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5月份育儿知识:春季如何让宝宝远离5大过敏原
沉寂了一个冬天之后,在春暖花开的季节,带上宝宝和家人出门踏青绝对是个不错的选择,可是空气中漂浮的大量花粉却让宝宝咳个不停,乍暖还寒的天气也让不少孩子感冒发烧,有的宝宝脸上的湿疹则是越来越严重……难怪不少家长都说春天真是个让人又爱又恨的季节。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春天就是个非常容易让人过敏的季节,而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家长应该如何打好“过敏狙击战”呢?
春季宝宝过敏的5大过敏原
春季宝宝容易过敏,除了宝宝本身是过敏性体质外,更多是因为宝宝接触了一些过敏原,这些过敏原会导致宝宝的呼吸道、皮肤和肠胃出现过敏症状。下面列举最常见的5种春季过敏原:
1.花粉
春天是花粉过敏最严重的季节,微小的花粉颗粒在传播过程中会散布在空气中,并随着空气的流动而四处飞扬,而其中的一部分会被人吸入同时被皮肤吸收,花粉过敏可导致呼吸道感染、眼部的结膜炎等症状。
2.微生物和昆虫
春天是各种微生物和昆虫肆虐的季节,如果身体抵抗力下降,就很容易被潜伏在身体里的病毒和细菌“击败”,导致生病。由于春季也是户外活动较多的季节,因此被昆虫咬伤的情况也时常发生,因蚊虫叮咬导致丘疹性荨麻疹的现象十分常见。
3.宠物皮毛和分泌物
大家可能想不到,自家宠物的皮毛和分泌物也可能会引起过敏。春天动物为了求爱,会分泌特殊的性分泌物,这些物质和它们换毛时残存的细小纤维都是人体的致敏原。养宠物的家庭要多观察自家宠物,并给宠物定时消毒。
4.气候变化
春季的气候变化多端,温度春天温度忽冷忽热,使敏感人群面部发红、发烫。同时气候湿度大,导致空气中污染物质的弥散速度慢,所以人们更有机会接触到污染物、接触时间更长,而导致敏感。
5.食物
食物过敏虽不只在春天发生,但却是宝宝过敏的一个重要原因,家长如果在春天发现孩子有过敏现象,不能忽视食物这个过敏原。牛奶、鸡蛋、海鲜、果仁类食物都容易会引起宝宝过敏。
如何预防宝宝春季过敏?远离过敏原是关键
预防春季过敏,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远离过敏原,但是很多时候家长并不能马上确定孩子是由哪一种过敏原导致过敏,也不可能完全不出门不接触新环境,因此我们只能尽量远离各种可能的过敏原。实际上,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过敏的原因稍有不同,我们可以针对不同孩子有针对的远离过敏原。
6个月内:牛奶过敏
根据研究显示,约5%-15%的新生儿存在疑似牛奶蛋白过敏症的症状,通常表现为宝宝喝奶后消化不良、腹痛、腹泻以及湿疹等。加上6月内的宝宝饮食结构单一、且和外界接触相对较好,因此对牛奶过敏的几率更高,如果家长发现孩子出现过敏症状,可以考虑从牛奶上找原因。
6个月到1岁:主要是辅食过敏
宝宝添加辅食后,很容易出现食物过敏。主要表现为严重的湿疹、荨麻疹、哮喘、恶心、呕吐、体重下降等。遵循“少量添加,每次添加一种”的原则,如果有过敏症状要及时停食。多给孩子吃新鲜蔬菜、水果和绿色食品。
1岁到2岁:食物过敏、吸入性过敏
由于1岁-2岁的孩子饮食结构不断复杂,但是身体各项器官和功能认为发育完全,因此仍然可能会对一些食物过敏,家长仍然要谨慎地逐步添加辅食。此外,孩子能走会跑了之后接触外界环境的机会增多,接触一些外来过敏原比如花粉、昆虫、宠物、甚至化工材料的几率大大增加,家长要注意保持室内环境清洁,宝宝的用品、玩具特别是毛绒玩具要经常清洗、消毒,不要让宝宝在尘土飞扬的场所出入和玩耍,避免接触扬尘、花和树木的花粉等过敏因子,避免接触香水、油漆、杀虫剂等刺激性物质。
3岁-6岁:吸入性过敏
随着孩子长大,对一些食物的过敏可能会有所缓解,孩子3岁以后可能更多的过敏是一些外界过敏原导致,尤其是吸入性过敏(如花粉、尘螨、灰尘、真菌、动物皮毛、羽毛、寒冷的空气等)。临床统计显示,超过80%的儿童哮喘由于过敏引发,近1/2的哮喘儿童在3岁前就出现咳、喘、呼吸困难等症状。
家长要注意减少孩子接触花粉、毛绒玩具、动物皮毛等容易引起过敏的物质,同时家里的卫生也要搞好,经常换洗宝宝用的被单、被套、枕套等用品。需要提醒的是,不要过度使用消毒剂、除菌剂,太“爱干净”可能使宝宝缺乏与微生物的接触,抑制其免疫系统发育,引发过敏。
小班5月份育儿知识:春季儿童常见病
春季儿童常见病有哪些呢?随着气温的回升,各种病原体蠢蠢欲动,虽然各种媒体大肆宣传了如何预防疾病,但是春季高发病还是对很多幼儿构成了威胁。您是否了解到底有哪些原因让看似生机勃勃的春天成为疾病高发时段呢?到底会有哪些疾病出现在春天呢?
1、春季成为疾病高发时段的原因
春季容易传播疾病,其实是有一定根据的。刚刚度过冬天的孩子们渐渐适应了寒冷的气候,反而进入到温度回升的春天,忽冷忽热的温度变化,四处飞扬的花粉,让人体内部系统却还来不及调整适应,又因为各种细菌、病毒蠢蠢欲动及初春蔬菜品种的匮乏,让处于狭小空间的孩子们感染,传播几率大大增加。
2、典型春季儿童常见病
典型的春季儿童常见病主要有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各种各样的传染病。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也是我们常说的“流脑”,具有较强的传染性,6岁以下患病率尤高,潜伏期多为2-3天,最长可达1周。其特点是突然发热,起病急,出现剧烈头痛、恶心呕吐、皮肤瘀点及抽搐、颈部僵硬等异常症状。严重的可在数天内死亡,或留下脑性瘫痪、脑积水等后遗症。3岁以下婴幼儿除发热、呕吐以外,常常拒食,并伴有睡眠不安、腹泻、尖声喊叫,容易误认为是消化不良或上呼吸道感染。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经过抗感染和对症治疗,可在1周后逐渐痊愈,我们在这里为您主要介绍流脑的居家预防。在饮食上给予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要保证充足的水分,尤其是服用磺胺药物的宝宝要多饮水,此外保证房内空气新鲜也是一个关键。比流脑发病率还要高的疾病就是流行性感冒。从感染病毒到发生症状,潜伏期数小时到2天。绝大多数患儿发病突然,先是出现发冷、寒颤等症状,随后发烧,体温升高至摄氏39℃以上,持续3-5天,并伴有头痛、全身酸痛、疲倦、咽痛、咽干、咳嗽、咳痰、流鼻涕等上呼吸道疾病症状。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为缓解症状,初起流鼻涕、打喷嚏症状较重时,可以吃些治感冒的药;咳嗽、咳痰等症状较重时,可选用祛痰和止咳药物;出现高烧,可吃些退热药。在家庭预防方面,我们建议您要给患儿多补充水分、多休息,饮食注意营养均衡、易消化,发病前期以清淡为主,通常可在一周内痊愈,若发现宝宝高热持续不退或热退后体温又上升,同时出现喘息、咳嗽、面色发白或青紫时,有并发喉炎、气管支气管炎和肺炎的可能,要立即就医
“百草回芽、百病发作”,春季常见病一直困扰孩子们的健康,在您了解过后,是否已经找到了一套不错的预防措施呢?3,4月份高发的流脑和流行性感冒,都可以参考我们为您提供的治疗准则和预防方法,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面对春季疾病最有效的。
小班5月份育儿知识:别拿孩子做了实验品
不是危言耸听,许多家长对孩子虽然关心有加,但是方法不当到一定地步了,主要表现为知识的缺乏,以及经验主义的错误,当孩子患病,家长总是想当然。就解决了,没想到毫无效果,严重的还会对宝宝造成不必要的伤害,而又后悔莫及。那我们应当如何呢?送医院就是最好的选择吗?
有这样一个实例:佳佳,女,2岁。因流涕、发热,家长给服用头孢类抗生素,一天后仍发热,家长认为是剂量不够,就在说明书给出药量的基础上增加了一倍,并加用阿奇霉素和清热解毒的中药两种,还有退热药及治流涕的药,两天后患儿病情仍未缓解,且出现乏力症状。来医院就诊,查血常规提示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明显降低,医生嘱其停用正在使用的所有药物,注意休息及多饮水,并用了一些升白细胞的药物,一天后患儿热退,两天后血常规也恢复了正常。其实该患儿只是患了普通感冒,而家长滥用药物,随意加大用量,也许在错误用药的人群中,佳佳还算是比较幸运的,至少生命安全有了一些保障并且因为及时送去医院而没有造成一些无法挽回的损失,但是却也给佳佳造成了不必要的伤害和身体折磨。如果用药正确,这些完全是可以避免的。
但是儿童用药说起来看似容易其实不然,到底如何才能保证儿童安全用药呢?这不仅是世界卫生组织关心的问题,更是各位父母所关心的问题。终于,现在有了一个突破,周慧君博士和她的团队研制推出一款指导儿童用药安全的DNA检测产品,该产品已经由北京益基生物科技引入国内市场,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参考DNA 检测的结果,医生可以在开处方时,在药品选择、剂量控制及联合用药等方面提出适合每个患儿自己的个体化用药方案。
DNA 检测技术,即是针对与药物反应相关的DNA 密码进行解读,预测患儿对于不同药物的不良反应程度,对临床用药起到科学、精确的指导作用。通过准确的药物反应基因测试,可以帮助医生给您的孩子更合理地用药,降低药物副作用,同时也会防止孩子吃错药,也可大大减少不必要的医疗支出;此外,还可以帮助您了解孩子基因所包含的健康信息,并成为您孩子的健康提出合理的建议和计划,也许看似很神秘,其实更通俗一点说,它是一种安全用药基因监测,人们将像知道自己的血型一样,很容易知道自己哪些药物应该谨慎使用。一个简单化了的个体医疗的理想是,在不远的将来,病人就医时随身带上了一张智能卡,上面除了姓名、性别、年龄、生活史等常规资料外,还存储着与药物代谢和药物效应有关的各种基因型资料。
好的技术有了,关键还在与普及,让更多的家长,宝宝能够享受到科学的幸福,家长们也要善于接受新事物,不要再加想当然的给孩子治病,拿孩子当了试验品。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像佳佳这样的悲剧,或者更悲剧的悲剧不再发生,让宝宝都有一个好身体,让家长们都放心。
下一篇:我的五一假期英语作文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