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供学习参考,切勿通篇使用!】
传染病的预防工作历来是国家重视、民众受益的大事,也是学校(幼儿园)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预防为主是传染病防治工作的指导方针。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切实保障师生员工的健康,特制定学校(幼儿园)传染病预防控制与管理制度:
一、日常预防工作:
1、提高认识:提高师生卫生意识是防病的基础,要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治疗、早隔离”,并实行接触人群的健康监察与有相关体征人群的医务监察,是控制传染病蔓延与流行的重要措施。
2、加强组织领导:学校(幼儿园)成立校长(园长)、主任、班级教师、卫生保健教师组成的学校(幼儿园)健康促进领导小组,实施对传染病预防等学校(幼儿园)卫生工作的领导,及处理突发事件。
3、常规工作分工:
(1)由保健医负责日常的传染病预防工作,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宣传教育,使师生了解传染病的预防与相关的体能锻炼知识,从小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积极参与体育锻炼,不断提高公共卫生、个人卫生意识。
(2)利用家长学校、学校(幼儿园)广播、网页、宣传板等,向师生、家长、社会宣传有关传染病的防治知识,取得家长的支持,配合做好防治工作。
(3)后勤主任与保健医负责学校(幼儿园)室内外、校园环境的卫生打扫及检查指导,对一些易忽视的卫生死角,加强督查,组织人力,进行经常性清扫,确保园内环境的整洁。检查结果与考核挂钩。
(4)加强学校(幼儿园)卫生长效管理,由保育员、班主任协助保健室坚持晨检工作。
(5)由保健医对体检异常者进行跟踪了解,督促就医,及时反馈诊断结果,采取相应措施。
二、园内传染病发生的处理:
1、保育员、班级教师负责每天对本班幼儿健康状况动态观察,发现与某些传染性疾病相关的症状或因病缺课情况,应询问学生(幼儿)健康状况并做好相应记录,如病例数超过正常时,应及时报告保健医,并提供班级学生(幼儿)的基本情况。对班级学生(幼儿)的发病情况作动态了解,每天早上报告给保健医生。
文库
2、保健医生负责每天检查晨检情况,并记录归档。出现传染病疑似病例时,负责及时将发生地点、时间、主要病征、发病人数、发病班级、可能原因、采取措施、现状和趋势向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教育行政部门报告。负责对出现症状的幼儿进行暂时隔离,必要时护送相关医院就诊。负责每天1次接受班主任晨检情况,统计后上报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教育行政部门。
3、对病愈返园的幼儿,返校(园)当天必须先到学校(幼儿园)保健室,经保健医检查后(卫生部门出具的返园证明),方可进入教室上课。
4、接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疫情解除通知后,方可对学校(幼儿园)采取解除控制措施。
三、学校(幼儿园)领导
1、组建传染病防控领导小组,明确职责,统一组织、协调应急工作。
2、当事件发生时,学校(幼儿园)应根据疫情波及范围和流行的情况,停止进行集体性活动,避免发病班级学生进入集体活动场所,对发病较多班级的学生,相对限制活动区域,必要时使用备用教室,防止发病班级之间的交叉感染。疫情严重时,报请相关部门后,考虑停课。
3、学校(幼儿园)需加强同疾控中心的联系,保持信息通畅,密切关注学生(幼儿)的发病状况。
4、开展健康教育宣传,利用健康教育课、广播、网页、板报等多种形式,坚持正面宣传,避免不必要的恐慌情绪,使之自觉配合教育部门、卫生部门做好学校(幼儿园)内的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根据不同季节传染病发生特点,宣传传染病的危害与防治知识,增强疾病预防的意识和能力,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公共卫生习惯,形成健康文明生活方式。
5、学校(幼儿园)发生传染病流行时,对发病班级教室进行彻底消毒,加强教室内空气流通,要经常开窗通风。对食堂、厕所进行消毒,以切断传染病的传播途径。
【相关推荐文档】杭桂镇中心幼儿园传染病防控健康管理制度
幼儿园人群聚集,流动性大,接触面广,是传染病的易发场所。幼儿由于其免疫功能尚不完善,抵御各种传染病的能力较弱,是多种传染病的好发年龄,一旦发生,极易传播和流行,并可扩大到家庭和社会。必须高度戒备地重视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幼儿园卫生工作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要求,现制定幼儿园传染病防控健康管理制度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责任制
1.健全幼儿园传染病防控管理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分工。各级各类幼儿园园长总责,确保认识到位、职责到位、经费到位、检查到位、奖惩到位。
2.建立群防群控工作机制,充分调动广大师幼员工参与幼儿园传染病预防和控制工作的积极性。
二、落实健康教育,培养良好习惯
1.幼儿园要充分利用宣传栏、主题墙、幼儿园广播等多种形式对幼儿进行传染病预防知识教育,切实增强幼儿的卫生防病意识和社会公共卫生的责任感。
2.教育幼儿做到“四勤”、“四不”、“一报告”。即:勤洗手脸、勤通风、勤晒衣被、勤锻炼;不随地吐痰、不共用毛巾、不要过度紧张和疲劳;发现传染病可疑者立即报告。
3.各级各类幼儿园应根据传染病流行季节的特点,每年至少集中开展两次以预防呼吸道和消化道传染病为重点的卫生宣传教育。幼儿园还应利用家长会、告家长书等形式,宣传传染病预防知识,以取得家长的配合与支持。
三、落实幼儿园卫生制度,依法治园常抓不懈
1.各级各类幼儿园要健全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幼儿晨检及定期体检制度;重要场所定期消毒制度;教室、寝室、公共场所卫生清扫制度;个人卫生清洁制度;食品卫生安全制度;户外活动卫生制度;幼儿健康管理制度。
2.教育局安全生产办要建立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和疫情管理台帐制度。
四、落实“四早”措施,确保疫情预防和控制到位。
1.早发现。幼儿园要坚持晨检制度并保持常态化。晨检应在保健员的统一组织和指导下,班主任对早晨到园的每个幼儿进行观察、询问,特别是请病假的幼儿应及时查明病因。在传染病流行季节,还可增加午检。对可疑者应由保健员做进一步检查、确认。在传染病流行季节,幼儿园应以班级为单位,采取相应的排查措施,发现有传染病早期症状者,督促其立即到医院就诊。
2.早隔离。对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和可疑病例的早期症状幼儿,应立即采取隔离措施,确保其他幼儿不与之接触。根据传染病类型和传染性强弱,必要时对与病人接触的人员进行相应隔离。
3.早报告。幼儿园园长是染病疫情报告责任人。在确认疫情的第一时间内报当地疾病控制中心和教育局,并按照当地疾病控制中心的要求做好疫情的登记、分析和整理工作。对报告的疑似病例被确诊或排除,要向教育局发出更正报告。发生大面积疫情时必须按要求实行“零报告”和日报告制度。对不报、瞒报、漏报者要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4.早治疗。对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和可疑病例的早期症状者,应根据不同类型传染病,及时将患儿送定点医院隔离治疗或在家隔离治疗,同时在当地疾病控制中心的指导下,对患儿所在场所进行终末消毒。发生大面积疫情时,可对与患儿接触的其他人员进行预防性投药,对所在场所定期消毒。
五、落实经费保障,改善幼儿园条件
1.幼儿园卫生条件好坏,直接影响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教室、寝室、食堂要通风良好;食堂建筑、设备及环境要求应符合《幼儿园食堂与幼儿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厕所应有冲洗和洗手设施;要为幼儿提供符合标准的饮用水;有与幼儿园规模相适应的设备、设施完善的园保健室。
2.保证疫情发生时有足够的消毒、防护用品以及应急工作所需的经费。
六、落实应急预案,确保突发事件处置有序高效
教育局和各级各类幼儿园对疫情发生要有足够的思想准备,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一旦发生疫情,要有人指挥,有人值班,有隔离、消毒、防护、救护等具体措施和物质保证,确保在第一时间内控制疫情的发展。确保幼儿园正常的教育活动秩序。
七、落实幼儿园卫生机构,加强日常管理
严格执行《幼儿园卫生工作条例》的规定。各级各类幼儿园要按规定设立观察室。观察室应当设专兼职保健医生,具体负责师幼的卫生保健工作。
八、落实督查、检查,严格责任追究
1.幼儿园领导要熟悉幼儿园卫生工作的特点和规律,经常了解幼儿园师幼对幼儿园卫生工作管理方面的意见,经常查看幼儿教室、食堂、寝室等人员集中场所的卫生状况,经常检查督促有关部门和人员认真履行职责,并将其工作实绩纳入考核与奖惩中。
2.教育局对认识不到位、措施不到位、责任不到位的情况要予以通报,并责令整改。因工作不力造成后果的,要视情节轻重追究有关人员和领导的责任,情节特别严重的,要依法追究相应责任人的法律责任。
【相关推荐文档】幼儿园传染病疫情管理制度
传染病的预防工作历来是国家重视、民众受益的大事,也是幼儿园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预防为主是传染病防治工作的指导方针。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切实保障师生员工的健康,特制定幼儿园传染病预防控制与管理制度:
一、日常预防工作:
1、提高认识:提高师生卫生意识是防病的基础,要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治疗、早隔离”,并实行接触人群的健康监察与有相关体征人群的医务监察,是控制传染病蔓延与流行的重要措施。
2、加强组织领导:幼儿园成立园长、主任、班级教师、卫生保健教师组成的幼儿园健康促进领导小组,实施对传染病预防等幼儿园卫生工作的领导,及处理突发事件。
3、常规工作分工:
(1)由保健医负责日常的传染病预防工作,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宣传教育,使师生了解传染病的预防与相关的体能锻炼知识,从小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积极参与体育锻炼,不断提高公共卫生、个人卫生意识。
(2)利用家长学校、幼儿园广播、网页、宣传板等,向师幼、家长、社会宣传有关传染病的防治知识,取得家长的支持,配合做好防治工作。
(3)后勤主任与保健医负责幼儿园室内外、校园环境的卫生打扫及检查指导,对一些易忽视的卫生死角,加强督查,组织人力,进行经常性清扫,确保园内环境的整洁。检查结果与考核挂钩。
(4)加强幼儿园卫生长效管理,由保育员、班主任协助保健室坚持晨检工作。
(5)由保健医对体检异常者进行跟踪了解,督促就医,及时反馈诊断结果,采取相应措施。
二、园内传染病发生的处理:
1、保育员、班级教师负责每天对本班幼儿健康状况动态观察,发现与某些传染性疾病相关的症状或因病缺课情况,应询问幼儿健康状况并做好相应记录,如病例数超过正常时,应及时报告保健医,并提供班级幼儿的基本情况。对班级幼儿的发病情况作动态了解,每天早上报告给保健医生。
2、保健医生负责每天检查晨检情况,并记录归档。出现传染病疑似病例时,负责及时将发生地点、时间、主要病征、发病人数、发病班级、可能原因、采取措施、现状和趋势向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教育行政部门报告。负责对出现症状的幼儿进行暂时隔离,必要时护送相关医院就诊。负责每天1次接受班主任晨检情况,统计后上报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教育行政部门。
3、对病愈返园的幼儿,返园当天必须先到幼儿园保健室,经保健医检查后(卫生部门出具的返园证明),方可进入教室上课。
4、接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疫情解除通知后,方可对幼儿园采取解除控制措施。
三、幼儿园领导
1、组建传染病防控领导小组,明确职责,统一组织、协调应急工作。
2、当事件发生时,幼儿园应根据疫情波及范围和流行的情况,停止进行集体性活动,避免发病班级学生进入集体活动场所,对发病较多班级的学生,相对限制活动区域,必要时使用备用教室,防止发病班级之间的交叉感染。疫情严重时,报请相关部门后,考虑停课。
3、幼儿园需加强同疾控中心的联系,保持信息通畅,密切关注幼儿的发病状况。
4、开展健康教育宣传,利用健康教育课、广播、网页、板报等多种形式,坚持正面宣传,避免不必要的恐慌情绪,使之自觉配合教育部门、卫生部门做好幼儿园内的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根据不同季节传染病发生特点,宣传传染病的危害与防治知识,增强疾病预防的意识和能力,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公共卫生习惯,形成健康文明生活方式。
5、幼儿园发生传染病流行时,对发病班级教室进行彻底消毒,加强教室内空气流通,要经常开窗通风。对食堂、厕所进行消毒,以切断传染病的传播途径。
上一篇:习作:小小“动物园”(教案)
下一篇:学习新课标初一历史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