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斯福新政教学设计(精选8篇)由好文档网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罗斯福新政的教学设计”。
第1篇:罗斯福新政教学设计
第15课《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是高中岳麓版历史必修二第三单元“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第15课。本单元主要有两条线索: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而本课正是后一条线索的至关重要的事件,因为本条线索的主要内容是:1929至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罗斯福新政(开创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新模式)——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加强对经济的干预。“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讲述的是在资本主义制度面临经济大危机的背景下罗斯福新政对资本主义经济运行机制进行的调整,以及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凸显了“现代化”的时代主题。
《课程标准》:(1)了解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影响。(2)认识罗斯福新政的历史背景,列举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探讨其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中的作用。
二、学生分析:
初中阶段学生对罗斯福新政已有所简单了解。高中阶段学生的认知水平进一步提高,逻辑思维能力也进一步发展,学习探究历史问题的热情较高。但要从农业、工业、金融业和社会保障方面全面了解新政内容,并能对新政作正确评价,这对高中生来说也是有一定难度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从学生身边熟悉的影像资料入手,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配合教学过程有选择的展示给学生,有助于丰富教学内容,营造教学情景,烘托教学主题,让概念化的事和人变得生动形象,以增强学生的体验和感受,特别是激发那些对历史学习“不敏感”学生的兴趣。
三、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
(1)了解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影响。(2)认识罗斯福新政的历史背景,列举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探讨其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中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材料与历史视频和图片,再现历史场景,师生共同探究历史问题;通过设问,由易到难,从现象到本质,培养学生分析历史问题、总结历史规律的思维
能力。从而全面正确的分析评价罗斯福新政。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引导分析新政的改革措施,探讨其对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的作用,培养学生运用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辩证关系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使学生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史有一个客观、全面的了解,以提高学生全面认识历史事物本质的能力。同时体验罗斯福关注民生、具有创新精神的执政理念,认识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也可以积极借鉴资本主义的先进经验,不断调整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某些环节,以促进我国的经济建设。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影响。罗斯福新政的历史背景,特点,探讨其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中的作用。
难点:通过措施全面评价罗斯福新政。培养学生从现象到本质分析历史问题、总结历史规律的思维能力。
五、设计思路
本课主要学习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罗斯福新政、凯恩斯主义,知识容量大,因此我预先编制了预习学案分发给学生指导学习,在教学方法上,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服务教学,营造情境,激发学生的思维,引起学生思考。通过学生上网查阅资料、分组讨论,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记忆和理解。采取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教师引导与学生探究相结合,采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教学模式,努力把课堂变成素质教育的主阵地。
六、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结合预习学案学生自主预习:
1、按预习提纲序号和提示标注课本,找到问题的答案。
2、掌握本课的知识框架,知道罗斯福新政的背景、内容、作用、成就。
3、完成预习自测,写下自己的疑问。
(二)导入新课:
播放视频 “罗斯福就职典礼”片段:
教师:这段资料反映的是什么时期的美国? 学生畅所欲言:(提示:30年代大萧条时的美国)
进而教师导语:有人说,华盛顿创建了美国,林肯拯救了美国,罗斯福挽救了市场经济。那么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到底遇到了怎样的困境?美国又是如何摆脱的呢?对后来又有什么影响?下面我们就一起学习第15课《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
(三)讲授新课
一、展示课标要求。
二、导入第一个问题——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根据同学们的预习我们知道:20世纪20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得到普遍推广应用,极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国家美国进入经济繁荣期,但在繁荣的背后却隐藏着巨大危机,那隐藏的危机是什么呢?下面我们来看一组图片和材料。
1、展示“黑色星期四美国华尔街”、“手足无措的普通百姓”、“求职的失业者”、“荒芜的农田”、“无家可归的人”等几幅图片,让学生合作探究,各抒己见,回答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表现,后教师点拨引领,归纳总结答案。
金融危机(股市崩溃、银行倒闭)工业危机(企业破产)农业危机(过剩暴跌)民生危机(失业、无助)
2、通过再展示一幅图片及以上危机的表现,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出这次危机的特点:来势凶猛,范围广(所有的资本主义国家、所有的经济部门),时间长,后果严重。
3、经济危机的影响:对国家的未来毫不忧虑,充满希望的胡佛总统怎么也没想到,在美国经济一片繁荣的时候,危机却铺天盖地的卷来,那这次经济危机的影响是什么呢?谁能结合预习学案回答一下?(设计意图:既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是对学生预习效果的检测。)
4、结合材料和图片思考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原因
材料:材料一,一个煤矿工人的儿子问妈妈:“现在天气这么冷,我们为什么不生炉子呢 ?
妈妈回答说:“因为我们没有煤。你爸爸失业了,我们没有钱买煤。” “妈妈,爸爸为什么失业呢 ?” “因为煤太多了。” ——20世纪30年代初,一个美国煤矿工人家的场景 思考:为什么煤那么多而小女孩家却没有煤生炉子?产生这种矛盾的根源是什么? 材料二:20年代的美国盛行分期付款的购买方式,约有70%的汽车是这样购买的。
20年代股票投机成风。人们不但把自己的积蓄全部投入,甚至向银行贷款购买股票,股票被哄抬到3倍到20倍的价格卖出。
思考:人们的消费能力很低,卖不了那么多产品,为什么工厂还在不停地生产?这说明当时美国的社会生产存在什么问题?
思路:生生合作探究,教师点拨引领,归纳总结答案。
1)
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即生产日益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2)主要原因:供给与需求、生产与销售之间的矛盾 3)政策原因:长期自由放任经济政策的结果 4)直接原因(导火线):纽约证券交易所股市崩溃
三、导入第二个问题——罗斯福新政。自1929年美国经济危机爆发之后,胡佛政府“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无法挽救社会的危机。大多数的美国人期盼出现一个强有力的政府,直接干预经济,克服危机,在这样的背景下,罗斯福临危受命成为了美国的新一任总统,那这位身残志坚的总统,会为濒临绝望的美国民众带来什么惊喜呢?下面我们一起学习第二个大问题——罗斯福新政。
1、网上冲浪:有学者认为:“罗斯福能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他拥有一个美国历史上独一无二的“智囊团”,并能充分发挥它的作用。他的智囊团里有大学教授、社会工作者、工人活动家、律师、金融家等,正是这批智囊人物,成为罗斯福决策时的主要思想来源”。若你是这个“智囊团”中的金融学家,工业专家,农业经济学家,社会救济家,为解决美国当时面临的危机,会给刚刚上任的总统献出怎样的锦囊妙计呢? 下面请同学们分成“金融组”,“工业组”,“农业组”和“社会救济组”四组上网查资料,查找有关在金融、工业、农业、社会救济方面向罗斯福献的计策?并要分别说明这些计策是针对于什么危机提出的。
(学生按分好的组先上网查资料,后相互讨论,把讨论的结果整理出来,每组选一个代表发言,后教师总结,并从中得出新政的特点)分组 金融组 工业组 农业组
社会救济组
问题
股市崩溃、银行倒闭 企业破产
农产品过剩、暴跌 工人失业、无助 应对措施 整顿财政金融 调整工业生产 调节农业生产
社会救济和以工代赈 特点
国家全面干预经济
2、对于新政的影响,通过展示图片和学生结合学案的预习,先让学生起来回答,后教师讲解总结,学生记忆,后生生互相检查。
3、合作探究:罗斯福新政使美国告别了资本主义自由放任的时代,开创了资本主义国家大规模干预经济的新模式,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使美国逐渐从经济危机的阴影中走了出来,对以后的资本主义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对于罗斯福新政,不同人却有不同的看法,下面看一组材料:
材料:有人说,新政是苏联的计划经济的翻版,我敢打赌,罗期福一定是苏联收买的间谍,联邦为什么不调查一下?有人说:不对,资本家都说罗斯福“向富人敲竹杠“说他天天“吃烤百万富翁”,我看新政简直就是法西斯主义。
罗斯福说:“在美国从来没有一个人比我对资本主义有着更坚定的信仰!” 思考:材料中罗斯福“考百万富翁”的出发点是什么?结合材料分析新政的实质。新政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危机?(学生分组合作探究,后选代表发言,教师归纳总结。)
总结:出发点是保障垄断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
实质是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最终是维护资本主义制度。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危机。
4、大家论坛:历史不是记忆的负担,它蕴含着可以照亮未来行程的智慧之光。任何一部历史都是当代史,人类历史的终极目标是人民的福祉。那么罗斯福新政对我国社会发展有哪些有益的启示?(学生互相讨论,畅所欲言,教师归纳总结。)(1)将市场机制和政府宏观调控有机统一,防止泡沫经济,避免盲目性。(2)加强金融监管,完善金融体系;
(3)缩小贫富差距;关注弱势群体,健全社会保障;建设和谐社会。(4)加大基础设施的投入;扩大内需,刺激消费;重视发展实体经济;(5)加强国际协作,共同应对危机等
四、导入第三个问题——凯恩斯主义。罗斯福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国家干预经济的理论成为了资本主义经济理论主流,而在理论上进行概括总结的是英国的经济学家凯恩斯。下面我们一起学习第三个问题——凯恩斯主义。抛出问题:凯恩斯主义提出时的背景是什么?核心主张?他是如何处理商品需求和供给的关系的?和罗斯福新政的关系是什么?凯恩斯主义能否从根本上解决危机?它有何作用?(让学生结合预习及课本的知识回答,后教师总结订正。)
(四)随堂检测
(五)课堂小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知道面对于20世纪30年代美国的大萧条,罗斯福通过开辟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的新模式,力挽狂澜,使美国结束了一个赤裸裸、人吃人的资本主义,开创了福利资本主义的新时代,美国社会再现繁荣景象。现实是历史的重复和延续。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虽然三十年代美国总统罗斯福推行的“新政”措施,已过去了半个多世纪,美国的国情和我国当前面临的情况也大不相同,但其对解决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些现实问题,尤其是启动市场和实施“再就业”工程,还有诸多可借鉴之处。相信我们只要立足现实,制定符合中国国情的政策、措施,就一定会进一步深化我国的改革开放。
七、教学反思:
1、本课设计明确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尤其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
2、在教学方法上,灵活多样的设置给予了学生足够展现自我的空间,既活跃了课堂气氛,也加深了学生印象。多媒体课件丰富的资源,创造出一个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使枯燥的历史概念、历史材料变得直观化、具体化。尤其学生自主上网查资料,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为学生三维目标的实现提供了更有利的平台,既掌握了知识,又培养了能力。
3、但也存在着不足之处,如学生表达观点时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要充分利用时间发言等。因此如何进一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将任重道远!
第2篇:罗斯福新政教学设计
《罗斯福新政》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
1.高中生有旺盛的求知欲,不再满足于老师的照本宣科的讲解。
2.通过一个多学期的学习,高一学生已经基本上适应了高中历史学习的习惯,具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因此一些基础的知识可以通过预习解决,突出重点和难点的分析。
3.从高中生的认知特点和心理发展特征来看,高一的学生思维方式正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已经初步具有了用抽象符号进行逻辑思维的能力,但历史教学不能过度强调逻辑分析,还要注重历史学习的生动性,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列举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认识罗斯福新政的特点; 探讨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2.过程与方法
通过案例教学法、角色扮演法设置历史的情景,小组讨论、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通过图片教学法、表格法、比较教学法等培养学生理解罗斯福新政的措施;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罗斯福这一历史伟人的进一步学习,培养学生直面人生、直面社会、乐观豁达,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
使学生从身残志坚的罗斯福总统对美国发展做出伟大贡献的经历中吸取精神力量,培养学生力争做一个有益于社会、推动社会进步的人;
培养学生对远大理想的追求和永不放弃的优秀品质。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罗斯福的主要内容和作用
教学难点:对罗斯福新政的评价
【设计理念】
1.开展学生活动,发挥主体作用
新课程强调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本课设计遵循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这一教学原则,让学生充分“动”起来:设计案例和角色扮演创设情景、激烈讨论提出建议,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教学过程,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使课堂充满活力。
2.实施情景教学,落实三维目标
本课设计从教学需要出发,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情景,进行情景设问、情景讨论,激起学生的情感体验,激活学生思维,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帮助学生迅速、正确地理解和接受知识,并培养其积极进取的精神,较好地落实了三维目标。3.转变学习方式,增强教学效果
新课程要求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本课设计通过导学案、小组讨论等活动,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提供了空间,促进学生知识的建构与运用,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情感体验和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增强了教学效果。
4.运用问题教学,启发学生思维
本课设计按照诱思探究理论要求,教师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培养品质。运用问题教学法,由浅入深,层层深入,学生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不是教师直接提供的,而是在教师的引导启发下,学生主动去发现、获得,这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学流程】
导入新课
合作探究一:
这段材料反映的是美国那一段历史?它使阿尔和阿尔同时代的美国人遇到了哪些困难?回忆上节课知识,它有什么样的影响?
面对经济危机,当时的总统胡佛采取什么方法摆脱危机?结果如何?
面临这种状况,假如你是一个美国人,你会有什么样的想法?
学生自由回答:找到一个能解决危机的领导,带领他们走出恐慌的危机。
我们看一下1932年的美国大选情况:
如果你是生活在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公民,会投谁的票?能说明一下你的理由吗?
学生自由回答:……
过渡:同学们的回答相当的好,正是由于经济危机的打击和胡佛总统反危机措施的失败,当时美国人迫切希望能有一个英明的领导人带领他们走出危机,罗斯福总统以“新政”的口号赢得了大选,开始他的反危机措施。
一.罗斯福新政的背景
1.新政的背景
2.罗斯福提出“新政”:
在1932年的美国竞选总统中,罗斯福以472:59票获胜,在上任的第二天便对病入膏肓的美国经济实行新政医治。(药方“新政”)但是,这个药方他并不知道是否是正确的,所以他把他的“新政”又称为是:一种试验。结合引发经济危机的原因,思考:如果你是罗斯福总统,你会围绕哪一对矛盾采取措施来解决经济危机?这些措施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引导学生回答:矛 盾:供给和需求的矛盾
核心思想:利用国家的力量扩大消费,调整供需矛盾
下面我们根据不同的情境来看看罗斯福总统采取了哪些措施来解决这一对矛盾?并分析每项措施的影响。
二、罗斯福新政
最后形成总结:
过渡: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罗斯福新政取得什么样的效果?产生了什么影响? 三:罗斯福新政的影响
1、使美国摆脱了经济危机并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2、对战后美国政府的社会经济改革以及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改革产生了深远影响(社会保障制度)。
3、创立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或市场经济的新模式)。成为现代美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开端,而且对其他许多国家经济政策的发展,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4、缓解了社会矛盾,遏制了法西斯势力,使美国避免像德、日那样走上法西斯道路,挽救了美国的自由民主制度。
四:对罗斯福新政的深入认识 合作探究二:
形成总结:
合作探究三:罗斯福新政的“新”是新在哪里?合作探究四:罗斯福新政对中国今天的改革开放的启示
【本课小结】: 课后探究:
【板书设计 】 罗斯福新政
一、罗斯福新政的背景
1、经济危机
2、胡佛反危机措施的失败
3、人民的意愿与罗斯福当政
二、罗斯福新政的措施
1、金融业
2、农业
3、工业
4、社会救济与公共工程
5、保护劳工权利
6、社会保障制度
三、影响
1、缓解危机
2、社会保障制度
3、国家干预经济
4、缓和社会矛盾
四、深入认识
1、实质:在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2、特点: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3、影响:直接影响:使美国渡过了经济大危机,缓和了社会矛盾;
深远影响: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4、局限:由于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存在,新政不能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
【教学反思 】
第3篇:罗斯福新政教学设计
《罗斯福新政》教学设计
——资本主义运行机制调节的成功典范
【教材分析】
1、本课内容在整个历史必修模块(Ⅱ)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是本单元的中心内容,着重阐述罗斯福新政的内容、特点和影响。本课的前一课讲述了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这是罗斯福新政产生的重要历史背景,后一课有关战后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新变化,涉及罗斯福新政对战后美国及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影响。本课既在本单元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又是本单元的核心部分,是“标准”要求学生掌握的重要内容。基于此,课本指出:“罗斯福新政虽是解决经济问题的急救章„„但它的实施,却引起了一系列政治、经济和社会变革,在美国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迹,对后来资本主义世界的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罗斯福新政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恢复了国民对国家制度的信心,摆脱了法西斯主义对民主制度的威胁,使危机中的美国避免出现激烈的社会动荡,为后来美国参加反法西斯战争创造了有利的环境和条件,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方向。以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审视“新政”,就不难看出,“新政”号准了美国经济和社会生活的脉搏,“使人们能够重返工作,使我们的企业重新活跃起来”的口号,符合广大人民的利益,充分唤起了他们的积极性。罗斯福把保持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和保证公民就业作为政府的责任,尤其是以工代赈的形式修建的一大批工程项目,不仅大大缓解了失业困难,刺激了经济的早日复苏,而且许多基础设施建设使美国经济受益无穷。新政采取了大量防止再次发生大萧条的措施和政策,为此后美国投入第二次世界大战及战后的快速崛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本课教材内容与初中教材相关内容的区别和联系
本课教材和初中教材相比,从内容上看,两者都包含了新政实施的背景、内容和影响,但初中教材的重点是新政内容,本课教材的重点是新政的影响。从教材的知识看,两者都涉及到一些重要的历史概念和结论,如经济危机、国家干预经济等。但在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上,本课教材比初中教材明显加大了力度。就能力要求看,本课教材突出了评价能力,比初中教材的识记能力要求要高得多。本节课是人民版必修二专题六《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的第二节内容,它在本专题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自由放任”的美国》是《罗斯福新政》的背景,它对战后的资本主义产生了重大影响。《罗斯福新政》也对美国经济的恢复起到了重大作用。同时新政的措施也有现实意义,对于现在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借鉴作用。【学情分析】
1.高中生有旺盛的求知欲,不再满足于老师的照本宣科的讲解。
2.通过一个多学期的学习,高一学生已经基本上适应了高中历史学习的习惯,具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因此一些基础的知识可以通过预习解决,突出重点和难点的分析。
3.从高中生的认知特点和心理发展特征来看,高一的学生思维方式正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已经初步具有了用抽象符号进行逻辑思维的能力,但历史教学不能过度强调逻辑分析,还要注重历史学习的生动性,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列举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认识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探讨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2.过程与方法
通过案例教学法、角色扮演法设置历史的情景,小组讨论、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通过图片教学法、表格法、比较教学法等培养学生理解罗斯福新政的措施;通过对历史人物罗斯福的评价,培养学生辩证的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罗斯福这一历史伟人的进一步学习,培养学生直面人生、直面社会、乐观豁达,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使学生从身残志坚的罗斯福总统对美国发展做出伟大贡献的经历中吸取精神力量,培养学生力争做一个有益于社会、推动社会进步的人;培养学生对远大理想的追求和永不放弃的优秀品质。【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罗斯福的主要内容和作用、实干家罗斯福
教学难点:对罗斯福新政的评价 【设计理念】
1.开展学生活动,发挥主体作用
新课程强调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本课设计遵循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这一教学原则,让学生充分“动”起来:设计案例和角色扮演创设情景、激烈讨论提出建议,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教学过程,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使课堂充满活力。2.实施情景教学,落实三维目标
本课设计从教学需要出发,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情景,进行情景设问、情景讨论,激起学生的情感体验,激活学生思维,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帮助学生迅速、正确地理解和接受知识,并培养其积极进取的精神,较好地落实了三维目标。而三维目标是相辅相成的、相互渗透的,所以在情景教学过程中,知识的落实、能力的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渗透是交融在一起的,实现了三维目标的和谐统一。3.转变学习方式,增强教学效果
新课程要求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和独立性。本课设计通过自学课本、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活动,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提供了空间,使学生体验了自主之乐,合作之趣,探究之悦,促进了学生知识的建构与运用,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情感体验和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增强了教学效果。
4.运用问题教学,启发学生思维
本课设计按照诱思探究理论要求,教师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培养品质。运用问题教学法,由浅入深,层层深入,学生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不是教师直接提供的,而是在教师的引导启发下,学生主动去发现、获得,这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学流程】 【导入新课】
合作探究一:
1932年的一天凌晨四点,阿尔就出门找工作了。前几天他在报纸上看见一个职业介绍所要招聘300人,因此他想早点去碰碰运气。当他来职业介绍所时,惊呆了,队伍已经排的很长了,粗粗估计有三四千人,后面还有人在往这里赶。他的心情糟透了,失业一年多,日常的生活都很难维持。
想起这三年生活发生的巨变,阿尔一直都无法理解。阿尔是一名牌大学的毕业生,毕业后在一家小有名气的汽车厂当技术员,待遇不错,手头有10万美元的股票,银行里还有5万美元的存款。从1929年10月24日起,股票狂跌,他买的通用汽车公司股票从73美元跌到了8美元,他的10万美元股票成了一堆废纸。真是祸不单行。有人在说有的银行由于从事股票交易而破产了,阿尔想还是把自己在银行的钱去取出来,放在自己口袋里保险。当他来到银行门口时发现银行里挤满了人,都是来取钱的,银行一下子拿不出这么多钱,决定关门了。阿尔的5万美元也泡汤了。这段时间全国有一万多家银行破产,占全国银行的近一半,大家都对银行不信任了。
阿尔感觉倒霉事情不断发生在自己身上。这两年,很多汽车厂都破产了,自己所在的汽车厂效益也不断下降,销售量已经下降一半了。老板也很烦恼,为了维持生产,老板开始不断降低工人工资,后来发展为解聘工人来降低生产成本。已经有一半工人被解聘了,阿尔也成为了其中不幸的一员。阿尔不理解他看到的怪现象:一方面是市场上的商品很多,卖不掉;另一方面是很多人没工作做,买不起商品。
阿尔想想还是去排队吧,哪怕有百分之一的希望。排队无聊,阿尔就和排在前面的那个人聊开了。他说他来自于农村,农村实在待不下去了,所以就想来城里找个工作。他抱怨说农产品的价格太低,一车小麦的价钱只够买一双4美元的皮鞋,农民每收一英亩的小麦,就要亏本1.5美元;一只羊运到市场上去的运费是1.1美元,而售价不足一美元。因此农村中用谷物做燃料、把牲畜活埋或杀死在山沟里的事情到处可见。
还有人源源不断地往这里赶,阿尔有点绝望,看不见生活的希望。
这段材料反映的是美国那一段历史?它使阿尔和阿尔同时代的美国人遇到了哪些困难?
① 找工作很困难,失业的人很多。
②股票狂跌,全国有一半银行破产,人民对银行不信任。
③工业生产下降,工厂倒闭,工业品产品过剩,卖不掉。④农产品的价格很低,农业遭到毁灭性打击。⑤人们对生活失去信心。一.罗斯福新政的背景
1、经济危机的影响
过渡:在1929——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对美国的打击,使其经济病入高盲,而胡佛政策的失败,使美国人民迫切希望一个有能力力挽狂澜的领袖出现,由此:罗斯福应运而生了。
2、罗斯福
1)介绍罗斯福:美国第32届总统
富兰克林•罗斯福(1882---1945)出生于美国一个百万富翁的家庭。16岁以前曾八次远渡大西洋到欧洲旅游,到过许多国家,开阔视野并培养出冒险、坚毅性格,就读于哈佛大学,学籍平平,但是他的特长是擅长演说,深受同学喜爱。
在39岁时罗斯福全家出外旅游,小岛失火,率全家灭火,疲劳过度又到冰冷的湖水游泳而患上了脊髓灰质炎症,瘫痪在轮椅,但他说:“我不相信这种病能整到一个男子汉,我要战胜它!” 坚强的意志使他最终当选为美国的总统,而且还率领美国人民取得二战的胜利。连任四届总统,到1945年患脑溢血逝世。2).罗斯福提出“新政”:
在1932年的美国竞选总统中,罗斯福以472:59票获胜,在上任的第二天便对病入膏肓的美国经济实行新政医治。(药方“新政”)但是,这个药方他并不知道是否是正确的,所以他把他的“新政”又称为是:一种试验,其含义是:放弃胡佛的自由主义改革而实行政府对经济的干预。3).目的:挽救资本主义统治,摆脱经济危机。
罗斯福大胆创新又善于审时度势被誉“狮子”和“狐狸”。
二、罗斯福新政 一).经过:(1)第一阶段:(1933.3—1935初):结束混乱,稳定人心。(2)第二阶段:(1935—1939):巩固和发展已取得成就。二)内容:
问题探究二:当时的危机破坏性极大,在工业、农业、金融业等部门都涉及,观看视频资料《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思考如果你们分别是银行行长、农业部长、工业部长及社会福利救济机构成员,如何摆脱你们的危机呢?
引导学生回归课本,与小组结论做比较,并进行重新归纳 1.金融方面
(1)令银行暂时修业整顿,逐步恢复银行信用;(2)放弃金本位制,实行美元贬值,刺激出口;(3)扩大联邦储备委员会的权利;(4)管制证券业。2.工业方面
政府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和《全国劳工关系法》,调整企业关系和劳资关系 3农业方面
政府成立农业调整署,用行政手段调整农业政策,通过了《农业调整法》
减少耕地,缩小现有的耕地面积,并以增收面粉厂、纺织厂和屠宰厂等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加工税,来补贴减耕农民的经济损失 4.社会福利方面
(1)建立联邦紧急救济署,发放救济基金;(2)加强社会保障措施;(3)推行“以工代赈”,兴办公共工程,以刺激消费和生产
“以工”何以“代赈”?劳动力的雇佣会加重政府支出负担,罗斯福为何还要这样做? “以工代赈”的措施,一方面增加了就业,刺激了消费,另一方面减轻了政府因单纯的救济产生的财政压力。同时给失业者提供从事公共事业的机会,维护了失业者的自力更生精神和自尊心,受到人民的普遍欢迎。三.实质:国家干预经济
探究问题三:罗斯福总统为克服经济危机开出了很多“秘方”,与以前的政策相比,这些“秘方”的独到之处是什么?
出示材料进行比较:柯立芝总统(1923-1928)提出“美国人的事业就是做生意”,提出美国的基本原则是不干涉大企业经济,“我倾向于减少而不是扩大(联邦)政府对人民的企业活动施加的约束和控制”。胡佛(1929-1932)的就职演说中表示要继续奉行前任的政策。
罗斯福新政实际上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运用政权的力量全面对国家经济进行干预,是美国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四.评价
(一)进步性 1.直接影响:
(1)使美国经济逐渐走出低谷(2)缓和了美国的社会矛盾
2.深远影响: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
新政以后,资本主义告别“自由放任”政策占统治地位的时代,迎来了以国家干预经济为特征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期。
(二)局限性: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故无法完全消除经济危机的隐患 【合作探究 四】:罗斯福新政的“新”是新在哪里?
1、新的经济理论: 国家干预经济
2、新的特点:
尽量避免采用国有化形式而力图保持资本主义的自由企业制度
采取了一些有利于工人和小生产者(社会弱势群体)的措施,以缓和国内阶级矛盾
3、新的起点:开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新模式
探究问题五:美国《政治周刊》认为奥巴马的刺激经济计划是“罗斯福新政”的当代版,你的看法如何?
学生根据收集到的材料回答,教师总结。
(1)理念上奥巴马继承了罗斯福以来民主党特色的治国理念,即强调政府干预。罗斯福新政是获得了成功,奥巴马新政的效果如何我们拭目以待。
(2)两者都是由次级贷款危机引发的风暴,严重程度不相上下、都通过大手笔投资来增加就业、都采取政策稳定金融市场、都重视教育和科技等。
(3)在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法案方面奥巴马新政中很少见到,原因是当今的美国社会已远非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了,当今的联邦政府福利支出已占GDP的50%以上,政府再做改革的空间非常有限,也会影响美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4)奥巴马稳定金融的措施和罗斯福有很大的不同,罗斯福是政府贷款给银行助其开业走出困境。奥巴马政府对于挽救金融业似乎更加谨慎,不仅没有第一时间挽救金融业,而且美联储绕过银行直接向消费性债券持有者提供贷款,说明奥巴马不会无条件刺激金融市场,他将会推动金融市场返璞归真,即金融业要恢复向实体经济服务的功能,使美国经济向稳健的方向发展。
(5)两者同中有异,不能简单的说“奥巴马新政”就是“罗斯福新政”的翻版。时代在变,即使采取的有些措施一致,但恐怕也难以收到相同的结果。探究问题六:罗斯福是不是共产主义者?
罗斯福新政实施后,报纸上连篇咒骂罗斯福是“敲富人竹杠”和“天天吃烤百万富翁”,甚至前总统胡佛还指责罗斯福是个共产主义者。
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了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罗斯福谈新政(1938年)
引导学生考虑:罗斯福所说的“彻底的革命计划”指的是什么?(指改变资本主义制度,进行无产阶级革命或者是法西斯分子建立极端独裁统治的要求)
罗斯福所说的“旧民主秩序”指的是什么?(资本主义的民主秩序)罗斯福所说的“新应用”指的是什么?(国家干预经济)
“报纸上连篇咒骂罗斯福是‵敲富人竹杠′和 ‵天天吃烤百万富翁′”说说罗斯福新政这样做目的是什么?(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购买力,缩小贫富差距,稳定资本主义统治)。罗斯福说“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新政可以做到吗?
(不能,因为只要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依然存在,经济危机就不可避免。罗斯福新政说到底只是对资本主义制度的调整。)得出结论:罗斯福不是共产主义者
新政的实质是在未触动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管制。它不能根除经济危机。
【本课小结】:
罗斯福新政的作用和所产生的重大影响是不可否认的。然而当初罗斯福却遇到了种种阻碍和困难,“新政”曾一度陷入困境。“新政”的成功是他锐意进取精神和坚强意志的结果。在美国历史上,他同华盛顿、林肯一样有名,他们是代表了三个不同时代的三位杰出的美国总统。古今中外历史上值得肯定的人物,应该是顺应时代发展趋势、不断与时俱进对历史发展作出贡献又经得起历史考验的人,罗斯福正是这样的人。学习了本课,我们要试图吸取新政的启示以及学习罗斯福身上一些优秀品质,不断完善自己,为我们的社会献出力量。
板书设计
罗斯福新政与资本主义新机制的调节
一、罗斯福新政的背景
1.30年代大危机对美国社会的破坏 2.胡佛反危机措施的失败
3、美国民众希望有一个强有力的政府 二.罗斯福新政的内容 1.金融方面
(1)令银行暂时修业整顿,足部恢复银行信用;(2)放弃金本位制,实行美元贬值,刺激出口;(3)扩大联邦储备委员会的权利;(4)管制证券业。2.工业方面
政府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和《全国劳工关系法》,调整企业关系和劳资关系 3农业方面
政府成立农业调整署,用行政手段调整农业政策,通过了《农业调整法》 4.社会福利方面
(1)建立联邦紧急救济署,发放救济基金;(2)加强社会保障措施;(3)推行“以工代赈”,兴办公共工程,以刺激消费和生产 三.实质:国家干预经济 四.评价
(一)进步性 1.直接影响:
(1)使美国经济逐渐走出低谷(2)缓和了美国的社会矛盾
2.深远影响: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
(二)局限性
罗斯福新政无法解决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所以无法消除经济危机的隐患
【作业布置】:写一篇历史小论文:我眼中的罗斯福总统
第4篇:罗斯福新政教学设计
罗斯福新政教学设计
内容分析:
介绍了在严重的经济危机面前美国总统罗斯福实行的“新政”及其产生的积极影响。罗斯福总统的“新政”实质上就是对传统的资本主义模式进行改造,一方面使社会生产有序进行,另一方面使劳动人民的购买力提高,从而最终帮助美国从噩梦般的经济危机中走出,并为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找到了一条新的发展道路。
学习目标:
1、通过学习,了解罗斯福新政的背景、目的、内容及影响;
2、通过对罗斯福总统的了解,培养学生简单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3、过对罗斯福新政的学习,使学生正确评价其作用,它对消除经济危机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它不触动资本主义经济基础,因此并不能从根本上消除危机。
学习重难点:
1、罗斯福新政的措施;
2、正确评价罗斯福新政。
课前准备:教师布置角色扮演及搜集有关罗斯福的资料。
教学流程:
一、学生表演小品《黑色星期四》
教师:感谢刚才几位同学的出色表演,(提问)美国的这个黑色星期四是指什么?
学生总结:股股票狂跌、经济危机。
教师: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最先开始于美国,对美国社会的打击也最为沉重。经济危机期间美国社会是怎样的萧条情况?给学生展示经济危机时的一些图片。
危机到来后,大批银行家、股票经纪人因为破产而自杀。许多人的多年积蓄一夜之间化为乌有,以致当时流传着一则悲凉的幽默话:“跳楼的窗口都必须排队才能挤进去。”在此背景下,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宣布实行新政。
二、指导学生预习课本,小组合作完成预习提纲。
三、展示新政成效:
实行新政后,美国的经济有了一定的恢复。1936年,银行恢复了正常活动,农业收入增加近1倍,许多工业部门恢复到1929年水平,国民收入比1933年增加了50%。1936年美国总统选举,罗斯福以523∶8票的绝对优势再次当选,并打破惯例,连选连任四届总统,成为美国历史上任期最长的总统。
教师:美国人民在唱“幸福的日子又来了”的歌谣,庆祝经济危机的过去,同时对罗斯福的新政也赋予了高度的评价。
四、课内探究:罗斯福新政新在哪里?
学生小组合作讨论完成,教师总结:罗斯福新政,就是加强了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五、客观评价罗斯福新政
罗斯福新政是美国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进行的局部调整。它较为成功地运用了“国家干预”的办法,将混乱的经济纳入到一定的秩序之中,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经济危机对美国经济造成的严重破坏,使社会矛盾相对缓和。新政的一系列做法,对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策的发展也产生了深远影响。
六、拓展延伸:罗斯福新政的成功给我们的发展带来哪些启示?
学生小组合作讨论后,进行归纳总结。
七、课堂小结
孰是孰非,历史自有公断。20世纪80年代美国进行民意测验,罗斯福和华盛顿、林肯并列为美国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三位总统。这说明美国人民并没有忘记这位身残志坚,率领美国人民走出大危机困境的有远见卓识且开明的资产阶级政治家。
第5篇:罗斯福新政教学设计
《罗 斯 福 新 政》
教 学 设 计
姓名:周盈利 电话:*** 邮编:726207
地址:陕西省丹凤县商镇中学
第18课 罗斯福新政
教学设计
一、教材依据
版本: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六单元第18课《罗斯福新政》
二、设计思路
1、指导思想
新课标强调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设计遵循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这一教学原则,让学生充分“动”起来,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教学过程,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
2、设计理念
(1)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情景,进行情景设问、情景讨论,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帮助学生迅速、正确地理解和接受知识,并培养其积极进取的精神。
(2)通过自学课本、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活动,使学生体验了自主之乐,合作之趣,探究之悦,促进了学生知识的建构与运用,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情感体验和态度、价值观的形成。
(3)运用问题教学法,由浅入深,层层深入,学生主动去发现、获得,这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3、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题六《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的第二节内容,它上呈第十七课《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下启第十九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是本单元的核心内容,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罗斯福新政》对美国经济的回复起到了重大作用,同时新政的措施也有现实意义,对于现在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借鉴作用。
4、学情分析
(1)高一学生有初中历史学习的基础,通过高一一学期的学习,学生以基本上适
应了高中历史学习的习惯,具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和自主学习的能力。(2)高中学生对时事关注程度和深度有限,高中历史课程应担负起引导学生关注时事与人类社会重大问题的能力。
(3)高一学生在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灵活性等方面还不够成熟,因此高一的历史教学应体现历史唯物主义的渗透,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评价方法。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列举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概括罗斯福新政的特点;分析罗斯福新政的性质和影响。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小组讨论、合作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通过角色扮演培养学生理解罗斯福新政的措施;通过教学,使学生感悟资本自由发展的弊病和国家有效参与的力量。
四、教学重点
罗斯福新政的内容及影响
五、教学难点
如何正确评价罗斯福新政
六、教学准备
提供相关阅读资料;将学生分成金融组、工业组、农业组和社会保障组,各组带着具体任务进行探究。
七、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20世纪80年代美国进行民意测验,评选美国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三位总统,你知道是那三位码?华盛顿是美国的开国元勋,林肯率领美国人民消灭了黑人奴隶制,那富兰克林.罗斯福究竟为什么深受美国人民爱戴呢? [创设情境]多媒体播放片段:罗斯福就职演说和炉边谈话。
假如你是1933年刚刚上任的富兰克林〃罗斯福,面对病入膏肓的美国,你将怎
样望闻问切,对症下药呢?
[创设情境]多媒体播放片断:1929-1933年美国经济危机
提问: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分别是什么?
(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直接原因:生产和销售的矛盾)在经济危机的沉重打击下,各国都在寻找摆脱危机的出路,德国和日本通过对外扩张来刺激经济恢复,今天我们看美国是怎样度过这场经济大危机的。通过前一课的学习,我们知道美国总统胡佛是如何对待这场危机的?结果怎样?(生:实行“自由放任”的政策;结果失败)
在美国新一届总统选举中,民主党总统候选人罗斯福承诺“如果竞选成功,我保证将为美国人民实行新政!”
如果你是一位生活在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公民,你会投谁的票? 根据以上学习,归纳罗斯福新政实施的背景。
一、罗斯福新政的背景(师生对话中多媒体展示其具体内容)
1、临危受命: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给美国造成的危害
2、胡佛政府反危机政策的失败3、1933年罗斯福当选总统
二、实施“新政”(将学生分成金融组、工业组、农业组和社会保障组,多媒体课件逐一展示以下探究)[探究1] 材料:据统计,到1933年初,美国银行倒闭事件已经上升到五千五百家,有九百万储户失去了自己的存款。1933年3月3日,就是新任总统罗斯福宣誓就职的前一天,全国已有32个州的银行全部关闭,整个金融系统瘫痪,人们手拿支票,却无法兑现。
问: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罗斯福采取了什么措施?根据材料分析其目的是什么?(政策1:整顿财政金融体系;
措施:整顿银行,恢复信用;放弃金本位制,美元贬值,刺激出口;扩大联邦储
备委员会的权利;管制证券; 目的:恢复银行信用。
作用:恢复银行信用 促进金融体系正常运转 稳定人心 为工农业生产恢复提供前提)
[探究2] 材料:1933年《全国工业复兴法》:由政府调节工业生产中的问题,各个工业企业制订本行业的公平经营规章,规章确定各企业的生产规模、产品价格、销售市场的分配……凡是接受法规的企业,一律发给印有“我们尽我们的职责”的蓝鹰标志。
问:《全国工业复兴法》是对什么进行调整?根据材料分析其目的及作用是什么? 政策2:政府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
措施: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加强政府对工业的计划指导;调整企业关系和劳资关系。
目的:防止盲目竞争。
作用:依靠国家和垄断组织的联合力量将生产的各个环节置于国家监督下 把资本主义生产的无序状态纳入到有控制的轨道防止盲目竞争引起生产过剩 ;一定程度上缓和阶级矛盾)[探究3] 材料一:大危机中境况最惨的还是农业,农产品大量滞销,农民负债累累,农产品价格已跌到历史最低点,猪肉三分一磅,牛肉五分一磅,一只肥羊卖不到一元钱。
材料二:1933年《农业调整法》:减少耕地,缩小现有的耕地面积,屠宰大批牲畜,由政府来补贴农民的经济损失。
问:根据材料二,罗斯福是如何调整农业的?根据材料一,其目的是什么?(政策3:用行政手段调整农业政策。
措施:成立农业调整署 用行政手段调整农业政策。目的:稳定农产品价格,促进农业恢复。)
[探究4] 图片:美国公民领取的失业保险卡;
材料:1935的《社会保险法》:政府实行养老金和失业保险制度,对儿童、残疾人、无谋生能力者提供救济。图片:田纳西水利工程中的水坝。
问:根据课本和提供的材料,在社会福利方面,罗斯福分别采取了哪些措施?目的分别是什么?
(1)举办救济;目的:稳定社会(2)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目的:稳定社会(3)推行以工代赈;目的:增加就业刺激消费。
[探究5]:材料:1935年的《全国劳工关系法》:重申工人的权利,规定雇主不得敢干预和图谋控制劳工组织;雇主不得拒绝与工人进行集体谈判,并根据该法成立了劳工关系委员会。1938年的《公平劳动标准法》:规定了企业工人最低工资和最高工时,规定每周工作40小时,每小时40美分最低工资,后调整为每小时1美元。还禁止雇用16岁以下的童工。
问:请依据材料概括罗斯福新政的内容是什么?谈谈这一举措在解决危机中起到什么作用?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相关内容得出结论。内容:社会立法,保护劳工权利 作用:缓和阶级矛盾,从而稳定社会秩序
三、摆脱危机 罗斯福新政的影响
[探究6]:阅读书本材料,罗斯福新政产生了什么影响?(1)、经济上:使美国经济逐渐走出低谷(2)、政治上:一定程度缓和了美国的社会矛盾(3)、制度创新: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4)、影响深远:迎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时期
(5)、局限性: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故未能完全消除经济危机
[探究7]:
出示材料:部分资本家在报纸上连篇咒骂罗斯福是“向富人敲竹杠”,说罗斯福天天都吃“烤百万富翁”,在关于《社会保障法》的听证会上,有人高喊“这个法案是从《共产党宣言》第18页逐字逐句抄来的。”甚至有人建议美国联邦调查局调查一下罗斯福是不是美国共产党的秘密党员。
思考:罗斯福新政的实质到底是什么?(师生讨论得出结论)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局部调整。[探究8]:罗斯福新政为什么能成功?
黄安年教授在《罗斯福新政改革》一文中指出:当经济危机爆发后,美国就处在历史抉择的十字路口,当时可供选择的道路只有三条: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革命;非民主手段的法西斯专政;对原有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政策进行某些改革。思考:美国选择了哪一条道路?为什么能成功? 选择第三条道路。
成功的原因:(1)、美国有雄厚的经济实力,使罗斯福政府有能力干预经济。(2)、独立战争以来形成的民主传统为新政的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政治保障。(3)、借鉴当时社会主义国家苏联计划经济的成功经验。(4)、凯恩斯主义提供理论支持。(5)、罗斯福的个人作用。
(6)、适应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客观要求。
[探究9]:现在来思考一个问题,新政到底“新”在什么地方?现在给大家几分钟时间,以4人一组进行分组讨论。(学生先讨论,后师生对话、归纳。)
新的模式: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开创了资本主义现代化的新模式——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新的转变:国家职能的新转变——国家要保证经济的平稳运行,同时负有援助贫困公民的责任。这种转变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课堂讨论]
罗斯福,一位出身高贵的总统,一位腿部残疾的总统,一位空前绝后的总统,一位最终成就了伟业的总统,他的成功得益于他的优秀品质。你觉得他的哪些优秀品质支撑起他的成功?或许这正是我们实现梦想所需要的。
(学生讨论得出结论。教师总结:身残志坚,爱国为民,乐观自信,改革创新等)
[本课小结] 罗斯福新政的作用和所产生的重大影响是不可否认的。然而当初罗斯福却遇到了种种阻碍和困难,“新政”曾一度陷入困境。“新政”的成功是他锐意进取精神和坚强意志的结果。在美国历史上,他同华盛顿、林肯一样有名,他们是代表了三个不同时代的三位杰出的美国总统。古今中外历史上值得肯定的人物,应该是顺应时代发展趋势、不断与时俱进对历史发展作出贡献又经得起历史考验的人,罗斯福正是这样的人。学习了本课,我们要试图吸取新政的启示以及学习罗斯福身上一些优秀品质,不断完善自己,为我们的社会献出力量。
[课后探究] 邓小平1992年南巡讲话:“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手段。” 结合上述材料谈谈罗斯福新政对中国的改革开放有何启示?
八、教学反思
《罗斯福新政》这节课既在本单元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又是本单元的核心部分,也是《标准》要求学生掌握的重要内容。罗斯福新政是美国历史上也是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史上一次重要的改革,对二战后的资本主义世界影响深远。学生在初中历史学习的基础上,也掌握了罗斯福新政的相关史实,通过其他媒介也接受到大量与市场经济有关的最新信息。但这些大都停留在感性认识的水平,没有上升理性的高度。而且知识零散,没有形成系统完整的认识。比如一些概念学生理解起来有些困难。
针对以上分析,在讲课过程中注意难易结合,注意培养学生对材料分析的能力,也就是注意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
然而,一节课下来我发现在教学中还是有不足之处,比如对新政的内容分析的不够透彻,对一些概念(如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理解分析的不够深刻。这就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更加仔细、认真的备课,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第6篇:《罗斯福新政》教学设计
《罗斯福新政》教学设计
一、罗斯福新政的背景
提问:
1、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分别是什么?
(根本: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主要:生产和销售的矛盾)
2、通过前一课的学习,我们知道美国总统胡佛是如何对待这场危机的?结果怎样?
这次危机的爆发,再次证明市场不是万能的。完全自由放任的政策使资本主义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实践的发展表明,要么放弃过去的信条,要么在传统信条中崩溃,资本主义各国必须作出自己的选择。学生自主归纳罗斯福新政的3点背景„„
二、罗斯福新政的内容
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基本矛盾 是无法消除的 所以解决危机只能从主要矛盾着手-----生产和销售的矛盾,就是要把生产降下来 销售搞上去,从而解决由经济危机引发的政治危机。
提问:为了实现这个目的,罗斯福从几个方面开始?
1、金融方面
提问:为什么首先从金融业开始? 5500家银行倒闭,全国金融业陷入窒息状态,至就职时,全国几乎没有一家银行营业,支票在华盛顿已经无法兑现,储户的存款几乎付诸东流-------恢复银行信用,促进金融业正常运转-----对银行停业整顿,关闭没有支付能力的银行,由国家支持大银行开业----倘若大银行倒闭---成立保险公司,对一定数量的存款进行保障。-------银行信用得以恢复,促进金融体系的正常运转,刺激消费,为工农业的生产恢复提供保障,“犹如黑沉沉的天空出现一道闪电” ①恢复了银行信用,促进了金融体系的正常运作②为工农业生产的恢复提供了前提保证 ③联邦政府职能、总统的权力扩大,渗透到了金融领域 2.工业方面(学生自主看书总结要点)提问1:国家工业复兴法为什么要求各企业确定生产规模?为什么规定最低工资和最高工作小时?
对工业加强计划指导的各项措施,克服生产的无政府状态,防止盲目竞争引起生产过剩,同时也调整了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对工人最低工资和最高工作小时的规定,调整了其与资本家的矛盾,在工业国家,工人是最大的消费群体,提高工资 工人收入提高了购买能力加强,也解决了消费不足的问题。提问2:工业方面的措施有没有实行企业国有化?
经济体制依旧是典型的私有制
3农业方面:(学生自主看书总结要点)
大危机中境况最惨的还是农业,农产品大量滞销,农民负债累累,农产品价格已跌到历史最低点,也就是说农业中存在着生产过剩的状况。提问:什么要大量毁灭农产品以提高价格?
使农产品价格回升,为了防止在农业生产恢复的基础上引发新的经济危机,继续规定由政府确定农产品的价格和农业商品的年产量,用财政手段维持这些限制,加强国家对农业生产的干预,减少生产盲目扩大造成的农产品价格下跌,逐步使农产品价格上涨,农业状况逐步好转 4.社会福利方面:(学生自主看书总结要点)
什么是衡量社会进步的标准,那不是看已经拥有很多的人是否能够获得更多,而是看那些几乎一无所有的人是否能够得到足够的保障-------罗斯福 提问:“以工”何以“代赈”?劳动力的雇佣会加重政府支出负担,罗斯福为何还要这样做?
“以工代赈”的措施,一方面增加了就业,刺激了消费,另一方面减轻了政府因单纯的救济产生的财政压力。同时给失业者提供从事公共事业的机会,维护了失业者的自力更生精神和自尊心,受到人民的普遍欢迎(授人以鱼 三餐之需 授人以渔 终身受用)这些公共设施也为日后美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基础
总结思考:在这四项措施当中 有一条主线始终贯穿?
------通过法律形式,将国家保障经济稳定和发展的责任及援助贫困公民的责任固定下来。就说我们通常所说的“国家干预”这是罗斯福新政最大的特点
但是罗斯福拒绝任何彻底的革命,目的也只是永远的纠正经济中的缺点,换句话说就是资本主义制度不可动摇 但是经济制度可以做出适当的调整 特点:(学生归纳)实质:(学生归纳)
过度:如果说南北战争是美国革命的继续 那么罗斯福新政就是美国经济政治的大调整 大改革,有没有效果?
三、罗斯福新政的影响 1.直接影响:
(1)使美国经济逐渐走出低谷(学生看书体会)
(2)缓和了美国的社会矛盾
一定程度上恢复了对民主的信心,经济好转---矛盾缓和----社会稳定----曾
经出现的法西斯失去了市场----自由民主制度不不仅没有破坏,反而得到了加强----这是政治方面最大的影响
(3)在很多方面改变美国人的生活.不仅改变了美国人的政治生活,也改变了美国人的经济生活,尤其是新政实施的社会保障体系,使社会弱势群体相当数量的成员首次享有法定的经济保护,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2.深远影响: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
新政以后,资本主义告别“自由放任”政策占统治地位的时代,罗斯福新政的成功实践使得“国家干预”的思想突破学术范围,成为制定经济政策的重要依据,迎来了以国家干预经济为特征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期。
关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既不是指垄断资本日益排挤中小企业,也不是指国有企业占主导地位,而是指国家对经济的控制加强。
局限性: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故无法完全消除经济危机的隐患(调整和革命的区别)
【本课小结】:
罗斯福新政的作用和所产生的重大影响是不可否认的。然而当初罗斯福却遇到了种种阻碍和困难,“新政”曾一度陷入困境。“新政”的成功是他锐意进取精神和坚强意志的结果。在美国历史上,他同华盛顿、林肯一样有名,他们是代表了三个不同时代的三位杰出的美国总统。古今中外历史上值得肯定的人物,应该是顺应时代发展趋势、不断与时俱进对历史发展作出贡献又经得起历史考验的人,罗斯福正是这样的人。学习了本课,我们要试图吸取新政的启示以及学习罗斯福身上一些优秀品质,不断完善自己,为我们的社会献出力量。
第7篇:《罗斯福新政》教学设计
《罗斯福新政》教学设计
本人曾在高一年级上了一节示范课,内容为人教版必修二第六单元第18课《罗斯福新政》。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人对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进行了认真、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围绕重点、难点设计了一些问题。我的设计思路是:按照《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要求,适当引入一些生动、直观的材料,设计难易程度不一的探究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参与性,转换教师的角色,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究能力。
一、新课导入
[在屏幕上展示罗斯福总统的图片]
问题1:本节课我们学习的内容和这位伟人密不可分,让我们一起来“探 访伟人”,请同学们谈谈,你所知道的有关罗斯福的事迹有哪些?
[设计意图:教学实践表明,学生对这类问题普遍比较感兴趣,这样做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给学生充分的展示和锻炼的机会,还能活跃课堂气氛,并在最短的时间聚焦学生的注意力。]
二、教学过程
(一)、临危受命
[在学生讨论交流之后,利用屏幕展示一段文字: 1882年出生,22岁毕业于哈佛大学;
1910年(28岁)任纽约州参议员; 1913年(31岁)任海军部副部长; 1921年(39岁)患脊髓灰质炎致残; 1928年(46岁)任纽约州长; 1932年(50岁)参加总统竞选。……]
[设计意图:教师在学生讨论交流基础上适当总结和补充介绍罗斯福的部分生平,尤其是他患病致残后通过坚持不懈的锻炼和努力重塑健康、重返政坛的事迹,让学生在情感方面受到震撼、引发感想,落实三维目标中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问题2:1932年,50岁的罗斯福参加了总统竞选,请问参加总统大选的 罗斯福面对什么样的竞争对手、面临什么样的考验呢?罗斯福当选总统是“临危受命”,“危”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设计意图:利用相关图片引导学生对新政的背景作简单的回顾和总结,这样做既能复习巩固上一节课的内容,又能让学生对罗斯福实施新政的背景形成比较完整的认识,同时为学习新政的内容作好铺垫。]
(二)、实施“新政”
[在屏幕上展示一段材料: 1933年3月6日,罗斯福宣布全国银行休假一天,接着国会于3月9日通过了《紧急银行法案》。该法授权总统对全国银行进行审理,让有偿付能力的银行尽快开业,对缺乏偿付能力的银行进行改组。
3月12日,罗斯福发表第一次“炉边谈话”,他向国民保证,现在把积蓄存进银行是安全的。接着,成立了联邦储蓄保险公司,保证5000美元以下存款的安全。到4月份,存回银行的通货已达10多亿美元。
——《世界史》现代史编 吴于廑 齐世荣 主编
问题3:同学们从以上材料中了解到了哪些情况?“美国自工业革命以来奉行什么样的经济政策?政府管制银行和证券业难道不违背自由放任的原则吗?美国的银行家和金融家们能接受吗?为什么?政府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与传统做法相比“新”在何处?
[设计意图:整顿银行和金融体系的具体措施学生不难理解,关键是在此过程中,美国政府的角色变了,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变了,从“守夜人”转变成了干预经济发展的“宏观管理者”,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这一问题,特意设计了这些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问题。要思考、回答这些问题,学生不仅要思路清晰,而且要具备一定的联系、分析、综合、归纳等能力。在学生探究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在紧扣教材内容的基础上,适当加以点拨和引导。]
[继续在屏幕上展示一段材料:
1933 年 6月16日,国会通过了《国家工业复兴法》:根据该法成立了“全国工业复兴署”,由它召集工商界、劳工组织和消费者共同拟定公平竞争法规,凡是接受这些法规的企业,一律发给“蓝鹰”标志,上面书有“我们尽我们的职责”的字样。到1935 年初,这种“公平竞争”法规已达750 个之多。
——《世界史》现代史编
问题4 :“新政实施后,资本主义企业生产和经营等方面最大的变化是什么?”,“联邦政府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呢?”,“在复兴工业的过程中,美国政府的职责是什么?与自由放任政策下政府职责的区别在哪?”,“在此过程中,美国政府与工业资本家尤其是垄断资本家们之间的关系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设计意图:在整顿金融的环节中,学生已经对新政的特点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这种层层剥笋式的设问和师生之间的对话,可以有效引导学生在前一个环节的基础上,继续分析和梳理,慢慢拨开迷雾,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对这一系列问题的思考、分析,有益于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运用,对培养学生的比较、辨析能力也十分有益。]
[再次在屏幕上展示一段材料:
1933年5月12日,政府颁布了《农业调整法》限制小麦、棉花、玉米、烟草等农作物及牛奶、生猪等的生产,以克服生产过剩并提高农产品的价格,最后使农民的购买力和经济地位恢复到1909—1914年农业繁荣年代的水平。财政部对削减产量的农场主给予补贴…… 根据《农业调整法》而成立的农业调整署购买并屠宰20多万头快要产仔的母猪和600多万头小猪,以防止生产过剩。
——《世界史》现代史编
问题5 :大危机期间,农业当时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什么?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政府是如何做的呢?政府颁布这一法令的目的是什么?这一做法与传统的农业政策相比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设计意图:利用最直观的现象引导学生分析新政在“调整农业”问题上所采取措施的目的及特点,从中进一步体会“国家干预经济”的内涵。]
[在屏幕上展示两幅图片]
西雅图郊外的棚户区 因失业而丧失自尊的孤立无援的人们
问题6 :这两幅图反映了危机的打击下出现了什么问题?政府是怎么解决的?
[设计意图:历史照片比文字更具有震撼力,更直观,也是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很好素材,学生在观察的过程中会很自然的引起联想和思考,同时有利于培养学生读图、分析的能力。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政府颁布《社会保险法》的目的、作用、影响来体会新政在初步建立社会保障体系方面加强干预的做法和实质以及“以法律形式把国家保障经济稳定和发展的责任固定下来”的影响,从中加深对“新政”特点和影响的认识。]
[再次在屏幕上展示一段材料:
1935年后,以工代赈、公共工程的规模得到进一步扩大。从1935年到1942年,“工程进展署”花费了大约130多亿美元,雇佣了约850万工人,修建了12.2万幢公共建筑、66.4万英里新道路,7.7万座新桥梁,285个新机场和2.4万英里地下水道。此外,还修建了公园、游戏场、水库等。
——《世界史》现代史编]
问题7 : 有人认为“以工代赈”是一举数得的措施,大家能谈谈它都发挥了哪些作用吗?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结合教材知识、前面的两幅图片和材料中显示的数据,分析“以工代赈”在解决失业问题、刺激经济发展、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震民众信心等方面发挥的多重积极作用,帮助学生认识新政在当时发挥的作用。]
[在屏幕上展示一段材料: 1935年7月颁布《全国劳工关系法》:重申工人的权利,规定雇主不得干预和图谋控制劳工组织;雇主不得拒绝与工人进行集体谈判,并根据该法成立了劳工关系委员会。
1938年6月颁布《公平劳动标准法》(工资工时法):规定了企业工人最低工资和最高工时,规定每周工作40小时,每小时40美分最低工资,后调整为每小时1美元。还禁止雇用16岁以下的童工。
——《世界史》现代史编 问题8 :政府此举的目的是什么?对经济发展有何积极影响?有无消极影响?为什么?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分析缓解社会矛盾与摆脱危机、恢复发展经济之间的内在联系,认识新政在缓解劳资矛盾方面加强干预的做法和影响,继续加深对新政特点和影响的认识。]
(三)、摆脱危机困境
[在屏幕上展示两幅柱状图表、一幅图片]
问题9 :“1933年至1940年美国的生产和失业率分别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说明了什么?”“拥有失业保险卡对美国普通民众的生活意味着什么?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
[设计意图:新政使美国逐渐摆脱经济危机这一作用和影响在教材中已有非常明确的表述,但是干瘪的文字、概述的语言无法让学生感受到新政的影响,图表和图片则既可以弥补文字的缺憾,让学生从中很直观的感受到新政所发挥的积极作用,又能不断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
[在屏幕上先后展示二战前美、德、日三国的国旗和一下这段材料: 有人认为新政具有法西斯性质,罗斯福扩大了总统和国会的权力,因而加强了法西斯主义的倾向,破坏了美国的民主制度。
——引自《美国史通论》
问题10 :德国和日本在面对危机时做了怎样的选择呢?德、日法西斯专政与美国罗斯福“新政”一样吗?“新政”有没有破坏美国的民主制度?为什么?从这个层面上来看,新政对美国政治发展的积极意义是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横向比较和分析,帮助学生辨清新政与法西斯专政的区别,更好地把握新政在美国政治生活中发挥的积极作用。]
(四)、深入探究 [在屏幕上展示一段材料:
苏联的一枝独秀和它所采取的“计划”方式,引起了西方世界的极大兴趣。20世纪30年代,西方人士纷纷前往苏联取经。美国的一名记者从苏联回国后告诉国人:“我看到了未来,它行得通”。一时之间,“计划”成为最时髦的名词。]
问题11 :在资本主义世界经历大危机的破坏的同时,社会主义的苏联却“风景这边独好”,一时之间,“计划”成为最时髦的名词。请问“新政”是不是使美国开始走上了计划经济的发展道路呢?
继续在屏幕上展示一段材料:
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只是经济手段……
——邓小平(1992年)
问题:半个多世纪后的中国开始了改革开放的伟大进程,对照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的论断,你对新政又有何新的认识呢? [设计意图:通过同一时期美苏两国的横向比较和不同时期中美两国的联系和纵向比较,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加深对新政的理性认识。]
(五)、感悟历史
我们说文明是一棵树,在成长过程中会不停地产生腐木和朽木。激进派说:“把它砍了。”保守派说:“别碰它。”自由派妥协说:“让我们来修剪它,这样就既不会伤害老树干,也不会损失新树杈”。
——罗斯福在1932年竞选演说中的讲话
问题12 :如何理解激进派、保守派、自由派的不同主张?对自由派的此次“修剪”你有何看法和认识?
[设计意图:新课上到这里,主要教学任务已完成,但总有种意犹未尽的感觉,学生还有种跃跃欲试和欲言又止的遗憾,设计这个“感悟历史”的环节,指导学生展开讨论,各抒己见,让他们充分抒发本节课中的所想、所感、所思,教师既要给学生充分讨论和展示的机会,还要从中进行正确的引导,从而潜移默化的引领学生从经济文明、人类智慧的高度得出更深刻的认识和收获更丰富的情感体验。]
三、反思与认识
在新课程教学的探索和实践中,我认为一节课的教学设计应该注意以下几 个方面:
首先,在教学设计中要重视问题教学。一节课如果没有问题,学生就无法 去深入思考,学习就只能是停留在表面。这样的教学模式时间长了学生就会产生一种依赖的意识,出现思维的惰性,慢慢习惯于不假思索的接受教师的观点和教材中既成结论,渐渐的就会缺乏问题意识,缺乏质疑精神,这样就很难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个性思维,课程标准中“培养健全的人格,促进个性的健康发展” 更无从谈起。
其次,教师设计的问题应该既有趣味性、层次性和探究性等特点,同时又能贴近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实际体验。这样的问题才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调动学生思维活动的积极性,才能让学生愿意去思考和探究,从而慢慢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信心,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再次,教师设计的问题要有意义,有价值。设计问题不仅是为了让学生记住历史知识,而且是要引导学生探究思考历史中蕴含的无穷奥秘,领略和汲取历史中蕴含的无穷智慧,同时要培养学生的思辨意识和能力,所以教师在设计问题时一定要根据课堂教学的需要,合理的进行设计,设计有效的、有价值、有意义、有一定深度的探究问题,积极探索和尝试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对话式等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在问题的不断探究中提高学习的有效性,在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悟历史的智慧和魅力,在领略人类智慧的体验中实现精神的富足和升华。
第8篇:罗斯福新政教学设计
第五单元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
《 罗斯福新政》教学设计
潍坊市寿光现代中学 吴福海
一、课前部分
【课标要求】
列举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认识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探讨其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
【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教版必修二专题六《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第二节内容,不仅是本专题的重点,可以说是本册书的重点,不管从考试或从其在历史上的影响来看,这一课都至关重要,它在本专题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罗斯福新政》对美国经济的恢复起到重大作用,同时新政的措施也有现实意义。
【学情分析】
通过半个多学期的学习,高一学生已经基本上适应了高中历史学习习惯,具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和自主学习能力,但在教学中照搬课本,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利于培养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高中生多对课本中的隐性知识内容感兴趣,对事物也有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因此,通过利用网络资源、搜集历史资料等手段创设历史情境,进而了解历史,感受历史,能够更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而对于重点和难点的分析,教师通过投影补充材料,让学生感受罗斯福新政的内容和作用。
【教学思路】
本节第一目内容讲述临危受命—罗斯福,教材内容比较散,通过此目学习把握住新政的背景,并学习罗斯福身上可贵的品质;第二目是新政的内容,让学生明确罗斯福通过调节生产与消费的矛盾,采用国家干预经济的手段使美国摆脱危机,通过材料、视频的运用让学生感受到新政是如何起作用的,要充分的利用教材图片与材料,并适当精选一部分课外材料。第三目是新政的影响,对于新政的影响要充分体现学生的参与性,前面已经详细的分析了新政内容,作为总结,学生可以得出部分结论,培养学生归纳概括的能力;通过材料、不同的声音来加深理解。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罗斯福当选总统的背景,培养学生“时势造英雄”的唯物史观。通过通过学生分析“新政”革命的措施对促进社会生产力恢复的作用,培养学生运用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辨证关系的唯物史观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通过对“临危受命—罗斯福”的学习以及对“新政”革命措施、效果的分析,培养学生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教师高度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设计具有针对性、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并对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表现给予及时而中肯的评价。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尽量使用辅助教学工具或采用多媒体教学,尽可能地与学生一道在课堂上重现这一阶段的历史。引导学生利用教材相关的内容,培养归纳,再现历史事件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通过分组讨论、探究讨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培养其全面客观地分析问题的思维方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罗斯福这一历史伟人的进一步学习,培养学生直面人生、直面社会、乐观豁达,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使学生从身残志坚的罗斯福总统对美国发展做出伟大贡献的经历中吸取精神力量,培养学生力争做一个有益于社会、推动社会进步的人;培养学生对远大理想的追求和永不放弃的优秀品质。
【重点与难点】
(1)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由于这一部分的内容比较的抽象,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多多的使用图片和资料,将新政的内容展现在学生的眼前。并且通过启发使学生了解新政的这些措施可以取得那些成效。让学生对这部分内容的印像更加的深刻。
(2)对罗斯福新政影响的理解。教师可以通过内容的分析加深学生对新政的理解。
【教学方法】
(1)运用材料和视频引导学生分析概括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认识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及效果,让学生明确罗斯福通过调节生产与消费的矛盾,采用国家干预经济的手段使美国摆脱危机。
(2)引导学生阅读理解和分析与本课有关的历史材料,帮助学生学习从第一手材料中获取信息与辨析历史资料的方法。
【教学用具】
(1)教学环境:将学生自主分成6个小组(2)教学用具:多媒体设备,PPT课件。
二、授课部分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屏幕上展示今天美国印象和1929-1933年美国大危机印象视频],引导学生从自身印象切入85年前的经济危机,使美国在面对危机中一个人物—罗斯福临危受命寻找新的出路,他带领美国人民克服危机,渡过难关。
(二)讲授新课一、一个人物,危机与出路: 提出问题:联系第一节所学知识和屏幕展示图片与材料,说一说罗斯福新政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1)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给美国造成的危害(2)胡佛政府反危机政策的失败(3)罗斯福上台————实干家罗斯福(“狮子”和“狐狸”)投影显示罗斯福的生平和就职演讲部分演讲词来总结罗斯福的优点,有利于展开后面的新政内容;
(通过对这一部分学习,让学生学习罗斯福直面人生、直面社会、身残志坚 爱国为民、乐观自信 改革创新、乐观豁达,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
总结:面对危机,出路何在?两种思想的碰撞,产生出适者生存的方向,责任与担当是现实的使命和需要。
二、一次改革,责任与担当: 展示图片《罗斯福改革思路》,让学生明确罗斯福通过调节生产与消费的矛盾,采用国家干预经济的手段使美国摆脱危机。本部分内容的处理采用学生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来处理:
(一)内容
1、金融领域: 通过两幅漫画展示金融危机,面对危机寻求出路,引出措施:整顿银行财政体系的法令;学生思考:新政为何先从金融业开始?起到了怎样的积极效果?
2、工业领域:投影图片和材料:让学生通过材料分析反映什么问题,应该用什么方法来解决?罗斯福的应对措施,让学生思考:政府在工业方面采取的主要手段有哪些?起到了怎么的作用?
总结:新政”的核心措施就是实施《全国工业复兴法》。该法是抑制经济过热、缓解劳资矛盾的关键。它把企业置于政府的有效管理之下。这样就抑制了盲目竞争,减少了商品积压,缓解了劳资矛盾,使生产领域回到良性循环的轨道上来。这充分体现出“新政”之新:政府介入了对企业生产的强力干预,而不像以往那样,只单纯依靠市场自身的调节作用。
3、农业领域:投影图片和材料:让学生通过材料分析反映了什么问题,应该用什么方法来解决? 罗斯福的应对措施。让学生思考:调整农业政策有什么作用?为什么如此多人失业生活无保证,政府却引导农民大规模毁灭农产品,你能从中得出什么结论?
总结:“新政”在农业领域所采取的措施,告诉了我们一个朴素的道理:两利相较取其大,两害相较取其轻。
4、社会保障体系: 展示图片和材料,学生思考:该图片和材料反映了什么问题?“社会救济”与 “以工代赈”大规模兴建公共工程会产生什么积极影响? 总结:单纯依靠输血性的救济,只能解决一时之困。“以工代赈”,使解决就业与扩大需求有机地结合起来,使社会和谐健康地向前发展。
5、立法方面:通过分析第四个措施颁布的法律文件和课本所学材料来总结加强社会立法作用:保障了个人的基本权利,提高了个人的政治地位;缓和了社会矛盾。
总结:面对危机,责任与担当的使命在临时与盲目中大刀阔斧的寻找机会,机会中孕育着调整与创新,一种模式应运而生!
三、一种模式,调整与创新:
展示2个材料来分析罗斯福新政的特点和模式及对二战后大部分资本主义国家大规模的应用。
总结:一种模式的诞生让社会呈现勃勃生机,影响深远;但模式的背后却引发一场永无休止的争论和回应!
四、一场争论,价值与回应:
通过展示多幅材料和图片来引导学生争鸣,采用学生合作探究方式:对于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罗斯福新政,史学界的观点却是截然不同:有的完全肯定;有的完全否定;有的认为既不能过分赞誉,也不能过分贬低。你赞同其中哪一种观点?请按照自己的理解阐述你的理由。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围绕上述问题进行讨论,教师给予具体引导和帮助。各小组选取一名代表发表本组的讨论意见,最后教师对各组讨论意见进行综合归纳。从积极、消极、全面的追寻对罗斯福新政的评价,总结出评价一个人物的标准有哪些:①、重要标准是生产力标准。是否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是否解决美国社会当时面临的主要问题。②、注意运用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原理。③、遵循“史论结合,以史论证”的基本原则。④、一分为二,辩证的看问题观点。
【课堂小结】
通过感悟升华来理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给美国带来了巨大的灾难,罗斯福总统实施新政,使美国经济危机得以缓和并由此开创了一条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对以后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发展具有深远影响。时代的回应往往留有遗憾,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前提下的改革不能彻底清除毒瘤;但以史为鉴、居安思危的普世性经验与教训是全人类智慧的结晶,值得反思和汲取!
【板书设计】
1、危机与出路
2、责任与担当
3、调整与创新
4、价值与回应
【课下作业】
1、罗斯福新政对中国经济的启示?
2、请模仿“感动中国人物”的颁奖辞写法,以“1945年感动世界人物罗斯福”为题为罗斯福写出颁奖辞
(结束语)危机意味着转机,面对危机就要寻找新的出路。经历了大萧条的冲击,罗斯福政府承担起历史的责任,大刀阔斧的进行了改革,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把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带入了一个新时代!面临危机而进行调整与创新,是罗斯福新政带给我们最大的启示。这也是每个民族不断发展、壮大、进步的力量源泉!
【教学反思】
此部分内容初中已经接触过,但绝大多数同学对初中阶段通史内容几乎没什么印象,而且高中知识量大,这是记忆的一个难点。教师应根据重点内容为学生创设情境,引入材料,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多维度,多层面的考虑问题,以活泼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逐步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问题意识和探究能力。
罗斯福新政教学设计
罗斯福新政教学设计初三历史 张开权【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华东师大版《罗斯福新政与德国法西斯专政的建立》的第一节内容,它在本单元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对战后的资本主义......
罗斯福新政教学设计
《罗斯福新政》教学设计——资本主义运行机制调节的成功典范【教学背景】1、本课内容在整个历史必修模块(Ⅱ)中的地位和作用本课是本单元的中心内容,着重阐述罗斯福新政的内容......
罗斯福新政教学设计
《罗斯福新政》教学设计——资本主义运行机制调节的成功典范【教材分析】1、本课内容在整个历史必修模块(Ⅱ)中的地位和作用本课是本单元的中心内容,着重阐述罗斯福新政的内容......
罗斯福新政教学设计
《罗 斯 福 新 政》教 学 设 计姓名:周盈利 电话:*** 邮编:726207地址:陕西省丹凤县商镇中学第18课 罗斯福新政教学设计一、教材依据版本: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六单元......
罗斯福新政教学设计
第五单元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 罗斯福新政》教学设计潍坊市寿光现代中学 吴福海一、课前部分【课标要求】列举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认识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探讨其在......
上一篇:小学语文:杜牧《山行》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