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函数教学设计(精选6篇)由好文档网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二次函数教案教学设计”。
第1篇:二次函数教学设计
二次函数教学设计
亮兵中学郭立新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数学人教版九年级(下)《二次函数》这一章的第一节课内容。知识方面,它是在正比例函数,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的基础上,对函数认识的完善与提高;也是对方程的理解的补充,同时也是以后学习初等函数的基础。根据本节的教学内容及学生学情,用百度网上搜索下载投篮视频,给学生视觉上的直观感受,同时提出这曲线与二次函数密切相关。教学之前用百度在网上搜索二次函数的相关教学材料,确定课堂教学重难点,重点是理解二次函数的概念,能根据已知条件写出函数解析式;难点是从实例中抽象出二次函数的定义,会分析实例中的二次函数关系。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并掌握二次函数的概念;
2、能根据实际问题中的条件列出二次函数的解析式。过程与方法:
1、经历探索、分析和建立两个变量之间的二次函数关系的过程,体会二次函数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个有效的数学模型。
2、通过分析实际问题列出二次函数关系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师生、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培养合作意识。
三、教学方法及教学思路:
利用课件,图片,视频等,来引导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并逐步掌握解决问题的关键。本课的设计内容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1、提出问题,导入新课;
2、合作交流,形成概念;
3、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4、巩固练习,深化知识;
5、归纳小结,布置作业。
四、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导入新课。
1、回忆一下什么是正比例函数、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它们的一般形
式是怎样的?图象形状各是什么?
教师提出问题:投篮球时篮球运行的路线是什么曲线?这种曲线的形状是怎样的?是否象以前学过的函数图象?能否用新的函数关系式来表示?怎样计算篮球达到最高点时的高度?这将在本章——二次函数中学习。
2、你能举出一些生活中类似的曲线吗?
(二)、合作交流,形成概念。
1、列式表示下面函数关系。
问题1: 正方体的六个面是全等的正方形,如果正方形 的棱长为x,表面积为y,写出y与x的关系。
问题2: n边形的对角线数d与边数n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问题3: 某工厂一种产品现在的年产量是20件,计划今后两年增加产量.如果每年都比上一年的产量增加x倍,那么两年后这种产品的数量y将随计划所定的x的值而定,y与x之间的关系怎样表示? 活动中教师关注:
(1)学生参与小组合作讨论后,能否明白题意,写出相应关系式。(2)问题3中可先分析一年后的产量,再得出两年后的产量。
2、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分析上面三个函数关系式的共同点。学生小组交流、讨论得出结论,它们的共同点:
(1)等式的左边为函数,等式的右边为自变量的二次式。(2)等式的右边可统一为“ax2+bx+c”的形式。
3、教师口述二次函数的定义并板书在黑板上:一般地,形如y=ax2+bx+c(a, b,c是常数,a≠0)的函数,叫二次函数。
a为二次项系数,ax2叫做二次项;b为一次项系数,bx叫做一次项; c为常数项。
4、问题:函数y=ax²+bx+c,当a、b、c满足什么条件时,(1)它是二次函数?(2)它是一次函数?(3)它是正比例函数? 活动中教师应关注:
(1)学生能否归纳、概括出这三个函数关系式的共同特点;
(2)函数y=ax2+bx+c中,a≠0是必要条件,切不可忽视.而b,c的值可以为任何实数.若b,c其一为0或均为0,上述函数的式子可以写成怎样?此时它们还是二次函数吗?
(3)定义是关于x的二次整式(切不可把“y=x2+ +3,当成二次函数)。
(三)、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例1 下列函数中,哪些是二次函数?若是,分别指出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常数项。
(1)y=3(x-1)²+1
(2)y=(x+3)²-x²
(3)s=3-2t²
(4)y=mx²+nx+p(m,n,p为常数)例2 已知函数,(1)m取什么值时,此函数是正比例函数?
(2)m取什么值时,此函数是反比例函数?
(3)m取什么值时,此函数是二次函数?
例3 矩形的长和宽分别是3米和2米,把它的长增加x米,宽增加若干米,使周长成为原来的2倍,设边长增加后,矩形的面积是S,求S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四)、巩固练习,深化知识。
1、一个圆柱的高等于底面半径,写出它的表面积s 与半径 r 之间的关系式。
2、n支球队参加比赛,每两队之间进行一场比赛,写出比赛的场次数 m与球队数 n 之间的关系式。
3、m为何值时,函数 是以x为自变量的二次函数?(五)、归纳小结,布置作业。
1、小结 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二次函数,你有哪些收获?学生回答。
2、布置作业
必做题:教科书 第14页习题26.1第1、2题 选做题:教科书 第31页7题。附板书设计:
1、定义:一般地,形如y=ax²+bx+c(a,b,c是常数,a≠0)的函数叫做x的二次函数。其中,x是自变量,a,b,c分别是函数表达式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和常数项。
2、y=ax²+bx+c(a,b,c是常数,a≠0)的几种不同表示形式:(1)y=ax²(a≠0,b=0,c=0,)。(2)y=ax²+c(a≠0,b=0,c≠0)。(3)y=ax²+bx(a≠0,b≠0,c=0)。
五、教学反思
由于本节课是《二次函数》的第一节课,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产生学习兴趣,显得尤为重要。于是先用百度网上搜索下载的投篮视频、喷水池的喷水视频,彩虹、桥梁、战略导弹防御系统示意图等图片这些丰富的生活实例,给学生带来视觉上的直观感受,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充分感受到二次函数的应用价值与实际意义。接着学习求一些实际问题中二次函数的解析式,重视二次函数概念的形成和建构,体验用函数思想去描述、研究变量之间变化规律的意义。在概念的学习过程中,让学生注重a、b、c的含义,为后面例题的学习打下基础。巩固练习中安排了变式练习,注意了教学安排的合理性。最后提供一段教学视频让学生温故知新。
第2篇:二次函数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分析和建立两个变量之间的二次函数关系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如何用数学的方法描述变量之间的数量关系。2.能够表示简单变量之间的二次函数关系。
3.经历尝试、猜测以及动手验证等过程,发展合作交流意识,以及数学应用能力。
二、教学设计
(一)认真阅读课本(5分钟),并回答下列问题: 1.什么叫函数?前面学过哪些函数? 2.观察图片,图中喷泉水流所经过的路线以及篮球入篮的路线会与某种函数有关系吗?(通过回顾旧知识,激活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备,并适时借助图片做好背景知识的铺垫,引起学生回忆、思考,为新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二)探究新知 1.提出问题
某果园有100棵橙子树,每一棵树平均结600个橙子。现准备多种一些橙子树以提高产量,但是如果多种树,那么树之间的距离和每一棵树所接受的阳光就会减少。根据经验估计,每多种一棵树,平均每棵树就会少结5个橙子。
(1)对这个情境你能提出什么问题?所提问题中有哪些变量?
(2)如何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将课本上的问题串换成如上两个问题,给学生更多的思考空间。让学生分组讨论、合作交流,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针对学生的回答,教师及时给予鼓励。)
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大体上有两种。
思路一:课本上提供的思路。假设果园增种x棵橙子树,橙子的总产量为y个,则
y=(100+x)(600-5x)=-5x2+100x+60 000。
思路二:假设果园种x棵橙子树,那么平均每棵树结多少个橙子?假设果园种x棵橙子树,橙子的总产量为y个,则y=x[600-5(x-100)]=-5x2+1 100x。2.想一想
在上述问题中,种多少棵橙子树,可以使果园橙子的总产量最多?你能根据表格中的数据作出猜测吗?
(让学生经历尝试、猜测以及动手验证等过程,通过分组讨论、合作交流,得出解决方案。在此过程中教师适当引导学生。)3.做一做
银行的储蓄利率是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也就是说,利率是一个变量。在我国,利率的调整是由中国人民银行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情况而决定的。
设人民币一年定期储蓄的年利率是x,一年到期后,银行将本金和利息自动按一年定期储蓄转存。如果存款是100元,那么请你写出两年后的本息和y(元)的表达式(不考虑利息税)。
(让学生认真审题,并让学生讲解这笔钱如何存,目的是让学生真正理解题意。之后,通过学生交流将问题解决。答案:y=100(x+1)2=100x2+200x+100。)
4.议一议
观察y=-5x2+100x+60 000与y=100x2+200x+100,y是x的函数吗?y是x的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
(通过比较,由学生自己归纳得出二次函数的定义:形如y=ax2+bx+c(a,b,c是常数,a≠0)的函数叫做x的二次函数。要求学生注意a≠0这一要求。定义讲清之后,让学生举几个二次函数的例子。)
(三)知识运用 1.例题
下列函数中,哪些是二次函数?
(1)y=5(x-1)2+1;(2)y=x+1x;(3)s=6-5t;
(4)y=(x+3)2-x2;(5)y=3x-x;(6)v=8πr2。
(通过本例题的处理,进一步帮助学生加深对二次函数定义的理解。通过(4)y=(x+3)2-x2强调a≠0这一条件。)
2.练一练
(1)课本随堂练习第1~2题;
(2)课本习题
21第1题。
(让学生认真审题,启发学生思考,由学生讲解完成,鼓励学生到讲台上讲解,引导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并适时加以点拨。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矫正。)
(四)感悟与收获(必由生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出自己的收获,并大胆质疑,师生共同释疑。给学生提供一个交流和倾听的机会,鼓励学生从多个角度交流自己的感受。)
(五)布置作业(要适当)略。
第3篇:《二次函数》教学设计
实际问题与二次函数教案
仙游私立一中
林元炳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经历数学建模的基本过程。
2、方法与技能:会运用二次函数求实际问题中的最大值或最小值。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二次函数是一类最优化问题的重要数学模型,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二次函数在最优化问题中的应用。
难点:从现实问题中建立二次函数模型,学生较难理解。
复习旧知:
1、求在下列自变量范围下二次函数y=-x+2x-3的最值:
2⑴若-3≤x≤0,该函数的最大值为___________、最小值为__
。⑵若0≤x≤3,该函数的最大值_____________、最小值为______________。先画函数草图,再进行具体分析。
问题引入:
问题1, 某商店将每件进价为8元的某种商品按每件10元出售,一天可销出100件.该店想通过降低售价、增加销售量的办法来提高利润,经过市场调查,发现这种商品单价每降低0.1元,其销售量可增加10件。将这种商品的售价降低多少时,能使销售利润最大? 分析: 先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1.商品的利润与售价、进价以及销售量之间有什么关系? [利润=(售价-进价)×销售量] 2.如果不降低售价,该商品每件利润是多少元?一天总的利润是多少元? [10-8=2(元),(10-8)×100=200(元)] 3.若每件商品降价x元,则每件商品的利润是多少元?一天可销售约多少件商品? [(10-8-x);(100+100x)] 4.x的值是否可以任意取?如果不能任意取,请求出它的范围,[x的值不能任意取,其范围是0≤x≤2] 5.若设该商品每天的利润为y元,求y与x的函数关系式。[y=(10-8-x)(100+100x)(0≤x≤2)] 将函数关系式y=(10-8-x)(100+100x)(0≤x≤2)化为:y=-100x+100x+200(0≤x≤2)„„„„„„„„(2)变式
一、某商店如果将进货价为8元的商品按每件10元出售,每天可销售100件,现采用提高售出价,减少进货量的办法增加利润,已知这种商品每涨价1元其销售量就要减少10件,问他将售出价定为多少元时,才能使每天所赚的利润最大?并求出最大利润. 注意:在变式中分析清楚随着价格的改变,其销售量也随之改变;进而总利润也发生了变化。
练习:商品现在的售价为每件60元,每星期可卖出300件,市场调查反映:每涨价1元,每星期少卖出10件;每降价1元,每星期可多卖出18件,已知商品的进价为每件40元,如何定价才能使利润最大? 请同学们思考以下两个问题:
(1)题目中有几种调整价格的方法?
(2)题目涉及到哪些变量?哪一个量是自变量?哪些量随之发生了变化?
分析:
调整价格包括涨价和降价两种情况(1),先来看涨价的情况:设每件涨价x元,则每星期售出商品的利润y也随之变化,我们先来确定y与x的函数关系式。涨价x元时则每星期少卖
件,实际 卖出
件,每件的利润为____________元。(或销售额为
元,买进商品需付
元),因此,所得利润为
元。()解:设涨价x元时利润最大,则每星期可少卖_________件,实际卖出___________件,销售额为(60-x)(300+18x)元,买进商品需付40(300-10x)元,因此,得利润
(2),在降价的情况下,最大利润是多少?请你参考(1)的过程写出分析过程。设每件降价x元,则每星期售出商品的利润y也随之变化,我们先来确定y与x的函数关系式。降价x元时则每星期少卖
件,实际卖出
件,销售额为
元,买进商品需付
元,因此,所得利润为
元。
解:设降价x元时利润最大,则每星期可多卖18x件,实际卖出(300+18x)件,销售额为(60-x)(300+18x)元,买进商品需付40(300-10x)元,因此,得利润
由(1)(2)的讨论分析,你知道应该如何定价能使利润最大吗?
解这类题目的一般步骤:
归纳:(1)列出二次函数的解析式,并根据自变量的实际意义,确定自变量的取值范围;(2)在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内,运用公式法或通过配方求出二次函数的最大值或最小值。
问题2;
某水果批发商销售每箱进价为40元的苹果,物价部门规定每箱售价不得高于55元,市场调查发现,若每箱以50元的价格销售,平均每天销售90箱,价格每提高1元,平均每天少销售3箱。问:
(1)求平均每天销售量y(箱)与销售价x(元/箱)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2)求该批发商平均每天的销售利润w(元)与销售价x(元/箱)之间的函数关系式;(3)当每箱苹果的销售价为多少元时,可以获得最大利润?最大利润是多少?
分析:在这个问题中要注意的是:“物价部门规定每箱售价不得高于55元”这个条件。所以自变量的取值要考虑到55元这个限制。
练习2,某商品的进价为每件40元,如果售价为每件50元,每个月可卖出210件,如果售价超过50元但不超过80元;每件商品的售价每涨价1元,每个月少卖出1件;如果售价超过80元后,每涨落价1元,每个月少卖3件。设每件商品的售价为x元,每个月的销售量为y件。(1)求y与x的函数关系式并直接写出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2)设每月的销售利润为W元,请直接写出W与x的函数关系式;
(3)每件商品的售价定为多少元时,每个月可获得最大利润?最大的月利润是多少元?
作业:课本P27 第9题
第4篇:二次函数教学设计
《二次函数》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二次函数》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五四学制)《数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十一章,这章是在学生学习了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对于函数已经有所认识,从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学习大家已经知道学习函数大致包括以下内容:1.通过具体的事例认识这种函数;2.探索这种函数的图像和性质;3.利用这种函数解决实际问题;4.探索这种函数与相应方程等的关系。本章“二次函数”的学习也是从以上几个方面展开。首先让学生认识二次函数,掌握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然后让学生探索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从而得出用二次函数的图像求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最后让学生运用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本章教学时间约需12课时,具体分配如下(仅供参考): 21.1 二次函数
(6课时)21.2用函数的观点看一元二次方程
(1课时)21.3实际问题与二次函数
(3课时)数学活动
小结
(2课时)
21.1 二次函数教学时间约为 6课时,下面是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此时学生对函数的相关知识已经很陌生,第一课时应对上学段学的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知识做一个回顾,让学生重温学习函数应该从以下四个内容入手:认识函数;研究图像及其性质;利用函数解决实际问题;函数与相应方程的关系。再通过分析实际问题,以及用关系式表示这一关系的过程,引出二次函数的概念,获得用二次函数表示变量之间关系的体验。然后根据这种体验能够表示简单变量之间的二次函数关系.并能利用尝试求值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探索并归纳二次函数的定义;
2.能够表示简单变量之间的二次函数关系. 数学思考:
1.感悟新旧知识间的关系,让学生更深地体会数学中的类比思想方法; 2.经历探索、分析和建立两个变量之间的二次函数关系的过程,进一步体验如何用数学的方法描述变量之间的数量关系.
解决问题:
1.让学生学习了二次函数的定义后,能够表示简单变量之间的二次函数关系;
2.能够利用尝试求值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用数学意识。
情感态度:
1.把数学问题和实际问题相联系,从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入手,能使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2.使学生初步体会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及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作用;
3.通过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合作,让学生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培养大家的合作意识.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经历探索和表示二次函数关系的过程,获得二次函数的定义。
2.能够表示简单变量之间的二次函数关系. 教学难点:
经历探索和表示二次函数关系的过程,获得用二次函数表示变量之间关系的体验.
四、教学方法:教师引导——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五:教具、学具:教学课件
六、教学媒体:计算机、实物投影。
七、教学过程:
[活动1] 温故知新,引出课题。
师:对于“函数”这个词我们并不陌生,大家还记得我们学过哪些函数吗?
生:学过正比例函数,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
师:那函数的定义是什么,大家还记得吗?
生:记得,在某个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x和y,如果给定一个x值,相应地就确定了一个y值,那么我们称y是x的函数,其中x是自变量,y是因变量.
师:能把学过的函数回忆一下吗?
生:可以。
一次函数y=kx+b(其中k、b是常数,且k≠0)
正比例函数y=kx(k是不为0的常数)
反比例函数y=k
(k是不为0的常数)
x师:学习这些函数的时候,大家还记得我们从哪几个方面探究的吗? 生: 定义、函数的一般形式、函数的图像和性质、函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函数与方程与不等式的关系等。
师:很好,从上面的几种函数来看,每一种函数都有一般的形式.那么二次函数的一般形式究竟是什么呢?本节课我们将揭开它神秘的面纱.
师生行为:教师提出问题,指名回答,师生共同回顾旧知,教师做出适当总结和评价。教师重点关注:学生回答问题结论准确性,能否把前后知识联系起来,对于一些概括性较强的问题,教师要进行适当引导。
设计意图:由复习回顾旧知识入手,通过回顾已经学过的函数的相关知识,对要探究的新的函数有个明确的方向,让学生由旧知识中寻找新知识的生长点,符合认识新事物的规律,由浅入深,由表及里,逐渐深化。
[活动2]创设情境 探究新知: 问题
1.正方体六个面是全等的正方形,设正方形棱长为 x,表面积为 y,则 y 关于x 的关系式为是什么?
2.多边形的对角线数 d 与边数 n 有什么关系?
n边形有___个顶点,从一个顶点出发,连接与这点不相邻的各顶点,可作____条对角线。因此,n边形的对角线总数d =______。
3.某工厂一种产品现在年产量是20件,计划今后两年增加产量,如果每年都比上一年的产量增加x倍,那么两年后这种产品的产量y将随计划所定的x的值而确定,y与x之间的关系应怎样表示?
这种产品的原产量是20件,一年后的产量是
件,再经过一年后的产量是
件,即两年后的产量为。
4. 问题2中有哪些变量?其中哪些是自变量? 大家根据刚才的分析,判断一下式子中的d是否是n的函数?若是函数,与原来学过的函数相同吗?问题3呢? 5.观察上面的三个函数,从解析式看有什么共同点?
师生行为:教师在大屏幕上逐一提出问题,问题1、2、3让学生独立思考完成师生共同订正,问题4、5小组讨论完成,教师做适当的引导,点拨,得出问题结论。
定义:一般地,形如y=ax²+bx+c(a,b,c是常数,a≠ 0)的函数叫做x的二次函数。教师重点关注:1.强调几个注意的问题:(1)等号左边是变量y,右边是关于自变量x的整式。(2)a,b,c为常数,且a≠0;(3)等式的右边最高次数为 2,可以没有一次项和常数项,但不能没有二次项。(4)x的取值范围是任意实数。
2.学生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能否优化思维过程,使解决问题的方法更准确。设计意图:由现实中的实际问题入手给学生创设熟悉的问题情境,通过问题的解决,为得出二次函数的定义做好铺垫,并让学生感受到身边的数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学生通过分析、交流,探求二次函数的概念,加深对概念的理解,为解决问题打下基础。
[活动3] 例题学习 内化新知
问题
例1,下列函数中,哪些是二次函数?若是,分别指出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常数项.(1)y=3(x-1)²+1
(2)y=x+k
x
(3)s=3-2t²
(4)y=(x+3)²-x²
(5)y=-x
(6)v=10Л r²
m例2,函数 y
( 3)xm2(1)m取什么值时,此函数是正比例函数?(2)m取什么值时,此函数是反比例函数?(3)m取什么值时,此函数是二次函数?
师生行为:教师出示例1,同学们稍加考虑即可获得问题的结论,进而引出例2,例2让学生分组展开讨论,待学生充分交流后,教师再组织各小组展示自己的讨论结果,共同得到正确是结论,并获得解题的经验。
教师重点关注:(1)探究中各小组是否积极展开活动;(2)学生对二次函数概念是否理解透彻,应用是否得当;(3)教师在小组中巡视,尽可能多给学生一点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适当引导。
设计意图:通过例1的设计,有利于学生对二次函数的概念的理解,边学边练,为下一个讨论做铺垫;例2中三个问题的设计,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在复习旧知的同时获得解决新问题的经验,进一步内化新知、突破难点。整个探究过程都是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在探索中发现新知,在交流中归纳新知,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增强学生创造的信心,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活动4] 练习反馈
巩固新知 问题:
(1)
P80.练习1、2(2)
若
y
(m
m)x
是二次函数,求m的值.
师生行为:教师提出问题,问题(1)学生独立思考后写出答案,师生共同评价;问题(2)学生独立思考后同桌交流,指名口答结果,教师强调正确解题思路;
教师重点关注:学生能否准确用二次函数表示变量之间关系;学生解题时候暴露的共性问题作针对性的点评,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思路和方法,积累解题经验。
设计意图:问题(1)是从简单的应用开始,及时巩固新知,让学生获得用二次函数表示变量之间关系的体验;问题(2)是让学生对二次函数定义很深层次的理解,培养数学思维的严谨性; 2m2m
八、自主小结,深化提高:
请同学们谈谈本节课的体会和收获,各抒己见,不拘泥于形式,教师对学生的回答给予帮助,让语言表达更准确。
设计意图:学生归纳本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让学生自觉对所学知识进行梳理,形成体系,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九、分层作业,发展个性:
作业设计:(必做题)1.阅读教材并完成P90 习题21.1:
1、2. 2.写好数学日记。
(备选题)1.已知函数y=ax2+bx+c(a、b、c是常数),当a___时是二次函数;
当a___,b___时是一次函数;
当a__,b__,c__时是正比例函数。2.画出最简单的二次函数y=x2的图象。预习作业:1.看书P80 设计意图:把作业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两种。必做题较基础,可以发现和弥补课堂学习的遗漏和不足;备选题则仅供学有余力的学生选用。
十、教学反思: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二次函数第一课时,教材中安排的内容不多,但学生对函数的知识已经生疏,接受起来不会很顺利。由此,我的设计是从温故知新开始,通过温故知新,引出课题、创设情境、探究新知、例题学习、内化新知、练习反馈、巩固新知等几个数学活动,引导学生用类比的思想,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归纳总结出新知、内化新知、巩固应用新知的。活动中也注意了学生的知识与实际问题的联系,使学生充分体会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第5篇:二次函数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初中第三册第108页
教学目标:
1.1.理解二次函数的意义;会用描点法画出函数y=ax2的图象,知道抛物线的有关概念;
2.2.通过变式教学,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广阔性、深刻性;
3.3.通过二次函数的教学让学生进一步体会研究函数的一般方法;加深对于数形结合思想认识,第五册二次函数教学设计。
教学重点:
二次函数的意义;会画二次函数图象。
教学难点:
描点法画二次函数y=ax2的图象,数与形相互联系。
教学过程设计:
一.一.创设情景、建模引入
我们已学习了正比例函数及一次函数,现在来看看下面几个例子:
1.写出圆的半径是R(CM),它的面积S(CM2)与R的关系式
答:S=πR2.①
2.写出用总长为60M的篱笆围成矩形场地,矩形面积S(M2)与矩形一边长L(M)之间的关系
答:S=L(30-L)=30L-L2 ②
分析:①②两个关系式中S与R、L之间是否存在函数关系?
S是否是R、L的一次函数?
由于①②两个关系式中S不是R、L的一次函数,那么S是R、L的什么函数呢?这样的函数大家能不能猜想一下它叫什么函数呢?
答:二次函数。
这一节课我们将研究二次函数的有关知识。(板书课题)
二.二.归纳抽象、形成概念
一般地,如果y=ax2+bx+c(a,b,c是常数,a≠0),那么,y叫做x的二次函数.注意:(1)必须a≠0,否则就不是二次函数了.而b,c两数可以是零.(2)由于二次函数的解析式是整式的形式,所以x的取值范围是任意实数.练习:1.举例子:请同学举一些二次函数的例子,全班同学判断是否正确。
2.出难题:请同学给大家出示一个函数,请同学判断是否是二次函数。
(若学生考虑不全,教师给予补充。如: ; ; ; 的形式。)
(通过学生观察、归纳定义加深对概念的理解,既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有培养了学生的探究精神。并通过开放性的练习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开放性。题目用了一些人性化的词语,也增添了课堂的趣味性。)
由前面一次函数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研究函数一般应按照定义、图象、性质、求解析式几个方面进行研究。二次函数我们也会按照定义、图象、性质、求解析式几个方面进行研究。
(在这里指出学习函数的一般方法,旨在及时进行学法指导;并将此方法形成技能,以指导今后的学习;进一步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
三.三.尝试模仿、巩固提高
让我们先从最简单的二次函数y=ax2入手展开研究
1.1.尝试:大家知道一次函数的图象是一条直线,那么二次函数的图象是什么呢?
请同学们画出函数y=x2的图象。
(学生分别画图,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2.2.模仿巩固:教师将了解到的各种不同图象用实物投影向大家展示,到底哪一个对呢?下面师生共同画出函数y=x2的图象。
解:
一、列表:
x
112
3Y=x2
941
二、描点、连线: 按照表格,描出各点.然后用光滑的曲线,按照x(点的横坐标)由小到大的顺序把各点连结起来.对照教师画的图象一一分析学生所画图象的正误及原因,从而得到画二次函数图象的几点注意,初中数学教案《第五册二次函数教学设计》。
练习:画出函数;的图象(请两个同学板演)
X
112
3Y=0.5X2
4.520.5
0.5
02
4.5
Y=-X2
4-1
画好之后教师根据情况讲评,并引导学生观察图象形状得出:二次函数 y=ax2的图象是一条抛物线。
(这里,教师在学生自己探索尝试的基础上,示范画图象的方法和过程,希望学生学会画图象的方法;并及时安排练习巩固刚刚学到的新知识,通过观察,感悟抛物线名称的由来。)
三.三.运用新知、变式探究
画出函数 y=5x2图象
学生在画图象的过程中遇到函数值较大的困难,不知如何是好。
第6篇:《二次函数复习》教学设计
《第二十六章 二次函数复习》教学设计
进入复习阶段学生总是处于做题讲题的情景下,时间一长渐渐地产生厌烦的情绪,复习的效果也就大打折扣,为能达到复习课的目的和要求,同时学生学得不至于太枯燥乏味,我觉得加强小组合作可以使复习的效果更好。
复习时把平时在每个单元中学到的零碎知识系统化,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所学内容,先把全册教材中的基础知识按照不同的内容进行分类,把需要熟记的计算公式和所学内容中出现的练习题型分别列出来,这样复习时就有章可循,有的放矢。让学习小组内互相交流设计的问题,达成共识,派代表到屏幕、黑板或实物展台进行展示,讲解。组员进行补充,强调注意事项。老师适时进行点拨、评价。在这个过程中,利用学生动手设计题、做题、学生提示注意事项、总结中层层展开、递进。达到能提高学生运用二次函数的图象、性质来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设计的问题在小组内达成共识,代表学生的整体水平,在此过程中,学生设计的问题,有些是我预想不到的,收到的效果较好。下面我以《二次函数复习》为例
教学目标:
根据《标准》的要求,结合本节课的内容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目标:1.理解二次函数的意义及概念。
2.掌握各类二次函数之间的关系、图象及性质,并能用来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能力目标:进一步体会函数是刻画变化规律的重要数学模型,并进一步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小组合作意识;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尊重和理解他人的见解;能从交流中获益。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导入,出示课题:
师:前面我们学习了二次函数的基础知识,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复习一下(出示课题)。二.知识梳理,建知识树(所学二次函数的内容)生:一小组展示整理的知识树,其他小组补充完善。师:展示整理的知识树,做重点强调。
教学形式:学生课上根据自己整理的知识树先进行小组交流,补充,代表小组进行展示,其他小组进行补充,完善.老师进行总结:同学们整理的都非常全面、细致,通过整理学生对于这部分的内容又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然后老师出示所构建的知识树,强调注意事项。
设计意图:按照我们的学习习惯,每学完一部分内容都要对其进行知识梳理,使知识系统化,学生对所学过的二次函数的有关知识进行整理,使其纳入所属的知识体系,使知识系统化,并做好知识的前后衔接。三.典例解析,变式应用: 活动一:
师:通过前面对各类函数的学习及知识树的整理,可以看出我们研究每类函数都是研究它的4个方面,定义、图象、性质及应用。这节课我们就从这几个方面进行本部分的复习。
根据定义口答:
已知函数 y(m2)xm2是关于x的二次函数。
(1)满足条件m的值为
,此函数解析式;
(2)将它的图象向左平移2个单位,再向上平移4个单位,则平移后对应的二次 函数的解析式为
。即y=。
说一说: 结合函数y4x216x12,你能说出它图象的哪些性质? 画一画:
画出这个函数y4x216x12的图像。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说一说、画一画中对二次函数的相应基础知识进行复习,层层递进,为后面的拓展练习的设计、解决奠定基础。
拓展练习:
1、根据图像,写出当x取何值时,y<0?
y>0?
y=0?
2、设图象与x轴的两个交点为A、B,顶点为C,与y轴的交点为D,试求△ABC、△ABD的面积。四边形ABCD的面积呢? 活动二:
师:结合这个二次函数的图象,你还能设计问题并尝试解答吗?
教学形式:学习小组内互相交流设计的问题,达成共识,派代表到屏幕、黑板或实物展台进行展示,讲解。组员进行补充,强调注意事项。老师适时进行点拨、评价。在这个过程中,利用学生动手设计题、做题、学生提示注意事项、总结中层层展开、递进。达到能提高学生运用二次函数的图象、性质来解决问题的能力。
设计意图:通过《配套练习册》上一个小题的改编,既考察了二次函数的图象、性质,又进一步通过进行变式练习层层递进达到发散学生思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的目的。同时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在一式多变,一题多解,多题归一中收获数形结合解决问题的重要的数学思想。同时充分利用电子白板的书写、擦除功能,让学生进行一系列的变式训练中充分展示自我,开阔了学生的思维,提高了学生合作、交流及语言表达能力。
师:知道a、b、c、的值可以画出二次函数的图象,反过来给你一个二次函数图象,你能确定出下面式子得的值吗?
若把上述函数有关数值去掉,只保留函数图象,你能快速说出二次函数解析式
2yax2bxc中,a、b、c、b-4ac、a+b+c、a-b+c、4a-2b+c的符号吗?
设计意图:一方面考察学生会根据图象确定a、b、c的值。另一方面由特殊到一般的让学生理解数与形的结合,进一步深化研究函数的常用思想方法数形结合的思想。
2活动三:
师:二次函数和我们的实际生活是密切相关的,你能借助学过的知识尝试解决这个问题吗?
某农场用一段长为30米的篱笆,围成一个一面靠墙的矩形菜园(墙的最大可用长度为10米),中间隔有一道篱笆(平行于AB),设菜园的一边AB为x米,面积为y米2。
(1)求y与x的函数关系式。(2)如果要围成面积为63米2的花圃,AB的长是多少?(3)试求当AB边多长时,菜园面积最大?
设计意图:让学生体会二次函数的实际意义。一方面,使学生感受现实世界二次函数的大量存在;另一方面,体会用二次函数的知识可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体会函数建模的数学思想。
四.总结反馈, 达成目标:
(一)课堂小结:
1.通过本节课对二次函数的复习,你认为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提高?
2.在后面函数学习中,我们还需注意哪些问题?
设计意图:在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中,进一步引导学生梳理本节课在知识和数学思想方法的收获,进一步提升对数学思想方法的理性认识。在总结的同时让学生体验收获知识的快乐,培养敢于展现自我、敢说、敢问、自信的学习品质。
(二)课堂检测:
1.已知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如图所示,则点P(a,bc)在第象限.(图略)
2.二次函数y=x2-4x+3与x轴的两个交点为A,B(点A在点B的左侧),与y轴相交于点C,顶点为D,则四边形ACBD的面积为。
3.二次函数y=-x2+1的图象与X轴交于A、B两点,与y轴相交于点C.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ABC是等腰三角形 B.点C的坐标是(0,1)C.AB的长为2 D.y随x的增大而减小
设计意图:进一步夯实二次函数的基础知识,学会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解决函数问题的基本方法。
(三)布置作业: 必做: 整理笔记本,完善知识树。
选做:根据自己的实际,结合《配套练习册》易错、出错的题目整理到错题本上。
设计意图:必做部分的作业让全体学生重新对所学知识形成知识网络,加深印象打牢基础。选做部分的作业则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进行深入学习,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课后反思:
对于这种复习课我们改变了以往课堂中常用的学生个体解答方式,采用小组合作整理知识树、合作交流设计的问题,并进行小组展示,充分发挥小组同学的集体智慧。这样的教学能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他们的集体荣誉感。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我深深的体会到,新的课堂理念“以生为本”给我们的数学课堂注入了活力,让学生在编题、变式中交流合作,展示自我,收获自我,增大了课堂容量,提高了课堂效率。在课堂中,教师只是学习的引导者,学生学习的帮助者。让我们的数学课堂,真正成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乐园,成为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
《二次函数》教学设计
《二次函数》教学设计......
二次函数教学设计
《二次函数》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二次函数》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五四学制)《数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十一章,这章是在学生学习了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对于函......
二次函数教学设计
二次函数教学设计亮兵中学郭立新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数学人教版九年级(下)《二次函数》这一章的第一节课内容。知识方面,它是在正比例函数,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的基础上,对函数认......
《二次函数》教学设计
实际问题与二次函数教案仙游私立一中林元炳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经历数学建模的基本过程。2、方法与技能:会运用二次函数求实际问题中的最大值或最小值。3、情感、态度与价......
二次函数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分析和建立两个变量之间的二次函数关系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如何用数学的方法描述变量之间的数量关系。 2.能够表示简单变量之间的二次函数关系。3.经历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