哲学。

教育哲学属于哲学,但它首先属于教育学。而且,教育哲学就位列于教育基本原理这一学科内。

至今做课程哲学的中国人还很少很少,做高等教育哲学的,至今也很少很少。但是,做教育哲学的人不少,而且还很早。早在二十世纪30年代前后就有一些人做,例如,范寿康就是很早做教育哲学的一位。30年代,40年代,做哲学的人,并且称得上哲学家的中国人不少。

在教育这种生活中,最应当产生哲学。哲学出于人的天性,教育也出于人的天性。人因教育而成为人,人因哲学和教育而成为更理智、更智慧的人。

在古中国,在古希腊,教育与哲学都是并肩出现的,只是各自思考的侧重点有所不同。

并且,自古以来,教育与哲学依然形影不离。康德是宇宙学家、哲学家,也是教育家;孔老夫子是教育家,也是哲学家。到了近代的杜威,他也是教育家,同时是哲学家。

教育与哲学为何如此亲密呢?这是因为它们思考的最基本问题相同。教育的第一问是“人是什么”,但这也是哲学的首问。哲学把“世界是什么”和“人是什么”视为同等重要的问题。而且,“人是什么”的问题给哲学家们带来的困惑更多。

宇宙已有了137亿年历史,地球也有了40多亿年历史。人类的历史不到一亿年,也不到一千万年,而仅有382万年。然而,我们从康德那里,从欧洲的实验室那里,渐渐知道了宇宙是何时起源、是怎样起源的,但是,对于人是怎样起源的,意识是怎样起源的,几乎一无所知。

宇宙是奇妙的。奇妙的宇宙里出现了更神奇的人类。我们赞美人类,就不能不回头来赞美宇宙,赞美地球。至今,在以人类智慧所探测到的星球中,还没有发现有比地球更适宜人居住的。赞美地球,也感谢地球。

可是,又还是哲学和教育告诉了我们人自己是从哪里来的,从而,也告诉了我们地球的恩赐。地球恩惠于人类,人类通过教育与哲学而深知自己应当有一颗感恩的心,尊重地球,爱护地球。

教育、生活、哲学,是相伴相随的。教育帮助我们享受生活,哲学帮助我们更确切地理解教育,从而也帮助我们如何更懂得生活,且因懂得生活而更好地享有生活。

人因智慧而获得了哲学与教育,哲学又与教育一起让我们人更智慧。神秘而神圣的人所应受到的尊重,同时都应给予教育,给予哲学。否则,我们就不能算是尊重了自己。

参考文献

[1] [美]赫钦斯。美国高等教育[M].汪利兵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63.

[2] [美]弗莱克斯纳。现代大学论[M].徐辉,陈晓菲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10.

[生活与哲学方向论文]

篇六:田径运动的人文精神及价值内涵论文 篇六

人文精神作为精神的外在表现力,是我们处理问题的决定因素,如果学生缺乏必要的人文精神,那么其参与的活动就无法实现应有的价值,同时更无法达到理想的高度。田径运动虽然普通却充满价值,只有具备参与田径活动的基础,才能更好地参与其他体育活动。而田径运动的价值所在点也是我们提升发展学生参与活动积极性和运动水平的重点,其价值内涵不应该只是我们所看到的竞技价值,更应该是田径运动所拥有的文化价值、教育价值等。然而一直以来,我们只顾关注田径运动开展的形式和特点以及独有的竞技性,忽视了运动活动的人文特点,这不仅使我们无法深刻感悟田径运动的特点,更无法让学生通过田径运动养成积极锻炼的习惯。

一、田径运动的内容及特点分析

结合长期的体育教学活动,笔者认为田径运动的开展不仅是一场体育活动,更是一种精神的体现,有着无穷的价值和意义。只有认识到其中富含的精神价值和内涵,才能帮助学生从根本上提升参加田径运动的积极性。

(一)田径运动的内容分析

田径运动是一系列体育活动组成的运动,在田径活动进行过程中,不仅需要体力和爆发力,而且需要足够的耐力。作为体育活动的重要组成内容,田径运动涵盖了跑步、跳跃、投球等项目,通过这些运动的有效开展,能够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锻炼习惯。随着田径运动教学活动的推动实施,形成了以跑步、跳跃等田类项目和径类项目为主要内容的田径文化。

(二)田径运动的特点分析

田径运动的开展需要必要的实施载体以及相应的参与兴趣,所以想要从根本上开展好田径运动教学,就必须深度分析田径运动的特点。首先,我们应该从田径运动出现的根源及本质入手。实际上,在我们的生活实践活动中,就能发现田径运动的踪迹,田径运动中最基本的跑和跳都是人类最基础和最简单的运动元素,同时更是生存及成长的基本技能。因此,我们可以看出田径运动是人类成长所必不可少的内容,也就是说田径运动可以融入生活。其次,随着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田径运动逐渐从生活实践活动中独立,并经过丰富完善,形成了当前体育活动中最常见的田径项目。很多体育比赛活动开展时,通常选取一系列代表性田径项目进行比赛,田径项目的逐渐发展,也使得我们更关注其竞技特点。竞技水平的有效提升,以及对记录的不断刷新和超越,使得人们更能感受到田径运动的趣味,从而参与其中。竞技特点对田径运动教学来说,不可或缺[1]。最后,开展田径运动对运动设施和环境的需求更少,同时对参与者的影响更为重要,因此,更能帮助参与者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帮助学生在田径活动中健身强体。通过系统化、体系化田径活动的开展,学生的`速度、耐力、毅力和爆发力得到有效提升。田径运动产生的本质原因就是为了生存,所以其独特的健身特点是无可替代的。

二、田径运动中的人文精神内容分析

人文精神是一种思维,是我们看问题、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重要基础。人文精神更是一种内涵,是学生成长进步不可缺少的根本动力。成长时遇到困难和问题不可避免,但如何解决这些麻烦,以何种心态来面对,这就需要人文精神做支撑和后盾。

(一)各项田径运动都有公平公正的人文气息

在田径运动开展过程中,各个板块的内容都有着明确的比赛规则,同时具体比赛都是实时开展的,无法弄虚作假,而对规则的制定和执行更是达成了共识。在田径比赛开展过程中,任何人所面对的标准和要求是一样的,参与者想要获得更理想的成绩,只能通过丰富、完善的体育锻炼活动,以及自身心态的有效调整和对心理障碍的及时疏导,加上良好的场上发挥。整个田径项目都是在透明公开、公正公平的环境下开展的,参与者在这个过程中能认识到想要提升自身成绩,只能通过努力锻炼,这使得逐渐认识到体育竞技的公正、公平,并以体育规则来约束个人行为。

(二)创新精神是田径运动发展的灵魂

创新精神是魂,是根本,是决定田径运动发展提升的关键和重点。之所以田径运动能够持续发展,并且日益成熟,就是其重视对日常生活的实践进行总结和创新。人们通过不断完善田径运动的环境及参与形式,从而使其日益成熟。比如测量工具的创新、对田径技术和理念思路的革新。一系列具体变革,让田径运动实现了根本性的变化和发展。创新精神作为田径运动发展的灵魂,更是人文精神的典范和驱动力。

(三)拼搏奋斗彰显田径运动独有的人文精神

想要参与任何一项体育运动,都需要借助田径运动的基础,田径运动也就成为所有运动的基础。但田径运动不仅是一项基础的体育活动,更是一项对自身不断挑战、对极限超越的活动。只有参与者尽全力投入,才有可能实现田径比赛的成功。每一项简单的体育田径活动,往往都需要大量锻炼活动做支撑。在比赛活动开展时,更是需要锻炼者能够有强大的精神动力以及永不服输的精神,这是田径运动项目所表现的人文精神,参赛者敢于挑战,不怕失败的精神和气质,以及勇于拼搏、敢于向自身冲击将会对每一个人的情感和意志力产生极大作用[2]。

(四)协作配合是田径运动关键的人文精神

所谓的协作配合、就是在展现个人优点、充分发挥个人能力的同时,结合必要的配合活动。田径运动中的团队项目,需要参与者充分发挥团结合作、协作配合的精神,只有共同努力,集体发力,才能实现目标。协作配合还需要我们在参与体育活动时,打破思维壁垒,全面分享锻炼心得,互相纠正问题,充分实现配合。只有协作配合才能让体育田径项目走得更远,实现质的发展和提升。体育田径活动就是让参与者养成互相配合的习惯,并将这一思想理念应用于日常生活中,实现人文精神理念的丰富发展[3]。

三、田径运动中的价值内涵分析

价值内涵是推动田径运动发展的关键和重点,但长期以来,我们只认识到田径运动的竞技价值内涵,对其他价值内涵缺乏全面完善的认识。

(一)田径运动的健身价值分析

田径运动的灵活性和简单性都让其更方便开展,任何参与者都可以随时随地选择合适的田径项目进行锻炼,活动对器材和场地要求较低,也使得田径运动能与个人锻炼结合起来。田类项目能让参与者的呼吸能力和心血管得到有效提升,同时可以避免形成肥胖体质,形成健康身体。跳跃等径类项目,则能有效提升人体四肢和躯干的速度力量,提升灵活性,从而实现健康成长的目标。田径运动能使每一个参与者都能在简单的体育活动中达到健身的目的。

(二)田径运动的商业价值分析

随着社会发展程度不断提升,田径运动的商业价值内涵日益丰富,人们的生活理念发生很大变化,越来越重视自身健康,此时田径运动的健身作用就很好地展现出来,同时随着田径运动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很喜欢通过观看田径运动感受别样的刺激和新鲜感,这也使得田径运动融入社会发展,实现商业化。田径运动的发展离不开其商业价值,只有存在商业价值,才存在田径运动发展的内在驱动力[4]。

(三)田径运动的教育价值分析

田径运动作为一项能将人们各部分身体机能充分调动起来的运动方式,通过有效参与,能让参与者感到身心愉悦,参与者结合一系列田径活动,也能达到健康成长、协调发展的目的。在田径运动开展过程中,参与者通过广泛参与,能够与个人成长有效融入。在这一过程中,参与者形成丰富的性格特点,从而实现其独特的教育价值。

四、结语

我们在开展田径教学活动时,将竞技当作田径教学的核心,然而这一狭隘看法不但影响田径教学的效果和质量,同时更无法突破田径教学的问题和难点,因此,我们应该认识到田径运动的内容不只是表面显性内容,还包含丰富的价值内涵和特点。在田径运动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在培养学生田径基础素养的同时,也要让学生认识到田径运动的文化内涵及文化精神价值。

参考文献

[1]沈炳妮。中国田径运动可持续发展的研究[J].山东教育,(6):75-79.

[2]施文忠。我国田径运动职业化发展对策研究[J].体育科学,2012(8):25-29.

[3]周迎春。人本视角下田径运动的嬗变与回归[J].运动,(7):56-58.

[4]刘永华。田径运动及田径课对大学生的重要性[J].体育时空,(1):43-45.

篇七:网络技术与人文精神论文 篇七

合并高校人文精神的内涵与构建

合并高校人文精神除具有高校人文精神一般所涵盖的民主精神、自由精神、科学精神等内容之外,更具有被强化了的改革精神、整合精神和创新精神的独特内涵。合并高校的这种人文精神,可以通过科学规划和持久努力的组织来予以分类、落实。一是建构合并高校生活中的。人文性,尤其是从整体上建构教育教学改革的人文性和从局部上建构课程设置,课堂教学中的人文性;二是师生的人文精神的建构。

作 者:孙玉萍 ?作者单位:三峡大学 高教所,湖北 宜昌 443000?刊 名:湖北社会科学? PKU英文刊名:SOCIAL SCIENCES IN HUBEI?年,卷(期):?“”(9)?分类号:G02?关键词:合并高校 ??人文精神 ??内涵 ??构建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