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初中地理优秀教学设计(精选7篇)_初中地理优秀教案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初中地理优秀教学设计(精选7篇)由好文档网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初中地理优秀教案”。

第1篇:初中地理教学设计

初中地理教学设计第三节西亚教学要求1.读图说明西亚地区的范围、位置重要性。2.明确西亚有丰富的石油资源及西亚石油在世界上的重要地位;3.通过读河流图及气候图,分析本区水资源状况,并讨论

;分析本区地理位置的由此可能产生的地区争端和冲突。4.通过阅读材料及图片,使学生了解西亚地区的文化差异和宗教矛盾。能力目标1.通过以上内容的学习,进一步培养学生读图能力,以及对地理信息的归纳、推理、对比及分析判断等思维能力。2.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当今的热点问题.3.从西亚最具特色的节水农业中获取适宜发展我国农业的经验。情感目标1.联系当前西亚动荡不安的世界局势,爱和平、反对战争、创造美好生活的情感

进一步培养学生珍;

激发2.由我国的“丝绸之路”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学生努力建设祖国的热情。教学重点1.西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2.西亚丰富的石油资源及西亚石油对国际市场的影响。教学难点1.西亚石油对国际市场的影响,西亚重要的石油运输线2.西亚的主要农业区和畜牧业区及农牧业与自然条件的关系;3.西亚地区的动荡不安与本地区的位置、资源的关系。结构分析本节内容设计思想:

(1)重视世界上地理问题突出地区和

;国家出发,从引导学生关注世界上的热点问题和热点地区出发,选择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半个多世纪里,世界上冲突、战争最频繁的热点地区

;(2)围绕西亚之所以成为热点地区的原因,重要的地理位置、丰富的石油资源、匮乏的水资源及宗教文化差异问题逐一铺陈展开,并采取揉和的方法,将本区的气候特征、经济发展、居民特征和国家风俗习惯等内容连带写出;(3)以上述知识为线索,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重点在于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地理读图能力以及总结规律、原因分析、信息判断等项能力的培养

;(4)通过对本地区资源问题的探讨,如石油资源的多、水资源的少,以及与此相对应的经济特征和由此引发的社会问题等内容,突出了可持续发展的资源观,以及人地协调的观念。内容点析这是一片连结欧亚非三洲的土地,犹太教、兰教三大宗教在这片土地上起源。

基督教、伊斯

战争与和平,东方与西方,历史与现实在这里交汇,民族矛盾,宗教纠纷,领土争端,对石油和水资源的争夺,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侵略和压迫,使这片土地长期动荡不安,战火连绵。几千年历史纷争留下来的恩怨至今还没化解,新的错综复杂的矛盾又使这片土地成为当今世界的焦点。总之,西亚地区由于其在世界地理中的独特性、重要性和与时事紧密的联系性而入选本教材。教材从新闻媒体对西亚战争的报道引出本节的教学内容,角度新颖,用意明确,突出了地理与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这一地区的地理问题与时事关系密切,是世界性热点地区。从引导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地理”,以及培养学生“人文关怀”意识出发,引导学生关注世界时事十分必要。在这些新闻资料的基础上,题:“这个地方为什么战争不断的关注中,提取有效地理信息说说你印象中的西亚

非常自然地引出本节的中心问?”鼓励学生从对相关新闻(填出或解释有关西亚的词语,),从而增加学生对地理问题的敏感度,也为后文进一步分析问题进行知识上的铺垫。2.西亚的范围3.“二洋三洲五海之地”特殊的地理位置是导致西亚地区长期成为东西方经济、治及军事利益冲突焦点的原因之一。教材以组图的方式,将从不同角度反映其地理位置的地图集中呈现给学生,由远及近地展现西亚在世界中的位置、西亚地区图及西亚的咽喉要地──土耳其海峡和苏伊士运河的地图。关于西亚地区地理位置的重要性,教材没有过多的文字介

政绍,是希望学生能在教师指导下,通过读图得到相关信息及结论:西亚地区联系亚欧非三大洲,藉由“五海”沟通大西洋和印度洋。值得注意的是,“五海”之中,里海其实是世界最大的湖泊和最大的内陆咸水湖

;而“五海”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海湾──波斯湾,更是热点中的热点地区。至于波斯湾的重要之处,在这里可不必展开讲解,后面讲到石油资源时再加以强调。教材关于本区主要的国家、重要的海峡和运河都没有文字介绍,只突出了地图信息。其目的也是希望学生从读图入手,初步培养地理分析、判断能力。教师应引导学生读图找到本区主要由哪些国家组成;明确主要海峡和运河的位置及名称,特别是对大洲交界处的土耳其海峡和苏伊士运河,应重点进行分析。苏伊士运河的开通使西亚地区成为东西方交通要冲,也成为殖民主义国家向东方扩张,并掠夺西亚石油的战略要地。所以,100年间,英、法两国把持苏伊士运河,以及埃及为夺回运河主权所作的斗争,也构成了本地区长期争端之一。教师可在此补充一些相关资料,使学生加深印象。教学中还应引导学生观察本区地形主要特征──高原为主,沙漠广布,以便为分析本区的经济特征及水资源状况作铺垫。1.丰富的石油资源教材关于西亚经济没有面面俱到,而是简明地切入丰富的石油资源这一主题,由此引出石油资源对本区的意义和对世界经济的重要影响,隐蔽地说明石油问题是西亚成为世界热点地区的主要原因之一。西亚石油的分布、产量、储量、出口量及输出路线、输出国家,是这一段重要的知识点。但以上知识点大多并没有由课文直接给出,而是力求引导学生从地图和“活动”入手,自己探求结论。在这里,石油分布图,石油储量、产量、出口量的扇形图,石油输出路线图是细化的“课文”。“活动”中还要求学生观察各航线中的重要海洋、海峡和运河,并通过填写表格加以归纳。从而使学生再次对本区重要的地理位置加深理解。丰富的石油资源使西亚在世界经济中具有重要影响,同时也使西亚成为国际上的矛盾焦点地区。石油资源是非可再生资源。

教材中提到“由于石油资源采一点就少一点,所以这些产油国家,都在考虑石油资源采完以后,本国的经济出路问题。”由此,教材涉及到资源利用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这些石油国在发现石油前大都是贫困的农牧业国家,石油枯竭后,他们的经济出路又在哪里

?教材虽然没有明确提出这样的问题,但却给学生留下了思考的空间,也为教师设计课堂讨论,在教学中渗透能力和价值观念的培养目标提供了线索。2.匮乏的水资源西亚资源的一多(石油)一少(淡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亚地区地处干旱地区,多数国家水资源奇缺,有些国家没有河流,或只有季节性河流。人口增加,工农业的发展使本地区对水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所以对于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水平直接影响到这些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而水资源的分布不均又进一步加剧了本地区各国间的矛盾冲突。教材藉由水资源匮乏这一突出的地理问题,将本区的地形、气候等相关地理特征自然而然地揉和引出。在这部分的教学中,应注意两方面的关系:一是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即地理位置对气候的影响,地形、气候对河流的影响等;二是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如水资源匮乏对西亚各国生产和生活的影响,以及水资源分布不均成为西亚各国矛盾的又一焦点等。上述内容,教材文字中同样没有明

西确介绍,而是通过地图与活动课文的有机结合,引领学生的思维横向联系,纵向深入,自行探究地理事物的内在关系。这段教材涉及到读图的基本技能训练,图,找到西亚主要气候类型名称及分布水量图,描述热带沙漠气候的特征西亚水资源分布不均。读图能力培养虽然不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内容,在读图分析

如读世界气候分布;读麦地那气温和降

;读西亚的河流图,了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信息判断、特征概括、规律总结等思维活动,进一步解析“西亚为水而战”的原因,培养学生综合性的地理思维能力。3.文化差异4.西亚地区是三大宗教的发源地,是伊斯兰文化的核心地带以及阿拉伯人的聚居区。而信仰犹太教的以色列与周边阿拉伯国家的土地之争、宗教文化之争由来已久,并愈演愈烈,成为西亚问题的关键。在教学中应强调,在世界各国的关系中,应当倡导公正、平等的观念

;应当强调对话而不是对抗;应当同情弱小而不惧强权。在强调人地协调的观念的同时,也应呼吁世界和平,强调民族之间、种族之间的和谐相处。以上观点虽然没有直接由课文给出,但教材中给予的信息和“活动”的编排,为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提供了充分的契机。教师恰如其分的讲解和引导应是达到以上思想教育目标的关键。教学建议【课时安排】建议本节教材分

2课时讲授。结合本节课教学内容的特点,建议在教学中注意以下问题。1.本课与时事联系紧密,在课前可安排学生通过报纸、电视或互联网,有意识地收集相关的新闻报道和时事评论、分析资料,以便在课上引导学生从事实出发,有充足的思维素材,展开进一步的学习。但要注意,对一些政治事件及相关名词、概念的解释不必过多。2.本课教学中地图的使用率较高,多为各部分文字教材的引申内容、细化内容,是学生逐步深入的思维活动的基础和依据。授课时要注意每幅地图不同的呈现形式及不同作用,对地图信息要进行有效的提取和充分的挖掘。要引导学生学会从地图入手,从感性入手,探究性地学习地理知识。3.在教学中,要坚持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讲述为辅学生活动在前,教师点拨评价在后。树立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新课引入──“长期的热点地区”】建议采取以下方式。1.学生活动。课前可安排学生通过报纸、电视或互联网,新课导入部分,;有意识地收集相关的新闻报道和时事评论、分析资料。上课时,结合课文中给出的词语,以及自己课下收集的资料,以“我印象中的西亚”为题进行

1分钟左右的发言。

?这个地区为什么会教师设问:“西亚为什么会战争不断成为长期的热点地区呢?”──引入新课。2.播放录像。教师课前搜集有关录像,如第一部分“千年争端,今日焦点”。看录像时,要求学生记录并思考:什么?(2)西亚地区的千年争端因何而起焦点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

(1)西亚的地理概念是?(3)西亚成为今日学生看录像后,结合书上资料,分小组对以上问题进行讨论,再做出简要回答。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归纳出若干条“热点因素”,如“运河之争”、“石油之争”、“淡水之争”、“宗教之争”、“领土之争”等,在板书中以框题形式书写,然后再逐一具体分析讲授。【三洲五海之地】1.教师提问:西亚地理位置具有什么特点,使其成为东西方势力争夺的热点

?讨论并回答。2.向学生阐明“西亚”概念和名称起源。3.引导学生指图说出“三洲五海之地”的含义和具体位置,并指出本区还有哪些重要的海域和咽喉要道。教师应特别指出“里海”与其它四海的不同,并强调“海洋”与“湖泊”以及“内流湖”在概念上的差别。4.提问:读图说出“土耳其海峡”与“苏伊士运河”在地理位置上具有什么样的重要性

?(1)同为两大洲界线;(2)土耳其与埃及因此成为地跨两大洲的国家;(3)欧洲通往印度洋沿岸和太平洋沿岸国家的海上道路因苏伊士运河而大大缩短,方便了西方国家向东方的殖民扩张和资源掠夺。如课时允许,还可对苏伊士运河的历史和与埃及经济的关系作补充介绍。【丰富的石油资源】1.提问:提到西亚就不能不提到石油,而为什么说西亚是世界石油宝库呢? 建议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教材,从地图和“活动”课文入手,从空间(分布)和数量(储量、产量、出口量结论。2.教学中要注意不同形式地图的作用,如通过读西亚石油分布图,可使学生明确西亚石油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可对照世界政区图,由学生说出主要的产油国。3.在以上活动的基础上,教师还可进一步引导学生通过读图,分析三条航线的优势差异,如提问学生:同样是输出至西欧各国,航线A和B的差异何在?(A航线经苏伊士运河,至欧洲的距离最短,运费最经济,但由于运河地狭水浅,油)两方面探求轮吨位不高;B航线经非洲好望角,至欧洲的距离较长,但水道宽阔,可通行巨型油轮。)4.石油资源是非可再生资源。教师应由此引导学生关注人类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相互关系,也可由此初步探讨单一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在学习的过程中,初步形成知识综合思维的意识和能力,并渗透能力和价值观念的培养目标。可引导学生结合本区地形、气候图,分组讨论以下问题:(1)这些石油国在发现石油前,经济以何为主

?(干旱缺)水,高原山地为主──灌溉农业及牧业──经济落后贫困(2)石油枯竭后,他们的经济出路又在哪里【匮乏的水资源】1.从本区气候特征入手,引导学生说出为什么在西亚地区,水资源比石油资源更宝贵区的生产生活造成什么影响

?

?进而讨论水资源匮乏会对本

?(发散讨论)2.引导学生分析本区水资源分布特征(分布不均,多国共

?”用),进而分析“为什么说西亚一直在为水而战3.引导学生思考:如果不依靠战争,西亚各国有没有更好的办法来解决水资源匮乏的问题

?(建议以沙特阿拉伯的海水淡化工程和以色列的节水农业为例,加深学生对良性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协调人地关系的认识的土耳其等富水国家输水的例子。)

;还可以举从邻近【文化差异】1.建议以录像、图片资料等直观素材介绍三大宗教文化的差异性。2.让学生收集有关阿拉伯文化和风俗习惯的资料,在课上相互交流。3.通过录像,活动──巴勒斯坦问题”,(1)谈谈你对阿以冲突的认识西亚问题的核心?)(2)你认为世界各国发生矛盾时,决才是最明智的? 【全课小结】可要求学生每人写一段

200字左右的小短文,题目是“我应以什么样的态度来解

开展以下讨论:

?(或为什么说阿以冲突是所认识的西亚”,对本课的学习做一个总结。教学反思其一,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可以使学生学习起来事半功倍。这是地理教学过程中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问题,它将对学生终身学习地理乃至其他知识产生深远的影响。其二,“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了《西亚》这节内容,我们从中获得了哪些知识

?这些知识对我们有用吗

?从西亚经济的发展中学习可以借鉴的经验,就是对我们有用的知识。而这样的知识是极富有生命力的。查字典地理网有全面的地理知识,欢迎大家继续阅读学习。

第2篇:初中地理教学设计

初中地理教学设计

东西干湿的差异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等温线分布图,了解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特点,培养学生判读分析等温线分布图的技能。

2、步学会分析气温特点的形成和原因。

3、了解我国温度带的划分依据,进一步明确我国地理环境的巨大差异性。知识目标

1、知道我国降水的分布特点,了解降水对我国各地区人民生活的影响。

2、了解我国干湿地区的划分依据和划分地区,使学生明确降水对农业生产的重要影响。能力目标

1、初步学会分析降水分布特点的形成原因。

2、掌握阅读和分析等降水量线分布图的技能。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4、初步形成对我国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的认识,因此要因地制宜、合理利用资源、使人和环境相互协调发展。教学重点

1、降水在空间分布上的差异及形成原因。

2、干湿地区的划分依据和分布。

3、训练学生阅读和分析等降水量线分布图的技能。教学方法 读图观察、对比联想、探究讨论等方法。教具

多媒体教学设备及相关课件。导入新课:

用大屏幕投影展示不同干湿地区有代表性的景观图片,如:南方的水田,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驼队,森林,草原等等。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探讨原因:造成这些景观差别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气候的不同,最主要是降水多少的不同)。

一、展示图片:

①新疆平顶房 ②云南丽江的尖顶房

师:请大家观察图上的房屋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不同? 生:一个是平顶房——降水少的地区的民居

一个是尖顶房——降水多的地区的民居 师:屋顶坡度不同,有什么作用? 生:平顶——可以晒粮食和经济作物

尖顶——主要是便于排水

师:观察房屋的建筑材料有什么不同? 生:新疆的平顶房是土坯垒墙

云南丽江尖顶房,建筑材料多为砖、瓦、竹、木。

请学生讨论后归纳:降水多少对房屋建筑的影响,(影响房屋的建筑形式,影响建筑材料)。

师:根据你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你觉得我国哪里降水多?哪里降水少?(让学生讨论后回答)。

师:大家到底说的对不对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就知道了。

二、分析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

师:阅读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分别找出1600毫米,800毫米、400毫米、200毫米等降水量线,看它经过我国哪些地形区。

引导学生对800毫米等降水量线的分布与1月0℃等温线的分布以及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的分布作对比,加深印象。

请学生归纳:我国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三、请同学们联系生活,联系实际,谈谈降水多少,对我们的生产、生活有哪些影响?(或者对我们衣、食、住、行有什么影响都可以)。学生讨论,畅所欲言。

师:漫画展示:第一幅:包子、馒头、面条

第二幅:米饭、元宵、粽子 师:哪个是北方人爱吃的食品?

哪个是南方人爱吃的食品?

为什么? 学生讨论归纳:

北方人爱吃面食——北方主要种小麦——旱田(降水较少)南方人爱吃米食——南方主要种水稻——水田(降水较多)

通过以上讨论,请学生们归纳:降水多少影响种植什么样的农作物,也影响人们的饮食习惯。教师再启发学生降水多少对交通工具、体育运动项目等方面的影响。

四、降水不仅对我们的生产、生活影响很大,对自然景观及动、植物 的影响也很大。

师:请大家读我国干湿地区图。

1、观察我国划分了哪几类干湿地区?

2、观察干湿地区划分与年等降水量线之间的关系。

3、观察不同的干湿地区自然景观的差异。展示图片:第一幅:热带雨林图片

第二幅:沙漠驼队图片

师:请同学们根据图上的自然景观判断是哪一个干湿地区?说出判断依据?该地区动物、植物又有什么特点? 学生活动,畅所欲言。

五、展示各种图片,如自然景观图(森林、草原、沙漠图),动、植物图(骆驼、仙人掌、河马)等,包括地理书的封面。让学生判断其干湿地区,陈述判断理由。

最后教师对全课做出小结:降水量的不同,会影响到建筑、饮食等许多方面,不同的干湿地区对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有不同的影响。

张维一中

张新悦

第3篇:初中地理教学设计

初中地理教学设计

毕彦秀

一、教学设计理念

新一轮课改即将开始,这为传统的教育模式注入了一缕新鲜的空气,为更好的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我们首先应该转变教育观念,把新课改的精神贯彻到日常的教学中,努力探索旧教材、新课改的教学之路。

本次新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强调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倡导建立“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的学习方式,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

本学期地理教学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下,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大胆尝试,运在学习中挖掘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教学中注重引发学生发现问题,启发思维,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究的积极性。充分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教学原则,帮助学生形成“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在地理教学中注重与其它学科的整合,并帮助学生在学习中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二、教学具体构想

根据新理念的要求,本学期的地理教学紧紧围绕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积极性,使学生喜欢学、爱学,变被动的学为主动的学,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构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地理课堂这一教学思路,在本学期的教学工作中做以下几点设想。

(一)增强教师的亲合力

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让学生喜欢地理课,就首先要让学生喜欢地理教师,而教师的魅力有内在的外在的美并存。内在的美应该是教师的教学水平;外在的美应有以下几点:教师的言谈举止、主动与学生沟通、鼓励赏识的态度、耐心细致的帮助等等,总的说来教师应具备教学、师德的高素质,使学生感受到我的地理教师各方面素质都很棒,提高我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增强教师的亲合力。

(二)地理课堂模式的探索

自从新课改实施以来,我一直在研究探索旧教材、新课标的地理教学模式,结合地理教学也做过大胆的尝试,本学期仍从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目标出发,对地理课堂做如下尝试。

1、教学目标的确定

在认真分析教材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的整合教学资源,选择对学生有用的地理知识,注重技能的培养,使学生学会学习地理知识的基本方法,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体现情感、态度、价值观。

2、重点、难点的处理

为克服旧教材知识多、课时紧的现状,对于重点知识的掌握和难点的突破我多用多媒体教学,增强教学的直观性,有效的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大课堂的容量。现代教学手段广泛应用于地理课堂是本学期地理教学改革大胆尝试的重点内容之一。

3教学过程

课堂教学设计分为以下几点:

①复习提问

②导入新课

③新课学习

●图领全文培养能力

地图是地理学习最主要的工具,在地理课堂上对学生进行识图、析图能力的培养非常必要,也是培养学生能力的一个重要过程,所以本课我以图为导线,通过学生识图、析图、动手填图、讨论、交流和师生间填图,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构建合作式课堂。

●知识拓展共同探究

加强地理学科与历史、艺术、军事等学科的整合,使学生感受到学习地理知识的重要性,能够做到学以致用,从而激发学习兴趣。

●亲身体验参与实践

地理事物的位置记忆历来是地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我采用学生亲自布阵的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地理事物的分布位置,加强了对知识的记忆,符合新课改的要求。

●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

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我制作了大量的多媒体课件,充分运用现代技术手段,促进了课堂上的师生互动,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总之,本学期总的教学设计思路是把新课改的理念最大限度的应用于旧教材的地理教学中,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构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模式,在今后的旧教材教学中还有待于继续探索

第4篇:交通运输初中地理优秀教案教学设计

《第四章 第二节 交通运输》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我国铁路建设的成就;

2.记住我国的南北铁路干线和东西铁路干线以及主要铁路枢纽;

3.理解我国铁路干线东密西疏的原因。过程与方法

1.运用微视频使同学们了解我国铁路建设的成就;

2.通过微课的学习使同学们记住我国的南北铁路干线和东西铁路干线以及主要铁路枢纽;

3.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探究我国铁路干线东密西疏的原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学生们感受到身边处处有地理,培养他们热爱地理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我国铁路交通运输网络的分布格局及原因。2.我国重要铁路干线及铁路枢纽的分布。教学难点:

我国重要铁路干线及铁路枢纽的分布;我国铁路交通运输网络分布格局的原因

三、教学方法

教法

翻转学习法 学法

地图观察法、问题探究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

四、教学课时

1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了解了交通运输方式的含义,详细了解了各种运输方式的特点,以及如何根据实际情况和我们的需要进行选择。在各种交通运输方式中,铁路运输是我国最重要的交通运输方式之一。新中国成立后,经过多年建设形成较为完善的铁路运输网络,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我国铁路干线的分布。

设计意图:简单明了,直入主题。(二)铁路干线的分布及命名

1、铁路干线的命名

师:相信同学们在课后已经认真看了老师为你们精心准备的微课和微视频,不知道你们收获了多少?所以下面请同学们汇报一下学习成果,在展示前老师有一个疑问,我国的铁路干线四通八达,每条铁路线都有自己的名字,他们是根据什么命名的呢?

生:举例说出我国铁路干线的命名,师生点评总结。设计意图:考察学生课前学习的情况。2、铁路干线的分布——课后学习汇报

教师出示白板课件,请各小组同学们利用白板的写字笔功能调换不同颜色汇报学习情况,其他小组也可以点评,并且小组记分员及时记录本组的得分情况。设计意图:通过课堂的翻转大大了教学效率,通过课上的汇报督促并检查学生们的学习情况。

过渡:通过汇报,发现同学们课后确实利用了我们的教学资源认真学习了,老师想给每个小组加一分,希望你们再接再厉,利用好我们的教学资源提高我们的学习效率。(三)铁路干线的分布格局及成因

质疑:同学们观察我国的铁路线分布格局,具有什么特点? 生:东密西疏。

合作探究:结合中国地形图、人口密度分布图、我国气候分布图及我国矿产资源分布图分析理由?

分组探究:

第一小组:主要读中国地形图分析原因 第二小组:主要读中国气候分布图分析原因 第三小组:主要读中国矿产资源分布图分析原因 第四小组:主要读中国人口密度分布图分析原因

第五小组:四各小组发言完毕后给出客观的评价,并且负责如何给四个小组加分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突破本节的难点,更有助于同学合作意识的培养。

再次利用白板的计时功能,探究时间为2分钟,使学生们心中有数。师生总结 过渡:通过课前的微课、微视频学习和课上的探究我们很成功的突破了本节的重难点,下面我们就本节的重难点做简单的总结和训练,巩固所学。

(四)课堂小结 白板出示课堂小结

设计意图:通过课堂小结使同学们理清本节的知识脉络。(五)当堂检测

1、目前,我国最重要的交通运输方式是()A.铁路运输 B.水路运输 C.公路运输 D.管道运输 2、京九线的起止点是()

A.北京——九江 B.北京——九华山 C.北京——九龙 D.北京——九洲 3、下列铁路线与海港相连的是()A.湘黔线 B.浙赣线 C.陇海线 D.贵昆线 4、在兰州交会的铁路线有()

A.陇海线、京广线、京沪线、宝成线 B.京包线、包兰线、兰新线、川黔线

C.陇海线、包兰线、兰新线、兰青线 D.焦柳线、浙赣线、湘黔线、黔桂线

5、浙赣线的起止点是()

A.杭州——长沙 B.杭州——株洲 C.杭州——南昌 D.杭州——贵阳

设计意图:通过当堂检测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

过渡:我们学习地理知识是为了应用于生活中,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生活,假期就在眼前,我们班的两名同学结合本节课所学为我们 准备了她们的假期计划,同学们在欣赏的时候也可以为他们提出宝贵的建议。

(六)学以致用

师生共同欣赏点评

过渡:看着同学们做的这么好,老师也迫不及待的想要与你们分享我准备的旅行必备,在互联网+的时代,我们已经离不开网络和手机了,下面老师就向你们推荐几个非常好的网站和手机APP。白板课件展示

小结:同学们能把知识真正的应用到生活中,这让老师感到很高兴,希望同学们能做的更好。

第5篇:土地资源 初中地理优秀教案教学设计

土地资源【教学重点】土地资源的分类,利用保护【教学难点】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教学准备】世界土地资源分布示意图、世界地形图、世界自然带分布挂图、土地资源动画【教学过程】(提问)我们讲到的自然资源有哪些?其中哪些是可以再生的自然资源?(学生思考回答)(引导)今天我们研究一种可再生资源。人们都说,万物土中生,所以我们就先学习土地资源。土地有什么用?(学生回答)(板书)一、土地资源的重要性(承转)假如你们小组有一块和学校差不多大小的土地,你们将如何利用它呢?请设计一块土地利用图,自己定图例、比例尺、方向等画出来。(学生分组活动)(板书)二、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学生作品展示)显示学生设计的土地利用类型示意图,学生讲解。(教师讲解,展示土地资源动画)根据土地资源利用情况,将其分为耕地、林地、草地、建筑用地、公交占地等。(思考)沙漠、戈壁、石山、荒地等是土地资源吗?(是土地资源,虽然目前难以使用,但随着人类利用土地水平的提高将来可以利用)那么世界土地资源是如何分布的呢?(板书)三、土地资源的利用分布大势(学生活动)分析世界地形图、自然带分布图以及土地资源的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耕地主要分布在哪里?为什么?2、目前大片原始森林主要保留在那几个自然带?

3、世界上草原面积广阔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哪两个自然带内?(学生讨论回答,教师补充总结)耕地多分布在温带平原及大江大河流经的地区,气候温暖湿润,土地肥沃,土层深厚,利于农作物的生长。由于河流经过,可以形成肥沃的冲积平原,并且有河流水灌溉,有利于农业发展。目前大片原始森林主要保留在热带雨林带、亚寒带针叶林带;世界上草原面积广阔的地区主要分布在温带草原带、热带草原带。(过渡)通过刚才学习可以了解到,世界上绝大部分土地已经被人类利用,但是由于人类不合理的应用,造成许多问题。(板书)四、土地资源的利用和保护(引导思考)读下面的材料,分析世界土地资源遭受破坏的原因(动画展示-土地资源的荒漠化)全世界耕地每年有5万~7万km2成为沙漠;1/4耕地遭受不同程度的风蚀、水蚀,每年流水冲走肥沃的土壤250亿吨,沙漠吞没的土地约600万公顷; 中国耕地退化7.7万km2,占耕地总面积的40.1%,其中水土流失占34.26%,盐碱化占8%,沙化耕地占1.93%,耕地退化导致低产贫困,甚至威胁到群众的基本生活和生存条件,甚至成为“生态难民”。(学生活动)阅读教材提供的漫画“新增人口住房要占一部分耕地”、“大难临头”,漫画说明什么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应该怎么办?请结合前面的文字资料,大家进行讨论。(学生汇报讨论结果)(教师小结)由于人口的急剧增加,与地球上有限的土地资源之间产生矛盾,造成一系列的环境问题:水土流失加重,沙漠面积扩大,耕地面积减少,土壤污染加重等等。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使我们必须要考虑的。请你写一篇文章或画一幅漫画,以提醒人们对土地资源的现状有足够的重视或给人们发出警告,应该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地资源。(新课结束,复习反馈)【板书设计】

土地资源一、土地资源的重要性二、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三、土地资源的分布大势四、土地资源的利用保护【设计思想】对于本章第一节来说,土地资源部分教学应该起到“示范”作用,从讲解内容的选择到讲解方法与学习方法,都对以后几章的学习具有指导和借鉴意义。初中地理教学必须考虑教学内容及与学生实际理解力之间的关系,所以许多内容的学习应该通过读图、分析文字或图表资料、漫画、景观图片、录像、VCD等多给予学生感性认识,丰富其原有的表象,通过一定量的积累,再达到认识上的飞跃。对于土地资源的重要性,主要以学生活动为主。学生通过日常生活的体验,能够了解一些,所以让学生回答即可,根据学生回答内容引出土地资源的利用分类。但是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更明确这一知识点,所以分组进行活动,自己设计某一块土地的利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对学生作品的展示,给与学生成就感。教师总结时将各组提到的利用类型归纳后用投影打出来,同时辅以景观图片,增加学生的认识,这一点对城市的孩子尤其重要。对于土地资源分布大势,主要以读图方法和能力的培养为主。利用世界土地资源分布图,结合世界地形图和世界自然带分布图,传递给学生的信息是:地理事物之间是互相联系和影响的。并且培养学生利用多幅地图综合分析的意识和能力。通过读图,让学生说出与人类关系密切的类型即耕地、林地、草地的分布,教师有意识的提出几个问题,引导学生的思维方向;同时还要通过读图让学生明确土地资源的含义中还有目前不能或难以利用的土地部分。教师的归纳,使同学明确主要土地资源的分布与气候、地形、河流等自然要素的关系,为今后讲解人类的活动提供基础知识。对于土地资源的利用保护,主要在于学生了解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能够利用资料分析原因并能够找出解决的方法。通过这些活动,增强土地资源有限与无限性的认识。最后认识到人类的发展不能够以牺牲土地资源为代价。总之主要是通过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建立师生互动体系,教师引导思维方向,归纳整理思维的线索和知识的结构,学生在活动中通过交流发现展示,提高兴趣,增加感性认识,培养思维品质。

第6篇:优秀地理教学设计

优秀地理教学设计

篇1:初中地理俄罗斯教案

[知识目标]

1.学会通过读图说明俄罗斯地理位置的特点,认识俄罗斯是个地跨欧、亚两大洲的世界面积最大的国家。

2.认识俄罗斯地形、气候、资源的地理特征集分布特征;3.了解俄罗斯经济、交通、城市和港口的特点及分布;[能力目标]

1.通过指导学生针对问题开展小组讨论,运用比较法引导学生理解俄罗斯自然与经济的地区差异;2.通过大量图表的展示,培养学生能在地图上指出俄罗斯的临海和主要邻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促使学生有意识地更多地了解各国的风土人情,建立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最终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重难点]

俄罗斯气候成因及.俄罗斯自然与经济的地区差异

[教具准备]

挂图:《俄罗斯的位置、疆域、城市和交通》 投影片:《俄罗斯矿产资源和工业区分布图》《俄罗斯气候图》《俄罗斯农业分布图》《俄罗斯填充图》

景观图片:《红场和克里姆林宫》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方法]

讲授法、谈话法、比较分析法

经过学习“区域地理”这堂课了解到区域学习的一般方法

1、运用地图和资料,认识某一区域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概况

2、运用归纳法,认识某一区域的地理特征

3、运用综合分析法,认识某一区域的地理特征

4、运用比较的方法,认识某一区域与其他区域地理环境的异同

对于《俄罗斯》有以下构想: 具体的教学过程如下: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引入新课]

你知道世界上哪个国家最大吗?(同学回答:俄罗斯)俄罗斯的面积有1700多万平方公里,也是与我国接壤的国家中疆界最长的国家。既然地域辽阔,自然环境也会多种多样。

[讲授新课]

再次设疑:你了解有关俄罗斯的哪些方面的知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好奇心)[板书]

第二节俄罗斯

一、辽阔的国土,多样的环境:

1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俄罗斯国土的分布及相关数字”引导学生理解俄罗斯国土辽阔。

师生共同总结:俄罗斯东西1万多千米,南北4000多千米,幅员辽阔,地跨欧亚两大洲的欧洲国家。

2教师引导学生读教材图“俄罗斯的地形”完成课本p42活动“俄罗斯的位置、邻国及地形”。

(1)俄罗斯临哪几个大洋? 回答:临三大洋。北临北冰洋;东临太平洋;西面临黑海与地中海、大西洋相通。(2)找出周围的12个临国。

(3)俄罗斯有哪些地形?说出地形名称并填表。回答:平原、高原、山地。

3通过课本上的阅读材料“俄罗斯欧洲部分面积约占国土总面积的1/4,人口却占了全国人口的3/4,引导学生读图“俄罗斯的地形”理解俄罗斯东高西低、南高北低的特点,充分地理解人口的分布于地形的关系。在引导学生观察“俄罗斯气温和降水的分布”完成课本活动2“俄罗斯的气候”。

(1)俄罗斯大部分地区位于五带中的哪几个带? 回答:北温带,一部分在北寒带。

(2)以哪种气候类型为主?回答:温带大陆性气候

(3)气温和降水从西到东的变化趋势?(引导学生在图上分析,学会读图)(4)描述北半球“寒极”雅库茨克的气候特征?(从气温和降水量图分析,师生总结:冬季漫长而严寒,夏季短促而凉爽,降水少,蒸发量小等)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人们常用“地大物博”来说明一个国家面积广大、资源丰富,中国历来以地大物博著称于世,但事实上俄罗斯的国土面积远远超过中国,其自然资源也相当丰富,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地大物博的国家。讲授新课:

一、自然资源丰富,重工业发达

1通过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图“俄罗斯矿产资源和工业的分

布”,找出俄罗斯的主要铁矿、煤矿、油田(库尔斯克铁矿、第二巴库油田、秋明油田、库兹巴斯煤矿)及主要工业区。

(1)分析俄罗斯的矿产自然资源与工业区的关系?(学生分析--小组讨论、汇报--老师总结)(2)你从哪些方面说明俄罗斯的工业发达?(引导学生分析教材表格“俄罗斯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在世界上的地位”)(3)俄罗斯有哪些重要的工业部门?(引导学生阅读“阅读材料和课本p45的活动题”了解俄罗斯的重工业的发展情况,分析为什么出现“关于俄罗斯工业的对话”?)师生共同总结: 俄罗斯有丰富的铁矿、煤和石油等资源,为其发展重工业提供了丰厚的物质基础,再加上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之成为世界强国。但是俄罗斯的工业也存在问题,如以重工业为主,轻工业比较薄弱,并且主要工业区集中在欧洲部分,相比之下,亚洲部分比较薄弱,导致轻、重工业分布不平衡。俄罗斯工业具备这样的特点,与其资源条件具有密切关系。俄罗斯的石油、天然气、铁矿等资源储量丰富且分布广泛,有利于重工业的发展。

[承转]:

“要想富,先修路”工厂要将生产所需的原料运进来,把工业产品运出去,就需要有发达的交通运输条件。

二、发达的交通

1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图“俄罗斯铁路、管道和城市的分布”回答下面问题:(1)俄罗斯有哪些交通部门?(铁路、航空、公路、水运、管道)在书本上画出

(2)分析俄罗斯的铁路分布特点?引导学生对应书本上的图分析铁路分布的特点,然后师生总结:俄罗斯欧洲部分以莫斯科为中心形成网络,铁路网明显稠密。相对来说亚洲部分铁路网比较单一,有非常重要的西伯利亚大铁路,被称为欧亚大陆桥。

(3)从地形看,俄罗斯亚洲部分南部多山,可是西伯利亚大铁路就沿南部山区修建,为什么? 看图分析,师生共同总结:建立在南部山区的西伯利亚大铁路主要考虑的因素是:气候原因、地质原因及距离周边邻国较近,更便于发展经济

(4)什么俄罗斯的管道运输发达?结合课本p48活动题1对照“俄罗斯铁路分布图”

(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2.通过多媒体播放“五海通航”图分析“伏尔加河通过运河实现“五海通航”对俄罗斯的经济发展有什么好处?(学生分组讨论,回答,老师总结)[承转]:

俄罗斯亚洲、欧洲部分在自然和经济方面均存在着明显的地区差异,经济发达和交通便利处主要集中在欧洲部分,其中,俄

罗斯的首都莫斯科等重要城市就位于欧洲部分。

3运用多媒体课件“俄罗斯重要城市的文化图片”展示图片,分组讨论俄罗斯的城市、港口及文化、艺术。

师生总结:

俄罗斯地大物博,工业和交通发达,但东西存在很大的差异及资源与经济发展的矛盾。

篇2:七下地理俄罗斯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一)借助地图,说出俄罗斯的地理位置(欧洲东部和亚洲北部)、领土组成特点(跨东西半球、亚欧两洲)和首都(莫斯科)。(二)根据地图和资料,归纳俄罗斯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和各地区气候差异的形成原因及特点。

(三)运用统计资料,联系俄罗斯自然条件特点,说明该国开发西伯利亚的情况。

(四)收集资料,说明俄罗斯民族方面的概况。

学习重点:

俄罗斯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地形与气候及丰富的资源。俄罗斯各地区的气候差异及形成原因。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学生根据教材内容,自己学习。

(二)、合作探究

1、我的问题

俄罗斯的地理位置和面积

俄罗斯的地形特点

俄罗斯的气候特点

俄罗斯的资源特点

学习难点:

俄罗斯的经济特点

2、大家的问题

(1)、“平原广大”和“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为理解俄罗斯农产品和主要农业区分布提供了条件。

(2)、“丰富的资源”为理解俄罗斯的经济特点和开发西伯利亚作了说明。

(3)、俄罗斯人文地理特征,可以从中了解俄罗斯的工业、农业城市、港口分布特点及亚洲西伯利亚的开发情况。

3、老师的问题

改革中的经济工业方面:(1).通过图3-26和各种资源

储量、开采量等资料,学生归纳出俄罗斯的主要工业部门。

(2).由资源分布人手,介绍其三大主要工业区:①欧洲部分的主体工业区;②乌拉尔工业区;③西伯利亚工业区。

(3).由三大工业区找出三处工业中心:①莫斯科;②圣彼得堡;③新西伯利亚。

农业方面:(1).由俄罗斯气候和纬度位置人手,先讲影响其农业分布的主要因素。

(2).主要农业区分布在纬度相对较低、气候较为温和的东欧平原、伏尔加河流域和顿河流域。

(3).说明俄罗斯的农产品种类。城市与港口方面;根据地图找出首都莫斯科的位置,由教师小结其城市职能。根据地图,让学生围绕俄罗斯疆界找出其进出海洋的港口城市,再由教师加以具体说明东部、北部、西部的主要海港。

(三)拓展延伸

西伯利亚的开发的利与弊

(四)系统总结

一、面积最大的国家

跨亚、欧两大洲和东、西半球,领土1708万平方千米

二、平原广大

地势东高西低,平原占 70% 三、温凉的气候

大陆性气候明显,东、西部差异大

四、丰富的资源

1.淡水资源(贝加尔湖)2.森林资源(亚寒带针叶林)3.矿产资源(石油、黄金、有色金属)五、改革中的经济 1.工业

工业区:欧洲部分、乌拉尔地区、西伯利亚地区

工业中心:莫斯科、圣彼得堡、新西伯利亚

2.农业

农业区分布于伏尔加河流域和顿河流域

3.城市和港口

首都莫斯科

港口:圣彼得堡(波罗的海)、符拉迪沃斯托克(太平洋)、摩尔曼斯克(北冰洋)六、西伯利亚的开发

第2课时

学习目标:

(一)说出俄罗斯的地理位置(欧洲东部和亚洲北部)、领土组成特点(跨东西半球、亚欧两洲)和首都(莫斯科)。

(二)根据地图和资料,巩固俄罗斯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和各地区气候差异的形成原因及特点。

(三)运用统计资料,联系俄罗斯自然条件特点,说明该国开发西伯利亚的情况。

(四)收集资料,说明俄罗斯民族方面的概况。学习重点:

俄罗斯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地形与气候及丰富的资源。学习难点: 俄罗斯各地区的气候差异及形成原因。

学习过程:

(一)合作探究

1.阅读地图,观察俄罗斯东西所跨的经度,南北所跨的纬度及大洲情况,量算距离,理解国土辽阔

2.根据相关气温和降水质量进一步认识气候的东西差异

(二)巩固练习

(1)、俄罗斯东西约----多千米,南北约----千米,面积超过--万平方千米,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

(2)、俄罗斯大部分地区以---气候为主,冬季--,夏季______.(3)、俄罗斯乌拉尔山以西为--平原,向东依次为----平原、----高原和----山地。

篇3:俄罗斯地理教案

俄罗斯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这片土地上世世代代生息着坚强勇敢的人们,让我们走近这片神奇的土地,徜徉于它旖旎的自然风光?? 第一讲 地理位置和地形(Географическоеположение и рельеф)

1.生词表词汇和词组教师范读、学生跟读,简单讲解

2.地理位置(Географическое положение)

1)多媒体课件听录音 2)知识要点讲解: i.俄罗斯联邦(Росс

ийская

феерация)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总面积1707.5万平方公里

/电子地图/ ii.俄罗斯位于欧亚大陆北部,约1/4领土在欧洲,3/4领土在亚洲,大部分领土在北纬50-70度之间,约18%领土位于北极圈(Северный Полярный круг)以内。

iii.俄罗斯领土端点

陆地领土最北端-泰梅尔半岛上的切柳斯金角(мыс елюскин)/电子地图/ 岛屿领土最北端-法兰士约瑟夫地群岛的弗里格里角(мыс Флигели на Земле Франца Иосифа)/电子地图/ 最南端-高加索北部山脊的达吉斯坦境内(на грене Главного Кавказского хрета в Дагестане)/电子地图/ 最西端-加里宁格勒城附近的波罗的海沙嘴(песчаная коса в Балтийском море)/电子地图/ 陆地领土最东端-杰日尼奥夫角(мыс Дежнева)/电子地图/ 岛屿领土最东端-白令海峡的拉特曼诺夫岛(остров Ратманова в Беринговом проливе)/电子地图/ iv.俄罗斯疆域辽阔,时差(разница во

времени)大,跨11个时区(часовой пояс)/电子地图/,全境执行莫斯科时间,即东三区时间。

3.疆界(Грани

цы)1)多媒体课件听录音

2)知识要点讲解

i.俄罗斯边境总长度约为58600公里,居世界各国之首。

ii.俄罗斯领土毗邻三大洋:北冰洋

(Североатлантический океан)、太平洋(Тихий океан)、大西洋(Атлантический океан)/电子地图/ 北部边界为北冰洋诸海:巴伦支海、白海、喀拉海、拉普捷夫海、东西伯利亚海、楚科奇海 东部边界为太平洋诸海:日本海、鄂霍次克海、白令海 西部和西南部濒临大西洋的三个海: 波罗的海、黑海和亚速海

iii.俄罗斯陆地边界同14个国家接壤,共同边界线最长的是哈萨克斯坦(7200公里)/电子地图/ iv.俄罗斯与我国接壤的地区:东南部的赤塔州、阿穆尔州、犹太自治州、哈巴洛夫斯克边疆区和滨海边疆区与我国的内蒙古、黑龙江省和吉林省接壤,南部的阿尔泰共和国与我国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Синньцзян-Уйгурский автономный район)接壤/电子地图/。

4.地形(Рельеф)

1)多媒体课件听录音 2)知识要点讲解

i.俄罗斯地形多样,大部分领土为平原(равнина),南部和东部为高山地带/电子地图/。

ii.三大平原,自西向东:东欧(俄罗斯)平原

(Восточно-Европейская/Русская/ равнина)、西西伯利亚平原

(Запано-Сиирская равнина)和中西伯利亚高平原(Сренесиирская плоскогорье)/电子地图/。

iii.俄罗斯的主要山脉,自西向东:高加索山、乌拉尔山、阿尔泰山、萨彦岭、贝加尔湖沿岸山脉、外兴安岭和勘察加山脉/电子地图/。йсроыйни

кая та, круг, ца во

5.重复强调本讲应掌握的重点词汇:Росси

Феерация, северная шиумеренный пояс, Полярнвосточная олгота, развремени, часовой пояс

6.家庭作业:课后选择题,下节课先检查作业。

第二讲 气候和自然带(Климат и прироные зоны)

1.做第一讲课后练习。

2.生词表词汇和词组教师范读、学生跟读,简单讲解。3.气候类型(Климатические типы)

俄罗斯各地的气候差异主要通过气候类型表现出来,自北向南,俄罗斯包括寒带(арктический пояс)、亚寒带

(суарктический пояс)、温带(умеренный пояс)和亚热带(сутропический пояс)四种气候类型/电子地图/。

1)寒带:北冰洋诸岛及

北冰洋的亚洲沿岸地区 2)亚寒带:俄罗斯平原和西西伯利亚平原低地的北极圈(北纬66度34 分)以内地区,此外,还包括几乎到北纬60度边界的俄罗斯东部地区。3)温带:冬冷夏暖,自西向东,俄罗斯的温带分为5个亚类型/电子地图/: i.温和大陆性气候:俄罗斯的欧洲部分

ii.大陆性气候:里海附近的平原和西西伯利亚平原

iii.强大陆性气候:中西伯利亚南半部

iv.季风性气候:远东地区

v.海洋性气候:勘察加半岛和太平洋诸岛

4)亚热带:范围非常有限,黑海沿岸北高加索周围一个狭窄的地带,宽度

为5-10公里。1月平均气温在零度以上。4.自然带(Прироные зоны)俄罗斯的气候自北向南逐渐变化,其领土上主要分布着9个自然带。在山区,俄罗斯的气候呈高山带状分布。

第7篇:初中地理教学设计方案

《世界的海陆分布》的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

1.运用地图和数据说出全球海陆面积的比例,海洋和陆地分布的特点。2.通过读图掌握世界七大洲、四大洋名称及空间分布。

3.初步学会用简单的几何图形绘制七大洲、四大洋的轮廓及相互位置关系。4.通过学习七大洲、四大洋,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空间思维能力。(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探究互助,游戏激趣等学习方法,让学生主动参

与课堂教学与经历整理、分析、归纳、总结的学习过程,领悟合作、互助、讨

论、交流的意义,积极主动地获得知识。

2.教学过程:采用直观教学原则,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3.让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动眼、动脑、动手、主动配合教师的教学。(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今天正确反映在地图上的海陆面貌,是无数人科学

研究的结果。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索精神。

【教学重点】

1.运用地图和数据说出全球海陆面积的比例,海洋和陆地分布的特点。2.通过读图掌握世界七大洲、四大洋名称及·空间分布

【教学难点】

1.通过读图掌握世界七大洲、四大洋名称及空间分布。

2.通过学习七大洲、四大洋,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空间思维能力。

【教学准备】

1.地球仪、世界地形图、自制各大洲轮廓剪纸图片。2.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教学方法】探究活动法、直观教学法、读图分析法

【教学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导人新课』:同学们,我国航天英雄杨利伟是第一个进入太空的人吗?(不是)那么你们是否知道世界上第一位乘宇宙飞船进入太空的宇航员是谁吗?(加加林)他说: “我们给地球起错了名字,它应该叫作‘水球’,而不应叫‘地球’。”这是为什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世界的海陆分布》。

设计意图:通过设疑,引起学生探索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讲授新课』: 第二节世界的海陆分布(板书)

「活动一」:创设情境组织辩论:是“地球还是水球?”这是一个开放性的讨论,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1.提出问题:观点a:应该继续称我们居住的家园为“地球”;观点b:应该把地球改为“水球”更为准确? 2.学生辩论:把全班分两大组,双方展开辩论,并让学生说出证明各自观点的理由。3.印证观点:教师对双方的辩论给予评价鼓励后印证双方的观点。①出示地球仪:蓝色表示什么?(海洋)②投影展示东西半球,东西半球分界·线是什么?地球表面大部分是什么颜色?说明了什么? ③展示: “南北半球”图观察是否蓝色面积大? 小结:通过以上的观察和印证,无论怎样平分半球,在地球的任何一个半球上,都是海洋的面积大于陆地面积。地球正如宇航员看到的,确实是个水球,但是人类生存在这个水球的陆地上,所以人们还是习惯把我们的家园叫“地球”。

设疑:那么,地球表面陆地和海洋分布有什么特点?

读教材“世界海陆面积比较图”看看地球表面海陆的面积比例各占多少? 学生总结:海洋占71%,陆地占29%,即“三分海洋、七分陆地”。(板书)

(拓展延伸)同学们,今天我们了解的地球表面海陆分布情况,是无数的科

学家及像杨利伟这样的航天英雄拼搏奋斗和科学探究的结果,地球还有很多未被人类认识的领域,需要你们不断努力学习,为将来去发现和探究打下基础。

设计意图:承上启下对所学知识形成系统印象,将孤立的知识点穿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引起学生兴趣,直观、形象。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指导学生读图总结地球上水多于陆。提出疑问,调动学生好奇心;锻炼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活动二」:采用“分组抢答”的形式,理解有关概念。

1.学生阅读课文,了解有关大陆、大洲、岛屿、大洋、海以及海峡的有关概念。2.课件展示:大陆、半岛、岛屿、海洋的景观图,并让学生在世界地形图上找出相应的位置。(看谁找的又快又准)

3.各组代表提问本组成员进行抢答:(1)说出大陆、岛屿、半岛和大洲区别。(2)说出大洋、海和海峡的区别。

4.各组选一名代表,将上课前剪好的大洲轮廓,在组内进行辨别加深学生对大洲轮廓的印象。

设计意图:文字与图结合,分组抢答辨认。加深对概念的认识。并做到生生互动。

「活动三」:以游戏的方式完成:

1.选五组代表,分别演示将课件中的大洲和大洋名字,用鼠标拖动到相应的位置上。规定当某一组代表演示时,其他代表转身不看。看哪个组完成得

好。

(答对,你真棒5分。答错了,要认真啊)

2、拼图游戏:用大洲轮廓图各组进行七大洲的位置排序。(评出最快的组奖励)

设计意图:训练学生灵活运用地图掌握各大洲大洋的相对位置关系。通过游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与探索精神。

「活动四」:以“分组讨论”形式完成下列问题。

1.读世界地形图,找一找,想一想,不同的大洲一般以什么作为分界线? 2.分别说出亚欧、亚非以及南北美洲的分界线? 3.学生看世界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讨论后各组代表订正答案,并选出优秀小组)

①赤道横穿哪几个大洲? ②分别说出太平洲、北冰洋沿岸各有哪些大洲? ③分别说出北美洲和南美洲主要位于哪个半球?亚洲、欧洲、非洲主要位于哪个半球? ④说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大小顺序排列。

「活动五」:组织全体学生动手参与,用“简单几何图形”在一张白纸上进行“一笔画世界”的绘图比赛。(可选几幅画的较好的让学生传阅,给予鼓励)教师巡视查阅后,并引导学生对照找出自己图中的问题进行校正。『达标练习』:(练习题三)篇2:林振文-初中地理-教学设计方案

第八章走进国家

第六节 巴西

厦门市上塘中学 林振文

一、概述

在湘教版地理教材中,巴西这节的内容分为三个部分:亚马孙平原与亚马孙河、发展迅速的经济和人口与城市。这些内容充分体现了《地理课程标准》中区域地理部分《认识国家》中的下列标准:在地图上指出某一个国家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运用地图和资料,联系某一国家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说出该国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实例等。教材中活动的安排体现了《地理课程标准》中的活动建议:通过角色模拟讨论有关地理问题。例如扮演政府官员、热带丛林土著居民、世界环保组织成员、开发商等角色,讨论亚马孙流域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问题。本节课的设计,基于《地理课程标准》和实验教材,突出了巴西自然环境的特点和亚马孙河流域的开发与保护问题。通过角色扮演的形式,转变学习方式,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思维。

二、教学目标分析

(一)知识与技能

1、运用地图,指出巴西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

2、根据地图和资料,了解巴西的主要地形地势特点,并联系巴西自然条件特点,讨论该国如何开发利用和保护热带雨林;并借此简单了解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涵义。

3、根据地形和气候特点,分析亚马孙河水量特别丰富的原因。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读世界政区图、巴西地形分布图等,分析巴西在世界的位置,及其所处的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

2、通过读巴西地形分布图,分析巴西以平原和高原为主的地形,及其典型的地形区——亚马孙平原、巴西高原;并通过播放视频、展示图文资料、开展小组讨论等,引导学生分析和讨论亚马孙河流量大的原因以及巴西该如何做好保护环境和发展经济相协调。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对亚马孙地区开发中大规模毁林引起的环境问题的讨论中,激发环境忧患意识,懂得资源开发、环境保护与人类活动协调发展的必要性。

2、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小组合作,形成积极思考与乐于探究的学习态度;学会倾听与尊重。

三、学习者分析

初一年级学生有很强的求知欲,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就要多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兴趣。让学生感到学到了“有用的地理知识”,才能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因此,我设计了热带雨林风光图像,不仅突出了巴西的特色,而且增大了课堂容量,有利于调动学习的积极性。而且借此简单介绍了我国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升华主题。七年级学生地理知识的储备不够,要多联系前后知识,使学生知识形成系统,不仅增加了知识容量,而且培养了能力。之前的其他国家的学习,已经初步掌握了一定的学习国家地理的基本方法,但综合分析各地理事物间相互关系的能力还较弱,还有待于锻炼。

四、教学重点

1、巴西的地理位置、地形及气候特征;结合地形和气候特征思考亚马孙河水量丰富的原因;

2、保护热带雨林的重要性及措施。1

五、教学难点

1、结合地形和气候特征分析亚马孙河水量丰富的原因;

2、分析亚马孙雨林现状和遭受破坏的原因及相应的保护措施,使学生懂得保护热带雨林的重要意义,初步树立保护全球环境的观念;

3、使学生初步学会分析热带雨林的成因及亚马孙河水量大的原因。

初中地理优秀教学设计

初中地理优秀教学设计初中地理优秀教学设计知识目标读图说出长江的形状概貌、发源地、流经省区、注入的海洋、上中下游的分界点,并了解对长江的开发利用状况。能力目标能通过......

初中地理优秀教学设计

初中地理优秀教学设计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我们应该怎么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初中......

初中地理优秀教学设计

初中地理优秀教学设计作为一名老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初中地......

初中地理教学设计

初中地理教学设计毕彦秀一、教学设计理念新一轮课改即将开始,这为传统的教育模式注入了一缕新鲜的空气,为更好的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我们首先应该转变教育观念,把新课改的精神贯彻......

初中地理教学设计初探

参评科目:地理初中地理教学设计初探————蛇形中学:康红英 新课程理念突出强调:地理学科要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将这些理念应用到课堂教学设计中,......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