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合格的领导干部必须行得端、走得正,必须树立正确的“三观”,养成自律的习惯,有负责任的干事态度,有诚实守信的德行。保持严肃的生活作风、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特别是要增强自制力,做到慎独慎微。
一、树立正确的“三观”,筑牢人生总开关。一个人廉洁自律不过关,做人就没有骨气。只有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才能稳得住心神、管得住行为、守得住清白。一是必须树立正确的权力观。要牢固树立权力就是服务的观念,始终坚持执政为民。我们要认识到,权力不是个人的私有财产,也不是永恒不变的,它是一种义务的象征,是一种神圣的责任。权力越大,所肩负的责任和承担的义务也就越重。要牢固树立权力就是奉献的观念,始终坚持廉洁奉公。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要经得起“灯红酒绿”的考验,要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用权,廉洁从政,无私奉献。二是必须树立正确的地位观。要树立公仆意识,不搞特殊化,真正做到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坚决反对那种把自己看成是人民的主人,凌驾于人民群众之上,把人民给的权力当成谋私工具的思想和做法。要正确对待个人的名利地位,解决好做事与做官的问题。要立志做大事,而不是立志当大官,不能把升官发财当成人生目的。三是必须树立正确的利益观。我们的党是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政党,党的利益与人民利益具有内在的统一性,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是共产党人利益观的集中体现。对于党员干部来说,树立正确的利益观,就必须要加强思想修养,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防止享乐思想的滋生;要处理好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奉献与索取、先富与后富等关系,准确把握好各种利益关系,妥善处理好各种利益矛盾。
二、养成自律的习惯,走正确的轨道不偏航。真正的自律,是积极主动地自我实现,不是几点起床,几点吃饭,几点休息,机械的重复;真正的自律是明白自己想要什么,有明确的目标,让欲望和动力去驱动自己,人生就像射箭,梦想就像靶子,如果没有靶子每天拉弓是毫无意义的。好的自律应当是节俭不挑剔,党中央号召我们勤俭节约,大家应该拿出行动,一张纸一度电、一滴水一粒米,我们都要去珍惜;好的自律应当是言行文明,彬彬有礼,广安作为全国文明城,大家一言一行当如谦谦君子、大家闺秀,让美的言行成为习惯;好的自律应当是心中有集体,要心中有他人、心中有集体、不能只顾自己,如果“心中只有自己、损人而利己”久而久之就会形成恶习,恶习一旦形成就会害人更害己。更重要的是要在纪法面前要自律,坚持抓常、抓细、抓长,特别是要防范各种隐性、变异的“四风”问题,把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常态化、长效化。“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只有把自律规范作为最高的“讲政治”,才能永久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保证不中途变节。
三、以负责任的态度干事,把人生风险降到最低。在其位,谋其政,担其责。对待工作“不要如浮云一样”:对工作要求说了就忘;对工作执行夸夸其谈;对工作成效敷衍了事。而应该是,充分重视,认真对待,一以贯之,常抓不懈;应该是,反对空谈,崇尚实干,脚踏实地,创新举措;也应该是,严肃认真,周到细致,稳妥可靠,万无一失。更应该是“精雕细刻”,对事业极度负责,对自己严格要求。俗话说,细节决定成败,精细雕刻是处理问题的不二法宝,任何一项工作,没有细致扎实的态度,是断然难以做好的。只有细化工作措施,将每一个工作环节考虑周全,切记自以为是、自作聪明。特别是我们作为党员干部,更应该将工作做细、将服务做实,要做耐心细致的群众工作者,要广泛深入的进行调查研究,要将各项工作做细,将每一笔民生“账”算清,不能似是而非、模棱两可、更不能糊弄上级、忽悠百姓。党的执政地位从根本上来说来自人民,是人民的委托。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是党执政最牢固的政治基础和最深厚的力量源泉。因此,是否以负责任的态度做事是能否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的关键所在。
四、以讲诚信做人,赋能人生最大的财富。鲁迅先生说:“伟大人格的素质,重要的是一个诚字。”诚信,是做人之本,它铸就品质,决定成败。只有踏踏实实做事,实实在在做人,待人处事真诚,一言九鼎,一诺千金,才能赢得别人的信任和尊重。正所谓:“信誉,就是财富。"只有“言必信,行必果”,才能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上站稳脚跟。一个人可以没有财富,但不能没有诚信,诚信是人生健康成长的道德基础,是我们立足社会的利益之源;是塑造成功的使者。它是做人最起码的道德准则,乃至重要法宝,是立身之本。做人一旦失去诚信,再好的人也不愿与你以心交心,再好的企业也会面临着倒闭。诚信是做人最基本的素质,是人际关系得以维系的准绳,只有诚信待人,才能让我们的人生走得更坦荡;只有诚信做事,才能让我们的人生之路走得更长远,更安稳。正所谓:“人无信而不立,诚信立起,德行天下。”坚守诚信,无疑就是我们一生中做人最大的资本,也是我们立足社会的利益之源,它可以点石成金,触木为玉,对于我们一生都有着特殊重要的价值意义!在我国五千年的文明史中,诚信被列为“仁、义、礼、智、信”的五常之道,它是社会每个成员及群体平等相处和交往的信条,用来督促人们不欺诈,不虚伪,讲诚信,同时也成了衡量一个人靠谱与否的决定性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