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是最富有理想, 最具活力的知识青年群体, 是祖国的未来、 民族的希望。 他们肩负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国、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振兴中华的历史重任, 这一崇高使命要求他们必须具有强烈的责任感, 不仅对自 己负责,同时也要对他人负责、 对家庭负责、 对社会负责、 对环境负责。 总体来说, 当代大学生怀揣梦想, 勤奋学习, 关注经济社会发展对大学生的新要求, 热心社会志愿服务等公益事业, 主动利用和发挥专业优势服务社会、 奉献社会, 积极为今后投身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积蓄能量, 展现出较强的社会责任意识。 但理想信念淡化、 人际关系紧张、 求职择业观念偏差等社会责任意识弱化甚至缺失的现象在部分学生群体中仍不同程度地存在, 需要引起高校的高度重视。
一、 部分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缺失的现实表现
( 一) 在价值取向上, 重个人价值, 轻集体与社会价值世界日 益开放的今天, 部分大学生在西方思潮的影响下, 崇尚无限度的独立、 自由、 个性等观念, 过分注重自我,导致他们忽视了与社会的内在联系, 造成自己社会责任感的淡漠。 激烈的就业竞争使相当一部分学生把目光定格在个人的努力、 拼搏上, 凡事只从“我” 出发, 以“我” 为中心,崇尚自我实现。 当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发生冲突时, 只会毫不犹豫地强调自我, 并以“我” 为主, 缺乏为社会和集体牺牲的精神, 社会主人翁意识淡化。 有些大学生在牵涉到有关个人利益的问题时, 极易敏感冲动。 为了评定各种助学金、奖学金以及获得组织发展, 不惜与同学撕破脸, 甚至弄虚作假, 把维护自己的切身利益放在首位, 而完全不顾及别人的感受与困难。 同时, 个人理想与国家发展、 社会需求冲突严重, 社会主人翁意识淡化, 不能正确认识历史使命和建立在这种认识基础上的对社会应具有的主人翁意识。
( 二) 个体自我意识水平低, 精神状态疲软
尚未走出校门的大学生由于与社会实际接触较少, 理想化成分较多, 因此看问题不够全面, 不能正确认识个人与社会、 现实与未来、 光明与黑暗、 小事情与大事业之间的关系。 当代大学生责任感缺失突出表现为“三无” 的精神疲软现象:“无兴趣”“无所谓”“无意义”。 “无兴趣”,是对什么都不提不起兴趣, 干什么都没劲。 表现为无精打采, 行动萎靡冷漠; 在心态上, 对自 己要做怎样的一个人、如何去做, 稀里糊涂。“无所谓”, 就是对一切事物都采取“事不关己, 高高挂起” 的虚无主义态度, 在面对应承担的责任或应履行的义务时, 往往以“与己无关” 的态度敷衍塞责。“无意义”, 是指一部分大学生由于在外部环境的影响下内心长期受到压抑, 性格扭曲, 认为看不到生活的希望, 认为周围的一切毫无意义, 对社会缺乏信心, 甚至造成其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扭曲, 以至于伤害自 己、 伤害他人。
( 三) 重权利享受, 轻义务履行
很多大学生把“获得一张文凭, 毕业后找到一份好工作” 作为上大学的唯一目 的。 他们在大学里过着自 由自 在的生活, 充分享受自 己作为受教育者的权利, 旷课、 补考、重修, 甚至降级都不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 他们忘了在校努力掌握科学文化知识的义务, 忘了为国家、 为社会做贡献的义务, 问得最多的是“国家为我做了些什么”, 却从不问“我为国家做了些什么” ; 缺乏独立生活的能力, 急于求成,心态浮躁, 缺乏自 制力、 毅力与韧性, 他们往往受挫能力差,经不起挫折, 一旦遇到挫折, 便不知所措、 有时甚至于一蹶不振, 更有甚者做出对自 己、 对家庭、 对社会不负责的事情。 他们遇到困难与挫折不是积极面对, 而是选择逃避与沉沦, 严重的选择违法犯罪, 放弃生命。
二、 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缺失的原因剖析
( 一) 社会转型期多元化思潮带来的冲击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 我国与各国家之间的经济贸易往来越加频繁, 加之当前社会处于转型期, 各项事业改革走向深入, 各类矛盾也相对凸显, 不可避免地带来价值观念领域的冲突, 个人主义、 拜金主义、 享乐主义等消极的价值观念, 给高校道德教育和大学生的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带来很大冲击, 社会公平缺失和诚信滑坡、 追求利益最大化、 腐败滋生等现象, 影响大学生的价值评判和责任担当。 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和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 在信息开放的当今社会, 他们对多元的文化思潮的涌入和渗透尚缺乏甄别、 思辨能力, 容易在片面利己思想的驱使下全面接受, 造成大学生以自 我为中心的观念突出, 社会责任意识缺乏。
( 二)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缺乏实效性
社会责任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 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校应给予高度重视, 但实际效果并未达到预期。 在培养方案设计上, 尚缺乏规范的社会责任教育体系, 教育内容、 目标、 形式、 载体等方面的系统规划需进一步完善。 在学生评价体系上, 社会责任意识作为大学生政治素养和德育的基本要素之一, 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中的作用未得到充分彰显, 仍淹没于把专业成绩作为学生素质优劣评判标准的社会洪流中。 在教育载体创建上, 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发挥有余, 但以灌输为主的课堂教育难以入脑、 入心; 实践教育平台创建的相对有限, 使学生主动感悟、 体验社会的机会缺乏, 制约了主动性的发挥和主人翁意识的培养, 造成学生对承担的社会责任认识不足。
( 三) 家庭教育和培养过程中存在失范性
传统中国社会是以家为本位的, 重视亲情是中国文化的一大特色。 所以中国的父母可以为子女的成长与教育做出一切牺牲, 加之现在多是独生子女, 舐犊情深较之以往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父母对子女的责任心呈现“超重” 的趋势, 也就是说, 父母承担了本不该他们承担的责任, 家务劳动全部包办代替, 甚至出现了“陪读” 现象。 子女却相应地出现了责任“失重” 的状况, 把本该是自 己承担的责任推给父母,独生子女更是饭来张口, 衣来伸手, 习惯于接受, 而不懂得付出。 因此, 我认为当前部分大学生责任意识不尽如人意,与家庭没有从小对他们进行责任意识培养有很大的关系。
( 四) 学生个体自我意识方面具有偏颇性
自 我意识是个体对自 己的心理、 生理、 行为以及自 己与外界的关系等方面的认识和评价, 渗透在人的整个心理和行为中, 对其起着调控作用。 自 我意识的发展水平对个体的个性品质起着重要的作用, 是大学生责任意识形成的前提条件和升华责任感的内在动力。 通过了解发现, 大学生的自 我意识发展水平参差不齐。 一些大学生的自 我意识发展水平较低, 在个人意识上, 表现为盲目 的自 我膨胀和自 卑意识的兼容。 一方面, 一些青年大学生往往定位过高,目 标脱离实际, 思想上把成功看得太容易, 无论是对自 己的知识还是动手能力都估计过高, 以至于目 标难以实现,成了“海市蜃楼” ; 另一方面, 一部分大学生往往心浮气躁,做事粗心, 不能脚踏实地地从小事做起, 一旦触及具体问题, 便由抱怨转化成自 卑, 继而逃避。
三、 加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教育的对策思考
( 一)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 社会和个人层面提出价值目标、 价值取向和价值标准。“爱国、 敬业、 诚信、 友善” 不仅是个人价值标准和行为准则, 更是大学生应该自觉奉行的信念和自觉的追求, 也是大学生这一社会角色义不容辞的责任。 大学是学生成长发展的重要环节, 在社会转型、 多元思潮、 信息开放、 矛盾凸显等社会现实存在下, 加强对大学生的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和社会责任意识培养尤为关键。 高校应针对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和成长规律, 结合自主意识突出和社会化程度较高的特点, 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认同教育, 帮助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 正确认识社会现实,明确自己作为一名大学生应该做什么、 不应该做什么以及应当怎样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 将社会责任意识内化于心。
( 二) 以实践育人为平台, 将社会责任意识外化于形俗话说,“当家方知柴米贵, 养儿才晓父母恩”,“事非经过不知难”, 它们的意思都是说“实践出真知”, 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才能产生和深化对自 己应承担的责任的认识,才能形成履行责任的行为和提高履行责任行为的意志水平,才能获得对履行社会责任的亲身体验和感受, 从而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在调查中发现, 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机会不多, 因此, 高校应更加重视政治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 实践形式也应多样化, 如组织大学生进行社会调查、 参加义务劳动, 积极参与社会各界组织的公益活动等。 要真正发挥社会实践的育人功能, 切忌实践上的形式主义、 走过场, 应做到科学化、 规范化、 制度化, 教师应加强对社会实践活动的指导, 结合学生实际和专业特点, 有针对性地设计社会实践的内容、 主旨, 减少盲目性。
( 三) 构建社会责任意识培养的立体网络
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教育培养是一项系统工作, 需要发挥学校的主体作用、 家庭的支持作用和社会的协同作用, 通过学校、 家庭和社会通力合作, 整体推进, 形成育人合力。 高校是主阵地, 在贯彻落实“立德树人” 的根本任务、 服务学生发展需要的过程中, 要突出三个要素: 一是打造学高身正的师资团队, 以教师高尚的道德情操、 渊博的知识素养教育人、 引导人, 弘扬主流意识形态, 传播正能量; 二是营造校园责任文化, 依托学校党团组织和学生团体, 以寝室、 班级、 校园为责任单元, 开展安全和谐文明宿舍创建、 班风学风创建和平安健康校园创建; 三是做好典型示范, 培育和挖掘践行社会责任的先进典型, 通过展板和网络新媒体加强宣传, 鼓励学生向先进看齐、 向先进学习, 争做社会责任的积极践行者。
上一篇:关于公司优秀员工评选的通知
下一篇:食堂色标管理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