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汪曾祺的故乡怀旧小说在浑朴自然、恬淡委婉中表现和谐的意趣,富于地方特色,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被称为江苏水乡“民俗风景画”以作品受戒》、《大淖记事》为例,解读汪曾祺小说中所营造的民俗风情的诗画世界,从中可以感受到自然之美、人性之美与和谐之美
关键词:民俗风情;自然之美;人性之美;和谐之美
中图分类号:I206文献标识码:A
一、自然之美
汪曾祺的乡土怀旧小说大多是以故乡江苏高邮为背景展开的。在叙述者的视域里,苏中水乡及其周遭的生活,无不焕发着美的光辉,给人以赏心悦目的美感。作者用生花之笔为我们勾勒出一幅幅清新明丽、色彩斑斓的江南水乡风景画。这里有春夏水盛时颇为浩淼的“淖”,“春初水暖,沙洲上冒出很多紫红色的芦芽和灰绿色的蒌蒿,很快就是一片翠绿了。夏天,茅草、芦荻都吐出雪白的丝穗,在微风中不住地点头。”这里有才吐新穗的芦花,“紫灰色的芦穗,发着银光,软软的,滑溜溜的,像一串丝线。有的地方结了蒲棒,通红的,像一枝一枝小蜡烛。”特别是《受戒》最后一段富有乡土气息的景物描写,自然清新,极具生命力:“⋯⋯青浮萍,紫浮萍。长脚蚊子,水蜘蛛。野菱角开着四瓣的小白花。惊起一只青桩(一种水鸟),擦着芦穗,扑鲁鲁鲁飞远了。”法国首席汉文学评论家安妮·居里安女士谈到汪曾祺小说的印象,说他的很多小说里都有水,“笔下浸透了水意”。生长于江南水乡,水以及与水相关的各种景物成为作者笔下不可或缺的一道亮丽风景。
常言道:一方水土一方人。水乡的景色美,生活在这里的人物也是美的。如《受戒》中写大小英子的肖像:“白眼珠鸭蛋青,黑眼珠棋子黑,定神时如清水,闪动时像星星。浑身上下,头是头,脚是脚。头发滑溜溜的,衣服格挣挣的。”寥寥数语,两个美丽少女的形容神韵跃然纸上。在《大淖记事》中这样描写巧云的青春美貌:“巧云十五岁,长成了一朵花。⋯⋯瓜子脸,一边有个很深的酒窝。眉毛黑如鸦翅。长入鬓角。眼角有点吊,是一双风眼。睫毛很长,因此显得眼睛经常是眯唯着⋯⋯”;还有“太聪明,长得又太好看”的小锡匠十一子,“他长得挺拔厮称,肩宽腰细,唇红齿白,浓眉大眼,头戴遮阳草帽,青鞋净袜,全身衣服整齐合体。天热的时候,敞开衣扣,露出扇面也似的胸脯,五寸宽的雪白的板带煞得很紧。走起路来,高抬脚,轻着地,麻溜利索。(《大淖记事》)在作者的笔下,大淖水乡不仅景色是美丽的,人物是健美的,而且乡风民俗也是淳朴优美的。生活在大淖的人,“世代相传,都是挑夫。男人、女人,大人、孩子,都靠肩膀吃饭”。他们日常的劳动也给人美感:“挑夫一二十人走成一串,步子走得很匀,很快,一路不停地打着号子,换肩时打头的一个,手往扁担上一搭,一二十幅担子就同时由右肩转到左肩上来了;女挑夫们像男人一样赤脚穿草鞋,脚指甲却用风仙花染红;一二十个头戴花草装饰的姑娘媳妇,挑着一担担紫红的荸荠、碧绿的菱角、雪白的连枝藕,走成一长串,风摆柳似的嚓嚓地走过⋯⋯”就连小孩子齐齐站在码头上比赛撒尿,人家墙上贴着的黑黄色的牛屎粑粑,也都可以构成一道“美丽”的景观。无疑,这景观已被深深烙上了乡土地域的印记。
二、人性之美
汪曾祺曾师从沈从文,在表现人性美方面,汪曾祺确实继承了沈从文的传统。汪曾祺作品的风格同沈从文的亦颇为相似。沈从文通过《边城》,构建了理想的“希腊小庙”,这座庙里供奉的是“人性”n;同样,汪曾祺用江南水乡的风物人情为读者展现了一个爱与美的世界——这里没有尔虞我诈,没有喧嚣浮躁,人与人之间友爱互助,知恩图报,尊长扶幼,平和相待,处处彰显出可贵的人情人性美。如《受戒》中写道:“这地方的忙活是栽秧、车高田水,薅头遍草、再就是割稻子、打场予。这几茬重活,自己一家是忙不过来的。这地方兴换工。排好了日期,几家顾一家,轮流转。不收工钱,但是吃好的。”闲时各干各的,忙时互助协作,“换工”的习俗体现了乡里之问简单而又美好的人际关系。又如《大淖记事》中巧云被刘号长强奸后,“她没有淌眼泪,更没有想到跳到淖里淹死”。她选择了活下去,与心上人小锡匠十一子在一起。后来十一子被刘号长一伙打得奄奄一息,巧云硬是把他接回家,用尿碱灌他,把他救活了。原本有个残废的爹,再加上不能动弹的十一子,巧云这个年轻女子成了家里的顶梁柱,生活的艰难可想而知。在这个时候,“东头的几家大娘、大婶杀了下蛋的老母鸡,给巧云送来了。锡匠们凑了钱,买了人参,熬了参汤”,乡亲们的雪中送炭帮助巧云一家渡过了最难的关口。巧云找出爹爹当年用过的箩筐,做了名挑夫,以养活一家三口。生活磨砺了巧云,她成熟了,“眼神显得更深沉,更坚定了。她从一个姑娘变成一个很能干的小媳妇”。汪曾祺的小说正是通过对普通百姓生活的描写,展现了善良、质朴、真诚的人情美和人性美汪曾祺以“自然人性观”关照生命,他把黑格尔“美是生命”的命题反逆过来,认为“生命是美”。汪曾祺不拘于世俗的樊篱大胆地写人,写鲜活的真性情,去赞美没有经过污染和扭曲的本色天然的人性、人情,力图向人们展示一种素朴珍贵的原生态的民间生活形式和其中充溢着的自由自在的生命意识。《受戒》中一对活泼可爱的小儿女之间萌发的天真无邪的朦胧爱情,蕴含着对生活和人生的热爱,洋溢着人性和人情的欢歌。这种内在的欢乐情绪同古代乐府和民间情歌相同。《受戒》里当和尚的可以杀猪吃肉,可以娶妻找情人搓麻将,可以唱“妞儿生得漂漂的,两个奶子翘翘的,有心上去摸一把,心里有点跳跳的”这样粗俗的乡曲。读汪曾祺的小说,我们常常可以感受到对生命本身的尊重和欣赏,对健康人性的呼唤与追求,对人与人之间和谐自然情感的弘扬。汪曾祺自己也说:“我写的是美,是健康的人性。美,人性,是任何时候都需要的”。
在汪曾祺笔下,还活跃着一群很少受到关注的女性形象,她们勇于摒弃传统道德规范的束缚,以惊世骇俗的私奔、大胆的性爱方式对生活进行质疑和抗争,建构出一种虽饱受压抑却依然恣肆泼辣的生命姿态。《受戒》里“一场大焰口之后,也像一个好戏班子过后~样,会有一两个大姑娘小媳妇失踪——跟和尚跑了”。《大淖记事》中写道:“这里人家的婚嫁极少明媒正娶,花轿吹鼓手是挣不着他们的钱的。媳妇,多是自己跑来的;姑娘,一般是自己找人。他们在男女关系上是比较随便的。姑娘在家生私孩子;一个媳妇,在丈夫之外,再“靠”一个,不是稀奇事。”所以巧云的母亲跟戏班子里一个唱小生的私奔而去,不仅在当地不值得大惊小怪,就连他的丈夫黄海蛟也没觉得没怎么伤心难过。在此,人的天性是自在的、本然的,完全不受物质道德的支配。“民间的传统意味人类原始的生命力紧紧拥抱生活本身的过程,由此进发出对生活的爱和憎,对人生欲望的追求,任何政治条律都无法约束,甚至连文明、进步、美这样一些抽象概念也无法涵盖的自由自在”。作者正是借这群脱离了道德轨道的女性来高扬自己的人性理想,探寻和追问理想的人性。
三、和谐之美
汪曾祺曾说:“我追求的不是深刻,而是和谐”。“和谐”不仅是他小说的美学追求,也是他所倡导的生存精神。和谐既是一种生活态度,也是一种人生境界,从汪曾祺的作品中,我们不难从日常平凡的风俗生活中发掘出这种安于生活的态度,以及享受生活的自在的人生境界。
作为相对独立存在的生命个体,虽然自身多多少少会存在一些不协调的因素,但汪曾祺小说中的人物却能把内在的平和淡泊和外在的率性自然相互协调,使生命处于自由自在的和谐状态。这种生命自身的和谐在《受戒》和《大淖记事》中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示。《受戒》里所有的人都活得自由自在,纯然率真。当和尚不过是一种职业,娶妻、杀猪,玩乐,如俗人一样;菩提庵里无所谓清规,连这两个字也没人提起。《大淖记事》中的女人们辛苦却又知足地活着,她们跟男人一样干活,一样挣钱,一样靠肩膀吃饭,没有惯常的女性的扭捏和对男性的依赖,有的是和男性一样的自强、自尊、自信。汪曾祺小说中的和谐还表现在个体与自然、个体与社会的融洽关系中。《受戒》中写到两个小主人公喜欢“听青蛙打鼓,听寒蛇唱歌”,喜欢“看萤火虫飞来飞去,看天上的流星”,体现了主体之人与客体自然的和谐共存。还有小英子的日常打扮:“小英子这天穿了一件细白夏布上衣,下边是黑洋纱的裤子,赤脚穿了一双龙须草的细草鞋,头上一边插着一朵栀子花,一边插着一朵石榴花”。不仅让我们感受到少女爱美的天性,更让我们捕捉到小英子那颗紧贴自然的心灵,以及个体心灵与宇宙生命的深层契合。
综上所述,汪曾祺的小说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幅清丽恬淡、韵味十足的江苏水乡“民俗风景画”。那里有着灵秀旖旎的自然风光,那里有着原始古朴的乡风民俗;那里的人们,有着简单的生活方式,素朴的人生情感,高扬的生命意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纯朴而又和谐。读汪曾祺的小说,总让人不经意间想起陶渊明笔下“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苍中,鸡鸣桑树巅”的恬淡优美。汪曾祺以娓娓道来之笔,营造了一个植根于平实日常生活却又浸润着传统审美情趣的民俗风情的诗画世界,也使其小说以独特的艺术魅力屹立于当代文坛。
注:汪曾祺(1920~1997'),现、当代作家。江苏高邮人。1939年考入昆明西南联合大学中文系,深受教写作课的老师沈从文的影响。1940年开始发表小说。曾任中学国文教员和历史博物馆职员。上世纪80年代以后汪曾祺创作了许多描写民国时代苏北地区风俗人情的小说,受到很高的赞誉,作品被译成多种文字介绍到国外。比较有影响的有《受戒》、《大淖记事》、《异秉》等。汪曾祺以散文的笔调写小说,在浑朴自然、清淡委婉中表现和谐的意趣。他的小说写出了家乡五行八作的见闻和风物人情、民风习俗,富于地方特色,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被人称为江苏水乡“民俗风景画”。
参考文献:
[1]沈从文.《从文小说习作选》代序[A]//沈从文文集第十一卷[c].广州:花城出版社,1984.
[2]汪曾祺.美——生命·晚翠文谈新编[M].北京:三联书店,2002.
[3]汪曾祺.汪曾祺文集:文论卷[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3.228.
[4]陈思和.民间的沉浮[A]//鸡鸣风雨[c].上海:学林出版社,1994.28.
[5]汪曾祺.《汪曾祺自选集》序[A]//《汪曾祺全集》第四卷[c].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OntheFolklorepictures0fJiangsuWaterTownsinWangZeng-qi’St0riesCaseStudyofShou.1ieandDaNaosStoryLUHong—min,LONGXu-juan
(1.PublicCoursesDepartment,Guangzh0uPanyuPolytechnic,Guangzhou511483,China;2.CulturacenterofXiajiangCountyJiangxiProvince、Abstract:WangZeng—qi’SNostalgicstoriesabouthometownarecalledFolklorepicturesofJiangsuWaterTowns,becausetheyarenatural,simple,connotativeandfullofuniquelocalFeatures.BasedoncasestudyofShouJieandDaNaoStory,wecanfeelthebeautyofnature,thebeautyofhumannature,thebeautyofharmonyofthepoeticfolkwaysworldinhisstories.Keywords:folkways;beautyofnature;beautyofhumannature;beautyofharmony1
上一篇:六一儿童节节目单_六一儿童节
下一篇:六一儿童节的来历_六一儿童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