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地域选择及影响因素分析 本文关键词:地域,大学生就业,因素,影响,选择
大学生就业地域选择及影响因素分析 本文简介:[摘要]大学生就业地域选择影响大学生就业质量和人才流动。为了解大学生就业地域选择及其影响因素,于2024年2-3月对南京市459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后发现,新一线城市成为大学生就业地的方向,且存在群体差异;大学生贫困地区就业意愿极低;大学生就业地域选择所考虑的因素复杂多样,且存在群体分化。从微观、中观、
大学生就业地域选择及影响因素分析 本文内容:
[摘要]大学生就业地域选择影响大学生就业质量和人才流动。为了解大学生就业地域选择及其影响因素,于2024年2-3月对南京市459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后发现,新一线城市成为大学生就业地的方向,且存在群体差异;大学生贫困地区就业意愿极低;大学生就业地域选择所考虑的因素复杂多样,且存在群体分化。从微观、中观、宏观三个方面提出建议,使大学生更好地进行就业地域选择。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地域选择;影响因素;Logistic回归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大量毕业的高层次的人才不断涌入社会,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发展。然而随着大学毕业生的增多,企业的门槛也越来越高,导致人才就业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大学生就业的形势日益严峻。在这一情形下,绝大多数毕业生依旧抱着盲从、随众化的心理选择就业地域。据《2024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中数据显示,2024年毕业季中北京的本科毕业生外省人数占比82.6%,上海的本科毕业生外省人数占比79.5%,深圳的本科毕业生外省人数占比68.2%,如此高比例的大学毕业生涌入一线城市,导致有些大学生毕业即失业的现象。因此对大学生就业地域选择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国内现有研究对大学生就业地域选择的影响因素研究往往无系统的分类[1-2],本文将以南京市为例,调查大学生的就业地域选择,并从微观个人及家庭、中观学校以及宏观地区三个方面对大学生就业地域选择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提高大学生就业率,促进人才流动提供相关建议。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本研究中,调查的大学生是指全日制本科大学生。调查对象均来自南京高校,采用偶遇抽样的方法选取调查对象。共收集问卷480份,其中无效问卷有21份,主要原因是填答不完整,因此研究最终获得有效问卷459份。
1.2调查方法
调查于2024年2月15号进行,由团队成员到被调查对象教室及食堂组织集中匿名自填调查。问卷由团队自制而成,内容包括大学生的基本情况、大学生就业地域选择的考虑因素、大学生理想就业城市以及贫困地区就业意愿这四个部分。
1.3统计分析
问卷调查的数据通过问卷星录入,并通过SPSS21.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主要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卡方分析和Logistic二元回归。统计检验的显著性水平取值0.05。
2主要结果
2.1被调查大学生基本情况
研究从大学生个人、家庭、学校三方面了解了被调查大学生的基本情况,具体结果见表1。被调查大学生中女大学生略多(62.96%);大多数大学生的户籍属于市、地级市城市(30.50%);非少数民族大学生占大多数(72.77%);一半的大学生为非独生子女(54.22%);绝大多数大学生所在学校为非985、211高校(77.34%);文科学生占多数(49.24%);大一学生偏多(37.91%);39.43%的大学生有清晰的职业规划;21.35%的大学生愿意到贫困地区就业。
2.2就业地域选择偏向新一线城市,并存在群体差异
2.2.1大学生就业地域的选择在就业地域选择方面,选择一线城市的大学生有112人(24.4%),选择新一线城市的大学生有206人(44.88%),选择二线城市的大学生有86人(18.74%),选择三四线城市的大学生有55人(11.98%)。一线城市收入优势逐渐减弱,就业机会方面的劣势不断加强,因此,大学毕业生逃离“北上广”自然也就成为一种理性的选择[1]。新一线城市由于巨大的发展潜力和较一线城市小的压力,成为目前大多数大学生就业地域的选择。为了解不同特征大学生就业地域选择的差异,研究进行了卡方分析,具体结果详见表2。户籍在省会城市的大学生更多地选择一线城市;少数民族的大学生选择一线城市的较多,非少数民族的大学生选择新一线城市的比例比少数民族的大学生高;独生子女比非独生子女更倾向于一线、新一线城市;学校为非985、211的大学生选择新一线、二线城市的比例比985、211的大学生高;文科生比其他专业的大学生更倾向于新一线城市,理科生比更倾向于三、四线城市;大一、大二、大三的学生比大四的学生选择新一线城市的比例更高。以上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2.2.2被调查大学生就业地域选择因素的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为了进一步了解大学生就业地域的影响因素,引入大学生的基本信息为自变量,以大学生理想就业城市为因变量,将选择一线城市、新一线城市的对象一同赋值为“1”,选择二、三、四线城市的对象一同赋值为“0”,进行Logistic二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模型具有显著性(P<0.01),模型分析结果见表4。专业、年级、民族、户籍所在地、学校级别等因素与大学生就业地域选择显著相关。非少数民族、户籍地在省会城市、学校为非985、211高校、艺体和文科专业、大一的大学生更倾向于在一线、新一线城市就业。
2.3大学生西部地区就业意愿极低
大学生在进行就业地域选择时,只有21.4%的大学生愿意到西部地区就业,有36.8%的大学生不愿意到西部地区就业,41.8%的大学生不确定。大学生愿意到西部地区就业的主要原因选择比例由高到低为致力于祖国西部地区发展(70.48%);当作发展跳板,为以后奠定基础(54.29%);不必承受大城市的压力(52.38%);就业政策吸引(38.1%)。岳昌军等人在202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实证研究中提出,由于我国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差异,劳动力市场也存在多层次分割状态,我国结构性失业矛盾依然存在[2]。2024年至2024年期间,平均每年仅有约20%的高校毕业生选择去西部地区就业[3][4]。本研究发现大学生到西部地区就业的意愿依然很低(21.4%),愿意到贫困地区就业的大学生大多出于奉献的价值观,为了致力于祖国贫困地区发展,这与自身所处的环境氛围和所接受到的教育与信息相关;仅有38.1%的大学生是因为政策吸引,可见国家关于就业扶贫政策对大学生的吸引力还不大。
2.4大学生就业地域选择时考虑因素复杂多样
本次调查将大学生进行就业地域选择时所考虑的因素划分为微观(个人及家庭因素)、中观(学校因素)、宏观(地区因素)三个方面,选择比例由高到低分别为:①个人及家庭因素:个人的综合能力(72.98%);家庭经济状况(70.59%);自身性格(67.76%);安全感和情感(66.67%);生活习惯(63.18%);父母的期望(59.91%);父母的职业观(47.06%);家族亲戚的引导(39.22%);父母包办就业(28.54%)。②学校因素:学校所在地(64.27%);学校就业指导、校园招聘会(51.63%);学校学术类型(49.89%);学校培养目标(48.80%)。③地区因素:城市经济发展水平(71.46%);薪酬与消费成本比(68.85%);就业机会(63.83%);发展前景(61.22%);就业竞争压力(57.08%);生活压力(51.63%);城市文化(50.11%);基础设施(44.66%);社会治安(41.18%);自然环境(38.34%);城市社保医疗水平(36.82%);政策制度(33.33%)。
3相关建议
3.1微观层面
从大学生自身角度来看,大学生应该结合自身性格和综合能力考量选择未来就业地域。在一二线大城市中,一方面企业入职的门槛较高,不仅仅考量求职大学生的专业技能,同时也考量求职大学生的语言表达、性格、处事方式等综合能力,因此对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另一方面,大城市中快速且紧迫的生活节奏会让部分大学生承受更大的压力,使他们的心理健康受损,因此大学生应结合自身性格特点理性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城市,避免盲从跟风。从家庭的角度来看,家长应树立正确的职业观,理性引导孩子选择就业地域。家长应该放下虚荣心,避免对孩子的能力和就业地域存在不匹配的选择。
3.2中观层面
学校应该加大引导大学生就业地域选择力度,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提前指导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根据学校自身的教学特点,并结合每个学院学生的专业技能,有序并有效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专题讲座和校园招聘会,切实落实到大学生的就业地域选择指导。同时,学校应该引导大学生改变“贫困地区就业无出路”的看法,让学生清楚地明白贫困地区的发展机会,适当调整培养目标和实习方向,为贫困地区输送人才。学校也要保证教育的公平性,将为贫困学生提供的资助落实到实处。
3.3宏观层面
落实好就业政策,为大学生就业营造一个公平公正的就业环境,尤其是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的保护,减少并消除就业市场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歧视现象;加大对贫困地区就业的扶持力度,加大工资补贴力度,为大学生到贫困地区就业创造良好的环境,吸引大学生就业;落实人才落户,逐步推行高校毕业生“先落户再就业”政策,吸引人才的同时能够减轻高校毕业生压力;一线、新一线城市合理控制房价,以减轻居民的生活负担;二、三、四线城市要保持经济稳步增长,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各个城市要注意生态环境的保护,良好的生活环境能吸引更多地人才流入。
【参考文献】
[1]葛玉好,牟小凡,刘峰.大学生就业地域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扩展的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型[J].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2024(04):81-89.
[2]李灿.大学生就业地域取向变化研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24(06):112+111.
[3]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2024-2024[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24:38.
[4]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2024-2024[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24:41.
[5]岳昌君,白一平.202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实证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4,36(05):20-32+165-166.
作者:祝欢 严丹丹 周鹭燕 单位:南京邮电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
大学生就业地域选择及影响因素分析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上一篇:人社部门组工干部个人对照检查材料
下一篇:党支部宣传委员述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