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继"用工荒"之后,短工化"又成为企业招工的新难题。“短工化"是指近年来农民工群体务工周期短、频繁换工的一种现象。以湖州巿某乡镇一企业为例﹐春节后共招收新进员工约500 人,截止3月初,已有近70%的员工离职﹐有些员工甚至还未完成培训就已离开。"短工化"已逐渐从季节性较强的行业向各行业整体蔓延﹐其背后的原因和可能带来的问题值得关注。
一是民工荒、低收入引发一线员工"短工化”近年来﹐愈演愈烈的“民工荒"使农民工成了企业的香饽饽﹐农民工的就业选择更广,换工作的频率也随之增加。春节过后,湖州巿某乡镇规上企业职工的平均返岗率仅为80%,规下企业则要大大低于该比例,工人的高流动性就是"短工化"的表现。农民工从事的多是服务业、制造业等技能门槛较低的工作﹐一方面低质化的工作获得的收入较低,农民工希望通过转换工作来提高薪资水平,另一方面低质化的工作也比较容易实现农民工的水平流动。某企业负责人反映,短工化"主要集中在一线操作工中 ,具有一定技术的班组长和企业中上层管理人员的流动性并不大。二是"短工化"现象在新生代农民工中突出。新生代农民工的受教育程度、成长环境普逼高于其父辈,但吃苦耐劳的精神却比不上父辈,他们想寻找更舒适、薪水更高的工作,他们将赚钱与寻求发展机会、兴趣爱好等诉求结合起来﹐有较高的职业期望和就业灵活性。据调查显示,70后"单一工作年限超过4年,80后"平均每份工作做三年多,而“90后"每份工作平均只持续不到一年。三是新《劳动合同法》对企业用工行为产生影响。2008年初新《劳动合同法》实施后﹐企业为了减少用工风险和成本﹐不愿意签订长期的工作合同,变通的方法就是使用劳务派遣工﹐这就加剧了企业用工行为的短期性和恶质性,也人为带来了“短工化”据调查,某企业的劳务派遣工比例从几年前的10%激增到50%。四是"短工化"影响企业长期发展。员工过于频繁的流动浪费了企业大量的人力资源,增加了企业的培训投入,无法促进工人的技术养成﹐培养熟练的蓝领技工。从长远来看﹐导致企业转型升级缺乏技术工人,影响产业链向高端发展﹐阻碍了企业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
为此﹐基层建议∶一是企业要努力为工人提供发展空间﹐满足工人在薪酬提升等方面的需求﹐从“招工"向“留人"转变﹐与员工建立长期的、和谐的劳动关系;二是政府要积极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逐步解决劳动报酬、子女就学、公共卫生、住房租购、社会保障等实际问题,加速农民向巿民的转变﹐让为新生代农民工有“归属感";三是从长远来看﹐应修订《劳动合同法》关于劳务派遣制度的相关内容,杜绝劳务派遣工同工不同酬、同工不同权等问题,从制度上保障农民工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