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后,容易产生麻痹思想和松懈情绪。我国农业农村发展有今天的这个局面来之不易,农业受自然因素、市场因素影响大,基础仍然脆弱,应该居安思危,倍加珍惜。
2010年是完成“十一五”规划任务、谋划“十二五”发展的关键一年,也是巩固发展当前农业农村好形势的关键一年。做好2010年的农业农村工作,对夺取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新胜利,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意义重大。
当前,我们虽然面临许多挑战,但同样也面临许多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中央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在统筹城乡发展中加大强农惠农力度。社会各界高度关注、大力支持“三农”事业,为农业农村工作创造了良好的氛围。连续几年增产增收,为农业农村工作积累了经验。我相信,只要振奋精神,迎难而上,真抓实干,就一定能够再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农村繁荣和谐的新佳绩。
农业农村工作知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
发展
(一)农业的发展阶段 农业是人类从事的最古老的产业。
1.原始农业
原始农业指主要使用石器工具来从事简单农事活动的农业。一般认为始于1万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到2000多年前的铁器农具出现为止。
2.传统农业
传统农业是在原始农业基础上,随着铁器农具的出现和长期累积的生产经验而发展起来的,是指使用铁木农具,凭借或主要凭借直接经验从事生产活动的农业。
3.现代农业
现代农业是指运用现代的科学技术和生产管理方法,对农业进行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信息化、市场化和农场化的生产活动,是以市场经济为导向,以利益机制为联结,以企业发展为龙头的农业,是实行企业化管理、产销一体化经营的农业。主要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才形成的发达农业。
(二)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的区别 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之间存在着本质的区别,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的经营目标不同。
传统农业生产技术落后,生产效率低下,农民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非常有限,农业生产受自然环境的影响较大,“靠天吃饭”的现象比较普遍。为了预防自然灾害给人们生存带来威胁,农民尽量地多生产、多储备粮食以备不测,即以产量最大化为其生产目标,而增产的主要手段就是加大劳动的投入。而现代农业的经营目标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即以一定的投入获取最大限度的利润。因为现代农业象现代企业一样,雇主要向被雇佣者支付工资,只有劳动的边际收益大于工资时,雇主才有利可图,才会增加劳动投入。所以,传统农业要过渡到现代农业,就必须将农业生产的目标由满足自给性消费的产量最大化转变为商品性生产的利润最大化。而完成这一转变的首要条件是农业劳动力比重的下降和农业人口压力的缓解,在巨大的农业人口的压力下,农业生产目标由传统到现代化的转变是不可能实现的。
(2)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的技术含量不同。
农业领域的技术进步是通过凝结着先进技术的
现代农业要素的不断投入来实现的。传统要素是从农业部门内部和大自然中获取的,技术含量低,且长期处于停滞状态,国家对农业的投入较少,农业生产所需的劳动力数量较多。在这种人地矛盾十分突出的状态下,农业机械的使用反而会进一步加剧这种矛盾。所以,在传统农业社会中,农业机械的应用和推广往往受到抑制。而现代农业是用现代科学技术武装起来的农业,其要素大都是由农业部门外部的现代化工业部门和服务部门提供的。现代农业要素投入的增长和农业现代科学技术含量的提高就意味着农业部门劳动力容量的减少。所以,农业现代化与工业化和农业人口的战略转移是密不可分的。 (3)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的经营规模不同。
现代农业的明显标志之一就是它的规模效益,这是因为:
第一,现代农业是经营者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农业。这一目标在小规模或超小规模的以满足自给性消费为目的的传统农业基础上是不可能实现的,而必须在较大的经营规模上,农民摆脱生
产者的生存压力,把利润最大化作为自己追求目标的情况下才能实现。
第二,现代农业是高收入的农业。纵观世界发达国家,农民都是比较富裕的阶层,收入很高,而这种高收入必须建立在较大农业经营规模之上。
第三,现代农业是农产品高商品率农业。衡量一个国家农业的发展水平,关键看它农产品商品率的高低,而农产品的商品率必然与较大的农业经营规模相联系。
第四,现代农业是高技术农业。传统农业主要是利用人力和畜力,而现代农业是利用现代机械技术、现代生物化学技术和现代管理技术武装起来的农业。特别是大型农业机械的应用必须有较大规模的作业空间,因而也需要较大的农场规模。
(三)农业现代化 1.农业现代化的特征
(1)生产过程机械化:生产过程的机械化,是指运用先进设备代替人力的手工劳动,在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中大面积采用机械化作业,从而降低劳动的体力强度,提高劳动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