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如何解读,赏析外国小说(研究性学习报告)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随着全球化浪潮,外国小说开始登陆中国市场并得到了广大中学生的喜爱,但在阅读中发现,中国读者无法透彻的理解外国小说。为此,我们准备利用假期时间,通过实地采访,小组讨论等方式探究赏析外国小说的方法……

要想欣赏外国小说,首先要理解时代背景:比如《悲惨世界》和《双城记》两本都描写了法国大革命,但个人的感觉却大不相同,从《双城记》方面来说,早在创作《双城记》之前很久,狄更斯就对法国大革命极为关注,反复研读英国历史学家卡莱尔的《法国革命史》和其他学者的有关著作。他对法国大革命的浓厚兴趣发端于对当时英国潜伏着的严重的社会危机的担忧。1854年底,他说:“我相信,不满情绪像这样冒烟比火烧起来还要坏得多,这特别像法国在第一次革命爆发前的公众心理,这就有危险,由于千百种原因——如收成不好、贵族阶级的专横与无能把已经紧张的局面最后一次加紧、海外战争的失利、国内偶发事件等等——变成那次从未见过的一场可怕的大火。”可见,《双城记》这部历史小说的创作动机在于借古讽今,以法国大革命的历史经验为借鉴,给英国统治阶级敲响警钟;同时,通过对革命恐怖的极端描写,也对心怀愤懑、希图以暴力对抗暴政的人民群众提出警告,幻想为社会矛盾日益加深的英国现状寻找一条出路。

从这个目的出发,小说深刻地揭露了法国大革命前深深激化了的社会矛盾,强烈地抨击贵族阶级的荒淫残暴,并深切地同情下层人民的苦难。作品尖锐地指出,人民群众的忍耐是有限度的,在贵族阶级的残暴统治下,人民群众迫于生计,必然奋起反抗。这种反抗是正义的。小说还描绘了起义人民攻击巴士底狱等壮观场景,表现了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然而,作者站在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的立场上,即反对残酷压迫人民的暴政,也反对革命人民反抗暴政的暴力。在狄更斯笔下,整个革命被描写成一场毁灭一切的巨大灾难,它无情地惩罚罪恶的贵族阶级,也盲目地杀害无辜的人们。了解到这个背景,就不难理解狄更斯笔下的法国大革命的残暴了。

其次,要了解作者的人生经历,比如《悲惨世界》,通读全书之后会发现,小说前后两部分的创作手法大不相同,小说的前半部分是不折不扣的浪漫主义巨著,而之后,雨果笔锋一转《悲惨世界》俨然成了现实主义的开山之作,经管大多数人认为这是这是一部以现实主义为基调的浪漫主义杰作。其实如果把《悲惨世界》放到雨果整个的人生轨迹中,会发现前后的转变其实很正常《悲惨世界》写成于1862年社会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如出现的贫富两极分化,并且引起的各种犯罪,最终爆发人民起义等,都使人们存在着这样一种心理,这就是如何使这个社会恢复真正的公平、公正,这就是回到人性中。雨果的这部巨著就是反映了当时人们的这种心理状态。多年来,在传统观念的影响下,人们总是把人性、人道主义说成是不讲阶级性,宣传抽象的人道主义和人性论。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用阶级性取代人性,将人类分为两大对立的阶级。这时,就使人们之间出现了毫无目的的仇恨。从《悲惨世界》中我们似乎可以看出这样一个问题,就是宣传人性、人道主义是将怀着仇恨、敌意的人,想方设法叫他们消除敌意、仇恨。而宣传阶级斗争的人则是把本来已经处在一种和谐状态中的人,在他们中间制造矛盾,分为对立的两大阶级,使他们重新产生仇恨敌意,最后发生暴力,乃至战争。这是雨果写《悲惨世界》的初衷,但在1851年也就是《悲惨世界》写完第一章之后,雨果开始被迫流亡国外,19年的流亡中雨果饱尝了下层人民的疾苦,同他的阶级决裂,开始反思自己的信仰,“苦难是一个作家的财富。”在经历了这一切的洗礼后,雨果变得更加深邃,浪漫主义的创作手法中又融入了现实主义,最终写成了这部鸿篇巨著。

再者,要想真正能够读懂外国经典必须反复品味下面是《神曲》的开篇。

森林

我走过我们人生的一半旅程,

却又步入一片幽暗的森林,

这是因为我迷失了正确的路径。

啊!这森林是多么荒野,多么险恶,多么举步维艰!

道出这景象又是多么困难!

现在想起也仍会毛骨悚然,

尽管这痛苦的煎熬不如丧命那么悲惨;

但是要谈到我在那里如何逢凶化吉而脱险,

我还要说一说我在那里对其他事物的亲眼所见。

我无法说明我是如何步入其中,

我当时是那样睡眼矇矓,

竟然抛弃正路,不知何去何从。

阳光照耀下的山丘

我随后来到一个山丘脚下,

那森林所在的山谷曾令我心惊胆怕,

这时山谷却已临近边崖;

5

我举目向上一望,

山脊已披上那星球射出的万道霞光,

正是那星球把行人送上大道康庄。

这时我的恐惧才稍稍平静下来,

而在我战战兢兢地度过的那一夜,

这恐惧则一直搅得我心潮澎湃。

犹如一个人吁吁气喘,

逃出大海,游到岸边,

掉过头去,凝视那巨浪冲天,

我也正是这样惊魂未定,

我转过身去,回顾那关隘似的森林,

正是这关隘从未让人从那里逃生。

随后我稍微休息一下疲惫的身体,

重新上路,攀登那荒凉的山脊,

而立得最稳的脚总是放得最低的那一只。

很难有人能够一遍就读懂它,这就需要先通读全篇,了解整本书的梗概,再静下心来重新阅读,就会发现读第一遍时遇到不理解的地方,很多遍能迎刃而解,《神曲》是一部充满隐喻性、象征性,同时又洋溢着鲜明的现实性、倾向性的作品。对于这样的作品,唯有反复阅读才能领略到其中的妙处。

有时,根据小说采用的写作形式也能猜到小说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比如《少年维特之烦恼》采用的书信体体裁,非常适于表现主人公思想感情的深刻性、复杂性和细致性。维特的每一封书简,犹如作者假手维特写出了自身的心灵感受,字字句句,发自肺腑,自然、贴切而又动人。在手法上,作者始终牢牢把握“有感而发”的原则,不无病呻吟,而是把叙事和抒情紧密结合起来。维特在恋爱中的欢乐、悲哀与失望,全是通过叙述他与绿蒂间的结识与交往的过程来表达的,给人以具体、深刻的印象。维特在贵族宴会上受辱的过程,也描述得十分细致,随着叙述事件发生的经过,维特羞忿难熬的心情也跃然纸上。这样就能帮助我们理解在这个一个动荡的年代,一个倍受凌辱的弱国无声的呻吟。不甘心的青年在现实的起起伏伏中呼吁着与这个时代截然不同的口号。是的,要想了解一个国家,得从它的青年一代出发。它弱小但祈求改变,一种走出极限的无能又让他们解脱不得。于是,情感便汇聚成一洼死水,徒添了一季的阴郁。同样彰显的还有这个国家的命运,封建势力正日趋没落,资本主义举着它因有“平等、自由”越发的占据着新生一代的心。但是,历史不会给你一个轻轻松松的理由让你过关,没有一番压榨它始终不会承认你拥有承接历史的能力。所以,年轻的资产阶级哭泣了,千千万万的青年为维特哭泣了。这些能从书信体的写作形式中很容易的得出。

另外,对几部同时代作家作品的横向比较也能帮助理解作品内涵,比如《哈姆雷特》和《堂吉诃德》,两部书的作者莎士比亚和塞万提斯是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的两位作者,巧合的时这两位天才在同一天逝世,他们笔下的堂吉诃德和哈姆雷特也有很多相似之处:哈姆雷特与堂吉诃德,是有着共同的人生观、世界观。哈姆雷特完全相信世界是美好的、和谐的;人类是一种伟大的生灵,是善良的、有德行的,是应该有所作为的;人间是充满友谊、爱情的,而这种友谊、爱情是忠诚的、纯洁的。但是哈姆雷德的这些人文主义观点是不为当时的封建大众接受的,他的复仇的另一方面是去证明他自己的人性善的观点,他希望除去阴暗的一面,还世界光明,即使这是不可能实现的。堂吉诃德也是这样的观点,他一心追求正义,有人情味,是老好人,事事从主观出发,在他内心,世界也是美好的,可是,现实却与他思想不一致……一个是丹麦的年轻王子,一个是西班牙农村的穷乡绅。尽管社会地位相差悬殊,但他们的身上都不约而同地闪烁着人文主义的者的光辉。他们智慧、勇敢、学识渊博,对历史和现实有自己独到且深刻清醒的见解。哈姆雷特尽管从出场到死去都背负着复仇的使命,但我们依然能够从他的言谈中感受到他所追求的是一种平等、仁爱、充满着光明、远离了欺诈与阴暗的理想社会。相比之下,堂吉诃德作为一个穷乡绅,没有受过哈姆雷特那样的高等教育,但几十年的平民生活也使他对现实有着深刻的认识。与哈姆雷特的苍冷悲壮的呼喊不同,他的理想社会更加贴近社会地层人民的需求。如果说哈姆雷特的悲情独白是人文主义者自上而下的宣言,那么堂吉诃德清醒时的言语就是人文主义者自下而上发出的呐喊。两者合一,在一个罪恶而污秽的世界里努力的追求自己心中的正义与和平。为了一个平等、光明、仁爱的理想社会的到来,他们在用自己的生命与社会现实抗争,用自己的努力改变着现实,营造理想世界。所为我们展现出的正是文艺复兴时期新兴的资产阶级所追求的消除封建强权,充满平等、光明的理想世界。只要理解了这两部作品中的任意一个人物形象,对另一的理解也便容易许多,通过比较阅读能使我们更好的理解外国名著。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