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古代印度教学设计(精选7篇)_古代印度教案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古代印度教学设计(精选7篇)由好文档网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古代印度教案”。

第1篇:古代印度教学设计

古代印度【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古代印度的自然环境,初步理解自然条件对人类文明的培育和制约作用。(2)了解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3)了解佛教的产生及传播对人类文明的影响。2.过程与方法目标:体会印度河和恒河在古代印度文明中的重要作用,认识自然环境与人类文明的关系。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尝试通过网络、书籍、报刊等途径收集历史资料,用历史的眼光认识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教学重难点】了解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了解佛教的产生及传播。【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2.学生完成相应预习内容。3.学生课前查阅相关背景资料,搜集有关资料。【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印度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公元前2500年至1500年之间创造了印度河文明,也是世界第二大人口大国,具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和旅游资源。二、讲授新课。(一)自主学习,了解概况。1.古印度文明发源于哪个大陆,位于哪两条河流流域?古代印度是指喜马拉雅山以南的整个南亚次大陆。印度河纵贯今巴基斯坦,水流丰沛。恒河发源于喜马拉雅山南麓的冰川,向东流经今印度北部,在今孟加拉注入孟加拉湾。2.什么时间开始出现城市?约公元前3000年代中期,印度河两岸出现了一些城市国家。3.雅利安人进入古代印度后,有什么改变吗?

1/3公元前1500年前后,一支自称“雅利安人”的游牧部落进入南亚次大陆,逐步征服了印度河流域,并逐渐向东扩张到恒河流域。雅利安人入侵印度后,逐渐放弃了游牧的习惯,转向农业和定居生活。他们生产小麦、大麦和水稻等农作物。4.古代佛教产生于什么时间,其宣扬什么主张?(二)种姓制度。材料:2006年某国一村落,集体烧死该村官员的女儿,因为该少女未经父母同意与低种姓男子结婚,在结婚当天被父母抓回,经全村决定,要烧死该少女。1.该国是哪个国家?为什么该少女会被烧死?源于哪一制度?是如何规定的?2.该男子祖先是理发师,那该男子属于哪一等级?被烧死的少女是哪一等级?3.该制度合理吗?其实质是什么?它对后来印度的发展会产生哪些不利影响?4.该事件说明什么?你认为该制度是否该继续存在呢?如果你是法官你会怎么做?请说明理由。5.古代印度有几个等级,他们的名称是什么,各等级有哪些社会阶层,各等级的职责或义务是什么呢?6.分析婆罗门祭司将种姓制度赋予神秘色彩的目的何在?教师补充:随着雅利安人的扩张、社会的分化和国家的形成,古代印度社会逐渐形成等级制度,称为“种姓制度”。在这种制度下,全体居民被划分为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四个种姓。各种姓贵贱分明,他们的地位与生俱来,世代不变;职业世袭,不得随意更换;不同等级间一般不许通婚;在法律面前,四个等级的地位也不平等。在四个等级之外,印度社会还有地位极其低下的“贱民”,意为“不可接触的人”。种姓制度在相当长的时间里维持着印度社会的秩序和稳定,同时也阻碍了印度社会的发展,影响深远。(三)印度佛教。1.同学们都看过《西游记》齐天大圣孙悟空辅佐他的师父唐僧到西天取经吧!这实际上就是到印度研究佛经。2.材料:“我普度众生呼吁众生平等,人要忍受苦难,超脱自我,等待来世入我极乐世界”。(1)我是谁?这是哪一宗教的观点?该宗教起源于何时何地?(2)该思想是针对哪一制度提出来的?为什么该思想提倡“修来世观念”?(3)该宗教得到谁的大力支持?为什么他会支持该宗教?

2/33.教师总结:公元前6世纪,印度进入列国时代,社会经济与政治都发生了重要变化。刹帝利等级因掌握国家政治和军事权力,地位日益上升;吠舍中出现了富甲一方的大商人;但顽固的种姓制度仍强调婆罗门至高无上的地位。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释迦牟尼创立了佛教。佛教提出了“众生平等”的主张,反对婆罗门的特权地位。对渴望解除苦难的广大人民和提升自己地位的刹帝利等来说,佛教很有吸引力,所以佛教很快在印度传播开来。公元前3世纪以后,佛教开始向邻近国家传播,逐渐成为世界性宗教。(四)印度文化。古代印度人民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印度的佛像艺术对中国古代石窟和庙宇的佛像造型有很大影响。世界上广泛应用的“阿拉伯数字”,实际起源于印度,后经阿拉伯人传播到世界各地。三、本课总结。本课主要讲述了古代印度森严的种姓制度和佛教的发展,充分体现了统治阶级为了维护统治所制定符合自己目的的制度,从而控制被统治阶级的意图,进一步激发我们对于现阶段美好生活的满足感和幸福感。四、作业。绘制古代印度的种姓等级图。五、板书。古代印度(1)古印度的位置及文明的出现。(2)种姓制度: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3)佛教:前6世纪——乔达摩·悉达多——众生平等。

3/3

第2篇:古代印度工艺美术

古代印度工艺美术

一、概述

“印度”(India)《史记》——“身毒”《汉书》——“天竺”《大唐西域记》——“印度”来源于印度河(Indws)

(一)自然环境

复杂、南亚次大陆各部落或国家的总称 印度河 恒河(Ganges)(上古文明)

(二)历史 △哈拉帕文化(Harappa)

1、达罗毗荼人·印度河流域城市国家(约公元前3000—前1750)

2、孟达人·恒河流域城市国家(森林土著居民)(约公元前2000—前1000)

3、雅利安人·印度河及恒河流域城市国家(约公元前1000—前400)△婆罗门教形成 △种始制度形成4、孔雀王朝(Maurya)(约公元前324—前187)△印度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帝国 △阿育王统治的40多年为极盛时期

因创立者旃陀罗笈多出身于为国王养孔雀之家族而得名 艺术:△阿育王大石柱 △桑奇窣睹波(佛塔)△舍利容器 初期佛教艺术

5、贵霸帝国Kushan(1~5世纪)迦尼色加统治时为鼎盛时期 艺术:犍陀罗艺术 Gandhara 盛期佛教艺术

6、笈多王朝Gupta(5世纪)佛教、耆那教、印度教并行大力发展印度中世纪历史的灿烂时代

艺术:阿旃陀石窟(公元前1世纪—前7世纪)长550M八百年建成共29窟(5拜、24居)1819年被英军官偶然发现

(中国云岗(460年)、龙门石窟(493年)均为5世纪)

☆种姓Caste(英语)瓦尔那Varna(梵语)1婆罗门Brahmana——“人间之神”,最胜种姓。僧侣

2刹帝利Ksatriya——武士贵族,掌握军政大权

3吠舍Vaisya——平民、农、牧、商、工(雅利安人)再生族 ④首陀罗Sudra——土著居民、雅利安人中贫、破者 一生族 ※旃陀罗Gandala——最底层 山林地区落后部落或不同种族 结婚后生的子女,“最卑贱者”

(三)宗教

△吠陀教Veda约公元前20世纪雅利安部落的信仰演化而成、信仰多神,自然物象均被幻化为神。

△婆罗门教Brahman源于吠陀教公元前7世纪形成。信仰多神,突出三神 梵天Brahma——创造之神 毗湿奴Vishnu——保护之神

湿婆Shiva——毁灭之神 三大主神 主张:善恶有因果、人生有轮回之说 认为:达到“梵我同一”即可使人获得解脱。

△印度教Hindu(新婆罗门教)教徒占总人口之83% 约4世纪婆罗门教吸收佛教、耆那教等教义和民间信仰演化而成。

8、9世纪逐渐形成现代雏形

基本教义与婆罗门教同 信多神、突出三神

※特点:对种种神化了的自然力量和祖先进行崇拜 △佛教Buddhism 500万80年代中期 乔达摩·悉答多 创立公元前6世纪 柏拉图(公元前427—前347)

孔丘(公元前551—前479)迦毗罗卫国国王之子 属刹帝利种姓

乔达摩(约公元前566—前486)释迦(族名“能”)牟尼(寂静、仁、儒、忍)佛陀(觉悟者)

※四谛:苦、集、灭、道 苦谛——一切皆苦 集谛——欲动业果 灭谛——灭欲、道谛——修行,实行五戒、八正道

※大乘佛教Mahayana(北传)大(大道、大业)乘(运载、流、度)普渡众生 革新→ ※小乘佛教Hinayana(南传)保守

△耆那教Jaina(胜利者的宗教)胜利者/完成修行的人 尼乾陀子创立、故译有:尼乾外道 公元前6世纪—5世纪与佛教同时兴起,故自称是最古老的宗教。基本教义:业报轮回、灵魂解脱,非暴力、苦行主义。特征:1不杀生 2实行苦行主义

※五戒1不杀生 2不妄语 3不偷盗 ④不淫 ⑤无所得

※三宝1正智(认识真理)2正信(信仰真理)3正行(实践真理)公元1世纪 分为两派

1天衣派(裸体)2白衣派(穿白袍)

二、工艺美术

(一)陶工艺 最早见哈拉帕文明

特点:祭器、陶俑多、器皿较少、雕塑感强(母神尤多、瘤牛其次)风格:古朴大方,具有大写意风采、夸张变形、强调艺术感受、充满活力

(二)石工艺 成就突出

特点:神像及建筑装饰多、实用者少,完全依附于宗教,体现宗教精神

风格:造型优美、生动、线条流畅,注重节奏变化,创造了东方神像造型法则及标准,具有世俗性。※水晶

(三)金属工艺

特点:祭器(神像、舍利容器等)生活用具 风格:精致典雅、神像造型优美、富于世俗情调 ※货币

(四)建筑装饰 特点:注重建筑的外部装饰,主要是宗教建筑,全面装饰,装饰精致,像雕刻和工艺作品 风格:装饰繁缛、对比强烈、层次丰富,纹饰生动活泼

(五)其他 木制乐器

三、小结

1、宗教性。古代印度工艺美术可以说自始至终充满着宗教色彩。宗教性可算作是其工艺美术最突出的特性。大量工艺美术作品证实了这样一个规律,即古代印度的工匠们将宗教作为工艺美术创作的动力,并通过工艺美术创作来加强对宗教的信仰。

2、丰富性。古代印度工艺美术表现出极度丰富的形式和内涵,有许多创作表现出一定的矛盾,如表现形式上,我们既能看到它的单一性,又能感觉到它的多样性;在风格上,既有强烈的民族性,又具浓郁的国际意义;既反映出禁欲的一面,又表现出纵欲的一面,从而将宗教的、世俗的文化融入工艺美术的各个方面;从表现手法上来看,虽有更多的装饰性表现,但也有不少写实性的表现。总之,其风格特征是多方面的。这与印度复杂的地理环境、民族成分及宗教的影响有着直接的关系。

3、象征性。任何一种宗教都是一定历史阶段的文化现象,它是由物质世界中抽象出来的一种道德规范。但宗教又是从主观精神出发,要求信仰者按照宗教戒规行事,并为此创造出符合这种主张的形象来象征教义的永恒与万能。古代印度工艺美术所反映出的佛教、印度教等宗教的精神和象征形象,比起基督教和伊斯兰教来,似乎有更大的神秘感和隐喻性。

4、神秘性。古老而富于哲理的宗教,赋予印度工艺美术以神秘性,这种神秘性来自工艺制作中的繁缛精致的纹饰,和变化多端的线条,以及抽象意味的造型和含蓄的色彩效果,但极端的单纯形式也是神秘性的来源之一。

5、官能性。对生殖的崇拜及对性的直观表现,是古代印度工艺美术的另一特征,这一点,主要反映在建筑装饰纹样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上。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一特征带有一定人文主义色彩。对人的歌颂或将神赋予人的品格,表现和赞美人体,歌颂人的生命,都表明了古代印度工艺美术中流露出来的这一特质。

6、韵律性。许多工艺美术作品都反映出印度艺术所特有的浪漫主义色彩,造型夸张、纹饰活泼,线条富于动感,对比强烈。尤其是装饰纹样中所表现出来的节律和韵味,给古代印度工艺美术注入了清新、活泼、典雅、瑰丽的风韵。

第3篇:世界古代文明古代印度

古代印度

(一)从比较民族学的角度而言,古印度文明主要是以下哪一民族创造的:()

以下哪一项是印度恒河流域最早的文明创造者:()3

雅利安人是古印度土生土长的种族。()

摩亨佐·达罗是人类历史上最早拥有城市规划的城市。()

古代印度

(二)以下哪一项是婆罗门教最早的经典:()

以下哪一项是雅利安人在古印度创造的的文化:()

将古印度经典《五十奥义书》翻译成中文的是中国著名学者徐梵澄。()《奥义书》是古埃及文明的经典。()

古代印度

(三)佛教在印度产生的时间是()。

以下哪一项不是印度耆那教派的教义:()

印度种姓制度中以下哪一个种姓的等级最低:()

与佛教相比,婆罗门教注重众生平等。()

古代印度

(四)1

世界三大宗教不包括()。

根据传播的方式,以下哪一项不属于佛教三大流派:()

阿育王是印度哪一时期著名的历史人物:()

汉传佛教以小乘佛教为主。()

古代印度

(五)1

以下哪一项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语法书:()

以下哪一项是古印度文明的法典:()3

阿拉伯数字最早起源于古巴比伦文化。()4

犍陀罗艺术深受希腊文化的影响。()

第4篇:《印度》教学设计

教材内容分析

本节是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第三节内容。印度是南亚面积最大、人口最多、自然条件最具代表性的国家。教材集中反映了印度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的主要特征,简明地选取了人口的过度增长、水旱灾害频繁、自给有余的粮食生产、发展中的工业这四个当今印度十分突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特征。从农业发展与人口压力、农作物的分布与自然条件的关系、工业生产布局与原料产地的关系等方面体现了环境—资源—人口这一主线,正确的阐述了人地关系,为进一步学习区域地理奠定了基础。因此本节课是教材的重点。

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对区域地理的学习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具备基本的读图能力及从地图和各种资料上提取、分析、归纳地理信息的能力,但是由于学生年龄小,认知能力差,知识面不够宽,信息来源有限,看问题的层次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因此在教学中要始终坚持面向全体,分层次教学。教学过程中运用计算机多媒体课件,采用引导启发、层层设疑教学法。

教学设计思路

依据地理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课堂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全体学生的发展、面向学生的个性发展,同时,还要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社会实践,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辅助地理教学、创设学习情景,引领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合作学习等,培养学生搜集资料、查阅资料,运用资料、图表等说明、分析、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学会“遵循自然规律,改造自然环境,建立人地和谐的生存环境”的科学态度,从而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让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会运用文字和数字资料,说明印度人口增长的特点以及人口过度增长与资源、环境及经济发展的关系。

2.通过地图及图片的阅读与分析,能够解释印度水旱灾害频繁的原因。过程与方法:

1.通过地图了解一个国家的位置及邻国的培养读图能力;

2.会看分层设色地形图,并初步学会用地图分析一地区的地形特点;

3.学会运用文字、数据、地图等资料,说明气候特特征和人口增长情况,提高分析和归纳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对印度人口、自然灾害的研究,使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人口观、人地协调观念。

2.印度与我国为邻邦,印度在人口政策与自然灾害防治等方面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人口特点及自然灾害对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所造成的压力。

难点:印度临国的空间方位的记忆,人口特点及人口对印度的资源、环境、经济发展的影响和水旱灾害的成因

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课件播放西游记中《天竺少女》的片段 学生活动:欣赏并思考是哪部电视的片段,表现的是哪个国家的舞蹈。教师活动:大家都知道西游记讲述的是唐僧师徒去西天取经的故事,西天就是古代的天竺,也就是现在的印度,你们想不想更多的了解印度?好,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古老而神秘的国家—印度

教师活动: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情景导入,整体感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本堂课的学习创设一个良好的情境活动

二.新课教学 1.印度概况

(1)位置和地形

教师活动:多媒体展示印度在世界当中的位置图

学生活动:看书及读图,描述印度的地理位置及与我国的位置关系。

教师活动:多媒体展示印度地形图的卫星照片,引导学生在图中找出恒河平原、喜马拉雅山、德干高原三大地形区,分析印度地形特点

学生活动:读图分析,得出结论(2)陆上邻国与隔海相望国家

教师活动:展示“印度邻国图”,引导学生找出陆上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国家,并归纳分别位于印度的什么方位

学生活动:观察 “印度的邻国图”,总结归纳。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分析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并从地里图像中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使学生在进一步巩固认识一个国家的学习方法的同时,了解和掌握印度的位置和地形。

(3)印度的气候

教师活动:1.课件展示:“水旱灾害图片”引导学生分析水旱灾害的发生跟气候有关

2.课件展示:“亚洲气候类型图”引导学生查找印度的气候类型

3.课件展示:“孟买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分析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 学生活动:读图分析并查找印度主要气候类型,结合气温和降水图,讨论其气候特点

教师活动:课件展示南亚风向图,提出问题 ①雨季和旱季盛行的风向

②西南季风进退失常带来的灾害,完成38页表格 学生:读图、讨论分析,完成表格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讨论分析中学会从地图中获取信息、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读书36--37页内容,思考印度人民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如果你是印度发生这样灾害地区的公民,你又应该怎么做呢?

设计意图:水旱灾害是我国经常出现的灾害性天气。通过讨论,让学生在平常学习中具备一定的自救常识,学会一些终身受用的能力

(4)人口

教师活动:课件展示“世界上人口过亿的国家”图,引导学生找出人口居前两位的国家

学生活动:看图,思考回答 教师活动:课件展示印度人口增长示意图,引导学生思考36页第2题 学生活动:读图计算,总结印度人口特点—数量大,增长快。教师活动:课件展示36页“活动”3材料

学生活动:讨论对印度未来人口增长趋势的看法及众多的人口给印度的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带来的压力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的思维能力,在学习、讨论中形成正确的人口观和资源观;通过比较,进行人口国情教育

2.印度文化

教师活动:课件展示教材34页阅读材料

教师活动:课件展示有关介绍印度的图片并作介绍

1.印度国花 2.印度国旗 3.印度首都 4.印度古迹泰姬陵 5.印度的牛 6.印度奇特的风俗 7.印度妇女的服装„„

设计意图:营造浓厚的印度民族文化氛围,让学生了解印度的人文风情 三.小结:请同学们说说本节课的收获 四.巩固练习 五.作业布置

六.板书设计

位置

地形

──自然环境

影响←人口

印度

气候→水旱灾害

人文环境──

文明古国

风俗

第5篇:《印度》教学设计

印度第一部分学案 李鹊一中

李玲 学习目标:

1、记住印度的位置、人口主要地形区的分布。

2、学会运用文字和数字资料说明印度人口增长的特点,并理解人口过度增长与环境、经济发展的关系。

3、学会阅读图片,分析解释印度水旱灾害严重的原因。

4、知道印度粮食生产自给有余的原因。

学习重点:

(1)印度的位置、人口主要地形区的分布。

(2)、运用文字和数字资料说明印度人口增长的特点,并理解人口过度增长与环境、经济发展的关系。学习难点:

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及其对农业的影响。

学习内容及要求 :

一、填空(小组自主学习完成。)

1、印度东南临()湾,西南临()海。

2、主要的陆上邻国有()。3隔海相望的国家:()

4、印度是南亚面积最()的国家。

5、印度人口已超过()亿,仅次于(),居世界第()位。

6、印度人口特点:人口数量(),增长()。

7、人口对()()()发展造成压力。

8、印度是文明古国,有著名的古建筑()。

9、地形特点:北部山地()、中部平原()、南部高原()。

10、印度大部分地区地处()带和()带。

11、印度以()气候为主,全年(),分()。

12、印度水旱灾害频繁,解决的措施是修()工程。

二、简答

1、分析印度发展农业的有利自然条件?

2、印度多旱涝灾害的原因?

三、综合题

1、读课本35页印度地形图7.34,完成下列要求: 山脉:()

河流:()()高原:()

海域 :()()()岛屿:()

山峰:()

纵观印度地理事物分布,该地区大致可分为()大地形区。

2、读“南亚地区不同季节的风向路径图”,将符合题意的各选项的字母和数码按顺序写在下面的横线上。(见课本37图7.39图7.40)A 6月至9月

B 东北风

C 由海洋吹向陆地

D 形成东北季风

E 为雨季

F 10月至次年5月

G 西南风

H 由陆地吹向海洋

I 形成西南季风

J为旱季(1)与甲图相符的是:(2)与乙图相符的是:

第6篇:4.古代印度文明

第一节 古代印度文明

古代印度主要历史线索:

公元前1500年上溯为哈拉巴文化时期。公元前1500年左右,雅利安人征服印度次大陆,种姓制度逐渐形成。公元前300年左右,孔雀王朝建立,旃陀罗笈多的孙子阿育王时代,孔雀王朝达到鼎盛,佛教盛行开来。公元300年左右,笈多帝国建立,到沙摩陀罗笈多统治时代,笈多王朝势力一度达到马来半岛、印尼的苏门达腊和爪哇等地。11世纪时,伊斯兰开始对印度的征服,1206年,由来自阿富汗的突厥人建立了穆斯林政权德里苏丹国。公元1500年左右,蒙古人后裔的莫卧尔王朝建立。公元1498年,葡萄牙人登陆印度,标志着欧洲人染指印度次大陆的开始。

一、印度河流域的早期文明

(一)主要知识点

1、古代印度是一个历史上的地理概念,指喜马拉雅山以南的整个南亚次大陆地区。我国《史记》,《汉书》称为身毒,《后汉书》称为天竺,唐代玄奘改译为印度。印度作为地域名称是从印度河的名称引申而来的。

2、目前大体可以推测,印度河流域的早期文明大约存在于公元前2300—前1750年。

(二)名词解释

1、哈拉巴文化:南亚次大陆古老的青铜文化(约公元前2300前1700年),1921年由考古学家最早发现于印度河流域的哈拉巴(今巴基斯坦旁遮普省境内)而得名。以后又在其他地区陆续发现250多处类似文化,通称为“哈拉巴文化”。该文化主要经济部门是农业,手工业和商业也比较发达,铜器和青铜器已经广泛使用。城市是该文化的重要特色,已发现的有哈拉巴与摩亨佐·达罗等,估计已形成城市国家。该文化的创造者尚不清楚,可能是南亚次大陆的古老居民达罗毗荼人。对于该文化衰亡的原因目前还存在较大争议,尚待进一步解决。

2、摩亨佐·达罗:古印度哈拉巴文化遗迹之一,位于现巴基斯坦信德省境内,1922年被考古学家发现,是哈拉巴文化中保存最完整的遗址之一,从中可以了解到哈拉巴文化城市结构的特征,城市分卫城和下城两部分,城市规划良好;现代学者估计其人口约为35 000人,从城市建筑物的大小推断当时社会已经出现阶级差异;应该已经形成由中心城市和周边农村组合而成的城市国家。和其他哈拉巴文化遗迹一样,其毁灭原因尚不清楚。

二、吠陀文明

(一)主要知识点

1、印度河流域文明衰亡以后,古印度历史进入了“吠陀时代”(约公元前1500—前600年);这一时期有丰富的传说材料,收集在被称为“吠陀”的文献中。

2、“吠陀”的意思是知识,指神圣的或宗教的知识。吠陀是包括大量各种知识的宗教文献。吠陀文献分为四部,即反映“早期吠陀时代’’(公元前1500—900年)的《梨俱吠陀》和反映“后期吠陀时代”(公元前900—600年)的《沙摩吠陀》、《耶柔吠陀》和《阿闼婆吠陀》。此外,反映后期吠陀时代的还有解释吠陀的文献《梵书》、《森林书》和《奥义书》。

3、雅利安人是印欧人的一支,他们称印度当地的居民为“达萨”(达休)人。

4、早期吠陀时代,军事首领“罗阇”、长老会议“萨巴”和部落成员会议“萨米提”共同构成了雅利安人军事民主制权力机构的三个要索。

5、早期吠陀时代末期,社会上开始出现了等级分化现象,《梨俱吠陀》中提到了婆罗门、罗阇尼亚、吠舍和首陀罗四个等级。

6、种姓制度是中国古代文献中对印度一种等级制度的泛称,它包括瓦尔那制度和后来产生的阇提制度。在西方通常称其为喀斯特制度。

7、后期吠陀时代,四瓦尔那: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正式形成。

8、婆罗门教在后期吠陀时代发展成型,湿婆、毗湿奴和梵天是婆罗门教最主要的神灵。

(二)名词解释

1、《梨俱吠陀》:古印度四部吠陀文献之首,编撰于公元前12—前9世纪,其中某些部分可能产生于公元前1500年左右。“吠陀”的本义是知识,梨俱是作品中诗节的名称。全书内容比较复杂,有上古的神话传说和宗教信仰,也有自然界和现实生活的反映。这些内容反映了印度原始社会晚期阶级分化并向奴隶制社会过渡时期的思想、生活和习俗。其中记录雅利安人战争、部落组织和等级划分等内容有极高的历史研究价值。《梨俱吠陀》所反映的时代也被称作早期吠陀时代。

2、《奥义书》:后期吠陀时代(公元前900—前600年)出现的用来解释吠陀的一种文献,其中包含了对整个宇宙和人生所作的宗教哲学解释。其主要观念是唯心主义一元论和泛神论思想。在较早的《奥义书》中就开始出现了“梵我一致”的哲学问题以及“业”和造业轮回的概念。《奥义书》的出现是对吠陀文献解释发展的结果,为婆罗门教和种姓制度打下了思想理论基础,同时也是古印度思想和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3、罗阇:早期吠陀时代雅利安人部落军事首领的名称,与长老会议“萨巴”和部落成员会议“萨米提”共同构成了雅利安人军事民主制权力机构的三个要素。随着历史发展,尤其是战争频繁地发生,其权势有所加强,财富也比之前增多,职位往往可以父子相袭,从而演变成为世袭君主,罗阇也成为王的称呼。

4、瓦尔那制度:古代印度的一种等级制度,瓦尔那有‘‘颜色”和“品质”的意思,萌芽于早期吠陀时代,正式产生于后期吠陀时代。该制度下规定四个瓦尔那的地位以及不同瓦尔那成员不同的权利义务:第一个瓦尔那是婆罗门,充任祭司;第二个瓦尔那是刹帝利,基本职业是武士;第三个瓦尔那是吠舍,是平民,它和前两个瓦尔那属于再生族;第四个瓦尔那是首陀罗,从事各种低贱职业,是非再生族。瓦尔那制度下个人社会地位由家庭出身决定,不同瓦尔那的人世代从事规定职业,不能随意改变,原则上不能通婚,法律地位也不平等。该制度显然是保护新生贵族剥削阶级的工具。

5、婆罗门教:古代印度宗教,大约形成于后期吠陀时代,以“吠陀”为经典,在《奥义书》中体现其基本观念。该教有三大主神:梵天、湿婆和毗湿奴,主张整个物质世界是一种幻想,唯一真实存在的是成为梵的世界精神或轮回,同时提出“梵我一致”和造业轮回的思想。该教的产生与王权兴起密切相伴,鲜明地维护了统治阶级的利益,同时与种姓制度紧密相连。在列国时代随着耆那教和佛教的传播,一度较前有所衰落。经过公元8—9世纪的改革最终形成印度教。

(三)简答题

1、简述瓦尔那制度的起源及主要内容。答案要点: 起源:瓦尔那制度萌芽可追溯到早期吠陀时代,最初新来到印度的雅利安人将自己称为“雅利安瓦尔那”。将当地居民称为“达萨瓦尔那”。在早期吠陀时代末期又发生了平民和氏族贵族的区别,平民称为吠舍,贵族称为罗阇尼亚,从事祭司的氏族贵族则称为婆罗门。从雅利安人与当地居民一分为二到雅利安部落中平民和氏族贵族一分为二和贵族内部军事贵族与祭司贵族的划分,形成了四个瓦尔那的雏形。

主要内容:同名词解释。

2、简述婆罗门教教义的主要内容。答案要点:

(1)婆罗门教崇拜的三个主神是梵天(生主)、湿婆和毗湿奴;这时的神已经不再简单地是早期吠陀时代所赋予的自然力的化身,而是更多地被赋予社会功能和抽象的性质。

(2)婆罗门教最高信神是“梵”,“梵”是世界精神、最高主宰和宇宙创造者,世界万象不仅由“梵”所创造,而且只有“梵”是实,其余一切都是虚幻的。

(3)婆罗门教认为由于人在世上造了“业”,所以死后灵魂不能归于“梵”,而是转世投生为不同生物,这要由人所造的业之善恶程度来定,只有悟到这个道理,达到“梵我一致”,才能摆脱轮回之苦。这种造业轮回的说法起到了为种姓制度辩护的作用,为高种姓的特权和低种姓的苦难找到了理论的解释。

(4)婆罗门教将“吠陀”视为经典,还拥有烦琐的宗教和祭祀形式,同时强调人对自身和世界的反省以及个人的修行。

三、列国时代的新兴宗教与思想

(一)主要知识点

1、公元前6—前2世纪,古印度处于“列国时代”,多种文献提到这一时期古印度有“十六大国”,随着恒河流域的开发,这个时期古印度的政治中心逐渐向东转移。

2、列国时代各国政治制度不尽相同,大致可以分为君主国和共和国两大类;就整体发展趋势来看,君主制在恒河流域占有优势,并且最终将取共和制而代之。

3、佛教的创始人是乔达摩·悉达多,最根本的教义是“四谛”。

4、古代印度最著名的文学作品是《摩呵婆罗多》和《罗摩衍那》。

5、印度雅利安人最古老的语言是“吠陀梵语”。约公元前4世纪,波你尼整理出了一套梵语的语法规范。梵语主要用于官方和宗教方面。

(二)名词解释

1、顺世论派:古印度的一个唯物主义学派,活跃于列国时代,又称“顺世外道”和斫婆迦派,重要代表人物为阿耆多翅舍钦婆罗。该派不承认吠陀和其他婆罗门教经典文献,主张地、水、火、风四大元素是世界统一的物质基础,人死后没有灵魂和轮回。该派激烈反对种姓制度,认为人生而平等,本质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同时认为人应该人世求快乐,反对苦行、禁欲。该派观点反映了下层人民的利益和要求,因此受到统治阶级残酷的迫害,也被视为异端邪说,作品基本全部被毁灭,目前仅存片断。

2、阿什斐迦派:古印度一个主张彻底宿命论的学派,又称“邪命外道”,代表人物为末伽黎·拘舍留。该派认为整个世界都是按照既定程序安排好的,在这个既定世界上,每个生命单子都必须反复再生,逐步经过地质的、生物的和动物的存在阶段,然后才以人的形态存在。人生历程是由宿命决定的,人的意志和行为不管善恶都不能影响这一历程。这种观点一方面否定了善恶有报的说教;另一方面也否定了人的能动作用,使人安于无为。

3、耆那教:印度传统宗教之一。“耆那”一词原意为胜利者或修行完成的人。在汉译佛典中称为尼乾外道、无系外道、裸形外道、无惭外道或宿作因论等。该教弟子尊称创建者为伟大的英雄,即大雄。该教徒的信仰是理性高于宗教,认为正确的信仰、知识、操行会导致解脱之路,进而达到灵魂的理想境界。该教是一种禁欲宗教,其教徒主要集中在西印度。耆那教徒不从事以屠宰为生的职业,也不从事农业。主要从事商业、贸易或工业。耆那教不讲究信神,但崇拜24祖。

4、佛本生经:亦称佛本生故事,是佛经中最具文学性的作品之一,大约编于公元前3世纪。主要内容是简述佛陀前生前世的经历和故事,实际上是搜罗民间故事加工形成的。该书共有故事500多个,不仅是一部宗教典籍,而且是一部时间古老、规模庞大、流传极广的民间故事集,反映了列国时代社会各方面的状况,有较高的历史研究价值。

5、摩诃婆罗多:印度古代史诗。和《罗摩衍那》并列为印度两大史诗。《摩诃婆罗多》现存的本子是在一部史诗的基础上编订而成,其中不但有长篇英雄史诗,而且有大量的传说故事作为插话,还有宗教哲学及法典性质的著作,因此篇幅很长。《摩诃婆罗多》书名的意思是“伟大的婆罗多族的故事”。它的成书年代约在公元前4世纪和公元4世纪之间。史诗是纪元前后几百年间许多人积累和加工的产物。它有许多不同的手写本流传下来。印度浦那版的精校本根据所有写本整理校勘,在20世纪60年代出版。此外还有南印度传本的校刊本。

6、《罗摩衍那》:印度古代史诗。与《摩诃婆罗多》并列为印度两大史诗。在印度文学史上被称作最初的诗。全书是诗体,用梵文写成,诗律几乎都是输洛迦(意译为颂),即每节2行,每行16个音节。《罗摩衍那》意思是罗摩传。罗摩是印度古代的传说中人物。后逐渐被神化。该诗故事生动曲折,思想内容丰富,结构严谨,反映了雅利安人向南扩张的过程。

四、孔雀帝国及佛教的传播

(一)主要知识点

1、孔雀王朝(约公元前324—前187年)的建立者是旃陀罗笈多。

2、现在所称的阿拉伯数字,实际上是由古印度人所创造的。

3、公元前2世纪开始修建的阿旃陀石窟是古印度佛教建筑的典型代表。

(二)名词解释

1、孔雀王朝:古印度摩揭陀王国的王朝名称,约公元前423年由旃陀罗笈多建立。首都为华氏城。阿育王位期间国力最为强盛,基本统一除半岛南端外的印度全境,大力宣扬推广佛教。该朝于公元前187年为巽加王朝所取代。

2、《摩奴法典》:印度最古老的宗教、哲学和法律的汇编,也是古代印度最重要的一部法律文献,集婆罗门法的大成。它不是由国家正式颁布的,而是婆罗门教祭司根据吠陀经典和历来的习惯在公元3—4世纪间陆续编制而成,共12章,传说由人类始祖摩奴制定,故称《摩奴法典》。《摩奴法典》对印度法律具有深远的影响,在印度封建社会前期,一直被统治阶级奉为圣典,随着其传播,后来形成了以《摩奴法典》为基础的印度法系。其中反映的土地制度、种姓制度等内容有很高的历史研究价值。

3、《政事论》:古代印度的一部论述治国安邦策略的著作。一般认为它是孔雀王朝的开国君主旃陀罗笈多的宰相考庇利耶所作,实际具体成书时间和作者尚有很大争议。书中包含有丰富的政治、经济、法律和军事、外交思想。全书系统论述君主如何统治国家的种种问题,主张实行中央集权统治,国王掌握国家的最高权力。《政事论》中包含大量的民法与刑法内容,对研究古代印度的土地所有制、财产关系、奴隶制度和种姓制度等内容有重要价值。

4、阿育王铭文:古印度孔雀王朝时期君主阿育王在全国各处的山岩、石柱和洞壁上所镌刻的铭文,现在还有几十个地方保存着这种石刻铭文,是古印度流传至今最古老的文字。铭文所用文字有两种:一是婆罗迷文,可能起源于塞姆人的字母;其二是佉卢文,可能起源于阿拉美亚字母。铭文内容大多是他颁布的诏令及对其功绩的赞颂,对研究当时历史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5、巽伽王朝:古印度摩揭陀王国的王朝名称,约公元前187年由普沙密多罗·巽伽建立,王朝初期仍然能够统治整个恒河流域。初期的君主也曾竭力抵御大夏和羯陵伽的入侵,其后国势日益衰微,最终只保有摩揭陀一地,约公元前75年被甘华王朝取代。

6、贵霜帝国:1—3世纪统治中亚地区及印度北部的帝国,由月氏人的贵霜部落建立。迦腻色迦王(约78一102年)统治时期,帝国达到鼎盛阶段。他信奉大乘佛教,在其支持下,大乘佛教由中亚传人中国。3世纪帝国分裂,分裂后的一些小邦大约维持了1个世纪后最终消失。贵霜帝国地处东西方交通要道,为东西方文化在其境内融合创造了为有利的条件。

7、犍陀罗艺术:l—2世纪印度西北部的犍陀罗地区所产生的佛教雕塑艺术形式。该艺术形式兼有希腊和印度的风格,贵霜帝国时期达到成熟和鼎盛。相传是希腊人皈依佛教后,感到佛陀与希腊的神灵阿波罗相似,于是按阿波罗的形象塑造出了佛陀。该艺术就是用希腊艺术手法诠释佛教的一种表现形式,后来随佛教一起传人了中国和东亚其他地区。

板块四:古代印度文明

本版块共有四个知识点,其中古印度的种姓制度、宗教等内容是重点,既可能出选择题,也可能出名词解释,还可能出简答题。

古代印度主要历史线索:

公元前1500年上溯为哈拉巴文化时期。公元前1500年左右,雅利安人征服印度次大陆,种姓制度逐渐形成。公元前300年左右,孔雀王朝建立,旃陀罗笈多的孙子阿育王时代,孔雀王朝达到鼎盛,佛教盛行开来。公元300年左右,笈多帝国建立,到沙摩陀罗笈多统治时代,笈多王朝势力一度达到马来半岛、印尼的苏门达腊和爪哇等地。11世纪时,伊斯兰开始对印度的征服,1206年,由来自阿富汗的突厥人建立了穆斯林政权德里苏丹国。公元1500年左右,蒙古人后裔的莫卧尔王朝建立。公元1498年,葡萄牙人登陆印度,标志着欧洲人染指印度次大陆的开始。

典型例题:

(一)名词解释

哈拉巴文化

摩亨佐·达罗 诃婆罗多

吠陀 瓦尔那制度

婆罗门教

佛本生经摩《罗摩衍那》 《摩奴法典》 《政事论》 阿育王铭文

(二)简答题

简述瓦尔那制度的起源及主要内容。

起源:瓦尔那制度萌芽可追溯到早期吠陀时代,最初新来到印度的雅利安人将自己称为“雅利安瓦尔那”。将当地居民称为“达萨瓦尔那”。在早期吠陀时代末期又发生了平民和氏族贵族的区别,平民称为吠舍,贵族称为罗阇尼亚,从事祭司的氏族贵族则称为婆罗门。从雅利安人与当地居民一分为二到雅利安部落中平民和氏族贵族一分为二和贵族内部军事贵族与祭司贵族的划分,形成了四个瓦尔那的雏形。

主要内容:该制度下规定四个瓦尔那的地位以及不同瓦尔那成员不同的权利义务:第一个瓦尔那是婆罗门,充任祭司;第二个瓦尔那是刹帝利,基本职业是武士;第三个瓦尔那是吠舍,是平民,它和前两个瓦尔那属于再生族;第四个瓦尔那是首陀罗,从事各种低贱职业,是非再生族。瓦尔那制度下个人社会地位由家庭出身决定,不同瓦尔那的人世代从事规定职业,不能随意改变,原则上不能通婚,法律地位也不平等。该制度显然是保护新生贵族剥削阶级的工具。

第7篇:南亚——印度教学设计

《南亚——印度》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南亚是亚洲的重要组成部分。南亚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在自然、人文地理方面,呈现着独特的区域特征。本节突出了自然要素、人文要素之间的紧密联系、相互影响。因此,教学中应引导学生抓住知识的内在联系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教材编排简洁、精炼,重点选取了位置、范围、地形与河流、气候对农业的影响、宗教与社会、人口和经济等,重点突出。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掌握自然要素知识,三大地形区、两大河流、一个季风气候。通过分析自然要素对农业、工业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思维能力。

过程与方法:

1、进一步学习运用地图说明一个区域的地理位置。

2、让学生运用文字、数据、地图、图表等说明地理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进一步丰富学生学习地理的成功体验,激发对地理事物进行分析探究的兴趣。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人口观、环境观。

重、难点:

重点:南亚的自然环境特征及热带季风的成因;印度的工农业发展特点 难点:热带季风气候的成因;印度自然环境特征对其农业发展的影响及主要作物的分布;印度的主要工业部门及其分布

教法、学法:

综合法、归纳演绎法、读图分析法、对比分析法、创设情境法、自学指导法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教师:同学们,我们这一节课继续学习区域地理中世界地理《南亚——印度》这部分内容,关于南亚的一些地理环境特征我们在初中的时候已经学过,所以这可以看做是一节复习课,但是我们现在不应该还停留在初中的阶段,要把高中学过的一些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规律加进来。我们学习区域地理的一般思路是:首先分析区域的自然环境特征(包括地形、气候、水文、土壤、植被这些自然地理要素)和人文环境特征(包括人口、城市、交通、农业、工业等),这些地理要素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体现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同时我们还可以得出区域发展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区域的发展是对有利的条件加以利用,不利的条件加以治理,从而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一、南亚(印度)的自然环境特征

【读图指导】老师:同学们打开地理地图册《南亚》这部分,找出南亚的地形,气候,主要河流,并对这些地理要素的特征进行描述。【教师提问】南亚的地形有何特点?

【学生回答】以高原、平原和山地为主。北部和西北部为喜马拉雅山,中部为印度河、恒河平原,南部为德干高原。地势南北高,中间低。【教师提问】在各个地形区内部地势起伏是怎样的呢?

【学生回答】北部山地海拔高,地势落差大;中部平原海拔在200米以下,地势平坦;南部德干高原是古老的岩熔高原,平均海拔为600m,饱经侵蚀,高原内部地势平坦。

【教师提问】印度主要是什么地形?对它的农业发展有何影响?

【学生回答】印度主要包括中部平原和南部高原,平地低地多,耕地面积广。【教师提问】南亚的气候有何特点?

【学生回答】大部分为热带季风气候,北部为高山高原气候,备备为热带沙漠气候,季风气候典型。全年高温,有明显的旱雨两季。旱季是10月至次年5月,雨季是在6月至9月。【重点分析】南亚季风的成因

冬季风(寒冷干燥)夏季风(温暖湿润)

得出南亚降水的分布规律及其成因分析(西部沿海和东部平原区降水多,乞拉朋齐为世界雨极,半岛西部降水少,西北部最少)

【教师提问】南亚有哪些主要河流?恒河下游的水文特征如何?

【学生回答】南亚主要有三条河流:恒河、印度河、布拉马普特拉河。流量大,水位季节变化显著,含沙量较大,无结冰期。【思考探究】南亚水旱灾害频发的原因?

地理位置:印度半岛伸入印度洋,大气运动强烈,水汽来源充足,已形成大量降水

地形地势:北部山地,中部平原,从印度洋带来的水汽被地形抬升,形成地形雨,汇集到中部低平的平原区,易形成洪涝灾害。

气候:热带季风气候,分成明显的旱雨两季,6-9月容易出现洪灾,其他月份容易出现旱灾。

季风风力弱,来得晚,退得早,降水少,造成旱灾;风力强,来得早,退得晚,降水多,形成洪灾

水文:南亚地区河流少,主要是印度河、恒河,分洪泄洪能力差,径流变化大。汛期水量过大,旱季水量不足。

二、南亚(印度)的人文环境特征

【教师分析】南亚是世界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人口过亿的国家有3个,由此我们可以推测南亚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所以生态环境问题非常的严重。白色人种为主。

主要的宗教分布为:佛教-斯里兰卡 印度教-印度、尼泊尔 伊斯兰教-巴基斯坦、孟加拉国

三、印度

【读图思考】通过这个图,我们可以得出关于印度人口哪些特点

【学生回答】传统型的人口增长模式,少年儿童及青壮年组的比重大,劳动力资源丰富廉价。

【教师提问】通过刚才对印度自然环境特征的分析,印度农业发展有哪些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学生回答】

印度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 1.有利条件

耕地面积广,大部分地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气候温暖湿润,正常年份西南季风带来丰沛的降水,河流提供丰富的水源。2.不利条件

水旱灾害频发,这与西南季风的强弱有关。

【教师分析】我们来具体看一些印度主要农作物的分布。印度主要的粮食作物有水稻和小麦。

水稻产量占粮食总产量的40%,出口量为世界第三。水稻主要分布在东北部和半岛东西两侧的沿海地区。这些地区为平原地形,水热条件好,土壤肥沃 小麦是印度的第二大粮食作物,产量占粮食 的30%,在世界上居第二位。分布在德干高原的西北部及恒河上游地区。区位优势有:地面起伏平缓,虽然降水较少,但灌溉水源充足,土壤肥沃,光照充足。印度主要的经济作物有棉花、茶叶和黄麻 糖料作物为甘蔗,油料作物为花生。

【教师提问】印度的工业系统比较完善,大家根据印度的资源状况,推测印度传统工业有哪些?有哪些主要的重工业部门?

【学生回答】印度的传统工业为棉纺织和麻纺织工业,棉纺织工业分布在靠近黄麻产地的加尔各答,棉纺织工业分布在靠近棉花主要产区的沿海城市孟买,这两个城市都位于沿海地区,交通便利。

印度的煤、铁、锰资源非常丰富,之前主要为采掘工业,独立之后重工业如电力工业、钢铁工业和机械工业快速发展。尤其是钢铁工业,主要分布在德干高原的西北部。

【教师提问】比尔盖茨认为,21世纪印度将成为软件超级大国。印度的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迅速,班加罗尔有“南亚硅谷”之称,你认为班加罗尔的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有何区位优势?

【学生回答】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接近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知识密集,技术先进(或人才充足);现代化交通(交通便利);地处德干高原,环境优美;企业管理水平高。

古代印度工艺美术

古代印度工艺美术 一、概述“印度”(India)《史记》——“身毒”《汉书》——“天竺”《大唐西域记》——“印度”来源于印度河(Indws)(一)自然环境复杂、南亚次大陆各部落或国家......

第三章 古代印度

第三章 古代印度(4课时)一、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哈拉巴文化产生、发展及其衰亡的历史,更深层次理解印度种姓制度、早期佛教产生的社会背景极其阶级实质,同......

印度教学设计[材料]

印度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利用地图了解印度的位置特点。2.知道印度的人口数量及人口增长特点,理解印度人口增长对资源、经济发展的影响。(二)过程与方法学会运用文......

《印度》教学设计

教材内容分析本节是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第三节内容。印度是南亚面积最大、人口最多、自然条件最具代表性的国家。教材集中反映了印度自然地......

《印度》教学设计

印度第一部分学案 李鹊一中李玲 学习目标:1、记住印度的位置、人口主要地形区的分布。2、学会运用文字和数字资料说明印度人口增长的特点,并理解人口过度增长与环境、经济发展......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