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xx年工作总结
20xx年在市委、市政府和省财政厅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政协的监督和支持下,全市各级财政部门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紧扣“奋战xxxx,奋进xxxx”主题主线,以开展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强大动力,谋新事、办大事,克难攻坚、奋力拼搏,财政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为助推xx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20xx年,全市财政总收入xxx.xx亿元,增长x.x%,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xxx.xx亿元,增长xx.x%,完成年初预算进度xxx.x%。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xxxx.x亿元,增长xx.x%,剔除新增债券支出和一次性项目支出因素后,为xxx.x亿元,完成预算的xxx.x%,增长xx.x%。
(一)围绕“两个健康”创建,助力民营经济有新作为。一是融资担保助力民企纾困解难。率全省地市之先建立市政策性融资担保公司,首期到位注册资本金xx亿元,为民营龙头骨干企业、小微企业等提供政策性融资担保超xx.x亿元;设立总规模x.x亿元小微企业信用保证基金,累计为xxxx户企业承保xxx.x亿元,该项工作在财政部召开的全国融资担保工作会议上作经验交流。二是政府性基金撬动市场主体活力。设立xx亿元的转型升级产业基金、xx亿元的上市公司稳健发展基金、x亿元的企业应急转贷资金,形成财政金融“组合拳”。交运集团、公用集团两单绿色项目获得国家清洁基金x.x亿元低息贷款,我市成为全国首个国家清洁基金直接对接的地级市。三是产业政策“直通车”打响惠企助企品牌。推行刚性兑现惠企“直通车”产业政策全覆盖,出台《xx市区产业政策奖补资金兑现管理办法》《惠企政策“直通车”资金保障工作方案》,全市财政部门共刚性兑现资金xx.x亿元,惠及企业x.x万户次,该项工作得到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批示肯定,成为“x样板”并在全省推广。四是获批财政支持深化金融服务综合改革试点城市。立足xx民营和小微企业需求,做实基础工作、积极向上争取,经国务院同意,财政部等五部委批准,我市成为财政支持深化民营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综合改革首批国家级试点城市,制定出台试点实施方案及配套政策,力促改革试点与“两区”创建形成政策叠加效应。同时,全市财政部门按照“第一时间+顶格优惠+叠加享受”的原则,认真落实小微企业普惠性减税、增值税大规模减税、个人所得税改革、社保费减负等各项减税降费政策,用足用好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全年共落实各类税费减免近xxx亿元,切实释放政策红利,赋能企业发展和产业升级。
(二)充分发挥财政职能,打好三大攻坚战有新成效。一是支持打好地方政府债务攻坚战。按照“底数清、结构清、风险清、责任清”的总体要求,组织实施防范化解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专项行动,建立全市域纵向垂直债务管理模式,推进“一区一策”化债方案,债务风险总体可控。全年争取政府债券额度居全省第二,专项债券项目储备居全省第一,有力支持稳投资、扩内需、补短板等各项工作,得到省委省政府督查组“站位高、办法多、措施实、效果好”的高度肯定。二是强化精准扶贫资金保障。全市投入专项扶贫资金x.x亿元,重点保障低收入农户异地搬迁差异化补助、医疗再保险和财政资金折股量化帮扶;出台财政扶贫资金动态监控工作规程,实行精细化管理,解决实时监管到项目、到人、到企业的“最后一公里”问题。三是支持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创新建立市区排水管网建设补助机制,对新一轮市区三级排水管网排查整治给予xx%资金补助,推动“一城一网一主体”建设;市级投入垃圾分类各项经费xxxx万元,助推创成省市高标准分类小区xx个;市级投入xxxx万元用于生态环境治理、市区国Ⅲ柴油车淘汰和海洋生态示范项目补助,为改善我市生态环境质量提供有力保障,助力我市入选中国气候宜居城市。
(三)全力助推城市建设,融入国家战略有新亮点。全年市级政府投资项目支出xxx.x亿元,科学谋划近千亿元投融资方案并落实资金来源,全力支持xx精彩蝶变、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等中心工作。一是大力保障“精建精美”。投入x.x亿元用于“两线三片”重点亮点区块建设,瓯江沿线“xx小外滩”、塘河沿线“塘河夜画”等形象初显,月光经济发展势头良好。成功发行政府债券xx.x亿元,做好滨江商务区与中央绿轴区块土地筹集与出让,掀起“全域开发热潮”,有效保障瓯江光影码头、体育休闲综合体一期等xx个“大建大美”市民体验项目如期完成。二是全力助推交通共联。投入xx.x亿元,实现甬台温高速复线xx灵昆至苍南段、绕城高速北段二期、市域铁路Sx线、x条BRT线路正式通车;推动龙丽温高速xx段、金丽温高速东延线、市区约xx公里新增主干道路等开工建设。设立xxx基础设施投资(含PPP)基金解决杭温高铁项目建设资金问题;积极推动甬台温高铁预可研前期工作,着力构建长三角高铁运输网,拉近xx与长三角核心区域的空间距离。三是合力共建“科创融合”。围绕全省三大高等教育中心城市定位,落实x安防学院xx.x亿元建设资金,五年投入xx.x亿元支持xx肯恩大学打造中美合作办学典范,拨付x亿元助力xx大学“升博”和“省市共建”重点校创建,高标准助力环大罗山科创走廊建设。首创“跨省域合作、多政府、多主体参与”的模式,联合xx区、xx市、xx市、上汽集团共同设立xx亿元的长三角产业升级股权投资基金。安排xxxx万元资金保障xxx科创园建设,着力搭建产业协作平台,助力高效承接x科创资源辐射,助推我市企业破解科技创新瓶颈。
(四)加大财政资金投入,民生事业发展有新保障。全市民生支出xxx.x亿元,同比增长xx.x%,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xx.x%,为民生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实财力保障。积极向上争取各类转移支付资金,规模居全省第二,如争取“利奇马”台风救灾资金达x.xx亿元,有力保障灾区恢复重建。一是大力推动乡村振兴。以西部生态休闲产业带建设专项资金为基础,跨部门、跨行业整合设立x.x亿元市级乡村振兴大专项资金,为实施重大支农政策提供资金保障,助推xx条乡村振兴示范带、“山水雁楠”“红都绿野”精品带建设,新增培育x个省级、x个市级田园综合体,推动xx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带动乡村旅游发展繁荣。二是全力支持教育事业。推进市区教育体制改革,优化两级财权、事权;率全省之先建立高校激励性政策,激发服务地方动力;xx体育运动学校、xx技师学院、第三十二中学等一大批学校相继建成投用。三是倾力做好社会保障。争取上级保障性安居工程专项资金x.x亿元,市级投入住房租赁补贴xxxx万元,缓解中低收入困难群众住房压力。筹集x.x亿元专项资金用于保障全市三年共xx万人次职业技能提升培训。市级投入xxxx万元助力我市长期护理保险试点,投入xxxx万元推动我市新建xx家乡镇(街道)级居家养老中心,投入xxx万元改造提升村卫生计生室(站)xxx个。市级投入xxx万元全力支持实施“明眸皓齿”工程,成为全国青少年近视和龋齿综合防控的“xx经验”。四是着力完善文化服务。高规格保障首届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在xx成功举办;市级设立xxxx万元专项资金支持文化礼堂,助力国家文化示范区创建;投入xxxx万元扶持文艺精品创作;助力市非遗体验基地列入省公共文化创新项目,推动城市书房完成省级标准化建设。
(五)全面推进体制改革,财政管理水平有新提升。一是科学构建集中财力办大事政策体系。按照“保基本、守底线、促均衡、提质量”的理财要求,构建集中财力办大事政策体系,通过对专项资金、政府投资项目、产业基金、PPP等方面事项梳理,确定x大类xx项大事清单;建立xxxx-20xx年跨年度平衡机制,统筹财力重点保障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二是率先建立预算绩效管理机制。率全省地市之先出台《xx市全面贯彻落实预算绩效管理实施意见》,制定三年行动计划,将预算绩效管理纳入对市直部门、县(市、区)政府的考核;率全国之先全面推进行政事业单位“三位一体”内部控制建设,得到财政部高度肯定。三是创新建立土地收储基金。在全国首创“循环筹集、统筹调控”的土地收储基金运作新模式,整体把控市区两级土地出让计划和节奏,确保我市土地和房地产市场长期健康稳定发展。
(六)全面开展“五好服务”,干部队伍建设有新形象。一方面,通过改革机构设置、优化人才配置、强化考核机制,使权责更加协调、运行更加高效、队伍更具活力。顺利完成财政地税机构分设“人财物”有序划转,选拔任用年轻有为的干部,不断优化中层干部结构,强化机关处室与下属事业单位的业务融合;设立“财政擂台·六比竞赛”活动,通过问政比看和亮绩测评,传导考核压力、催生工作动力,全局上下精气神全面提振,战斗力明显提升,干事创业的激情氛围日益浓厚。另一方面,积极响应省委、市委“三服务”活动号召,树立“财为政服务”理念,主动延伸服务触角,在全市财政系统全面开展“五好服务”活动,财政干部队伍良好形象高频呈现。围绕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部署和经济社会热点问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和分析,报送各类信息专报xxx篇,获省、市领导批示肯定xx篇次。局班子成员带领业务骨干,赴部门单位开展上门服务、现场办公,对具体业务问题进行“把脉问诊”“答疑解惑”。创新设置“五好服务”联系点,由班子成员、处室负责人实行“常态化”挂钩联系,开展“清单式”问题跟踪管理,确保“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实”。全年累计开展五好服务xxxx次,解决困难问题xxxx个,真正解决了一批阻碍工作推进的“堵点”,疏通了一批制约发展的“痛点”。财政“五好服务”受到县(市、区)政府、市直部门、企业、群众和社会各界的普遍“点赞”。
二、20xx年工作思路
20xx年是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是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冲刺之年,做好财政工作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根据中央、省委、市委对经济工作的总体部署以及打好“防控阻击战”和“发展主动仗”的要求,结合财政经济形势分析和预测,20xx年全市财政工作的指导思想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及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紧扣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突出“奋战xxxx,奋进xxxx”年度工作主题主线,推动积极财政政策提质增效,落实政府过紧日子要求,调整优化支出结构,加快构建现代财政制度体系,全力服务保障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部署实施,当好助推市域治理现代化的排头兵,以财政新作为推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围绕上述要求,全市各级财政部门要重点做好以下六方面重点工作:
(一)聚焦稳企业增动能,助力实体经济振兴。继续将稳企业作为重中之重,强化财税政策的逆周期调节,切实提升企业发展活力。要继续深入推动减税降费政策落地见效,确保应减尽减、力争多减。尤其是要加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的企业帮扶工作,认真落实我市支持中小企业共渡难关的“xx条措施”和打赢防空阻击战、打好发展主动仗的“xx条意见”,通过财政贴息补助、降低企业融资担保费率、减免缓缴税收、返还缓缴社会保险费等措施,帮助企业渡难关、补损失,稳定市场预期、提振市场信心,服务“六稳”工作大局。要注重发展质量,牢固树立“结构生财”理念,优化产业结构、规模结构和税源结构,提升对经济的贡献度。聚焦“两个健康”,推动实体经济大发展。全力助推“x+xx”重大产业平台提升转型、“x+x”现代产业集群培育和数字经济“五年倍增计划”,推动新旧动能加速转换;积极助力环大罗山科创走廊建设,推进国科大xx研究院等重点项目落地。综合运用融资担保公司、信保基金、上市企业稳健发展基金、应急转贷资金等形成财政金融帮扶组合拳,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作用。高度关注总部经济、月光经济、楼宇经济、都市工业等城市经济,对签约落地的总部回归项目做好跟踪服务。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战略,加快推动长三角产业升级股权投资基金落地,全力支持xx科创园建设,助推我市高端制造业不断壮大和高科技产业链不断完善。
(二)聚焦保稳定保运转,确保财政收支平衡。密切关注宏观形势变化对财政政策和财政收支的影响,不断健全工作机制;建立覆盖全市、上下联动、横向协同的财税运行监测分析体系,坚持收入组织工作全市一盘棋,加强精准分析研判,合理把握组织收入的节奏和力度,确保财政收入平稳可持续增长。推进非税收入预测分析和费源分析机制,提高非税收入征管水平。更加突出“以收定支”,坚持政府带头过“紧日子”原则,通过节支改善财政收支平衡状况,严格控制和压减一般性支出,全市非刚性、非重点项目支出压减幅度不低于xx%,日常公用经费支出压减幅度不低于x%,大幅压减办展办会经费支出。要切实调整优化支出结构,该压的压,该减的减,该延的延,优先保障疫情期间出台的患者救治、防控人员保障、物资采购和企业帮扶等政策。严控“三保”支出风险,坚持“三保”支出在财政支出中的优先顺序,坚决兜牢“三保”底线。要谋划好新一轮市区财政体制和城市管养体制,强化各区收支平衡主体责任,确保市区财政收支平稳运行。
(三)聚焦办大事惠民生,促进区域统筹发展。紧扣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部署特别是“六重”清单要求,优先保障集中财力办大事政策体系和民生实事实施,高标准助力新一轮“大建大美”三年行动计划,全力保障“两线三片”建设、未来社区建设、老旧小区改造和特色街区、商圈培育;高效率推进“大干交通”“干大交通”,紧盯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定位,加快打造都市区、市域和城区x个“x小时”交通圈,深入谋划轨道交通M线、市域铁路Sx线、东部交通枢纽等重大项目投融资,重点保障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和市政道路建设;高质量保障瓯江引水工程、水乡建设、瓯江两岸亮化及夜游等项目经费,助力打造“诗画山水、温润之州”;高站位推动乡村振兴“六千六万”行动,大力支持西部生态休闲产业带、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继续将全市财政支出增量的三分之二以上用于教育、社保、医疗、文化、体育等民生事业。
(四)聚焦增优势添活力,全面深化财政改革。着眼于构建现代财政制度体系,抓紧抓实各项财政改革,确保落地见效。深化部门预算管理改革,完善支出标准体系,规范政府购买服务预算管理。推进总会计制度、国库集中支付和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改革。落实中央和地方收入划分改革文件精神,特别关注消费税改革动态,摸清消费税税源税基底数,提前谋划并做好政策储备。扎实做好财政支持深化民营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综合改革,创新财政支持金融服务保障机制,加速财政“十二条”政策兑现,不断提升企业政策获得感;注重发挥财政资金竞争性存放引导作用,激励金融机构优化金融服务和产品创新,引导更多金融资源支小助微,有效缓解“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问题。大力推进国有金融资本管理改革,切实集中统一履行出资人职责,发挥新组建的xx有限公司的功能,设立xx有限公司和xx有限公司,切实构建我xx有限公司的推动财政金融协同共促实体经济发展。
(五)聚焦防风险促发展,助推治理能力提升。立足高水平推进市域治理现代化,不断优化制度供给、强化政策保障,切实将财政制度优势转化为市域治理效能。妥善处理好促发展和防风险的关系,抓住新冠肺炎疫情的政策调整窗口期,有针对性地挖掘和储备政府投资项目,尤其是和疫情防控相关的医疗健康、生态环保、污水垃圾处理等领域,积极争取债券额度,充分发挥地方政府债券带动有效投资支持补短板扩内需的积极作用;全面深入实施“一区一策”化债行动,稳妥处置隐性债务存量,使债务风险等级保持在规定的合理区间;加强债务风险源头管控,从严开展政府投资项目立项前财政承受能力和债务风险评估,将“三个不得立项”“六必问责”等刚性要求落实到位;加快推进融资平台转型,提升国资公司市场竞争能力。
(六)聚焦建机制优绩效,强化财政监督管理。加大资金的使用监管力度,尤其是要建立健全疫情防控资金使用管理的相关制度,强化事前、事中和事后全流程监管和绩效管理,确保资金专款专用。深入推进财政扶贫资金动态监控和管理信息公开,开展绩效评价,加强扶贫资金监管。加快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的调查摸底和整合盘活,建立资产共享共用平台,提高国有资产的配置和使用效率。继续开展财政资金竞争性存放,切实加强单位账户审核管理和公款存放监督,上线“单位账户管理系统”,筑牢财政资金“安全坝”。深入实施全面绩效管理三年行动计划,健全绩效结果与预算安排和政策调整的挂钩机制,努力形成“预算编制有目标、预算执行有监控、预算完成有评价、评价结果有应用、应用结果有问责”的闭环管理。同时,坚持标本兼治,大力推进财政源头治腐各项改革,积极发挥财政部门的监管作用。加大政府采购领域监管,强化对低价恶性竞争现象的打击。深化审计、财政监督战略合作框架,建立市审计、财政检查联席会议制度,充分发挥审计监督与财政监督的合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