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作文,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作文根据体裁的不同可以分为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议论文。那么,怎么去写作文呢?下面是小编辛苦为大家带来的孩子是家庭的希望作文(精彩5篇),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
篇一:孩子是家庭的希望作文 篇一
每当走到二楼的楼梯口总有小朋友靠过来叫声老师好再跑开,这天一个小男孩蹦跳着跑来了,我看到他嘴角有两根黑线头翘在那,就对他说:嘿,你怎么长胡子啦?没有啊!我说:那你嘴角是什么啊?他笑着狡辩着:老师,不是的,不是胡子,是线。为什么会这样的啊?是我不小心摔破的,到医院去缝的。
这天我到他们教室去上课,我跟他的语文老师说到他,说他很好动很活跃的,蛮讨人喜欢的。语文老师告诉我:你不知道,他对我说什么,他说老师,你帮我做作业。我就对他说你把你的饭给我吃。他说不给,那我不要饿死啊!
我看他在那转过来转过去动的不息,就对他说:董哲文,你作业做好了吗?没有啊!那你还要老师帮你做吗?要啊!真是童言无忌啊!那样子太可爱了。那你的饭给我吃,你不要吃,我来帮你做好吗?我有心逗他。好啊,我乘你不知道的时候再去盛一碗,我就不会饿了。哈哈,这孩子脑子还蛮会转的。我看好了你,不让你去盛,就不让你吃。那我还是自己做吧,不要老师做作业了。
篇二:孩子是家庭的希望作文 篇二
看到这些孩子使我想起了我曾经教了两年的徐凯,他现在已上初三了。他在一次跟他亲戚上街买衣服时认识了我家,今年暑假他还特意跑到我家来说:老师,我来看看你的。虽然他说话时牙齿咬在一起,发的音也几乎听不出,只听到他嗯嗯嗯的哼的声音,但他的那份心意我明白。
这孩子是出生时缺氧导致的脑瘫,左手可以活动自如,而右手萎缩僵硬只能放在胸前,不能伸直,只有手指会动,头也不会灵活转动,总是梗着脖子斜着头,嘴角的口水总是不断地流,走路时脚也有点跛。虽不大会说话但他耳朵却听到的。就是这样的一个孩子他还是每天快乐的生活着,虽然他生活都不大能自理,但他的脑子却不笨,他总是抢着发本子,还帮着老师管理班级,看到有学生不守纪律他会去阻止。我看到他会发本子我都觉得好奇的,问他你认识本子上的名字啊?他点点头。我不信,拿出他的语文书指着上面的字让他认,我相信了,他虽然手不会写但字确实认识的。坐在教室里没有白坐。
他也是个全校出了名的孩子,下课了会每个办公室门口去站站,就连校长室、会记室也不例外,全校没有他不认识的地方,也没有不认识他的人,有的小孩还会学他的样子,但他就是
那样快乐的处处留下他的身影。他还会去复印东西,复印机、一体机都很熟练,有什么试卷要印的他都抢着去。
对于这样的孩子,我们又怎样去评判他呢,他自己也不希望自己是这样啊,所以我们也只有默默地祝福他一路开心、快乐。
篇三:孩子是家庭的希望作文 篇三
常常会听到家长教育孩子听话,听妈妈的话,听爸爸的话等等。这种“听话”式的家庭教育,是正确的吗?
“听话”,这是中国的父母对子女教育的口头禅。听话的孩子就是好孩子,这是中国传统教育下人们的一种共识。
一位咨询者谈起父母对他进行听话教育的历程。“小的时候,姥姥照看我,妈妈上班前总是反复叮嘱,要听姥姥的话。妈妈下班回来之后也常常问我,今天听姥姥的话没有。我三岁后上了幼儿园,妈妈每天早晨送我去幼儿园,临走时也总是一句话,听阿姨的话;每天晚()上去接我,也常常问我,今天听阿姨的话没有。 我上小学时,每天都叮嘱我听老师的话,上课要用心听老师讲。上了中学还是经常叮嘱听老师的话。后来我工作了,也经常叮嘱我要听领导的话,看领导的脸色办 事。好像在我的记忆中,‘听话’二字是妈妈对我讲得最多的。”
尽管没有做过大规模的调查研究,但从我平时对家长教育孩子的观察和我对一些同学的访谈中,可以总结出“听话”是中国家长对孩子使用频率最高的两个字。
父母希望孩子听话对不对呢?对这个问题要具体分析。孩子在小的时候,自理能力很差,让孩子按照父母或保护人的意愿去活动,避免出现危险,这无疑 是对的。但是,孩子逐渐长大,自我意识逐渐得到发展,在这个时候,父母的叮嘱、关心、爱护是非常必要的,但是不能总用“听话”两个字抽象、概括地进行教 育。
总是用“听话”两个字去教育孩子,势必在孩子的幼小心灵里灌输一种观念:大人的话,包括父母的话、老师的话都是对的。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儿童独立思维的发展,限制了儿童独立行为的发展,限制了儿童质疑精神的发展,会给孩子形成唯唯诺诺的性格创造条件。
试想,一个孩子处处、事事按照父母的话去做,按照老师的话去做,他没有自己提问题的心理空间,没有表达自己看法的余地,再夸大地讲,他不是变成 一个机器人了吗?自己的言行是受别人支配的。试想,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能有创新人格吗?能有创新意识吗?能有创新能力吗?他们大概只会看着父母的眼色办 事,看着老师的脸色办事,看着领导意图办事。
我们不是一概反对听家长和老师的话、听领导的话,而是说要通过孩子的理解,本人独立的思维,批判性地去接受别人的话,而不能千篇一律地“听话”,不折不扣地“听话”。
中国家庭教育要求“听话”的传统是中国小农经济在家教问题上的反映。小农经济时代,求得生活安安稳稳,不惹是生非,不出头,孩子乖乖地长大做一个老实人就可以了。这种小农经济下听话教育观念培养不出创新意识强的人,培养不出敢作敢为、敢为真理而奋斗的人。
听话教育是缺乏民主的教育。封建时代的家庭在人格上是不平等的,孩子要绝对服从父母,这种家庭教育缺乏民主的精神,也是社会生活在家庭教育中的反映。
如今人类社会已进入了新时期。新的时期呼唤着心理素质高的人才,新的世纪必然会造就数以千万计的具有创新意识与科学精神的高级人才,也将造就数
以亿计的具有创新意识与科学精神的普通劳动者。中国家庭传统的听话教育已远远不适应时代的发展了,不彻底改变家庭的听话教育无法适应新世纪对人才的需要、 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无法适应新世纪对普通劳动者的要求。
哪个家庭改变教育观念快,哪个家庭就为孩子成长带来益处。我们家长眼光要放开,胸襟要宽阔,要看到孩子的未来,看到未来世界对孩子的需要,把我们今天的家庭教育与21世纪需要人才的要求相适应。
我们反对“听话教育”并不是反对孩子什么都不听爸爸、妈妈的话,什么都不听老师的话,并不是这个意思。也不是反对父母对孩子的严格要求,老师对学生的严格要求。
篇四:孩子是家庭的希望作文 篇四
我一直听堂姐说她小姑家的儿子仇燕南的事,说那小孩做事眼光亮的,在她家看到她做事总围在她身边,时不时的说舅妈,我给你倒茶。不一会给她倒了热茶,看到茶少了会添上。看到她在做家务会抢着帮助做,虽然做不好,但他的积极性可嘉,自己的儿子都一动不动。看到他们店里洗车他会专注的在那看,看到他爸爸修东西他会在旁边观察时不时地帮着拿东西,生活上都很机灵,可就是上学不行,一年级上了两年,有一次数学考了60几分,回家高兴极了,对她说舅妈,你知道我今天考了多少分?她故意把分数说低一点不及格。不,我考及格了,60几的。他笑着跑开了。
前年上一年级的时候教他1+1=?都教了很长时间的,家长么也花了很多功夫的,重新上了一年级才考了个及格,现在上二年级只能考二三十分。对于这样的孩子老师拿他没办法,怨家长的,家长也希望自己的孩子好的,也花了很多心血的,现在只希望孩子能认识些字,会简单的算式将来能在社会上独立生活。
上周我到二(4)班去看到有一个小孩感觉跟其他孩子有点不一样,别的孩子会做作业看书的,那孩子拿了支笔趴在桌上发呆。我就走近他,你叫什么名字?他叫仇燕南。其他孩子七嘴八舌地抢答着。哦,我终于认识了这个只闻其名的孩子。我问他妈妈是叫xx琴吗?他点点头。爸爸叫什么名字,他只笑不回答。问他家住哪,摇摇头。后来再问他什么都不理你。
作为老师真希望每个孩子都很出色,但我们知道我们的十个手指伸出来都有长短的,又怎么能以相同的要求去衡量每个孩子呢?只希望每个孩子都能有收获,像一些特殊的孩子能学到点知识等长大了不成为废人就行了。
篇五:孩子是家庭的希望作文 篇五
孩子是家庭的希望,这是不可争议的事实。但是如何才能让孩子健康成长,就成了我们学校和家庭共同关注的话题。作为直接的责任人教师和家长,必须义不容辞地要承担教起育孩子这个重担。
现在最受关注的就是孩子的安全问题,在学校孩子的监护人是老师,保证校内孩子的安全问题老师是必须做到的。但是很多的时间孩子是在校外,如上、下学路上的安全,用电安全,食品卫生安全等问题,家长责无旁贷要做好自己孩子的监护人。
再如,一旦孩子进入学校的学习阶段,很多家长心理上就会放松对孩子的教育,把教育孩子的重担一下子推给了学校和老师,正是这个错误思想的引领,很多孩子(尤其是小学阶段)在学校难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因为很多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是在家里养成的。一个重视教育的家长,一定会从自身做起,给孩子起一个好的典范作用,潜移默化地去影响孩子。
每个年级的孩子,老师都会布置适当的家庭作业,那么这就需要家长辅导,督促,检查。由于很多家长只把督促孩子放在口头上,如:“快点做!”“完成作业了没有?”这些简单的话语,导致孩子的家庭作业质量不佳。作为家长,我们应该多些行动,比如对孩子的作业认真检查,把好质量关,进行亲子阅读等,真正把关心孩子的学习落到实处!
现在家里孩子少是普遍现象,所以溺爱孩子成了家庭教育的最大弊端。很多家长对孩子要求不严格,这样孩子无形中就会养成很多坏习惯和坏品质,比如乱花钱,自私,做事拖泥带水,不懂得尊敬人等,这些品质一旦养成,即使学校老师再费心,也很难真正改变孩子。所以我们作为家长,必须从孩子成长的长远考虑,严格要求,从小让孩子养成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再加上学校老师的正确引导和严格要求,好的习惯与品质一旦养成,可以说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试想:一个孩子习惯不好,一天两天可能给别的孩子不会有差距,但是如果一个月,一学期,一年下来,孩子跟别的孩子有差距是肯定的。所以作为家长,对孩子的今天负责,就是对孩子的明天负责,我们没有理由不关心自己的孩子。
孩子的健康成长,在家靠家长,在校靠老师,只有家校携手,家长和老师积极配合,相互支持,才能真正让自己的孩子成人,成才!
上一篇:奇妙的发现作文精彩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