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这次漂亮的小编为您带来了高二语文《师说》教案(6篇),如果能帮助到您,小编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篇一:师说教案 篇一
教学目标
1、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2、掌握、积累“师、传、道、受、惑、贱、圣、愚、群、足、攻、经”12个文言常用实词;学习“之、其”两个文言虚词;学习、复习本文其他文言虚实词;熟记受(授)、不(否)两个通假字。
3、学习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4、学习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5、掌握有关“说”的文体知识。
重点、难点分析
(一)本文的层次结构是怎样的?
(二)有关疑难词句的解释。
(三)“说”是一种文体;是议论文的一种。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是怎样围绕中心论述的?
(四)试摘录作者关于老师的职能、从师的必要、择师的原则等方面的精辟论述,体会其深刻含义。
(五)为什么说“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六)本文是怎样进行对比论证的?
(七)怎样认识本文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新课,明确学习要求
从初一学过的《论语》中孔子说的一句话:“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导入。
板书课题。指出题目不是“说说老师”的意思。“说”是一种议论文的文体,可以先叙后议,也可夹叙夹议。“说”比“论”随便些。初中学过的《蛇者说》、《马说》等等都属“说”一类文体。“说”,古义为陈述和解说,因而对这类文体.就可按“解说……的道理来理解。所以《师说》,即“说师”,意思是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刚才说过,当时社会风气不重视从师之道,认为从师学习是可耻之事。韩愈写这篇文章赠给他的学生李蟠,其目的就是抨击时弊,宣扬从师的道理。
2、作者介绍(结合注释①)。
关键词:补充——古人称名
(1)姓+字:韩退之
(2)姓+籍贯:韩昌黎
(3)姓+官:韩吏部
(4)姓+谥号+敬称:韩文公
教师参考: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县)人,著名文学家、哲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因为昌黎(现河北省昌黎县)韩氏是望族,所以后人称韩愈为韩昌黎,后世又称他为韩文公。他幼年贫穷,刻苦自学,25岁中进士,29岁以后才任宣武节度使属官,后来任国子监祭酒、吏部侍郎等职,中间曾几度被贬。
古文运动,实际是以复古为名的文风改革运动,他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主张学习先秦、两汉“言之有物”、“言贵创新”的优秀散文,坚决摒弃只讲形式不重内容华而不实的文风。本文第4段他赞扬李蟠“好古文”,就是指爱好他们倡导的那种古文。韩愈用他杰出的散文影响文坛,还热情地鼓励和指导后进写作古文。经过他和柳宗元等人努力,终于把文体从六朝以来浮艳的骈文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唐宋实用散文的基础。
韩愈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其中有许多为人们所传诵的优秀散文。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式多样,语言质朴,气势雄壮,因此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询、苏拭、苏辙、曾巩、王安石)之首。
《师说》是他的代表作之一,是他35岁时在长安任国子博士时写的。柳宗元很推崇这篇文章,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说:“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论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端正容貌)而为师,世间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由此可见,《师说》是针对时弊而写,作者在文中阐述了老师的作用和标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和从师应持的态度,提倡能者为师,不耻下问,教学相长。这些精辟的见解突破了孔子学说的框框,具有进步意义。
二、指导朗读课文。
提醒:句读(dou)、或不(否fou)、焉谀(yu)、欤(yu)、蟠(pan)
三、理解第一段
1、指名朗读
2、讨论重点文言词的意义和用法
(1)师1——7(1、老师;2、老师;3、老师;4、5意动“以……为师”;6、动词,学习,也可意动;7、老师)
(2)所以——“用他来……的”凭借
(3)固——本来
(4)庸——难道,岂
(5)道1——6(1、2、3、4、6儒家之道;5、原因道理)
(6)所以传道守业解惑也(判断语气,可以译成一个合适的语气词,或者不翻译)
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句间舒缓语气,停顿,可以译成一个合适的语气词,或者不翻译)
3、学生问疑
4、翻译
5、论证分析
论述从师的必要和择师的标准:
(1)古代传统——(2)从师作用——(3)以“道”择师之标准
6、试背诵
7、作业
第四课时
1、齐背诵第一段,指名翻译第一段
2、朗读第二段
3、讨论重点文言词的意义和用法
(1)吾师道也,师道之不传也久矣(A从师学习的道理,B从师学习的风尚)(注意后一个“也”的用法)
(2)问焉(兼词“于之”)
(3)下圣人(名次活用为动词“低于”)
(4)耻学于师(意动)
(5)圣益圣(A名词,B形容词“圣明”)
(6)其皆出于此乎(语气副词,猜测性语气,可翻译为“大概”)
其可怪也欤(同上)
(7)则耻师焉(耻,意动;师,动词;焉,语气词,“了”)
(8)受业——授之书(注意写法)
(9)句读之不知(倒装)
(10)或师焉,或不焉(或,有人;师,从师;焉,语气词,不翻译;“或不焉”省略句
4、学生问疑
5、试翻译
6、论证分析
批判轻师的世俗:
对比古圣人和今众人的态度与结果——对比“小学”而“大遗”的两种做法——对比下等人
问:最后一比,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思想局限?
7、试背诵
8、作业
第五课时
1、背诵、翻译1、2段
2、朗读第3段
3、讨论重点文言词的意义和用法
常——师2——于——如是——是故
恒常,固定——意动——比——是,这样——因此
4、学生问疑
5、试翻译
6、论证分析
论述能者为师的道理:
以孔子为例——师与弟子的辩正关系
7、试背诵
8、讨论最后一段重点文言词的意义和用法
古文——六艺——于1,2——嘉
古散文——(联想四书五经)——于1被,于2向——赞扬
9、书后问题讨论
10、作业
(2)之课文中出现25次,它的用法如下:
①作代词,有两种情况:
指代人或事物择师而教之
连接定语和中心词,表示统一关系,相当于“这类”、“这些”
郯子之徒,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③作助词,有四种情况:
放在定语与中心词之间:古之学者
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表示宾语前置:句读之不知
在动词、形容词或表示时间的词后,凑足音节,无意义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③以前学过的课文中还有三种情况:
作代词,指代自己:君将哀而生之乎
作助词表示定语后置:蚓无爪牙之利
作动词,“到”、“往”:吾欲之南海
(3)其课文中出现17次,用法如下:
①作代词,有四种情况:
在主谓短语中作主语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他)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那些)
复指,作主语: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他们)
作兼语:余嘉其能行古道(他)
作定语: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他们的)
③作语气副词,有两种情况:
表猜测:圣人之所以为圣……其皆出于此乎(大概)
表感叹: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多么)
5.分段。
写出段意,指出本文中心论点和分论点。
(六)学习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意动用法是指名词或形容词活用作动词。以形容词最常见,其次是名词,还有少数表示心理活动的动词。意动用法翻译成现代汉语,基本格式是:
名、形(动)+宾=以十宾十为十名、形(动),例如:
吾从而师之、名词:以……为师
渔人甚异之、形容词:以……为奇异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动词:以……为耻
(七)朗读课文。
读准字音,读清句读,读出语气。
(八)研读课文(结合理解重点文言实词及疑难词句)。
学生试译、讨论,教师重点点拨。
1.本文运用怎样的方法论证中心论点的?
(1)分析第1段:作者怎样从理论上对总论点作初步论证的?
第一层: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古之学者必有师。
“古”指两汉以前,“学者”指学习的人,不同于今天所说有专门学问的人。作者要以“古之学者”为榜样来宣扬师道,所以文章一开始就把它提了出来。“必有师”,把学者之所以有成就、有专长归结为从师的结果。这句不仅起到点题作用,而且笼罩了全文,概括了要论及的内容、范围,成为本文的中心论点。
第二层:正面概论教师的职能:传道、受业、解惑。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句中的“所以”是两个单音词。“所”具有代词性质,“以”是介词,构成“以所”介宾短语,但习惯上这两个字倒置着用。“所”指代“老师”,译为“他”,“以”译为“靠”。全句译为:“老师,是靠他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释疑难问题的。”句中的“道”,包含“仁”、“义”等具体内容的儒家之道,即儒家的政治、哲学、伦理、文化、教育等思想观点;“业”就是下文的“六艺经传”;“惑”就是上述“道”和“业”中的疑难问题。
第三层:反面论述无师不能解惑,从理论上阐明从师的必要性。
第四层:正面提出择师标准,凡先闻道者,都可以为师。
前一分句,用排比句,一口气连用八个“吾”字,句中“亦”作假设关系的连词“如果”讲。后一分句,用反诘句,加强语气。“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句中“庸”和“乎’表示反诘语气,“知”是“管、追究”。这句译为“哪管他们的年龄是比我大还是比我小呢?”
第五层:归纳上文,提出从师的原则: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无”作条件关系的连词“无论”讲,“所存”,名词性所字结构,译为“……地方”句中“道之所存”作主语,“师之所存”作谓语。全句译为:“无论(地位)高低贵贱,无论(年纪)大小,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这里作者表达了不耻下问、能者为师的进步思想。
2.分析第2段:
(1)说说这一段与第1段是怎样联系的?
第1段正面阐明了从师的重要性,提出了从师的标准。这一段以第1段为立论根据,批判当时土大夫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从反面论证第1段所提出的观点,说明从师的必要。
(2)这段文字运用怎样的论证方法?
这段文字运用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第一层:提出分论点: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师道”的“道”指风尚;句中两个“也”,表示停顿。
第二层:针对时弊,从三方面对比,剖析“不从师”的症结。
先以“今之众人”与“古之圣人”作对比:
四个“圣”和四个“愚”的词性有两种:一种是形容词,是“圣明”或“愚昧”的意思;一种是名词,是“圣人”或“愚人”的意思。“其皆出于此乎?”是反诘句,“此”指代“从师与否”。
作者在这组纵向比较中用反诘句点出不从师的原因。
再以“为子择师”与“其身则耻师”作对比:
“授之书”的“书”,指文字、书写;“句读”指断句。“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是主谓语“合说”的写法,翻译时要把它们搭配开:有的人不知道断句,(倒去)问老师;有的人不能解决(修身、治国的)疑难问题,(却)不向老师请教。
作者在这组自身矛盾的对比中,对不从师的表现加以评论,并给予直接的否定。
最后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士大夫”作对比:“道相似”的“道”,指道德、学问,“足”,是程度副词,“足以”,“很”的意思。“其可怪也欤”,是带讽刺语气的感叹句。作者在这组横向比较中,对不从师的言行加以描述,并发出带有讽刺语气的强烈感慨。
本段运用正反对比论证方法,教师指导学生总结,并请学生填写课后思考与练习的表格。
3.分析第3段:
第3段与第1段关系怎样?
这一段是正面论证,用历史事例论证第1段中的论点。
第一层:提出分论点,圣人无常师。
第二层:用孔子的言和行两方面的事例论证。作者举出孔子询官于郯子,访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问礼干老聃的事例。孔子言论中的“三”,应理解实指三人:一个自己,一个善者,一个不善者,而“我"却能从其善,改其不善。这样解释才能体现格言的警辟性。最后作者从孔子的事例中推断出:“弟子不必不如师,术业有专攻”的结论。
4、分析第4段:
作者为什么称赞李蟠?
作者赞扬李蟠,既是对他不从流俗的肯定,也是对士大夫们“不从师”的有力批判:既针砭时弊,又通过赞扬李蟠倡导从师。
“古文”指先秦散文。“不拘于时”的“于”相当于“被”。“作《师说》以贻之”,句中“贻”现在称为“赠送”,“以”在两个动词之间,作连词,相当于“来”。
这段点明作者作《师说》的缘由,树立“不拘于时”、“能行古道”的榜样,总结全文。同时“不拘于时”照应第2段,“能行古道”照应第3段。
2.本文语言上有什么特点?
(I)整句散句结合。
整齐的排偶句和灵活的散句交错运用,配合自然,错落有致。例如,第2段:“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与“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亦远也,而耻学于师”,是排偶句。接下去,“是故圣益圣,愚亦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则是散句。而这一长的散句中,“圣益圣,愚亦愚”和“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又都是排偶句。
(2)一个意思,多种句式。
第2段一连用了二个对比,结语都是批判土大夫不重师道的恶劣风气,但语气一句比一句加重。第一句“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反诘语气;第二句“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否定、责备语气;第三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讽刺语气,感情强烈。
(3)顶真修辞手法的运用。
顶真,用上一句的结尾的词语做下一句的起头,使前后句子的头尾蝉联,上递下接。本文有好几处运用这种修辞手法,例如“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3.本文讲了许多从师的道理,哪些对我们今天有借鉴意义?哪些反映了作者的封建意识?
作者第一次提出了老师的职责,既概括又全面;作者强调学而知之,必须从师学习,能者为师,不耻下问,尊重老师,奖励后学等思想在今天仍有借鉴意义。但作者所说的“道”,是维护封建统治的儒家之道,所说的“业",是“六艺经传”,与我们所讲的“道”和“业”的内涵是根本不同的。他把“士大夫之族”在从师问题上的见识不如“巫医乐师百工之人”看成反常,暴露了轻视劳动人民的封建统治阶级的偏见。
篇二:《师说》教案 篇二
wanbaoyu
【教学目标 】
分析《师说》一文所阐述的基本观点。学习文章正反对比,有破有立的论说方法。掌握文言实词“师、传、受、惑、贱、圣、愚、足、攻、经”的意义和用法。
【知识讲解】
一、关于作者
韩愈,字退之,唐代著名文学家,哲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谥文,又称韩文公。在文学上,他提出“文以载道”的观点,与柳宗元同是古文运动倡导者,被列于“唐宋八大家”之首。其文论证严密,气势磅礴。
三岁而孤,受兄嫂抚育,早年流离困顿,有读书经世之志。20岁赴长安考进士,三试不第。25~35岁,他先中进士,三试博学鸿词科不成,赴汴州董晋、徐州张建封两节度使幕府任职。后回京任四门博士。36~49岁,任监察御史,因上书论天旱人饥状,请减免赋税,贬阳山令。宪宗时北归,为国子博士,累官至太子右庶子。但不得志。50~57岁,先从裴度征吴元济,后迁刑部侍郎。因谏迎佛骨,贬潮州刺史。移袁州。不久回朝,历国子祭酒、兵部侍郎、吏部侍郎、京兆尹等职。政治上较有作为。
韩愈的思想渊源于儒家,但亦有离经叛道之言。他以儒家正统自居,反对佛教的清净寂灭、神权迷信,但又相信天命鬼神;他盛赞孟子辟排杨朱、墨子,认为杨、墨偏废正道,却又主张孔墨相用;他提倡宗孔氏,贵王道,贱霸道;而又推崇管仲、商鞅的事功。他抨击二王集团的改革,但在反对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等主要问题上,与二王的主张并无二致。这些复杂矛盾的现象,在其作品中都有反映。
文学主张与创作
他认为道(即仁义)是目的和内容,文是手段和形式,强调文以载道,文道合一,以道为主。
提倡学习先秦两汉古文,并博取兼资庄周、屈原、司马迁、司马相如、扬雄诸家作品。
主张学古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坚持“词必己出”、“陈言务去”。
重视作家的道德修养,提出养气论,“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宜”(《答李翊书》)。
提出“不平则鸣”的论点。认为作者对现实的不平情绪是深化作品思想的原因。
在作品风格方面,他强调“奇”,以奇诡为善。
韩愈的散文、诗歌创作,实现了自己的理论。其赋、诗、论、说、传、记、颂、赞、书、序、哀辞、祭文、碑志、状、表、杂文等各种体裁的作品,均有卓越的成就。
论说文在韩文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以尊儒反佛为主要内容的中、长篇,有《原道》、《论佛骨表》、《原性》、《师说》等,它们大都格局严整,层次分明。嘲讽社会现状的杂文,短篇如《杂说》、《获麟解》,比喻巧妙,寄慨深远;长篇如《送穷文》、《进学解》,运用问答形式,笔触幽默,构思奇特,锋芒毕露。论述文学思想和写作经验的,体裁多样,文笔多变,形象奇幻,理论精湛。叙事文在韩文中比重较大。学习儒家经书的,如《平淮西碑》,用《尚书》和《雅》、《颂》体裁,篇幅宏大,语句奇重,酣畅淋漓;《画记》直叙众多人物,写法脱化于《尚书·顾命》、《周礼·考工记·梓人职》。继承《史记》历史散文传统的,如名篇《张中丞传后叙》,融叙事、议论、抒情于一炉。学《史记》、《汉书》,描绘人物生动奇特而不用议论的,如《试大理评事王君墓志铭》、《清河张君墓志铭》等。记文学挚友,能突出不同作家特色的,如《柳子厚墓志铭》、《南阳樊绍述墓志铭》、《贞曜先生墓志铭》等。但在大量墓碑和墓志铭中,韩愈也有些“谀墓”之作,当时已受讥斥。
抒情文中的祭文,一类写骨肉深情,用散文形式,突破四言押韵常规,如《祭十二郎文》;一类写朋友交谊和患难生活,四言押韵,如《祭河南张员外文》、《祭柳子厚文》。此外,书信如《与孟东野书》、赠序如《送杨少尹序》等,也都是具有一定感染力的佳作。韩愈另有一些散文,如《毛颖传》、《石鼎联句诗序》之类,完全出于虚构,接近传奇小说。韩愈散文气势充沛,纵横开合,奇偶交错,巧譬善喻;或诡谲,或严正,艺术特色多样化;扫荡了六朝以来柔靡骈俪的文风。
他善于扬弃前人语言,提炼当时的口语,如“蝇营狗苟”(《送穷文》)、“同工异曲”、“俱收并蓄”(《进学解》)等新颖词语,韩文中较多。他主张“文从字顺”,创造了一种在口语基础上提炼出来的书面散文语言,扩大了文言文体的表达功能。但他也有一种佶屈聱牙的文句。自谓“不可时施,只以自嬉”(《送穷文》),对后世有一定影响。韩愈也是诗歌名家,艺术特色以奇特雄伟、光怪陆离为主。如《陆浑山火和皇甫用其韵》、《月蚀诗效玉川子作》等怪怪奇奇,内容深刻;《南山诗》、《岳阳楼别窦司直》、《孟东野失子》等,境界雄奇。但韩诗在求奇中往往流于填砌生字僻语、押险韵。韩愈也有一类朴素无华、本色自然的诗。韩诗古体工而近体少,但律诗、绝句亦有佳篇。如七律《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答张十一功曹》、《题驿梁》,七绝《次潼关先寄张十二阁老》、《题楚昭王庙》等。
后人对韩愈评价颇高,尊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杜牧把韩文与杜诗并列,称为“杜诗韩笔”;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韩柳倡导的古文运动,开辟了唐以来古文的发展道路。韩诗力求新奇,重气势,有独创之功。韩愈以文为诗,把新的古文语言、章法、技巧引入诗坛,增强了诗的表达功能,扩大了诗的领域,纠正了大历(766~780)以来的平庸诗风。但也带来了讲才学、发议论、追求险怪等不良风气。尤其是以议论为诗,甚至通篇议论,把诗歌写成押韵的理论,对宋代以后的诗歌产生了不良影响。
二、字、词、句式解说
1、古今异义
古之学者必有师(学者:泛指求学的人,读书人。今指有专门学问的人)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所以”是特殊的指示代词“所”与介词“以”的结合,相当于:“用来……的。”今作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
吾从而师之(“从而”是两个词,不是现代汉语作连词的“从而”。从,跟随;而,而且)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无:无论。今常用义为:没有)师道之不传也久矣(道:风尚。今常用义为:道路,道德,说)
今之众人(众人:一般人,普通人。今常指许多人)
句读之不知(读:句子中间需要停顿的地方,读dòu。今常用义为:看着文字发出声,读dú)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所以”是特殊指示代词“所”与介词“以”的结合,相当于“……的原因。”今常用作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小学而大遗(小学:在小的方面学习。今常指与中学、大学相对的“小学”)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不必:不一定。今义为:用不着,不需要)
如是而已(是:这,此。今常用作判断词)
2、通假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受”通“授”。读shòu)
或师焉,或不焉(“不”通“否”。读fǒu)
3、词类活用
①名词作动词
吾师道也(名词“师”带宾语“道”,用作动词:学习)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名词“师”表自动:从师。下文“则耻师焉”、“师道之不复”中“师”同此)
或师焉(名词“师”充当“或”的谓语,用作动词:从师)
不耻相师(名词“师”表自动:学习)
②意动用法
吾从而师之(名词“师”由一般只连接动词不连接名词的“而”与动词“从”连接,用作意动:以……为师)
而耻学于师(形容词“耻”带宾语“学于师”,用作意动:以……为耻。下文“则耻相师”中“耻”同此)
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聘(名词“师”带宾语“郯子”、“苌弘、师襄、老聃”,用作意动:以……为师)
③形容词用作名词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惑”放在动词“解”之后充当宾语,用作名词:疑
惑的问题,糊涂的问题)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愚”处于主语的位置上,用作名词:圣人、愚人)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圣”、“愚”处于宾语的位置上,用作名词:圣人、愚人)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形容词“卑”作省略了的介词“以”的宾语,用作名词:卑贱的人,低下的人。“位卑则足羞”,是“以位卑者为师足羞”的意思。形容词“盛”作省略了的介词“以”的宾语,用作名词:势盛位高的人。“官盛则近谀”是“以官盛者为师近谀”的意思)
4、一词多义
古之学者必有师(老师,名词。下文“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惑而不从师”、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犹且从师而问焉”、“而耻学于师”、“择师而教之”、
“彼童子之师”、“曰师曰弟子云者”、“圣人无常师”、“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中“师”同此)
吾从而师之(以……为师。名词的意动用法。下文“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中“师”同此)
吾师道也(学习,动词。下文“不耻相师”中“师”同此)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从师,动词。下文“则耻师焉”、“或师焉,或不焉”、“师道之不
复,可知矣”中“师”同此)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疑难问题,名词。下文“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
为惑也,终不解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中“惑”同此)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糊涂,形容词)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道理,名词。下文“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其闻道也亦
先乎吾”、“吾师道也”、“道之所存,师之所传也”、“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
也”、“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闻道有先后”中“道”同此)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风尚,名词。下文“师道之不复,可知矣”中“道”同此)
余嘉其能行古道(道路,名词)
孰能无惑(没有,动词。下文“圣人无常师”中“无”同此)
无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无论,连词)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愚人。名词。下文“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
圣中加着重号“圣”、“愚”同此)
愚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明;愚蠢。形容词)
5、句式
①判断句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此句判断格式为:“……者,……也)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此句判断格式为:“……也”)
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用副词“非”表示否定判断)
②被动句
不拘于时(用“于”介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时”,表示被动,“于”相当于“被”)
③宾语前置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句读”、“惑”分别是“不知”、“不解”的宾语,其均借助“之”字提前。这里的“之”,是宾语提前的一个标志)
④介词结构后置
而耻学于师
不拘于时,学于余(“于师”、“于余”均放在动词“学”后作补语,“于”相当于“向”)
师不必贤于弟子(“于弟子”放在形容词“贤”后面作补语,“于”相当于“比”)
三、内容分析
第一段:正面阐述教师的作用、从师的必要和择师的标准。
教师的作用:“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从师的必要:“人非生而知之者,”“古之学者必有师”。
择师的标准:“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第二段:运用对比的方法,批判当时士大夫之族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
三个对比对比作者的议论和抒情
正确的态度错误的态度
论据(一)(纵比)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这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论据(二)(自相矛盾的事实相比)爱其子,择师而教之。句读之不知,……师焉。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之不解……不(师)焉。惑矣。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论据(三)(横比)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鸣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与文章总论点的关系从批判反面现象中进一步阐发总论点
第三段:举历史名人为例,进一步阐明从师的必要和以能者为师的道理。
举孔子的行动和言论来阐明道理,寥寥数语,却又说得具体,有说明力。
第四段:赞扬李蟠“能行古道”,说明作《师说》的原因,又一次强调了自己的观点。
本文的许多观点在当时富有进步意义,在今天仍有借鉴作用,这些观点是:
1、老师要教书,又要育人。(“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2、人不是一生下来就掌握知识的,要从师学习。(“人非生而知之者”,“古之学者必有师”。)
3、能者为师。(“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4、“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这些思想富有进步性。课文中也有些说法反映了作者的局限性。
1、传道的“道”,为封建伦理道德。传道的目的是维护封建秩序。
2、文中还是流露出看不起“巫医、乐师、百工之人”的思想。
译文:
古时候求学问的人一定有老师。所谓老师,就是传授道理、授与专业知识、解答疑难问题的人。人不是生下来就懂道理、有知识的,谁能够没有疑难问题呢?有疑难问题却不跟老师请教,那些成为疑难的问题便终究不会解决了。出生在我前面的,他懂得道理本来比我早,我跟他学习;出生在我后面的,他懂得道理要是也比我早,我也跟他学习。我学习的是道理,哪里用得着管他出生在我之前还是在我之后呢?因此,不论地位高贵还是低贱,不论年龄长大还是少小,道理在那里,老师也就在那里。
唉!从师学习的道德失传已经很久了,要人们没有疑难问题是很困难的了!古时候的圣人,超出一般人够远了,尚且跟从老师请教;现在的一般人,他们不如圣人也够远了,却不好意思去从师学习。因此,圣人就更加圣明,愚人就更加愚蠢。圣人的所以成为圣人,愚人的所以成为愚人,大概都是由于这个原因吧?人们爱自己的孩子,就选择老师来教他们;对于自己呢,却不好意思去从师学习,这真糊涂了。那些儿童们的老师,是教给儿童们读书和学习书中怎样加句号和逗号的,不是我所说的那种传授道理、解释疑难问题的。一种情况是读书不懂得加句逗号的,一种情况是疑难问题不得解释,有的不懂句逗号就从师学习,有的疑难问题不得解释却不向老师请教,小事学习,大事反而丢弃,我看不出他们明白道理的地方。巫医、音乐师、各种手工业者,不把相互从师学习当作难为情。读书做官这类人,一提到叫“老师”、叫“学生”等称呼,就许多人聚集在一起讥笑人家。问他们为什么这样,他们就说:“他和他年纪差不多,学问也差不多。”称地位低的人为师,就感到足以可耻,称官位高的人为老师,就近于拍马。唉!从师学习的道德不能恢复,从这里可以知道了。巫医、音乐师和各种手工业者,是所谓上层人士所不与为伍的,现在他们的明智程度反而不及这些人,岂不是可以奇怪的么!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孔子曾向郯子、苌弘、师襄、老聃请教过。郯子这些人,他们的品德才能并不如孔子。孔子说:“三个人一起走,那一定有可以当我老师的。”所以,学生不一定不及老师,老师不一定比学生高明。懂得道理有先有后,技能业务各有钻研与擅长,不过这样罢了。
李家的儿子名叫蟠,十七岁,爱好古文,六经的经文和传注全都学了,不受时俗的拘束,来向我学习。我赞许他能实行古代的道理,写这篇《师说》来赠给他。
[1]
篇三:师说教案 篇三
教学目标 :
1、认识从师的重要意义。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2、学习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3、掌握有关“说”的文体知识。
4、掌握重要字词及古今异义词,背诵全文。
教学重难点:
1、理解文中的多义词,解释它们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和用法。
2、掌握文中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能解释具体语境中意动词的含义。
3、区分课文中的古今异义词,理解它们的古今义。
教学方法:讲授、讨论、多媒体展示
教学课时:3课时
教学步骤 :
一导入:
从初一学过的《论语》中孔夫子说的一句话:“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导入。
二解题
板书课题。指出题目不是“说说老师”的含义。“说”是一种议论文的文体,可以先叙后议,也可夹叙夹议。“说”比“论”随便些。初中学过的《蛇者说》、《马说》等等都属“说”一类文体。“说”,古义为陈述和解说,因而对这类文体。就可按“解说……的道理来理解。所以《师说》,即“说师”,含义是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下面一篇课文《问说》就是解说关于学习中“问”的道理。刚才说过,当时社会风气不重视从师之道,认为从师学习是可耻之事。韩愈写这篇文章赠给他的学生李蟠,其目的就是抨击时弊,宣扬从师的道理。
三、作者简介及背景:
韩愈(768一824)字退之,唐代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县)人,著名文学家、哲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他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主张学习先秦、两汉“言之有物”、“言贵创新”的优秀散文,坚决摒弃只讲形式不重内容华而不实的文风。经过他和柳宗元等人努力,终于把文体从六朝以来浮艳的的骈文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唐宋实用散文的基础。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式多样,语言质朴,气势雄壮,因此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询、苏拭、苏辙、曾巩、王安石)之首。
(写作背景)在韩愈所处的中唐时代,虽然推行科举制度,但上层“士大夫之族”无论学业如何,都有官可做,所以他们不愿从师学习,也反对别人从师学习,耻于从师的风气很盛行。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由魏晋世以下,不益不事师。进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唯有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抗颜而为师”,并著《师说》来抨击耻于从师的风气,大力宣扬从师的必要性和正确途径,提倡能者为师,不耻下问,教学相长。这些精辟的见解突破了过去的旧框框,具有积极的进步意义。 《师说》是他的代表作之一,是他35岁时在长安任国子博士时写的。柳宗元很推崇这篇文章,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说:“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论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端正容貌)而为师,世间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憎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由此可见,《师说》是针对时弊而写,作者在文中阐述了老师的作用和标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和从师应持的态度,提倡能者为师,不耻下问,教学相长。这些精辟的见解突破了孔夫子学说的框框,具有进步意义。
“古文运动”是唐代文学史上的一次文学革新运动。它是针对六朝以来泛滥的浮靡文风而发起的。韩愈和柳宗元是这场运动的主将。他们主张文章要像先秦两汉散文那样言之有物,要阐发孔孟之道;反对六朝以来单纯追求形式美、内容贫乏的骈俪文章;主张语言要新颖。对那些“言之有物”的古文也要“师其意而不师其词”“言贵创新,词必己出”。经过这次古文运动,终于把文体从六朝以来的浮艳的骈文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唐代实用散文的基础。韩愈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主张学习先秦、两汉“言之有物”、“言贵创新”的优秀散文,坚决摒弃只讲形式不重内容华而不实的文风。
四、朗读正字音。
五、提问:找出本文的中心论点及分论点?
概括本文的段落大意。
六、分析文本。
请同学尝试翻译并加以指点,指出重点词句。
译文
古代求学的人一定有老师。老师是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决疑难问题的人。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有疑惑却不跟从老师学习,他所存在的疑惑,就始终不能解决。在我之前出生的人,他懂得道理本来就比我早,我跟从他,拜他为师;在我之后出生的人,他懂得道理如果也比我早,我也跟从他学习,把他当作老师,我学习的是道理,哪里管他的年龄比我大还是比我小呢?因此,不论地位显贵还是地位低下,不论年长年少,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
唉!从师学习的风尚没有流传已经很久了,想要人们没有疑惑很难呐!古代的圣人,他们超过一般人很远了,尚且跟从老师向老师请教;现在的一般人,他们跟圣人相比相差很远了,却以向老师学为羞耻。所以圣人就更加圣明,愚人就更加愚昧。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愚人之所以成为愚人,大概都是这个原因引起的吧!
众人喜爱他们的孩子,选择老师教育孩子;他们自己呢,却以从师学习为耻,这真是糊涂啊!那孩子的老师,教他们读书,学习书中的文句,并不是我所说的给人传授道理,给人解释疑惑的老师。不理解文句,疑惑得不到解决,有的向老师学习,有的却不向老师求教(含义是不知句读的倒要从师,不能解惑的却不从师),小的方面学习,大的方面却放弃了,我看不出他们有什么明智的呢。医生,乐师及各种工匠,不以互相学习为耻。士大夫这类人中,如有人称人家为老师,称自己为学生,这些人就聚集在一起嘲笑他。问那些嘲笑者(嘲笑他的原因),他们就说:那个人与某人年龄相近,修养和学业也差不多,(怎么能称他为老师呢?)以地位低的人为师,足以感到羞愧,称官位高的人为师就近于谄媚。啊!从师学习的风尚不能恢复,由此就可以知道了。医生、乐师及各种工匠,士大夫之类的人是不屑与他们为伍的,现在士大夫们的智慧反而不如他们。难道值得奇怪吗?
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孔夫子曾经以郯子、苌弘、师襄、老聃为师。郯子这一类人,他们的道德才能(当然)不如孔夫子。孔夫子说:几个人走在一起,其中就一定有我的老师。因此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也不一定比弟子强,听闻道理有先有后,学问和技艺上各有各的主攻方向,像这样罢了。
李蟠,十七岁,爱好古文,六经的经文和传文都普遍学习了,不被世俗的限制,向我学习。我赞许他能遵行古人从师学习的风尚,特别写了这篇《师说》来赠给他。
七、本文语言特点。
(1)整句散句结合。
整齐的排偶句和灵活的散句交错使用,配合自然,错落有致。例如,第2段:“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旦从师而问焉”,与“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亦远也,而耻学于师”,是排偶句。接下去,“是故圣益圣,愚亦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则是散句。而这一长的散句中,“圣益圣,愚亦愚”和“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又都是排偶句。
(3)一个含义,多种句式。
第2段一连用了二个对比,结语都是批判士大夫不重师道的恶劣风气,但语气一句比一句加重。第一句“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反诘语气;第二句“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否定、责备语气;第三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与欤”,讽刺语气,感情强烈。
(3)顶真修辞手法的使用。
顶真,用上一句的结尾的词语做下一句的起头,使前后句子的头尾蝉联,上递下接。本文有好几处使用这种修辞手法,例如“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本文讲了许多从师的道理,哪些对我们今天有借鉴意义?哪些反映了作者的封建意识?
作者第一次提出了老师的职责,既概括又全面;作者强调学而知之,必须从师学习,能者为师,不耻下问,尊重老师,奖励后学等思想在今天仍有借鉴意义。但作者所说的“道”,是维护封建统治的儒家之道,所说的“业”,是“六艺经传”,与我们所讲的“道”和“业”的内涵是根本不同的。他把“士大夫之族”在从师问题上的见识不如“巫医乐师百工之人”看成反常,暴露了轻视劳动人民的封建统治阶级的偏见。
八本课小结。
九布置作业。
篇四:师说教案 篇四
教学母的
【知识与能力】
1、 了解有关“说”的文体知识,了解古文特点及韩愈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2、 指导学生通过翻译课文,掌握、积累文言实虚词以及词语的特殊用法、特殊文言句式
3、 了解文中所采用的论证结构,学习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阅读和翻译课文,积累文言知识
2、 教师点拨,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借鉴本文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3、 分析文章的整体思路,引导学生背诵全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点燃学生继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热情,古为今用,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教学重点:
1、 学习课文第二段,学习并掌握本文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
2、背诵全文,积累文言词语
教学难点:
正确把握韩愈关于尊师重道的论述和本文的思想意义
教学设想:
1、 教学思想: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采用教师点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突出三维目标。
2、教学方法:自主预习法、激情诵读法、问题探究法、分析讨论法、点拨启发法、、拓展延伸法。要以启发诱导学生思考为主,适当的加以点拨总结,引导学生深入课文,认真思考,质疑问难,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
教学工具:
多媒体课件(视频、图片、文字)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
【多媒体展示】
通过课件出示一些重点字词,来检查学生预习情况。
(出示内容见教案后附件部分)
二、情境导入
教师由视频《程门立雪》的成语故事导入新课:尊师重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人云: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可见其对老师的尊敬;现代社会尊师重道也蔚然成风,毫不逊色于古人,人们把老师比喻成“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然而,在魏晋以后门阀制度仍有沿袭的唐代,贵族子弟都入弘文馆,崇文馆和国子学。他们无论学业如何,都有官可做。因此,他们轻贱老师,社会上从师之风日下。在这种情况下,唐代散文家韩愈却大张旗鼓地宣扬自己的观点,批判“耻学于师”的陋习。现在,我们就来学习千古佳作《师说》,从中感受韩愈非凡的勇气和斗争精神。
【出示课题】
三、作者简介、解题
1、作者简介
【多媒体展示】
三个关键词:唐宋八大家 古文运动 韩潮苏海
【点拨】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县)人,唐代著名的文字家,哲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祖籍河北昌黎,也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郎”。死后谥“文”,故又称“韩文公”,作品收录于《昌黎先生集》。
① 明人将韩愈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苏轼又称他“文起八代之衰”,这是对他散文成就的最大肯定。
② “古文运动”是唐代文学史上的一次文学革新运动。它是针对六朝以来泛滥的浮靡文风而发起的。韩愈和柳宗元是这场运动的主将。他们主张文章要像先秦两汉散文那样“言之有物”,要阐发孔孟之道;反对六朝以来单纯追求形式美、内容贫乏的骈俪文章;主张语言要新颖。对那些“言之有物”的古文也要“师其意而不师其词”“言贵创新、词必己出”。经过这次古文运动,终于把文体从六朝以来的浮艳的骈文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唐宋实用散文的基础。
③ “韩潮苏海” 指唐朝韩愈和宋朝苏轼的文章气势磅礴,如海如潮。这就明确地指出了韩愈的散文风格--气势磅礴,汪洋恣肆,自由奔放,感情充沛。苏洵说:“韩子之文,如大江大河,浑浩流转。”(《上欧阳内翰第一书》)
2、解题
“说”是一种议论文的文体,一般是陈述自己对事物的见解,可以先叙后议,也可夹叙夹议。比“论”要自由一些。初中学过《捕蛇者说》《马说》《爱莲说》等等都属这类文体。
四、文本内容研习探究
1、朗诵点拨
(1)学生齐读课文一遍
(2)教师简要点拨朗读时的注意事项
注意读准字音,适当停顿;注意课文第二段的语气重音变化,要读出韩愈文章气势磅礴,感情充沛的特点,读准作者蕴含的感情。
2、共同研习课文内容
(1)设疑讨论交流,了解课文内容
(设置一些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研习课文,从课文中找答案,深入了解课文内容,在研讨的过程中感受本文作者的写作意图以及要抒发的情感)
【多媒体展示问题】
【问题一】这篇文章为谁而作?何以见得?文中有没有信息?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明确)
【明确】“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从课文的最后一段可以得出答案,韩愈的这篇《师说》是写给一个叫李蟠的十七岁小伙子的。
【问题二】一代文学宗师为什么要为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伙子写下这一篇流芳千古的名篇佳作--《师说》?
【明确】可以总结为三个原因:
① 李蟠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② 他不拘于时,学于余
③ 能行古道
【教师点拨】
以上三个方面都是原因,当时“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人也许不多,但一定还有其它的,为何只选择了李蟠?“学于余”,我们说向韩愈这样一个文坛领袖学习应该是求之不得的事,韩愈有必要为他写文章吗?所以说根本的原因是不拘于时和能行古道。
【问题三】文末说“余嘉其能行古道”,所谓的“古道”指的是古人从师之道,古人从师之道是什么?课文体现在哪里?
(引导学生学习课文第一、三两段,相互讨论完成答案,教师总结明确)
【明确】古人从师之道--古之学者必有师且无常师
【点拨分析】
课文的一、三两段中韩愈谈到了古人的从师之道,可以总结它的核心为“古之学者必有师”“圣人无常师”,古代的知识渊博之人必定有自己的老师,正如韩愈所说的“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同时古代的圣人不仅向老师学习,还“无常师”,向各种人甚至一些远不如他的人请教和学习 ,自然让我们想到了孔子的话“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且要“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问题四】古人如此的注重从师学习,那么择师的原则是什么?(原文语言回答)
【明确】择师的原则:
①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②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点拨分析】
韩愈阐述古人从师之道,其真正的意图是引出对择师原则和标准的阐述,作者认为择师的原则是不分高低贵贱,年长年幼,道存在的地方就存在老师,同时,作者打破传统观念,认为老师不一定要比学生强,学生也不一定比老师差,只要他有我比不上的地方,他就是做我的老师,详细地展现了择师的原则。
【延伸小结】
以上是古人的从师之道,也是韩愈对于从师的观点,许许多多的成功者正是得益于这种古道,才成就了他们的辉煌,相信这对于我们每个人都会有所启发的。
篇五:师说的教案 篇五
教学目标
1.掌握积累文中的文言知识
2.理解从师的必要
3.赏析本文的对比证技巧
4.背诵课文
一
教学内容:朗读正音,质疑答疑。
教学过程
一、解题
1.审题
①定文体。说,文体名称。
②明内容。题目中“师”的含义是老师,还是“从师之道”?
③作者简介
读课文注释1。
二、朗读正音
1.指名读。注意字音、句读、语气。
2.齐读。
三、质疑,解疑
老师指点方法、技巧。
二
教学内容:翻译课文一、二段,知识归类;指导背诵课文一、二段。
教学过程
一、翻译第一段,知识归类
1.齐读。
2.归类解释如下知识点
老师板书如下知识点,师生共同解释。
①实词
终 闻 固 庸 是故 孰
②通假字
受
③虚词
之 乎 其 所 所以
④古今异义
学者 从而
⑤词类活用
师
3.指名翻译
一人翻译,一人点评。每人翻译两句。
二、翻译第二段,知识归类
1.齐读。
2.归类解释如下知识点
老师板书如下知识点,师生共同解释。
①实词
惑 句读 遗 之族 若 谀 复 齿
②通假字
不
③虚词
之 而 乎 其 于 则 所以 犹且
④古今异义
众人 小学
⑤词类活用
师 下 习(使……学习)
⑥文言句式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3.指名翻译
一人翻译,一人点评。每人翻译两句。
三、指导背诵
1.讨论:第1段和第2段各自的思路是怎样的?请梳理出来。
老师板书
第1段
首先亮出观点——古之学者必有师,然后明确老师的作用,接着一正一反阐明从师的必要性,然后结合自己对择师的认识,指出择师的标准——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第2段
首先感叹当下师道不存;然后古将圣人从师而问与今众人耻学师对比,指出圣益圣,愚益愚的原因;接着以择师教子与己耻学于师对比,批评其未见明,然后将百工等不耻相师与士大夫群聚而笑 对比,感叹师道不复。
2.背诵
三
教学内容:翻译课文三、四段,知识归类;指导背诵课文三、四段;理解文章主
旨,对比论证。
教学过程
一、翻译第三、四段,知识归类;指导背诵
1.齐读。
2.归类解释如下知识点
老师板书如下知识点,师生共同解释。
①实词
常 之徒 攻 如 通 嘉 贻
②虚词
于
③古今异义
不必
④文言句式
师不必贤与弟子 不拘于时
3.指名翻译
一人翻译,一人点评。每人翻译两句。
4.指导背诵
这两段的思路是怎样的?
二、学习课文的主旨及论证思路
1.本文的观点有哪些?找出来。
老师板书
中心论点 论证结构 分论点
从师必要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为什么)
从师标准 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怎么做)
古之学者必有师
耻师可耻 师道不传久,欲人无惑难
(为什么)
从师标准 圣人无常师
(怎么做) 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
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2.讨论:①你认为课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怎么论证这一中心论点的?②文章第二段作者感情汪洋恣肆、旗帜鲜明,作者是怎样传达这种强烈感情的?请分析。
学生充分讨论、回答。通过回答明确观点之间的关系和对比论证方法,深入理解文章的主旨。
老师根据学生讨论,补充上边板书。
老师明确:第2段,首先用一个感叹句紧承前一段,转入对“师道之不传也久矣”的分析,然后从三方面作对比。先用古今对比,指出从师与不从师的两种结果;次用对自己与对儿子的要求不同来对比,指出“士大夫之族”行为的自相矛盾;最后用“士大夫之族”与“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对比,批判士大夫的错误想法,指出这是“师道不复”的真正原因。从后果、行为、心理等方面逐层深入分析,笔锋犀利。几个感叹句,均有加强感染力的作用。句式也有变化,“其皆出于此乎”,是用推测语气作判断;“吾未见其明也”是用肯定语气作判断;“其可怪也欤”,是用惊诧语气作判断。“同”中有“变”,感情一层比一层强烈。
3.明确写作背景
作者为什么有这样强烈的感情呢?文章的写作背景:这篇文章是针对门第观念影响下“耻学于师”的坏风气写的。门第观念源于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自魏文帝曹丕实行九品中正制后,形成了以士族为代表的门阀制度,重门第之分,严士庶之别,士族的子弟,凭高贵的门第可以做官,他们不需要学习,也看不起老师,他们尊“家法”而鄙从师。到唐代,九品中正制废除了,改以官爵的高下为区分门第的标准。这对择师也有很大的影响,在当时士大夫阶层中,就普遍存在着从师“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的心理。韩愈反对这种错误的观念,提出以“道”为师,“道”在即师在,这是有进步意义的。
4.背诵全文
5.延伸
后人评价《师说》成为千古名篇的原因之一是“思想进步”,那么你认为《师说》的思想进步性体现在哪里?谈谈你的看法。
作者概括而全面地提出教师的职责。强调学而知之,必须从师学习,能者为师,不耻下问,尊重老师,奖掖后学等思想在今天仍有借鉴作用。
三、作业
本文对比论证的方法值得学习,请运用这一论证方法写一片段,论证论点“语文学习需要良好的学习习惯”。
《师说》导学案
课时安排:3课时
【学习目标】
1、借助工具书和课本注释读准字音,翻译文章。
2、掌握积累文中文言知识。
3、学习本文运用正反对比论证、举例论证的写作手法。
4了解韩愈关于尊师重道的论述和本文的思想意义。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品质。
【学习重、难点】
1、学习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2、了解韩愈关于尊师重道的论述和本文的思想意义。
【学习方法】
诵读、讨论、点拨。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 了解作者、熟读课文
2、 学习文章第一段
3、 积累文言词汇
【知识链接】
韩愈,其人:(768——824),字 ,河阳(今河南孟县)人。祖籍河北昌黎县,所以后人称他为“ ”。他二十五岁中进士,二十九岁以后才登上仕途,累官至吏部侍郎。他先后做过四门博士、国子博士、国子祭酒,直接从事教育和教学工作。凡经他教授、指点过的学生,皆自称韩门弟子,如贾岛、孟郊、刘叉等。足见韩愈是唐代一位很有影响的教育家。韩愈不仅是唐代的 领袖,而且也是杰出的散文作家。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式多样,语言质朴,风格刚健,气势雄壮,后世尊他为“ (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之首”。有作品 。
其事:1、古文运动:实际是以复古为名的文风改革运动,他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主张学习先秦、两汉“言之有物”、“言贵创新”的优秀散文,来反对魏晋六朝以来浮华艳丽的文风。
2、“自魏晋氏以下,人益(更加)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学生),作《师说》,因抗颜(态度严正不屈)而为师。 “耻学于师”的坏风气,是在门第观念影响下产生的。门第观念源于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到唐代,改以官爵的高下为区分门第的标准。显贵之家称“高门”,卑庶之家称“寒门”。这对择师也有很大影响,在当时士大夫阶层中就普遍存在着“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的思想。韩愈针对这种错误观念,提出以“道”为师,“道”在即师在,是有进步意义的。
3、唐宪宗元和十四年(819年),宫中要迎佛骨,韩愈上表反对,要求将佛骨“投诸水火,永绝根本”。唐宪宗是信佛的,览表大怒,要杀死韩愈,多亏宰相说“愈虽狂,发于忠恳,宜宽容以开言路”,乃贬潮州——这年韩愈是51岁。他有诗记载这件事:“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欲为圣明除弊政,肯将衰朽惜残年。”这种胸怀在封建文人中是不可多得的世(世人)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
【学习过程】
一、解题:《师说》中“说”是一种表议论的文体,可先叙后议,也可夹叙夹议。如初中学过的《马说》、《爱莲说》。“师说”意为“解说从师的道理”。
二、课文朗读
要求:1、读准字音、节奏。 2、读准文章语气、读出作者的感情。
给下列生字注音:
谀( ) 苌( ) 聃( ) 郯( ) 句读( )
或不焉( ) 欤( ) 蟠( ) 经传( ) 贻( )
给下列句子划分节奏:
1、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2、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3、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三、学习第一段
(一)、字词释义: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是故无贵无贱 吾师道也 道之所存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二)、翻译重点句子:
师者,所以传到授业解惑也。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三)、文言词汇积累:
1.通假字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2、古今异义
(1)古之学者必有师 (2)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3)吾从而师之 (4)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3、 一词多义
(1) 师 (2) 乎
① 古之学者必有师 ①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②吾从而师之 ②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③吾师道也
(3)其 (4)而
①其为惑也终不解 ①人非生而知之者
②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②惑而不从师
③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③吾从而师之
5. 之
①古之学者必有师
②人非生而知之者
③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④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学习第二三四段2、归纳积累文言词汇
一、 字词释义:
其出人也远矣 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则耻师焉,惑矣
惑之不解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句读之不知
小学而大遗 不耻相师 君子不齿
圣人无常师 不拘于时 作师说以贻之
二、翻译重点句子: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欲也难矣!
1、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 ,其皆出于此乎?
2、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或师焉,或否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3、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4、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三、文言知识归纳与积累:
1、通假字
2、古今异义
3、一词多义
4、词类活用
5、特殊句式
第三课时
学习目标: 1、学习本文运用正反对比论证、举例论证的写作手法。
2、了解韩愈关于尊师重道的论述和本文的思想意义。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品质
一、文本探究:
1、这篇文章韩愈说写给谁的?何以见得?韩愈为何专门写文章给他?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
2、文中的“古道”指的是什么?第一段又是如何阐释古人的从师之道的呢?
3、作者阐释“古道”仅仅是讲道理吗?有没有举例呢?
4、、韩愈为李蟠写文章的主要原因还有一个:不拘于时。 当时的社会风气是怎样的呢(找出一个以不同面目反复出现的词语来概括回答)?作者是从哪几个角度来分析并批判这种风气的?用了什么手法?得出什么结果?
5、通过这三组对比,韩愈有何感受?你对哪一组对比的感受最深?
二、思绪拓展:
这篇文章说是写给那个叫李蟠的学生的,他还写给谁看的呢?
三、总结:
记得居里夫人曾经说过:“我之所以获得成功,是因为我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
这里固然有谦虚的成分,但也到出了一个事实:这个巨人就是韩愈所说的“师”。
学到这里,相信很多同学思想的火花还在飞溅,意犹未尽,那就请同学们课下把自己的想法也写成一篇文章来和大家交流。
四、巩固提升: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众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否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进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7.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在句中的意思。
A.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
B.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
C.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
D.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 )
8.指出下列句子各属于什么句式。
A.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否焉( )
B.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
C.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
D.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
9.下列各句加点字的意思与例句中加点字的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
A.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B.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C.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D.其如土石何?
10.对本段文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正面阐发从师学习的重要性。
B.反面批判了上层士大夫之族耻于从师学习的恶劣风气。
C.正面阐述了从师学习的重要途径。
D. 反面批评古人从师的途径和择师标准。
附:答案
第一课时
一、知识链接:退之 韩昌黎 古文运动 唐宋八大家 《昌黎先生文集》
二、1.yú cháng dān tán dóu fǒu yú pán zhuàn yí
2、(1)其闻道也/固先乎吾(2)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3)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三、1、本来 ;因此 ;道理; 存在的地方;形容词作名词,疑惑的问题、糊涂的问题。
2、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讲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
我是向他学习道理的,哪管他的年龄比我大还是小呢?
因此,无论高低贵贱,无论年长年幼,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所在的地方。
四、1“受”通“授” 传授 2、(1)古义:求学的人;今义:指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2)古义:用来……的;今义:表因果关系的连词(3)古义:跟随而且;今义:表目的或结果的连词(4)古义:无论;今义:没有,常为否定副词
五、 1 师 ① 名词,老师 ②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 ③名词作动词,学习 2、乎①介词,相当于“于”,前一个是“在”的意思;后一个是“比”,表比较 ②语气助词,表反问,译为“吗”) 3、其①代词,那些,指代疑难问题 ②代词,他,指代“生乎吾前”者③代词,他的 4.、而(1)连词表承接(2)连词,表转折 (3)连词,表承接 5、之(1)结构助词,的(2)代词,指代知识、道理等(3)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4) 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第二课时
一、超出;比……低下; 以……为耻;糊涂;疑惑的问题、糊涂的问题 ;圣人/圣明;愚昧的人/愚昧;文辞休止和停顿处;小的方面/大的方面;拜别人为师;看不起;固定的;被;赠送。二、翻译重点句子: 1、古代从师学习的风尚不流传已经很久了,要人没有疑惑也难了!
2、因此,圣人更加圣明,愚人更加愚昧。圣人圣明,愚人愚昧,大概都是由于这个原因吧!
3、以地位低的人为师,则足以感到耻辱;以官大的人为师,则被认为近于谄媚。
4、所以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不一定比学生贤能。接受道理有早有晚,学问和技艺上各有各的专门研究,如此而已
三、(一)通假字1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受,通“授”,教授)2 或师焉,或不焉(不,通“否”,fǒu)
(二)古今异义(1)古之学者必有师
古义:求学的人;今义:指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2)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古义:用来……的;今义: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3)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古义:不一定;今义:用不着
(4)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古义:无论;今义:没有,常为否定副词
(5)吾从而师之
古义:跟随而且;今义:表目的或结果的连词
(6)今之众人
古义:一般人;今义:众多的人,大家
(7)小学而大遗
古义:小的方面学习
今义:指教育的一个阶段,也指实施这种教育的机构(常指与中学、大学相对的“小学”)
(三)、 一词多义
1 师
① 古之学者必有师(名词,老师)
②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动词,从师求学)
③ 吾从而师之(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
④ 吾师道也(名词作动词,学习)
2.传
①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动词,传授)
②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动词,流传)
③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zhuàn,名词,解释经文的著作)
3.道
① 传道受业解惑也(名词,道理)
②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有“风尚”的意思)
③ 道相似也(名词,道德学问)
4.惑
① 惑之不解(名词,疑难问题)
②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形容词,糊涂)
③ 惑而不从师(动词,遇到疑难问题)
5. 乎
(1)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介词,相当于“于”,前一个是“在”的意思;后一个是“比”,表比较)
(2)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语气助词,表反问,译为“吗”)
(3)其皆出于此乎(语气助词,表揣测,译为“吗”或“吧”)
(4)嗟乎!师道之不传了久矣(语气助词,表感叹,与“嗟”连用,译为“唉”)
6. 而
(1)人非生而知之者(连词,表承接)
(2)惑而不从师(连词,表转折)
(3)吾从而师之(连词,表承接)
(4) 择师而教之(连词,表承接)
(5) 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连词,表并列)
(6) 小学而大遗(连词,表转折)
(7) 则群聚而笑之(连词,表修饰)
(8) 如是而已(与“已”连用,表陈述语气)
7. 之
(1)古之学者必有师(结构助词,的)
(2)人非生而知之者(代词,指代知识、道理等)
(3)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4)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5)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6) 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7) 圣人之所以为圣(代词,指代这件事)
(8) 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助词,的;代词,指代童子)
(9)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10)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代词,这,这一类)
(11)郯子之徒(代词,这,这一类)
(12)六艺经传皆通习之(音节助词,起凑足音节的作用,不译)
(13)作师说以贻之(代词,他,指代李蟠)
8. 其
(1)其为惑也终不解矣(代词,那些,指代疑难问题)
(2)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代词,他,指代“生乎吾前”者)
(3)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代词,他的)
(4)其皆出于此乎(副词,表揣测语气,大概)
(5)其可怪也欤(副词,与“也欤”配合表反问语气,相当于“这不是……吗?”)
(6)于其身也 (反称代词,自己)
9. 于
(1)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介词,比)
(2)而耻学于师(介词,向)
(3)于其身也(介词,对于)
(4)皆出于此乎(介词,从)
(5)不拘于时(介词,表被动,被)
10. 也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句末语气助词,与“者”连用,表判断)
(2)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句中语气助词,表停顿)
(3)其为惑也终不解矣(句中语气助词,表停顿)
(4)其可怪也欤(句末语气助词,与“欤”连用,加强语气)
(四)、 词类活用
名词的活用:
1.名词作状语
则群聚而笑之(群,表动作的情态,成群)
2.名词作动词
① 吾师道也(名词作动词,学习)
② 其下圣人也亦远矣(名词作动词,低于)
3.名词的意动用法
① 吾从而师之(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
② 孔子师郯子(名词意动用法,以……为师)
形容词的活用:
1.形容词作名词
①
小学而大遗(形容词作名词,小的方面、大的方面)
② 吾未见其明也(形容词作名词,高明的地方)
③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形容词作名词,圣明的人、愚昧的人)
④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形容词作名词,疑惑的问题、糊涂的问题)
⑤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形容词作名词,卑:卑贱的人、低下的人 盛:势盛位高的人)
2.形容词作动词
惑而不从师(形容词作动词,遇到疑难问题)
3.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而耻学于师(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耻)
(三)动词的使动用法
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习,使……学习)
五、文言句式
(一)判断句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者,……也,表判断)
(2)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也,表判断)
(3)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非,表否定判断)
(二)被动句
不拘于时(介词“于”表被动)
(三) 倒装句
1.介宾结构后置句(状语后置句)
(1)而耻学于师(于师学,介宾短语后置)
(2)师不必贤于弟子(于弟子贤,介宾短语后置)
(3)不拘于时,学于余(于余学,介宾短语后置)
2.宾语前置句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不知句读,不解惑,宾语前置)
4. 省略句
(1)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之)(省宾语)
(2)吾从(之)而师之(省宾语)
(3)(其,指士大夫之族)群聚而笑之(省主语)
(4)(师)位卑(者)则足羞,(师)官盛(者)则近谀(省略谓语动词)
5. 固定格式
庸……乎:表反问,难道……吗,哪里……呢
例句: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第三课时
1、写给李蟠的:作师说以贻之。
三条原因:①、李蟠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②他不拘于时,学于余; ③、能行古道
根本原因:能行古道 不拘于时
2、古人的从师学习之道。 分为两层:①、古道的核心:学者必有师
② 、从师的原则: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3、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第二段)
孔子师郯子、师襄、老聃(倒数第二段)
两个例子点面结合,说服力增强,同时呼应了第一段的说理。使文章对古道的阐释由抽象到具体,渐渐地清晰化、明朗化。
4、、韩愈为李蟠写文章的主要原因还有一个:不拘于时。 当时的社会风气是怎样的呢(找出一个以不同面目反复出现的词语来概括回答)?作者是从哪几个角度来分析并批判这种风气的?用了什么手法?得出什么结果?
耻学于师 于其身则耻师焉 不耻相师 耻师:以从师为耻
古圣人――今众人; 对子―――对己; 百工―――士大夫; 对比。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小学而大遗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5、非常痛心(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朗读时,应读出语气。
家长给孩子找家教,而自己不学习;
学习好的更有动力成绩更好;学习差的更厌学成绩更差;
富裕家庭的孩子大多不如贫家子弟学习更刻苦
二、思绪拓展:
那些不愿学习的士大夫阶层:提醒他们改掉这种坏习惯,否则后果会很严重。
1200多年之后的我们:今天我们身边还有很多人在重复着唐人同样的错误
“唐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复哀后人也。”
四、同步检测:1.D(A.传zhuàn B.苌cháng C.蟠pán)2.D(吾从/而师之)3.B(师D(A.有—又,暴—曝B.生—性C.受—授)5.A.老师B.以……为师C.掌握专门学问或技术的人D.老师 6.C(判断句)7.A.更加B.以……为羞耻C.丢弃D.不屑一提,看不起8.
A.宾语前置句B.判断句C.介宾短语后置句D.介宾短语后置句9.C(例句和C是代词,ABD皆为语气词)10.B
《师说》导学案
课题:《师说》
【学习目标】
三维目标:
1. 积累“师、传、道、受、惑、贱、圣、愚、群、足、攻、经”12个文言常用实词;学习“之、其”两个文言虚词;学习、复习本文其他文言虚实词;熟记受(授)、不(否)两个通假字。区别古今异义词语,了解词性活用的词语,掌握一些特殊的文言句式。掌握有关“说”的文体知识。(知识与能力)
2.了解对比论证在论说作者观点时所起到的作用。学习正反对比论证方法,学会反复论证来加强说服力的写法。
3.训练有感情的诵读课文的能力。把握全文的感情基调,感受作者在行文过程中的情感起伏。既读准句读,又读出情感。
4.认识到本文的思想的进步性和局限性,从而逐步培养批判继承古代文化遗产的能力。
5.了解作者所论述的老师的作用,从师的重要性,端正学习态度;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习惯。
难点:
作者关于老师的职能、从师的必要、择师的原则等方面的精辟论述,其刻含义的体会。
【激趣资料】
一、作家作品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县)人,著名文学家、哲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因为昌黎(现河北省昌黎县)韩氏是望族,所以后人称韩愈为韩昌黎,后世又称他为韩文公。他幼年贫穷,刻苦自学,25岁中进士,29岁以后才任宣武节度使属官,后来任国子监祭酒、吏部侍郎等职,中间曾几度被贬。
韩愈倡导的古文运动,实际是以复古为名的文风改革运动,他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主张学习先秦、两汉“言之有物”、“言贵创新”的优秀散文,坚决摒弃只讲形式不重内容华而不实的文风。本文赞扬李蟠“好古文”,就是指爱好他们倡导的那种古文。韩愈用他杰出的散文影响文坛,还热情地鼓励和指导后进写作古文。经过他和柳宗元等人努力,终于把文体从六朝以来浮艳的骈文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唐宋实用散文的基础。
韩愈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其中有许多为人们所传诵的优秀散文。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式多样,语言质朴,气势雄壮,因此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二、了解背景
我国自古就有尊师重道的优良传统。但在历史上的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玄学和佛学的兴起,儒学一度衰落,师道也就愈来愈不被重视,这种风气一直延续到了唐代。当时仍沿袭着一种封建门阀制度,贵族子弟都可以入弘文馆、崇文馆和国子学。他们无论学业如何,都有官可做。因此,社会上产生了一种“耻学于师”的恶劣风气,求师学道往往会招来路人的讥笑。而韩愈却不顾流俗,勇为人师,广招后学,培养文人。并以大无畏的气魄,抨击时弊,提倡师道,从而写下了此文。
【自主预习】一、解题:
题目不是“说说老师”的意思。“说”是一种议论文的文体,可以先叙后议,也可夹叙夹议。“说”比“论”随便些。初中学过的《捕蛇者说》、《马说》等等都属“说”一类文体。“说”,古义为陈述和解说,因而对这类文体.就可按“解说……的道理来理解。所以《师说》,即“说师”,意思是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韩愈写这篇文章赠给他的学生李蟠,其目的就是抨击时弊,宣扬从师的道理。
二.读准字音(注意后面多音或形近字)
李蟠(pán) 巫(wū)医 针砭(biān) 阿谀(yǘ)
郯子(tán) 苌弘 (cháng) 师襄(xiāng)
句读dòu——读书dú 或不焉fǒu——不能bù
经传zhuàn——传道chuán 老聃dān——冉rǎn
三.逐段逐句找出文言现象
【预习检测】文言现象整理:
1、列出课文中含有通假字的句子,指出并解释意义
2.古今义对比整理
古之学者 古: 今:
句读之不知 古: 今:
小学而大遗 古: 今:
所以传道受业解惑 古: 今:
吾从而师之 古: 今: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古: 今:
3.讨论重点文言词的意义和用法
(1)师 课文中出现 26 次,它的含义和用法整理
(2)之 课文中出现 25 次,它的用法整理
(3)其 课文中出现 17 次,用法整理
4、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意动用法是指名词或形容词活用作动词。以形容词最常见,其次是名词,还有少数表示心理活动的动词。意动用法翻译成现代汉语,基本格式是:
名、形(动)+ 宾= 以+ 宾+ 为+ 名、形(动),例如:
吾从而师之 /孔子师郯子
渔人甚异之
而耻学于师/不耻相师
【我的疑问】将自己的疑问写下来,和小组内成员一起讨论交流
【小组疑问】将小组的疑问写下来,和别的小组一起讨论交流
【合作探究】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师生一起解决
1、 本文第一段作者提出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又怎样从理论上作初步论证?
2、 第二段提出的分论点是什么?主要从哪三方面进行对比论证?与上段什么关系?
3、 第三段引述孔子言行,阐述什么观点?作出什么论断?
4、 第四段中作者为什么赞扬李蟠?这段文字有什么作用?
5、 总结本文在语言、论证结构上的特色
【当堂检测】【基础提升训练】
一1、下列句中加线的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古之学者必有师 B. 作《师说》以贻之
C.吾从而师之 D. 彼与彼年相若也
2、下列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
A.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B.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C.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耻 D.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3、下列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A. 传 B .绝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古之学者必有师
C.利 D. 师
金就砺则利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4、与“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B.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C.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D.不拘于时,学于余
二阅读下列语段,按要求答题。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其可怪也欤!
5、解释加点词语。
(1)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
(2)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3)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6、写出这段文字批判的三种错误态度及结果。
(1)态度 结果
(2)态度 结果
(3)态度 结果
7、对本段意思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A.正面阐发从师学习的重要性
B.反面批判了上层士大夫之族耻于从师的恶劣风气
C.正面阐发从师学习的重要途径
D.反面批评古人从师的途径和择师标准
【学习反思】总结本节课的收获,寻找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找到改进的措施
怎样认识韩愈在文中所讲的从师的道理?讨论后提取文章的精华及糟粕。
篇六:师说教案 篇六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掌握、积累“师、传、道、受、惑、贱、圣、愚、群、足、攻、经”12个文言常用实词;学习“之、其”两个文言虚词;学习、复习本文其他文言虚实词;熟记“受(授)、不(否)”两个通假字。
2、学习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3、学习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4、掌握有关“说”的文体知识。
过程与方法:
自渎、分析、思考本文是怎样进行对比论证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教学重点:
1、有关疑难词句的解释;“破”“立”结合、正反对比的写法。
2、作者关于老师的职能、从师的必要、择师的原则等方面的精辟论述,体会其深刻含义。
教学难点
“说”是一种文体;是议论文的一种。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是怎样围绕中心论述的?
教学课时:
3课时
教学教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们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教师辛勤的栽培。我国自古就有尊师重道的优良传统。但在历史上的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玄学和佛学的兴起,儒学一度衰落,师道也就愈来愈不被重视,这种风气一直延续到了唐代。当时仍沿袭着一种封建门阀制度,贵族子弟都可以入弘文馆、崇文馆和国子学。他们无论学业如何,都有官可做。因此,社会上产生了一种“耻学于师”的恶劣风气,求师学道往往会招来路人的讥笑。但偏偏有一个人不顾流俗,勇为人师,广招后学,培养文人。并以大无畏的气魄,抨击时弊,提倡师道,写下了中国文化史上第一篇集中论述教师问题的不朽之作——《师说》,当时被人视为“狂人”。这个人是谁呢?
二、作者简介。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阳(今河南孟县)人。祖籍河北昌黎县,所以后人称他为“韩昌黎”。他二十五岁中进士,二十九岁以后才登上仕途,累官至吏部侍郎。他先后做过四门博士、国子博士、国子祭酒,直接从事教育和教学工作。凡经他教授、指点过的学生,皆自称韩门弟子,足见韩愈是唐代一位很有影响的教育家。他还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他反对魏晋六朝以来浮华艳丽的文风,竭力主张“文以载道”,提出了“惟陈言之务去”、“辞必己出”的口号,对当时和后世的影响极其深远。韩愈不仅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而且也是杰出的散文作家。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其中有许多为人们所传诵的优秀散文。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式多样,语言质朴,风格刚健,气势雄壮,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之首”。
三、解题。
《师说》是韩愈的代表作之一,是他三十五岁时在长安任国子博士时写的。“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属议论文范围,一般陈述自己对某种事物的见解。像《捕蛇者说》、《马说》都属这类文体。“说”,古义为陈述和解说,因而对这类文体,都可按“解说……的道理”来理解。“师说”意思是“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
四、通读熟悉课文,培养学生自读能力:
借助提示、注释、工具书,读准字音,理解重点词的意义和用法,读懂课文。学生自学、质疑,老师点拨指正。
1、读准下列多音字或形近字的读音。
句读dou或不焉fou经传zhuan从师cong
读书du不能bu传道chuan从容cong
聃dan蟠pan苌弘chang近谀贻
冉ran潘pan无长无少zhang须臾怡
2.指出下列加点词的古今义。
古之学者古:求学的人今:有专门学问的人
句读之不知古:句子停顿的地方今:看字发出声音
小学而大遗古:小的方面学习今:小学校
3.讨论重点文言词的意义和用法。
(1)师
课文中出现26次,它的含义和用法如下:
①作名词,有两种情况:
作“老师”讲古之学者必有师
作'专门技艺人”讲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②作动词,有三种情况:
作“学习、效法”讲
吾师道也(“师道”,动宾关系)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作“从师”讲
或师焉,或不焉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道”,偏正关系)
作“以……为师”讲意动用法(下面专讲)
(2)之
课文中出现25次,它的用法如下:
①作代词,有两种情况:
指代人或事物择师而教之
连接定语和中心词,表示统一关系,相当于“这类”、“这些”
郯子之徒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③作助词,有四种情况:
放在定语与中心词之间古之学者
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表示宾语前置句读之不知
在动词、形容词或表示时间的词后,凑足音节,无意义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③以前学过的课文中还有三种情况:
作代词,指代自己君将哀而生之乎
作助词表示定语后置蚓无爪牙之利
作动词,“到”、“往”吾欲之南海
(3)其
课文中出现17次,用法如下:
①作代词,有四种情况:
在主谓短语中作主语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他)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那些)
复指,作主语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他们)
作兼语余嘉其能行古道(他)
作定语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他们的)
③作语气副词,有两种情况:
表猜测圣人之所以为圣……其皆出于此乎(大概)
表感叹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多么)
4.分段。
写出段意,指出本文中心论点和分论点。
第二课时
一、教师检测并指导学生研读第1段的学习效果。
1、学生诵读,之后点评。
这一段作者运用排比句和反问句,并且一口气连用了八个“吾”字,语势流畅,跌宕有力。朗读时力求把文章的语势读出来。
2、引导学生疏通文句。
重点理解:
(1)本段中的古今异义词语:
古:求学的人
学者
今:在学术上有一定造诣的人
古:用来……的凭借
所以
今:因果关系连词
古:跟从……并且
从而
今:连词,表示结果或目的。即因此、就
(2)本段中的词语活用现象:
吾师道也师,名词用作动词即“学习”
吾从而师者师,名词用作意动词即“以……为师”
3、引导学生分析层意:
教师的作用和任务——传道、受业、解惑(前两句)
从师学习的必要性——解惑、师道(中间三句)
择师的标准——“道”在即师在(最后一句)。
这一段从正面阐明从师之道,统领全文。(句中的“道”,包含“仁”、“义”等具体内容的儒家之道,即儒家的政治、哲学、伦理、文化、教育等思想观点;“业”就是儒家的经典著作,即下文所说的“六艺经传”;“惑”就是上述“道”和“业”中的疑难问题。)
4、讨论:教师的`“传道”、“受业”、“解惑”这三项任务,哪一项是主要的?本段对“受业”一项未作阐述,这是为什么?
在韩愈看来,教师最重要的任务就是“传道”,他“收召后学”,“抗颜而为师”,主要目的就是要“传道”,恢复儒家的“道统”,因而提出“师道”的口号。这个意图是贯穿全文的。“受业”是教师的起码工作,即下文说的“授之书而习其句读”,人尽皆知。开头全面概括教师的任务时不可不说,但不是论述的对象。
二、学生诵读第2段,并思考下列问题:
1、本段的中心句是什么?
2、本段主要是从哪一角度来进行论述?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三、教师检测学生研读第2段的学习效果。
1、本段的中心句是什么?说说这一段与第一段是怎样联系的?
中心句: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分论点)
这段以第一段为立论根据,批判当时土大夫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通过针砭时弊,从反面论证第一段所提出的观点,说明从师的必要。
2、这段文字运用了怎样的论证方法?又是怎样展开论证的?
这段文字通过正反对比,论证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
今之众人古之圣人圣益圣,愚益愚疑问语气
为子择师自身耻师小学而大遗肯定语气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士大夫今其智乃反不能及讽刺语气
3、韩愈批评“耻学于师”的风气,涉及的面似乎很广——开头是“今之众人”,接着是做父亲的人,最后又是“士大夫之族”,他的主要批评对象究意是谁?请说明理由。
主要的批判对象是士大夫之族。理由有二:第一,从行文的语气看,本段结尾对士大夫之族不仅表露了作者的不满情绪,而且显示出一种鄙夷和蔑视的态度。说他们瞧不起劳动群众,却不如劳动群众聪明,不懂得从师的道理。第二,“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正是这类人的特殊心态,也是门第观念很深的反映,而门第观念跟以“道”为师的正确主张恰恰是格格不入的。
4、词句辨析。
师道者不传也久矣(风尚)
吾师道也(道理)
师道之不复(风尚)
惑而不从师(老师)
吾师道也(学习)
师道之不复(从师)
不耻相师(学习)
5、古今异义词辨析。
古:一般的人
众人
今:许多人
古:小的方面要学习
小学
今:初等教育的学校
6、重点句子解释。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宾语前置句,之,提宾的标志)
四、学生诵读本段,要注意读出几种不同的语气。
第三课时
一、学生自读第3段,并思考:这一段的中心句是什么?作者是从哪一角度来进行论述?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二、检测并指导学生研读第3段:
1、提示如下:
中心句:圣人无常师。(分论点)
这一段是正面论证,作者举出孔子询官于郯子,访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问礼于老聃的事例,并引用孔子的名言,进而推断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的结论。这个结论,是对第一段提出的“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观点的深化,也是对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的进一步批判。
2、讨论:有人说,这一段的结论阐明了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你对此是怎样认识的?
这一段以孔子从师的言行,推论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的崭新观点,用相对的、发展的眼光看待师生关系,说明师生关系不是一成不变的,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教与学是可以相长的。这就将老师和学生之间那条人为的固定界限取消了,对自古以来“师道尊严”的传统提出了挑战,闪耀着朴素的辩证唯物论的思想光辉。这种闪光的思想,被后世许多教育家引申发挥,对教育理论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三、检测并指导学生研读第4段:
1、作者为什么称赞李蟠?
作者赞扬李蟠,既是对他不从流俗的肯定,也是对士大夫们“不从师”的有力批判;既针砭时弊,又进一步倡导了从师学习的态度。
2、这一段与前面两段有什么关系?
这段点明作者作《师说》的缘由,总结全文。这段话中“不拘于时”和“能行古道”二语是点睛之笔,表示作者反对“耻学于师”的坏风尚,赞成以道为师的好风尚,分别照应了前文的第二、三段。
(“古文”指先秦散文。“不拘于时”的“于”相当于“被”。“作《师说》以贻之”,句中“贻”现在称为“赠送”,“以”在两个动词之间,作连词,相当于“来”。)
四、学生诵读第3、4段。
五、讨论:课文题注中指出,韩愈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韩愈写《师说》,跟古文运动有没有关系?文中有没有这方面的表示?
六朝以来,文坛上盛行骈文(以四字、六字为句,上下句相对,又叫“骈四俪六”),这种文体不重思想内容,讲求对偶声韵和词句华丽,导致文学创作中艳丽浮靡之风的泛滥。这种风气,直到中唐仍流行不衰。为此,韩愈提倡恢复古文的传统,并身体力行,培养了大批有志于古文创作的年轻人,逐渐形成了风气。所以后来就有了“古文运动”这个名称。
文中赞颂李蟠“好古文”就是明确表示对古文的推崇,说明韩愈“抗颜而为师”,是以恢复古文的优良传统自居的,通过培养“后学”,扩大古文的影响。
六、根据以上问题进一步归结本文的写作目的。
作者明确指出教师的职责是“传道授业解惑”,而居首位的是“传道”,因而提出“师道”的口号,以恢复儒家的“道统”。而要恢复儒家道统,就要在文风上来一个解放,提倡古文,反对骈体文。
提倡尊师重道
写作目的
推进古文运动
七、总结全文结构、写法。
板书设计
破正人必从师,以“道”为师(理论论据)(立)
立反士大夫耻学于师(反面现象)(破)
结对(三层对比)
合比孔子从师的言行(正面实例)(立)
李蟠从师行古道(身边活例)(立)
下一篇:二年级学生评语(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