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9 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知识点一 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1.原因
(1)清初统治者认识到恢复经济,尤其是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是 “国之大计”。
(2)顺治、康熙、雍正、乾隆诸位帝王,都十分重视农业生产,大 力推行垦荒政策,使农业生产很快得到恢复,并有了较大的发展。
相关链接
清朝前期,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国力强盛,史称“康乾盛世”。 它与中国封建社会的“文景之治”“光武中兴”“贞观之治”“开元盛 世”等都被誉为盛世繁荣阶段。
2.表现
(1)清朝前期,耕地面积不断扩大,大片荒芜的土地得到开垦,许 多荒山旷野改造成农田,边远地区得到了开发。到乾隆末年,全国的耕 地面积比明朝鼎盛时期增加了近 3 亿亩。
(2)兴修水利:①对黄河、淮河等大河以及大运河进行治理。②组 织人力修建了许多堤坝、渠堰、海塘。
(3)粮食种植:改进种植技术,改良新品种,推广玉米、甘薯等高 产作物,使粮食产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4)经济作物的种植有较大发展,品种增加,棉花、甘蔗、烟草、 茶叶、药材以及花卉、水果等作物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
3.影响
(1)农业生产的发展,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繁荣。
(2)农业产品品种和产量的增加,也对手工业和城镇商品经济的发 展起到了推动的作用。
(3)为清朝前期的兴盛奠定了基础。 知识点二
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1.手工业的发展
(1)概况:清朝前期,丝织业、棉织业、印染业、矿冶业、制瓷业、 制糖业、制茶业等手工业都有很大的发展。尤其是丝织、棉织、印染、 制瓷等方面,品种繁多,产品精良。
(2)手工工场:①特点:当时已出现了比较成熟的手工业工场,其 中有些颇具规模。②典例:江宁著名的机户李扁担、李东阳等,都各自 拥有织机五六百张;佛山镇经营棉织业的手工工场达 2500 家,织工超 过 50000 人。
思维拓展
清朝手工工场的特点、实质及生产过程。
提示:(1)特点:以生产商品为目的,“机户出资,机工出力”。 (2)实质:机户是早期的资本家,机工是早期的雇佣工人。他们之 间是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
(3)生产过程:机户拥有大量资金和织机,开设机房,雇佣机工进 行生产。机工计日领取工资,维持一家人的生活。
2.商业的发展
(1)商业网的形成:清朝前期的商业很发达,陆路和水路的商旅往 来频繁,各地的商品贸易十分兴盛,形成了由农村集市、城镇市场、区 域性市场和全国性市场组成的商业网。
(2)工商业市镇:①形成:一些原来的农村地区发展为工商业市镇, 有的地方居民超过万户,比县城的规模还大。②典例:a.盛泽镇:吴江 县的盛泽镇,出现了“舟楫塞港,街道肩摩”的景象。b.汉口镇:湖北 的汉口镇在明朝中期才发展起来,到清朝时已成为“人烟数十里,贾户 数千家”的都会。
(3)商业都市:在北京、江宁、扬州、苏州、杭州、广州等大城市 中,工商业非常繁荣。乾隆时期的苏州,据载已拥有“十万烟火”,财 富“甲于天下”,有的地段“地值寸金”。
(4)商帮的形成:①形成和特点:在商业活动中,形成了一些大的 商帮,拥有雄厚的商业资本,在全国进行商业活动。②典例:a.晋商: 山西商人组成的晋商,主要贩卖粮食、食盐,绸缎等,到乾隆时又专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