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教学原则有哪些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相关推荐

教学原则有哪些

  教学原则是根据教育教学目的、反映教学规律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它既指教师的教,也指学生的学,应贯彻于教学过程的各个方面和始终。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学原则有哪些,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学原则有哪些1

  教学原则是根据教育教学目的、反映教学规律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它既指教师的教,也指学生的学,应贯彻于教学过程的各个方面和始终。它反映了人们对教学活动本质性特点和内在规律性的认识,是指导教学工作有效进行的指导性原理和行为准则。教学原则在教学活动中的正确和灵活运用,对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发挥着一种重要的保障性作用。

  1、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原则

  (1)含义

  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原则,是指教学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授予学生以科学知识,并结合知识教学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品德和正确的价值观与世界观教育。

  (2)基本要求

  ①保证教学的科学性;

  ②发掘教材的思想性,注意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

  ③要重视补充有价值的资料、事例或录像;

  ④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思想修养。

  2、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1)含义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并注重学以致用,发展动手能力,领悟知识的价值。

  (2)基本要求

  ①书本知识的教学要注重联系实际;

  ②重视引导学生运用知识;

  ③逐步培养与形成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④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

  3、直观性原则

  (1)含义

  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图像,聆听教师用语言对所学对象的形象描绘,形成有关事物具体而清晰的表象,以便理解所学知识。

  (2)基本要求

  ①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

  ②直观要与讲解相结合;

  ③防止直观的不当与滥用;

  ④重视运用语言直观。

  4、启发性原则

  (1)含义

  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引导他们经过积极思考与探究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学会分析问题,树立求真意识和人文情怀。

  启发性原则看似强调教师的启发,实则更重引发学生的主动探究,重学生的领悟、融会贯通与觉醒,让学生能动地创造性地获得知识、智能与品性的全面发展。故这个原则亦可称探究性原则,或启发与探究相结合原则,更能反映时代的精神。

  (2)基本要求

  ①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②善于提问激疑,引导教学步步深入;

  ③注重通过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启发学生获取知识;

  ④发扬教学民主。

  5、循序渐进原则

  (1)含义

  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2)基本要求

  ①按教材的系统性进行教学;

  ②抓主要矛盾,解决好重点与难点;

  ③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

  ④将系统连贯性与灵活多样性结合起来。

  6、巩固性原则

  (1)含义

  巩固性原则,是指教学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技能,长久地保持在记忆中,以便根据需要迅速再现出来,卓有成效地运用。

  (2)基本要求

  ①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

  ②重视组织各种复习;

  ③在扩充、改组和运用知识中积极巩固。

  7、发展性原则

  (1)含义

  发展性原则,是指教学的内容、方法和进度要适合学生的发展水平,但又有一定的难度,需要他们经过努力才能掌握,以便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

  (2)基本要求

  ①了解学生的发展水平,从实际出发进行教学;

  ②考虑学生认识发展的时代特点。

  8、因材施教原则

  (1)含义

  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与个性特点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区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长善救失、获得最佳发展。

  (2)贯彻该原则的基本要求

  ①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有区别的教学;

  ②采取有效措施使有才能的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

  教学原则有哪些2

  1、系统性原则

  教学目标设计要从系统论的角度整体上把握目标要求。一方面应从“新课程总目标——学科课程目标——单元教学目标——课时教学目标”线索进行相互联系、衔接分析;另一方面,要依据课程标准、教学内容、学生实际进行教学目标的设计。再者,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学目标应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进行设计,但各类教学目标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和相互制约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共同影响着学生的发展。因此,系统性原则还要求必须使它们形成协调和自然的目标体系。

  2、全面性原则

  全面性原则包括三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教学目标的制订要面向全体学生,既要制订面向全体学生的基本教学目标,又要针对学有余力的学生提出适当的提高要求,制订出有一定弹性的教学目标体系,使全体学生都能充分地发展。二是教学目标要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等领域的目标要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要体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思想,在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促进其情感体验,帮助其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三是教学目标要体现开放性与多样性,以便识别和挖掘学生的各种智力潜能,培养其多元的智力结构。比如有的同学主要运用的是视觉——空间智力,有的则侧重于逻辑——数学智力的运用。这种智力多元性的客观存在,要求我们教师在确定教学目标时,也必须体现其多元性,使具有不同智力体现的学生在同一空间获得合理的发展。

  3、科学性原则

  科学性原则是指教学目标的设计要注意其实现的可能性。各要点的教学目标不一定都能达到最高层次,通常应该选择位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即能促进学生经过努力能够达到的层次要求。较高层次教学目标可以考虑设计成动态的、相互联系的若干中间目标,使目标具有发展性。在课堂教学中,每节课可能都包含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但通常情况下由于受知识本身以及学生实际和学习环境所限,一节课要实现所有的目标是不现实的。这就要求我们在制订教学目标时,优先选择既重要又具有关键性、迫切性的目标作为主干,对其他目标做出妥善的调整和安排。从知识的.记忆目标到理解与运用目标,再到发展能力、解决实际问题和情感体验目标等,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特别是对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类领域的目标不能急于一时,需要制订一个比较长远的计划逐步完成。

  4、差异性原则

  教学目标的设计必须考虑学生的个别差异。因为学生之间的差异是一种客观存在,也是一种资源。要面向全体学生就必须充分认识到这种差异的存在,并针对这种差异制定不同层次和不同要求的教学目标,让学生在各自的基础上通过努力都能够达到。传统教育理念往往关注的是学生的智力有多高,而现代教育理念则更关注学生的智力类型。比如有的学生喜欢学习化学理论,有的学生擅长化学实验,而有的学生特别喜欢用学到的化学知识去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等等。所以教学目标的确定还应该具有甄别性,通过有限的学校教育,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找到一条比较适合他的发展方向,其意义将远远超过化学教学本身。

  5、操作性原则

  只有明确而具体的教学目标设计,才能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具有可操作性,要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认知结构、能力水平、生活阅历、兴趣、习惯等,把教学目标具体化,能引导师生围绕教学目标的实现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并对教学效果进行准确的评价。可操作性的教学目标设计应包含两方面要求:其一,教学目标能表明可观察到的学生学习的过程与结果;其二,教学目标能表明学生学习行为结果的衡量条件与标准。一个好的目标体系,实际上已蕴涵了学习结果的测量和评价标准。所以在制订教学目标时应该准确地选择和使用相应的行为动词,使其具有可操作性和评价功能。

  教学原则有哪些3

  (一)需要性原则

  课堂讨论使学生在融洽开放的学习氛围中积极主动参与学习,实现优势互补,减轻思想压力,增强自信心,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合作精神以及竞争意识,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然而,教师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每一个知识点都适合开展课堂讨论。基础知识可通过学生的独立、自主学习进行认知。一般说来,应用性、分析性和综合性较强的学习内容适合讨论学习,且能通过讨论使学生获得较大的提高。

  课堂讨论是具有目的性的教学活动,选择论题的需要性原则,正体现了这种目的性。因此,教师要结合学习要点的难度系数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需要性原则来确定讨论问题,将那些真正适合讨论的问题纳入教学之中。

  (二)针对性原则

  课堂讨论是一种目标导向的教学活动,是为了达成教学目标而展开的。在确定讨论问题时,教师要依据教学内容与教学重点难点进行设置,避免讨论内容偏离教学目标。所确定的讨论问题应该有助于学生达成学习目标,为学习服务。在课堂讨论组织实施之前,教师有针对性的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学习目标、达标要求。如此,讨论才有方向,学习才更有针对性。

  (三)适度性原则

  适度性原则是指实施组织的讨论的难度要适中,容量要合理,不能超出学生的接受范围。这就要求所确定教学目标的难度,既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所讨论问题的容量,既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目标过高,容量太多,会使学生不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讨论,不利于学生积极性的提高与自信心的培养,容易造成学生对学习的厌恶;目标过低,容量过小,不利于学生的思维发挥,讨论无法深入,浪费时间,不利于提高教学效率与质量。所以,在确定讨论问题时,要遵循适度性原则,设置适合学生认知特征与教学要求的问题,以提高课堂讨论的有效性与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素质教育。

  (四)生成性原则

  生成性原则是指课堂讨论的开放性为教学提供许多鲜活的生成性资源,对教学起重要的促进作用。每一位教师在上课前都会反复斟酌确定教学目标。但智者千虑,难免一失,当走进那充满生气和变数的课堂时,往往会发现既定目标只是“闭门造车”。这就要求教师能够以灵活的教学机智改变教学的方法和手段,顺从学生的创新性思维拓展延伸,吸取生成资源中的有效因素,以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

  课堂教学是动态流动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能够不断求变,适时调整,以教学机智激发教学活动的不断发展。在课堂讨论中,教师应以即时出现的有价值、有创意的问题或观点为契机,即时调整预先的.方法手段,挖掘学生的潜能,引发学生的深入思考,从而展现学生的个性。当然,这种生成是不能偏离教学目标的。

  (五)主体性原则

  主体性原则是指要把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依据学生的需要与认知水平设置论题,从学生的认知特征设计教学方法和手段,以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讨论的实施组织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体现出教学过程由教师本位向学生本位的转变。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到讨论活动中,让学生有学会、会学、成功、创新的主动,从而使学生知、情、意、行各方面素质获得全面提高,使每一个学生的潜能都得到进一步发展,使学生在发展中成为符合时代需要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六)层次性原则

  层次性原则是指课堂讨论要依照一定的知识规律与教学顺序展开,层层深入地指导学生的思维活动,以提高教学质量。不同学生的知识结构、理解能力是存在客观差异性的。在组织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要考虑到学生的个别差异性,要深入挖掘教材内容,寻出知识点之间的关系,以逐步指导学生的合作讨论活动,体现出层次性原则。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由低到高、循序渐进、分类实施的讨论目标。讨论既要面向大多数学生,又要兼顾“两头”,因材施教,做到因人而异,各有所得。在设置讨论问题时,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具体到抽象,循序渐进,步步深入。这有利于令每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展示的机会,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成功,从而促使每位学生都得到发展。

  (七)平等性原则

  课堂讨论为学生创造了一个平等参与的机会,并力求改变强者独占一方的局面,使学生获得均等的讨论机会,从而都能感受到成功的愉悦感。教师要想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讨论中,就要本着平等性原则,鼓励学生的积极参与,帮助学生克服畏难心理。教师若想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可通过激励性评价,如表扬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赞扬学生的积极态度等,大大激发提高学生的自信心,鼓励学生积极学习,提高小组讨论的有效性与实现性。教师要让学生感受到尊重和理解,在平等、宽松的环境中敝开心扉,各抒己见。

  教学原则有哪些4

  一、简约性原则

  简约,即简省精约。通用技术课程标准要求注重课程内容的基础性、通用性,因此简约性案例是课程素材内容的必然要求。古言:“质素简约者,贵而显之;乱化侵民者,黜而戮之。”简单的事物往往蕴含着深刻的道理。通用技术教学案例不仅在文字表达方面要做到简约,而且在设计上也要做到条理清晰。

  例如:“系统及其特性”中教材选择了“自行车的系统结构”案例。表面上与学生生活实际相符,但学生对诸多的机械原理仍感陌生。如自行车变速系统中的飞轮构造,它是单向的,其结构复杂。如果学生没有深入了解或拥有动手修理的经历,便不知其中奥秘。又如汽车系统结构,汽车虽然是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事物,但其系统并非一个简单的系统,只有专业人员才能充分了解,高中生根本无法正确理解。如此复杂的案例,教师也无法将实物或教具搬上讲堂。因此,教学案例的选择应尽可能简约。例如:引导学生构建“系统”概念。三明九中李成燕老师在市第二届教学技能比赛中,选择“简单电动机”来阐述“系统概念及其特性”。“简单电动机”,它由干电池、铜线(扭成单匝长方形线圈)、圆板型强磁三部分组成,结构简约,原理简单,在理解“系统的组成要素、各要素间的联系与作用、系统所显示的特定功能”等知识点中有很好例证作用,尤其将三个简单的器材进行适当的组合,可以让线圈转动起来的物理现象更是引起学生极大兴趣。

  二、生活性原则

  生活性原则,它指教学案例必须来源于现实生活。通用技术课程是反映生活并体现生活的课程,因此生活性原则是选择教学案例的基本原则。

  生活性原则的'两个基准点:一是所选择的教学案例必须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紧密,二是学生具备了该案例有关的知识基础。如“系统的优化”一课,教材选用“田忌赛马”典故与“农夫带着狼、羊、白菜安全过独木桥”寓言故事来说明“系统优化”的意义,但从课程教育必须回归生活的角度而言,该案例就缺乏现实生活的气息。

  三、地方性原则

  地方性原则,指要求教学案例能体现本地独有的风俗文化特色。通用技术课程标准提出课程教学要努力挖掘具有地方特色的课程资源,因此选择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教学案例使课程教学既能激发学生的课程学习兴趣,又能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例如:福建将乐县人喜喝擂茶已有近千年历史,已是将乐县独有的生活特色。擂茶的制作工具由擂钵和擂棍组成,制作方法是一人扶钵一人擂,制作一钵擂茶至少要30分钟。在市第二届教师技能比赛中,将乐一中的刘思雅老师以“如何提高擂茶制作效益”作为将乐县人亟需探索解决的问题。引导学生用“系统的优化”将现有搅拌机技术与传统擂茶制作工艺的相结合进行创新性的探索思考,既能培养学生在技术设计方面的创新意识,又能引发学生在技术领域的探究兴趣。

  四、时代性原则

  时代性原则,指教学案例的选择要充分体现当今时代的技术特点。技术与设计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其通用性的内涵之一就是符合时代生活特点,因此时代性是通用技术课程教育的重要特征。如“优化乒乓球团体赛选手出场的顺序”案例就比“田忌赛马”案例更具现实意义,再如教材中“木桶的制作质量与工艺”的案例就不如“塑料桶的制作质量与工艺”案例那样具有实际价值。

  时代化原则,简言之,要求教师选择时下大众关注的热点或焦点作为教学案例。例如:永安三中刘平老师在福建省第四届教师技能大赛中,就“简单系统的设计的实现”一课,把刚刚发生的厦门BRT公交爆炸热点新闻与教学相结合,提出如何设计公交车安全逃生系统,引导学生对安全门的现状提出优化设计,并大胆提出将飞机安全窗的设计迁移到公交车的安全门设计。这种极具时代性的案例设计深受学生的喜欢,同时也起到激发学生勇于挑战并攻关技术难题的教育效果。

  如何选择课程教学中的案例,除了要遵循上述原则之外,还要始终贯穿兴趣性原则。离开了兴趣,学生的课堂学习活动就会缺少“动力源”,学生的思维创新就会缺少“催化剂”。选择切合学生实际并感兴趣的教学案例,是教师“用好并活用教材”的实质体现。

  教学原则有哪些5

  一、亲切善待孩子们——对每一个学生负责

  就是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要满怀爱心,亲和友善,亲切地善待全体孩子,做到对每一个学生负责,这是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的前提。这是第一个法宝。

  对每一个学生负责,就是要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循循善诱,因材施教,促使每一个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健体、学会共处,在德智体美诸方面生动、活泼地发展,健康成长,成功成才。

  教师要亲切善待每一个学生,做到公平公正,满怀爱心,真诚尊重,亲切和善,能够设身处地,以学定教,努力改进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过程,提升教育质量,促进全体学生全面提高综合素养,健康成长。

  一个教师任教的班级,通常有几十名乃至上百名学生。一个群体中的学生总会有千差万别,差异是必然的,形成不同的层次是自然的。无论学生家境是富贵还是贫困,无论他是来自城市还是乡村,无论他是当地户籍学生还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无论他身体是健全还是有某一方面缺陷,无论他学习成绩是优秀、中等还是差劣,无论他工作能力是出众、一般还是低拙,无论他是具备多方面技能还是一无所长,无论他个性是敦品温顺还是桀骜不驯,作为老师,对所有学生必须一视同仁,公平公正地、真诚地民主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就是说,要用亲切的目光面对每一个学生。

  差异本身就是良好的教育资源,教师要善于利用这种教育资源。要尊重和关心全体学生,平易近人,乐于与学生交朋友,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各种活动,以多种方式多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深入了解学生,全面了解学生的个别差异状况,仔细分析其原因,了解学生心理、情感、智能、学业、家庭及生活的多方面需要。然后,针对各自具体情况制定出多元的教育规划、方案、措施和办法,采取个性化辅导、分层教学、小组交流、团队互助或家校合作等多种方式,因材施教,因势利导,引导学生各展所长,取长补短,交流合作,互相帮助,促使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促进整体水平不断提高,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

  要相信学生,充分信任学生。多具慧眼,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优点、特点、长处和优势,多肯定,多表扬,多鼓励,善于激励,指引学生努力和发展的方向。要注重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和创新欲望,引导学生多看、多问、多说、多写、多记、多练、多操作,着力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要具有宽容之心,同时,不乏严格要求。当发现学生存在错误、缺点、弱点和不足时,要善意地及时、恰当地予以批评、教育和帮助,促使学生及时认识错误,纠正缺点,弥补不足。必须充分认识到,指导学生认识错误、克服缺点,是指导学生健康成长所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是教师的重要工作责任。对那些缺点较多、容易犯错的孩子,不要看不起他们,不要对他们另眼相看,不能横眉冷对,不能粗暴训斥,不能施以体罚。对这些孩子,更加需要给予尊重关爱、亲切善待、悉心指引,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对症下药,因势利导,促使他们顺利地向好的方面转化,实现健康成长。

  二、让课堂活起来——上好每一节课

  课堂教学是教师教书育人的主阵地和主渠道,认真上好每一节课,是教师的主要工作职责和工作内容,教师的专业水平、工作能力、工作技巧主要地就体现在其课堂教学的质量、效能和水平上。这是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的'第二个法宝。

  一节好课的课堂应该是活的课堂。所谓活的课堂,就是教师结合实际,采取灵活的教学方法,指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开展学习活动,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的课堂。这里的“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灵活”,教师的教学方法是务实的、灵活的;

  二是“鲜活”,学生的学习状态是自然的、动态生成的、鲜活的;

  三是“活泼”,整个教学流程是生动的、活泼的;

  四是“快活”,教与学双方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对话交流,快活相伴,教学相长,整个教学氛围是快活有趣的、愉悦的。

  构建活的课堂宜采用学习型教学的教学方式。

  所谓“学习型教学”,就是教师在先进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指导下,以促进学生掌握方法、提高能力、学会学习、全面发展为目的,以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为教学手段,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要学习方式而实施课程教学的教学形式。也就是说,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以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为核心,突出“指导学生学”。教师的教学方法,重在指导,就是根据学生知识、经验、学习的水平和能力层次等实际情况,结合具体课程内容和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恰当的学习目标和要求,指导适宜有效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路径,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开展学习。而学生则在教师的指导下,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进行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深入探究,通过预习、听课,讨论、交流,质疑、解答,实验、练习,探究、拓展、创新,回顾、总结、反思等学习步骤和环节,在文本学习、掌握“双基”、知识应用、总结反思等方面,有序地灵活地开展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掌握终身学习所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学会学习,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提高综合素养,达到全面发展,全面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益。这样去实施教学,就是实行学习型教学。

  实施活的课堂必须抓好一个关键、一个重点。

  一个关键是:认真落实指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开展学习活动。

  通常实施的步骤和方法如下:

  1、 布置预习。教师根据学生学习实际情况、具体教学内容和课程标准的要求,确定明确的教学目标,提出两三道指引学生自学文本、掌握“双基”的方法和路径的预习提纲。

  2、 文本学习。教师提供学生预习所必要的时间、空间和条件,指导学生按照预习提纲自觉预习,学会文本学习,懂得收集和处理有关信息。

  3、交流探究。引导学生互相交流学习收获,主动提出学习中自然生成的疑难问题,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质疑讨论,合作探究,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和办法。

  4、知识应用。指导学生应用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进行作业、练习,实验、操作,进一步掌握“双基”,形成能力。

  5、总结拓展。指导学生回顾、总结、反思,巩固记忆,适当拓展,探究新的问题,进入新的学习。

  三、培养学生养成良好学习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教师要高度重视学生的养成教育,注重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掌握一些重要的学习方法。这是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的第三个法宝。

  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和重要的学习方法,比如:

  1、端正写字姿势,认真写字,喜欢写字、练字。

  2、喜欢看书,多读书,多思考,多作笔记,多演算习题。

  3、在课堂上积极发言,平时喜欢讨论交流,敢于发表意见,乐于倾听别人的意见和建议。

  4、能够制定适合自身情况的学习计划,做到有计划地学习。

  5、懂得预习的方法,包括学习课文、学习例题、演练习题的方法,主动进行文本学习。

  6、做到先复习,然后,按时独立做作业;完成作业之后,认真自觉检查、修改。

  7、实行同学之间互相评改作业,特别是语文学科,认真组织学生实行自评、互评、小组评审、教师讲评的作文评改办法。

  8、指导学生有计划地及时复习学过的内容,当天的新知识当天必须复习一遍,三天之内至少又复习一遍,做到温故知新,举一反三。

  9、指导学生自觉实行“每天十分钟百字短文”。指导学生注意观察当天所接触的人、事、物、景、情,思考所见、所闻、所感,在当天晚上用十分钟左右时间,把感触最深的一点,或记叙、或议论、或说明、或描写、或抒情,用一两段话、100字左右,简练明确地书写表达出来。这是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比较能力、表达能力、学习能力,主动积极的学习态度,以及知识积累等的全方位的素质训练。

  10、指导学生建立各种学习或兴趣小组,开展小组合作、团队学习。指导小组成员制定计划,明确目标、任务,作好分工,进行协作交流,合作学习,开展探究性学习,互相促进,共同成长。

  以上这十项都是有利于学生学习和发展的良好学习行为习惯和学习方法,认真指导学生做到,做好,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掌握优良的学习方法,那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就必定会更好、更快。

  教学原则有哪些6

  一、转变教学理念,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调动学生思维、探求知识的内在动力。《音乐课程标准》不仅充分阐述了“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的课程理念,而且把“培养音乐兴趣,树立终身学习的愿望”列为音乐课程的目标之一,足见对其重要性的高度重视。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 教师要在各个教学环节中充分融入学法指导,对学生的教育由“授人以鱼”向“授人以渔”转变,授予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让学生自己去学习,更好地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课堂教学中教师尽最大努力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地交给学生,便于学生参与各项音乐实践活动,保证他们有足够的自主活动时间,为学生提供学习、积累音乐文化的广阔天地,使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的淋漓尽致。

  二、建立新的师生关系、注重学生个性发展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学生消极被动地接受学习,教师扮演着知识灌输者的角色,教师的角色严肃刻板,与学生之间有着难以跨越的距离,总是高高在上。学生在这种教育体制下,在课堂上,逐渐丧失自己的独立人格,没有丰富的想像力,缺少创造性思维,个性丧失,成为学校的“制式产品”。新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很重要转变就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确立学生在课程中的主体地位。《音乐新课程》在其理念部分明确的表述:“每一个学生都有权利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学习音乐,享受音乐的乐趣,参与各种音乐活动,表达个人的情智。要把全体学生的普遍参与与发展不同个性的因材施教有机结合起来,创造生动活泼、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为学生提供发展个性的可能和空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主动学习的精神,建立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放下架子,把学生当作是和自己平等的人来看待,尊重学生,信任和关心学生,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建立起朋友式的师生关系。课堂上教师使用亲切、自然的语言,使教学富有感染力。同时教学过程中,多用亲切的微笑,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创建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在这样的氛围下,让学生无拘无束地学习,大胆地思考,大胆地去创新,敢说敢问,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表达自己的思想,充分发展学生个性,引导学生创新,帮助学生挖掘自身的潜能。

  三、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升教学质量

  在高度信息化的社会背景下进行的课程改革,仅仅依靠黑板、粉笔和教科书就可以完成教学的全过程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面对着现在的教材多媒化、资源共享化、教学个性化、学生需求多样化的新形势,教师需要掌握新的教育技术手段,这就需要教师在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同时抽出大量的精力投入在新技术的学习过程中。多媒体充当了音乐信息传递的载体,能长期储存大量的教学音像资料,供师生随时检索。对于教学中的'重点或难点,教师口授或板书不易表达清楚的,可借助多媒体系统图像、动画、文字、音响等形式表现音乐及相关教学内容,让学生清晰观察,加深印象,帮助理解。利用信息技术可以极大拓宽音乐教学容量,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四、培养创造性素质,树立科研创新精神

  音乐教育是最具创造性特征、最具创造性发展价值的学科。由于音乐的自由性、模糊性和不确定性给人们对音乐的理解与表现提供了想象、联想的广阔空间。因此,音乐是创造性最强的艺术之一。《国家音乐课程标准》指出:“创造是艺术乃至整个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是教育功能和价值的重要体现。音乐创造因其强烈而清晰的个性特征而充满魅力。”如果仅仅把音乐创造融在其他音乐教学内容中,就不可能充分发挥音乐教育的审美育人的作用。因此在关注对学生创造力培养的同时,更要关注音乐教育方式的创新,对音乐教学更有创新探索的精神。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大多都是在教而不思、教而不研的低层次徘徊,学生也是机械式地接受。而新课程目标提出要培养学生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勤于探究,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本身必须具有过硬的创造性素质和探索性的精神,才可能培养出创新型的人才。教师要充分意识到科研创新的重大意义和必要性,改变教学过程中长期的循规蹈矩和经验授课,在教学实践中挖掘创新点,发现新问题。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的提升,培养学生的个性的发展,让学生认识、体验、创造音乐,同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和想象能力,达到我们新教学理念的最终目的。

  教学原则有哪些7

  一、直观性原则(对应: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规律)

  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尽量利用学生的多种感官和已有的经验,通过各种形式的感知,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使学生获得生动的表象,从而比较全面、深刻地掌握知识。直观手段种类繁多,一般分为三大类:实物直观、模象直观、语言直观。

  二、启发性原则(对应:双边性规律,即教师的主导与学生的主体相统一规律)

  教学的启发性原则是根据教学过程中教师教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学的主体性相统一的规律提出来的。

  教学活动要靠教师的启发诱导,使学生处于积极的状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因此,教学中教师要把学生置于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引导他们独立思考、主动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技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同时,教师要善于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创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

  三、巩固性原则(名言俗语,例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巩固性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基本技能,长久地保持在记忆中,在需要的时候,能够准确无误地呈现出来。

  四、循序渐进原则(对应:个体身心发展规律的顺序性规律)

  教学要按照学科基础知识的逻辑顺序和学生认知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促进学生智力和认知能力的发展。学生的认识活动是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向前发展过程。

  循序渐进原则反映了科学知识本身的特点和学生智力发展的规律。坚持循序渐进原则,就应当按照学科知识的系统性进行教学,注意各学科之间的联系,按照学生认识活动的顺序进行教学,由浅入深、由简到繁。

  五、因材施教原则(对应:个体身心发展规律的个别差异性)

  中学生个体之间往往存在着知识基础、学习能力、智力水平以及思维方式的差异,因此教师的教学要处理好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的关系。教学既要面向全体学生,提出统一的学习要求,促进他们在德、智、体诸方面全面发展,又要针对学生的个别差异,采取多种不同的教学措施,使学生的才能和个性得到健康发展。贯彻这一原则,教师首先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发展特点和能力水平,然后坚持集体教学和个别指导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六、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对应: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规律)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学中要把书本知识与实际知识结合起来,让学生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中去理解知识,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去分析和解决问题。

  教学中要联系社会生活的实际、联系学生自身发展的实际,只有让学生把知识的讲授与生动的实践相结合,把学习知识与运用知识相结合,才能解决好教学中的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理性认识与感性认识、动脑与动手的关系。

  一方面,教师要切实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

  另一方面,教学要联系实际,教师要引导学生把知识运用于实际,进而发展学生的技能、技巧,培养学生的能力。

  七、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结合的原则(对应:赫尔巴特的教育性教学规律)

  又称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结合的原则,是指既要把现代先进科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传授给学生,同时要结合知识、技能中内在的德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

  八、量力性原则(对应:个体身心发展规律的阶段性)

  量力性原则又叫可接受性原则,是指教学活动要适合学生的发展水平。这一原则是为了防止发生教学难度低于或高于学生实际程度而提出的。

  教学原则有哪些8

  中国古代教育家对教学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总结出许多有效的教学原则。

  (1)启发式原则

  在世界教学发展史上,启发式原则是孔子最早提出的。孔子认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即任何学习活动都要建立在学生自觉需要的基础上,应当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启发式教学原则要求,“启而能发,发而能导,导而能活,活而不乱”,而启发的标志在于,教师能够围绕教学目标激起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

  值得一提的是,启发式原则实际上是一种教育思想,是对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的深刻阐述。

  (2)循序渐进原则

  这是中国古代儒家提倡的教学原则,主张教学既要按照内容的深浅程度由易到难,又要按照学生的年龄特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因势利导,进而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3)因材施教原则

  因材施教,就是按一定的教学目标,针对学生的个别差异和具体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措施。这条原则事实上是学生的个性特征和身心发展规律在教学中的`反映,学生的知识水平、先前的生活经验、兴趣爱好、个性倾向等等彼此之间毕竟有一定的差异,教师的“教”毕竟是为了学生的“学会”,而学生的现实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学生学的效果。因而,坚持因材施教原则,可以使教师的教学工作更有成效。

  (4)教学相长原则

  教学相长,即教与学的相辅相成。在现代意义下,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在教学过程中形成动态的信息互动,通过这种信息交流,实现师生互动,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补充,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这是教学相长的真谛。

  (5)量力性原则

  量力性的教学原则,是指教学应当建立在学生通过一定的努力可能达到的知识水平和智力发展水平上,并据此来确定教学知识的广度、难度和教学的进度。

  教学原则有哪些9

  当代教学:李秉德教授提出的教学原则体系

  1、教学整体性原则

  它包含着两重含义:一是教学所承担的任务具有整体性,教学任务的完成应是完整的,全面的,不能有任何方面的偏废;二是指教学活动的本身具有整体性,教学是由一系列教学要素构成的一个完整系统。

  2、启发创造原则

  这一教学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从而使学生在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的同时,充分发展自己的创造性能力与创造性人格。

  3、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这一教学原则是指教学活动必须坚持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和统一,用理论分析实际,用实际验证理论,使学生从理论和实际的结合中理解、掌握知识,并在这个结合的过程中学会运用知识。

  4、有序性原则

  这一教学原则是指教学工作要结合学科的逻辑结构和学生的身心发展情况,有次序、有步骤地开展和进行,以期使学生能够有效地掌握系统的科学知识,有效地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5、师生协同原则

  这一教学原则主要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在充分发挥自身作用的同时,还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教学过程真正处于师生协同活动,相互促进的状态之中。其实质就是要处理好教师与学生,教与学的关系。

  6、因材施教原则

  因材施教原则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不同教学对象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方式和方法,进行差异性的教育,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得到自己充分的',最好的发展。

  7、积累与熟练原则

  这一教学原则是指教学活动应该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获得广博、深厚和牢固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进而使他们对知识、技能的掌握能够达到熟练和运用自如的程度。

  8、反馈调节原则

  这一教学原则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从教和学的活动中及时获得反馈信息,以便及时了解教与学的情况,并能够及时有效地调节和控制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达到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目的。

  9、教学最优化原则

  这一教学原则是指教学活动中,要对教学效果起制约作用的各种因素,进行综合调控,实施最优的教学,取得最优的教学效果。

  教学原则有哪些10

  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原则体系,是在苏联凯洛夫教育学的教学原则体系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其内容已由我国教学理论和实际工作者结合我国的教学实践有所发展,并补充了一些新的原则。特别应当指出,这一原则体系是针对师生系统地传授和学习书本知识的教学模式。如果教学采用教师辅导学生从活动中自己学习的模式(例如活动课程),则这一原则体系并不适用。

  (一)直观性原则

  指根据教学活动的需要,让学生直接感知学习对象。这一原则是针对教学中词、概念、原理等理论知识与其所代表的事物之间相互脱离的矛盾而提出的。

  如前所述,教学活动的特点之一在于它是一种间接认识,学生在教学中是以学习前人经验即书本知识为主的。这些书本知识的真理性固然毋庸置疑,但它们与学生的生活和他们自己的个人经验存在相当的差距,有些甚至是完全陌生的。而人的认识总是从感性上升到理性,从具体过渡到抽象,完全没有感性认识和具体形象做基础和支撑,是不可能真正掌握纯粹理论知识的。由于书本知识与学生之间客观存在的距离,学生们在学习和理解的过程中必然会发生各种各样的困难和障碍,直观性原则的意义在于克服这些困难和障碍,通过提供给学生直接经验或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帮助他们掌握原本生疏难解的理论知识。

  一般地说,直观的具体手段有以下三种。

  1.实物直观。实物直观是通过实物进行的,直接将对象呈现在学生面前,在学习儿童生活中比较生疏的内容时,实物直观能够最为真实有效和充分地为学生提供理解、掌握所必需的感性经验。

  2.模像直观。模像直观是运用各种手段对实物的模拟,包括图片、图表、模型、幻灯、录音、录像、电影、电视等。实物直观虽然具有真实有效的特点,但往往由于受到实际条件的限制而无法使用;模像直观则能够有效地弥补实物直观的缺憾,特别是现代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使得模像直观的范围更加广阔,大到宇宙天体,小到分子结构,都能够借助某种技术手段达到直观的效果。

  3.语言直观。语言直观是教师运用自己的语言、借助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比喻描述,引起学生的感性认识,达到直观的效果。与前两种直观相比,语言直观可以最大限度地摆脱时间、空间、物质条件的限制,是最为便利和最为经济的。语言直观的运用效果主要取决于教师本人的素质和修养。

  在教学中贯彻直观性教学原则,对于教师有以下基本要求。

  1.恰当地选择直观手段。学科不同,教学任务不同,学生年龄特征不同,所需要的直观手段也不同。

  2.直观是手段而不是目的。一般地说,在教学内容对于学生比较生疏,学生在理解和掌握上遇到困难或障碍时,才需要教师运用直观。为直观而直观,只能导致教学效率的降低。

  3.在直观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认识。直观给予学生的是感性经验,而教学的根本任务在于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因此教师应当在运用直观时注意指导,比如通过提问和解释鼓励学生细致深入地观察,启发学生区分主次轻重,引导学生思考现象和本质及原因和结果等。

  (二)启发性原则

  指在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积极性,使得学生能够主动地学习,以达到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这一原则是为了将教学活动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统一起来而提出的。

  “有领导的认识”是教学活动的特点之一,没有教师的主导作用,小学生是不可能自行达到社会对于他们的要求的,教师对于教学任务能否完成和教学效果的优劣都负有主要责任。然而,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的主导作用首先在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使他们能够自觉主动地学习,离开了这一点,学生对于科学知识的真正掌握、学生智力的发展、学生态度感情的成熟和提高都是不可能的。

  在教学活动中贯彻启发性原则,对教师有以下基本要求。

  1.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教师的启发应当能够激起学生紧张、活泼的智力活动,从而使学生深刻地理解掌握知识,获得多方面的体验和锻炼发展。因此,启发应当选择那些具有一定难度、需要学生进行比较复杂的思维活动,但又是他们通过自觉积极的思考能够得到基本正确结果的问题来进行。简单的事实和记忆性的知识,即使顺利地“启发”出结果,价值也是有限的。

  2.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的启发只有在切合学生实际时才可能避免盲目性,只有承认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研究和了解学生的学习需要,教师的启发才可能是有针对性的和有效的。

  3.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在权威式的师生关系中,教师是凌驾于学生之上的真理代言人和学术权威,学生很难真正做到自由地、充分地提问和思考。只有当学生真正感受到教师将自己当做人格上与之完全平等的人,他们的学习自觉性才可能真正地调动起来。

  (三)系统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

  指教学活动应当持续、连贯、系统地进行。这一原则是为了处理好教学活动的顺序、学科课程的体系、科学理论的体系、学生发展规律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而提出的。

  上述几个方面都对教学活动的进行产生影响,一般来说,学科课程体系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是最主要的,教学活动的顺序必须以这两方面为依据,按照这两方面的要求持续、连贯地进行。同时,教师也要了解作为课程基础的科学理论本身的发展变化,从而能够更自觉地安排、处理教学,使教学活动的顺序更加科学、合理。

  在教学中贯彻这一原则,对教师有以下要求。

  1.按照教学大纲(课程标准)的顺序教学。教学大纲(课程标准)是各门课程的内在逻辑系统的反映,并且建立在小学生发展一般规律之上,各种教材是以此为依据编写的,教学活动从根本上是按照教学大纲(课程标准)的顺序展开的。教师要认真学习和研究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充分了解和掌握课程的逻辑以及对学生的要求,这是教学系统性的根本保证。

  2.教学必须由近及远、由浅入深、由简到繁。教学大纲(课程标准)虽然考虑了学生的认识发展,但主要是按照内容编排、制定的,因此教师要认真研究学生,针对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认识需要和特点处理好近与远、浅与深、简与繁等问题。

  3.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系统性原则并非要求教师刻板、僵化地执行大纲。教学大纲(课程标准)是按照一般和普遍规律制定的,在实际教学中,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情况有很大差异。在基本服从大纲顺序的前提下,教师要善于从自己面对的实际出发,适当地调整速度,增删内容。

  (四)巩固性原则

  指在教学中要不断地安排和进行专门的复习,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牢固地掌握和保存。这一原则是为了处理好教学中获取新知识与保持旧知识之间的矛盾而提出的。

  教学活动是不间断地、连续地进行的。学生要不断地学习、记忆新知识,而人的记忆和遗忘是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必然会产生对旧知识的遗忘,因此在教学中需要进行不断的巩固工作,通过练习、复习帮助学生牢固地掌握所学知识。巩固的意义不仅在于强化旧知识,也有助于学习新知识,因为知识是有内在联系的,旧知识是新知识的基础。人类早已注意到巩固对于学习的价值,孔子就说过“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

  在教学中贯彻这一原则,对于教师有以下基本要求。

  1.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对于所学知识的理解是巩固的前提,没有学会的东西,是不可能真正巩固的。教师首先应当保证学生学懂学会,才有可能获得巩固的良好效果。

  2.保证巩固的科学性。心理学研究揭示了关于记忆和遗忘的一些规律,按照这些规律组织安排巩固,可以提高巩固的效率。教师应当熟悉并且善于运用这些规律。

  3.巩固的具体方式要多样化。除了常见的各种书面作业外,教师应当善于利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比如调查、制作、实践等,都能够使学生通过将知识运用于实际有效地达到巩固的目的,并且能够促进学生多方面的发展。

  4.保证学生的身心健康。国内若干调查显示,小学生的学习负担过重、睡眠不足是相当普遍的现象,原因之一是作业量偏多。小学儿童的身心发展对他们的一生、对整个国家和社会都是至关重要的,教师应当本着对儿童和社会负责的精神,合理地安排巩固工作,将学生的作业量控制在适当的范围内(国家对小学生的作业时间和睡眠时间都有正式规定)。

  (五)量力性原则(可接受性原则)

  指教学活动要适合学生的发展水平。这一原则是为了防止发生教学难度低于或高于学生实际程度而提出的。

  教学活动要讲究效率,在同样的时间内,学生所学越多则教学效率就越高。但是,教学效率的获取必须以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基础,脱离了这个基础,不仅教学效率本身是不可靠的,还会对小学生的发展造成消极的`结果。教学难度超过学生的实际接受程度,学生不可能真正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知识,各种心理机能也不可能得到恰当的运用和提高;教学难度低于学生的实际接受程度,学生会因为缺少必要的注意和紧张而难以对所学知识留下深刻印象,而且由于无法进行有价值的学习活动而使各方面的发展失去机会。

  在教学中贯彻这一原则,对于教师有以下基本要求。

  1.重视儿童的年龄特征。教师应当不断加强自身的心理学素养,及时掌握心理学的新进展。20世纪以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于教师正确理解和贯彻量力性原则具有重要的意义。

  2.了解学生发展的具体特点。年龄特征和发展阶段主要是揭示个体发展的普遍规律,这些普遍规律体现在小学生的发展各个方面,而且是极为多样化的。教师要具体地研究学生的发展特点:例如,在学习某种新知识的时候,他们原有的知识准备情况如何?他们的思维或记忆水平是否能够完成这一学习任务?可能发生什么困难?能够达到什么样的理解和掌握程度?等等。在这样的研究基础上,才可能真正做到“量力”。

  3.恰当地把握教学难度。什么样的程度和水平最符合量力性的要求,很难有稳定、确切的具体标准,需要根据心理学揭示的普遍规律和对学生的具体研究,由教师自己来把握,这是教师劳动创造性的体现,是需要教师不断思考、不断解决的问题。

  (六)教育性与科学性统一的原则

  指教学要在科学的方法论的指导下进行。这一原则是为了将教学中科学知识的传授学习与思想品德教育统一起来而提出的。

  小学开设的各门课程,是按照教育的根本目标选择安排的,一般地说,在科学性和真理性上是有保证的,这些课程的学习,对于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作用必然是积极的和肯定的。但是,对于小学生来说,完全凭借科学真理的思想品德教育价值去直接、自动地发挥作用是不够的,需要教育者引导和挖掘,使之充分地对受教育者产生熏陶作用,对于理性和逻辑思维能力尚处于十分稚嫩阶段的小学生来说尤其如此。另外,教育者本人的政治信念和道德修养总是会投射到教学活动中,如果教育者在这方面与课程所体现的方向存在差异,就有可能扭曲其在思想品德教育方面的价值,因此需要通过这一原则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

  在教学活动中贯彻这一原则,对教师有以下要求。

  1.坚持正确的方向。小学生的认识水平和分辨能力都是有限的,教师要主动、适时、适当地加以引导,帮助他们形成和提高对是非、善恶、美丑的认识。

  2.严格遵守职业道德。作为社会公民,教师享有思想和信仰自由,但是在教学中教师必须体现国家意志,按照国家制定的教育目的教学,坚持和维护社会基本的政治观点和价值观念,不能用带有个人色彩的思想观点随意地影响学生。这是由教师的职业道德决定的,在小学阶段更是如此。

  3.实事求是。在教学中贯彻这一原则,特别要防止形而上学,不能穿凿附会、生拉硬扯。那种“穿靴戴帽式”的思想性,本身就是违背这一原则的,从长远看其效果更是适得其反。

  4.讲究教学艺术。要善于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教学任务的具体特点,自然地将思想性与科学性结合起来,使得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许多优秀教师在这方面创造了宝贵经验,广大教师应当善于从中学习。

  (七)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指教学活动要把理论知识与生活和社会实践结合起来。这一原则是为了解决和防止理论脱离实际、书本脱离现实问题而提出的。

  学生主要学习理论知识,而且是在相对封闭的学校和课堂里通过教师的讲授和书本学习的。这种状况很容易导致学生所获得的理论知识与其来源和去向脱节:既不了解概念和原理是如何产生的,又不能够运用它们去阐释和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必须提供和创造机会,通过多种多样的途径和形式使学生从事实践活动,引导他们体会思想观点、态度信念等的形成对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价值意义。

  在当前,贯彻这一原则还特别应当强调教学要联系学生实际。中国的改革开放极大地加速了社会的发展,社会生活的变化在二十年来所产生的变化在深度和广度上都要超过新中国成立后的前三十年。因此,今天的小学生是在完全不同于他们的父母和教师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在他们身心发展的各个方面都带有许多新的特点。教师对此要有足够清醒和自觉的意识,而不能够简单地以自己的经历套用到对学生的教学中。教师应明白哪些知识在过去是生活常识,而对于今天的小学生则完全陌生,哪些知识在过去是专业性很强的,而对于今天的小学生则非常熟悉。与此相应,在教学中应当选择什么事例,应当设计哪些实践环节,都需要教师认真思考,根据学生的成长发展实际进行安排。

  在教学活动中贯彻这一原则,对教师有以下要求。

  1.重视理论知识的教学。实际是相对理论而言的,没有理论,联系实际就降低到了儿童自然生活的水平,失去了学校教育的优势和意义。

  2.注重在联系实际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能力。与课堂学习相比,联系实际的实践过程提供了更加丰富多样的能力要求,教师要敢于放手,鼓励学生去尝试和探索,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同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取新的知识,补充书本知识的不足,从而使各种能力得到锻炼、发展。

  3.联系实际应当从多方面入手。首先,应当尽可能广泛地让学生接触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其次,应当尽可能与结合本地区的特点;再次,应当注重小学生发展的实际。

  4.帮助学生总结收获。小学生的行为自觉水平和反思水平还比较欠缺,不大善于分析、总结在联系实际过程中的收获,联系实际容易流于形式化。教师要加以引导,提供机会并提出要求,让学生及时交流体验,表达感受。特别应当提出的是,总结收获注重的是学生的真情实感,不能够人为地拔高小学生的思想和认识。

  (八)因材施教原则

  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当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这一原则是为了处理好集体教学与个别教学、统一要求与尊重学生个别差异问题而提出的。

  由于遗传素质、家庭环境和个人成长经历的不同,在同一班级中的小学生,虽然有着共同的年龄特征,但是在学习的成绩、学习态度和方法、兴趣和爱好、气质和性格、禀赋和潜能方面都会存在很大的差异。教师是对由个性完全不同的学生组成的集体教学,因此因材施教要适应每个学生的不同需要及可能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因材施教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孔子的教学实践就为后人提供了这方面的典范,值得后人学习,如他说“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意思是“冉求老是退缩,因此我要鼓励他上前;仲由呢,他胆子大,敢作敢为,因此我要压压他”。朱熹总结孔子的教学经验说:“夫子教人,各因其材。”

  我国的小学教育普遍班级大,学生人数多,因材施教原则的贯彻是比较困难的。但是,教师应当在可能的条件下争取将这一原则最大限度地付诸实践。

  在教学中贯彻这一原则,对于教师有以下要求。

  1.充分了解学生。在共同的年龄特征基础上,儿童存在差异。要做到因材施教,必须充分地了解每一个学生。除学习成绩以外,学生的个性特征的各个方面、家庭背景、生活经历等,都是教师因材施教所需要了解的。

  2.尊重学生的差异。学生的差异不仅是客观存在的,而且是合理的,因材施教的含义不仅包括承认差异,而且包括尊重差异。小学阶段的课程和教学以所有正常儿童可以达到的程度为标准,在达到标准的基础之上,教师应当允许学生存在不同方面、不同水平的差异,并且针对每一个学生的具体条件帮助他获得最适宜的个性发展,而不是去普遍地增加难度和深度。良好教育的结果是培养出大批个性充分发展的人,而不是千人一面的“标准件”。正如杜威所说,“如果从个人身上舍去社会的因素,我们便只剩下一个抽象的东西;如果我们从社会方面舍去个人的因素,我们便只剩下一个死板的、没有生命力的集体”。

  3.面向每一个学生。小学教育是义务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儿童必须接受的,完成小学教育是中国每一个适龄儿童的基本权利。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理念是,每一个儿童有权利得到适合于自己的教育。因此,现代教育强调,不能够要求儿童适应教育,而是要使教育适应儿童。

  教学原则有哪些11

  高等学校教学原则:

  1.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结合的原则

  这一原则要求在高等学校的教学过程中,既要向学生传授正确的知识,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又要把马克思主义渗透到教学过程中去,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和高尚的道德品质,使知识传授与思想培养结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在坚持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结合原则时,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教师要努力钻研业务,不断提高学术水平,跟上科学发展的潮流。高等学校的教师既担负着把人类已有的知识成果传授给学生的任务,又要引导学生去探索人类的未知领域。已有的知识成果在不断增加,甚至可能与教师以前所掌握的知识之间形成矛盾,教师要努力使自己始终处在知识发展的前沿阵地,保证自己所传授的知识具有很高的科学性。

  第二,教师要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做到教书育人。严谨的科学态度包括对知识的态度、对科研的态度、对科学发展的态度等,更确切地说,就是对科学中的真、善、美的追求。

  第三,引导学生对现实问题进行科学的分析与思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逐渐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

  2.知识积累与智能发展相结合的原则

  这一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既要向学生传授必要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还要注重从知识到智能的转化,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在坚持这一原则时,要做到三点:

  第一,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基础知识是构成学科基本框架的概念、原理及其相互关系等。这些知识具有比其他知识更大的学习迁移价值,因此,学习和掌握这些知识,是学生理解与掌握学科更深知识的基础,也很有利于学生将来的自学和自我能力的提高与锻炼。

  第二,重视基本能力的培养。其主要指对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的锻炼与提高。基本能力包括良好的思维方式、方法的训练。正确把握和判断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基本逻辑思维能力等。

  第三,注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在选择教学内容时,要注意与学生已有知识结构和智能发展水平相适应,既要有一定难度,不使学生因为教学内容过于简单而心生厌烦,也不能因为难度过大而使他们望而却步;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要考虑到成年学生接受新知识和新方法的特殊性,以培养兴趣、启发主动性和创造性为目的,培养他们主动研究和探索的能力。

  3.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这一原则是指在教学过程中,要将理论学习与实际结合起来,培养学生把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并发现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贯彻这一原则时,需要注意两点:

  第一,加强理论知识的教学,把理论知识讲透、讲活。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并不是不要理论学习,或者削弱理论知识的学习,相反,对理论知识学习的要求更高。因为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并不是死板的、一一对应的,学生只有把理论知识理解透了,才有可能从实际生活实践中发现问题,并根据所掌握的理论知识,灵活解决实际问题。

  第二,学校要为学生提供理论联系实际的机会。高等学校提供的是专业教育,是为学生成为专业技术人才作准备的,因此在高等学校的教学过程中,结合理论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一定的实践锻炼机会,是高等学校完整教学过程的一个组成部分。

  4.教学和科研相结合的原则

  这条原则是指要恰当地把科研引入教学,培养学生独立探索问题与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使之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养成科学精神与科学态度。在教学过程中贯彻这一原则需要做到两点:

  第一,教师要努力提高自己的科研水平。教师在把科研工作引进到教学过程中时,首先要保证自己对本学科的科研方向和发展动态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可以为学生提供有价值的科研指导和帮助。同时,教师也可以经常把自己的科研成果和体会与学生分享.甚至吸收学牛参加自己的科研项目,提高和锻炼学生的科研能力。

  第二,教师要有明确的指导思想。教师在将科研工作引进教学时,在指导思想上要首先明确,即对学生的科研方法、科研态度和科研能力的训练是首要的,取得一定的即时成果是次要的。

  5.系统性与循序渐进的原则

  这一原则是指教学过程中要把知识发生发展的系统性与个体认识发展的逻辑顺序结合起来,使教学既保持知识的系统性,又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在实施这一原则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处理好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三类课程之间的关系。要使它们之间既成系统又有一定的弹性,可以根据需要进行灵活处理与调整。

  第二,根据学科的基本知识结构和学生的认知结构特征进行教学。学科的基本结构体现着该学科的系统性,学生的认识过程是一个从已知到未知的过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坚持由浅人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逐步加深所学知识的深度,从而体现循序渐进性。

  第三,要防止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好高骛远、不求甚解的心理倾向.树立认真踏实的学风。

  6.因材施教和统一要求相结合的原则

  这条原则是指教学要根据社会的要求和学生的共同特性,坚持对全体学生的共同要求。同时,要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和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以使每个学生的才能和特长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贯彻这一原则时,要注意两点:

  第一,要充分了解全体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学生的差异,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教师要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学习能力、兴趣、爱好和特长,在教学过程中,既要从集体的共性出发,又要充分尊重每一个成员的个性,使个体的个性既不会淹没在集体的共性中,又不会因为对个性的尊重而忽视了集体行为标准。

  第二,把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建立在同一要求的基础上。因材施教是为了广大学生更好地达到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总目标,并不是主张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完全自由地进行学习。因此,达到共同的教学目标是因材施教的最后归宿,即“殊途同归”。“殊途”指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个性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并且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发挥自己的优势;“同归”是指教学始终要围绕总的教学目标来进行。

  7.教师的主导性与学生的主体性相结合的原则

  这一原则是指在高等学校的教学过程中,要实现在教师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与探索研究的能力。贯彻这一原则需要注意三点:

  第一,运用启发式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大学阶段的学习,教师既要在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中进行方向性的引导,也不急于把现成的结论和答案教给他们,要培养他们的独立学习能力。

  第二,使学生理解学习的过程,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自学是大学生发挥主体性的重要表现形式,但自学并不是不需要教师的指导与帮助。相反,自学效率的高低与学习方法的运用和是否符合学习规律密切相关,这就要求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科学学习方法的指导,使之明确学习的总目标、每门课程的具体目标,不断探索达到这些目标的方法。

  第三,要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对学生严格要求。教师主导作用的一个主要表现就是以一种外力介入的方式.使学生始终在正确的轨道上学习。教师的严格要求能够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和形成良好的思维方式。但是严格要求必须建立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这样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当然,以上各教学原则并不是孤立的,而是构成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整体,它们是实现高校的培养目标和教学任务所必须遵循的教学的基本要求,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应结合具体情况运用各项原则,发挥原则的整体作用,以不断提高教学的水平,把教学工作推向前进。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