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没有发达的自然科学的国家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一个没有繁荣的哲学社会科学的国家也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当前,我国理工类高校正在从传统的“理工科优先”的发展战略向高水平“文理学科多维建设”的发展模式演进。随着教育部“四新”建设计划的启动,高校新文科建设开始全面推进。在此背景下,坚持以问题导向为核心,开展跨学科研究的新文科建设浪潮,为理工类高校迈向双一流大学带来了机遇与挑战。
一、理工类高校在新文科建设中的机遇
1.时代需求:建设体现高校学科特色的新文科。在新一轮科技革命的背景下,科学技术在未来具有多向度的发展需要。基于这种内在需要,学科间的交叉融合已成为新时代理工类高校学科建设的发展趋势。在新时代的产业变革中,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理念与思维方式可以为理工科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一方面,新文科建设理念的提出为哲学社会科学提供了新的学科增长点;另一方面,新文科建设的深度发展也顺应了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时代需求。理工类高校作为我国科技研发的主阵地之一,既是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核心力量,又是我国新文科建设实践的关键场域。新文科建设的发展可以为理工类高校在发展中提供理念引领与方向启示,理工类高校的科研基础也可以增强新文科建设的实用性。新文科建设的底层逻辑在于学科间的文理兼容、相互促进与优势互补,其着力点在于发挥学科特色。因此,建设体现高校学科特色的新文科成为新文科建设的时代需求。新文科建设赋予了哲学社会科学以新的时代内涵,为新时代交叉学科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理工类学科涉及多种运算、研发、加工、处理等实践过程的组合和运用。在研究方法上,理工科与传统文科存在较大的区别,但在理念生成、逻辑分析与经验推理的维度中,二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及共通之处。如地理学研究不仅涉及气象预测、结构分析、信息勘探等技术研究,而且涵盖具有历史风情特色的人文地理研究。所以,对于理工类高校而言,新文科建设在迎合时代需求的同时,也为理工类学科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生命力,使理工科高校在发展特色优势学科方面迎来了重要的历史机遇。
2.人才供给:加快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一个民族的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水平是民族综合素质的展现,加快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人才既是新文科建设的基本要求,亦是国家实现教育强国的必然选择。新文科之“新”首先就应体现在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即“教”与“育”并重,致力于培养兼具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人才。新文科专业的建设是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前提与基础,既满足国家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又深化了中国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夯实以理工科高校为实践平台,将新文科建设、新工科建设与课程思政改革紧密结合,既可以培养理工科人才的人文素养与家国情怀,又可以促进文科人才拓展科技视野、增强理性意识,有利于培养服务于国家战略的高层次人才。在理工类高校中,针对不同专业推行新文科建设与课程思政的实践与探索,并聚焦于课程设计、要素嵌入等关键过程,可以为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人才提供切实可行的方案。
3.建设基础:具有培育新文科人才科学素养的独特优势。新一轮科技革命的产业技术是新文科建设的重要依托,技术要素为理工类高校在新文科建设中创造了优势条件。高新产业技术在理工类高校的研发领域中发展相对成熟,可以与传统文科专业实现学科融合,为新文科建设提供崭新视角。如在人工智能、大数据、融媒体等新兴技术的加持下,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呈现新的发展样态,衍生出“数字思政”“网络思政”“智能思政”等诸多学科新方向。与此同时,高校“课程思政”的先期实践为理工类高校新文科建设中的技术融合提供了应用经验。理工类高校往往以技术传授与实践教育为先导,注重学生科学素养的培育,其主流教育模式为开展新文科建设发挥了科技教育的优势力量,夯实了学生的科学知识基础。基于理工科与时俱进发展的特性,结合新文科教育的目标与要求,可以在教育实践中充分发挥理工类高校的优势和建设力量,进而挖掘学科协同发展的巨大潜力。概言之,理工类高校具有培育文科人才科学素养的条件,其独有的技术优势可以进一步拓宽新文科的应用广度,同时赋予新文科以科技内涵,进而开创新文科建设的良好局面。
二、理工类高校新文科建设面临的挑战
1.学科定位:要明确新文科与理工农医科的关系。明确新文科的学科边界是新文科建设的前提与基础。新文科建设不是对传统文科的颠覆,而是对传统文科的自我改革与创新、对学科内涵和培养方案的重新定位以及对文科新建设模式的探索。这不仅是传统文科内在改革的需要,也是新文科建设在学科协同、理念融合和人才综合素质培养等领域的新突破。从当前理工类高校文科建设的现状来看,存在的普遍性问题是学科定位不清,不同高校文科的学科设置方式同质化严重;只强调学科体系的完备,而缺乏自身特色;对于文科专业缺乏长远的规划与战略部署。近年来理工农医科在学科建设中捷足先登,并凭借产学研一体化的巨大发展优势虹吸资源,导致文科发展处于弱势地位。从辩证的角度来看,理工科的独特地位容易制约理工类高校新文科的发展,理工科的发展亦可成为新文科发展的强大推动力,而平衡的关键在于清晰理顺新文科与传统理工农医学科的关系。自然科学旨在探究自然世界的规律,揭示客观世界的原貌;人文社会科学旨在探寻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学科之间存在的交叉领域是学科间合作的基础,亦是传统学科取得突破的重要指向。在理工类高校建设新文科,要以问题、需求为导向,寻找新文科与理工农医科的结合点,从而衍生出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关联的交叉学科。现阶段,理工类高校的新文科建设需要以优势学科为基础,加强支撑学科建设,打造独具理工类高校特色的学科群,形成优势学科结构。新文科应该突破传统文科的视域限制,从理论层面的运用向关注实际需求转变,从而占领新的学术制高点。
2.政策衔接:应与现有政策机制实现妥善协调。2024年10月,教育部发布的“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首次提出了新文科建设的概念,指出“推动哲学社会科学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交叉相融,这是新文科建设的历史使命”。2024年11月,教育部发布的《新文科建设宣言》进一步对新文科建设作出全面部署,将新文科建设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理工类高校的新文科建设发展起步较晚,处于亟须具体政策指导的阶段。一方面,文科的发展具有周期性长、难以量化等特点;另一方面,理工类高校文科的建设基础与教学资源等都相对薄弱。理工类高校以理工科为发展起点,不仅在资源、地位、师资等方面形成了具有理工学科底色的组织系统,在学校管理过程中也形成了适合理工类学科发展的政策机制与治理模式。因此,在理工类高校的新文科建设中,需要突破现有政策机制“理工科化”的困境。而制度变迁过程中会存在“路径依赖”的现象,即某种制度一旦形成,在其发展路径上会产生“不可逆转的自我强化趋向”。因此,理工类高校进行新文科建设,必须有预见性地处理好政策机制等顶层设计的衔接问题,摆脱由于路径依赖形成的政策闭环。如何秉持战略眼光制定政策体系是理工类高校新文科建设的首要挑战,新文科建设需要从提高政策效能和完善治理方式出发,妥善衔接现有政策,为新文科建设提供制度基础。
3.科学评估:合理审慎统筹规划文科新兴专业。新文科的提出不是对传统文科的否定和替代,而是新时代呼唤文科改革形势下出现的必然结果。“新文科”作为一项教育政策工具,既有社会需求的现实逻辑,也有学科发展的内在逻辑,兼具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复合属性。进一步而言,可通过新文科建设来平衡如今技术至上、工具理性至上的现状。新文科专业本身并非完全替代传统文科专业,而是对传统文科专业的升华与转型。对于新文科建设,高校不能一味地追逐“新”,更要明确新文科并不是理工化的文科,也不是哲学化的文学。因此,文科新兴专业的建设要根植于传统文科发展的成果之上,既要顺应新文科发展之“新”,又要坚持人文学科本位之“本”。当前对于新文科建设的理解,不仅需要从跨学科的角度出发,强调其融通性,而且要重视和凸显“文”的特质。新文科建设是以问题为导向、以学科交叉融合为形式的学科变革,其实质仍然是一场关于文科的改革,出发点和落脚点需立足文科本身。首先,文科新兴专业需回归人文本位,主要目的是培养服务于国家发展、民族振兴、为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人;培养能够胜任专业、乐于实践、积极应对社会变迁的人;培养心怀民族命运、释放自身潜能、体会生活意义的人。其次,文科新兴专业需保持传统文科的批判能力。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无远弗届,也在一定程度上物化了人类的生存状态,新文科建设对人思维批判能力的培养可以使人在技术世界里依旧保持技术使用者的尊严和地位。新文科对于高新科学技术的交叉融合,既是学科理论知识结构的重构,也是新学术生长点的形成,进而改变“文科在一个工具理性至上的环境下无序的发展乱象和日益式微的发展窘状”。
三、理工类高校建设新文科的实践路径
1.价值引领:通过思想政治建设夯实新文科建设。理论是行动的指南,新文科建设将直接影响我国教育事业未来发展,需要在开拓创新的思想指引下进行新文科建设。首先,理工类高校开展新文科理念建设要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核心地位、主导作用和建设力量,这也是实现“三全育人”新格局的关键。其次,理工类高校需要充分意识到发展新文科专业的重要意义,加强对文科特色专业的宣传。这既能帮助理工科学生深入了解文科,又可以增强文科生的专业认同感,促使理工类高校彻底改变重理轻文的传统观念。再次,理工类高校应以“立德树人”为导向,持续优化学生培养方案,结合新文科建设的目标与要求,立足于本专业的发展实际,制定中长期的战略规划与具体行动指南。最后,构建新文科建设沟通平台,广泛征求教师与学生的建议,设置真正符合学生实际需要的课程,培养全面发展的理工类人才。
2.抓住特点:提升文科人才的科技素养与理性思维。传统文科专业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对于科技素养的培育略显不足。理工类高校可以立足于自身专业特色,通过结合自身实践课程,将理工科的课程实践内容引入到新文科建设中,探索建设一条以新文科为主导、多种学科交叉融合的学科群道路,全面提升新文科建设人才的科学素养与理性思维。此类交叉融合的学科设置方式,一方面可以拓宽文科专业的研究领域,实现其研究路径多样化;另一方面可以促使文科生利用其深厚的基础理论功底为理工专业的实践提供理论引导。理工类高校的新文科教育,不仅重视在学科自身发展和专业技能培养层面的知识教育,更关注学生的通识教育与综合素质培养;关注学生综合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心理因素等能力的培养;促使学生在情感、认识、意识等方面协调发展。如今,大部分高校开设的通识课多以历史文化、文学艺术以及道德思考等内容为主,难以实现培养文科学生科技素养的教学目的。理工类高校可以将理工类专业中的理论部分融入通识课中,不仅可以培养文科生的理性思维,使其了解更多的理工类知识,而且可以激发文科生跨学科学习的兴趣,为推动学科群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3.转变观念:从“文科弱项”转变为“特色新文科”。为了解决理工类高校“文科弱项”的普遍性问题,理工类高校应深刻分析现有文科专业在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破除重理轻文的思想观念,打造出富有特色的新文科专业。新文科专业的建设要汲取理工类学科的成功实践经验,既要为新文科专业创造合适的发展空间,也要保留与发扬传统学科优势。纵观学术史可以发现,学科发展即是不断分化的过程,也是不断整合的过程。理工类高校的新文科建设需要打破“文”“理”之间的壁垒,秉承相互借鉴、取长补短的合作态度进行交流沟通,在整合各个学科的专业知识过程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在学科交融中,培养理工科学生人文关怀和价值判断能力的同时,增强文科生的科学精神和科技素养。针对文科生理论知识强、动手能力较弱的特点,学校可以将理科的亲身实践理念在新文科教学中合理应用,以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科研竞技类比赛为契机,重点鼓励和扶持融合程度高、创新性强的项目,使学生在实际交流与操作中掌握各学科的基础知识,互相学习、补足短板,实现全面发展。
4.弥补短板:立足于资源与制度建设特色师资队伍。当前,理工类高校中文科教师队伍普遍面临着精神困境和物质困境。精神困境主要表现为理工类高校对传统文科专业的不重视,导致文科教师在教学与科研方面缺乏积极主动性;物质困境最突出的表现是科研经费的不足。理工类高校的优质资源普遍向理工科专业倾斜,导致文科专业的研究经费与理工科专业相比呈现两极分化的趋势。首先,理工类高校应提高对文科教师的薪资待遇,加大对文科专业的经费扶持力度,进而确保新文科教师队伍的优势地位。其次,新文科发展需要研究平台与人才队伍建设的创新。一是可以借鉴一流理工学科的建设经验,构建新文科实验基地,进一步激发新文科发展活力。二是强化人才引进制度、人事制度与科研成果评价制度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为新文科建设创造良好的制度保障和环境支撑。再次,提升新文科专业教师的专业素养,加强与国际、国内顶尖院校的跨学科交流,进一步拓宽学科视野。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促进教师改革文科教育培养模式和课程教育方法,进一步捋顺文理关系,重点把握新文科专业的科学人文价值,协调好新文科形式与结构、基础与应用之间的关系。同时,理工类高校可以加强学校内部的跨专业合作,创建文理科兼容的学术坊,助力新文科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