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论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爱国观论文3篇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爱国主义是一个中文词,意思是爱国。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论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爱国观论文的文章3篇 ,欢迎品鉴!

论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爱国观论文篇1

  摘要: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精神在历史的潮流中不断被继承、弘扬、发展。然而,在树立了普遍的爱国意识之后,由于缺乏理性认识,当前青年爱国的行为仍然存在着偏差现象。本文将深入分析当今时代的爱国现状,思考如何树立理性爱国意识,付诸理性的爱国行为,进行良好的爱国引导,探索正确的理性爱国路径,以求为丰富爱国主义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研究提供现实基础,促进对理性及理性爱国教育的探究。

   关键词:当代青年;理性爱国;爱国行为

   引言

   作为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爱国主义对我国历来发展和进步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新时代的背景下,青年作为祖国未来的希望,他们的态度和所采取的行动直接关系到整个中华民族的形象,对社会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本文从当代青年爱国行为的现状出发,在思想上、行动上强调青年对爱国主义的理性认识和行为,多角度探索以实现理性爱国的正确路径。

   一、当代青年爱国行为的现状

   爱国主义,是在人类历史长河中慢慢发展出来的,是在社会实践中逐步产生的。列宁曾经指出:“爱国主义是由于千百年来各自的祖国彼此隔离而形成的一种极其深厚的感情。”①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我们需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以理性爱国推动社会的不断进步。

   如今,我们的祖国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实现中国梦的责任已经历史性地落到了年轻人的肩上。当代青年是一个初入社会,极富有激情和爱国热情的群体。对于他们而言,爱国主义更是一种感性的存在。随着时代发展,各个各样的文化思潮冲击着生活,当代青年的思想也受到多种文化的交叉影响,这对于自身的爱国行为也会产生一系列连锁效应。对于普遍青年人而言,迷茫,焦虑,冲动等情绪往往会不由自主地占据了他们的内心。一些思想单纯,行为激越的大学生,很容易就采取了错误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爱国热情。丰满的理想和不太如意的现实之间往往会产生一种巨大的矛盾和危机。青年们在寻求多种方式熱情地表达自己的爱国诉求的同时,质疑也会随着理性思考逐渐产生。学者江方俊说:“理性爱国主义是情感和理性的统一体,核心在于理性。没有理性的爱国主义,感性的爱国主义就不会全面持久。”②爱国主义最初是自发的、朴素的和感性的。但随着时代发展,爱国主义的内涵也在不断地被丰富,我们慢慢地开始更加强调理性,强调从感性到理性的升华。

   爱国的意识的强化并不意味着每个人都采取了正确的爱国行动。为了解当代青年爱国行为的现状,课题组以绍兴文理学院为例,随机抽样了4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大学生都具有爱国意识,但大多数为“不作为型”、“从众型”、“片面型”、“冲动极端型”,此外仍有少部分体现出漠不关心的态度,属于“无所谓型”。然而,仅仅停留在思想层面的爱国是不够的,爱国主义教育并不仅仅是让学生树立爱国意识,而是进一步的教会学生正确的爱国意识,如何去爱国,如何付诸实践,让学生们对国家的爱通过行动理性表达。

   我们要具备爱国的理念和品质,更需要有理性心态和行为。在你有为理性爱国真正做出行动吗这一问题上,调查数据显示绝大多数大学生是有行动的,只是存在行动频率的区别。有过一两次行动的占比最大,为39.7%;其次是占比26.36%的总是有所行动;也存在占比9.39%的经常有所行动。除此之外,存在着24.55%的大学生没有行动。如何将爱国信念付诸行动,并引导行动走向理性化,这是当前亟需思考的问题。

   因此,在这样的条件之下,面对这些产生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对大学生进行理性的教育和引导就显得至关重要。

   二、理性爱国的教育和引导

   加强理性爱国的教育和引导,需要从思想和行动两个方面入手。审时度势,正确判断最主要国家利益是理性爱国的出发点;深思熟虑,选择合理合法的途径表达爱国呼声是理性爱国的落脚点。让爱国主义精神成为推动当代青年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一)提高当代青年在思想上的认识

   思想是行为的前奏。进行爱国主义行为研究,首先要落实爱国主义思想,引导人们了解祖国的历史和现状,提高当代青年对爱国主义的认识。一旦选择错误或认识不够清晰,很容易就走向了非理性爱国主义的歧途。

   首先,了解什么是真正的理性爱国。人民日报中有一段有关理性的界定:“以国家和民族的核心利益为着眼点,合法有序地表达,就是理性”。③这句话意味着在对国家民族怀有的浓烈情感的同时,这种情绪是清醒的、受理性制约的。尽管每个人对国家有着无法言说的爱,但不能因为处于爱的名义而做有损的事。要学会理性地调控自己的行为。即在面对他国的时候也能不卑不亢,和平共处,而不是被情感冲昏了头脑。以爱国的名义做一些有损国家形象的极端事情,这是一种头脑简单,思想僵化的表现。真正的爱国不仅是一种高尚的美德和个人情操,更是一个国家国民素质的体现。

   提高当代青年在思想上的认识,关键在于加强理论教育。教育者需要有智慧地进行引导,加强学生的世情国情教育。它以传统思想政治课堂教育为载体,以各种爱国主题的讲座为辅助,让青年们最为直接地感受到了爱国的力量。通过理论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充分认识无产阶级的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一致性,正确认识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与坚持对外开放政策关系。强化理论教育,可以通过更丰富的案例提高大学生对理性爱国的认识和非理性爱国的危害,联系最新的时政热点,例如最近是五四运动100周年,教育者可以因此开设有关五四精神的专题课程,可以发挥思想政治主阵地主渠道作用,丰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构建理性爱国主义教育体系。

   当前,随着十九大的召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们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也不断发展,展现出了光辉的前景。爱国就要把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三者有机统一,以振兴中华为己任,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自觉报效祖国,努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④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当拥有更优渥的物质条件,更加便捷的信息通道,更宽广的社会舞台,就更应当以奋斗的姿态去迎接人生的挑战。 (二)对当代青年在行动上加强引导

   落实理性爱国行为是思想上进行教育的最终目的。加强当代青年在行动上的引导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个是主动自觉地进行实践活动提升爱国责任,另一个是潜移默化地通过网络传媒提升爱国自觉。

   1.推进实践活动,主动自觉提升爱国责任

   大力推进实践教育活动,有利于广大青年深入认识,提高认同感。可采取的方式有很多。例如爱国精神为主题的宣讲活动,以理性表达为主题的晚会、团日活动,组织走进革命老区的社会实践活动、前往乡村的调研活动、志愿服务等等。在各种各样的实践中,青年的社会责任感在不断强化,爱国意识不断增强。不仅培养了青年实践者自身的知识,也让更多学习者渲染了爱国情怀。

   此外,当代青年还可以通过合法的途径,有序的组织,平和的情绪来参与活动,例如写一些理性爱国的文章并适当发布于网上号召群众;在同样的物质需求的时候,提前考虑国产货;号召周围的人理性爱国,减少盲目现象的发生;在网络上发表维护国家利益的正当言论,在生活中积极响应国家号召;针对时事发表中肯意见,努力学习让祖国更加富强,从身边小事做起让祖国更加美丽。当代青年正处于拥抱着青春年华的时候,爱国也并不遥远,努力学习是爱国,追求和平是爱国,保护环境也是爱国。

   2.加强网络建设,潜移默化提升爱国自觉

   隨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网络越来越深入人们的日常生活。网络传媒以其自身特有的优点,在人们的日常学习、社交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通过网络关注国际热点也是理所当然。加强网络传媒建设,发挥舆论正面作用,可以避免传统教育中单一空洞的说教和枯燥无味的理论灌输。对于青年人而言,他们对于网络接受度更高,通过声色俱全、图文并茂的冲击会更加易于接受。

   在这一方面,学者朱琳提出了一个新的观点:“通过隐性教育方式将理性爱国内化为青年学生的内在自觉。”⑤这就是说,通过潜移默化地对现在的青年进行教育,把爱国转化为大学生心中的一种内在的认识,自己主动愿意做一些有益事。这样,当青年具体面对事情的时候,才能够在第一时间理性分析并采取到合适的方式。除了前面所提及的实践教育外,网络平台无疑是新时代爱国教育一个良好的切入口,它随着时代发展有着自身无限的增长潜能。

   合理利用网络,让当代大学生通过对国内外在经济、科技、生态等方面的对比来潜移默化地升华爱国主义思想。通过树立高度的民族自尊,培养坚定的道路自信,在不断的亲身实践中,让当代青年逐步提升对理性爱国的自觉意识。

   参考文献:

   [1]《列宁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79-580页。

   [2]人民日报:要有爱国激情也要有大国理性,http://news.sina.com.cn/c/20_-04-21/031815394831.shtml,20_年04月21日03:18

   [3]郭玮:《“五四精神”的当代价值及传承发展》,《西部学刊》,20_年11月20日

   [4]江芳俊:《论理性爱国主义的提出与弘扬》,《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_年第6期

   [5]朱琳:《论理性爱国的实现途径》,《思想理论教育》20_年4月

   注释:

   ①《列宁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79-580页。

   ②江芳俊:《论理性爱国主义的提出与弘扬》,《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_年第6期

   ③人民日报:要有爱国激情也要有大国理性,http://news.sina.com.cn/c/20_-04-21/031815394831.shtml,20_年04月21日03:18

   ④郭玮:《“五四精神”的当代价值及传承发展》,《西部学刊》,20_年11月20日

   ⑤朱琳:《论理性爱国的实现途径》,《思想理论教育》20_年4月

   作者简介:裘波(1986.12-),男,汉族,浙江绍兴人,绍兴文理学院,研究实习员职称,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研究方向: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

论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爱国观论文篇2

  摘 要:初中历史学科,对于学生未来的学习有着积极的影响。在传统教学方式当中,部分历史教师将教学重心放在要求学生掌握更多历史知识上,但却忽略了培养学生良好的爱国主义情怀。故而,本文主要从爱国和核心素养的角度,探讨培养爱国主义情怀的具体教学措施,让爱国在历史课堂当中生根,让情怀在学生之间落地。

   关键词:初中历史;课堂;爱国主义

   初中的历史学科作为一门人文性学科,其中,蕴涵着丰富的历史材料和思想理论方面的内容。作为历史教师应当合理运用历史教材,充分发挥人文学科的优势,带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去感悟历史事件发生的根源和渊源。而且要为学生们营造一个良好的,充满爱国思想情感的历史课堂,在日常教学内容,当中也要渗透一些爱国主义方面的教育。从而对学生进行反复而不断的熏陶和感染,有助于让爱国主义情怀在学生们之间得到生根发芽。

   一、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使命感

   首先,我们要对初中历史课堂所制定的新的育人目标,进行详细的阐述和分析,其中就包含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与使命感的内容。

   (一)意义和作用

   我国自古以来,对世界产生的贡献都是数一数二的。而且从世界地位的角度出发,我国凭藉其灿烂的历史文化,占据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角色和地位。在漫长的历史长河当中,有我国华夏子孙努力创造,积极创新而产生的一系列优秀的历史文化成果。比如在历史上可以随便举例的四大文明,造纸术和印刷术促进了我国文字得到蓬勃的发展,而且促进人们进行联络感情的方式发生了重大的变革,对于推动文化改革,也有十分积极的作用和影响。自古以来,我国都是提倡大力发展文化的政策,唐诗宋词元曲一直到现在都对后人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因此,初中历史教师在课堂上向学生们普及广泛的文化知识,能够带领他们感悟几千年华夏文化的演变,有助于进一步提升他们对国家所产生的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而且通过各种各样的发明案例,以及优秀文化成果的介绍,还能够帮助学生从小树立远大的志向,对发明创造产生一定的兴趣。这样就能够有效激发他们潜在的创新意识,对于学生未来的成长是十分重要的,有助于激励学生为国家做更多贡献。

   (二)具体培养措施分析

   针对上述内容的分析,初中历史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现代教学设备和技术,在课堂上,向学生们普及这方面的知识和内容。比如:教师在根据历史教材,向学生们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的时候,就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来设计一条清晰的时间轴。每个时间段和时间点,对应一种文明,而且需要设置相关网页链接,这样能够帮助教师随时点击链接,向学生们介绍对应的文化。这样就能够借助一種快捷,又方便的形式,带领学生们去了解青铜文明,四大文明万里长城等优秀的历史文化。在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还可以适当播放一些铿锵激昂的歌曲,这样有助于激发学生们自身的民族自豪感。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结合目前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带领学生们去了解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和作用。

   二、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和民族气节

   (一)意义和作用

   如今,虽然我们已经远离了动荡不安的年代,但是每个人仍然需要具备高尚的爱国情操和民族气节,对自己居住的祖国培养深厚的感情基础。那么历史教师同样可以在课堂上通过教学方式,实现对学生的爱国情操和民族气节的培养。这项工作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历史教师在历史课堂上,长此以往的熏陶和感染。借助历史上许多英雄的故事,来展示当时他们为了维护祖国的利益所做出的牺牲,用那些文人志士和勇猛的武将留下的历史事迹,让学生们体会当时他们的心境,从而从中受到一定的激励,从小就能够树立高尚的民族气节。

   (二)具体培养措施分析

   教师在进行爱国情怀和民族气节的培养工作之前,必须要充分认识到感情基础的重要性。也就是说,只有孩子们对祖国本身产生一定浓厚的感情,对祖国拥有极高的崇拜感,这样才能够开展后续培养工作。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的时候,可以借助历史教材当中所提到的许多历史人物,来作为培养学生爱国情操和民族气节的榜样和标杆,比如:爱憎分明开展虎门销烟运动的林则徐,用笔杆子去批判和对抗一切不平等的鲁迅等,都是历史上数一数二的爱国榜样。教师可以借助他们的故事以及他们的性格特征,带领学生去感悟,当时的历史背景,从中体会他们做这些事情的出发点和动力,带领学生了解历史上经久不衰的民族气节。除此之外,教师还需要向学生们提出,反思自己生活的要求,让学生们能够拿自己的生活条件与过去的历史背景相比较,从中感受到时代进步带来的美好。

   三、培养学生忠于祖国的良好品格

   (一)意义和作用

   开展初中历史课堂,教师还可以通过教材当中的内容,来向学生们普及一些忠于祖国的优秀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我国社会经过了漫长而又复杂的变革历史,是由分割分裂而逐渐走向统一,这个过程是非常不容易的。秦始皇在历史上做出了伟大的贡献,他的一切战略决策,都为我国之后的统一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能够充分体现一个国家的领土不容分割的意识,那么教师在日常教学工作当中,也应当积极培养学生树立祖国统一的信念。

   (二)具体培养措施分析

   有些人天生不具备坚定的信念,因此可能会为了那些蝇头小利,而出卖自己的国家,在历史上也有许多令人可耻的卖国贼。教师可以向学生们普及一些他们的故事,让学生从小就能够树立爱憎分明的意识,而且从自身做起,严厉抵制那些破坏祖国统一的行为举止。教师必须要借助一些事实存在的历史故事和事件,去不断影响和启发学生,要忠于祖国。比如历史上有许多将军,为了确保国土的统一,他们在战场上奋勇杀敌,哪怕是面临被俘虏的风险,他们也在所不辞。还有许多为了国家统一事业而奋斗的间谍,他们甘愿隐姓埋名,抛弃一切功名与利益,只为国家做贡献。这些历史人物为祖国统一大业,奉献了自己,他们对于学生未来树立忠于祖国的感情是非常有激励作用的。

   四、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一)意义和作用

   爱国主义精神对于当代人才培养目标来说,是最主要也是最必要的任务之一。一个学生只有对自己的国家拥有饱满的爱国感情,能够接受并顺服国家的一切引领,这样才能够走上正确的政治道路,拥有正确的未来发展方向。那么作为历史教师,应当在历史课堂上,向学生们普及一些爱国主义精神的体现。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借助短视频的形式,让学生去了解中国发展的历程。比如在学习北洋军阀统治时代的时候,那个时代是跌宕不安的,新文化运动的诞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得到及时的救治。那么学习当时李大钊陈独秀等新民主主义者的爱国主义精神,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爱国主义思想是非常有帮助的。

   (二)具体培养措施分析

   中国近现代史在历史篇章当中都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时代,作为历史教师应当着重强调这段历史时期所发生的历史事件。比如在带领学生去学习鸦片战争这一课的时候,教师可以适当在课堂上播放一些,当时吸食鸦片给国民带来的危害的视频,让学生们去体会毒品带给一个国家的巨大负面作用和影响。教师可以按照历史的演变,去逐渐向学生们讲授整个抗战故事,从英军进攻,到关天培坚持抗战,而且最后牺牲在炮台上。让学生们去感悟这些爱国英雄所做出的巨大贡献,从中对战争产生强烈的抵制感情。历史上许多英雄人物,为了实现民族独立和解放,为我们做出了许多贡献,他们指引了我们未来前进的道路,用他们浓厚的爱国主义精神,去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人民能够团结一心,为了祖国的统一和发展而不断奉献自己。

   五、培养学生的竞争与忧患意识

   (一)意义和作用

   现如今,经过了历史的磨炼和一段艰辛的奋斗历程,我们现在的教学条件和生活条件与历史上的条件存在巨大的差异。现在许多子女的生活条件都十分的优渥,而且在家长的宠爱当中长大,不会面临吃和穿方面的问题,因此在这种顺境当中成长,自身的竞争和忧患意识是比较匮乏的。可以说,一些学生已经习惯享受这种无所顾虑的生活,他们自身都没有意识到忧患意识的重要性。那么历史教师就可以在课堂上借助教学的方式,来培养学生良好的竞争和忧患意识。让他们在思考历史动荡不安的同时,去认识到居安思危对于稳定发展的作用和意义。在清代末期,我国还处于闭关锁国的状态,正是因为这种贪图享受和安于现状的态度,让我国的科技水平与其他欧洲国家相比存在天地之差。

   (二)具体培养措施分析

   针对上述内容的分析,初中历史教师在要求学生们掌握基础历史知识的同时,还应该培养他们良好的竞争意识和忧患意识。这样有助于学生们积极反思自己存在的不足和缺陷,而不是只知道享受目前拥有的一切优渥的生活条件。现在的教学条件也相比之前,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无论是学生的课堂教学体验,还是教师们教学工作的开展,都得到了十分突出的升级和进步。但是我们不能在这种安稳的现状当中沉迷享受,而迷失自己,而是应该不断发现在新时代过程当中存在的问题,要从安稳当中去发现那些可能造成动荡的因素,而且要积极完善和发展自身,提高自己的竞争能力。教师需要充分借助历史课堂,来发挥历史教育的优势和作用,让学生能够在不断对比和反思的过程当中,得到综合素质的有效培养。

   六、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历史课堂的设置,对于学生们来说是非常有价值和意义的。作为历史教师,應当学习那些优秀的课堂教学模式,在要求学生们了解和掌握基本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过程当中,还要充分借助多媒体设备,向他们普及丰富的历史事件和背景,有必要的话可以向学生们提供一些短视频,让学生们在历史课堂上得到爱国主义精神的培养。

   参考文献:

   [1]曹晓莉.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突出爱国主义教育[J].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20_(18):18-160.

   [2]金泉.应注重历史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J].贵州教育,20_(23):226-228.

   [3]吴允壮.浅谈在历史教学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方式[J].中学教学参考,20_(9):159-180.

   作者简介:王芳,甘肃省敦煌市,敦煌市第二中学。

论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爱国观论文篇3

  摘要:为了解小学生爱国价值观发展现状,文章作者选取广州、深圳、茂名三地共211名小学生为调研对象,运用自编调查问卷,从四个维度对小学生爱国价值观发展现状进行调查。根据调查结果,文章作者得出了培育小学生爱国价值观,构建爱国价值观培育的内在机制、加强爱国价值观培育的广泛渗透、注重爱国价值观培育的知行结合的结论。

   关键词:小学生;爱国价值观;研究

   中图分类号:D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24X(20_)35-0015-02

   一、研究设计与实施

   1.研究思路

   笔者主要采取问卷调查法,选择广州、深圳各一所城市小学和茂名的一所农村小学进行抽样调查,利用SPSS24.0对数据进行分析。

   2.问卷设计

   在对已有文献进行综述分析的基础上,参考借鉴朱红霞对爱国价值观的内容结构划分,笔者把爱国价值观内涵概括为四个层面。第一,对祖国大地江山的热爱,包括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热爱祖国大好河山和保护自然环境。第二,对祖国历史文化的热爱,包括认同祖国的历史和文化;珍视和保全祖国的历史和文化。第三,对祖国同胞的热爱,包括维护民族团结;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第四,对祖国整体利益的热爱,包括认同国家的基本价值;拥护祖国的发展道路和政治制度;投身祖国建设事业[1]。笔者把四个层次作为问卷的一级维度,下设10~16道题不等,并在此基础上请教了多位专家学者进行问卷的修订。为了问卷的科学性,笔者还进行了小样本预测,调整并删除了某些相关性不强的题目。最终修改后的问卷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个人信息,围绕性别、年级、年龄设3个题项;第二部分为爱国价值观的现状调研,基于四个维度共设46个题项。

   3.研究对象

   调查对象来自广州市天河区一所城区小学,深圳市宝安区一所城区小学和茂名市化州一所农村小学,参与调查的学生共253人,其中男生122人,女生131人。回收问卷总数253份,有效问卷为211份,有效率为83.40%,其中男生104人,女生107人。

   性别上,男女样本的采集较为均衡,年级分布上,考虑到小学三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较低,存在对题目较难理解的情况,所以选取的样本绝大多数在四、五、六年级,共占总样本数的98.6%,其中五年级的学生占比最大,为48.34%。由于城市人口来源相比农村更具广泛性,此次调查研究为保证样本的多样性,在地区分布上,调查的学生多来自深圳和广州的城市地区,分别占比64.93%和21.80%。

   4.数据处理与分析

   问卷的发放与回收采用的是分层随机抽样法,收集数据后,采用Excel和SPSS24.0软件进行数据管理和统计分析。

   ①信度检验。采用Cronbach'sAlpha(α)系数考查问卷的内部一致性系数,总问卷整体α系数为0.936,各维度的系数在0.712~0.835之间,具有很高的信度。②效度检验。内容效度上,经过对大量文献的综述分析,确定爱国价值观主要涵盖“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对祖国历史文化的热爱、对祖国同胞的热爱、对祖国整体利益的热爱”四个维度。问卷设计从四个维度出发,保证了所测题项与目标维度一致,具有较高的内容效度。在相关效度上,问卷与四个维度的相关系数在0.889~0.939之间,说明各个维度与问卷的拟合度很高。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1.性别间的差异检验

   根据独立样本检验,小学生爱国价值观在不同性别间并无显著性差异,总问卷及四个维度的P值都大于0.05,性别差异对小学生爱国价值观水平并无显著影响。

   2.年龄间的差异检验

   在不同年龄之间,小学生爱国价值观同样具有显著性差异,体现在四个维度上。其中,9岁小学生在总问卷及各维度之间得分普遍较高,得分最低的是14岁学生,二者得分差距显著(见表1)。

   3.地区间的差异检验

   小学生爱国价值观在不同地区之间具有显著差异,体现在四个维度中。在广州、茂名、深圳三个地区中,深圳小学生在各维度的得分都位居第一,茂名小学生得分居于末尾,且跟深州和广州的学生得分差距较大(见表2)。

   三、研究结论

   1.小學生爱国价值观总体水平较高

   小学生总体呈现出较高水平的爱国价值观,其主流趋势良好,发展情况较为乐观。调查中,小学生每道题的平均得分在4~5之间,四个分维度上得分也较高,体现出较高水平的爱国之情。在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上,表现出良好的保护自然环境的意识,具有较强的国家自豪感和生活幸福感,同时也具有较强的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责任意识;在对祖国历史文化的热爱上,能够做到认同祖国的历史文化,珍视和保全祖国的历史和文化,并有阅读历史文化书籍的习惯,对祖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比较了解;在对祖国同胞的热爱上,具有较强的民族平等和团结意识,能做到在生活中帮助他人;在对祖国整体利益的热爱上,能够积极拥护祖国的政党制度,具有掌握本领将来报效国家的志向,民族自豪感较为强烈。

   2.小学生爱国价值观水平与性别无关

   调查对象男女比例接近1∶1,样本分布均匀,代表性较高。调查结果显示,小学生爱国价值观水平在不同性别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性别并非影响小学生爱国价值观的显著因素。

   3.小学生爱国价值观水平随年龄增长呈下降趋势

   小学生爱国价值观水平在年龄之间具有显著差异。9岁小学生爱国价值观水平最高,14岁最低。究其原因,从皮亚杰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阐释,儿童的道德认知发展过程经由他律道德到自律道德阶段。年龄较小的小学生正处于他律道德阶段,做出的道德判断常常是依据于服从性判断,容易受成人态度和期望的影响,缺乏自身的感受和思考。而年龄较大的学生的道德认知已经逐渐过渡到自律道德阶段,能更多地联系自身的生活感受和经验,做出独立的判断。因此,年龄较大的学生的态度和看法可能没有年龄较小的学生那样“高尚”和“纯洁”,但他们能结合自身的思考从更高的层面去体验和感受生活,判断和回答可能更具思考性和稳定性。 4.城市小学生的爱国价值观水平高于农村小学生

   城市和农村小学生爱国价值观水平上存在显著差异。在四个维度上,城市小学生的得分明显高于农村小学生。究其原因,城市小学无论是在师资配置、财政性教育经费上,还是在硬件资源配置、课程与培养模式上都显著优于农村小学,对于学生爱国价值观的培育也更为重视,城市小学生可以接受更多更优质爱国价值观的教育。因此,城乡教育水平的差距,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城乡小学生爱国价值观水平的差异。

   四、对策建议

   1.构建爱国价值观培育的内在机制

   在把握小学生道德认知的发展规律上,结合爱国价值观内在特点,构建起“价值认同—日常生活—浸润融入—实践体验”为主要框架的教育机制。其中,培养小学生深层次的价值认同是爱国价值观教育的前提,善于结合日常生活进行教育是现实基础,在各学科、各材料中充分广泛地浸润融入是主要路径,注重开展实践体验活动是爱国价值观教育的行动方式[2]。

   2.加强爱国价值观培育的广泛渗透

   需要破除只有专门的德育课堂、德育教师、德育教材才能进行教育的错误观念,加强在小学生学习生活方方面面的广泛渗透,不仅可以把爱国价值观融入除德育课堂外的语数英等课堂教学中,还可以渗透于班级管理制度以及班级管理活动中。此外,打造爱国主义校园文化也是培养小学生爱国价值观的有效途径。

   3.注重爱国价值观培育的知行结合

   德育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学生知行不一,本调查在一定程度上也存在这个问题,学生可能倾向于往更符合家长或教师认可的较好的方面填写。另外,问卷当中表现出来的较高水平的爱国价值观,也不能完全反映学生在日常生活当中对爱国价值观的践行情况,学生可能存在知行不一的现象。因此,在培育小学生爱国价值观过程中,不能仅仅停留在認知层面,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去体验和感受爱国,培养爱国意识和能力,从身边小事做起。

   [参考文献]

   [1]朱红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结构研究——以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例[J].法制与社会,20_(34):142-143.

   [2]胡金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何融入小学教育[J].人民教育,20_(Z1):36-39.

   基金项目:本文系华南师范大学20_—20_学年度“挑战杯”金种子培育项目“中小学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和经验典型调查”(项目编号:19JKKA02)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吴必园(1997—),女,广东河源人,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学生。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