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小学五年级数学《小数乘小数》教案最新7篇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作为一名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辛苦为大家带来的小学五年级数学《小数乘小数》教案最新7篇,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

篇一:《小数乘小数》的教学设计 篇一

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小数乘小数》。是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第九单元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这部分内容主要是教学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教材一共安排了两道例题和4道练习题。

一、分析教材

(一)教材所处的地位

小数乘以小数是在学生学习了小数乘以整数、整数乘以小数及整数乘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既是小数除法学习的基础,也是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和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学习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

由于前面的学习,学生已有很多丰富的感性经验,还有一些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已懂得了计算的方法,但是对于算理的理解还是不到深刻。

(三)教学的要求及重、难点的确定

教学目标:

1、从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出发,通过主动探索和教师引导,使学生理解小数乘以小数的算理,掌握算法,并能正确进行笔算。

2、在探索过程中,通过观察、比较、归纳与概括的过程中,学会用数学语言进行表述交流,渗透转化思想。

3、使学生体验学习过程是研究的过程,感受探索成功的愉悦,分享与同伴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小数乘以小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两个因数都扩大10倍,积就扩大100倍的理解。

二、说教法、学法

(一)学法

尝试-----探索交流-----总结方法-----运用解决问题

学生的学习就是紧紧依托已有知识和经验,顺应探索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取向,引导学生进行主动探索、积极思考和讨论交流,在不断地“尝试、探索交流、解释心中一个又一个的迷团,总结出方法、最后会运用方法解决问题”这一循环过程中,发现“积中小数位数与因数小数位数”的关系,得出计算的方法。

二、教法

引导交流,深化提炼。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学生的主动、积极参与的课堂才是具有灵性的课堂,真实的课堂。《积极学习101个策略》中提到,教会别人是最好的学习策略。再一个学生的思维与成人之间有很大的区别,因此学生的方法才最好。所以把课堂让给学生,让学生在交流中获得新知,使得课堂充满活力。

四、说教学程序

1、创设情境,引出可探索的“数学问题”。

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更服务于生活。通过对学生熟悉的住房面积计算,既复习了旧知,又自然的引出了本课要探索的新知,同时,赋予了计算一定的生活意义与实际意义,使学生感悟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产生计算的迫切需要,在急于要弄明白的求知心理驱动下,激起了探索的欲望,为下一步的自主探究创造了良好的心理条件。

2、对算理和算法的自主探索。

放手让学生尝试运用已有知识自己去探索,凭学生自己的理解来寻找解决新问题的方法。通过相互的交流,相互的质疑,不断产生认知冲突,思维碰撞出火花,营造出继续探索规律,解释新问题的氛围。

(1)独立尝试。独立计算,学生会根据对前面小数乘以整数,整数乘以小数的算法和算理的理解来进行计算,这一尝试可充分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有助于教师充分了解学生计算小数乘以小数时在认知上的难点,为教师接下来有针对性、有重点的教学找准了最佳的切入口。

(2)交流算法碰撞思维。在交流中,不同层次的学生畅谈自己的算法与想法,老师可以及时掌握学生不同的思维生长点和认知区别。尊重学生,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创造性地参与到计算的探索过程中来,对学生算法、算理和结果上的对与错不作判断,而是把各种不同的算法与想法展示给全班学生,让其产生认识上的冲突和思维的碰撞,这样从错误到理解,加深学生对算理的理解。

3、运用规律,领悟算理,获得方法。

两个因数的小数位数与积中的小数位数这一规律在学生的头脑中还不是丰富的,也不够充分,如果这个时候就引导学生总结出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那样学生得来的方法就显得生硬。因此运用规律尝试计算,一方面可加深对算理的理解,更是丰富对算法的感性认识,为归纳出小数乘以小数的法则打好基础,另一方面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验探索带来的乐趣。所以丰富学生的感性经验,加深学生对规律的探索,这样所得来的计算方法才是水到渠成,才是平静中的顺其自然。

4、运用法则,发展技能,促进发展。

为了体现法则的运用,顾及不同层次的学生,拓宽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一共设计了三道题。

⑴做87页练一练中的第2小题。演练操作。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具有较强的操作性,是对小数乘法算理在操作层面上最简单的概括,对学生在计算时有很强的指导作用,是思维的简约化,是解题策略的优化。通过此题可提高学生操作的熟练性,让学生完整地进行一次计算的演练,使学生学会用方法来指导计算,帮助学生对计算方法的记忆,也体现出方法的指导性与检验作用。

⑵做练习十五的第2小题。找错纠错。学生计算出错是常有的现象,而学生计算的错误往往是由于对算法掌握的不完整,顾此而失彼或一些错误的习惯造成,因此加强学生对常见错误计算的认识,即可预防计算中出现这样的错误,同时也是对算法的加固。

⑶课本89页练一练的第2题。转换思维,拓宽视角。让学生根据积来改因数的小数点位置。培养学生的分散思维一直以来都要是数学老师所追求的,这样换一个角度去思考,从不同的视角去观察,有利于拓宽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分散思维,同时又是对算法的巩固与提升。

5、回归生活,解决问题。

做课本练习十五的第3小题。让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运用的所学到的小数乘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使学生真实在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价值,符合了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教育理念。

篇二:《小数乘小数》的教学设计 篇二

教学内容:

苏教版国标本五年级数学第86——87页例1、“试一试”、“练一练”、练习十五1——3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主动探索,理解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相关的计算。

2、让学生在主动探索的过程中,进一步增强探索数学知识规律的能力。

3、让学生进一步体会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应用价值,从而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引入新课:

1、课件出示例1小明房间的平面图。

提问:从图中你可以得到哪些信息?想解决什么数学问题?

可以怎样列式?

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以下问题:

(1)房间的面积有多大?

3.6×2.8

(2)阳台的面积有多大?

2.8×1.15

提问:这两道算式和我们以前学过的小数乘法有什么不同?

2、揭示并板书课题:小数乘小数。

二、合作探究,掌握算法。

1、初步探究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

(1)估算初步探索:

师:请你先估计一下3.6×2.8的积大约是多少?

小组合作:先把自己的想法说给同桌听,再全班交流。

把3.6和2.8都看作3,3×3=9,面积在9平方米左右。

把3.6看作4,2.8看作3,4×3=12,面积应该比12平方米小一点。

……

(2)笔算进行探索。

师:通过刚才的估算,我们已经知道了3.62.8的积大概在9的左右。那么实际的结果是多少呢?我们还应该学会计算的方法。通常用列竖式的方法进行计算。

进一步启发:回想一下以前计算小数乘法的方法,我们是否可以先把这两个小数都看作整数来计算,这样你会做吗?

让学生先把这两个小数都看作整数来计算。

讨论:这样后,得到的积是不是原来的积?为什么不是?那主要的变化在哪里?

4人小组讨论,然后全班交流。

学生再阅读课本86页,进一步弄清课本的竖式图示的意思:

原来两个小数都当作整数相当于都乘了10,积是原来的100倍,只要把现在得到的积除以100,就能得到正确的积。

问:正确的结果与我们估算的结果接近吗?能正确估算结果的同学真棒。

2、进一步探究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试一试”

(1)根据刚才你解决问题的方法,你能计算出2.8×1.15的结果吗?你能借87页上的示意图来说一说你的想法吗?

学生独立完成计算后与同桌交流想法。

(2)全班交流。把两个因数都看成整数,相当于这两个因数乘了1000,得到的积就是原来积的1000倍。要使现在的积等于原来的积,只要用3220除于1000。

问:现在的积可以化简吗?结果是多少?

三、概括推理,总结方法。

1、引导学生比较例题与“试一试”的计算过程。

观察例1中的因数和积,你发现了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再观察“试一试”中的因数和积,你发现了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发?你能说一说因数与积之间有什么关系吗?

小结:小数乘小数,两个小数一共有几位小数,积里面就有几位小数。

2、引导学生总结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

师:现在你能总结出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了吗?

在小组里交流你的想法。

在全班里交流你的想法。

(!)先按整数乘法算出积是多少。

(2)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注意结果能化简的要化简。

四、实际练习,内化理解。

1、完成“练一练”第1题。

学生独立练习,小组交流校对。

2、完成“练一练”第2题。

独立练习,指名板演。集体评讲。

五、反思总结,深化提高。

今天我们应用了以前原有的知识,

通过主动积极的探索,得出了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经过这个过程,你有什么体会和收获?还有什么值得探讨的地方?

六、完成书面作业:练习十五1、2、3题。

《小数乘小数》教学反思

说算理在我们计算的教学中是十分重视的。的确,说算理对于学生计算的方法的掌握,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具有积极的作用。然而搞形式化说理,忽视学生对算理的感悟,则有害而无益,形式化说理,表面上看似乎有理有据,推理严密,但它不是建立在学生对计算过程和方法感悟的基础上进行,因而难以使学生对算理真正内化,难以使学生理解实现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在现行的教学中,一般是按教材的编排,采取如下方式引导学生理解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1、出示算式13.5

×0.5

2、引导学生观察和以前算式有什么不同。

3、讲算理:即13.5→扩大10倍→135

×0.5→扩大10倍→5

67.5→缩小100倍→675

然而教学效果令人十分失望。当我引导完上述的转化过程时,要求学生说说为什么这样计算,大部分学生看着板书也说得清算理。但计算时,根本未按算理去做,尤其是中差生错误百出。课后我做了认真反思,上述推算我是严格按教材设计意图、教案要求,且很有条理去教学的,为什么还是没有真正理解算理呢?那是因为教材的推算过程是为教者和学者提供一种借鉴的思路。在实际教学中不能照搬照抄,更不能把教材的思路用教师所谓的“启发”灌输给学生,否则推算说理就成为了形式。为此,我就尝试了一种自己的教法,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自主探索,在经历感悟的过程中增强对算理和算法的理解。结果按我设计的教学方法学,班级学生不仅计算方法掌握快,算理也说的非常清楚,教学效果十分令人满意。

篇三:《小数乘小数》的教学设计 篇三

[教学内容]

教材第82~83页例1、“试一试”以及相应的练习。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索,理解并掌握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相应的式题。

2、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加教学活动,经历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培养他们初步的推理能力以及抽象概括能力,并能用数学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并进行交流。

3、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探究活动本身的乐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确定积的小数点的位置。

[教学难点]

理解把小数乘法转化成整数乘法后,得到的积回归小数乘法积的推理过程。

[教材简析]

本课学习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其教学的生长点是整数乘法。然而,“按整数乘法相乘后怎样得到原来的积”,则需要经历一个严密的推理过程,教材安排两次探究活动:第一次在例1,思考虚线框里三个箭头以及上面的“×10”“÷100”的意思,扶着学生经历推理过程;第二次在“试一试”,让学生在三个箭头上面的括号里填数,并写出左边竖式的积,独立进行推理。在两次探究以后,比较各题中两个因数与积的小数位数,发现“两个因数一共有几位小数,积就有几位小数”这一规律,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得出在积里点小数点的操作方法。同时通过归纳推理的方式总结出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教学过程]

一、在“情境”中引发问题

1、复习旧知:小明搬了新家,这是他家的建筑平面图。你能计算每个房间的占地面积吗?说说你是怎样算的?

书房的面积:3×3=9平方米

厨房的面积:2.7×2=5.4平方米,先按照整数乘法进行计算,因为2.7中有一位小数,所以积中也有一位小数。

客厅的面积:3.21×5=16.05平方米先按照整数乘法进行计算,因为3.21中有两位小数,所以积中也有两位小数。

2、提出问题:有没有同学能计算卧室的面积?

列出算式:3.6×2.8(学生苦于无法计算,面露难色)

指导观察:“3.6×2.8”和刚才的乘法算式有什么不同?

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讨“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

(设计意图:从计算“房间的面积”这个生活原型引入,突出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计算房间面积过程中,既复习了已有知识,激活了新知的生长点,又引出了“小数乘小数”的新的数学问题,给计算教学增添了浓郁的现实意义。)

二、在推理中实现转化

(一)尝试计算,引导推理

1、估一估,确定积的范围

先估计一下,“3.6×2.8”的积大约是多少?

估算方法一:4×3=12平方米,把3.6和2.8分别看成最为接近的整数,把两个数都看大了,准确得数比估计的数小,所以积小于12平方米。

方法二:3×3=9平方米,把3.6和2.8分别看成比较接近的整数,把3.6看小,2.8看大,所以积在9平方米左右。

确定范围:通过刚才的估计,我们知道“3.6×2.8”的积应该小于12平方米或是9平方米左右,那么准确得数究竟是多少呢?我们可以用竖式来计算。

(设计意图:在竖式计算之前先估一估,一方面使学生体会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与灵活性,在不要求精确结果的情况下可以使用估算方法很快解决实际问题。同时不同估算方法得到的结果也能为探索笔算方法提供正确结果的大致范围。)

2、点拨转化方向

根据我们以往计算小数乘整数的经验,猜测一下:用竖式计算小数乘小数可以怎样计算?(把两个小数都看成整数,先按整数乘法进行计算,点上小数点。)

3、尝试计算,突现矛盾

学生独立尝试计算,小组相互交流。而后,选择不同的方法板书在黑板上。可能有以下两种方法:

3.63.6

×2.8×2.8

288288

7272

100.810.08

(a)(b)

方法a:把3.6×2.8看成36×28来计算,结果是1008。因为两个因数都是一位小数,所以积也是一位小数,结果是100.8。

方法b:我也是把3.6×2.8看成36×28来计算,结果是1008。因为两个因数都是一位小数,所以积中肯定也有两位小数,积是10.08。

突现矛盾:两种算法似乎都有各自的道理。那么,根据你的理解,哪种算法可能是正确的?(学生可以从刚才估计的结果来判断)大家一致认为10.08是合理的答案,看来关键问题是积的小数位数。计算3.6×2.8的积为什么要点出两位小数?我们继续研究。

4、激活旧知,引导推理

尝试解释:计算3.6×2.8的积为什么要点出两位小数?你能想办法说明吗?

可能出现两种解释方法。方法一:把3.6米和2.8米分别改写成分米作单位,算出面积是1008平方分米,再还原成平方米作单位。所以积是两位小数。方法二:运用“积的变化规律”和“小数点移动规律”,计算时把3.6和2.8分别看作36和28,把两个因数都乘了10,算出的积1008就等于原来的积乘100。为了让积不变,就要把1008除以100。

引导推理:随着学生的回答,出示分析推理图,你能看懂虚线框里的意思吗?谁愿意说说自己的理解?

3.6

×2.8

288

72

1008

看着分析图,引导学生完整叙述整个推理过程。

第一个箭头“×10”是把3.6看成36是乘10;第二个箭头“×10”是把2.8看成28是乘10;把两个因数都乘10,得到的积就等于原来的积乘100;最后一个箭头“÷100”表示要得到原来的积就要把得到的整数积除以100。

现在你们知道算法a错在哪里了吗?(两个因数都乘10,积也就乘了100,算法a只把得到的积除以了10。)

小结:两个因数都乘10后,得到的数就等于原来的积乘100,要求原来的积,就要反过来把1008除以100,从右边起数出两位点上小数点。所以3.6×2.8的积是两位小数。

通过推理,我们证明了3.6×2.8=10.08,和估计的结果是一致的,积确实小于12平方米或是9平方米左右。

(设计意图:最现实的教学起点是学生认知上的困惑与矛盾处。学生根据以往小数乘整数的经验,能够凭借直觉判断小数乘小数也能转化乘整数乘法进行。然而按整数乘法算出积后如何回归到小数乘法的积,恰是学生的思维困惑处。适时呈现推理图,让学生思考虚线框里的箭头图及提示算式的意思,扶着学生一步步完成整个推理过程。)

(二)独立推理,实现转化

1、提出问题:刚才我们求出了小明房间的面积,阳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呢?

根据例题学习的方法,先想一想可以怎样计算2.8×1.15,再根据自己的思考过程,结合分析图完成。

1.15

×2.8

920

230

2、交流推理过程:你是怎样得到1.15乘2.8的积的?追问:得到3220后为什么除以1000呢?

引导学生表达(结合分析图):把两个因数都看成整数,等于把一个因数乘100,另一个因数乘10,所以得到的积就等于原来的积乘1000。要求原来的积,就要用3220除以1000,从3220的右边起数出三位,点上小数点。

3.220可以化简吗?根据是什么?

(设计意图:这里学生独立经历推理的过程,看图填数,依着箭头图的提示进行完整的思考。通过扶放结合,循序渐进的数学推理活动,学生在探索中感受着计算思维的内在魅力,感悟着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解决新问题的有效途径——转化策略,同时对“积的小数位数与因数小数位数”的关系也有了初步的体验。)

(三)专项对比,概括方法

1、专项对比:两次探究之后,我们来比较各题中两个因数与积的小数位数,你发现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小数与小数相乘时,如果因数里一共有几位小数,那么积里面就有几位小数。)

2、你能给下面各题的积点上小数点吗?

8.772.916.5

×0.9×0.04×0.6

7832916990

3、概括方法:通过探索,大家对小数乘小数的方法都有了各自的理解。那么,你觉得小数乘小数应该怎样计算?小组里互相说一说。

在全班交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完整表达:先按整数乘法算出积,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跟我们刚才的猜测是吻合的,关键是确定积的小数点的位置。

(设计意图:探索之后应是发现与提升。通过比较因数与积的小数位数的关系,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自然发现积里点小数点的操作方法。随后归纳概括出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也就水到渠成了。)

三、在“应用”中发展思维

1、基本练习

(1)根据148×23=3404,很快地写出下面各题的积

14.8×23=148×2.3=14.8×2.3=1.48×2.3=0.148×23=

(2)完成练习十四第1题。学生独立计算,然后同桌互相检查计算过程。

2、解决问题

(1)星期天,小明的妈妈去超市买东西。

商品名称

色拉油

饼干

大米

单价

38.7元/瓶

15.6元/千克

5.8元/千克

数量

2瓶

1.5千克

18.4千克

总价

(2)这是小明的爸爸去某地出差乘出租车的一张发票,显示以下信息:单价1.6元,里程5.5千米,起步价8元/3千米。学生讨论算法,尝试计算。

3、拓展练习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使算式成立。

()×()=0.48

(设计意图:这里既有突出重点方法的专项练习、基本练习,又有运用方法解决问题的实际应用,更有拓展思维的挑战性练习,希望通过一系列有层次的练习活动,实现学生计算教学中的基础性和发展性的和谐统一。)

四、在“交流”中提升经验

让学生畅谈学习的感想,并总结本课的主要知识。

(设计意图:反思是重要的学习方式,在新课即将结束时,引导学生回顾与反思方法与技能的获得过程,能帮助学生提升转化这一重要的解决问题的策略,丰富学生的体验。)

篇四:教学过程 篇四

一、引入尝试

1、出示图:同学们最近我们校园宣传栏要刷油漆了,你能帮忙算算需要多少油漆吗?怎么列式?

2、尝试计算

观察算式和前面所学的算式有什么不同?

这就是我们要学的"“小数乘小数”,两个因数都是小数,怎样计算呢?和同桌讨论一下,然后自己尝试练习,指名板演。

3、1.2×0.8,刚才是怎样进行计算的?

引导学生得出(先把被乘数1.2扩大10倍变成12,积就扩大10倍;再把乘数0.8扩大10倍变成8,积就又扩大10倍,这时的积就扩大了10×10=100倍。要求原来的积,就把乘出来的积96再缩小100倍。)

4、观察一下,因数与积的小数位数有什么关系?(因数的位数和等于积的小数位数。)想一想:6.05×0.82的积中有几位小数?6.052×0.82呢?

5、小结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二、教学例4

请做下面一组练习

(1)练习。

(2)引导学生观察思考。

①你是怎样算的?(先整数乘法法则算出积,再给积点上小数点。)

②怎样点小数点?(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最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③计算0.56×0.04时,你们发现了什么?那当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怎样点小数点?(要在前面用0补足,再点小数点。)

通过以上的学习,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是怎样的?

(3)根据学生的回答,逐步抽象概括出P5页上的计算法则,并让学生打开课本齐读教材上的法则。(勾画做记号)

课后小结

回忆这节课学习了什么知识?

课后习题

根据1056×27=28512,写出下面各题的积。

105.6×2.7= 10.56×0.27= 0.1056×27= 1.056×0.27=

篇五:小学五年级数学《小数乘小数》教案 篇五

【教学内容】

苏教版第9册86页例1、87页“试一试”、“练一练”,89页1、2题。

【教学目标】

掌握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法则,能正确进行计算,培养学生的推理、概括、估算能力,进一步体会转化思想的价值和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教学重点】

自主探索小数乘小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

确定积的小数点的位置。

【教学过程】

一、复习:

0.8x3=

说这个算式的意义,回忆小数和整数相乘的方法。谈话:哪些同学有自己的小房间,是什么形状的?导入新课。

(设计意图:回忆小数和整数相乘的方法,为后面概括小数和小数相乘的法则作铺垫。谈话过渡自然。)

二、新授:

1、教学例1。

(1)出示例1:(挂图)

(2)下面是小明房间的平面图,房间长3.6米,宽2.8米。

(2)提问:从平面图上你知道了哪些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你会解决什么问题?房间的面积有多大,就是求什么图形的面积,利用什么公式来列式?

房间面积和阳台面积的算式同时列出。

列式后说说和我们以前学的小数乘法有什么不同?板书课题:小数乘小数

(设计意图:房间面积和阳台面积的算式同时列出,便于一扶一放。)

让学生先估计一下。

3.6x2.8≈ ( )

想:3x2=6(平方米)

4x3=12(平方米)

房间的面积在6-12平方米之间。

还可以怎么估算?

4x2=8(平方米) 3x3=9(平方米) 3.5x3=10.5(平方米)

哪一种估算方法比较好?

(3)猜:列竖式怎样算呢?可以先按整数乘法算吗?

把这两个小数都看成整数,很快计结果。根据刚才的估算,再猜一猜,小数点可能会点在哪儿?

3 . 6 x10 3 6

x 2 . 8 x10 x 2 8

2 8 8 2 8 8

7 2 7 2

1 0 0 8 ÷100 1 0 0 8

相乘后怎样才能得到原来的积?

(4)学生讨论得出:

两个因数分别乘10,积就扩大100倍,要求原来的积,1008就要缩小100倍,要除以100。原来的积是10.08。

这个结果与我们刚才猜的和估算的结果是否一致?

(设计意图:先估计得数,然后根据估计的得数猜小数点位置,再用算理验证小数点的位置是否正确,构建知识的形成过程,进一步发挥估算的作用,体现估算的价值。)

2、试一试。

2.8x1.15= ( )

计算2.8x1.15时,先把两个小数都看成整数,在积里应该怎样点上小数点?

同座的互相说说算理)

(讲评学生做的结果)(在对比中让学生体会怎样列竖式计算简便)

1 . 1 5 x100 1 1 5

x 2.8 x10 x 2 8

9 2 0 9 2 0

2 3 0 2 3 0

3.2 2 0 ÷1000 3 2 2 0

解释算理:

一个因数乘10,另一个因数乘100,积就扩大1000倍,要求原来的积,3220就要缩小1000倍,要除以1000。原来的积化简后是3.22。

[设计意图:说清算理,巩固新知,同时“学数学,用数学”,将整数乘法简算的方法迁移到小数乘法的简算。]

3、总结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法则。

(1)引导:把小数乘法转化成整数乘法来计算,两个因数与积的小数位数有什么联系?

(2) 在小组里说说小数乘小数应该怎样计算: 先按整数乘法算出积是多少。

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把小数乘整数的方法完善成小数乘小数的方法,齐读)

(设计意图:将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完善成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法则,降低了学生归纳、概括的难度,化难为易。)

4、练一练。

(1) 你能给下面各题的积点上小数点吗?(小黑板出示)让学生用两种方法说算理〉

8.7 72.9 16.5

x0.9 x 0.04 x 0.6

7 8 3 2 9 16 9 9 0

(2) 计算下面的题。(小黑板出示)(生生互动,相互检查、批阅,师讲评)

3.46x1.2 1.8x4.5 10.4x2.5 1.04x0.25

(3)89页第2题:生找错,纠错,体会积的小数点的定位。

(设计意图:练习形式多样,巩固新知。同时又为学习例2“积的小数位数不够用0补足”作铺垫。)

5、计算:1.2+0.8 1.2-0.8 1.2÷8 1.2x0.8

(设计意图:区别小数四种运算的异同点,体会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6、拓展:(回到例题)如果每平方米造价5000元,小明的房间和阳台造价各是多少元?(先估算,再计算)

(设计意图:小数乘整数已学过,学生有能力解决这个问题,再次让他们体会估算的"价值,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教师对教材进行再加工,使数学教学建立在学生丰富的生活背景之上。)

收获:再次齐读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法则。

【教学反思】

一、在情境中引发问题

本课教学从计算“房间的面积”这个生活原型入手,突出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计算房间面积的过程中,既复习了已有知识,激活了新知的生长点,又引出了“小数乘小数”的新的数学问题,给计算教学增添了浓郁的现实意义。

二、在推理中实现转化

在用竖式计算之前,先让学生估一估,一方面使学生体会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与灵活性,同时不同估算方法得到的结果也能为探索笔算方法提供正确的大致范围。

最现实的教学起点是学生认知上的困惑与矛盾处,学生根据以往小数乘整数的经验,能够凭直觉判断小数乘小数也能转化成小数乘整数乘法进行。然而按整数乘法算出积后,如何回归到小数乘法的积,恰是学生思维的困惑处。适时呈现推理图,让学生思考箭头图及提示算式的意思,扶着学生一步步完成推理过程,通过扶放结合、循序渐进的数学推理活动,让学生感受着计算思维的内在魅力,感悟着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掌握了解决新问题的有效途径——转化策略,随后归纳概括出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也就水到渠成了。

三、在应用中发展思维

教学中,安排了一系列的练习,既有专项练习,更有别出心裁的对比练习,通过这一系列的有层次的练习活动,实现了学生计算教学中的基础性和发展性的和谐统一。

数学学习总是环环紧扣的,一节课结束了,不是思维的戛然而止,而应留有余味。教者在这方面也进行了设计,如对“10.4x2.5 1.04x0.25”这两题的计算,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使认知水平低的学生,通过回顾旧知识,领悟新的内容,加速知识的迁移,而学有余力的学生则可超前学习。让数学课更能体现出“数学味”儿。

篇六:《小数乘小数》的教学设计 篇六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会笔算简单的小数乘小数的乘法。

2、过程与方法:结合具体事物,经历自主探索小数乘小数的的计算方法的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积极参加数学活动,培养迁移类推能力,获得借助计算器和运用自己的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教学重点:

掌握小数乘小数的方法,会熟练的进行笔算。掌握小数末尾的0的处理方法。

教学难点

因数的小数位数与积的小数位数的关系。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的设计

一。情境导入

1、师:同学们,如今我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住房条件也有了很大的改善,很多同学都住进了新房,聪聪家最近也换了套新房,现在老师就带你们去看看。瞧!这就是聪聪家的客厅。(课件出示) 通过观察平面图,你想知道什么?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设计意图:直接导入,课件展示聪聪家的客厅平面图,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进而诱发学生主动解决问题的内驱力。)

2、 生提问题。

3、 师:同学们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问题。如果要求的聪聪家客厅的面积有多大,该怎样列式呢?(板书:4.8×3.6)观察算式的两个因数,你发现了什么?

生:算式的两个因数都是小数。

生:两个因数都是一位小数。

4、师:同学们观察的很仔细,今天我们就来探讨“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

板书课题:小数乘小数

(设计意图:从计算房间的面积这一实际问题引入,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小数乘小数的重点是小数点的书写位置,让学生观察题中因数的特点,主要目的是为了确定积中小数的位数打基础。)

二、探究新知

1、推导笔算方法

①、提出估算要求,

师:计算之前我们先估算一下,聪聪家的客厅面积大约是多少平方米?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生:把3.6看作4,把4.5看作5因此:3.6×4.8≈20

也就是说聪聪家客厅的面积不到20平方米。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估算的意识,使学生养成“先估算,在计算”的习惯,提高计算的正确率,未确定竖式计算结果做铺垫。)

②、提出竖式计算的要求,讨论两个因数都是一位小数怎么办?

教师板书:

4.8

× 3.6

1、回忆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2、提问: 两个因数都是一位小数怎么计算?可以转换成整数乘法来计算吗?

3、让学生说出算理,独立试一试,指名汇报答案。学生上台板演。

4、确定积的小数点的位置,并说明理由。

(设计意图:“问题讨论”是学生把已有的知识迁移到新知识的过程,是理解算理的过程,是发展学生教学思维的过程。)

③、分析算理。

我们一起在原式上做一做。(边说边板书).

思考:1. 乘数中的两个因数是如何转化成整数计算的?

2. 用整数相乘的方法算出48×36的积以后怎么办?

3. 要得到原来的积,应该怎么办?

4、小数点应该点到哪里呢?

教师小结:两个因数都乘10后,得到的数就等于原来的积乘100,要求原来的积,就要反过来把1728除以100,从积的右边起数出两位点上小数点。所以3.6×4.8的积是两位小数。

④(教师出示课件),显示算理的全过程。指名学生结合竖式,再次说出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

(设计意图:让学生经历用竖式计算方法的形成过程,掌握计算方法。)

2、沙发的占地面积,

①、提出问题:刚才我们求出了聪聪家客厅的面积,聪聪家的客厅里还有一个漂亮的沙发,(出示课件)生观察图,说出了解到的信息和要解决的问题。

②师:求沙发的占地面积是多少平方米,该怎样列式呢?

学生可能说出不同的算式,教师肯定并板书。

0.85×1.8

师:同学们看一看这个算式的两个因数,你发现了什么?

生:这个算式中的两个因数都是小数。

生:两个因数一个是一位小数,一个是两位小数。

(设计意图:了解题中的数据信息和问题,列出算式,了解因数的特点,为竖式计算做准备)

③师:这样的两个小数相乘,用竖式计算怎样算呢?(教师强调小数乘法列竖式是不要把小数点对齐,要把因数的末尾数对齐。)

教师板书竖式:

生:学生试算,指名学生到黑板上板演,并让板演的同学说一说自己计算的方法。

学生完成板书:

师:用整数乘法的方法计算出积以后怎么办?

生:回答,师在竖式中点上小数点。

师:告诉学生在横式中写得数时,根据小数的基本性质,小数末尾的0可以不写。

完成横式:

0.85×1.8=1.53(平方米)

④师:(出示课件)再次显示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与过程。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尝试计算,既检验学生掌握计算方法的程度,用便于解决计算中数学问题,提高学习效率。)

⑤师:用竖式算的对不对呢?请同学们用计算器检验一下。

学生计算交流。

(设计意图:通过自己检验计算结果,确信计算方法的正确性)

三、归纳总结

让学生观察两个竖式,说一说因数和积的小数位数有什么关系,使学生了解:两个因数一共有几位小数,积就有几位小数。师生共同总结归纳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

出示问题:观察比较,总结算法。

1、例题中的两个因数分别是几位小数?积是几位小数?

2、通过比较,你发现上面两题中两个因数与积的小数位数有什么关系?

3、你知道计算小数乘小数时,要先干什么,后干什么吗?小数点的位置是

如何确定的?

师总结算法:小数与小数相乘,先按照整数乘法的算法求出积,再看因数中

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课件播放)

(设计意图:在观察、讨论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经历有个性的经验提升为数学方法的过程。)

师:观察的很认真。知道了两个因数和积中小数位数的这种关系,在计算小数乘法时,根据这种关系,我们不计算,就能判断积的小数位数。

四、尝试应用

1、聪聪家的客厅里还有一个漂亮的茶几,(出示课件)生观察图,说出了解到的信息和要解决的问题。

师:求茶几的占地面积是多少平方米,该怎样列式呢?

学生说,教师板书:0.45×0.9=

师:估计一下,0.45×0.9的积有几位小数?为什么?

生:三位。因为两个因数一共有三位小数,所以它们的积也一定是三位小数。

师:请同学们试着用竖式计算。

学生自主笔算,教师巡视,个别指导。请一名好学生板演。请板演的同学说一说确定小数点时是怎样想的。

生:先用整数相乘的方法算出45×9等于405。因为两个因数一共有三位小数,所以,也要从405的右边开始数出三位,405正好是三位,就在4的前面点上小数点,整数部分写0。

(设计意图:让学生用已有的知识尝试解决问题,先估计积有几位小数,为自主计算打基础。让好学生板演,减少教师板书的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2、师:说的很好,下面我来考考你们。

出示“试一试”,先让学生说一说怎样确定小数点的位置,再自己试写。交流时,让学生说一说怎样想的。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看“试一试”,根据126×12=1512,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积。你知道怎样确定小数点的位置吗?

生:看两个因数一共有几位小数。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练习中熟练应用并巩固因数中小数位数与积的小数位数的关系。)

五、全课小结: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篇七:《小数乘小数》教学设计 篇七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第86-87页例1、“试一试” 和“练一练”,练习十五第1-3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索,理解并掌握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2、使学生在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培养初步的推理能力以及抽象概括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内在联系,感受数学探索活动本身的乐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出示教材中标有数据的平面图。

1、这是小明房间的平面图,仔细观察这幅图,你能从图上了解到了哪些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你们能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吗?

(学生自由发言、互相补充,教师相应评价)

2、师生谈话:同学们根据图上的数据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问题,我们先一起来解决“房间面积有多大”这个问题。

你知道应该怎样列式解答吗?

(学生独立列式)说说列式根据。

3、揭示课题:

观察: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道算式,你们觉得和我们以前学习的小数乘法有什么不同?同学们能否举例说说小数乘整数该怎么计算?

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小数乘法,今天我们一起探讨的是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

【设计意图:新课标中提倡“计算教学同解决问题紧密联系”思想。因此在教学中我注意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根据呈现的数据独立提出能解决的问题,并根据自己提出的问题列出算式,这样既相应地复习了旧知,又自然的引出了本课要探索的新知,同时,赋予了计算一定的生活意义与实际意义,使学生感悟到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认识到计算确实是一种需要,产生急于要弄明白的求知心理,激起了探索的欲望与兴趣,为下一步的自主探究创造了良好的心理条件】

二、自主探索,掌握算法。

1、尝试计算,引导推理——教学例1。

(1)估一估,确定积的范围

(2)看这道乘法算式,你能估计出3.6×2.8的积大约是多少吗?

(学生交流各种估算的方法。)

【设计意图:这里的估计即是为了让学生体会解决问题的不同方式,更是为了给接下来的探索笔算方法提供一种支持——学生可以通过对笔算结果与估算结果的比较,判断笔算结果是否合理,从而确认相应计算方法的正确性。】

(3)刚才通过估计我们知道了小明房间的面积应该在6-12之间,你能想办法计算出3.6×2.8的正确结果吗?

(先请同学们独立尝试计算,然后再把你们各自想到的方法说给同一小组的成员听听,同一小组的成员听了,如果觉得你说的计算方法比较合理有必要跟大家交流就请组长把你的方法记录下来。)

(4)汇报各自不同的计算方法。

(5)小结:转化方法在数学学习中经常会用到。

(6)如果让你再计算几道小数乘小数,你会选择拿一种方法。

(7)请学生重点介绍笔算的方法,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出示分析图,帮助学生理解算理。

【设计意图::探索小数乘小数的笔算方法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由于学生学习这一新知有比较厚实的基础,完全可以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自主完成新知的学习,因此,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然而,放手不等于放任,教师在教学中要起到“穿针引线”和“画龙点睛”的作用,特别在全班交流时,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适时地进行追问和点拨,让学生理解小数乘小数的算理,对计算中的注意点有更为清晰的认识。】

2、进行比较,概括方法。

教学试一试

(1)刚才我们求出了小明卧室的面积,如果请你算出阳台的面积,你会算吗?根据例题的学习方法,想一想怎样计算2.8×1.15,再根据自己的思考过程,在分析图的括号里填数,并写出左边算式的乘积。

(2)学生计算。

(3)谁来说说你是怎样计算出2.8×1.15的积的?

学生交流教师用多媒体课件相应出示计算思考过程。

对比概括方法

(1)刚才做的两题都是小数乘小数,下面我们来比较各题中两个因数与积的小数位数,你发现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

(2)概括方法:通过探索,大家对小数乘小数的方法都有了各自的理解。你觉得小数乘小数应该怎样计算?在小组里互相说一说。

在全班交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完整表达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先按整数乘法算出积,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设计意图:试一试这一环节让学生继续利用例题的情境,求平面图中的阳台的面积,并引导学生通过直观的图示交流呈现计算的思考过程,能进一步帮助学生加深对算理的理解,并通过引导学生比较例题和试一试的计算过程,有利于发现两个因数中的小数位数与积中的小数位数的对应关系,初步抽象出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既培养了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又达到了省时、高效的教学目的。】

三、巩固练习,深化理解。

第一层次:(必做题)

1、说出下列乘法式子中积各有几位小数。

8.7             7 2 .9        1 6.5

×0.9          × 0. 0 4       × 0.6

7.83            2 9 1 6        9 9 0

2、列竖式计算。

3.46×1.2     1.3×4. 5     10.4×2.5      12.3×600

【设计意图:这一层次的练习为基本题训练。小数乘法的关键就是积中小数点定位问题。第一题是书中”练一练”中第1题练习旨在强化训练这个知识点。第二题竖式的计算,旨在通过练习,教师可以发现学生的不足之处,及时反馈纠错。特别强调对积中末尾有零时,应先点小数点后去零,而不能先去零后点小数点。)

第二层次(选做题 :选做其中2题)

1、下面的计算对吗?把不对的改正过来。

2.  5                     1 6. 4

× 3.  5                  ×   4.5

1  2   5                           8 2 0

7  5                        6 5 6

8  7.   5                        7. 3 8 0

2、根据123×46=5658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1.23×4.6  = (    )      (    )×46=0.5658

0.123×0.46 = (    )      1.23×(   ) =5.658

12.3×0.46  = (    )      (    ) ×0.46 =0.005658

0.0123 ×460= (    )      0.123 ×(    )=56.58

3、完成练习十五第3题。

一种西服面料,每米售价58.5元。买这样的面料5.2米,应付多少元?(先估计得数,再计算)

集体校对后,追问:因数中一共有两位小数,为什么积中只有一位小数?

【设计意图:第二层次习题的设计,首先通过练习形式的变化, 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并在练习中培养学生仔细观察,探索规律的习惯。第1题是书上练习十五中的第2题,左式错误的原因是:受到小数加法的影响,把积的小数点和因数的小数点对齐。右式的错误原因是:先划去了整数积末尾的零后再点小数点。这一题是针对学生在计算中容易出现的错误来设计的,让学生认真地观察每道竖式的计算过程,分析错误原因,并进行纠正,能避免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出现类似的错误,提高计算正确率。第2题让学生把已有的知识运用到具体的解题中去。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同时通过可逆题的训练,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第3题把所学的新知及时运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中,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学习的价值,学以致用。】

第三层次:(思考题)

0.0……  0 25  ×  0.0…… 0 4   = (                 )

100个0               100个0

【设计意图:这一拓展题是对小数乘法中知识的综合应用,同时也是一些难点的积聚处,如小数末尾有零应先点小数点后去零。设计这一题目,旨在开拓学生的思维,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给那些学有余力的学生创设发展的条件】

四、全课总结,拓展延伸。

今天这堂课大家运用知识间的联系,探索出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请谈谈你的收获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同学们要做个有心人,生活中有许多小数乘法的问题,希望你们能用学过的知识去解决。

【设计意图:渗透并启示学生要学会运用转化的数学思想,自主地开展对自己学习的评价,使学生充分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引导学生用数学,更喜欢数学。】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